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圖片大全 > 農村止咳草葯圖片大全

農村止咳草葯圖片大全

發布時間:2022-07-15 03:27:49

㈠ 農村有哪些農民常採摘的草葯

農村是一個天然的「百草園」,草葯也凝結了廣大群眾們的智慧結晶,在農村很多很不起眼,比較常見的植物,可能就有意想不到的功效,下面我們說一下農村比較常見的,常用的幾種草葯

節節草也是農村比較常見的,記得小時候經常把它夾在眉毛上做裝飾。它清熱,利尿,明目退翳,祛痰止咳。用於目赤腫痛,角膜雲翳,肝炎,咳嗽,支氣管炎,泌尿系感染

㈡ 農村中可葯用的野草有哪些,有什麼主要功效呢

每一種植物都有它的特點和作用,在這片廣闊的土地上,由於地域不同,各個地方生長的植物也就不相同。

在我們農村常把這些能治病的葯稱之為草草葯,說是草其實不全是草,有的是果實,有的是根塊,有的是花,之所以稱為草草葯,大概都為野生,能治病的葯的總稱吧!

小時候常常翻閱爺爺的中葯書,雖不識幾個字,也不理解什麼意思,但圖中的植物是記下了,而且我百無聊賴的時候經常在山上漫山遍野的亂跑,所以以圖識物,至今都還認識很多草草葯。

就說農村的菜園子里可以葯用的就有蒲公英,馬齒莧,車前草,崩大碗。溝邊埂旁就有紫蘇,馬頭蘭,夏枯草,小銅錘,大魚眼睛草,馬鞭草等。下面我就為大家介紹三種我們這里常見,常用的草草葯。

可這種其貌不揚的鵝不食草,全株都可入葯,發散風寒,通鼻竅,止咳,解毒。主治風寒感冒,鼻塞不通,寒痰咳喘,瘡癰腫毒。對鼻炎也有其獨特功效。

這種草葯長在向陽山坡,很少地方有,它的葉就像小白芨的葉子,但是它的花卻象白茅草的花一樣,白白的,絮狀。記得我以前得了慢性腹瀉,就是吃這種葯吃好的。

㈢ 中草葯6000種圖解名字功效

中草葯6000種圖解名字功效?以下是小社吐血整理的常用中草葯圖譜及性味歸經、功能主治介紹,供大家欣賞、參考。另外,小社這次特意給每一種中葯都附上了別名,便於大家平時靈活運用。

(前方大量圖片,建議在WIFI下觀看)

解表類

1、發散風寒葯

生薑

別名:大肉姜、鮮生薑



白芷

別名:芳香、澤芬



防風

別名:銅芸、茴草、百枝、屏風



蒼耳

別名:常思菜、地葵、道人頭、豬耳、刺兒棵



羌活

別名:羌青、護羌使者、羌滑、退風使者



細辛

別名:小辛、細草、少辛、獨葉草、山人參



荊芥

別名:香荊芥、假蘇、姜芥、四棱桿蒿、穩齒菜



桂枝

別名:柳桂



麻黃

別名:龍沙、狗骨、卑相、卑鹽



2、發散風熱葯

牛蒡子

別名:鼠粘子、大力子、惡實



升麻

別名:周麻、雞骨升麻 、鬼臉升麻



柴胡

別名:地薰、茹草、柴草、茈胡



葛根

別名:甘葛、干葛、粉葛、葛條根



桑葉

別名:鐵扇子、蠶葉



菊花

別名:甘菊、金蕊、真菊、葯菊



薄荷

別名:蕃荷菜、土薄荷、南薄荷、人丹草、野薄荷



瀉火葯

1、清熱瀉火葯

天花粉

別名:栝樓根、花粉、白葯、瑞雪



決明子

別名:草決明、馬蹄決明、千里光、假綠豆



知母

別名:連母、水須、穿地龍、羊鬍子



梔子

別名:木丹、越桃、山梔子、黃雞子、黃梔子



蓮子心

別名:苦薏、蓮薏、蓮心



夏枯草

別名:鐵色草、棒柱頭花、榔頭草、棒槌草、牛枯草



2、清熱燥濕葯

龍膽

別名:陵游、草龍膽、苦地膽、山龍膽、水龍膽



白鮮皮

別名:野花椒皮、白羊鮮、北鮮皮、臭根皮、八股牛、八掛牛、好漢拔



苦參

別名:地槐、苦骨、穿參、牛參、地參、野槐、山槐



鴉膽子

別名:老鴉膽、鴉蛋子、小苦楝、苦參子



黃芩

別名:山茶根、黃芩茶、土金茶根



黃柏

別名:黃檗、圓柏、檗木、川黃柏



黃連

別名:川連、川黃連、姜黃連、吳萸黃連、酒連



3、清熱瀉火葯

大青葉

別名:大青、北板根、大靛



山豆根

別名:豆根、北豆根、廣豆根、苦豆根



北豆根

別名:蝙蝠葛根、北山豆根、山地瓜秧、蝙蝠藤



白頭翁

別名:野丈人、頭公、毛姑朵花、老公花



白蘞

別名:白根、山地瓜、鵝抱蛋、地老鼠、貓兒卵



連翹

別名:旱蓮子、空翹、空殼、落翅



板藍根

別名:靛青根、藍靛根



金銀花

別名:忍冬花、銀花、雙花、二寶花



魚腥草

別名:紫背魚腥草、紫蕺



蒲公英

別名:蒲公草、黃花地丁、黃花草、蒲公丁



4、清熱涼血葯

地黃

別名:生地、生地黃



赤芍

別名:木芍葯、赤芍葯、紅芍葯



牡丹皮

別名:丹皮、丹根、牡丹根皮



5、清虛熱葯

銀柴胡

別名:銀夏柴胡、銀胡、牛肚根、土參



胡黃連

別名:割孤露澤、胡連、西藏胡黃連



瀉下葯

1、攻下葯

大黃

別名:將軍、錦紋、錦紋大黃、川軍



2、潤下葯

火麻仁

別名:大麻仁、麻子仁、麻子線麻、山麻



郁李仁

別名:郁子、郁里仁、李仁肉、小李仁



3、峻下逐水葯

千金子

別名:千兩金、菩薩豆、續隨子



巴豆

別名:巴仁、巴米、紅子仁、瀉果、猛子仁、巴仁



甘遂

別名:甘澤、陵澤腫、手花根、貓兒眼、勝於花



芫花

別名:赤芫、杜芫、頭痛花、南芫花、葯魚草、九龍花、鬧魚花



京大戟

別名:大戟、紅芽大戟、紫大戟、將軍草



商陸

別名:章陸、章柳根、見腫消、當陸



祛風濕葯

1、祛風散寒葯

川烏

別名:鵝兒花、五毒、鐵毒



木瓜

別名:木瓜實、鐵腳梨



草烏

別名:烏頭、獨白草、土附子



威靈仙

別名:鐵腳威靈仙、酒草階、黑骨頭、老虎須、七寸草、牛閑草



獨活

別名:獨搖草、獨滑、長生



路路通

別名:楓實、楓草、九空子、楓草



2、祛風濕清熱葯

防己

別名:粉防己、漢防己、石解



馬錢子

別名:番木鱉、苦實把豆兒、苦實、馬前



秦艽

別名:秦膠、秦糾、左秦艽



桑枝

別名:桑條



3、祛風濕強筋骨葯

五加皮

別名:南五加皮、五穀皮、紅五加皮



狗脊

別名:金毛狗脊、金毛狗、金狗脊



桑寄生

別名:桃樹寄生、苦楝寄生、廣寄生



化濕葯

廣藿香

別名:土藿香、大葉薄荷、貓尾巴香、山茴香



蒼術

別名:赤術、仙術、茅術、華蒼術



豆蔻

別名:白豆蔻、草果、草豆蔻



佩蘭

別名:蘭草、木香、大澤蘭、女蘭、香草、杭佩蘭



草豆蔻

別名:豆蔻、草蔻、草蔻仁、草果、扣仁



草果

別名:草果仁、草果子、老蔻



厚朴

別名:川朴、厚皮、重皮、烈朴



利水滲濕葯

1、利水消腫葯

冬瓜皮

別名:白瓜皮、白冬瓜皮



赤小豆

別名:紅豆、小豆、野赤豆



澤瀉

別名:水瀉、芒芋、澤芝、天鵝蛋、水澤、如意菜、水白菜、及瀉



茯苓

別名:茯菟、茯靈、松薯、松苓



薏苡仁

別名:薏仁、薏米、草珠子、回回米、六穀子、尿珠子



2、利水通淋葯

川木通

別名:淮木通、山木通、花木通、白木通



車前草

別名:當道、蛤螞草、車輪草、鐵貫草



石韋

別名:石皮、金星草、石蘭、石劍、石背柳



燈心草

別名:虎須草、赤須、燈心、燈草



3、利濕退黃葯

垂盆草

別名:半枝蓮、佛指甲、狗牙半支、豆瓣子菜、狗牙齒、鼠牙半支、白蜈蚣



金錢草

別名:神仙對坐草、蜈蚣草、黃疸草



茵陳

別名:茵陳蒿、綿茵陳、絨蒿



虎杖

別名:苦杖、斑杖、花斑杖、紫金龍、酸湯桿、山大黃、陰陽蓮



溫里葯

丁香

別名:母丁香、公丁香、雄丁香



八角茴香

別名:大料、大茴香、舶上茴香、八角珠、八角香



小茴香

別名:土茴香、谷茴香、草茴香、谷香、小茴、小香、香絲菜



花椒

別名:秦椒、蜀椒、巴椒、川椒



肉桂

別名:桂樹、牡桂、玉桂、紫桂、大桂、桂皮



乾薑

別名:白姜、干生薑、均姜、葯姜



吳茱萸

別名:食茱萸、吳萸、氣辣子、曲葯子



附子

別名:鹽附子、黑順片、白附片



高良姜

別名:良姜、小良姜、海良姜、膏良姜



理氣葯

刀豆

別名:刀豆子、關刀豆、刀巴、馬刀豆



土木香

別名:青木香、祁木香、瑪奴、新疆木香



大腹皮

別名:檳榔皮、大腹毛、檳榔衣、茯毛



川楝子

別名:金鈴子、仁棗



木香

別名:蜜香、青木香、五木香、南木香、雲木香、廣木香



烏葯

別名:台烏葯、香葉子樹、白葉柴、青竹香、銅錢樹、白背樹



佛手

別名:佛手柑、密羅柑、五指柑、手柑



陳皮

別名:橘皮、橘子皮、廣橘皮、紅皮



枳殼

別名:川枳殼、江枳殼、湘枳殼



枳實

別名:鵝眼枳實



香附

別名:香附米、莎草根、三棱草根



香櫞

別名:鉤櫞子、香櫞柑



薤白

別名:薤根、薤白頭



消食葯

山楂

別名:鼠查、棠球子、赤爪實、山裡紅果



麥芽

別名:大麥芽、大麥櫱、麥櫱、大麥毛



萊菔子

別名:蘿卜子



驅蟲葯

苦楝皮

別名:楝木皮、楝樹枝皮、楝皮、楝根皮



南鶴虱

別名:野胡蘿卜子、鶴虱、竊衣子



使君子

別名:留求子、史君子、五稜子、君子仁、索子果



檳榔

別名:大腹檳榔、大腹子、檳榔子、橄欖子、檳榔玉



止血葯

1、涼血止血葯

大薊

別名:雞項草、野紅花、將軍草、馬薊、虎薊、刺薊、山蘿卜、牛口刺



地榆

別名:白地榆、鼠尾地榆、黃瓜香、綿地榆、紅地榆、馬猴棗



側柏葉

別名:柏葉、叢柏葉



槐花

別名:槐蕊、槐米



2、化瘀止血葯

三七

別名:山漆、金不換、參三七、田三七、田七



茜草

別名:茹蘆、茜根、活血丹、小活血



蒲黃

別名:蒲花、蒲草黃、蒲厘花粉、蒲棒花粉



仙鶴草

別名:龍頭草、金頂龍芽、刀口草、狼牙草



3、收斂止血葯

白及

別名:白芨、甘根、呼良姜、白及子、白雞兒



4、溫經止血葯

艾葉

別名:艾蒿葉、家艾葉、艾草



活血化瘀葯

1、活血止痛葯

川芎

別名:西芎、山鞠窮、香果、小葉川芎



延胡索

別名:延胡、玄胡索、元胡索、元胡



鬱金

別名:馬蓮、黃郁



姜黃

別名:黃姜、毛薑黃、寶鼎香、黃絲鬱金、鬱金



乳香

別名:熏陸香、馬尾香、乳頭香、天澤香



澤蘭

別名:地筍、地石蠶、蛇王草、草澤蘭



沒葯

別名:末葯



2、活血調經葯

川牛膝

別名:甜牛膝、天全牛膝、大牛膝、肉牛膝



王不留行

別名:奶米、大麥牛、王母牛、留行子



丹參

別名:山參、紅根、紫丹參、赤丹參、血生根、血參



紅花

別名:紅藍花、刺紅花、草紅花



桃仁

別名:白桃、毛桃、紅桃



益母草

別名:益母、茺蔚、野天麻、地母草



雞血藤

別名:血龍藤、九層風、血筋藤、紫梗藤、血鳳藤、大血藤、過崗龍



3、活血療傷葯

骨碎補

別名:猴姜、石毛薑、過山龍



蘇木

別名:蘇方木、棕木、赤木、紅赤木、紅柴



4、破血消症

馬錢子

別名:士的寧樹、番木鱉、苦實把豆兒、火失刻把都、苦實、馬前、牛眼、大方八、馬錢樹,馬錢科、馬錢屬喬木



三棱

別名:荊三棱、光三棱



莪術

別名:蓬莪術、蓬術、廣術、青姜



化痰止咳平喘葯

1、溫化寒痰葯

天南星

別名:虎掌、南星、蛇芋、野芋頭



化橘紅

別名:柚皮橘紅、化州橘紅、柚子皮



白前

別名:石藍、嗽葯、鵝管白前



半夏

別名:水玉、羊眼半夏、蠍子草、麻芋果、三葉半夏、三步跳



芥子

別名:芥菜子、青菜子、黃芥子



旋覆花

別名:金線花、夏菊、滿天星、金盞花、貓耳朵花



2、清熱化痰葯

川貝母

別名:貝母、川貝、勤母



瓜蔞

別名:栝樓、葯瓜、吊瓜



胖大海

別名:大洞果、安南子、胡大海、通大海、大海



前胡

別名:土當歸、水前胡、野當歸



桔梗

別名:梗草、苦桔梗、大葯、鈴鐺花、尚頭花、苦菜根



浙貝母

別名:浙貝、象貝母、大貝母、元寶貝、珠貝



昆布

別名:海帶、江白菜



竹茹

別名:蛤殼、瓦屋子、花蜆殼



3、止咳平喘葯

馬兜鈴

別名:兜鈴、水馬香果



白果

別名:鴨腳子、靈眼、佛指柑



百步

別名:嗽葯、百條根、山百根、葯虱葯



桑白皮

別名:桑皮根、桑根白皮、桑皮、白桑皮



款冬花

別名:冬花、款花、艾冬花、九九花



羅漢果

別名:假苦瓜、光果木鱉、拉漢果



安神葯

合歡皮

別名:合昏皮、夜合皮、合歡木皮



遠志

別名:棘菀、細草、光棍茶、細葉遠志、小草、小草根



柏子仁

別名:柏實、柏子、側柏子



酸棗仁

別名:棗仁、酸棗核



平肝熄風葯

羅布麻葉

別名:茶葉花、澤漆麻、野茶葉



蒺藜

別名:旁通、屈人、止行、刺蒺藜、硬蒺藜



天麻

別名:赤箭芝、獨搖芝、離母、赤箭、明天麻



鉤藤

別名:大鉤丁、雙鉤藤



開竅葯

石菖蒲

別名:山菖蒲、葯菖蒲、金錢蒲、水劍草、石蜈蚣、九節菖蒲



補虛葯

1、補氣葯

甘草

別名:國老、美草、甜草根、粉草、烏拉爾甘草



人參

別名:人銜、土精、棒棰、圓參、山參



大棗

別名:紅棗、干棗、良棗



山葯

別名:山芋、懷山葯



白術

別名:冬術、山芥、於術、浙術



黨參

別名:黃參、獅頭參、中靈草



黃芪

別名:綿黃芪、獨根、二人抬



2、補陽葯

巴戟天

別名:雞血藤、兔兒腸、雞腸風、貓腸筋



肉蓯蓉

別名:地精、大芸



杜仲

別名:思仙、木綿、絲連皮、絲棉木、玉絲皮



補骨脂

別名:破故紙、懷故子、川故子



蛇床子

別名:野茴香、蛇米



淫羊藿

別名:箭葉淫羊藿、心葉淫羊藿、仙靈脾



3、補血葯

白芍

別名:白芍葯、金芍葯



當歸

別名:馬尾歸、秦歸、雲歸、西當歸



首烏藤

別名:夜交藤、田豬頭、鐵稱陀



4、補陰葯

牛膝

別名:懷牛膝、杜牛膝、牛蓋膝、牛筋



石斛

別名:林蘭、杜蘭、千年竹、黃草



麥冬

別名:寸冬、韭葉麥冬、麥門冬、寸麥冬



百合

別名:白百合



收澀葯

五味子

別名:五梅子、山花椒、五味



五倍子

別名:文蛤、木附子



肉豆蔻

別名:肉果、玉果、頂頭肉



罌粟殼

別名:米殼、粟殼



蓮子

別名:水芝丹、蓮實、蓮蓬子



芡實

別名:水雞頭、雞頭實、雞頭子

㈣ 農村常見中草葯有哪些

1、火炭母

在農村很常見,其味辛、苦,性涼;有毒。有清熱利濕,涼血解毒,平肝明目,活血舒筋之功效。用於痢疾,泄瀉,咽喉腫痛,白喉,肺熱咳嗽,百日咳,肝炎,帶下,癌腫,中耳炎,濕疹,眩暈耳鳴,角膜雲翳,跌打損傷。

㈤ 止咳化痰清肺的野生草葯有哪些

您好!

1、麥冬

麥冬性甘寒質潤,有滋陰之功,能養陰生津,潤肺清心,既善於清養肺胃之陰,又可清心經之熱,是一味滋清兼備的補益良葯。常用量為10~15克。亦可入丸、散,或熬膏,或泡茶飲服。傳統認為,養陰潤肺、益胃生津多用去心麥冬,清心除煩多用連心麥冬。

臨床上常用麥冬配伍人參、五味子,以增強滋陰潤燥的功效,用以治療因肺陰不足引起的喉癢、咳嗽無痰、口渴咽干以及腸燥便秘等症。

2、川貝

川貝具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散結消腫的功效。《本草匯言》中論述認為:「貝母,開郁、下氣、化痰之葯也,潤肺消痰,止咳定喘。」它多用於緩解燥咳。川貝味甘、苦、性微寒,治療陰虛燥咳效果較好。

若肺燥陰虛咳嗽,痰中帶血,可用川貝3克加適量冰糖和水,用小火燉1小時服用。很多人為了緩解苦味,常將其放在雪梨中蒸;或在煮稀飯時取米湯200毫升,放入川貝、冰糖隔水燉服。川貝還可和瘦肉煲湯,每天用量通常在10克以內。

3、款冬花

中醫認為,款冬花性味辛、溫,入肺經,有潤肺下氣、止咳化痰之功。本品辛散質潤,溫而不燥,為潤肺止咳化痰良葯,適用於多種咳嗽氣喘。無論外感、內傷咳嗽,寒性咳嗽,熱性咳嗽,均可選用,故有治療咳嗽要葯之稱,但其以溫而不熱、辛而不燥、甘而不滯為特點,因此對於肺虛久嗽、肺寒痰多之咳嗽最為適用。

款冬花常經蜜炙之後使用,稱為炙冬花,以增強潤肺止咳平喘作用。臨床上冬花多與其他葯物配伍以增強療效,如冬花重在止咳,紫菀重在祛痰,止咳方中,二葯常配伍使用,共奏化痰止咳之效;若與麻黃、杏仁、蘇子為伍,稱款冬定喘湯,治痰嗽哮喘遇冷即發之症,療效頗佳。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望採納,謝謝

㈥ 山上有哪些草葯可以止咳化痰

您好,可以甘草+麥冬+金蓮花的組合,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據《中國葯典》記載:
甘草清熱解毒,祛痰止咳,可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咳嗽痰多等情況。
麥冬養陰生津,潤肺清心,可用於肺燥乾咳,心煩失眠,腸燥便秘等情況。
《河北中葯手冊》中對金蓮花也有潤喉消炎的描述。
建議用量:麥冬15粒+金蓮花6朵+甘草6片,開水泡飲即可,可以反復沖泡4~5次。

㈦ 農村常見的葯草有哪些分別有何功效

很多在農村地頭可以看到的花花草草,很多其實都是中草葯材,並且具有一定的葯用功效。比如板藍根、金銀花、金錢草、魚腥草等。接下來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這些草葯以及它們各自的功效吧!

1、板藍根


魚腥草味辛,性寒涼,歸肺經。能清熱解毒、消腫療瘡、利尿除濕、清熱止痢、健胃消食,用治實熱、熱毒、濕邪、疾熱為患的肺癰、瘡瘍腫毒、痔瘡便血、脾胃積熱等。現代葯理實驗表明,本品具有抗菌、抗病毒、提高機體免疫力、利尿等作用。

㈧ 在農村用什麼草草葯治療感冒發燒

我們身邊隨處可見的能治感冒發燒的草草葯

工具/原料

㈨ 介紹幾種生活中常見中草葯

清熱型

對象:30歲以下的白領發胖的原因是應酬多、飲食多油膩、工作壓力大等,造成體內熱量多餘,容易口苦、口臭,易飢餓,情緒煩躁,小便偏黃,愛便秘,從中醫來看,除了消脂、利尿外,關鍵是清熱。

使用葯材:

決明子,性微寒,可以降血壓、降血脂、通便,如果本身血壓高又便秘,更應選擇決明子茶。但如果體質寒涼,容易拉肚子、胃痛的人,就不適合。

綠茶,屬涼性,可以消脂消食,綠茶不但有減肥作用,也有抗癌作用。但綠茶是不發酵茶,中醫認為,比較容易刮胃,腸胃不好的人要多留意。

健脾型

對象:有些人胖,只因為氣虛,需要健脾。中醫認為氣虛會使脾的運作不正常,把氣補足,能夠正常代謝,自然就瘦下來。

使用葯材:

薏仁,性平,利濕,因為性質溫和效果不快,多半搭配其他葯材或食物食用。

黃耆,味甘,性微溫,補中益氣,利水退腫。本身沒有降脂作用,但在中醫理論中,氣虛需要補氣,以增強身體代謝的效率,黃耆也可增強免疫功能。

茯苓,味甘、性平。補脾又利尿,可以降血糖、鎮靜、補氣、增強免疫功能。

理氣型

對象:疏理「氣」的運行,使其順暢的系統在肝,「肝鬱則侮脾」,自然容易胖,而且以年輕女性居多,常見症狀為,容易胸悶、肚子發漲,情緒起伏不定,嚴重的導致月經失調。

使用葯材:

陳皮,可以幫助消化、祛痰、理氣。單獨用來減肥效果不強。

玫瑰花,也可以理氣,副作用不大,須搭配其他減肥葯材。

滋陰型

對象:老年人易肥胖,中醫調養重點在滋陰。老年人愛頭暈、睡眠質量不好、腰酸、口乾等,中醫認為是陰血不足,這類病人除了要補血外還要活血。

使用葯材:

何首烏,降低血脂,補血,對老年人肥胖療效較好。

丹參,有輕微補血的作用,可以活血。有降低膽固醇、血脂的效果。對冠狀動脈心臟病、心絞痛也有療效,還可以改善循環。

公認十大降脂中草葯

葯用部分為柴胡的根或全草,味苦,性微寒,入肝腎二經。主要含柴胡酮、植物甾醇、脂肪酸、柴胡皂苷。具疏氣、解郁、散火之功效。柴胡皂苷具有降血脂作用。

大黃

葯用其乾燥根莖,性味苦寒,歸脾、胃、大腸、肝、心包五經。具瀉熱通便,破積行瘀、清濕熱功能。大黃主要含兩種成分:一為蒽醌衍生物,約為2%~4%,包括大黃素、大黃酚、大黃酸、蘆薈大黃素等。二為大黃鞣苷類,主要為葡萄糖沒食子鞣苷。此外,還含有游離沒食子酸。大黃配枳實、白術等,能消食行滯。蒽醌衍生物在體內易於吸收,口服後血中濃度2~3小時達高峰,其後慢慢下降,最後由膽汁、糞便排出。同時,大黃能引起腸管收縮,分泌增多而產生瀉下作用。大黃有降血壓、降膽固醇作用。

澤瀉

葯用部分為乾燥的塊莖,性味甘咸寒,歸腎、膀胱二經。主要成分為揮發油,內含糠醛,其乙醇提液含生物鹼、植物甾醇及天門冬素,其水及苯提取物有抗脂肪肝成分。

虎杖

葯用其根,性微溫,具活血通經,利濕功能,傳統用於治療風濕、痹痛、黃疸、閉經、痛經等。據現代葯理研究證明,虎杖含蒽醌類化合物和黃酮類多種成分,從其根莖中可提取具有降血脂成分的白藜蘆醇苷等。有關實驗證明,虎杖有降低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作用。

姜黃

葯用其根莖,味苦辛,性溫,歸肝、脾二經。主要成分含揮發油,例如姜黃精、去氫姜黃精、姜烯等。姜黃能宣通血中之氣,使氣行而血不壅滯,且有通經止痛之功效。姜黃能增加膽汁形成和分泌,使糞便中排泄的膽酸和膽固醇增加。雖然姜黃促進膽汁分泌的作用較弱,但較持久。姜黃還能增加纖維蛋白的溶解活性,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注意:據葯理研究發現,姜黃有興奮子宮的作用,能使子宮收縮,懷孕婦女慎用。

決明子

葯用其乾燥成熟的種子。決明子性甘苦微寒,歸肝、膽、腎三經,具清熱、明目、潤腸之功效。決明子含蒽甙類物質,分解後產生大黃素、大黃素甲醚、大黃酸、大黃酚及葡萄糖等,還含維生素A類物質。實驗證明,決明子具有降血壓、降血脂、抗菌等作用,用於治療高脂血症有一定療效。注意:有泄瀉與低血壓者慎用決明子制劑。

靈芝

葯用其子實體,性溫,味甘淡。靈芝含甾醇、生物鹼、蛋白質、多糖、氨基酸、酶類等。具益精氣、強筋骨之功效。主治精神疲乏、心悸失眠、高血壓、高膽固醇血症、腦血管硬化等。

山楂

葯用其乾燥成熟果實。味酸甘,性微溫。山楂果實含山楂酸、蘋果酸、枸櫞酸、咖啡酸、內脂、脂肪、金絲桃苷、解脂酶、鞣質、蛋白質、槲皮素、核黃素、胡蘿卜素、糖類及維生素類等多種成分。葯理研究發現,家兔連服山楂制劑3周後,血清膽固醇顯著下降。山楂與菊花、丹參、元胡、銀花、紅花、麥芽等配伍,可用於治療高脂血症、高血壓、冠心病所致之胸悶隱痛。

首烏

葯用其乾燥塊根。味苦、甘、澀,性溫,歸肝、腎二經。首烏含豐富的卵磷脂(4%~4.2%)、澱粉等,有助於脂肪運轉。首烏含蒽酯衍生物,主要為大黃酚及大黃瀉素,其次為大黃酸、大黃素甲醚等,能使腸蠕動增強和抑制膽固醇吸收。首烏還能阻止膽固醇在肝內沉積、在血清中滯留或滲透到動脈內膜中,以減緩動脈粥樣硬化形成。血脂下降可能與首烏有效成分與膽固醇結合有關。首烏配銀杏葉、鉤藤等治療心腦血管病,能消除或改善症狀。注意:首烏對個別病人有腹瀉的副作用。另外,首烏浸出液可能含有腎上腺皮質激素類似物。

人參

葯用其乾燥根,味甘微苦性微溫,歸脾、肺二經。人參含有多種葯用元素,人參中的人參甙能抑制動物高膽固醇血症的發生,當高膽固醇血症發生時,能使膽固醇降低。注意:人參為補虛證之要葯,實證慎用,收縮壓超過24千帕者不宜使用,發熱時不用,防其助火,可佐以涼潤葯麥冬、天冬等,小劑量對中樞有興奮作用,大劑量則起麻痹作用,本品習慣上不與藜蘆同用。

㈩ 在農村隨處可見七寸金,這種野草的作用是啥

七寸金這個名稱很好聽,究竟是什麼植物呢?根據我的認知和掌握的情況,農村叫七寸金的野草是遠志科的一種低矮植物,它的正式中文名叫小花遠志,這種植物的別名里,要麼帶「金」,要麼帶「黃」,給人交代了它的花色,花細小而呈黃色,綻放時如同雜草中的小金點。


農村的雜草很多,大多數是中草葯材,比如說大家很熟悉的有面條菜、苦菜、小蒜、鼠麴草、薺菜、茵陳、車前草、水芹、魚腥草、薄荷。幾乎所有的農村田間地頭常見的雜草。幾乎都是一種中葯。重要的不是中葯的多少。而是根本沒有人去收。

閱讀全文

與農村止咳草葯圖片大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超級百搭發型圖片 瀏覽:236
word怎麼把圖片和題注組成題 瀏覽:94
為美女老師點贊圖片 瀏覽:20
美女吞黃瓜圖片 瀏覽:204
羅漢魚價格圖片 瀏覽:469
胃圖片簡單 瀏覽:691
睡前記得換衣服圖片 瀏覽:275
社會腿頭像男生圖片 瀏覽:580
姚貝娜怎麼死的圖片 瀏覽:127
衣服拉鏈袋圖片 瀏覽:426
如何批量存儲超鏈接中的圖片 瀏覽:56
如何在阿里和商家發圖片 瀏覽:686
怎麼畫海邊和沙灘圖片 瀏覽:546
卡紙拼貼畫圖片大全 瀏覽:736
異裝癖動漫圖片 瀏覽:628
馬雲的畫圖片大全 瀏覽:171
支持的動漫圖片 瀏覽:41
深紅色皮鞋怎麼搭配好看圖片大全 瀏覽:766
女生伸手的圖片可愛 瀏覽:896
孫儷穿衣服的圖片大全 瀏覽: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