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想設置一下EQ音效 類型:搖滾
第一,不知道你是手機或mp3播放器還是電腦上的播放軟體。若是一般在設置里的均衡器選項中就可以調。第二,若是電腦上的播放器本人建議不要EQ,因為均衡器是對音源不同頻率聲音的衰減或增強,除非你連接牛逼的音響,一般用耳機聽就不用調了。接音響則要根據其特點調節均衡,才能出最好的音效
⑵ oppo mp4裡面設置 音效的爵士 搖滾 古典 微軟音效 流行 debb 重低音 3d有什麼不同
音效 - 概述
音效是指為增進一場面之真實感、氣氛或戲劇訊息,而加於聲帶上的雜音或聲音。
簡單地說,音效就是指由聲音所製造的效果。所謂的聲音則包括了樂音、及效果音。
音效 - 數字音效
數字音效簡稱EQ模式,即MP3不同的聲音播放效果,不同的EQ模式帶給聽使用者不同的聲音播放效果,同時EQ模式也是最能突出個人個性的地方,給使用者帶來更多的音樂享受。
目前的MP3的數字音效模式一般為六種,分加是CLASSIC(古典音樂模式)、POP(流行音樂模式)、JAZZ(爵士樂模式)、ROCK(搖滾樂模式)、NOMAL(普通模式)和AUTO(自動改變模式)。當然在選購MP3時並不代有數字音效模式越多越好,做到實用為最好。
音效 - 環境音效
主要是指通過數字音效處理器對聲音進行處理,使聲音聽起來帶有不同的空間特性,比如大廳、歌劇院、影院、溶洞、體育場等。環境音效主要是通過對聲音進行環境過濾、環境移位、環境反射、環境過渡等處理,使聽音者感到彷彿置身於不同環境中。這種音效處理在計算機音效卡上應用非常普遍,現在在組合音響方面應用也逐漸多起來。環境音效也有其缺點,由於對聲音處理時難免會損失部分聲音信息,並且現在能模擬出的效果和真實環境還有一定差距,因此有人會感到聲音比較「虛假」。
音效 - MP3音效上篇:普通音效
如何使用均衡器來獲得更好的聲音表現,是每一個 MP3 愛好者的必修課。
不同的 MP3 的均衡器設置也不盡相同,如 IRIVER 和 IAUDIO 的均衡器雖然都是分為五級,但頻段劃分和調節級別也各不相同, iRiver 的 XtremeEQ 分為五段: 50Hz 檔, 200Hz 檔, 1KHz 檔, 3KHz 檔, 14KHz 檔,每段有 10 級調節: -15dB , -12 dB , -9 dB , -6 dB , -3 dB , 0 dB , +3 dB , +6 dB , +9 dB , +12 dB , +15 dB 。而 IAUDIO 則是分為 60Hz 檔, 250Hz 檔, 1KHz 檔, 4KHz 檔, 12KHz 檔,每段有 +0db~+12db12 級可調。對比可見,雖然頻段劃分不盡相同,但也大同小異,對音效調節起著相近的作用。下面來看看均衡器分段後的每個部分的作用:
1. 20Hz--60Hz 部分
這一段提升能給音樂強有力的感覺,給人很響的感覺,如雷聲。是音樂中強勁有力的感覺,如果這個頻段的量感太少,豐潤澎湃的感覺一定沒有;而且會導致中高頻、高頻的突出,使得聲音失去平衡感,不耐久聽。如果提升過高,則又會混濁不清,造成清晰度不佳,特別是低頻響應差和低頻過重的音響設備。
2. 60Hz--250Hz 部分
這段是音樂的低頻結構,它們包含了節奏部分的基礎音,包括基音、節奏音的主音。它和高中音的比例構成了音色結構的平衡特性。提升這一段可使聲音豐滿,過度提升會發出隆隆聲。衰減這兩段會使聲音單薄。
3. 250Hz--2KHz 部分
這段包含了大多數樂器的低頻諧波,如果提升過多會使聲音像電話里的聲音。如把 600Hz 和 1kHz 過度提升會使聲音像喇叭的聲音。如把 3kHz 提升過多會掩蔽說話的識別音,即口齒不清,並使唇音「 mbv 」難以分辨。如把 1kHz 和 3kHz 過分提升會使聲音具有金屬感。由於人耳對這一頻段比較敏感,通常不調節這一段,過分提升這一段會使聽覺疲勞。
4. 2KHz--4kHz 部分
這段頻率屬中頻,如果提升得過高會掩蓋說話的識別音,尤其是 3kHz 提升過高,會引起聽覺疲勞。
5. 4kHz--5KHz 部分
這是具有臨場感的頻段,它影響語言和樂器等聲音的清晰度。提升這一頻段,使人感覺聲源與聽者的距離顯得稍近了一些;衰減 5kHz ,就會使聲音的距離感變遠;如果在 5kHz 左右提出升 6dB ,則會使整個混合聲音的聲功率提升 3dB 。
6. 6kHz--16kHz 部分
這一頻段控制著音色的明亮度,宏亮度和清晰度。一般來說提升這幾段使聲音宏亮,但不清晰,不可能會引起齒音過重,衰減時聲音變得清晰,但聲音不宏亮。
均衡器上也可以按照聽門極限的曲線圖來設置 , 這樣讓耳朵能最容易的感覺到聲音 , 這樣最自然最好!
這樣讓低頻和高頻能夠很自然的被耳朵感受到,也就是說最佳的 EQ 設置應該和該曲線圖吻合。
在對均衡器進行調節的時候最好能結合等響曲線和耳機的頻響曲線。例如,如果耳機的頻響曲線是理想的,也就是一條平直的直線,那麼就可以將均衡器調節為與對應的聲壓級下相近的等響曲線的圖形,這樣聽到的聲音各個頻段的響度基本上是平衡的;而事實上沒有那副耳機 / 耳塞的頻響曲線是理想平直的,而且還受每個人耳朵的不同佩戴情況影響,所以要調節好均衡器是需要一段時間去琢磨掌握播放機和耳機在你的耳朵聽起來的各自的聲音特性的。
最後還需要說明的是:每個人對不同頻率的聲音感覺是不一樣的,音響回放設備的頻率響應也不同,人的聽門曲線也只是根據統計數據畫出別人聽起來很自然的聲音你可能會覺得不舒服,所以均衡器的調節需要根據自己的聽感特點和所使用的播放設備進行個性化的調整。
常見的預設音效
雖然時下大部分的 MP3 都支持自定義 EQ ,但為了方便用戶操作,幾乎所有的 MP3 播放器都會在內部預先設置幾種比較具有代表性的 EQ 設置,有的甚至達到 30 種之多,下面以 IAUDIO M3 為例,介紹一下幾種常見的 EQ 模式:
NORMAL :普通音效,所有頻段都沒有任何增衰,適合喜歡原汁原味的朋友;
ROCK :搖滾樂,它的高低兩端提升很大,低音讓音樂強勁有力,節奏感很強,高音部分清晰甚至刺耳;
POP :流行樂,其曲線與 ROCK 大致相同,較 ROCK 稍微削低了低頻,增強了高音部分,樂器表現更加出色一點;
jazz: 爵士樂,它提升了低頻和 3-5kHz 部分,增強臨場感;
classic: 古典樂,它提升的也是高低兩部分,主要突出樂器的表現,音場表現更加,適合演繹大場面的古典音樂;
vocal: 人聲,人的嗓子發出的聲音的頻率范圍比較窄,提升主要集中在中頻部分,適合用來聽相聲小品或錄音文件等。
音效 - MP3音效之:專業音效
特殊音效技術
一般來說,MP3播放器上的音效功能有兩類
第一類是針對音頻信號在轉換、傳輸、放大、播放過程中,由於音源與設備的因素產生的失真進行合理有效的修正與補償,使聽音效果更接近音樂作品本身希望達到的效果(也就是上面我們最後理解的「原汁原味」)。杜比降噪、BBE就是這類音效最出色的代表。我們可以稱之為還原性音效。
第二類是在原來音樂的基礎上,進行空間環繞、音場展寬、動態增強等處理,使聽音效果更加豐富多采。SRS就屬於此類音效的典型代表。我們可以稱之為修飾性音效。
從技術角度分析,這兩類音效的性質是完全不同的。還原性音效所做的工作,是一種改善音樂質量、還原音樂細節、提高音樂清晰度,對重現音樂的「原汁原味」有重要作用的,很必要的工作。而修飾性音效是在現有音樂的基礎上,有對音樂進行裝點、修飾的效果,使得音樂更加討好人的耳朵,更適合自己的聽感。
目前應用在MP3播放器上的音效技術主要有被譽為「音效之後」的BBE 技術、SRS(WOW)2.0 3D環繞音響技術、PHILIPS推出的LifeVibes音效、iriver Xtreme 3D音效技術以及三星DNSe聲效技術等。下面面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這幾種音效的技術原理和音效處理上的特點以及具體的表現。
一、BBE :
BBE高清晰度聲音還原系統(BBEHigh Definition Sound System )由美國BBEsound, Inc. 持有專利, 技術起源於 1985 年,現在BBE技術經過數代的發展,已經從最初應用於功放上面的專利技術而發展到從 AV 視聽、隨身聽、廣播、 CD 以及現在的數碼音頻技術等領域。
眾所周知,人們在音樂場聆聽的是原汁原味的音樂,但是將音樂場的聲音錄下來重放的時候,揚聲器會產生與頻率有關的相位移,這是由於揚聲器音圈有電感以及其移動部分產生的電磁感應,隨著頻率信號的增加會產生很大的感抗,結果高頻波被延遲,發出的聲音中攜帶的高次諧波成分被延遲,盡管其聲學頻譜和電信號頻譜完全相同,但這種聲音聽起來讓人感覺缺少高頻成分,不清晰,變的虛渺和混濁,聲音好像被捂住了,為了恢復其清晰度和解析度,通常用音調控制電路或均衡器來增強高頻部分,這樣聽起來會好一些但總讓人感覺不自然,因為這種聲音在自然界里實際是不存在和不真實的。
原聲
未經放大
顯示的第一部分瞬態信號 BBE關機 - 音頻系統復制的聲音
注意初始瞬態信號的丟失 波峰失真 BBE開啟 - 通過BBE處理復制的聲音
糾正了失真
糾正了相位時延
BBE技術不是簡單的增強高頻波,而是把延遲了的高頻波時間提前,將其重新置於基波之前,它也是用一些增強技術來恢復一些被削弱了的高頻波。BBE把音頻信號分為三部分:低於 150Hz 為低頻,150 - 1200Hz為中頻,高於1200Hz為高頻。BBE技術將中頻與低頻部分分別延遲 2.5 毫秒和 0.5 毫秒,高頻部分不變,結果高頻部分相對在時間上提前了,這樣相位轉變在總體效果上是非常平坦與線性的。BBE將中、高頻信號用作其適應性振幅補償參考,通過密切監視中高頻信號、絕對值電路及其輔助電路連續輸出一個反映高次諧波輸出的信號基於用於 VCA 控制,因而能智能化將高次諧波的振幅自動調節到最佳狀態。同時,用BBE還可以恢復高次諧波的相位和振幅,BBE處理器設有一低頻放大電路,它能以非常線性的方式放大 50 - 150HZ 范圍內的低頻波,而且可以隨著頻率的降低線性的增加延遲, 20Hz 的聲波會獲得相對於較高的頻率的聲波 2.5ms 的延遲 , 這一功能使低音變得十分緊湊和清晰 , 聽起來非常自然 .
需要說明的是通常說的 BBE 技術只是一個統稱,實際上,BBE技術在面向不同應用的時候有不同的分枝,而BBE是最基礎的一項,根據應用不同,還包含:BBE- 最基本演算法,所有其它分支都是建立在BBE的基礎之上的BBEMach3Bass - 低音提升演算法 , 適用范圍比較廣泛BBEViVA -BBE的 3D 效果,適用於立體聲電視、便攜單體聲音響等BBEMP - 壓縮補償演算法,適用於 MP3 、 MD 等使用有損壓縮音樂格式的產品BBEOptima - 簡化的BBE相關演算法 , 去除了調節項的BBE演算法BBEK3/K1 - 壓縮 / 限制 / 自動增益控制 , 適用於專業節目錄制BBET2/T2R/T 2C /T 2M -BBE電話技術,綜合使用BBEMP 及BBEK3 技術來實現高質量的電話通話效果
由於 BBE Sound 公司一直對於BBE技術有著非常嚴格的質量控制,簡單的說,雖然BBE技術的授權費用非常低廉,但想要得到BBE的授權並不是那麼簡單。在合作公司向BBESound 提出申請後,BBESound 首先就會派人對合作公司進行調查,在公司實力得到認可後,才會得到BBE的授權,而在使用了BBE技術的產品設計過程中,BBESound 公司就會參於關於音效部分的設計,在最終的音質得到認可後,產品才可以加註BBESound 的商標。也正在這種嚴謹的運作方式,讓BBE商標成為音響界象徵高超品質的識別標志。
在 80 年代末,愛華發布了全球第一款搭載BBE音效的隨身聽,型號為 HS-PL50/RL50 ,此後在 90 年代發布了一系列搭載BBE音效的磁帶隨身聽,在當時風光無限,成為許多隨身聽愛好者的至愛,也從而造就了愛華的鼎盛時期。而BBE的標志也成了 AIWA 隨身聽的獨家技術。 1996 年愛華發布最後一款搭配BBE音效的隨身聽—— HS-JX959/859 後,BBE系統在隨身聽世界消失,成為「絕響」。
進入 MP3 時代之後,本已經在隨身聽上銷聲匿跡的BBE音效系統在韓國的 MP3 廠商 IAUDIO 的發揚下又一次成為隨身聽上最受人矚目的音效處理系統 ,在 IAUDIO 的 MP3 上,隨聲聽愛好者們再一次聽到來自BBE音效處理系統的聲音。
目前在 MP3 領域,只有韓國的 IAUDIO 和國內的信利得到了BBESound 的授權,目前iAUDIO旗下有多款 MP3 搭載了BBE音效系統,而信利搭配BBE音效的 MP3 目前只有 FT602 一款。對 IAUDIO 的各種機型各位讀者大多比較熟悉了,這里不再做介紹,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看(客觀深入探究 iAUDIO 三款 MP3 音質及音效)下面介紹一下信利 FT602 的BBE音效表現。
FT602 的BBE音效系統是在BBESound 公司參與設計,並基於 TELECHIPS 766 晶元進行優化而來的,再加上本機支持的音頻格式包括 mp3 、 WMA 、 WAV 和 OGG ,特別是對後兩種格式的支持,從理論上講應該會有相當優異的音質表現。在實際試音中,我們發現經過BBE的還原和修飾,出來的聲音確實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特別是在碼率不太高的情況下,BBE會對因為壓縮而丟失的音頻信號進行模擬和再現,使最終呈現給聽者的聲音更好聽。
當聲音響起,馬上會讓人產生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音場開闊,聲底醇厚飽滿。低頻方面不光量感充足,還可感受到層次更清晰,細節也凸現出來,高頻更不用說了,一掃低比特率音樂的毛糙、嘶啞,而顯得嘹亮、柔順,中頻的人聲也更圓潤和溫暖。由於 BBE的補償與修正作用,使得 FT602 出來的聲音在整體效果表現上更為華麗。從聽感來看BBE對高頻和整個聲場的改善最為明顯,不過這種聲場的改變又明顯區別於 SRS 那種環繞立體將聲音強行拉向兩邊的效果,而是更真實,現場感也來得更自然一些。
FT602 的BBE音效只可以設置開啟或關閉,而不能像 iAudio 的某些機型那樣可以進行多種設置、調節,看來信利對BBE音效還需進一步開發利用。
二、SRS ( WOW ) 2.0 :
SRS (Sound Retrieval System) 是由 SRS 研究所開發的、最具代表性的 3D 立體聲技術。該技術的核心是可以利用 2 個揚聲器獲得環繞立體聲的效果。
SRS 就是非硬體三維聲場,從聽覺心理學出發,模擬出一個三維聲場,使聽者感覺置身於一個三維聲場中,實際上這個「三維聲場」是不存在的,它只是一種虛擬,就如同我們看過的立體電影和立體照片,這些也是通過技術手段將兩維平面物像轉化為三維空間物像。 SRS 在心理上和主觀感覺上恢復了原聲源在兩耳處造成的聲波狀態(直達聲、反射聲、混響聲),再現了原聲源中的方位和空間分布,使人彷彿身臨其境的感覺。由於其對聲源要求簡單,且適應面廣,所有的杜比軟體乃至單聲道軟體都能適用。
雖然時下大部分的 MP3 都支持自定義 EQ ,但為了方便用戶操作,幾乎所有的 MP3 播放器都會在內部預先設置幾種比較具有代表性的 EQ 設置,有的甚至達到 30 種之多,下面以 IAUDIO M3 為例,介紹一下幾種常見的 EQ 模式:
NORMAL :普通音效,所有頻段都沒有任何增衰,適合喜歡原汁原味的朋友;
ROCK :搖滾樂,它的高低兩端提升很大,低音讓音樂強勁有力,節奏感很強,高音部分清晰甚至刺耳;
POP :流行樂,其曲線與 ROCK 大致相同,較 ROCK 稍微削低了低頻,增強了高音部分,樂器表現更加出色一點;
jazz: 爵士樂,它提升了低頻和 3-5kHz 部分,增強臨場感;
classic: 古典樂,它提升的也是高低兩部分,主要突出樂器的表現,音場表現更加,適合演繹大場面的古典音樂;
vocal: 人聲,人的嗓子發出的聲音的頻率范圍比較窄,提升主要集中在中頻部分,適合用來聽相聲小品或錄音文件等。
⑶ 鎖屏壁紙搖滾怎麼設置
隨便打張圖片點擊圖片彈菜單欄再點擊豎著…選擇圖片設置
系統設置》顯示》壁紙設置
⑷ 搖滾樂的均衡器要怎麼調 如下圖 求達人解答
均衡器問我算對啦!你說的要搖滾?參考一下:(數值後面的數字我代表的是第幾根線,0就是最下面的那根,是指中間一大段的線哦!6是最上面的!)
62 0 125 0 250 2 500 0 1k 2 2k 3 4k 1 8k 2 16k 0
vol 是音量,這個不用我說了吧,如果不滿意或還需要其他的音效請追問!
⑸ 水果fl studio 怎麼調出電吉他 悶音 或者車音的效果 !就像搖滾樂隊的前奏那種感覺!
用guitar pro來編吉他部分,然後導出midi,再用水果載入midi
⑹ 請PS大神把這圖片里沒有搖滾我就要死了和微博的水印PS掉 感謝
⑺ guitar rig3 如何調出搖滾卡農相似的音色
可以自己做一組音色
首先要把音色用EQ調出細膩度
然後做失真度
再用音箱模擬做出聲場感覺
最後加點裝飾效果就基本上OK了
提示:想要模擬出原版音色有一定難度
這畢竟是個軟體,有些參數的細微度有一定誤差
很多職業的吉他手大多是做一些原創的音色,估計加了一些本不是吉他上使用的效果器來蒙蔽或掩飾自己的音色製作手法,同樣你也可以模擬出一個舒服的音色來演奏,並不一定要跟原版的一樣,這樣才叫「原創」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有什麼問題可以給我留言
⑻ 電吉他音箱上有8個旋鈕(見問題補充)請問如何調出各種音色 如朋克 搖滾 等等 謝謝
CH1和CH2是指兩個通道,即分別是channel 1(通道1)和channel 2(通道2)的縮寫。由此可推斷你這音箱至少有三個插孔。 DIS是distortion(失真)的縮寫,就是說這個旋鈕使用來調節失真度的,擰大了通俗地說就是更噪更吵鬧。 Volume是音量控制按鈕,兩個通道有兩個音量旋鈕。 然後treble,middle,bass是綁定在一起的,表示音箱的均衡設置,分別代表了高頻音、中頻音、低頻音。調節他們就會更加突出某個方面的音色亮度。 master是總音量的控制。 reverb是混響旋鈕,調整他你能得到更立體的聲音,不顯得那麼單薄。 朋克、搖滾這兩個問的太寬泛了……要知道朋克本身也是搖滾的一種 況且朋克的種類數之不盡,搖滾更是各式各樣……而且音箱的品牌系列不同音色也不同,電子管、晶體管、數字模擬的箱子也各有自己的特色,更有甚者,即使是一樣的箱子,兩個箱子也會因為生產批次和焊接誤差而導致音色不一…… 所以我要表達的是,根本沒辦法用所謂的普遍數值給你確定某一種音色……最好的方法就是你自己去聽去調,牛逼一些的大師一般都會有自己的設備和設備參數。等你有了那些設備再進行微調好了……具體的調節全得靠你自己 純手機手打,望採納!
⑼ 電腦怎麼設置音樂的特效, 比如搖滾,什麼的
看你的音效卡是否支持這樣的功能,如果有可以在控制面板或者音效卡的控製程序里設置,否則不能實現,但也可以去下載個音效軟體
模擬一下這些效果。
⑽ QQ音樂的均衡器要怎麼調節 聽搖滾一點歌好聽些
。 qq音樂的均衡器裡面有自帶各種類型配置的,比如電子樂,搖滾等。
我喜歡自己調節的配置(見圖片),這樣聲音更加真實一些,你可以試試!
下面的數字是聲音的頻率,比如125就是125赫茲,4K就是4000赫茲。
下面簡單介紹了各種頻率聲音的特點,更具體的可以去網路「均衡器」詞條。你可以根據這些自己的愛好做一些調整哦,比如你喜歡重低音的話就把125的調高一點。
頻率段(Hz): 16k-20k
聽感影響: 這段頻率可能很多人都聽不到,因此,聽不到此段頻率並不意味著器材無法回放,當然也不代表您的聽力不夠好,只有很少人可以聽到20kHz。這段頻率可以影響高頻的亮度,以及整體的空間感,這段頻率過少會讓人覺得有點悶,太多則會產生飄忽感,容易產生聽覺疲勞。
代表性的樂器:電子合聲、古箏鋼琴等樂器的泛音。
頻率段(Hz): 12k-16k
聽感影響: 這段頻率能夠影響整體的色彩感,所謂小提琴的「松香味」就是由此段頻率決定的,這段頻率過於黯淡會導致樂器失去個性,過多則會產生毛刺感,在後期處理的時候,往往會通過激勵器來美化這段頻率。
代表性的樂器:鑔、鈴、鈴鼓、沙錘、銅刷、三角鐵等打擊樂器的高頻泛音。
頻率段(Hz):8k-12k
聽感影響:8~12kHz是音樂的高音區,對音響的高頻表現感覺最為敏感。適當突出(5dB以下)對音響的的層次和色彩有較大幫助,也會讓人感到高音豐富。但是,太多的話會增加背景雜訊,例如:系統(音效卡、音源)的雜訊會被明顯地表現出來,同時也會讓人感到聲音發尖、發毛。如果這段缺乏的話,聲音將缺乏感染力和活力。
代表性的樂器:長笛、雙簧管、小號、短笛等高音管樂器。
頻率段(Hz):4k-8k
聽感影響:這段頻率最影響語音的清晰度、明亮度、如果這頻率成分缺少,音色則變得平平淡淡;如果這段頻率成分過多,音色則變得尖銳,人身可能出現齒音。這段頻率通常通過壓限器來美化。
代表性的樂器:部分女聲、以及大部分吹奏類樂器。
頻率段(Hz):2k-4k
聽感影響:這個頻率的穿透力很強。人耳耳腔的諧振頻率是1∽4KHz所以人耳對這個頻率也是非常敏感的。如果空虛頻率成分過少,聽覺能力會變差,語音顯得模糊不清了。如果這個頻率成分過強了,則會產生咳聲的感覺。2~4kHz對聲音的亮度影響很大,這段聲音一般不宜衰減。這段對音樂的層次影響較大,有適當的提升可以提高聲音的明亮度和清晰度,但是在4kHz時不能有過多的突出,否則女聲的齒音會過重。
代表性的樂器:部分女聲、以及大部分吹奏類樂器。
頻率段(Hz):1.2k
聽感影響:1.2kHz可以適當多一點,但是不宜超過3dB,可以提高聲音的明亮度,但是,過多會使聲音發硬。
頻率段(Hz):1k
聽感影響:1 kHz是音響器材測試的標准參考頻率,通常在音響器材中給出的參數是在1 kHz下測試。這是人耳最為敏感的頻率。
頻率段(Hz):800
聽感影響:這個頻率幅度影響音色的力度。如果這個頻率豐滿,音色會顯得強勁有力;如果這個頻率不足,音色將會顯得鬆弛,也就是800Hz以下的成分特性表現突出了,低頻成分就明顯;而如果這個頻率過多了,則會產生喉音感。如果喉音過多了,則會失掉語音的個性,適當的喉音則可以增加性感,因此,音響師把這個頻率稱為"危險頻率",要謹慎使用。
代表性的樂器:人聲、部分打擊樂器。
頻率段(Hz):300-500
聽感影響:在300-500Hz頻段的聲音主要是表現人聲的(唱歌、朗誦),這個頻段上可以表現人聲的厚度和力度,好則人聲明亮、清晰,否則單薄、混濁。
代表性的樂器:人聲。
頻率段(Hz):150-300
聽感影響:這段頻率影響聲音的力度,尤其是男聲聲音的力度。這段頻率是男聲聲音的低頻基音頻率,同時也是樂音中和弦的根音頻率。在80-160Hz頻段的聲音主要表現音樂的厚實感,音響在這部分重放效果好的話,會感到音樂厚實、有底氣。這部分表現得好的話,在80Hz以下缺乏時,甚至不會感到缺乏低音。如果表現不好,音樂會有沉悶感,甚至是有氣無力。是許多低音炮音箱的重放上限,具此可判斷您的低音炮音箱頻率上限。
代表性的樂器:男聲。
頻率段(Hz):60-100
聽感影響:這段頻率影響聲音的混厚感,是低音的基音區。如果這段頻率很豐滿,音色會顯得厚實、混厚感強。如果這段頻率不足,音色會變得無力;而如果這段頻率過強,音色會出現低頻共振聲,有轟鳴聲的感覺。
代表性的樂器:大鼓、定音鼓,還有鋼琴、大提琴、大號等少數存在極低頻率的樂器。
頻率段(Hz):0-60
聽感影響:這段頻率影響音色的空間感,這是因為樂音的基音大多在這段頻率以上。這段頻率是房間或廳堂的諧振頻率。這段頻率很難表現,在一些HiFi音響中,不惜切掉這段頻率來保證音色的一致性和可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