『壹』 怎麼用PS 把圖片周圍慢慢變黑變暗
1、首先打開PS軟體,然後在PS中打開需要處理的圖片,按「Ctrl+j」復制,如下圖所示。
『貳』 如何把圖片渲染成中間高亮,四周黑暗的聚焦效果
如果用PS處理,可以建個圖層填充黑色,用橡皮工具在中間位置點一下,降低一些黑色填充層的不透明度就可以。也可以用扭曲濾鏡里的鏡頭校正來做,打開鏡頭校正濾鏡,調整暈影下的數量和中點就可以。
『叄』 怎麼ps圖片
PS窗口主要由五部分組成(如圖1所示):
第一:菜單欄(各種命令都集中於此);
第二:工具選項欄(在使用工具時經常會應用到此欄選項);
第三:工具箱(各種各樣的工具都在此處,小提示:按住ALT單擊右下角有三角形的工具可切換隱藏的工具哦!);
第四:文檔編輯區(你所有處理的圖片就在此處^-^!);
第五:調板(小提示:按住shift+tab鍵可隱藏此區,而直接按Tab鍵會將工具箱與調板區同時隱藏,這個在圖像預覽效果的時候經常需要用到哦!)
窗口介紹完了接著轉入正題,首先打開你要處理的圖片(可直接雙擊PS窗口中無內容的灰色區域,這樣比較快捷哦!);
一種簡單的數碼照片後期潤飾
1 打開圖片,執行色像/飽和度(-40)降低飽和度。
2 新建一圖層,將圖層模式改為柔光,用畫筆工具將需要潤飾的部分畫幾下,這里可以利用色板方便的提取顏色
3 圖片色彩過渡不夠柔和,再執行一下濾鏡下面的高斯模糊(+85)
簡單處理照片爆光不足
1 打開圖片,復制背景層,對背景層的模式改為濾色
2 對背景層的色階進行調整
30秒搞定Plmm藝術照
1 打開圖片,復制背景層兩次
2 對復制背景層一進行高斯模糊(半徑4~6),將復制背景層二的模式改為強光
3 新建一圖層,添充圖案(預先作好並定義的半灰半白的橫條紋圖案),設置混合模式為正片疊底
圖象錯位效果
1 打開圖片,新建一圖層,選擇視圖-標尺,選擇移動工具,分別從上方和下方拖曳出兩條藍色標線(9格)
2 利用矩形選取工具,填充方格(1,9暗灰,5,7黑,3亮灰),以psd格式儲存,然後關閉文件
3 執行濾鏡-扭曲-置換,選擇剛才儲存的psd文件
備注(「置換濾鏡」是利用置換圖的顏色值使選區發生位移:白色(色調值=0)是最大負位移,即將要處理圖象相應的象素向左和向上移動;黑色(色調值=255)是最大正位移,即把圖象中相應的象素向右和向下移動;灰色(色調值=128)不產生位移)
照片底紋效果
1 打開圖片,執行選擇-全選,然後編輯-復制,建一新通道,編輯-粘貼將拷貝圖象貼入新建通道中]
2 執行圖象-調整-反像,回到RGB通道,編輯-清除,刪除原圖象
3 執行選擇-載入選區,調用新通道,執行編輯-填充(所需顏色)
霧化效果
1 打開圖片,新建圖層一,設前景色/背景色(黑色/白色),執行濾鏡-渲染-雲彩,將圖層添加圖層蒙版
2 重復執行濾鏡-渲染-雲彩,圖象-調整-亮度/對比度(80,0,圖層一模式改為濾色)
人物插畫效果
1 打開圖片,復制背景層,執行圖象-調整-通道混合器(灰色,+30,+60,+10,單色),執行濾鏡-風格化-查找邊緣,用色階去掉雜點
2 將混合模式設為「疊加」,填充不透明度打到50%
3 背景層上加一個色階調整圖層,調整輸出色階(0,+155)形色主義
4 執行圖象-調整-可選顏色,對色彩進行微調(紅色,0,+100,+100,-75;****,0,-40,+100,-40)
利用顏色疊加給舊照片添加光色效果
1 打開圖片,復制背景層,執行圖象-調整-去色,調整亮度/對比度(-42,+18)
2 添加「顏色疊加」圖層樣式,混合模式改為「正片疊底」,點小色塊,選擇需要顏色(紅色),再合並可見圖層
3 添加濾鏡-鏡頭光暈(亮度+100)
4 復制背景圖層,再次添加 「顏色疊加」圖層樣式,混合模式改為「正片疊底」(****)
給照片添加藍天
1 打開圖片並復制一"背景副本".
2 再新建一圖層並填充藍色背景.
3 將混合模式改為「正片疊底」
4 在背景副本的圖層上在復制一「背景副本2」
5 將「背景副本2」放在最上一層,並為其添加蒙版
6 選取「漸變工具」,由上而下拖動滑鼠,天空變成選定的藍色
處理朦朧藝術照
1.復制一個原圖層(Ctrl+J).
2.對復制層使用高斯模糊濾鏡(+4.0).
3.做色彩調整(+50,0,-64)
4.用邊緣模糊的橡皮擦擦去需要清晰的部分.
5.適當運用圖層混合模式.
打造朦朧中的鮮艷(風景,生態類)
1 打開圖片,復制圖層.
2 將副本層的圖層模式該為「濾色」.
3 使用高斯模糊(+8.6 像素).L
4 調節色像/飽和度(Ctrl+U)(0,+12,0).
5 加些銳化,在降低透明度 .
給照片加個玻璃的效果
1 選取區域,按Ctrl+J
2 對剪切層進行高斯模糊(+3.1 像素).
3 調整色彩平衡(-39,+29,+16).
4 新建圖層。選擇玻璃的厚度區域進行漸變自定義添充(黑白灰色調,順序是暗,高光,暗,高光),再按Ctrl+T對玻璃的厚度選區進行調整.
5 濾鏡-扭曲-玻璃,選擇喜歡的圖案(扭曲度、平滑度為1,縮放50%).
燒紙效果的舊照片--純PS處理$
1 打開一張圖片,執行圖象-調整-色相/飽和度(+1,-58,+1).
2 圖象-調整-變化(中間色調,加深****,加深紅色,加亮).
3 復制背景層,執行濾鏡-紋理-顆粒(9,56,垂直).
4 新建一圖層,執行濾鏡-渲染-雲彩.
5 再執行圖象-調整-亮度/對比度(+27,+100).
6 用魔棒工具,選定圖層一中的黑色選區.
7 關閉圖層一的預覽,點擊復制背景層,將前景色改為暗棕色.
8 執行選擇-修改-擴展(5像素),選擇-羽化(5像素)
9 編輯-填充(前景色),選定圖層一,用魔棒選取黑色選區
10 關閉背景層和圖層一的預覽,選定復制背景層,執行編輯-清除.
11 圖象-畫布大小,高度/寬度均增加一厘米,定位(中).
12 打開背景層預覽,選定背景層,填充前景色(淺棕色).
13 選定復制背景層,執行圖層-圖層樣式-投影.(正底疊片,不透明度45%,角度45,距離7,擴展2%,大小10).
14 合並所有圖層.
斑駁效果藝術相框另一製法
1 新建一個文件 按D鍵 填充背景為白色
2 接著,濾鏡---渲染---雲彩 .
3 CTRL+M 調整下曲線(黑白對比度強).
4 完成好後的效果再接著 濾鏡-扭曲-玻璃(扭曲度7,平滑度3,紋理-畫布,縮放50%).
6 新建一個圖層,背景為黑色,另新建一圖層,添充白色矩形.
7 在矩形所在的層上執行濾鏡-扭曲-置換,選擇默認的選項。然後找到剛保存的PSD文件進行置換即可.
PS渲染你的照片氣氛(風景)
1 圖象-調整-色階(RGB +29,1.0,+234).
2 執行色相/飽和度命令(全圖 -14,+41,-1).
3 繼續執行色相/飽和度(紅色,色相值降低,飽和度增加).
4 繼續執行色相/飽和度(-22,+45,-1).
5 繼續執行色相/飽和度(綠色,+15,0,0).
6 調節亮度/對比度(亮度降低/對比度增加).
簡單輕松實現素描效果
1 打開圖片,執行去色,調整亮度/對比度(亮度降低/對比度增加).
2 復制背景層(Ctrl+J),選定背景層,執行濾鏡-風格-查找邊緣,再進行UXXXXX銳化,再將圖層模式改為疊加.
3 新建一圖層,填充白色,添加雜色,再進行動感模糊,將圖層模式改為正片疊底.
4 用橡皮工具(不透明度改為15%),對高光部分擦拭.
筆觸素描效果的繪制
1 打開一副圖片,復制背景圖層,選定復制圖層1執行濾鏡-模糊-高斯模糊(2.0像素)
2 再次復制背景圖層,選定復制圖層2,執行濾鏡-素描-水彩畫筆(20,60,80),將圖層混合模式設為變暗.
3 再次復制背景圖層,選定復制圖層3,將前景色設為紅色,執行濾鏡-素描-便條紙(25,7,10),不透明度設為30%.
4 再次復制背景圖層,選定復制圖層4,將前景色設為黑色,前景色/背景色設為黑/白,執行濾鏡-素描-影印(1,50),執行色階調整(RGB,157,.0,159),填充值30%.
用簡單的方法做特別的照片
1 打開一副圖片.
2 在通道中選藍色通道,然後在藍色通道執行濾鏡-風格化-暴光過度,點回RGB通道即可.
黑客帝國特效
1.新建一個大小為500X300,RGB模式,白色背景的文件.
2.用文字輸入工具隨意輸入一竄01代碼,並按CTRL+T把它垂直旋轉過來放,並多復制幾個拉成不等大小,隨意擺放幾個。還有一種方法,是用濾鏡,也可以達到很不錯的效果。就是菜單-濾鏡-紋理-顆粒,把強度和對比度都調至100,顆粒類型選擇垂直就可以了.
3.把那些01代碼的文字層和背景層全都合並起來,並把前景色設置為R:100、G:255、B:0左右的綠色,背景色設置為黑色.
4 選擇菜單-濾鏡-霓虹燈光效果,發光大小設置為10,發光亮度為15.
5.選擇菜單-濾鏡-風格化-照亮邊緣,邊緣寬度設置為1、亮度設置為20、平滑度設置為1左右.
6.選擇菜單-圖象-調整-亮度/對比度,將亮度調至-10,將對比度調至60左右
Ps「反轉負沖」人像處理一例
「反轉負沖」是在膠片拍攝中比較特殊的一種手法。就是用負片的沖洗工藝來沖洗反轉片,這樣會得到比較詭異而且有趣的色彩。如果用在MM人像照片上,則會令彌漫著一種前衛甚至頹頹的色彩.
1 打開圖象,並讓右邊顯示「通道面板」.
2 在通道控制面板選藍色通道,進入「圖象」菜單,選「應用圖象」,選中「反相」,混合模式用「正片疊底」,不透明度為50%,確認.
3 在通道控制面板選綠色通道,進入「圖象」菜單,選「應用圖象」,選中「反相」,混合模式用「正片疊底」,不透明度為20%,確認.
4 在通道控制面板選紅色通道,進入「圖象」菜單,選「應用圖象」,混合模式用「顏色加深」,確認 .
5 在通道控制面板選藍色通道,進入「圖象」-「調整」菜單,選「色階」(或者直接用快捷鍵「Ctrl+L」調出)在「輸入色階」三欄輸入:25、0.75、150,確認.
6 在通道控制面板選綠色通道,進入「圖象」-「調整」菜單,選「色階」(或者直接用快捷鍵「Ctrl+L」調出)在「輸入色階」三欄輸入:40、1.20、220,確認.
7 在通道控制面板選紅色通道,進入「圖象」-「調整」菜單,選「色階」(或者直接用快捷鍵「Ctrl+L」調出)在「輸入色階」三欄輸入:50、1.30、255,確認.
8 在通道控制面板選全部RGB通道,進入「圖象」-「調整」菜單,選「亮度/對比度」 調整對比度亮度-5,對比度+20,確認.
『肆』 用PS怎樣做顏色渲染
數碼照片後期潤飾1
打開圖片,執行色像/飽和度(-40)降低飽和度。2
新建一圖層,將圖層模式改為柔光,用畫筆工具將需要潤飾的部分畫幾下,這里可以利用色板方便的提取顏色3
圖片色彩過渡不夠柔和,再執行一下濾鏡下面的高斯模糊(+85)
簡單處理照片爆光不足1
打開圖片,復制背景層,對背景層的模式改為濾色2
對背景層的色階進行調整
30秒搞定Plmm藝術照1
打開圖片,復制背景層兩次2
對復制背景層一進行高斯模糊(半徑4~6),將復制背景層二的模式改為強光3
新建一圖層,添充圖案(預先作好並定義的半灰半白的橫條紋圖案),設置混合模式為正片疊底
圖象錯位效果1
打開圖片,新建一圖層,選擇視圖-標尺,選擇移動工具,分別從上方和下方拖曳出兩條藍色標線(9格)2
利用矩形選取工具,填充方格(1,9暗灰,5,7黑,3亮灰),以psd格式儲存,然後關閉文件3
執行濾鏡-扭曲-置換,選擇剛才儲存的psd文件備注(「置換濾鏡」是利用置換圖的顏色值使選區發生位移:白色(色調值=0)是最大負位移,即將要處理圖象相應的象素向左和向上移動;黑色(色調值=255)是最大正位移,即把圖象中相應的象素向右和向下移動;灰色(色調值=128)不產生位移)
照片底紋效果1
打開圖片,執行選擇-全選,然後編輯-復制,建一新通道,編輯-粘貼將拷貝圖象貼入新建通道中]2
執行圖象-調整-反像,回到RGB通道,編輯-清除,刪除原圖象3
執行選擇-載入選區,調用新通道,執行編輯-填充(所需顏色)
霧化效果1
打開圖片,新建圖層一,設前景色/背景色(黑色/白色),執行濾鏡-渲染-雲彩,將圖層添加圖層蒙版2
重復執行濾鏡-渲染-雲彩,圖象-調整-亮度/對比度(80,0,圖層一模式改為濾色)人物插畫效果1
打開圖片,復制背景層,執行圖象-調整-通道混合器(灰色,+30,+60,+10,單色),執行濾鏡-風格化-查找邊緣,用色階去掉雜點2
將混合模式設為「疊加」,填充不透明度打到50%3
背景層上加一個色階調整圖層,調整輸出色階(0,+155)形色主義
4
執行圖象-調整-可選顏色,對色彩進行微調(紅色,0,+100,+100,-75;黃色,0,-40,+100,-40)
『伍』 ps怎樣調節膚色使其成為暗黑色
原始圖片完成效果一,打開原始圖片素材,按Ctrl + J將背景圖層拷貝一層,對副本運行:濾鏡 > 模糊 > 高斯模糊,設定值為4,確認後按住Alt鍵添加圖層蒙板,用白色畫筆在人物臉部及肌膚上有雜色的位置塗畫,給人物磨皮,效果見圖一。
二,創建一圖層,按Ctrl + Alt + Shift + E蓋印圖層,之後點通道面版,選取紅色通道,按Ctrl + A全部選擇,按Ctrl + C拷貝,返回圖層面版,創建一圖層,按Ctrl + V粘貼,效果見圖二,之後將圖層混合模式改成「正片疊底」,三,創建一圖層,蓋印圖層,之後點通道面版,將藍色通道拷貝一層,之後對藍色通道副本運行:圖象 > 應用圖象,參數設定見圖四,確認後再運行一遍:圖象 > 應用圖象,參數設定不變,效果見圖五。
四,前景色彩設定為黑色,之後選取畫筆工具將除臉部以外的部分抹黑,見圖六,確認後按住Ctrl鍵點藍色副本通道調出選區見圖七,返回圖層面版,新建曲線調節圖層,參數設定見圖八,效果見圖九。
五,新建亮度/對比度調節圖層,參數設定見圖十,效果見圖十一。
六,創建一圖層,蓋印圖層,運行:濾鏡 > 模糊 > 高斯模糊,設定值為5,確認後按住Alt鍵添加圖層蒙板,用白色畫筆在人物臉部有色塊的部分塗畫再次給人物磨皮。 七,新建通道混合器調節圖層,參數設定見圖十三,14,效果見圖十五。
八,新建曲線調節圖層,對藍色執行調節,參數設定見圖十六,效果見圖十七。
九,創建一圖層,蓋印圖層,恰當的將圖層銳化一下,效果見圖十八。
十,選取減淡工具將人物臉部有反光的部分抹亮一些,增強人物膚色質感。
十一,創建一圖層,按字母「D」,將前背景色彩恢復到默認的黑白,之後運行:濾鏡 > 渲染 > 雲彩,確認後將圖層混合模式改成「正片疊底」,添加圖層蒙板用黑色畫筆將人物部分擦出來,效果見圖二十。
十二,創建一圖層,蓋印圖層,整體裝飾下細處,處理完成效果圖。
『陸』 用PS處理數碼照片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一種簡單的數碼照片後期潤飾
1 打開圖片,執行色像/飽和度(-40)降低飽和度。
2 新建一圖層,將圖層模式改為柔光,用畫筆工具將需要潤飾的部分畫幾下,這里可以利用色板方便的提取顏色
3 圖片色彩過渡不夠柔和,再執行一下濾鏡下面的高斯模糊(+85)
簡單處理照片爆光不足
1 打開圖片,復制背景層,對背景層的模式改為濾色
2 對背景層的色階進行調整
30秒搞定Plmm藝術照
1 打開圖片,復制背景層兩次
2 對復制背景層一進行高斯模糊(半徑4~6),將復制背景層二的模式改為強光
3 新建一圖層,添充圖案(預先作好並定義的半灰半白的橫條紋圖案),設置混合模式為正片疊底
圖象錯位效果
1 打開圖片,新建一圖層,選擇視圖-標尺,選擇移動工具,分別從上方和下方拖曳出兩條藍色標線(9格)
2 利用矩形選取工具,填充方格(1,9暗灰,5,7黑,3亮灰),以psd格式儲存,然後關閉文件
3 執行濾鏡-扭曲-置換,選擇剛才儲存的psd文件
備注(「置換濾鏡」是利用置換圖的顏色值使選區發生位移:白色(色調值=0)是最大負位移,即將要處理圖象相應的象素向左和向上移動;黑色(色調值=255)是最大正位移,即把圖象中相應的象素向右和向下移動;灰色(色調值=128)不產生位移)
照片底紋效果
1 打開圖片,執行選擇-全選,然後編輯-復制,建一新通道,編輯-粘貼將拷貝圖象貼入新建通道中]
2 執行圖象-調整-反像,回到RGB通道,編輯-清除,刪除原圖象
3 執行選擇-載入選區,調用新通道,執行編輯-填充(所需顏色)
霧化效果
1 打開圖片,新建圖層一,設前景色/背景色(黑色/白色),執行濾鏡-渲染-雲彩,將圖層添加圖層蒙版
2 重復執行濾鏡-渲染-雲彩,圖象-調整-亮度/對比度(80,0,圖層一模式改為濾色)
人物插畫效果
1 打開圖片,復制背景層,執行圖象-調整-通道混合器(灰色,+30,+60,+10,單色),執行濾鏡-風格化-查找邊緣,用色階去掉雜點
2 將混合模式設為「疊加」,填充不透明度打到50%
3 背景層上加一個色階調整圖層,調整輸出色階(0,+155)形色主義
4 執行圖象-調整-可選顏色,對色彩進行微調(紅色,0,+100,+100,-75;黃色,0,-40,+100,-40)
利用顏色疊加給舊照片添加光色效果
1 打開圖片,復制背景層,執行圖象-調整-去色,調整亮度/對比度(-42,+18)
2 添加「顏色疊加」圖層樣式,混合模式改為「正片疊底」,點小色塊,選擇需要顏色(紅色),再合並可見圖層
3 添加濾鏡-鏡頭光暈(亮度+100)
4 復制背景圖層,再次添加 「顏色疊加」圖層樣式,混合模式改為「正片疊底」(黃色)
給照片添加藍天
1 打開圖片並復制一"背景副本".
2 再新建一圖層並填充藍色背景.
3 將混合模式改為「正片疊底」
4 在背景副本的圖層上在復制一「背景副本2」
5 將「背景副本2」放在最上一層,並為其添加蒙版
6 選取「漸變工具」,由上而下拖動滑鼠,天空變成選定的藍色
處理朦朧藝術照
1.復制一個原圖層(Ctrl+J).
2.對復制層使用高斯模糊濾鏡(+4.0).
3.做色彩調整(+50,0,-64)
4.用邊緣模糊的橡皮擦擦去需要清晰的部分.
5.適當運用圖層混合模式.
打造朦朧中的鮮艷(風景,生態類)
1 打開圖片,復制圖層.
2 將副本層的圖層模式該為「濾色」.
3 使用高斯模糊(+8.6 像素).L
4 調節色像/飽和度(Ctrl+U)(0,+12,0).
5 加些銳化,在降低透明度 .
給照片加個玻璃的效果
1 選取區域,按Ctrl+J
2 對剪切層進行高斯模糊(+3.1 像素).
3 調整色彩平衡(-39,+29,+16).
4 新建圖層。選擇玻璃的厚度區域進行漸變自定義添充(黑白灰色調,順序是暗,高光,暗,高光),再按Ctrl+T對玻璃的厚度選區進行調整.
5 濾鏡-扭曲-玻璃,選擇喜歡的圖案(扭曲度、平滑度為1,縮放50%).
燒紙效果的舊照片--純PS處理$1 打開一張圖片,執行圖象-調整-色相/飽和度(+1,-58,+1). 2 圖象-調整-變化(中間色調,加深黃色,加深紅色,加亮).
3 復制背景層,執行濾鏡-紋理-顆粒(9,56,垂直).
4 新建一圖層,執行濾鏡-渲染-雲彩.
5 再執行圖象-調整-亮度/對比度(+27,+100).
6 用魔棒工具,選定圖層一中的黑色選區.
7 關閉圖層一的預覽,點擊復制背景層,將前景色改為暗棕色.
8 執行選擇-修改-擴展(5像素),選擇-羽化(5像素)
9 編輯-填充(前景色),選定圖層一,用魔棒選取黑色選區
10 關閉背景層和圖層一的預覽,選定復制背景層,執行編輯-清除.
11 圖象-畫布大小,高度/寬度均增加一厘米,定位(中).
12 打開背景層預覽,選定背景層,填充前景色(淺棕色).
13 選定復制背景層,執行圖層-圖層樣式-投影.(正底疊片,不透明度45%,角度45,距離7,擴展2%,大小10).
14 合並所有圖層.
斑駁效果藝術相框另一製法
1 新建一個文件 按D鍵 填充背景為白色
2 接著,濾鏡---渲染---雲彩 .
3 CTRL+M 調整下曲線(黑白對比度強).
4 完成好後的效果再接著 濾鏡-扭曲-玻璃(扭曲度7,平滑度3,紋理-畫布,縮放50%).
6 新建一個圖層,背景為黑色,另新建一圖層,添充白色矩形.
7 在矩形所在的層上執行濾鏡-扭曲-置換,選擇默認的選項。然後找到剛保存的PSD文件進行置換即可.
PS渲染你的照片氣氛(風景)
1 圖象-調整-色階(RGB +29,1.0,+234).形色主義 l2wv g.V'T @4I
2 執行色相/飽和度命令(全圖 -14,+41,-1).
3 繼續執行色相/飽和度(紅色,色相值降低,飽和度增加).
4 繼續執行色相/飽和度(黃色,-22,+45,-1).5 繼續執行色相/飽和度(綠色,+15,0,0).
6 調節亮度/對比度(亮度降低/對比度增加).形色主義(H{ T2P4c c N
簡單輕松實現素描效果
1 打開圖片,執行去色,調整亮度/對比度(亮度降低/對比度增加).
2 復制背景層(Ctrl+J),選定背景層,執行濾鏡-風格-查找邊緣,再進行UXXXXX銳化,再將圖層模式改為疊加.
3 新建一圖層,填充白色,添加雜色,再進行動感模糊,將圖層模式改為正片疊底.
4 用橡皮工具(不透明度改為15%),對高光部分擦拭.
筆觸素描效果的繪制
1 打開一副圖片,復制背景圖層,選定復制圖層1執行濾鏡-模糊-高斯模糊(2.0像素)
2 再次復制背景圖層,選定復制圖層2,執行濾鏡-素描-水彩畫筆(20,60,80),將圖層混合模式設為變暗.
3 再次復制背景圖層,選定復制圖層3,將前景色設為紅色,執行濾鏡-素描-便條紙(25,7,10),不透明度設為30%.
4 再次復制背景圖層,選定復制圖層4,將前景色設為黑色,前景色/背景色設為黑/白,執行濾鏡-素描-影印(1,50),執行色階調整(RGB,157,.0,159),填充值30%.
用簡單的方法做特別的照片
1 打開一副圖片.
2 在通道中選藍色通道,然後在藍色通道執行濾鏡-風格化-暴光過度,點回RGB通道即可.
黑客帝國特效
1.新建一個大小為500X300,RGB模式,白色背景的文件.
2.用文字輸入工具隨意輸入一竄01代碼,並按CTRL+T把它垂直旋轉過來放,並多復制幾個拉成不等大小,隨意擺放幾個。還有一種方法,是用濾鏡,也可以達到很不錯的效果。就是菜單-濾鏡-紋理-顆粒,把強度和對比度都調至100,顆粒類型選擇垂直就可以了.
3.把那些01代碼的文字層和背景層全都合並起來,並把前景色設置為R:100、G:255、B:0左右的綠色,背景色設置為黑色.
4 選擇菜單-濾鏡-霓虹燈光效果,發光大小設置為10,發光亮度為15.
5.選擇菜單-濾鏡-風格化-照亮邊緣,邊緣寬度設置為1、亮度設置為20、平滑度設置為1左右.
6.選擇菜單-圖象-調整-亮度/對比度,將亮度調至-10,將對比度調至60左右
Ps「反轉負沖」人像處理一例
「反轉負沖」是在膠片拍攝中比較特殊的一種手法。就是用負片的沖洗工藝來沖洗反轉片,這樣會得到比較詭異而且有趣的色彩。如果用在MM人像照片上,則會令彌漫著一種前衛甚至頹頹的色彩.
1 打開圖象,並讓右邊顯示「通道面板」.
2 在通道控制面板選藍色通道,進入「圖象」菜單,選「應用圖象」,選中「反相」,混合模式用「正片疊底」,不透明度為50%,確認.
3 在通道控制面板選綠色通道,進入「圖象」菜單,選「應用圖象」,選中「反相」,混合模式用「正片疊底」,不透明度為20%,確認.
4 在通道控制面板選紅色通道,進入「圖象」菜單,選「應用圖象」, 混合模式用「顏色加深」,確認 .
5 在通道控制面板選藍色通道,進入「圖象」-「調整」菜單,選「色階」(或者直接用快捷鍵「Ctrl+L」調出) 在「輸入色階」三欄輸入:25、0.75、150,確認.
6 在通道控制面板選綠色通道,進入「圖象」-「調整」菜單,選「色階」(或者直接用快捷鍵「Ctrl+L」調出) 在「輸入色階」三欄輸入:40、1.20、220,確認.
7 在通道控制面板選紅色通道,進入「圖象」-「調整」菜單,選「色階」(或者直接用快捷鍵「Ctrl+L」調出)在「輸入色階」三欄輸入:50、1.30、255,確認.
8 在通道控制面板選全部RGB通道,進入「圖象」-「調整」菜單,選「亮度/對比度」 調整對比度亮度-5,對比度+20,確認.
9 在通道控制面板選全部RGB通道,進入「圖象」-「調整」菜單,選「色相/飽和度」(或者直接用快捷鍵「Ctrl+U」調出) 調整飽和度+15,確認
1. 曲線。色彩調整之王,神通廣大,變幻無窮,但在作業實踐中,曲線卻並非首選。首選的是東西什麼呢?首選的東西是——
2. 色階。拉動三個滑標,足以解決大部分問題,但親和力遠在曲線之上。打個比方說,曲線是元帥,那麼色階便是先鋒了。
3. 色相、飽和度和色彩平衡,並列第三位。
4. 盡量不要使用「圖像調整-變化」菜單。這個菜單無法量化,而且不能加蒙板,是專留給學徒們用的。
5. 不到萬不得已,不要使用「圖像調整-亮度和對比度」菜單。這里的亮度常常帶來白翳,對比又常常失衡。
6. 如果你想用「圖像調整-明度」菜單做點兒什麼,那麼你死定了。切記:這兒討論的是調整色彩而不是著色,明度在這兒是100%的狗屎指標,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永遠不要去理它!
7. 歸納言之,一個色彩調整問題如果有解,那麼用曲線、色階、色相、飽和度和色彩平衡這五個手段,就一定可解,而且我們強烈建議,除了這五個手段以外,不要再使用任何其他手段。
8. 除非極其簡單的調整,一切調整工作,都絕對應當在調整圖層(可變蒙板)上進行。這樣做起碼有四大好處:
a、色彩調整的每一步都是不可逆的,使用調整圖層,使逆過程成為可能,歷史記錄遠遠不能望其項背。
b、耗時越多的色彩調整,圖像損失越大,使用調整圖層,完全避免了這一弊病。
c、操作者可以通過圖層開關,逐一比較每一塊蒙板的作用,這對於總結經驗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d、調整圖層可以簡單重現或者拷貝,這對於成組成套成系列的色彩調整極其方便,你只要精心做好一張就可以了,其餘的,統統依樣畫葫蘆。
9. 質言之,可變蒙板實際上也是一種通道,而且是比較高級的一種通道,除此而外,一般不必另外建立什麼特別的通道或在單通道中進行什麼特別的調整。事實上,上帝安排的諸色並不是孤立的(更確切點兒,我想借用一個醫學上的名詞說,諸種顏色彼此間是有所代償的),個別調整常常顧此失彼,事與願違。
10. 飽和度不可不用,但必須慎用。白皙的膚色本質上是飽和度很低的膚色,但不能忘記,死亡的膚色也是飽和度很低的膚色。而且飽和度過低,容易導致畫面平板;為了「白皙」而犧牲了畫面的層次,為設計之大忌。
11. 眼睛切不可一味求亮,一個有趣的事實是,亮灼灼的眼睛不是*提高亮度做成,恰恰相反,是通過降低亮度做成的。你應當提高的是對比度。
12. 但對比度和飽和度一樣亦須慎用。一個經驗是:對比度太高,眼睛倒是黑白分明了,但同時就帶來了上視感,給人的第一印象是,你的主人公好像在瞻仰我佛。
13. 輕易不要嘗試用圖層混合模式解決什麼問題,如果仔細研究一下的話,你就會發現,混合模式其實是或多或少損害畫面清晰度的。
14. 白種人皮膚比較粗,必要的時候,你可以加一個圖層,弄一點柔光效果。但切記不可過分,要讓人看不出才行。
15. 某些細部是需要特別處理的,指望一切都通過全圖調整完成,是懶漢和傻瓜的想法。
16. 一個圖,奇怪得很,有時會調得山窮水盡,這時候你把它存檔退出,然後重新打開它,就是柳暗花明了。相信我,魔鬼有時的確是存在的。
17. 我所做過的最快的膚色調整,耗時20秒鍾;最艱苦的調整,耗時一天一夜,而且……真是不幸,最後仍然以失敗告終。
18. 真彩色數以千萬計,常見的黃膚色調節宏就可以搞出幾十個,包治百病的宏是沒有的。色彩調整方案象圍棋一樣不可重復。
19. 色彩調整的學問,無邊無際,每當我又學到了一點什麼,都發現我知道的更少了
『柒』 PS如何做中間光旁邊黑的圖
ps要把圖片做成中間光旁邊黑,可以有多種方法實現,如利用濾鏡的光照效果來實現,具體步驟如下:
在ps里打開特定的圖片,點擊「濾鏡」,選擇「渲染」,再選擇「光照效果」;
『捌』 PS2020渲染光照效果一片黑色,怎麼解決
Adobe Photoshop,簡稱「PS」,是由AdobeSystems開發和發行的圖像處理軟體。
Photoshop主要處理以像素所構成的數字圖像。使用其眾多的編修與繪圖工具,可以有效地進行圖片編輯工作。ps有很多功能,在圖像、圖形、文字、視頻、出版等各方面都有涉及。
2003年,Adobe Photoshop 8被更名為Adobe Photoshop CS。2013年7月,Adobe公司推出了新版本的Photoshop CC,自此,Photoshop CS6作為Adobe CS系列的最後一個版本被新的CC系列取代。
截止2021年11月Adobe Photoshop 2022為市場最新版本。
Adobe支持Windows操作系統 、Android與Mac OS, 但Linux操作系統用戶可以通過使用Wine來運行Photoshop。
1987年,Photoshop的主要設計師托馬斯·諾爾買了一台蘋果計算機(MacPlus)用來幫助他的博士論文。
與此同時,Thomas發現當時的蘋果計算機無法顯示帶灰度的黑白圖像,因此他自己寫了一個程序Display,而他兄弟約翰·諾爾這時在導演喬治·盧卡斯的電影特殊效果製作公司Instry Light Magic工作,對Thomas的程序很感興趣。
兩兄弟在此後的一年多把Display不斷修改為功能更為強大的圖像編輯程序,經過多次改名後,在一個展會上接受了一個參展觀眾的建議,把程序改名為Photoshop。
『玖』 用Photoshop,怎麼才可以把彩色照片 調整成黑白色
你好這位朋友!這太簡單了!
將圖片打開,點菜單「圖像>去色」即可將圖象的色彩全部去掉,變成黑白灰形式的圖像,這是一個辦法。
還有一個辦法:將圖片打開,點菜單「圖像>模式>灰度」,隨後程序會提示「要扔掉顏色信息嗎」,單擊「是」完成即可。
注意:若將圖像進行「去色」處理後,其圖像的模式仍然為RGB色彩模式,只是該圖像中沒有色彩,想要添加或修改圖像的顏色、色調時可以調整「色彩平衡」、「色相/飽和度」等命令隨時隨地編輯,還可以填充、漸變各種顏色;若將圖像轉換為灰度模式,無論執行任何操作,圖像始終是黑白灰的形式,不可能再添加或編輯任何色彩,只能調整「亮度/對比度」,在編輯圖像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