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所有血型
血型一般是指紅細胞血型,是指紅細胞表面抗原的遺傳多態性,1900年奧地利科學家卡爾.蘭德斯坦發現了人類第一個血型系統--紅細胞ABO血型系統。100多年來,已發現紅細胞表面存在二十六種血型系統400多個紅細胞抗原。這些血型系統有ABO、Rh、MNSSU、P、KELL、KIDD、LUTHERAN、DEIGO、LEWIS、DUFFY、IL等,其中ABO、Rh血型系統在臨床輸血與產前檢查中具有重要的意義。
ABO血型系統有A、B兩個血型抗原,A型紅細胞表面有A抗原,B型紅細胞表面有B抗原,AB型紅細胞表面同時存在A抗原和B抗原,O型紅細胞表面沒有A抗原和B抗原;同時,A型的人血請中存在抗B抗體,B型的人血清中存在抗A抗體,O型的人血清中同時存在抗A、抗B抗體,AB型的人血清中不存在抗A、抗B抗體。這些抗體是「天然」存在的,稱為規則抗體,一般我們通過正反定型就可確定ABO血型,由於規則抗體的存在,ABO血型不合可引起嚴重的溶血性輸血反應。故臨床上要求ABO同型相輸。
Rh血型系統Rh血型能識別的抗原共43種,常見有D、C、c、E、e五個抗原,目前,臨床常規檢測的是D抗原,紅細胞表面存在D抗原的稱為Rh(D)陽性,缺少D抗原的稱為Rh(D)陰性,在漢族人群中Rh(D)陰性個體的比例為3-5‰,故Rh(D)陰性稱為稀有血型。Rh(D)陰性個體受外界Rh(D)陽性紅細胞剌激時,機體會免疫產生抗D抗體,剌激途徑有輸血和妊娠,這種抗體稱為不規則抗體。Rh血型不合也可引起嚴重的溶血性輸血反應,臨床上同樣要求Rh(D)血型同型相輸。有過妊娠史、體內已產生抗D抗體的Rh(D)陰性孕婦,其體內的抗D抗體可對Rh(D)陽性胎兒的紅細胞造成傷害,引起死胎或產後嚴重的新生兒溶血病。
白細胞血型 白細胞膜上的抗原可分三類:一是紅細胞血型系統抗原;二是白細胞本身所特有的抗原;三是與個體各組織共有的抗原,即人類白細胞抗原(HLA),又稱組織相容性抗原(HCA)。目前HLA被檢出的抗原分7個系統,共148種,又被分為HLA-Ⅰ類和HLA-Ⅱ類抗原。此類抗原在輸血、妊娠,特別是組織器官移植中意義重大。
血型是遺傳的,兒女的血型是由父母雙方決定的。
還有另類血型是植物血型,目前缺乏對它的研究,所以還有待日後去查找。
『貳』 驗血單上哪一項看血型
在驗血單ABO血型一欄查看血型。
補充:如果查血型則需要單獨開單子。其中包括ABO和RH兩種化驗單,一般只需查ABO型輸血、孕婦要手術時需要查RH。因為普通驗血單只查紅細胞血紅蛋白,白細胞及其分類和血小板。
血型是通過對血液的化驗得知的,只要你化驗了血型,血型單子上就會清晰的顯示你的血型是A型B型O型還有AB型,有的還會化驗RH血型。圖片如下,不同醫院的驗血單會有差異,但規格相似,都可以看清驗血情況。
(2)如何識別血型圖片擴展閱讀:
體檢中的血液化驗一般是血常規和生化檢查。驗血可以化驗肝功,性病,艾滋病,是否懷孕,懷孕是否正常,是否吸毒等。普通體檢抽血一般是查肝炎。在醫院的化驗室里,經常有許多病人在驗血有的從手臂上靜脈抽血驗肝功能;有的從手指上果血化驗紅細胞或白細胞,項目可多啦!
病人多通過驗血診斷疾病:
人體的血管就像四通八達的河流,分布在全身,血液就是河水,血液是一種紅色粘稠的液體,由血漿和細胞兩部分組成。血漿裡面有許多像蛋白質、酶、碳水化合物、脂肪、無機鹽等物質,平時這些物質的含量都有一定的正常范圍;細胞部分有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等。血液里的各種成分都有它們各自的作用。
當身體有病時,某些成分就會有數量上和質量上的被變。紅細胞好比是人類的運輸兵,負責把新鮮氧氣輸送到身體所需的部位,紅細胞沒肌肉、神經、骨骼,但能正常地工作,又把二氧化碳帶到肺部,排出體外。一旦因某種原因,紅細胞的數目減少或血紅蛋白降低時,運輸能力就會降低,人體各部分需要的氧氣就得不到滿足,人就會出現氣急、頭暈、四肢無力等症狀。
而只根據這些症狀醫生往往還不能下結論說這是貧血引起的,因為有些疾病也可以有這種症狀。驗了血,假如紅細胞數目減少或血紅蛋白降低,那醫生就可以診斷這是貧血症,同時再多做些其他驗血項目,還可以查出貧血的種類,以便對症治療。
又如白細胞,在正常情況下,每立方毫米保持5000~10000個,一旦病菌來侵犯,白細胞就會在中樞神經的指揮下,包圍和消滅細菌。如果侵入體內的病菌較多面又頑固,那麼血液中白細胞數目就會增加,以吞噬病菌,這時病人如有發燒或局部炎症等症狀;醫生就可以根據白細胞增加與否,以及增加白細胞的種類,結合病人的症狀作出正確的診斷。
驗血不僅可以幫助診斷疾病,而且還可以幫助醫生觀察治療效果。如糖尿病人,開始血液中糖含量超過正常很多(正常值為每100毫升血液80~120毫克),經過治療,逐漸降低,小便中不再出現糖,說明治療有效。
詳細資料:網路:驗血
『叄』 怎麼分辨人血和動物血
多數昆蟲都是無色血液,一些南極的魚類也是無色血液,蚯蚓是玫瑰色,田螺是奶白色,黌、河蚌、蝸牛的血液是藍色,蜘蛛是青綠色,有一些蟲子也是綠色的血液,海底也有一些生物的血液能變色。紅色是因為含有鐵,藍色是因為血液中含有銅,綠色是因為含有釩,白色含有鋅,無色是不含。除了上述一類血液顏色明顯區別的動物,紅血類動物基本是沒有一目瞭然的鑒別方法的,因為人血和動物血的組成都是相同的——血漿、血細胞、無機鹽、氧、代謝產物、激素、酶和抗體等。後面幾種物質可以在化驗的時候檢測出不同,區別最大的應該是激素和抗體。在化驗的時候還可以根據血型來甄別,但是血型的知識點很復雜我解釋不清楚,大概就是說含有A物質就是A型血含有B物質就是B型血類推,動物也有不同的血型,狗有五種豬有十五種馬有十種牛最多有四十種,其他很多動物都有自己的血型,可以依次鑒定。哺乳動物只有白細胞有細胞核,紅細胞和血小板中沒有,鳥類的紅細胞中也有細胞核,昆蟲沒有紅細胞但是會有間質液,爬行動物忘記了,反正也不同,希望後文可以指出。據說現在也有那種顯色抗體,地上沾了血不知道是人血還是動物血,一潑抗體,如果是人血就馬上會變色,這個東西在警方好像很受歡迎。
『肆』 蚊子是如何辨別人的血型的
夏天又到了,每年到了這個時候,蚊子都會成為讓很多人頭疼的大麻煩。而且很多人都會有一個困擾,那就是明明有很多人坐在一起,但是蚊子偏偏只盯著自己咬,所以也有了一種說法,那就是某些血型的人更受蚊子的偏愛,但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
最後還要說一個和蚊子有關的小竅門,那就是我們被蚊子咬了之後會覺得癢,其實是因為我們的免疫系統釋放組胺導致的過敏反應,我們千萬不要去撓,那樣只會導致組胺的擴散,我們可以在蚊子包上掐一個十字,這樣的話因為痛覺占據了上風,我們也就不會覺得癢了。
『伍』 怎樣才能知道自己的血型 我聽很多人說,自己的血有鐵的味道的是O型。 甜的就是A型。 是不是啊
首先ABO血型系統的區別是血細胞中的抗原種類不同。抗原有兩種,A抗原和B抗原。
A型血中有A抗原,B型血中含有B抗原,AB型血中兩種抗原都有,O型血中兩種抗原都沒有。抗原也是一種蛋白質,A、B抗原是不同類的蛋白質,除此之外,血液的成分每個人的基本都相同。至今沒有研究表明A、B抗原有不同的味道,所以憑味道來辨別血型是沒有任何依據的。
樓上的說的也對,血液里的血紅蛋白中含有亞鐵血紅素,所以會有鐵味,這點我們在吃動物血的時候也會吃到。
別的什麼奶昔味,水果味。。。我笑了......絕對的謬論
不知道誰沒事會拿血嘗嘗味道,嘗自己的就行了,嘗別人的,不怕傳染上什麼病么。。
還有個科學家做過一個實驗,說自己發明了一種液體,有獨特的味道。然後讓人嘗嘗,結果都說真的有獨特的味道,從來沒有嘗過。其實這種液體就是水而已....不知道是不是這個原因吃到的各種味=.=
我是醫院檢驗科的,ABO血型鑒定一般十元以內,5-8元,快的話5分鍾就出結果了,一般的小診所都能鑒定,非常簡單,實在想知道的話就去測測唄,只需要一滴血。
『陸』 怎麼查看血型
去正規醫院掛號,讓醫生開單抽血化驗,就可以知道自己是什麼血型了。
還可以參照父母的血型來推測。因為在ABO血型系統中,A 和B基因是顯性基因,而O基因則是隱性基因。例如,在一對染色體中,一個染色體帶A基因,另一個帶O基因,這個人的遺傳式為AO,但表現式為A,即是A 型,而不是O型。O型人體這是兩個染色體上體上O基因。
也就是說如果父親為AB血型,母親為O血型,那麼兩人的後代血型只有兩種可能:A型和B型。如果父母均為O型血,那麼小孩只可能是O型血。父母的血型參照出的數據是絕對准確的。
(6)如何識別血型圖片擴展閱讀:
一般來說血型是終生不變的。人類的血型通常分為 A 、 B 、 O 和 AB 四種。血型遺傳藉助於細胞中的染色體。
人類細胞中共有 23 對染色體,每對染色體分別由兩條單染色體組成,其中一條來自父親,另一條來自母親。染色體的主要成份是決定遺傳性狀和功能的脫氧核糖核酸,即人們常說的DNA 。 血型鑒定主要用於:
1、臨床輸血:當循環血量不足或大失血或貧血需進行輸血治療,在輸血前必須先選擇血型相同的供血者,再進行交叉配血,完全相同後才能輸血。
2、在皮膚、腎移植等器官移植的時候選擇ABO血型相符的供體。
3、不孕症和新生兒溶血症病因的分析。
4、親子鑒定等。
『柒』 請問血型怎麼看這圖片上的是O型血嗎還是ABO型血啊謝謝!
題主您好:
目前血型主要是分為四種:
A型,B型,AB型以及O型
現在看血型那塊顯示的是O型,也是目前國人中血型最多的類型。
可以看看血常規中是否有血型結果。
僅供參考,望採納。
『捌』 如何判斷自己的血型
1、參照父母的血型。舉例說父親為AB血型,母親為O血型,那麼兩人的後代血型只有兩種可能:A型和B型。如果父母均為O型血,那麼小孩只可能是O型血。父母的血型參照出的數據是絕對准確的。
『玖』 血型是怎麼區分的,血型和什麼有關系
根據紅細胞膜上是否存在抗原A與抗原B將血液分成4種血型:A、AB、B、O。
血型是指血液成分(包括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表面的抗原類型。通常所說的血型是指紅細胞膜上特異性抗原類型,而與臨床關系最密切,人們所熟知的是紅細胞ABO血型系統及Rh血型系統。
紅細胞上僅有抗原A為A型,只有抗原B為B型,若同時存在A和B抗原則為AB型,這兩種抗原俱無的為O型。不同血型的人血清中含有不同的抗體,但不含有對抗自身紅細胞抗原的抗體。如:在A型血血清中只含有抗B抗體。我國各族人民中A型、B型及O型血各占約30%,AB型僅佔10%左右。
(9)如何識別血型圖片擴展閱讀:
一、血型的發現——
1900年的一天,蘭德斯泰納把一個人的紅細胞與另一個人的血清混合時,看到了紅細胞凝聚在一起,成為一簇簇不規則的團塊。即使用力振盪,這些成簇成團的紅細胞也不能散開。
蘭德斯泰納認為,紅細胞在異種血清的作用下發生凝集反應,是因為紅細胞表面含有一些抗原性物質,他把這種物質稱為凝集原;而血清中則含有相應的特異性抗體,統稱為凝集素。
經過多次試驗,深入調查,蘭德斯泰納發現了在人類的紅細胞中,主要含有兩種不同的凝集原,分別稱為A凝集原、B凝集原。
他把紅細胞中含A凝集原的血液,稱為A型血;把紅細胞中含B凝集原的血液,稱為B型血;同時含有A、B兩種凝集原的血液,稱為AB型血。
二、血型的基本分類——
1、Rh陽性血
Rh陽性血型的人約為85%,大部分人為Rh陽性,是普遍的。它可以接受本血型的陰陽兩性血不發生症狀。
2、Rh陰性血
被稱為「熊貓血」Rh陰性血,根據文化考古、生理進化、人種分布和分子鍾學說推測,可能是遠古時代「大西洲」人的血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