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素描青花瓷瓶圖片
圖片多、難度大,有民風、有水平的選題;附圖見後文:
素描,廣義上的素描,涵指一切單色的繪畫,起源於西洋造型能力的培養。狹義上的素描,專指用於學習美術技巧、探索造型規律、培養專業習慣的繪畫訓練過程;
青花瓷,又稱白地青花瓷,常簡稱青花,中華陶瓷燒制工藝的珍品。是中國瓷器的主流品種之一,屬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鈷的鈷礦為原料,在陶瓷坯體上描繪紋飾,再罩上一層透明釉,經高溫還原焰一次燒成。鈷料燒成後呈藍色,具有著色力強、發色鮮艷、燒成率高、呈色穩定的特點。原始青花瓷於唐宋已見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則出現在元代景德鎮的湖田窯。明代青花成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時發展到了頂峰。明清時期,還創燒了青花五彩、孔雀綠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紅彩、黃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種。
⑵ 怎樣鑒別清代青花瓷
清代青花瓷品類眾多,以康熙青花瓷器部分款識辨別為例:
康熙青花瓷器的題款特點鮮明,無論在字體的寫法或款識的布局上,在清代都是最為豐富的,綜合起來有以下幾種:
1、紀年款 :主要是青花「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楷書款,少見篆書款和草書款,字體雄健有力,端莊工整,字與字之間距離比較大。仿寫前朝款識有宣德款、成化款、嘉靖款、萬曆款,其中有官窯青花也有民窯青花。
2、堂名款:又稱「家堂款」。此種款識在清代較為流行,多數是民窯青花款,有「復香軒之清制」、「松柏堂制」、「美玉堂」、「三元堂制」、「永興堂制」、「聚星堂制」、「來雨堂博古制」、「珍玉堂制」、「彩玉堂制」、「安素草堂」、「奇玉堂制」等。
3、吉言贊頌款:此類款識主要有「杏林春宴」、「世德留芳,祿在其中」、「滄浪綠水」、「奇石寶鼎之珍」、「益友珍玩」、「清玉寶鼎之珍」、「博古雅玩」、「永慶奇珍」、「美玉」、「玩玉」等。
4、標志、圖案、花押款:有樹葉、梅花、海螺、小兔、雙魚、靈芝、荷花、鼎爐、方勝、冊本、爵杯、花卉等。
(2)青花瓷茶葉罐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清晚期青花瓷鑒藏知識:
咸豐(1851~1861年):咸豐青料使用國產青料,可能是珠明料。典型咸豐青花發色淡雅或鮮艷,民窯青花發色灰暗或灰黑色。咸豐青花瓷造型趨向笨拙,官窯青花的時代風格與道光朝相若。其人物特點是鼻骨高直、隆起有勾,俗稱「鷹鉤鼻」。紋飾呆板,無生氣。在工藝方面,一般胎體較前朝厚重,胎質粗松,釉質泛白,釉面稀薄,具有「波浪釉」的時代特徵。
同治(1862~1874年):同治青料採用國產青料,可能是珠明料。典型同治青花發色清雅明艷。民窯大多發色藍灰色,或黑淡和藍黑色,但均顯漂浮。同治末期開始用進口青料洋藍,發色鮮亮,明艷泛紫,缺乏天然礦物青料的美感。
光緒(1875~1908年):光緒青花發色漂浮在釉中,而康熙、乾隆則在釉下;光緒仿永樂、宣德筆法,也用點拓法,但「鐵斑」漂浮,比清早期仿品機械呆板。豆青地托粉青花少見了。光緒青花瓷的造型豐富多彩,紋飾圖案豐富,筆致細而拘謹。工藝上,胎質細白堅密,但與清前期的相比明顯松軟;民窯則更覺粗糙、笨重。釉面稀薄,欠溫潤,釉色白中微閃青,已趨向現代瓷的純白色調。瓶頸部兩邊或飾對稱鋪首銜環耳。
⑶ 請專家幫忙看下青花瓷是真的嗎
這叫青花瓷是一個蓋罐,類似茶葉罐,是清代中後期的,品相不錯,有一定的收藏價值。
⑷ 如何儲存茶葉 陶瓷茶葉罐密封性好嗎
⑸ 手裡有家裡傳下來的一個青花瓷,想鑒定一下,哪行啊
悅藏天下啊,買家多,而且平台放心公證,鑒定真實,望採納
⑹ 請教的一個漂亮的青花四方茶葉罐
青花瓷茶葉罐和陶制茶葉罐各有特色,主要看你拿來裝什麼茶
青花瓷茶葉罐外形光艷麗,首先給人清爽靜心的感覺,製作茶葉罐密封效果好,便於儲存綠茶。
陶制茶葉主要在於耐用與美觀,陶的還具有透氣性,這類罐密封性不是特別強,而且是常溫下擺放,所以放紅茶,大紅袍等岩茶,普洱茶等黑茶比較適宜。
⑺ 我有個清代青花瓷罐能值多少錢
估計不超過300元,長沙市文玩市場多有,100多一個。
⑻ 我家有一個青花瓷,年代大概是清朝中期的,但是具體價格不知道是多少這有圖片,請哪位高人指點一下
清代中期的價格在5-10萬間,但請確定真偽
⑼ 清花纏枝連茶葉罐最值錢的是哪一個朝代
清花纏枝連茶葉罐最值錢的是哪一個朝代?
這是哪個朝代的瓷器值錢嗎
青花瓷來說,
最值錢的就是元青花了,
這個朝代的青花瓷傳世很少,
是最稀少也是最值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