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夏威夷果是什麼樣子的
夏威夷果又稱澳洲堅果,是一種原產於澳洲的樹生堅果,含有豐富的鈣、磷、鐵、維生素B1、B2和氨基酸,享有「乾果皇後」的譽稱! 在世界上眾多的乾果之中,夏威夷果(澳洲堅果)的經濟價值最高,素來享有「乾果之王」的譽稱。澳洲堅果又名澳洲胡桃、昆士蘭栗,香港稱為「夏威夷果」,屬山龍眼科常綠高大喬木,高可達18米,原產於澳大利亞東部沿海、昆士蘭州東南部和新南威爾士州北部的亞熱帶雨林中(南緯20o31'一30o)。 夏威夷果(澳洲堅果)果仁營養豐富,其外果皮青綠色,內果皮堅硬,呈褐色,單果重15—16克,含油量70%左右,蛋白質9%,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還富含礦物質和維生素。夏威夷果(澳洲堅果)果仁香酥滑嫩可口,有獨特的奶油香味,是世界上品質最佳的食用用果,有「乾果皇後」,「世界堅果之王」之美稱,風味和口感都遠比腰果好。夏威夷果(澳洲堅果)除了製作乾果外,還可製作高級糕點、高級巧克力、高級食用油、高級化妝品等。夏威夷果(澳洲堅果)果晶在國際市場上價格昂貴,產品供不應求。目前國內市場尚無產品供應,市場潛力很大,發展種植夏威夷果(澳洲堅果)將獲極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夏威夷果的故事 夏威夷果這個好聽的名字看起來似乎一下子就讓人聯想到是美國夏威夷群島上的寶貝,事實上,夏威夷的確是夏威夷果的主要產地之一,但並非是其發祥地,只是精明的美國商人從澳大利亞把這種神奇的果子引進到了夏威夷群島,並且在那裡商業性的發展起來。 人們認為很久以前,澳洲大陸被歐洲探險者發現的時候,土著居民聚居在澳洲東部Great Dividing Range 以兩種常青的樹木果實為食,其中的一種他們叫做'Kindal Kindal'。 1850年,這些樹被一個英國植物學家Ferdinand Von Meuller和澳洲Brisbane種植園主管Walter Hill注意到,這兩個人在Queensland的森林裡面發現了這種美妙的植物。唯一的區別是他們所發現的兩種澳洲堅果有所不同,分別是Macadamia integrifolia (光滑果皮)和Macadamia tetraphylla (粗糙果皮),兩者都可以食用,只是後者烘烤以後沒有前者美味,Macadamia這個生物類名是為了紀念那個時候一位有卓越貢獻的科學家而命名的,他是Dr John McAdam. 夏威夷果也叫做澳洲堅果就是這個原因,因為夏威夷果(澳洲堅果)是唯一一種澳大利亞土生土長的被用來作為食用經濟作物的植物,集中生長在Northern New South Wales 和South eastern Queensland,這里具有植物蓬勃生長所必須的肥沃土壤和充足的降雨量。 澳洲堅果樹可以緩慢生長到12-15米,深綠色有光澤的樹葉,精巧,細小的長簇狀芬芳的花,成米白色或者粉色,每一簇花團有40-50朵小花,結4-15個小果蕾,成熟後就是夏威夷果。 夏威夷果仁本身被非常堅硬的木狀的殼子包著,外面還有一層綠色的纖維質果皮包裹,自然的夏威夷果樹在一年中大多數時間,其花朵,果蕾,成熟的果實,都會同時的存在和生長。果實在每年三月到九月之間會成熟掉落到地上,收割機按時的來收集。 夏威夷果種植統計:世界范圍的指數還未知。 1. 夏威夷 1998年19200英畝產出24000MT,大多數在大島。價值=35-45百萬美元。2700-3000lbs/英畝。[收入-支出=0.67-0.74 $/lb]。1980年後期開始價格有一次大的降低,大約.20/lb。90年代面積增長了大約5%,表明有回升。 2. 南非 生產數據未知;70年代有4000英畝 3. 瓜地馬拉 夏威夷的種植者們發展到了這片區域,4000英畝。 4. 其他. 澳大利亞(3000英畝),拉美,牙買加,紐西蘭,以色列,和馬拉維正在發展小作物。加利幅尼亞1989年在2000英畝上生產150000lbs,一些沒bearing。全都是M.tetraphylla。 植物學描述 夏威夷果樹:中等尺寸,熱帶常青樹,有延展,完整遮蓬,寬30英尺,高20-30英尺。葉子是直的倒卵形,4-6英寸長,有少數利齒,厚;整體給人感覺象大的冬青葉。 花,授粉:花兒是完美的,大多數品種是自己成熟,但有時交叉授粉生長得更好。開花不同步;樹木可能在同一時候會有花,未成熟和成熟的堅果。花兒生長在長的,芬芳的許多個體花組成的總狀花序上,從在1年樹木上的側面倍蕾。冬季中期開花,7、8個月後,在7-11月份收獲堅果,盡管一些堅果在一年內成熟得好或差一些。 夏威夷果實:植物學上叫做核果,外部果肉被去除得到堅果。在一根長滿的莖上有10-30個堅果,覆蓋著厚的,亮綠的外殼(=中果皮和外果皮),其連接到內果皮上。堅果是圓的,內核封在硬的殼內,殼佔40%。 生長和環境狀況 氣候:盡管是熱帶樹木,澳大利亞堅果容忍輕度嚴寒(28-32F),不能忍受過份的熱;在夏威夷,冷的海洋風充許在海平面上培植,但在熱帶內陸,樹木必須長在1500-3500英尺高度上。他們沒有冷卻要求,但季節性的溫度變換也許可以幫助同步開花。樹木在4-5年後開始產出果實,有75-100年的產出生命。為了防止擁擠,樹木需要在熱帶有35X35英尺的空間。 收獲,收後處理 盡管機械收獲機被考慮採用,堅果大部分還是以手工收獲的。收獲也許會維持6-12周時間。收獲的堅果以機械方式除殼,使其干到低水份含量(<2%)。堅果被粉碎,然後揀選以去除無色內核和殼碎片。內核通過浮選被評為兩種等級,I級內核(>72%油)漂浮,II級(<72%油)下沉。 營養貢獻,食物用途 作物的大部分被用來作糖果,但整個內核被烘烤,加鹽,裝在罐頭中賣,通常在市場中「gourmet」區有售。 澳大利亞堅果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好的桌上堅果之一。他們含有高量的油,因此非常育肥。 營養價值,每100克可食用部分: 水(%) ............................................ 2 卡路里 ............................................ 727 蛋白質 (%) .......................................... 9.2 脂肪(%) .............................................. 78 碳水化合物 (%) .....................................10 生纖維 (%) ......................................... ? % of US RDA* 維生素 A .......................................... --- 硫胺, B1 ...................................... 16 核黃素, B2 ..................................... 7.5 煙酸............................................... 9 維生素 C ........................................... --- 鈣............................................ 4.5 磷............................................ 21 鐵................................................. 18 鈉.............................................. --- 鉀.................................................8 *FDA所定每日推薦允許百分比,假設154lb成年男性,2700卡路里每天。 —————————————————————————————— 種植: 夏威夷果(澳洲堅果)作為果樹來栽培的時間很短,只有數十年的歷史,但發展速度非常快。在其原產地,當地居民從野生樹上採收果仁食用或榨油,已有100多年的歷史。直到20世紀30年代果仁來源仍靠從野生樹採取,當時人工栽培的最大果園只有幾英畝。美國加州大學於1880年最早從澳大利亞引入夏威夷果(澳洲堅果),作為觀賞樹在校內栽種。夏威夷大學農業試驗場於1892年第一次從澳大利亞引種夏威夷果(澳洲堅果),1922年試圖作商品性栽培,但未成功。直到1954年夏威夷才有夏威夷果(澳洲堅果)1214.1公頃,產量500噸;但隨後發展十分迅速,1970年產量6000噸;1981年種植面積5584.86公頃,其中投產面積為4047公頃,產量1.51萬噸;1988年種植面積為8600公頃,其中投產面積6240公頃,產量1.94萬噸。美國加州1986年夏威夷果(澳洲堅果)的產量為3噸,1988年的面積為320公頃。1960年之前,澳大利亞夏威夷果(澳洲堅果)的種植面積還不到100公頃,產量不到50噸。60年代以後澳大利亞才開始大面積、商業化發展夏威夷果(澳洲堅果)。1980年澳大利亞夏威夷果(澳洲堅果)種植面積和產量分別為2832.67公頃和1500噸,1989年為6000公頃和6800噸。1992年產量為1.35萬噸,2000年約為2.5萬噸。 我國引入夏威夷果(澳洲堅果)約在1910年,最先引種在台北植物園作為標本樹。1931年又從夏威夷引入種子和實生苗500株在嘉義栽種。1940年原嶺南大學引種夏威夷果(澳洲堅果)於廣州。經過多年實踐,肯定了其生長結果正常,但到1951年仍未作商品性栽種。1979年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南亞熱帶作物研究所開始進行夏威夷果(澳洲堅果)的引種試種研究。80年代初,我國粵、桂、瓊、滇、黔、川、閩等省區不少單位也開始引入優良品種試種。夏威夷果(澳洲堅果)從而成為我國南方各省區20年來引種試種最熱門的果樹之一,局部進行了大規模發展。1990年廣西夏威夷果(澳洲堅果)面積為52公頃。1995年華南7省區夏威夷果(澳洲堅果)種植面積為200多公頃。1997年雲南夏威夷果(澳洲堅果)面積已達733公頃,2000年發展到約3000公頃。 近年來,宜植地帶的世界各國都在積極發展這一新興果樹。現在主產於美國、澳大利亞、肯亞、南非、哥斯大黎加、瓜地馬拉、巴西等國。其它生產國有:斐濟、紐西蘭、馬拉維、辛巴威、坦尚尼亞、衣索比亞、委內瑞拉、墨西哥、秘魯、薩爾瓦多、牙買加、古巴、中國、印度尼西亞、泰國、以色列等。1993年世界夏威夷果(澳洲堅果)種植面積約2萬公頃,產量3萬多噸,主要產於美國和澳大利亞(佔世界總量的90%以上)。1995—1996年度7個主產國的夏威夷果(澳洲堅果)種植面積為4.33萬公頃,產量6.07萬噸。1997年世界夏威夷果(澳洲堅果)果仁產量約為1.73萬噸。盡管如此,夏威夷果(澳洲堅果)的產量仍然不到全球干堅果總量的0.1%,還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況。既有廣闊的國際市場,國內也有巨大的市場潛力。 夏威夷果(澳洲堅果)屬植物有10個種,可食用、有栽培價值的僅有2個種,即光殼種和粗殼種,但它們的雜交種很多。粗殼種種仁率和含油量都低於光殼種,產品質地和風味也比不上光殼種,且加工產品易變成褐色,但含糖量高於光殼種。所以,目前所推薦種植的優良品種均屬於光殼種,且每畝生產成本為200元以內,產值可達2000元以上。粗殼種可作觀賞樹或綠化樹種,也可作為光殼種嫁接的砧木。 在適宜的條件下,夏威夷果(澳洲堅果)定植後6-7年即可獲得相當可觀的產量,豐產期達40-60年,甚至更長,生長良好的健康樹,其豐產性隨著樹齡的增長和植株增大而增長。夏威夷果(澳洲堅果)種子球形,乳白色,直徑1.2—3厘米,含油達60%—80%,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各約9%,並含有相當豐富的鈣、磷、鐵、氨基酸和維生素Bl、B2,經炒制後風味獨特,質地細膩,清脆可口,香氣濃郁,與腰果和胡桃近似,並廣泛用作菜餚、餅食、麵包、糕點、糖果、巧克力和冰淇淋等的配料,又是天然白色拉油。因此,近年來夏威夷果(澳洲堅果)風靡全球,身價日增,成為國際市場上最受歡迎的高級堅果。 夏威夷果(澳洲堅果)樹型優美,枝葉稠密,花美麗而芳香,木材堅實細密,且耐粗放,抗病蟲,不失為一種優良的園林綠化和用材樹種。 去外皮 夏威夷果(澳洲堅果)收割後的24小時內,要去除其纖維質的外皮,以減小果實的受熱呼吸左右,和加快果實烘乾。這些被剝離的外皮,通常被回收做為有機肥料,而帶著外殼的夏威夷果(澳洲堅果)就被送到了堅果處理廠加工處理。 烘乾 小心的烘乾是夏威夷果(澳洲堅果)處理工藝中非常關鍵的一部,直接決定著果實的保存期限和最終產品的口感和質量,剛剛豐收的夏威夷果(澳洲堅果)含上至30%的水分,烘乾過程大約需要三周,能夠把含水量降低到1.5%,果實也會縮小到果殼的內部,與殼體內壁分離,這就使得果實破殼的時候不會損傷果仁。 破殼和分揀 盡管夏威夷果(澳洲堅果)土生土長在澳洲,早期的處理方式都是有這些狂熱者們手工緩慢的破殼,直到1954年,第一個商用夏威夷果(澳洲堅果)破殼流程才出現,現代機器大大促進和改善了夏威夷果(澳洲堅果)的產業歷史,在果仁完好的情況下,去除外面這曾堅硬的果殼。這種機器有一片固定的刀片,一個活動的切割刀片或者一個聯動的滾筒和一個基座用來壓迫果殼,同時根據夏威夷果(澳洲堅果)的質量不同也進行相關的分揀。 包裝 破殼後的夏威夷果(澳洲堅果)一般保存在密封的金屬或者塑料包裝中,儲藏在陰涼、乾燥的環境下,一年內不會變質。低溫低濕情況下可以延長保質期。 夏威夷果(澳洲堅果)再處理和再包裝時很容易變質,您需要留意幾個必須的原則。不像其他可食用的堅果,夏威夷果(澳洲堅果)需要一個低濕度,低氧氣含量的儲藏環境。它最好是真空保存在密封袋中,然後儲藏在食用級的二氧化碳或氮氣中。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一個滿意的保質期。 市場配送 當夏威夷果(澳洲堅果)成熟後,經過收貨,去外皮,烘乾,破殼分揀,食品烘製加工,儲存,包裝一系列的工序後,終於可以成為消費者桌上的美味,當然這就需要陪送到全世界各個國家的消費者手中,這同樣是一個復雜的工序,拖車,貨櫃,海運,到岸分銷,陪送。夏威夷果產業近年來不斷的進步也是有著這一套完善的市場物流保證,才能夠使得產業的發展。
『貳』 夏威夷果長在什麼樹上夏威夷果樹生長環境是怎樣的
夏威夷果即澳洲堅果,(拉丁學名:Macadamia ternifolia F. Muell.)別名:昆士蘭栗、澳洲胡桃、夏威夷果、昆士蘭果,是一種原產於澳洲的樹生堅果。澳洲堅果屬常綠喬木,雙子葉植物。樹冠高大,葉3~4片輪生,披針形、革質,光滑,邊緣有刺狀鋸齒。總狀花序腋生,花米黃色,果圓球形,果皮革質,內果皮堅硬,種仁米黃色至淺棕色。適合生長在溫和、濕潤、風力小的地區。
澳洲堅果原產於澳大利亞,屬山龍眼科,堅果屬植物,常綠喬木,素有「乾果之王」的譽稱。根系分布淺,抗風能力弱,適生氣溫10-30℃,最適宜氣溫15-30℃,低於10℃或超過30℃對堅果生長不利。年降雨量在1000-2000㎜的地區種植生長,結果較好,降雨量在1000㎜以下或乾旱地區種植生長慢,果實變小,發育不良,落果嚴重。
『叄』 夏威夷果長在樹上是什麼樣子的
夏威夷果是一種樹生堅果,其植株可以稱之為夏威夷果樹,是一種常綠的熱帶喬木且植株比較高,成年的果樹高度在5~15米之間不等,甚至有高達18米的果樹。如果是樹苗種植,一般需要成長4~5年才能長成結果植株。通常夏威夷果的花期在4、5月份,果期在7、8月,也有的在9、10月。
澳洲堅果屬常綠喬木,雙子葉植物。樹冠高大,葉3~4片輪生,披針形、革質,光滑,邊緣有刺狀鋸齒。總狀花序腋生,花米黃色,種仁米黃色至淺棕色。
山龍眼科、澳洲堅果屬植物在世界上眾多的乾果之中,澳洲堅果的經濟價值最高,素來享有「乾果之王」的譽稱。分布區域:澳大利亞東部、新喀里多尼亞、印度尼西亞蘇拉威西島。
『肆』 夏威夷果是什麼地方盛產的
夏威夷果原產地在澳大利亞東南部熱帶雨林中,現世界熱帶地區有栽種。中國夏威夷果產地主要是南方雲南的西雙版納,以及廣東、廣西、台灣等地。
(4)夏威夷果樹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夏威夷果栽培技術:
一、選地
澳洲堅果屬熱帶、亞熱帶高檔經濟作物,具有較強的適應性,適宜種植在海拔1200米以下的丘陵或平地,要求夏季最高溫度一般不超過35℃,冬季最高溫度不低於15℃,最低溫度不低於0℃,終年無霜或偶有輕霜,土層深厚,富含有機質,PH值為5.0至6.0,排水良好,旱季缺水時有灌溉條件。因該樹樹冠茂密,根系淺、不抗風,所以果園應選擇在常年局地大風少的地方,易受台風影響的地區,要建防風林帶,幼樹期需用竹子、樹枝作支撐,以抗風害。
二、選種
優良品種以植株生長旺盛、抗風、耐旱、高產、優質、樹冠勻稱、直立、分枝粗壯為特點。盛產期平均株產在25公斤至50公斤以上,種仁大小中等,種仁率30%至50%,一級種仁佔98%左右。一般種植採用無性系芽接苗。用實生苗做砧木,培育1年至2年後,在11月至12月或3月至4月芽接。作芽接用的芽條在芽接前1月至2月進行環剝基部,以利碳水化合物的積累,提高芽接成活率,抽芽茁壯。
三、定植
定植要避開乾旱、多雨和高溫季節,在雨季前期或後期定植,以利植株恢復生長。種植密度隨土壤條件和品種類型不同而異。在廣西一般株行距為4米×5米,每畝種植33株,每畝投產在25株以上;雲南則提倡依品種而異,株行距採用4米×7米、4米×8米和4米×9米,畝種植18株至24株。挖穴規格為0.8×0.8×0.6(米)。大多數澳洲堅果具有很大程度的自交不孕性,故定植品種要交叉搭配(不同品種隔行交叉定植),一塊地至少要搭配兩個品種。
夏威夷果營養豐富,含油量70%-79%,尤其以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為特點,以油酸和棕櫚酸為主,光殼種澳洲堅果種仁的不飽和脂肪酸與飽和脂肪酸的比值為6.2,粗殼種為4.8;蛋白質9%,還含有豐富的鈣,磷,鐵,維生素B1、B2和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
夏威夷果果仁香酥滑嫩可口,有獨特的奶油香味,是世界上品質較佳的食用堅果,風味和口感都遠比腰果好。如果你家在雲南等南方地區,可以嘗試種植夏威夷果樹。
『伍』 夏威夷果是怎樣長的
夏威夷果樹:中等尺寸,熱帶常青樹,有延展,完整遮蓬,寬30英尺,高20-30英尺。葉子是直的倒卵形,4-6英寸長,有少數利齒,厚;整體給人感覺象大的冬青葉。
花,授粉:花兒是完美的,大多數品種是自己成熟,但有時交叉授粉生長得更好。開花不同步;樹木可能在同一時候會有花,未成熟和成熟的堅果。花兒生長在長的,芬芳的許多個體花組成的總狀花序上,從在1年樹木上的側面倍蕾。冬季中期開花,7、8個月後,在7-11月份收獲堅果,盡管一些堅果在一年內成熟得好或差一些。
夏威夷果實:植物學上叫做核果,外部果肉被去除得到堅果。在一根長滿的莖上有10-30個堅果,覆蓋著厚的,亮綠的外殼(=中果皮和外果皮),其連接到內果皮上。堅果是圓的,內核封在硬的殼內,殼佔40%。
夏威夷果又稱澳洲堅果,是一種原產於澳洲的樹生堅果,含有豐富的鈣、磷、鐵、維生素B1、B2和氨基酸,享有「乾果皇後」的譽稱!
在世界上眾多的乾果之中,夏威夷果(澳洲堅果)的經濟價值最高,素來享有「乾果之王」的譽稱。澳洲堅果又名澳洲胡桃、昆士蘭栗,香港稱為「夏威夷果」,屬山龍眼科常綠高大喬木,高可達18米,原產於澳大利亞東部沿海、昆士蘭州東南部和新南威爾士州北部的亞熱帶雨林中(南緯20o31'一30o)。
夏威夷果(澳洲堅果)果仁營養豐富,其外果皮青綠色,內果皮堅硬,呈褐色,單果重15—16克,含油量70%左右,蛋白質9%,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還富含礦物質和維生素。夏威夷果(澳洲堅果)果仁香酥滑嫩可口,有獨特的奶油香味,是世界上品質最佳的食用用果,有「乾果皇後」,「世界堅果之王」之美稱,風味和口感都遠比腰果好。夏威夷果(澳洲堅果)除了製作乾果外,還可製作高級糕點、高級巧克力、高級食用油、高級化妝品等。夏威夷果(澳洲堅果)果晶在國際市場上價格昂貴,產品供不應求。目前國內市場尚無產品供應,市場潛力很大,發展種植夏威夷果(澳洲堅果)將獲極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夏威夷果的故事
夏威夷果這個好聽的名字看起來似乎一下子就讓人聯想到是美國夏威夷群島上的寶貝,事實上,夏威夷的確是夏威夷果的主要產地之一,但並非是其發祥地,只是精明的美國商人從澳大利亞把這種神奇的果子引進到了夏威夷群島,並且在那裡商業性的發展起來。
人們認為很久以前,澳洲大陸被歐洲探險者發現的時候,土著居民聚居在澳洲東部Great Dividing Range 以兩種常青的樹木果實為食,其中的一種他們叫做'Kindal Kindal'。
1850年,這些樹被一個英國植物學家Ferdinand Von Meuller和澳洲Brisbane種植園主管Walter Hill注意到,這兩個人在Queensland的森林裡面發現了這種美妙的植物。唯一的區別是他們所發現的兩種澳洲堅果有所不同,分別是Macadamia integrifolia (光滑果皮)和Macadamia tetraphylla (粗糙果皮),兩者都可以食用,只是後者烘烤以後沒有前者美味,Macadamia這個生物類名是為了紀念那個時候一位有卓越貢獻的科學家而命名的,他是Dr John McAdam.
夏威夷果也叫做澳洲堅果就是這個原因,因為夏威夷果(澳洲堅果)是唯一一種澳大利亞土生土長的被用來作為食用經濟作物的植物,集中生長在Northern New South Wales 和South eastern Queensland,這里具有植物蓬勃生長所必須的肥沃土壤和充足的降雨量。
澳洲堅果樹可以緩慢生長到12-15米,深綠色有光澤的樹葉,精巧,細小的長簇狀芬芳的花,成米白色或者粉色,每一簇花團有40-50朵小花,結4-15個小果蕾,成熟後就是夏威夷果。
夏威夷果仁本身被非常堅硬的木狀的殼子包著,外面還有一層綠色的纖維質果皮包裹,自然的夏威夷果樹在一年中大多數時間,其花朵,果蕾,成熟的果實,都會同時的存在和生長。果實在每年三月到九月之間會成熟掉落到地上,收割機按時的來收集。
夏威夷果種植統計:世界范圍的指數還未知。
1. 夏威夷 1998年19200英畝產出24000MT,大多數在大島。價值=35-45百萬美元。2700-3000lbs/英畝。[收入-支出=0.67-0.74 $/lb]。1980年後期開始價格有一次大的降低,大約.20/lb。90年代面積增長了大約5%,表明有回升。
2. 南非 生產數據未知;70年代有4000英畝
3. 瓜地馬拉 夏威夷的種植者們發展到了這片區域,4000英畝。
4. 其他. 澳大利亞(3000英畝),拉美,牙買加,紐西蘭,以色列,和馬拉維正在發展小作物。加利幅尼亞1989年在2000英畝上生產150000lbs,一些沒bearing。全都是M.tetraphylla。
植物學描述
夏威夷果樹:中等尺寸,熱帶常青樹,有延展,完整遮蓬,寬30英尺,高20-30英尺。葉子是直的倒卵形,4-6英寸長,有少數利齒,厚;整體給人感覺象大的冬青葉。
花,授粉:花兒是完美的,大多數品種是自己成熟,但有時交叉授粉生長得更好。開花不同步;樹木可能在同一時候會有花,未成熟和成熟的堅果。花兒生長在長的,芬芳的許多個體花組成的總狀花序上,從在1年樹木上的側面倍蕾。冬季中期開花,7、8個月後,在7-11月份收獲堅果,盡管一些堅果在一年內成熟得好或差一些。
夏威夷果實:植物學上叫做核果,外部果肉被去除得到堅果。在一根長滿的莖上有10-30個堅果,覆蓋著厚的,亮綠的外殼(=中果皮和外果皮),其連接到內果皮上。堅果是圓的,內核封在硬的殼內,殼佔40%。
生長和環境狀況
氣候:盡管是熱帶樹木,澳大利亞堅果容忍輕度嚴寒(28-32F),不能忍受過份的熱;在夏威夷,冷的海洋風充許在海平面上培植,但在熱帶內陸,樹木必須長在1500-3500英尺高度上。他們沒有冷卻要求,但季節性的溫度變換也許可以幫助同步開花。樹木在4-5年後開始產出果實,有75-100年的產出生命。為了防止擁擠,樹木需要在熱帶有35X35英尺的空間。
收獲,收後處理
盡管機械收獲機被考慮採用,堅果大部分還是以手工收獲的。收獲也許會維持6-12周時間。收獲的堅果以機械方式除殼,使其干到低水份含量(<2%)。堅果被粉碎,然後揀選以去除無色內核和殼碎片。內核通過浮選被評為兩種等級,I級內核(>72%油)漂浮,II級(<72%油)下沉。
營養貢獻,食物用途
作物的大部分被用來作糖果,但整個內核被烘烤,加鹽,裝在罐頭中賣,通常在市場中「gourmet」區有售。
澳大利亞堅果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好的桌上堅果之一。他們含有高量的油,因此非常育肥。
營養價值,每100克可食用部分:
水 (%) ............................................ 2
卡路里 ............................................ 727
蛋白質 (%) .......................................... 9.2
脂肪 (%) .............................................. 78
碳水化合物 (%) .....................................10
生纖維 (%) ......................................... ?
% of US RDA*
維生素 A .......................................... ---
硫胺, B1 ...................................... 16
核黃素, B2 ..................................... 7.5
煙酸 ............................................... 9
維生素 C ........................................... ---
鈣 ............................................ 4.5
磷 ............................................ 21
鐵 ................................................. 18
鈉 .............................................. ---
鉀 .................................................8
*FDA所定每日推薦允許百分比,假設154lb成年男性,2700卡路里每天。
——————————————————————————————
種植:
夏威夷果(澳洲堅果)作為果樹來栽培的時間很短,只有數十年的歷史,但發展速度非常快。在其原產地,當地居民從野生樹上採收果仁食用或榨油,已有100多年的歷史。直到20世紀30年代果仁來源仍靠從野生樹採取,當時人工栽培的最大果園只有幾英畝。美國加州大學於1880年最早從澳大利亞引入夏威夷果(澳洲堅果),作為觀賞樹在校內栽種。夏威夷大學農業試驗場於1892年第一次從澳大利亞引種夏威夷果(澳洲堅果),1922年試圖作商品性栽培,但未成功。直到1954年夏威夷才有夏威夷果(澳洲堅果)1214.1公頃,產量500噸;但隨後發展十分迅速,1970年產量6000噸;1981年種植面積5584.86公頃,其中投產面積為4047公頃,產量1.51萬噸;1988年種植面積為8600公頃,其中投產面積6240公頃,產量1.94萬噸。美國加州1986年夏威夷果(澳洲堅果)的產量為3噸,1988年的面積為320公頃。1960年之前,澳大利亞夏威夷果(澳洲堅果)的種植面積還不到100公頃,產量不到50噸。60年代以後澳大利亞才開始大面積、商業化發展夏威夷果(澳洲堅果)。1980年澳大利亞夏威夷果(澳洲堅果)種植面積和產量分別為2832.67公頃和1500噸,1989年為6000公頃和6800噸。1992年產量為1.35萬噸,2000年約為2.5萬噸。
我國引入夏威夷果(澳洲堅果)約在1910年,最先引種在台北植物園作為標本樹。1931年又從夏威夷引入種子和實生苗500株在嘉義栽種。1940年原嶺南大學引種夏威夷果(澳洲堅果)於廣州。經過多年實踐,肯定了其生長結果正常,但到1951年仍未作商品性栽種。1979年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南亞熱帶作物研究所開始進行夏威夷果(澳洲堅果)的引種試種研究。80年代初,我國粵、桂、瓊、滇、黔、川、閩等省區不少單位也開始引入優良品種試種。夏威夷果(澳洲堅果)從而成為我國南方各省區20年來引種試種最熱門的果樹之一,局部進行了大規模發展。1990年廣西夏威夷果(澳洲堅果)面積為52公頃。1995年華南7省區夏威夷果(澳洲堅果)種植面積為200多公頃。1997年雲南夏威夷果(澳洲堅果)面積已達733公頃,2000年發展到約3000公頃。
近年來,宜植地帶的世界各國都在積極發展這一新興果樹。現在主產於美國、澳大利亞、肯亞、南非、哥斯大黎加、瓜地馬拉、巴西等國。其它生產國有:斐濟、紐西蘭、馬拉維、辛巴威、坦尚尼亞、衣索比亞、委內瑞拉、墨西哥、秘魯、薩爾瓦多、牙買加、古巴、中國、印度尼西亞、泰國、以色列等。1993年世界夏威夷果(澳洲堅果)種植面積約2萬公頃,產量3萬多噸,主要產於美國和澳大利亞(佔世界總量的90%以上)。1995—1996年度7個主產國的夏威夷果(澳洲堅果)種植面積為4.33萬公頃,產量6.07萬噸。1997年世界夏威夷果(澳洲堅果)果仁產量約為1.73萬噸。盡管如此,夏威夷果(澳洲堅果)的產量仍然不到全球干堅果總量的0.1%,還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況。既有廣闊的國際市場,國內也有巨大的市場潛力。
夏威夷果(澳洲堅果)屬植物有10個種,可食用、有栽培價值的僅有2個種,即光殼種和粗殼種,但它們的雜交種很多。粗殼種種仁率和含油量都低於光殼種,產品質地和風味也比不上光殼種,且加工產品易變成褐色,但含糖量高於光殼種。所以,目前所推薦種植的優良品種均屬於光殼種,且每畝生產成本為200元以內,產值可達2000元以上。粗殼種可作觀賞樹或綠化樹種,也可作為光殼種嫁接的砧木。
在適宜的條件下,夏威夷果(澳洲堅果)定植後6-7年即可獲得相當可觀的產量,豐產期達40-60年,甚至更長,生長良好的健康樹,其豐產性隨著樹齡的增長和植株增大而增長。夏威夷果(澳洲堅果)種子球形,乳白色,直徑1.2—3厘米,含油達60%—80%,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各約9%,並含有相當豐富的鈣、磷、鐵、氨基酸和維生素Bl、B2,經炒制後風味獨特,質地細膩,清脆可口,香氣濃郁,與腰果和胡桃近似,並廣泛用作菜餚、餅食、麵包、糕點、糖果、巧克力和冰淇淋等的配料,又是天然白色拉油。因此,近年來夏威夷果(澳洲堅果)風靡全球,身價日增,成為國際市場上最受歡迎的高級堅果。
夏威夷果(澳洲堅果)樹型優美,枝葉稠密,花美麗而芳香,木材堅實細密,且耐粗放,抗病蟲,不失為一種優良的園林綠化和用材樹種。
去外皮
夏威夷果(澳洲堅果)收割後的24小時內,要去除其纖維質的外皮,以減小果實的受熱呼吸左右,和加快果實烘乾。這些被剝離的外皮,通常被回收做為有機肥料,而帶著外殼的夏威夷果(澳洲堅果)就被送到了堅果處理廠加工處理。
烘乾
小心的烘乾是夏威夷果(澳洲堅果)處理工藝中非常關鍵的一部,直接決定著果實的保存期限和最終產品的口感和質量,剛剛豐收的夏威夷果(澳洲堅果)含上至30%的水分,烘乾過程大約需要三周,能夠把含水量降低到1.5%,果實也會縮小到果殼的內部,與殼體內壁分離,這就使得果實破殼的時候不會損傷果仁。
破殼和分揀
盡管夏威夷果(澳洲堅果)土生土長在澳洲,早期的處理方式都是有這些狂熱者們手工緩慢的破殼,直到1954年,第一個商用夏威夷果(澳洲堅果)破殼流程才出現,現代機器大大促進和改善了夏威夷果(澳洲堅果)的產業歷史,在果仁完好的情況下,去除外面這曾堅硬的果殼。這種機器有一片固定的刀片,一個活動的切割刀片或者一個聯動的滾筒和一個基座用來壓迫果殼,同時根據夏威夷果(澳洲堅果)的質量不同也進行相關的分揀。
包裝
破殼後的夏威夷果(澳洲堅果)一般保存在密封的金屬或者塑料包裝中,儲藏在陰涼、乾燥的環境下,一年內不會變質。低溫低濕情況下可以延長保質期。
夏威夷果(澳洲堅果)再處理和再包裝時很容易變質,您需要留意幾個必須的原則。不像其他可食用的堅果,夏威夷果(澳洲堅果)需要一個低濕度,低氧氣含量的儲藏環境。它最好是真空保存在密封袋中,然後儲藏在食用級的二氧化碳或氮氣中。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一個滿意的保質期。
市場配送
當夏威夷果(澳洲堅果)成熟後,經過收貨,去外皮,烘乾,破殼分揀,食品烘製加工,儲存,包裝一系列的工序後,終於可以成為消費者桌上的美味,當然這就需要陪送到全世界各個國家的消費者手中,這同樣是一個復雜的工序,拖車,貨櫃,海運,到岸分銷,陪送。夏威夷果產業近年來不斷的進步也是有著這一套完善的市場物流保證,才能夠使得產業的發展。
『陸』 夏威夷果樹什麼樣
夏威夷果是一種樹生堅果,其植株可以稱之為夏威夷果樹,是一種常綠的熱帶喬木且植株比較高,成年的果樹高度在5~15米之間不等,甚至有高達18米的果樹。如果是樹苗種植,一般需要成長4~5年才能長成結果植株。通常夏威夷果的花期在4、5月份,果期在7、8月,也有的在9、10月。
形態特徵
喬木,高5-15米。葉革質,通常3枚輪生或近對生,長圓形至倒披針形,長5-15厘米,寬2-3(-4.5)厘米,頂端急尖至圓鈍,有時微凹,基部漸狹;側脈7-12對;每側邊緣具疏生牙齒約10個,成齡樹的葉近全緣;葉柄長4-15毫米。
總狀花序,腋生或近頂生,長8-15(-20)厘米,疏被短柔毛;花淡黃色或白色;花梗長3-4毫米;苞片近卵形,小;
花被管長8-11毫米,直立,被短柔毛;花絲短,花葯長約1.5毫米,葯隔稍突出,短、鈍;子房及花柱基部被黃褐色長柔毛;花盤環狀,具齒缺。
果球形,直徑約2.5厘米,頂端具短尖,果皮厚2-3毫米,開裂;種子通常球形,種皮骨質,光滑,厚2-4(-5)毫米。花期4-5月(廣州),果期7-8月。
我國廣州的夏威夷果花期在4-5月,果期在7-8月,夏威夷果(澳洲堅果)適合生長在溫和、濕潤、風力小的地區。所以夏威夷果果園應選擇在常年局地大風少的地方,易受台風影響的地區,要建防風林帶,幼樹期需用竹子、樹枝作支撐,以抗風害。
『柒』 夏威夷果樹是什麼樣子
夏威夷果樹喬木,高5-15米。葉革質,通常3枚輪生或近對生,長圓形至倒披針形,長5-15厘米,寬2-3(-4.5)厘米,頂端急尖至圓鈍,有時微凹,基部漸狹;側脈7-12對;每側邊緣具疏生牙齒約10個,成齡樹的葉近全緣;葉柄長4-15毫米。
夏威夷果樹有較強的適應性,喜歡在溫暖的環境下生長發育,而雲南地區的周圍溫差大,比較適合夏威夷果樹的生長發育,也利於果實營養物質的形成,但夏季的高溫不要高於35℃,冬季的溫度也不能低於15℃,否則就會產量稀少。
(7)夏威夷果樹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我國夏威夷果樹的花期是在春季的4~5月份,到了夏季的7~8月份時候進入盛果期,但植株的根部分布較淺,雨水充足的環境能促進果實的生長,並且植株不抗風,所以在幼樹期間要用竹子或者樹枝建立支架,以抗風害。
定植夏威夷果樹的時候要避開乾旱季節,應在雨季前後進行定植,以利於恢復根系的生長,種植的密度應根據品種的不同而決定,在苗木期間要經常澆水,保持土壤濕潤,同時也要最好對病害的預防,否則會導致果實產量降低。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澳洲堅果
『捌』 夏威夷果是什麼樹上結的果實
夏威夷果即澳洲堅果,長在澳洲堅果樹上。
澳洲堅果屬常綠喬木,雙子葉植物。樹冠高大,葉3~4片輪生,披針形、革質,光滑,邊緣有刺狀鋸齒。總狀花序腋生,花米黃色,果圓球形,果皮革質,內果皮堅硬,種仁米黃色至淺棕色。
澳洲堅果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好的桌上堅果之一。他們含有高量的油,因此非常育肥。澳洲堅果果仁香酥滑嫩可口,有獨特的奶油香味,是世界上品質較佳的食用堅果,素有「乾果皇後」「世界堅果之王」之美稱 ,風味和口感都遠比腰果好 。
在澳洲堅果油的眾多成分中,胡蘿卜素和葉綠素賦予澳洲堅果油金黃透綠的獨特色澤,而葉綠素起新陳代謝作用,促進細胞生長,加速傷口癒合,還有助於營養和美化皮膚,減少皺紋的產生。澳洲堅果油還是一種極好的治療皮膚疾病的天然葯物。
『玖』 夏威夷果樹長什麼樣
最適生長溫度為15~30℃,高於30℃生長嚴重受阻,10℃停止生長,成齡樹能耐短期的-4~-5.6℃低溫,在年降雨量為1300~3000mm、干濕季明顯的熱帶和溫暖無霜的亞熱帶地區栽培最佳。土壤深厚肥沃疏鬆、排水良好、pH4.5~6.5、海拔770m以下為最適宜園地。生長在澳大利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