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鄙視的手勢為什麼是伸出中指
很久以前,豎中指這個手勢並沒有鄙視的意思。直到英法百年戰爭的時代,英法雙方交戰無數。當時,英軍的弓箭手射程遠,穿透力強,戰斗能力極強,給法軍帶來不少重創,簡直就是噩夢。咬牙切齒的法軍稱,凡是俘獲英國弓箭手,一律斬掉中指。
弓箭手們都是靠中指吃飯的,聽到這個消息,英國弓箭手們一時提心吊膽,人心惶惶。之後的戰爭中,法軍一連敗仗,連皇帝都被英國士兵給抓了。興高采烈的英國弓箭手們,紛紛豎起來了自己完好的中指表示:看呀,我還能拉弓。
這一個帶有挑釁和侮辱性的手勢一時紅遍各國,風靡歐洲地區,並傳到全球各個地區。
(1)手勢鄙視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其他肢體語言含義
1、眯著眼——不同意,厭惡,發怒,不欣賞,蔑視,鄙夷;
2、來回走動——發脾氣,受挫,不安;
3、扭絞雙手——緊張,不安或害怕;
4、向前傾——注意或感興趣;
5、懶散地坐在椅中——無聊或輕松一下;
6、抬頭挺胸——自信,果斷;
7、坐在椅子邊上——不安,厭煩,或提高警覺;
8、坐不安穩——不安,厭煩,緊張或者是提高警覺;
9、正視對方——友善,誠懇,外向,有安全感,自信,篤定,期待;
10、避免目光接觸——冷漠,逃避,漠視,沒有安全感,消極,恐懼或緊張等;
2. 求「鄙視你」手勢的圖片,真人圖片或動畫的都行
http://www.mcqo.com/Images/QQbq/Changyong/20061029223627.gif
http://pdjm02.mofile.com/p/1/2007/8/8/QJ/QJJ3JWJYY7_203_300_260.jpg
3. 生活中各種手勢的含義是什麼比如伸出中指我在好多圖片里看過有什麼意思越多越好。
手勢作為肢體語言的一種,能很直觀地表示我們的情緒和態度,對我們說話也有一定的輔助,伸出中指意義多為鄙視。伸出中指在世界范圍內是一種常見的侮辱別人的方式,相當於罵「fuck you」,是一種很不禮貌的表現。
4. 求張真人的鄙視手勢圖片
這樣可以嘛?
5. 你們知不知道有什麼手勢是表示、鄙視、挑釁…等等…的嗎麻煩發圖給我一定重金答謝
6. 比中指更鄙視的手勢
豎兩個中指。
豎中指是一種表示情緒的動作,意義多為鄙視。豎中指在世界范圍內是一種常見的侮辱別人的方式,相當於罵「fuck you」(即「去你的」),是一種很不禮貌的表現。
手勢由來
手勢起源「豎中指」最早出現在英法百年戰爭末期。英國弓箭手讓法軍損失慘重,法軍發誓在擊敗英軍後,將英軍弓箭手拉弓的中指斬斷。但結果法軍慘敗。在法軍撤退時,英軍弓箭手紛紛伸出右手中指,炫耀他們依然存在的中指。這一侮辱性的手勢迅速在西方國家「走紅「。
各國含義
這個手勢在西方國家一般認為具有侮辱性,一般來說經常被禁止使用,如在電視上出現會被馬賽克所遮擋(俗稱「打格仔」)。在地中海的一些地區和亞洲的一些地區,這個手勢是可以用來指向某些東西,但在歐美地區使用食指被認為是更合理的。
7. 動漫中指鄙視手勢圖片怎麼畫
鄙視手勢圖片可以按照如下的步驟畫出來。
首先畫出一個圓形。
畫出兩個眼睛。
畫出兩個眉毛。
接著畫出嘴巴。
畫好後塗色即可。
鄙視,漢語詞彙,拼音是bǐ shì,解釋是輕視,看不起。
出處,宋· 袁文《瓮牖閑評》卷二:「考《史記·張耳傳》雲:『外黃富人女甚美,嫁庸奴,亡其夫,去抵父客。』然則庸奴乃是人名,非鄙視之如庸奴也。
清· 任泰學《質疑》:「韓宣子買環於鄭商人??擅與商人成賈,為鄙視鄭國,故子產不與耳。
周克芹《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第七章四:「許貞懂得了,這是城裡某些青年對農民輕視、鄙視的稱呼。
8. 為什麼豎中指表示鄙視
豎中指在中國並不被重視,但在外國這是一種極其嚴重的侮辱別人的方式,相當於罵「fuck you bitch」,這是一種很不禮貌的粗俗的表現。在外國球場上屢次發生!
中指是手指中最長的指.位置又在五指中間,它象徵男性的JJ.形狀,位置都有相近之處.事物具有二重性.中指是JJ的代言人,也為手語.展現給男性,是對男性陽鋼之氣的肯定,是對男性成功表現的贊美.展現給女性,多為精神取樂,也是對女性不尊和挑逗.說流氓,下流也有道理.除了這些含義用意之外,還有做為暗號使用的.通常是在一個多人的辦公室,說話不便,通過中指把信息傳遞,以達到自己的目的.多為約會,約交.
豎中指比喻豎陽具、鄙視你
外國最惡毒的罵人手勢是做V字型手勢 但是是手心朝內!
其實,這是美國俚語bird 的動作,有罵人的含義
是西方傳過來的,國人應該是從看歐洲的足球比賽知道這東西的吧,呵呵。
握住手而伸出中指的一種手勢。在一些文化里,這個手勢帶有人身襲擊的含意。
這個手勢的起源不詳。在古羅馬時常這個手勢稱為digitus impudicus,一種來污辱人其他人的手勢。
在加拿大,在前總理Pierre Trudeau對反對者使用這個手勢後,比中指被稱為Trudeau salute。
一個很流行的故事說這個手勢起源於Agincourt之戰,在當時英法雙方最有威力的兵種是弓箭手,因此抓到俘虜就砍掉他撥弦的那根手指,後來雙方交戰時為了顯示自己戰力尚在,就以豎起中指為標志,這手指就帶表了還有中指的人的反抗。
2003年7月9日,香港立法會門外舉行反對基本法23條集會,議員黃宜弘乘坐專車時咧嘴而笑向群眾舉起中指。他後來受到傳媒及社會的猛烈批評。
這個手勢在西方國家一般認為具有污辱性,一般來說經常被禁止使用,在視頻上會被馬賽克所遮擋。在一些地中海和亞洲地區,這個手勢是可以用來指向某些東西,但在歐美地區使用食指被認為是更合理的
9. 鄙視手勢,伸出中指的手勢,不是圖片。是用符號堆出來的那種
(#‵′)凸
╭∩╮(︶︿︶)╭∩╮
_____
|_ _|
n (O O) n
H _|\_/|_ H
nHnn/ \___/ \nnHn
<V VV / \ VV V>
\__\/| |\/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