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雲南大理遇到一種蛇,至今不知道是什麼蛇,下面是圖。有大神知道嗎
王錦蛇,所謂的德欽亞種(橫斷山產),無毒放了吧,游蛇科錦蛇屬的大型游蛇,吃鼠和其他蛇,有益於農業,網路可查望採納。
B. 雲南眼鏡王蛇圖片
下面是眼鏡蛇的圖片
C. 雲南有那幾種蛇
1、雲南兩頭蛇
雲南兩頭蛇(學名:Calamaria yunnanensis)為游蛇科兩頭蛇屬的爬行動物,是中國的特有物種。分布於雲南等地,多生活於丘陵地帶。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雲南景東。
2、眼鏡王蛇
眼鏡王蛇壽命在20年左右。相比其他眼鏡蛇性情更兇猛,反應也極其敏捷,頭頸轉動靈活,排毒量大,是世界上最危險的蛇類之一。在我國西南與華南地區常有出沒,通常棲息在草地、空曠坡地及樹林里。
3、金環蛇
金環蛇是一種具前溝牙的劇毒蛇,與眼鏡蛇、灰鼠蛇合稱「三蛇」,是著名的食用蛇種。金環蛇分布於北緯25度左右及其以南地區,包括福建、廣東、海南、廣西及雲南南部,在東部向北可達江西南昌,國外分布於南亞及東南亞。
4、雪山蝮
全長500mm左右。頭較大,呈三角形,頸明顯,有頰窩。背部暗褐色,有黑色斑,頭頂有一對黑斑,唇部色淡。生活於海拔3000-4000m的高山上。分布於雲南。
5、雲南頸斑蛇
雲南頸斑蛇是一種游蛇科動物,分布於中國雲南。全長300毫米左右。頭較小,與頸不易區分。上唇鱗5(2—1—2)枚,眶後鱗1枚,顳鱗1枚,第四枚上唇鱗與頂鱗相切。背面棕色,具黑色網紋,頭背色暗,頸部黑箭狀斑邊緣不太明晰;腹面肉黃色,滿布棕點斑。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雲南兩頭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十大毒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腹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雲南頸斑蛇
D. 中國的十大毒蛇是哪些
中國十大毒蛇有:銀環蛇、五步蛇、圓頭茅腹、眼鏡王蛇、白眉腹、灰藍扁尾海蛇、金環蛇、舟山眼鏡蛇、竹葉青、圓斑蝰。
1、銀環蛇
我國共有6種,其中分布最廣、最常見的有福建竹葉青和白唇竹葉青兩種。白唇竹葉青毒性較強,雖然不至於一咬致命,但其毒性不容小覷,加上它通體綠色,給人一種感官的上的恐懼,令人畏懼三分,有資料把它列入中國十大毒蛇之一。
E. 四川毒蛇有哪些圖片
四川的毒蛇有竹葉青蛇、眼鏡王蛇、原矛頭蝮、菜花原矛頭蝮、白頭蝰等。
1、竹葉青蛇
竹葉青蛇(學名:Trimeresurus stejnegeri)是蝰科、竹葉青蛇屬的管牙類毒蛇。雄性最大全長77厘米,雌性98.1厘米。頭較大、三角形,頸細,頭頸區分明顯。多於陰雨天活動,晴天的傍晚亦可見到,常吊掛或纏在樹枝上,以蛙、蜥蜴、鳥和小哺乳類等動物為食,具攻擊性,有毒。
竹葉青蛇分布於柬埔寨,中國(安徽、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湖北、江蘇、江西、四川、雲南、浙江、湖南湘西、台灣),印度(阿薩姆邦、大吉嶺、錫金),寮國,緬甸,越南。
白頭蝰分布於緬甸、越南以及中國大陸的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廣西、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陝西、湖北、甘肅等地,常見於丘陵及山區以及棲息於山區草地、麥田蘭草堆下、路邊、碎石地、稻田、甘蔗田邊及甘薯地旁的草叢中。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緬甸。
F. 各種常見的毒蛇圖片;要求給出每一條蛇的毒性,生活習性加以解釋。
我國地域廣闊,氣候溫暖,很適宜各種蛇類生長。其中常見 的陸地毒蛇有9種,海蛇有15種。本書把15種海蛇合為1種介 詔。現將這10種毒蛇的形態特徵和生活習性概述如下。
一、眼鏡蛇
海蛇科與眼鏡蛇科一樣,都是具有前溝牙的毒蛇。世界已知心.50多種海蛇,我國15種,廣西沿海所產的海蛇有青環海蛇、 卟紋海蛇、淡灰海蛇、平頦海蛇、小頭海蛇和海蝰6種。
海蛇由於終年生活於海水中,所以它們的形態有一些共同特徵:腹鱗退化,體圓柱形,尾側扁,鼻孔朝上,有鼻瓣,體1.5~3米。除扁尾海蛇外均為卵胎生。每胎產蛇仔數因蛇種不 同, —般在2~20條。
海蛇主要分布於廣東、廣西、福建、台灣、浙江、 江蘇、山東和遼寧等省區的海洋沿岸近海區。特別是半淡半鹹水 的河口帶,每逢雨季河水猛漲,夾帶大量的有機物的河水沖入海水中,此時魚群集中於人海河口,以魚為食的海蛇隨之增加。侮 蛇在繁殖時期也常到海河口產仔,進行魚類捕撈時應提高警惕,小心被海蛇咬傷。海蛇的蛇毒均為神經毒。
G. 科研人員在雲南發現劇毒蛇新種,這個新物種究竟長什麼樣
自2016年以來,研究團隊在盈江縣省道沿線的爬行動物進行野外手術測試時遇到了幾條“銀環蛇”。這些環蛇的外觀與華東分布的銀環蛇相對接近。但是,經過廣泛而詳細的樣品形態比較和分子系統發育研究,發現它們在外部形態,牙齒特徵和半陰莖形態方面與其他已知物種有顯著差異。它們具有獨立的進化狀態,應被視為獨立的物種。 2021年3月,以中國學者為首的研究小組在國際著名的分類學雜志上發表了一篇文章,以確定我國的銀環蛇的種類,並描述了以前未被發現的劇毒蛇-素貞環蛇。研究小組仔細考慮了該物種的命名。在命名該物種時,研究小組考慮到環蛇屬物種與人類密切相關,人們必須清楚地記住該物種。這是中國學者首次命名環蛇屬物種,並將其命名為“素貞環蛇”。名字取自《白蛇傳》中著名的神話人物白素貞。
已知素貞環蛇分布在雲南省盈江縣和緬甸北部的克欽邦。它具有很強的神經毒性。在素貞環蛇咬傷的兩個已知病例中,被咬者呼吸困難。研究人員建議在環蛇屬的分布區域(華東和中部長江以南,華南全部,西南的貴州南部,雲南的西部和南部以及墨脫)的所有蛇傷口處理機構西藏縣應該普及呼吸機。另外,由於素貞環蛇的毒液成分和組成可能與銀環蛇有很大不同,因此有必要重新評估使用銀環蛇抗蛇毒的效果和劑量。
H. 中國有哪幾種蛇以及圖片
1、銀環蛇:俗稱過基峽、白節黑、金錢白花蛇、銀甲帶、銀包鐵等。毒性極強,為陸地第四大毒蛇。
分布於福建(福州周邊的幾個縣都有分布,包括福州市的郊區)、江西、湖南、廣東、廣西、海南、貴州、雲南、香港和澳門等地方。
I. 請問這是什麼蛇
樓上說得沒錯,這是烙鐵頭蛇(也叫龜殼花蛇),現在學名更名為尖鱗原矛頭蝮蛇了。樓主是不是上網查了覺得不太像?原因要麼是夜間拍照導致顯色有誤,要麼是這條蛇的體色有變異。這蛇毒性劇烈,性情兇猛,容易攻擊人,總得來說是種較危險的劇毒蛇。
樓主是四川、重慶或雲南一帶的嗎?這種蛇在四川、重慶或雲南等西南一帶常見。以前在重慶的報紙上的蛇類介紹中看到這樣的說法:家宅是瓦屋,家中老鼠又多的話,就很容易招來這種危險性較強的劇毒蛇(因為尖鱗原矛頭蝮愛食老鼠,因此民間有「老鼠蛇」的俗名)。家中大力滅鼠是防止這種毒蛇入侵的最有效方法。
尖鱗原矛頭蝮的毒性劇烈,以血液循環毒素為主,被咬後劇烈疼痛、傷口壞死、肌體腐爛致殘截肢的可能性都有,甚至有 8% 的綜合情況致死率。要千萬小心。
(被原矛頭蝮咬傷中毒的嚴重後果,圖片口味重,請勿吃東西時觀看。發此圖是為了告訴大家對這種又毒又凶的蛇加大警惕,絕不能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