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丹參泡茶好嗎有什麼禁忌
丹參具有活血祛瘀,通經止痛,清心除煩,涼血消癰之功效。所以是有益的。
禁忌:
1、孕婦是不能用喝的,丹參是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所以對於孕婦來說是一定要慎重甚至忌用的,否則非常容易導致胎兒早產甚至流產。
2、過敏的體質慎用。對於非常容易出現過敏的體質也要小心用丹參,防止對丹參也是產生過敏,可以嘗試極少量服用,沒事在考慮大量使用。
3、出血患者不能用。對於有容易傷口出血的人還有患者,不要過分量去使用丹參,是因為丹參屬於活血類葯物,否則非常容易導致血流不止。
丹參能降血脂。丹參可以使主動脈粥樣斑塊形成面積明顯減低,血清總膽固醇、甘油三酯、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另外丹參素還可以大大抑制細胞內源性膽固醇的合成。
丹參可以緩解多夢還有睡後容易醒來和多種不適的症狀。另外丹參還可以夠促進人體組織的修復和再生。所以丹參可以提高睡眠治療,預防和緩解失眠症狀。
㈡ 野生丹參圖片大全大圖,丹參泡水喝的功效與作用
丹參,別名紅根、大紅袍、血參根、血山根、參、紫丹參等,雙子葉植物唇形科,鼠尾草屬,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由於對野生丹參連年無度採挖,量已經瀕臨滅絕。
丹參根肥厚,肉質,外面朱紅色,內面白色,長5-15厘米,直徑4-14毫米,疏生支根。
丹參直立,高40-80厘米,四稜形,具槽,密被長,多分枝。
丹參葉常為奇數羽狀復葉,葉柄長1.3-7.5厘米,密被向下長,小葉3-5(7),長1.5-8厘米,寬1-4厘米,卵圓形或橢圓狀卵圓形或寬披針形,先端銳尖或漸尖,基部圓形或偏斜,邊緣具圓齒,草質,兩面被疏,下面較密,小葉柄長2-14毫米,與葉軸密被長。
丹參輪傘花序6花或多花,下部者疏離,上部者密集,組成長4.5-17厘米具長梗的頂生或腋生總狀花序;苞片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全緣,上面,下面略被疏,比花梗長或短;花梗長3-4毫米,花序軸密被長或具腺長。花萼鍾形,帶紫色,長約1.1厘米,花後稍增大,外面被疏長及具腺長,具緣毛,內面中部密被白色長硬毛,具11脈,二唇形,上唇全緣,三角形,長約4毫米,寬約8毫米,先端具3個小尖頭,側脈外緣具狹翅,下唇與上唇近等長,深裂成2齒,齒三角形,先端漸尖。花冠紫藍色,長2-2.7厘米,外被具腺短,尤以上唇為密,內面離冠筒基部約2-3毫米有斜生不完全小疏毛環,冠筒外伸,比冠檐短,基部寬2毫米,向上漸寬,至喉部寬達8毫米,冠檐二唇形,上唇長12-15毫米,鐮刀狀,向上豎立,先端微缺,下唇短於上唇,3裂,中裂片長5毫米,寬達10毫米,先端二裂,裂片頂端具不整齊的尖齒,側裂片短,頂端圓形,寬約3毫米。能育雄蕊2,伸至上,花絲長3.5-4毫米,葯隔長17-20毫米,中部關節處略被小疏,上臂十分伸長,長14-17毫米,下臂短而,葯室,頂端聯合。退化雄蕊線形,長約4毫米。花柱遠外伸,長達40毫米,先端不相等2裂,後裂片極短,前裂片線形。花盤前方稍。
丹參小堅果黑色,橢圓形,長約3.2厘米,直徑1.5毫米。
丹參種子繁殖,直播可採用條播或穴播。
丹參育苗繁殖,育苗後移植。
丹參種根繁殖,作種栽培的丹參一般都留在地里,栽種時隨挖隨栽。
丹參生長次年即可採集葯材。採收時間為12月中旬地上部枯萎或翌年春萌發前採挖。先將地上葉除去,在畦一端開一深溝使參根。順畦向前挖出完整的根條,防止挖斷。挖出後,剪去殘。如需條丹參,可將直徑0.8厘米以上的根條在母根處切下,順條理齊,曝曬,不時,七八成干時,紮成小把,再曝曬至干,裝箱即成「條丹參」。如不分粗細。曬干去雜後裝入麻袋則稱統丹參。
丹參為唇形科植物丹參的乾燥根及根。春、秋二季採挖,除去泥沙,乾燥。
丹參葯形態,本品根,頂端有時殘留基。根數條,長圓柱形,略彎曲,有的分枝並具須狀細根,長10~20cm,直徑0.3~1cm。表面棕紅色或暗棕紅色,粗糙,具縱皺紋。老根外皮疏鬆,多顯紫棕色,常呈鱗片狀剝落。質硬而脆,斷面疏鬆,有裂隙或略平整而緻密,皮部棕紅色,木部灰或紫褐色,導管束黃白色,呈放射狀排列。氣微,味微苦澀。栽培品較,直徑0.5~1.5cm。表面紅棕色,具縱皺,外皮緊貼不易剝落。質堅實,斷面較平整,略呈角質樣。
時珍曰∶五參五色配五臟。故人參入脾,曰黃參;沙參入肺,曰白參;玄參入腎,曰黑 參;牡蒙入肝,曰紫參;丹參入心,曰赤參。其苦參,則右腎之葯也。古人舍紫參而稱 苦參,未達此義爾。
丹參分布安徽、山西、河北、四川、湖北、甘肅、遼寧、陝西、山東、浙江、河南、江西等省。生於向陽山坡草叢、溝邊、路旁或林邊等地。為了地球物種的多樣性,需要大力保護!
看更多新奇動植物, 奇文,我願為你!
以上就是與野生丹參圖片大全大圖相關內容,是關於丹參的分享。看完丹參泡水喝的功效與作用後,希望這對大家有所幫助!
㈢ 求圖片裡面的中葯名字!
這是中醫界的陳習陋弊,為何不好好寫的工整點讓病患明明白白看病,這種做法不敢苟同。中醫講究理法方葯怎麼總弄的那麼神秘幹嘛??
㈣ 黨叄丹叄人叄西洋叄植物長什麼樣圖片
黨參,中葯名,呈橢圓形或類圓形的厚片,表面黃棕色或灰黃色,切面黃白色或黃棕色,有裂隙或菊花紋,中央有淡黃色圓心。周邊淡黃白色置黃棕色,有縱皺紋。有特殊香氣,味微甜。生黨參片益氣生津力勝。常用於氣津兩傷或氣血兩虧。黨參味甘,性平。有補中益氣、止渴、健脾益肺,養血生津。用於脾肺氣虛,食少倦怠,咳嗽虛喘,氣血不足,面色萎黃,心悸氣短,津傷口渴,內熱消渴。懶言短氣、四肢無力、食慾不佳、氣虛、氣津兩虛、氣血雙虧以及血虛萎黃等症。但表證未解而中滿邪實的不能用。 該品功效與人參相似,惟葯力薄弱。治一般虛證,可代替人參使用;虛脫重證,則仍用人參為宜。秋季採挖,洗凈,曬干。
黨參屬植物全世界約有40種,中國約有39種,葯用有21種、4變種。黨參為中國常用的傳統補益葯,古代以山西上黨地區出產的黨參為上品,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肺之功效。現代研究,黨參有增強免疫力、擴張血管、降壓、改善微循環、增強造血功能等作用。此外對化療放療引起的白細胞下降有提升作用。下面是黨參圖片。
㈤ 丹參長什麼樣子圖片
丹參是雙子葉植物唇形科鼠尾草屬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根肥厚,外朱紅色,內白色,肉質,葉常為奇數羽狀復葉,頂生或腋生總狀花序;苞片披針形,花萼鍾形,帶紫色,花冠紫藍色,花柱遠外伸,小堅果黑色,橢圓形,4-8月開花,花後見果。
丹參葉常為奇數羽狀復葉,葉柄長1.3-7.5厘米,密被向下長柔毛,小葉3-5(7),長1.5-8厘米,寬1-4厘米,卵圓形或橢圓狀卵圓形或寬披針形,先端銳尖或漸尖,基部圓形或偏斜,邊緣具圓齒,草質,兩面被疏柔毛,下面較密,小葉柄長2-14毫米,與葉軸密被長柔毛。
(5)丹參的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丹參分布於中國河北,山西,陝西,山東,河南,江蘇,浙江,安徽,江西及湖南;日本也有分布。生於山坡、林下草叢或溪谷旁,海拔120-1300米。模式標本采自華北。
丹參生長次年即可採集葯材。採收時間為12月中旬地上部枯萎或翌年春萌發前採挖。先將地上莖葉除去,在畦一端開一深溝使參根露出。順畦向前挖出完整的根條,防止挖斷。挖出後,剪去殘莖。如需條丹參,可將直徑0.8厘米以上的根條在母根處切下,順條理齊,曝曬,不時翻動,七八成干時,紮成小把,再曝曬至干,裝箱即成「條丹參」。
㈥ 丹參長什麼樣
丹參又名赤參,紅根等。多年生草本,根肥厚,外面紅色。莖高40~80厘米,有長柔毛。葉常
復葉;小葉1~3對,卵形或橢圓狀卵形,兩面有毛。輪傘花序6至多花,組成頂生或腋生假總狀花序,密生腺毛或長柔毛;苞片披針形,花萼紫色,有11條脈紋,長約11毫米,外有腺毛,2唇形,上唇闊三角形,頂端有。3個聚合小尖頭,下唇有2齒,三角形或近半圓形;花冠藍紫色,長2~2.7厘米,筒內有毛環,上唇鐮刀形,下唇短於上唇,3裂,中間裂片最大;雄蕊著生下唇基部。小堅果黑色,橢圓形。花期4~6月;果期7~8月。為雙子葉植物唇形科,乾燥根及根莖。主產於安徽、河南、陝西、山東等地。
丹參一把情況下分為白花丹參和紫花丹參,是根據其花開的顏色來判定的。白花丹參相對比較稀少,本是瀕臨滅絕的中草葯。現在主要產地是山東萊蕪地區,對白花丹參的種植申請了國家專利和國家地理標志性證明商標。
㈦ 黃芪和丹參的圖片。
病情分析:這貼葯如果孩子存在著氣陰兩虛及有瘀血的問題是可以服用的。 把舌頭的照片發一張過來看看,把身體不舒服不正常的表現詳細的說說。請不要膳自用葯,請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葯。
㈧ 網上的野生丹參圖片和山上的野生丹參為什麼不一樣呢
網上的野生丹參圖片和山上的野生丹參為什麼不一樣呢
答:
網上的野生丹參圖片都是選擇最好的,實際中野生丹參是有不同品種和品質的,樣子也會有所不同的,這個是正常現象!
㈨ 有幾張中葯的圖片發凡那位大神給看一看。每種中葯都叫什麼名字!謝謝
澤舍,丹參,杜仲,陳皮,茯苓,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