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舞基本功動作27個
1、1級(4-5歲):行走、音樂反射、手指擴張、手臂運動、彎曲、轉身、前腿壓、雙吸、足位、頭部運動、手臂擺動、跳躍、平步、游戲。
2、2級(5-6歲):行走敬稱、音樂反射、手位、鉤伸、提腰、松腰、側開腿、推、扭、頭動、半蹲、跳蛙、走雞、游戲、模仿、想像。
3、3(6-7歲):吸收跳步和敬禮、音樂反射、波、弓、鉤伸腳、吸伸腿、吸腿、手、松肩、半蹲、重腳走、鴨走、跳走、步走、模仿想像。
4、4級(7-9歲):二拍舞、三拍舞、單手位、揮手、交叉壓身、張開嘴、前提、後提、抱腿、壓腿、前踢、後踢、腳位、斷步、斷臂、小舞、打節拍練習、藏舞、東北秧歌、尾動作。
(1)舞蹈基本功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中國舞蹈是中國舞蹈藝術的一個范疇,是在民族民間傳統舞蹈的基礎上,經歷代專業人員提煉、整理、加工、創造,經過長期藝術實踐考驗而流傳下來的具有一定典範意義的古典風格特色舞蹈。
創立於20世紀50年代的古典舞曾被一些人稱為「歌劇舞」,它本身就是歌劇和舞蹈的混合體。中國傳統戲曲和武術是建立中國古典舞訓練的基礎,充分體現了我們中華民族鮮明的民族特色。基本功訓練的技巧和技巧具有獨特的民族特色,與其他種類的舞蹈有很大的不同。
中國古典舞已經初步形成了我們自己的訓練體系,具有較強的民族特色、民族的審美特徵和審美規范,以及我們的難度和藝術表現力,是其他訓練體系所無法替代的。
Ⅱ 兒童舞蹈基本功動作16個
一、壓腿
這是舞蹈基礎訓練中最為基本的訓練內容,分別為壓前、旁、後腿。壓腿的練習有助於打開學生腿部關節的韌帶。壓腿時要注意腿部關節的直立,腳背向外打開綳直,並保持上半身的直立。向下壓至上半身和腿部之間沒有縫隙。
二、壓肩
這是打開肩部韌帶的練習。壓肩時,雙手臂伸直放在把桿上。兩腿之間的距離略等於肩寬。頭部和脊柱都要放鬆,向下壓時能夠感覺到肩部韌帶被拉長。
三、推腳背組合
腳背的好壞因人而異,大部分撒於先天因素,但也不能忽視後天的訓練。在訓練之前,從腳尖到整個大腳背都要活動開;訓練時,雙手扶把桿,挺胸抬頭、收腹提臀,雙腳並攏站好,先從單腳背訓練開始。
四、踢後腿
雙手扶把桿小八字部站好,膝蓋都要綳直,頭抬起來平視前方。在踢後退的.過程中,上半身保持不動,不要側身回頭,胯不能松,腳背和膝蓋都要綳直。切忌身體前傾。
五、下腰
雙腳打開至肩寬,雙臂向上伸直,五指打開,手心朝前,下腰時,上半身向後仰,頭抬起來向後找自己的腳後跟,身體和手都向腳後跟靠齊並往裡卷,下好以後,手臂和膝蓋都盡力撐直,眼睛看腳後跟。
Ⅲ 舞蹈基本功有哪些
1、把上動作可分:擦地、蹲、劃圈、小踢腿、跨掖蹲(單腿蹲)
腰、控制、壓腿(朝天蹬)、下叉、大踢腿等。
2、把下動作可分為:大踢腿、擦地、蹲或控制、轉、腰或翻身、跳(小、中、大)
手位或身段、步或圓場步等。
學舞蹈的最佳年齡:一般是7-10周歲之間,雖然你14歲了,但是還是適合練舞蹈,畢竟骨骼還沒有完全成型。
學習舞蹈的五個技巧:
1、增強律動
2、練習身體協調性
3、調整張力與力度
4、努力練習力度的控制
5、核心力量的運用
Ⅳ 舞蹈基本功有哪些動作
舞蹈基本功有:
1、上動作有:擦地、劃圈、蹲、腰、跨掖蹲(單腿蹲)、大踢腿、小踢腿、控制、壓腿(朝天蹬)、下叉等。
(1)擦地:一、五位、前旁後擦地;帶勾、綳腳、及與半蹲組合;前後擺動和環動;與爭位、轉頭、壓腳組合;與五位並立轉組合。
(2)蹲:一、二、五位半蹲、全蹲、帶半腳尖、壓腳跟;踏步蹲與胸腰及前旁、壓腰、組合;小涮腰、橫擰組合;各民族舞姿組合:大掖步、卧點、撲步。
(3)腰:前後胸腰、前後、大腰;療腰、大技步、卧點;雙跪後腰、單腿後腰;大涮腰探海輾轉;風火輪。
(4)單腿蹲:前、旁、後、帶勾腳;單腿帶端掖腿;帶邁移、前旁後、擺動加半蹲;與單腿變身組合。
(5)小踢腿:一、五位前、旁、後、小踢為25度;帶點地小踢腿;前後擺動、單腿變身。
(6)大踢腿:前窮、後大踢腿;前腿接後腿、後腿接前腿;旁腿接拔腿;踢腿接擺腿、接探海;旁腿接立身射燕;踢紫金冠;片蹁、蓋腿。
(7)控制:前、旁、後吸伸腿、半、全環動,立身射燕、大射燕、探海,搬前、旁、後腿。
2、下動作有:大踢腿、蹲或控制、擦地、腰或翻身、轉、跳(小、中、大)、手位或身段、步或圓場步等。還包括肌肉的控制能力、舞台的表現力、動作的規范性等。
(1)大踢腿:原地、踢前、旁、尼腿、進行式;紫金冠;中速行踢前、旁腿。
(2)控制:前旁後,吸伸抬、半環動;大射燕、探海。
(3)腰:單跪下腰、單腿後腰;慢、快涮腰;卧雲;風火輪。
(4)翻身:踏步翻身、正反、上步翻身;又點翻身3-5個。
(5)大跳:錯步級跳、錯步射燕;錯步級跳、錯步射燕;錯步撩躍、錯步凌空。
(6)中跳:一、二、五位跳;變位跳、交叉跳。
(7)五跳:一位、二位、變位跳、五位換腳跳;小射燕跳;變身跳250度腿探海跳。
(8)、轉:平轉2-3個;斜線平轉:8個。
學舞蹈的技巧:
1、增強律動、多聽音樂
(1)可以聽不同風格的音樂,比如古典的、流行的、爵士等等,這不僅是對腦子的律動練習,也是身體對音樂的練習。嘗試不同的風格都練習,讓身體去接觸不同的動作,從而練習身體的靈活性與協調性。
(2)在情緒上的律動,舞蹈的最終表現也就是情緒的表現。不管是哪種風格,都是由情緒來帶動肢體,由肢體來提升情緒。因此在多聽多跳的同時,也可以練習到情緒或情感,訓練情感上的控制與律動。
2、練習身體協調性
(1)如果身體不協調,就缺乏舞蹈的感覺,把握不了舞蹈的節奏。對於新手或者基礎比較差的人群,可以先選擇簡單的入門舞蹈動作,一般入門的動作比較簡單、音樂也比較適中。
(2)此外,可以多聽音樂來培養舞蹈的節奏感,可以將在音樂中聽到的節奏、旋律和鼓點都記錄下來,為了更高強化自己的律動,使其慢慢變得協調,這樣對舞蹈動作也有一個好的把控。
3、調整張力與力度
調整張力和力度之間的方法,就是要強化肌肉的素質,可以多加練習仰卧起坐和俯卧撐,來提高肢體的控制力,從而達到張力和力度同時存在的可能。
4、練習力度的控制
(1)力度的控制需要花費時間來練習與強化,可以通過做仰卧起坐和俯卧撐,來提高手臂和中段力量。每個動作出力的地方,需要將擁有的力量運用進去,主要增強手臂、腹部和大腿的肌肉。
(2)可以每天練習5到10分鍾的仰卧起坐、俯卧撐與負重深蹲,次數可以在15至25之間,時間久了就可以感受到。
5、核心力量運用
(1)在做仰卧起坐時,在起身時腹部會往裡收縮,這也就是核心力量。在舞蹈時每次的呼吸也會讓腹部有頻率地收縮,需要將收縮和舞蹈時的節奏合結合,從而增加動作的力度與身體的張力。
(2)將每個呼吸點和節奏點之間配合好,就會讓舞蹈看上去更有生命力和韌性,所以學跳舞蹈的過程中,需要將這個習慣慢慢養成。
Ⅳ 芭蕾手位腳位基本功介紹帶圖片!
芭蕾五個基本腳位:
一位腳:基本站姿站好,雙腳腳跟並攏,腳尖呈一字形打開,並與肩平行。
起源:
芭蕾起源於義大利,興盛於法國,「芭蕾」一詞本是法語"ballet"的音譯,意為「跳」或「跳舞」。
芭蕾舞ballet一詞,源於古拉丁語ballo。最初,這個詞只表示跳舞,或當眾表演舞蹈,並不具有劇場演出的含義。
芭蕾舞形式:
1、一種舞台舞蹈形式,即歐洲古典舞蹈,通稱芭蕾舞。這是在歐洲各地民間舞蹈的基礎上,經過幾個世紀不斷加工、豐富、發展而形成的,具有嚴格規范和結構形式的歐洲傳統舞蹈藝術。
19世紀以後,技術上的一個重要特徵是女演員要穿特製的足尖鞋用腳趾尖端跳舞,所以也有人稱之為腳尖舞。
2、舞劇最初專指以歐洲古典舞蹈為主要表現手段,綜合音樂、啞劇、舞台美術、文學於一體,用以表現一個故事或一段情節的戲劇藝術,稱古典芭蕾(或古典舞劇)。
20世紀出現了現代舞以後,以現代舞結合古典舞蹈技術為主要表現手段來表現故事內容或情節的稱現代芭蕾。逐漸地,芭蕾一詞也用來泛指用其他各種舞蹈為主要表現手段的舞劇作品,盡管在舞蹈風格、結構特徵、表現手法等方面均不同於古典芭蕾或現代芭蕾。
3、在現代編導創作的舞蹈作品中,有相當一部分沒有故事內容,也沒有情節,編導運用歐洲古典舞蹈或現代舞蹈,或使兩者相結合,用以表現某種情緒、意境,或表現作者對某個音樂作品的理解等等,這些也稱為芭蕾。
芭蕾的發展:
芭蕾的歷史,最早的肇端可追溯自歐洲文藝復興鼎盛時代的意年大宮廷,及法國南部的貝根弟處所的宮廷里。每當成婚喜慶,接見外國元首,或其他年夜慶典,即表演這種舞蹈以示祝或助興。
芭蕾成長史上第一部斗勁完整的芭蕾舞劇——《皇後喜劇芭蕾》上演於1581年,當洛蕾娜(Lorraine)的瑪格麗特蜜斯和凡爾賽(Versaills)的姚幼斯公爵成婚瞬息,這場芭蕾舞的音樂曲譜迄今仍保留,可算是最古老的芭蕾音樂。
Ⅵ 關於舞蹈基本功的照片 求。。。。。
我有,可是這里只能發一張圖片,而且不能發大圖。
你給個郵箱地址,我發給你吧。
Ⅶ 舞蹈的基本功有哪些
一、壓腿
這是舞蹈基礎訓練中最為基本的訓練內容,分別為壓前、旁、後腿。壓腿的練習有助於打開學生腿部關節的韌帶。壓腿時要注意腿部關節的直立,腳背向外打開綳直,並保持上半身的直立。向下壓至上半身和腿部之間的沒有縫隙。個別學生韌帶太緊,在壓腿的過程中不要苛求一定要壓下去,保持正確的姿態,日積月累就可以拉長韌帶,達到要求。
二、壓肩
這是打開肩部韌帶的練習。壓肩時,雙手臂伸直放在把桿上。兩腿之間的距離略等於肩寬。頭部和脊柱都要放鬆,向下壓時能夠感覺到肩部韌帶被拉長。 伴奏帶:中速,節奏舒緩2/4。
三、推腳背組合
腳背的好壞因人而異,大部分取決於先天因素,但也不能忽視後天的訓練。在訓練之前,從腳尖到整個大腳背都要活動開;訓練時,雙手扶把桿,挺胸抬頭、收腹提臀,雙腳並攏站好,先從單腳背訓練開始。 1-2拍 單腳腳後跟抬起,五個腳趾緊扒地面 3-4拍 腳尖綳直,向牆內推,使整個腳背綳成月牙型 5-8拍 換另一隻腳,動作相同 雙腳背練習亦同。年齡小的學生在做此類訓練中,注意力不集中,易低頭去看自己和他人的動作 ,在做推腳背時,雙腳容易打開,腳背推不起來,需要時刻提醒和規范動作。
四、把桿訓練組合
少兒舞蹈培訓與專業舞蹈訓練有很大區別。在做把桿上的動作組合時,不可能像專業學員那樣的強度和難度。除非是經過若干年業余訓練,自身條件可以達到專業水平了才有能力做到難度和強度並舉的動作組合。少年兒童活潑好動,喜愛好玩有趣的動作,這就要求教師在編排這類把桿上的動作組合時,注意結構簡單易學,學生有能力做到。
五 、踢後退
雙手扶把桿小八字部站好,膝蓋都要綳直,頭抬起來平視前方。在踢後退的過程中,上半身保持不動,不要側身回頭,胯不能松,腳背和膝蓋都要綳直。切忌身體前傾。如果在反復強調,學生還是做不到位的情況下,可以先單一的聯系控後腿即雙手扶把桿,把一條腿向後抬起來,糾正學生的姿態,然後再過度到踢後退。
六 、劈腿跳
是為學習中間大跳做好准備的手扶把桿的跳躍組合.在做這一動作跳起來時要注意雙腳同時一前一後打開.打開過程中,綳直腳背,伸直膝蓋,跳躍越高,腿叉越開越好.著地時,雙腳快速收攏,兩腳並起來著地.
七 、大踢腿
是培養腿的力度和開度的訓練.不論是前腿還是旁腿,都要保持上半身直立,中段夾緊,眼睛注視前方.踢腿的過程中,同樣要注意腳背和膝蓋的綳直.有許多學生在踢腿的時候,為了讓腿部可以碰到身體,上半身極力向前夠.這樣做,頸部便往回縮,頭向前探,雙膝彎曲,非常難看.所以,在踢腿前要告誡她們,踢不高沒有關系,最重要的是保持正確的姿態。
八 、下腰
年齡偏小的學生腰的柔韌性不錯,但是手腳都沒有力量,支撐不住身體,常常是用頭頂住地面下腰.教師都要給學生以適當的幫助,保護她們,糾正下腰的姿態,告訴她們用力的部位和下腰的方法. 雙腳打開至肩寬,雙臂向上伸直,五指打開,手心朝前.下腰時,上半身向後仰,頭抬起來向後找自己的腳後跟,身體和手都向腳後跟靠齊並往裡卷.下好以後,手臂和膝蓋都盡力撐直,眼睛看腳後跟. 結束後注意做回腰練習:雙腳並攏蹲下來,雙手抱住雙膝,頭埋下來.教師順著脊柱給學生做按摩,保護她們的脊柱不受到傷害.
九 、劈腿
有利於拉伸學生腿部韌帶.在訓練時,注意腳背不能鬆弛.我們可以按照這樣的順序訓練: 1 左腳在前劈腿,雙手抱住左腳,控1-2分鍾,然後腿不動,身體向後仰.有基礎的學生可以讓右手撐住地面,左手抓住後腿控住. 2 左腳在前的豎叉不動,身體向右轉的同時變胯,變為橫叉.雙腳背不要趴倒在地面 .上半身和腳背都要立起來然後上半身趴倒在地面,雙手臂向前伸展.趴胯1-2分鍾. 3 橫叉不動,再向右轉,變為右腳在前 的豎叉.重復動作。
十 、小跳組合
訓練學生的彈跳能力.可以由簡單的一二五位小跳,發展到相互交叉的綜合性復合型小跳.小跳過程中,雙膝直立,雙腳背向外推開.著地時,腳尖先落,落地要輕,上半身不能前後搖晃.落地半蹲,上半身綳緊向下,臀部夾緊。
舞蹈是一種表演藝術,使用身體來完成各種優雅或高難度的動作,一般有音樂伴奏,以有節奏的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的藝術形式。它一般藉助音樂,也藉助其他的道具。舞蹈本身有多元的社會意義及作用,包括運動、社交/求偶、祭祀、禮儀等。在人類文明起源前,舞蹈在儀式,禮儀,慶典和娛樂方面都十分重要。中國在五千年以前就已經出現了舞蹈,它產生於奴隸社會,發展到秦漢之際已形成一定特色。
舞蹈可以讓人身材曲線變得更美,大腿肌肉和手臂肌肉也更緊實。是紓解情緒的好方法。舞蹈是一種有益身心健康活動,增強體質,性格變得開朗,身體變得柔軟,全面刺激肌肉。舞蹈對肌肉的刺激則是全面性、綜合性的,它的動作兼顧到頭、頸、胸、腿、髖等部位。比如爵士舞對小關節、小肌肉的運動較多,這些地方是平日健身不大容易活動到的地方。另外,舞蹈還具備有氧運動的效果,使練習者在提高主肺功能的同時,達到減肥的目的。
在舞蹈當中,連貫的動作節奏很快,一整套動作連貫而流暢,整齊而有韻律感,對樂感、靈巧度的鍛煉很有幫助。而它的趣味性容易讓人集中和專注,忽略掉運動疲勞。
舞蹈的健身動作爆發力強,對人體體能潛力開發性強,因為舞蹈多以繞環小關節的運動為主,因此能較好地改善練習者的協調能力。舞蹈是一種極具表現力的運動,通過舞蹈課程,練習者在表現自己的同時培養了自信和氣質。
舞蹈學習切忌片面追求舞蹈動作,忽略情感的表達舞蹈是運動的藝術,雖然也可以稱為是一項運動,但是它與體育運動是有明顯的區別。
首先,舞蹈對動作的美學要求上升到了藝術的層次;其次,舞蹈表演更需要的是通過優美的舞蹈動作表現出獨特的情感。所以在舞蹈學習過程中,注重舞蹈動作的嫻熟與完美是必須的,但是同樣要注意情感的表達,如果舞蹈只是若干個動作的組合,那與體育運動沒什麼區別。一部優秀的舞蹈作品,要讓觀眾們感受到豐富的情感流露,產生心靈的共鳴,而不僅僅是對舞蹈動高難度的動作拍案叫絕。
Ⅷ 麻煩給我一些舞蹈基本功的圖片。例如(橫叉,抱後退……
好像一次只能傳一張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