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剪窗花 剪紙圖案
剪紙圖案大全及各種山水、花鳥、窗花的製作方法請參閱:
http://e.pcbaby.com.cn/resource/sg/jzta/
例:
剪紙圖案大全:山水的剪紙方法
2015-12-17出處:其他作者: 佚名
關鍵詞:剪紙剪紙圖案大全剪紙教程剪紙圖片窗花的剪法窗花剪紙教程
步驟/方法
准備:分別取兩張色紙.對疊兩農.每份合成四層.或取八張色紙用訂書機分兩份訂好。
描圖:把圖描在訂好的紙上.標好山上、山問的小樹及小房舍等點景圖形的位置。
剪制:剪紙作品中表現山水風景的手法.都以概括寫意為主。剪山之大之雄.絕不能按真山真樹的比例.而是以小樹、小橋、小房舍為襯托。山的紋理也只能在適當的位置剪幾條.給人以點到為止的感覺。這幾糸紋理是直是曲要看山的罄體形態.要有硫有密.千萬不能平均布置.否則不自然而顯得呆板。
注意事項
常言道:「剪山易.剪景難」.難就難在什麼應該大、什麼應該小。剪點景小樹.不同於其他繪畫那樣如實地反映客觀形態.而是取其大勢.高度提煉。如圖j中的柳樹.只剪外形的主枝條.並未剪它的葉子.又如圖中的松樹及灌木.也只反映它的大的形態.並且不能按實際與山的比例.而是把樹放的大一些.剪景中的房舍、塔樓、橋、船、人等.相對於整體剪紙布局講.應盡量剪的小一些.以它們的小才能烘托山之大、景之深。
② 剪紙都有哪些圖案
剪紙,一般上有二方連續,四方連續,團花,這些都是初學者,如果有一定的功底,可以多看看民間故事,剪紙多數是表現民間吉祥故事,十二生肖,連年有餘(一朵蓮花,一個荷葉,一條魚組合到一塊兒),還例如說,蝙蝠代表「福」,梅花鹿代表「官祿」,仙鶴代表「長壽」,桃子、石榴、佛手也代表福、祿、壽。
③ 剪紙圖案大全及方法白紙剪什麼好看
1、網路圖片上輸入十二生肖剪紙,從眾多圖片中選出自己喜愛的「馬」的剪紙。
2、參照圖案用鉛筆畫在折疊好的大紅宣紙上,若畫不好,可用薄薄的白紙把圖案透下來,與宣紙訂在一起。
3、用刻刀進行刻制。
4、一幅馬的剪紙製作好後,在圖案兩側粘上紅色條形紙,一幅馬頭紙帽便做好了。
④ 風格各異的剪紙有哪些
剪紙,又稱剪花、窗花、刻紙,是中華民族歷史悠久的民間工藝,早在西漢司馬遷《史記》中就有記載。漢晉時,民間婦女就有用金銀箔和彩帛剪成方形花鳥,貼在鬢角為飾的風俗。唐詩中有關剪紙的詩句很多,李達《剪采》詩雲:「剪采贈相親,銀釵綴鳳真。」到了宋代,剪紙更加流行,這時有了專業藝人和專門的剪紙手工業。到了明清時期,剪紙在民間廣泛用作窗花、團花,象徵吉祥喜慶。另外,還做鞋花、枕花、傘花,梳妝鏡上的喜花,少婦背上嬰兒背帶的巾花、陶瓷器具上的邊飾等。
剪紙藝術發展到現在,種類繁多,有黑白剪紙、套色剪紙、分色剪紙、刻金彩襯等樣式。就創作者和表現內容來看分為兩個體系,一個是傳統民間剪紙,一個是表現新題材的新剪紙。民間剪紙的作者除少數專業性剪紙藝人外,大多是農村心靈手巧的婦女。她們從日常生活中選擇題材,花鳥飛禽、瓜果、蟲魚、民間故事、歷史人物、戲劇臉譜、吉祥圖案,無不入畫,富有生活情趣。民間剪紙輕寫實,重神似,結構簡潔,風格明快。新剪紙則在傳統民間剪紙的基礎上,借鑒中國畫與西洋畫的技巧,線條挺拔流暢,色彩明快鮮艷,既含傳統寓意,又閃耀著現代光芒,獨具藝術魅力。
我國剪紙藝術頗具民族特點,其最為流行的地方:北方有河北蔚縣,河南靈寶,山西浮山縣、靜樂縣,陝西千陽和山東蓬萊;南方有廣東佛山,江蘇邳縣,福建漳州等地。各地各民族剪紙風格各異,剪紙作品異彩紛呈。陝西的剪紙,粗獷奔放;河北的剪紙,善於點色;山西、山東的剪紙,淳樸厚重;廣東剪紙,善用金紙襯托;江蘇的剪紙,剪工精細;浙江的剪紙擅長邊飾圖案;福建的剪紙,形態自然。剪紙藝術直接影響了中國眾多造型藝術,如葬禮使用的「糊紙扎」,皮影戲的道具、粘貼畫、麥稈畫、農民畫等,都可以說是剪紙藝術的延伸與發展。剪紙藝術在我國民間盛行不衰,不愧是中國民間藝術中的瑰寶,成為世界藝術寶庫中的一種珍品。
河南靈寶剪紙
每年過了臘月二十三以後,姑娘和媳婦們「放下鋤頭上炕頭,拿起剪子剪虎頭」,開始剪紙,用來布置房屋。裝飾農舍的窗花、頂棚花、門箋等,都要在年前剪好。「二十八,貼花花」,臘月二十八是個約定俗成的貼年畫、貼窗花的日子。那些慶祝豐收、六畜興旺、延年益壽、吉祥美好的剪紙,體現著農家的希望,使樸素的農舍面貌煥然一新,不僅渲染了隆重熱鬧的節日氛圍,也促使屋子的主人喜氣洋洋、精神煥發。
到了正月初一這天,鄉民們成群結隊,呼朋喚友,串門拜年,互表問候。當然,欣賞窗花剪紙,也是拜年的一項內容。大家指指點點,品頭論足,姑娘、媳婦們嬉笑逗趣。如若誰的剪紙受到眾鄉鄰的誇獎,剪紙的作者就會感到無比榮耀。
春節需要剪紙,其他節日同樣也要剪紙。在河南靈寶,正月十五過後,人們要用黃表紙剪個金牛貼在大門上,以提醒人們備耕就要開始,要愛護耕牛,做好春耕的准備。也有人說,這是為了驅邪除病。相傳,春秋時的老子在函谷關令尹喜的住宅潛心撰寫《道德經》時,函谷關附近發生瘟疫,人們的生命危在旦夕。一天,老子的青牛吐出一個大肉團,當地人把它抱回鄉里。結果,肉團驅走了瘟神,使人們轉危為安。大家都說老子的牛是頭神牛,擁有鎮邪除魔的作用。由於春天經常流行瘟疫,所以人們就在正月十五之後,用黃表紙剪個金牛貼在大門上。金牛的下面掛一條紙帶,紙帶上用硃砂寫上四句話:
新春正月二十三,太上老君煉仙丹。
家家門上貼金牛,一年四季保平安。
在二月初二龍抬頭節、五月初五端陽節、七月十五鬼節、臘月二十三祭灶節,女子們也紛紛用剪紙來表達自己的心願。伴隨著剪紙,還有一些有趣的民謠在民間廣泛傳唱。盛行在六月初六剪扇子時的民謠是:
六月六汗水流,剪把扇子插墳頭。
晚輩都應盡孝道,死者九泉樂悠悠。
這些與剪紙、民俗相依的歌謠,使剪紙充滿了如詩、如畫、如歌、如舞的情趣。
在豫西,剪紙還是姑娘出嫁時特殊的嫁妝。新婚的頭一天,新娘要把自己准備好的剪紙送給婆家人。三天回門後,新娘還要把剪紙送給婆家的親戚鄰居。人們會根據這些剪紙來品評新娘是否心靈手巧。所以,准備剪紙是姑娘們結婚之前非常重大的事情。
中國人喜歡紅色,結婚大禮更以紅色為吉祥色。所以,結婚用的頂棚花、窗花、喜字花、嫁妝花等禮花,往往都是用紅紙剪成的,且都用整張剪裁,不用碎紙拼湊。人們認為,拼湊起來的禮花是不祥之物,新娘和新郎很難白頭到老。因此,人們用連綿不斷的回紋圖案,剪出了喜鵲登梅、鴛鴦戲水、連年有餘、雙喜臨門、鸞鳳和鳴等作品,表達夫妻百年和好的美好祝願。
江蘇揚州剪紙
揚州是我國剪紙盛行最早的地區之一,揚州剪紙歷史悠遠。隋煬帝三下揚州,廣築離宮別院。每到冬天,園苑中花樹凋零,池水結冰,隋煬帝令宮女們仿照民間剪紙,用彩錦剪為花葉,點綴枝條,懸於樹上,同時剪成荷花等物,去掉池中冰塊,逐一放置水上,這就像春夏之交的艷麗景色,讓人心曠神怡。唐代,揚州已有剪紙迎春的風俗。立春之日,民間剪紙為花,又剪為春蝶、春錢、春勝,或懸於佳人之首,或綴於花下,觀賞為樂。剪紙還有一些特殊用處,民間剪紙人、紙馬及紙錢等,用來祭奠鬼神。大詩人杜甫寫有「暖湯濯我足,剪紙招吾魂"詩句,即謂此用途。明清時,揚州剪紙加強了裝飾性,欣賞結合實用,既用於婦女兒童的裝飾,作為刺綉的底樣,剪製鞋花、枕花、檯布花、床單花等;也用作民間風俗裝飾,如年節圖案、喜慶圖案、門前花飾、燈彩花、龍船花、斗香花之類。民間剪紙藝人憑借一把剪刀、幾張彩紙,百般變化,寓意多樣,剪出象徵吉祥、如意、福壽、財喜等花樣來。直到清末民初,揚州仍有不少民間藝人以剪紙手藝謀生。
如今揚州剪紙的品種已達1000多種,銷售到幾十個國家和地區,為國內外的文化藝術交流作出了貢獻。
廣東佛山剪紙
源自宋代,盛於明清時代。從明朝起佛山剪紙已有專業作坊批量生產,產品銷往省內及中南、西南各省,並遠銷南洋各國。
佛山剪紙按其製作原料和方法分別有銅襯、紙襯、銅寫、銀寫、木刻套印、銅鑿、純色等大類。使用當地特產的銅箔、銀箔,用剪、刻、鑿等技巧,套襯各種彩紙和繪印上各種圖案,形成色彩鮮艷、金碧輝煌,富有南方特點的剪紙。佛山剪紙既有纖巧秀逸,又有渾厚蒼勁的表現手法,按用途而選材施藝。
福建剪紙
福建各地的剪紙都有不同的特證:山區的南平、華安等地以刻畫山禽家畜的作品最多,表現較為粗獷有力、淳厚質朴;沿海的閩南、漳浦一帶則屢見水產動物形象,風格細膩,造型生動;莆田、仙游一帶以禮品花為主,傾向於華麗纖巧的味道。
剪紙的作用非常廣泛:作歲時節日的窗花、燈花、儀禮花及刺綉的稿樣;也應用在傢具上;作復印漆畫的底版。
最具特點的樣式應為莆田的禮品花。賀生賀喜賀壽,祭神祭鬼祭祖,不管是饋贈還是設供,也不管是禮薄還是禮厚,都要貼上一枚鮮紅的剪紙花。就連豬頭、豬腳、豬肚兒、雞爪,也都如此。中國有句俗話叫「禮輕情意重」,禮物本是情意的表達,而禮物上的花兒,更能表明人際交往中的情意凝結。
陝西剪紙
陝西剪紙被民俗專家們喻為「活化石」。因為它較完整地沿襲了中華民族古老的造型紋樣,如魚身人面,獅身人首,與周文化相近的「抓髻娃娃」,與漢畫像所相似的「牛耕圖"等,傳承了中華民族陰陽哲學思想與生殖繁衍崇拜的觀念。
陝西剪紙藝術中,首推陝北民間剪紙。這一地區由於近百年來交通閉塞,地處偏遠,外來文化較難傳人,古代的文化藝術被農家婦女延續下來,世代相傳。如一些剪紙繼承漢代畫像石風格,外輪廓極其簡練、飽滿,形象生動,想像力豐富。如農家春節門上貼的《瓜子娃娃》,其四肢用紙剪出,頭用瓜子代替。因為作者都是農民,面廣人多,年齡各異,所以剪紙的題材豐富多樣。蔬菜花木、放牧紡織、婚喪嫁娶、民間傳說等是老年作者表現的題材。關中剪紙以其造型優美、細膩逼真而廣受人們的喜、愛。陝南剪紙人數較少,但以其誇張中略帶精巧、細致中隱藏真情的特點聞名。
⑤ 中國最著名的剪紙作品有哪些
《鹿鶴同春》、《鷹踏兔》、《扣碗》、《抓髻娃娃》、《魚唆蓮》、《和合二仙》《六國封相》、《嫦娥奔月》、《八仙鬧東海》等。
民間剪紙《鹿鶴同春》是民間傳統的主題紋樣。據記載,鶴即「玄鳥」,玄鳥是「候鳥」總稱。在民間文化中鹿稱為「候獸」,鶴稱為「候鳥」,鹿鶴同春是春天和生命的象徵。
《鷹踏兔》是民間洞房的喜花之一,也是傳統紋樣,在民間流傳極廣。
螢火蟲下的剪紙展
近日,「螢火蟲下的剪紙展」在李可染藝術基金會美術館展出。本次展覽的剪紙作品均來自山西省非遺傳承人、83歲的民間藝術家鄭月巴老人的收藏。「螢火蟲下的剪紙展」是「中國手藝人一百零八匠」計劃活動之一。
4歲到現在將近30年的所有剪紙作品。剪紙與童年記憶「螢火蟲」的巧妙結合,不僅是一次中華民族傳統手工藝的傳承之旅,更是關於童年與成長的溫暖記憶。
舉辦這樣的展覽是為了將手藝人的藝術帶到更多的大眾面前,讓更多的人來關注民間藝術的傳承,也希望賦予手藝人屬於他們的尊重與體面。
⑥ 花朵剪紙圖片及步驟
花朵剪紙步驟如下:
准備材料:正方形彩紙、剪刀、鉛筆。
1、沿對角線對折疊成三角形的方形彩色紙。
這樣,一幅花朵剪紙就完成了。
⑦ 有哪些簡單好學的動物手工剪紙
小燕子要飛回南方築巢啦,很快就會有很多可愛的燕子寶寶出生哦~黑色卡紙剪出一個3字形的翅膀,弧度要小一點哦,兩個邊沿要剪出波浪紋~用膠水將兩個黑色長卡紙首尾粘住後,貼上白色卡紙~貼上紅色的卡紙,小燕子就有嘴巴啦;貼上眼睛後,立馬就有神啦~粘上翅膀之後,小燕子就可以起飛啦,超好玩哦,快一起來玩吧~
⑧ 這樣的剪紙怎樣弄得哪裡有教程
1、起稿
構思確定後,起稿布局,對畫面進行具體的描繪,畫出黑白效果。修改部分可用白粉。對初學者來說,稿子越細,刻起來越省事。若刻對稱的稿子,畫一半即可。
2、剪、刻
如用刀子刻.須將畫面和紙用訂書機訂好,將四角固定在蠟盤上,為了保證形象的准確,人物先刻五官部分,花鳥先刻細部或緊要處,再由中心慢慢向四周刻,刀的順序如同寫字一樣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小到大,由細到粗,由局部到整體。盡量避免重復刀,不要的部位必須刻斷,不能用手來撕,否則,剪紙會帶毛邊而影響美觀。 微雕激光切割機完全解決了此方案;
3、揭離
剪刻完畢後需要把剪紙一張張揭開,電光紙、絨面紙,因紙面光滑,比較容易揭開,單宣紙和粉連紙,因紙質輕薄,又經悶潮和上色,容易互相粘連,較難揭開,所以在揭離之前,必須先將刻好的紙板輕輕揉動,使紙張互相脫離,然後先將第一張紙角輕輕揭起,一邊揭一邊用嘴吹,幫助揭開。
4、粘貼
揭離完畢後還需把成品粘貼起來,便於保存。方法有兩種,第一是把剪紙平放在托紙上,用毛筆或細木條蘸漿糊由里向外一點點粘住,這種方法不能使剪紙全部粘平,速度也比較慢,優點是比較簡便;第二是把剪紙反過來平放在紙上,然後用排筆蘸調稀了的漿糊,輕輕地平刷在要托的紙上,注意不要把紙刷皺起來,刷子上的漿糊一定要少,然後很快地把刷好漿糊的這一面扣合在剪紙的背面,用手輕輕壓平,使剪紙全部平粘在托紙上。輕輕揭起晾乾夾平保存。粘劑除漿糊外,白乳膠也可以。
5、成品修改
在剪刻時有時會走刀剪壞,特別是刻紙。如果屬大面積刻壞,就不易修好,如小面積刻壞,可把局部刻去,補上一塊重新刻。彩色剪紙染錯了是不能覆蓋的,所以也只好將染壞部位刻去,重新補上一塊再染。修改時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後再下刀。
6、復制——薰樣——曬樣
復制的方法有兩種,一是將剪紙樣放在白紙上,一起平放在水中,待水浸透紙面,而又不含水珠時,將刻紙和白紙同時拉出水面,貼在木版上,然後將紙朝下放在油燈上蒸,但不要離燈頭太近以免燒焦。如果需要多量製作,可採取曬藍圖的方法:把原槁和刷好一層葯液(赤血鹽和水的溶液)的白紙,粘合在一起,用兩塊玻璃夾緊,放在陽光下曬3一4個小時,待顯影後用清水洗凈紙上的葯液,即可復制。
傳統的刀刻已經逐漸被激光切割所取代,濟南微雕激光竭誠與廣大剪紙廠商合作,VDIAO微雕激光專業生產絨布剪紙激光切割機,大幅面剪紙激光裁床,剪紙吊錢激光裁剪機,分別實現了人物剪紙,花鳥剪紙、臉譜剪紙、民俗剪紙、囍福剪紙、生肖剪紙、剪紙裝裱、剪紙吊錢、剪紙掛歷,現在合作對象有西安,山西、陝西、山東、浙江、湖北、安徽等省,西安的皮影剪紙尤為突出。
⑨ 動物剪紙圖片,越簡單越好,謝謝!
只看上面那個老鼠,應該很簡單了。
⑩ 剪紙(魚)怎麼剪不要太難哦~過程要圖(追加100分)
剪紙的製作步驟
1、起稿:
構思確定後,起稿布局,對畫面進行具體的描繪,畫出黑白效果。修改部分可用白粉。對初學者來說,稿子越細,刻起來越省事。若刻對稱的稿子,畫一半即可。
2、剪、刻:
如用刀子刻.須將畫面和紙用訂書機訂好,將四角固定在蠟盤上,為了保證形象的准確,人物先刻五官部分,花鳥先刻細部或緊要處,再由中心慢慢向四周刻,刀的順序如同寫字一樣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小到大,由細到粗,由局部到整體。盡量避免重復刀,不要的部位必須刻斷,不能用手來撕,否則,剪紙會帶毛邊而影響美觀。
3、揭離:
剪刻完畢後需要把剪紙一張張揭開,電光紙、絨面紙,因紙面光滑,比較容易揭開,單宣紙和粉連紙,因紙質輕薄,又經悶潮和上色,容易互相粘連,較難揭開,所以在揭離之前,必須先將刻好的紙板輕輕揉動,使紙張互相脫離,然後先將第一張紙角輕輕揭起,一邊揭一邊用嘴吹,幫助揭開。
4、粘貼:
揭離完畢後還需把成品粘貼起來,便於保存。方法有兩種,第一是把剪紙平放在托紙上,用毛筆或細木條蘸漿糊由里向外一點點粘住,這種方法不能使剪紙全部粘平,速度也比較慢,優點是比較簡便;第二是把剪紙反過來平放在紙上,然後用排筆蘸調稀了的漿糊,輕輕地平刷在要托的紙上,注意不要把紙刷皺起來,刷子上的漿糊一定要少,然後很快地把刷好漿糊的這一面扣合在剪紙的背面,用手輕輕壓平,使剪紙全部平粘在托紙上。輕輕揭起晾乾夾平保存。粘劑除漿糊外,白乳膠也可以。
5、成品修改:
在剪刻時有時會走刀剪壞,特別是刻紙。如果屬大面積刻壞,就不易修好,如小面積刻壞,可把局部刻去,補上一塊重新刻。彩色剪紙染錯了是不能覆蓋的,所以也只好將染壞部位刻去,重新補上一塊再染。修改時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後再下刀。
6、復制——薰樣——曬樣:
復制的方法有兩種,一是將剪紙樣放在白紙上,一起平放在水中,待水浸透紙面,而又不含水珠時,將刻紙和白紙同時拉出水面,貼在木版上,然後將紙朝下放在油燈上蒸,但不要離燈頭太近以免燒焦。如果需要多量製作,可採取曬藍圖的方法:把原槁和刷好一層葯液(赤血鹽和水的溶液)的白紙,粘合在一起,用兩塊玻璃夾緊,放在陽光下曬3一4個小時,待顯影後用清水洗凈紙上的葯液,即可復制。
再來點補充資料
中國剪紙http://www.cnjian.cn/Photo/goodpic/Index.html
民間藝術剪紙魚矢量素材圖http://gallery.iader.com/festival/2007-07-31/1185845486d132272.html
新年喜慶剪紙魚矢量圖
http://www.longtengwang.com/pic/jieri/xinnian/200701/920.html
圖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646349010007f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