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圖片大全 > 黑色野生菌圖片大全

黑色野生菌圖片大全

發布時間:2022-07-22 04:57:08

『壹』 圖片上的這種黑白花格的野生菌叫什麼名字,我炒過後味與乾巴菌一樣香,比乾巴菌口感好,能吃嗎,有毒嗎

肯定有毒的,不能吃

『貳』 可以吃的野生蘑菇有哪些

1、松樹菌

松樹菌是一種自然生長在松樹腳下的蘑菇,為黃褐色,少量藍綠,銅紫色。一般在每年重陽節後,從松樹下長出,傘狀。大如香菇,是無公害的野生食用菌,味道鮮美,出產眾多。

2、馬屁浡

又稱馬勃菌,圓形,味美。嫩時色白,圓球形如蘑菇,但較大,鮮美可食,嫩如豆腐。老則褐色而虛軟,彈之有粉塵飛出,內部如海綿。產於我國河北、江蘇 、內蒙古等地。

3、大紅菌

在廣西藤縣新慶、嶺景、象棋和欽州浦北縣,有一種珍稀野生菌——紅菌。紅菌是在漫長的歲月里形成的紅椎林土壤腐殖層在高溫高濕的特定氣候條件下,自然生長的純天然食用菌。

4、雞油菌

雞油菌為真菌界雞油菌目。菌肉蛋黃色,味美。雞油菌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維生素c 、蛋白質、鈣、磷、鐵等營養成分。性味甘、寒。具有清目、利肺、益腸胃的功效。常食此菌可預防視力下降、眼炎、皮膚乾燥等病。

5、黑牛肝菌

是一種可食用的蘑菇。在歐洲,黑牛肝菌經常被拿來食用。外邊和菌肉都是黑色的。味道鮮美,是最香的牛肝菌之一。夏季生馬尾松,油茶林中地上。我國特有品種。

『叄』 怎麼分辨野生菌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

一般來說菌菇當中可以吃的品種,顏色都是比較普通的,不會特別的鮮艷,特別的鮮艷的蘑菇,往往都是帶有毒素的,然後你也可以聞一下,如果菌菇的味道比較平淡,那麼一般是不帶有毒素的,如果有劇烈的氣味,這種菌菇往往是不能吃的,如果你實在無法分辨出來的話,你也可以帶回去放一顆大蒜煮一下,如果大蒜的顏色變黑了,那麼這個蘑菇就是有毒的。

如果大蒜和蘑菇煮了以後,大蒜的顏色變黑了,那麼這個蘑菇是絕對不能使用的,因為把毒素給煮出來了,所以說看蘑菇能不能吃,還是有很多辦法的,不過一般在野外的蘑菇盡量不要用手去採集,有時候哪怕沒有吃到肚子里,用手接觸了以後也會有毒素。

『肆』 這個是什麼菌

從你的圖片上看,這個屬於寬褶菇。

寬褶菇 ,菌蓋直徑5-12cm,扁半球形至平展,灰白色至灰褐色,濕潤時水浸狀,光滑或具深色細條紋,邊緣平滑且往往裂開或翻起。

夏秋季生腐木上或土中腐木上,單生或近叢生 。

『伍』 可食用的野生蘑菇

世界上許多民族都有採摘野菇食用的習慣,其因是採摘蘑菇的快樂和誘人的美味。我國已報道的毒蘑菇有80餘種,民間雖總結了一些簡易鑒別方法,但因毒菇與食用蘑菇形態相近,這些方法難以奏效。現今唯一公認的鑒別方法是根據形態學特徵分類鑒定。蘑菇中毒的預防最主要的一點是不吃未知是否有毒的蘑菇。專家建議:野菇鑒別不易,野菇不宜採食。如出現不良反應要及時到醫院治療。


哪些野生蘑菇可以吃?

1、猴頭菌

生長環境:朽木樹干、樹樁或樹枝。形狀:球形,直徑常6-10厘米,菌體白色或略帶黃色,有香味,略苦。


2、樅樹菌,即松茸

生長環境:松林下,尤其喜生長於剛枝葉蓋地的幼松林下,土生。鄂西北常見有2種。一種菌蓋菌柄雞蛋黃色,嫩時菌圓形下卷,成熟後傘蓋上展,中間下凹,下有褶裂;一種菌體橙黃色,蓋面略帶灰藍色,色澤不如前者鮮黃。

3、花櫟樹菌,又叫綠豆菌

生長環境:櫟類樹林下或雜林下,土生。菌蓋直徑達6-12厘米,菌蓋上面表皮呈綠色,有時呈綠豆色,平或略下凹,下面傘褶白色,有菌香氣味,老時菌柄、菌蓋均多生蟲蛆。

4、大紅袍

生長環境:櫟類林下,土生。菌蓋直徑4-8厘米,上面表皮紅色或粉紅色,傘褶白嫩,老時菌柄、傘蓋肉內亦生蟲蛆,口嚼略有辣味。此菌有小毒,品味較差。


5、雞爪菌,即雞樅,又叫珊瑚菌

生長環境:箭竹、拐棍竹(龍頭竹)林下,或櫟類疏林下及林緣荒坡,土生。菌體呈珊瑚狀,灰色,高5-8厘米。

6、羊肚菌

生長環境:雜林及灌林下,土生。特喜生過火後的火燒林地。菌體呈白色或灰黑色,菌蓋呈雞心狀,外有羊肚狀褶皺。

7、樅菌

生長環境:多生長在海拔800-1800米陰濕的朽木樹幹上。常較密集生長,菌體白色,鮮嫩,菌柄常偏斜。


8、香菇

生長環境:多生長還海拔800-2200米翻倒櫟類朽木樹幹上,喜群生。菌蓋褐黃色,有時有白色花裂,俗稱「花菇」,菌柄暗黃白色,香氣較濃。

9、漆樹菌,又名雞冠菌

生長環境:常生長在漆樹或其他朽木樹干或樹樁上。菌體肉紅色,深裂呈重雞冠狀,無傘褶,老時呈木質。

10、茅草菌

生長環境:荒坡茅草叢中或腐爛的雜草堆邊。菌體白色,常呈叢生長。


11、柿樹菌

生長環境:常生長在柿子樹干腐朽的傷疤處或砍伐後的樹樁上。菌體白色,菌蓋大,肉厚,質鮮嫩,菌柄偏斜,呈成叢生長。

12、桐樹菌

生長環境:常生長在油桐樹腐朽的疤痕處或砍伐後的樹蔸上。形狀與柿樹菌差不多,但菌蓋較薄。

13、牛肝菌

生長環境:松林下或櫟類雜林下。鄂西北常見的牛肝菌菌體呈黃色,菌蓋較厚,上面不下凹,有油滑狀物質,下面無傘褶,密生小孔。


14、雞蛋菌

生長環境:常生長在海拔1000-2000米山林下,土生。菌體白色,菌蓋球形,鴨蛋狀,可層層剝離。此菌現已經少見。

哪些野生蘑菇中毒不能吃?

1、毒蠅傘

毒蠅傘因可以毒殺蒼蠅而得名。其毒素有毒蠅鹼、毒蠅母、基斯卡松以及豹斑毒傘素等。誤食後約6小時以內發病,產生劇烈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及精神錯亂,出汗、發冷、肌肉抽搐、脈搏減慢、呼吸困難或牙關緊閉,頭暈眼花,神志不清等症狀。

2、狗尿苔

狗尿苔又稱「致幻蘑菇」,中毒後一般無胃腸道反應。發病較快,主要表現為精神異常、跳舞唱歌、狂笑,產生幻視,有的昏睡或講話困難。其毒素為光蓋傘辛等。由於中毒後引起跳舞、大笑,故群眾稱做舞菌或笑菌。生長在糞上又名糞菌。


3、致命白毒傘

致命白毒傘外形與一些傳統的食用蘑菇較為相似,極易引起誤食,其毒素主要為毒傘肽類和毒肽類,在新鮮毒菇中毒素含量很高,50克左右的白毒傘菌體所含毒素便足以毒死一個成年人。白毒傘毒素對人體肝、腎、中樞神經系統等重要臟器造成的危害極為嚴重,中毒者死亡率高達90%以上。

4、鉛綠褶菇

鉛綠褶菇毒性比致命白毒傘弱,主要引起胃腸型症狀,但也可能含少量類似白毒傘的毒素,對肝等臟器和神經系統造成損害,也有可能因誤食而致命。


5、毒紅菇

毒紅菇味麻辣,有毒,食後主要引起胃腸炎型中毒症狀,一般發病快,病程短,除發生劇烈惡心、嘔吐、腹瀉、腹痛外,嚴重者還出現面部肌肉抽搐,脈搏加速,體溫上升或下降,有的可因心臟衰弱或血液循環衰竭而引起死亡。毒紅菇與可食用的大紅菇樣子很像,一般人難以分辨。

6、紅網牛肝菌

此種在新疆有人採食,而在南方有中毒發生。含胃腸道刺激物等毒素。中毒後主要出現神經系統及胃腸道病症。據報導小白鼠試驗有毒。與馬尾松、疣皮樺、鵝耳櫪、山毛櫸、櫟等樹木形成菌根。


7、頭套鹿花菌

頭套狀鹿花菌學名為赭鹿花菌,吃進腹中一開始或許沒有其他蘑菇那麼致命,但日子久了,它會逐漸對人體產生有害影響,可能是一種致癌物。

8、赭紅擬口蘑

赭紅擬口蘑菌蓋有短絨毛組成的鱗片。淺磚紅色或紫紅色,甚至褐紫紅色,往往中部浮色。此菌有毒,誤食此菌後,往往產生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炎病症。但也有人無中毒反應。


9、大腦蘑菇

大腦蘑菇一旦生食足以致命。它還因迴旋狀表面被稱為「大腦蘑菇」。在西班牙、瑞典等地,仍有人將其煮熟後吃掉。

10、鹿花菌

鹿花菌通常被認為毒性不強。它還含有鹿花菌素,鹿花菌素可以產生甲基聯氨。與其他許多種毒蘑菇不同,鹿花菌通常會引起神經性症狀,包括昏迷和腸胃不適。

11、灰花紋鵝膏菌

灰花紋鵝膏內所含的毒素主要是肽類毒素,會損害人的內臟器官,尤其是肝臟和腎臟。據說:只要誤食這種蘑菇50克,就可使一個成年人死亡。

12、白霜杯傘

白霜杯傘菌體中含大量毒蠅鹼。另外含有胃腸道刺激物,中毒後引起惡心、嘔吐等症。


13、窩柄黃乳菇

窩柄黃乳菇味苦辣,據記載有毒,四川群眾反映有毒,黑龍江曾發生多人中毒,西藏產區視為毒菌,故不宜採食。該菌子實體含有橡膠物質,有可能利用來合成橡膠。與高山松、雲杉、冷杉,落葉松等形成菌根。

14、墨汁鬼傘

墨汁鬼傘與酒一起食用時是有毒的。征狀包括有面紅、反胃、嘔吐及心跳紊亂,於食用後20分鍾至2小時會出現。墨汁鬼傘有著鬼傘素,會阻礙乙醛脫氫酶的運作,使乙醛積聚在體內。乙醛是乙醇的代謝物,是造成宿醉大部份征狀的物質。雖然有不適的征狀,但卻從未有致命的情況出現。

15、秋日小圓帽

秋日小圓帽又名紋緣盔孢傘,世界各地氣候溫和的地方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它表面看似光蓋傘屬的致幻真菌,事實上卻含毒傘肽毒素,毒性很大。


16、小白菌

小白菌形似銀杏樹葉,但約小一些,最長可超過5cm,寬超過3cm。新鮮時為白色,脆弱易裂,採摘後不久就慢慢變成肉色。常簇狀生長在枯木之上,於每年7~8月的雨後放晴之時生長最為旺盛。被證明有毒。很多中毒的人表示,會覺得自己來到小人國,而自己成了巨人,這是因為部分蘑菇中所含的一種生物鹼所致。

如何辨別哪種蘑菇可以食用

1、對照法

藉助適合於當地使用的彩色蘑菇圖冊,逐一辨認當地食用菌或毒蘑菇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2、看形狀

毒蘑菇一般比較黏滑,菌蓋上常沾些雜物或生長一些像補丁狀的斑塊。菌柄上常有菌環(像穿了超短裙一樣)。無毒蘑菇很少有菌環。


3、觀顏色

毒蘑多呈金黃、粉紅、白、黑、綠。無毒蘑菇多為咖啡、淡紫或灰紅色。

4、聞氣味

毒蘑菇有土豆或蘿卜味。無毒蘑菇為苦杏或水果味。

5、看分泌物

將採摘的新鮮野蘑菇撕斷菌桿,無毒的分泌物清亮如水,個別為白色,菌面撕斷不變色;有毒的分泌物稠濃,呈赤褐色,撕斷後在空氣中易變色。毒蘑菇的識別方法初採集野生食用菌者最好相約一位會識別毒菌的夥伴同行,有把握可食的就采,不認得的千萬別亂采。如無同行者,對形狀奇特、顏色鮮艷、菌蓋上同時生有菌環或菌托、菌蓋菌柄不生蛆蟲、鳥不啄、獸不食、無菌香味、口嘗麻辣或極苦、菌體破裂變色、液汁渾濁有異味、生長污穢潮濕陰黑地帶及與大蒜、蔥、大米、銀器、燈芯草共煮變烏黑者,一般都是有毒菌,應該予以高度警惕。凡采菌,馬桑等有毒植物的周圍及樹下樹幹上生長的均不可采,特別是馬桑樹蔸下,即便是無毒菌,也可能含有馬桑鹼有毒物質,食後極易引起中毒。在農田周圍、果林及進行過病蟲害防治的樹林,采菌也應注意,防止殘存農葯污染食用菌中毒。


1、生長地帶

可食用的無毒蘑菇多生長在清潔的草地或松樹、櫟樹上;有毒蘑菇往往生長在陰暗、潮濕的骯臟地帶。

2、顏色

有毒蘑菇菌蓋顏色鮮艷,有紅、綠、墨黑、青紫等顏色,特別是紫色的往往有劇毒,採摘後易變色;而無毒蘑菇多為咖啡、淡紫或灰紅色。

3、形狀

無毒的菌蓋較平,傘面平滑,菌面上無環,菌柄多無菌環;有毒的菌蓋中央呈凸狀,形狀怪異,菌面厚實板硬,菌柄上有菌環、菌托,菌柄細長或粗長,易折斷。


4、分泌物

將採摘的新鮮野蘑菇撕斷菌株,無毒的分泌物清亮如水(個別為白色),菌面撕斷不變色;有毒的分泌物稠濃,呈赤褐色,撕斷後在空氣中易變色。

5、氣味

無毒蘑菇有特殊香味;有毒蘑菇有怪異味,如辛辣、酸澀、惡腥等味。

6、測試

在採摘野蘑菇時,可用蔥在蘑菇蓋上擦一下,如果蔥變成青褐色,證明有毒,反之不變色則無毒。


7、煮試

在煮野蘑菇時,放幾根燈芯草,些許大蒜或大米同煮,蘑菇煮熟,燈芯草變成青綠色或紫綠色則有毒,變黃者無毒;大蒜或大米變色有毒,沒變色仍保持本色則無毒。

8、化學鑒別

取採集或買回的可疑蘑菇,將其汁液取出,用紙浸濕後,立即在上面加一滴稀鹽酸或白醋,若紙變成紅色或藍色的則有毒。


9、對照法

藉助地產彩色蘑菇圖冊,逐一辨認食用菌或毒蘑菇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陸』 這是什麼菌子我們叫火炭菌,求標准名字。求解毒!!!急

中文名稱: 白黑菇

拉丁學名: Russula albonigra (Krombh.) Fr.

俗名別名: 黑白紅菇、火炭菌、火炭菇。

分布地:江西、廣西、雲南等地。

生態習性:夏秋季生於混交林中地上。可食。

菌蓋寬5.5—15厘米,扁半球形至平展,中部下凹或深凹,白色或污白色,很快變灰褐色,後黑色,稍粘,邊緣初內卷,無條紋。菌肉白色,老後或傷後很快變黑。無特殊氣味,味道柔和或稍辛辣。菌褶帶白色,後淺灰色,最終黑色,延生,密而窄。菌柄長2.5—6.5厘米,粗1—4厘米,白色,後淺灰色,很快變淺黑色,近柱形或向下略細。


亞稀褶黑菇簡介:

又稱毒黑菇,火炭菇。主要分布在湖南、貴州、四川、雲南、江西、福建等地。

子實體中等大。菌蓋淺灰色至煤灰黑色。菌蓋直徑6-11.8cm,扁半球形,中部下凹呈漏斗狀,表面乾燥,有微細絨毛,邊緣色淺而內卷,無條棱。菌肉白色,受傷處變紅色而不變黑色。菌褶直生或近延生,淺黃白色,傷變紅色,稍稀疏,不等長,厚而脆,不分叉,往往有橫脈。夏秋季在闊葉林中及混交林地上分散或成群生長。

亞稀褶黑菇是各地毒菌中毒事件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毒蘑菇之一,此種毒菌誤食中毒發病率達到70%以上,半小時後發生嘔吐等,死亡率達70%。屬「呼吸循環害損型」。食者2-3天後表現急性血管內溶血,小便醬油色,急性溶血導致急性腎功能衰竭。死者多因中樞性呼吸衰竭或中毒性心肌炎所致。

網路-亞稀褶黑菇

網路-白黑菇

『柒』 有人認識這種野生菌嗎能吃么

參考一下:

正紅菇,又名真紅菇、大紅菇、紅椎菌、大紅菌、大朱菇。

正紅菇菌蓋直徑5-12cm,初扁半球形後平展中部下凹,不粘,大紅帶紫,中部暗紫黑色,邊緣平滑。菌肉白色,近表皮處淡紅色,或淺紫紅色。味道柔和,無特殊氣味。菌褶白至乳黃色,干後變灰色,褶之前緣淺紫紅色,不等長,具橫脈,直生。其子實體一般中等大, 夏秋季闊葉林中地上群生。

正紅菇分布於四川、陝西、福建、雲南、江西局部地區以閩西北及雲南高黎貢山地區。

『捌』 野生菌種類都有些什麼

1、雞樅菌。雞樅菌是雲南著名野生菌品種、雞宗、雞松、雞腳菇、蟻樅等,稱之為菌中之王,其肉肥碩壯實,質細絲白類似雞肉,故名雞樅菌。

2、白蔥菌。菌蓋扁半球形,光滑、不粘、淡肉色,菌肉白色,有醬香味,可入葯。生於柞、櫟等闊葉林及針闊混交林地上,單生或群生。大腿蘑營養豐富,出口歐美、日本等國。

3、牛肝菌。牛肝菌(又稱「羊肝菌」)類,是牛肝菌科和松塔牛肝菌科等真菌的統稱,其中除少數品種有毒或味苦而不能食用外,大部分品種均可食用。

4、松茸菌。松茸屬擔子菌亞門、層菌綱、傘菌目、口蘑科、口蘑屬。

5、乾巴菌。乾巴菌又名松毛菌,每年7~9月生長在馬尾松樹下。這種菌沒有菌蓋和菌褶,簇生如牛牙狀,故俗稱為牛牙齒菌。

6、青頭菌。青頭菌主要生長在樹林中的草叢中,每年6~9月出茹。剛出土時有點像球形,以後逐漸展開呈扁圓形。菌帽質地堅固,呈青綠色和白色混合狀。

7、虎掌菌。虎掌菌生長於高山懸崖的草叢深處,雲南只有楚雄彝族自治州和麗江地區的少數地方生長。

8、羊肚菌。羊肚菌產於青藏高原甘孜地區、大理地區、麗江地區和迪慶藏族自治州。菌肉細嫩,食味香甜鮮美而富有營養。

(8)黑色野生菌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食用野生菌的優點

1、野生菌是健康的食物。真正的野生菌通常是生長在海拔2000-4500米的原始森林裡,它們生長的環境無工業生活污染,無化肥農葯滯留,而野生食用菌最大的價值是「野生」是純天然的綠色食品。

2、吃野生菌可以防癌保健。因為野生菌所含的營養物質有提高人體細胞活性及加速自由基清除,促進新陳代謝,延緩器官衰退,增加人體免疫功能的作用。

3、吃野生菌可以美麗肌膚。長期食用含有鹼性礦物質的野生菌(如老人菌),能使人體血液呈弱鹼性,血液中對皮膚有害的乳酸等物質也會大大減少,也就是說減少我們皮膚受損的機會。

4、吃野生菌可以有效保護心臟。雞樅菌所含的可`溶植物纖維可以幫助減少血液中的膽固醇,喇叭菌所含的葉酸能降底血液中有害的氨基酸-高半胱氨酸,雞油菌中所含的維他命E抗氧化劑可以保護心臟。

『玖』 這種野生菌可以吃嗎

這種野生菌可以吃嗎?有的野生景是可以吃的,但是有的野生菌是不可以亂吃的。菌類。也就是咱們所說的蘑菇那可了不得要是有毒麽吃了就會死人的,所以你不認識就不要亂吃,不要亂采。

『拾』 野生菌的種類劃分

野生菌的種類劃分

1、雞樅菌

雞樅菌是雲南著名野生菌品種,雞樅又名

干竹蓀

拼音:zhú sūn

英文名:Netted Stinkhorn

別名:竹參、竹笙、面紗菌、網紗菌、竹姑娘。

竹蓀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種隱花菌類,形狀略似網狀干白蛇皮,它有深綠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圓柱狀的菌柄,粉紅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頂端有一圍細致潔白的網狀裙從菌蓋向下鋪開,整個菌體顯得十分俊美、色彩鮮艷稀有珍貴,被人們稱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後」。竹蓀營養豐富,自古就列為「草八珍」之一。

吃野生菌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1、不要采自己不熟悉的菌類,尤其是顏色鮮艷的菌子。食用野生菌不要雜,最好每次食用一種野生菌。

2、采來的野生菌不要全放在一起炒,因為種類不同的野生菌混炒容易發生化學反應,沒毒的菌子也變成有毒的了。加工的時候一定要小心,像食用牛肝菌,最好的辦法就是先煮熟一下,把毒性減低,以減少中毒發生的可能性。

3、去市場買菌時,最好買曾吃過的,沒發生任何危險的菌子,買來後應炒熟炒透後再吃。

4、吃菌時不要喝酒。有的野生菌雖然無毒,但含有的某些成分會與酒中所含的乙醇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毒素引起中毒,因此,食用野生菌時最好不要飲酒。

5、吃完菌後如感不適,有惡心、頭暈、嘔吐、看東西不明或幻視、幻聽症狀應立即前往醫院治療,萬一來不及就醫,應立即採用簡易的方法和容易找到的葯物,進行催吐、洗胃、導瀉或灌腸等處理,盡快排除體內尚未被吸收的殘菌或減緩有毒物質的吸收,從而減輕中毒程度,防止病情加重。經過這些處理後,還要盡快轉送醫院診治。

閱讀全文

與黑色野生菌圖片大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頭像動漫簡約圖片 瀏覽:329
川崎機車價格圖片大全 瀏覽:366
折紙步驟圖片大全簡單 瀏覽:669
受刺激的文字圖片 瀏覽:785
思域車價格及圖片 瀏覽:370
播放刺客無敵穿現代衣服的圖片 瀏覽:319
玉石項鏈的價格和圖片 瀏覽:339
手機禁止上傳圖片怎麼回事 瀏覽:65
可愛萌圖女生圖片卡通 瀏覽:327
女生穿搭風格圖片 瀏覽:885
眉眼好看的男生圖片丑嗎 瀏覽:859
word文檔圖片按鈕 瀏覽:50
ppt圖片怎麼製作 瀏覽:863
word文檔圖片怎麼設置影印 瀏覽:991
華為手機如何更換圖片 瀏覽:151
女孩墊尿不濕圖片 瀏覽:552
艹女生圖片 瀏覽:896
蔡琳發型圖片 瀏覽:625
石英錶手錶圖片及價格 瀏覽:951
錯題列印機如何圖片和文字一起打 瀏覽: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