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海馬怎麼分公母圖解
雄海馬的尾部腹面有一育兒囊(位於肛門後端)<br>該囊是當第一次生殖來臨時,由尾部腹面左右伸出的皮招接合而成,只留未端小孔。雌魚的泄殖腔未端在產卵期中也多少膨大,形成生殖乳突。此外,雄海馬的個體一般比雌魚稍大些。斑海馬體長一般為10-17厘米。體側扁,頭部似馬頭,腹部明顯突出。軀干呈七棱形,尾部呈四棱形,尾較長漸細並向腹面捲曲,用以捲住海藻等作棲息用。吻細長,呈管狀,口甚小,位於近頭側背方。頭與驅幹部成直角。海馬全身無鱗片,完全由骨環所包被。魚體一般呈褐色,但隨棲息環境的變化,體色可隨之發生變化並與環境趨於一致。體側第1、4、7體環的背方各有一黑色圓斑,故稱三斑海馬,這是分辨本種的主要特徵。雄魚尾部腹面具有1個特殊的袋狀器官。
另外補充:海馬,是刺魚目海龍科暖海生數種小型魚類的統稱,是一種小型海洋動物,身長5-30厘米。因頭部彎曲與體近直角而得名,頭呈馬頭狀而與身體形成一個角,吻呈長管狀,口小,背鰭一個,均為鰭條組成。眼可以各自獨立活動。
在自然海域中,海馬通常喜歡生活在珊瑚礁的緩流中,因為它們不善於游水,故而經常用它那適宜抓握的尾部緊緊勾勒住珊瑚的枝節、海藻的葉片上,將身體固定,以使不被激流沖走。而大多數種類的海馬生長在河口與海的交界處,因而,它們能適應不同濃度的海水區域,甚至在淡水中也能存活。海馬的嘴很小,並且只宜覓食活餌,而不善於游水的它們又不能迅捷地捕食。
㈡ 海馬怎麼分辨公母
雄海馬的尾部腹面有一育兒囊(位於肛門後端),該囊是當第一次生殖來臨時,由尾部腹面左右伸出的皮招接合而成,只留未端小孔。雌魚的泄殖腔未端在產卵期中也多少膨大,形成生殖乳突。此外,雄海馬的個體一般比雌魚稍大些。
海馬的生活習性:
1.棲息和運動海馬因其擬態適應特性,習性也較特殊,喜棲於藻叢或海韭菜繁生的潮下帶海區。性甚懶惰,常以捲曲的尾部纏附於海藻的莖枝之上,有時也倒掛於漂浮著的海藻或其它物體上,隨波逐流。即使為了攝食或其它原因暫時離開纏附物,游泳一段距離之後,又找到其它物體附著之上。海馬的游泳姿勢十分優美,魚體直立水中,完全賴以背鰭和胸鰭高頻率地作波狀擺動(每秒鍾10次)而作緩慢的游動(每分鍾僅達1- 3m)。海馬的活動一般多在白天(上午和下午),晚上則呈靜止狀態。海馬在水質變劣、氧氣不足或受敵害侵襲時,往往因咽肌收縮而發出咯咯的響聲,這給養殖者發出"求救"的信號,但在攝食水面上的餌料時也會發聲,應加以區別。
2.對環境條件的適應。
水溫:海馬的適溫范圍,一般在12一32℃之間,最適水溫為28.℃左 右。幾種海馬對水溫的適應情況如表2- 8。
鹽度:海馬為廣鹽性魚類,在10一3‰ 的鹽度范圍內均能生活。初生苗對鹽度適應能力差,一般要求鹽度在15‰以上。在長時間低鹽環境中,親海馬不能正常繁殖,鹽度在10‰以上方可。
溶解氧:海馬的活動力雖然較弱,但對水中氧氣的需要量卻很大,一般要求溶氧在3m1/L以上,若溶氧低於2.5m1/L時,海馬陷於缺氧狀態,其表現一般是食慾減弱,浮頭、呼吸加快而發聲,以至亂撞,最後沉底死亡。育兒期的親海馬和幼海馬對氧氣的需要量更高。
光照:海馬對光照強度有一定的要求,光線太弱,不利於海馬的活動和攝食,長時間光線太弱,海馬視力下降,甚至失明。但也要避免陽光直接照射。光線太強,藻類大量繁殖,常會引起各種疾病。海馬有趨光性,尤其幼苗較易趨光集群,應注意由此而造成的局部缺氧引起的死亡。海馬適宜的光照范圍在3000- 6000lx。水的透明度以1.5m左右為宜。pH值:海馬適宜的海水pH值在7.8-8.4之間。
3.攝食習性海馬是靠鰓蓋和吻的伸張活動吞食食物,餌料的大小以不超過吻徑為度。對餌料的種類和鮮度有一定選擇性。海馬的覓食視距僅為1m左右,所以餌料要投在經常群集處。自然海區海馬主要攝食小型甲殼動物,主要有撓足類、蔓足類的藤壺幼體、蝦類的幼體及成體、螢蝦、糠蝦和鉤蝦等。在人工飼養條件下,以攝食糠蝦和櫻蝦效果最好,其次為足類和端足類。淡水枝角類等也可為食,但要注意避免因在海水中迅速死亡以污染水質。
海馬的攝食量與水溫、水質密切相關。在適溫范圍內,水溫高,則攝食量大,消化快。水質不良時,攝食量減少,甚至停食。在正常條件下,海馬的日攝食量約占體重的10%海馬一次攝食量很大,同時耐飢性也很強,從初生苗到成魚耐飢時間可達4-132天。
㈢ 海馬怎麼區分雌雄
海馬和海龍的雌雄鑒別很簡單,就是雄魚有腹囊(俗稱:育兒袋),而雌魚沒有腹囊。
雄性海馬確實從不跟它們的孩子一起玩耍,但是它們在另外一個方面勝過人類父親——生育後代。海馬是地球上唯一一種由雄性生育後代的動物。
雄海馬的腹部、正前方或側面長有育子囊。交配期間,雌海馬把卵子釋放到育子囊里,雄性負責給這些卵子受精。雄海馬會一直把受精卵放在育子囊里,直到它們發育成形,才把它們釋放到海水裡。
海馬並不是雌雄同體,海馬只是雄性孵化。每年的5月~8月是海馬的繁殖期,這期間海馬媽媽把卵產在海馬爸爸腹部的育兒袋中,卵經過50~60天,幼魚就會從海馬爸爸的育兒袋中生出,所以說是海馬爸爸負責育兒,雖然爸爸不是真的生小孩,但是孵化還是需要爸爸來完成。爸爸的育兒袋只是起到了孵化器的作用,卵還是來源於媽媽。8~9月為盛產期,漁民常於此時用張網捕捉。
㈣ 海馬怎麼區分公母
海馬怎麼區分公母
海馬是會分公和母的,分辨的方法也是比較簡單的,從大小上就能看出差異,還有明顯的不一樣,只要仔細的觀察就能看出來。
雄性海馬有突出的育籽囊,從腹部開始,一隻延伸到尾巴開始的部位,而雌性海馬沒有。
雄海馬的尾部腹面有一育兒囊(位於肛門後端),該囊是當第一次生殖來臨時,由尾部腹面左右伸出的皮招接合而成,只留未端小孔。雌魚的泄殖腔未端在產卵期中也多少膨大,形成生殖乳突。此外,雄海馬的個體一般比雌魚稍大些。棲息和運動海馬因其擬態適應特性,習性也較特殊,喜棲於藻叢或海韭菜繁生的潮下帶海區。性甚懶惰,常以捲曲的尾部纏附於海藻的莖枝之上,有時也倒掛於漂浮著的海藻或其它物體上,隨波逐流。
分辨海馬的公母並不難,但是要更加深入的了解它們才行。
㈤ 應該如何區別海馬的雌雄有育兒袋的是雌性還是雄性
雌性海馬的體型比較小,頭很小巧,眼睛明亮。雄性海馬的體型比較大,脊柱上長著黑斑,腹部下方長著育兒袋。所以有育兒袋的是雄性,小海馬是由爸爸生出來的。其實海馬的公母分辨起來特別容易,公海馬有著小肚腩,也就是育兒袋。
總結
在了解了海馬的生長特性之後,很多人類也是比較羨慕的。公海馬在孕育孩子的過程中是沒有得到特殊照顧的,不僅要自己捕獵,還要自己照顧自己要吃很多的食物,這樣孩子才會發育的比較好。
㈥ 海馬是如何分辨出公母的
雄海馬的尾部腹面有一育兒囊(位於肛門後端),該囊是當第一次生殖來臨時,由尾部腹面左右伸出的皮招接合而成,只留未端小孔。雌魚的泄殖腔未端在產卵期中也多少膨大,形成生殖乳突。此外,雄海馬的個體一般比雌魚稍大些。
㈦ 海馬不分公母
海馬是分公母的。
海馬不是雌雄同體,海馬的孵化是由雄海馬完成的,海馬幼仔是由雌性體生出後放入雄性海馬的育囊內,通過雄性海馬的育兒袋,經過一個月左右的孵化,再從雄性海馬育兒袋內爬出,所以這也是很多人誤以為海馬屬於雌性同體的原因。
雄海馬有個腹囊(俗稱:育兒袋)。海馬媽媽把卵釋放在海馬爸爸腹部的育兒袋中,卵經過50—60天,小海馬就會從海馬爸爸的育兒袋中孵出,爸爸的育兒袋只是起到了孵化的作用,卵還是來源於媽媽。
(7)小海馬如何分公母圖片擴展閱讀:
在動物界,雌性懷孕分娩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不過這一自然法則卻無法應用到海馬身上。因為在海馬這個特殊的種群內,懷孕分娩都是雄性海馬需要做的事情。
每到繁殖的季節,雄性海馬都會主動向雌性海馬示愛,表白方式也十分特別,就像芭蕾舞者一樣在水中不停旋轉。同時,雄性海馬身體的顏色也會發生變化。只要雌性海馬同意了這門「婚事」,它們就會開始交配,孕育自己的下一代。
不過,交配的過程是雌性海馬將自己的卵子產進雄海馬的「育兒袋」里,並且在那裡完成受精。海馬爸爸就是動物界的「慈父」,它們會用「育兒袋」中的胎盤液養育胚胎,這樣不僅能夠為新生命提供足夠的氧氣和營養,還能夠除去小傢伙們的排泄物。
㈧ 海馬公母怎樣區分
海馬公母怎樣區分
1.首先在雄海馬的尾巴部分的腹面有育兒囊,是當第一次生殖時,由尾部的腹面伸出的皮來接合而成的,只留下未端的小孔。
2.而雌魚的泄殖腔未端,在產卵期的時候也會多少膨大一些的,這樣就形成了生殖乳突。
3.雄性海馬會進行孵化,在一年內就能繁殖2到3代,雄性海馬的繁殖力是比較強的。
4.在每年的5月到8月之間是海馬的繁殖期,海馬媽媽會把卵產在海馬爸爸的腹部育兒袋裡邊,然後卵經過50到60天,幼魚生出來了。
㈨ 海馬怎麼進行雌雄鑒別
海馬和海龍的雌雄鑒別很簡單,就是雄魚有腹囊(俗稱:育兒袋),而雌魚沒有腹囊。
雄海馬腹部有一個小袋,賦與雄魚照顧卵和仔魚的任務。可用來裝小海馬.每次可裝2000隻小海馬。海馬孕期從10到25天不等。每當交配季節來臨,「對上象」的雄海馬與雌海馬的尾部就會交織在一起,纏綿動人,很有詩意。更重要的是這種交配動作使雌海馬卵子巧妙地放到雄海馬的育兒袋裡,而雄海馬也能夠准確地接住卵子。海馬的「愛情」之舞大約持續8個小時。交配前,雄海馬下腹部的腹袋就會脹大,准備接受雌海馬的卵。雌海馬長著長長的產卵管,可將卵子排入雄海馬的腹袋裡。這些卵在爸爸的腹袋裡經過數周後,便會孵化成小海馬,准備誕生。這時雄海馬就會用尾巴勾住一根結實的海草莖,不斷地來回彎曲或伸展身體,猶如人類女性生育時陣痛時的痙攣。同時它們腹袋的口微微張開並逐漸擴大。隨後,一隻小海馬從開口處噴了出來,雄海馬不斷痙攣,小海馬也不斷蹦出腹袋。小海馬出生後馬上升到水面吸氣,讓體內的魚鰾充滿空氣。每隻小海馬約有1厘米長,出生後不久就開始自行攝食水中的小生物,雄海馬此時也巳精疲力竭。
海馬是目前已知世界上唯一一種雄性懷孕的動物。8~9月為盛產期,漁民常於此時張網捕捉。
㈩ 海馬的公母怎麼分
雄海馬的尾部腹面有一育兒囊(位於肛門後端)<br>該囊是當第一次生殖來臨時,由尾部腹面左右伸出的皮招接合而成,只留未端小孔。雌魚的泄殖腔未端在產卵期中也多少膨大,形成生殖乳突。此外,雄海馬的個體一般比雌魚稍大些。斑海馬體長一般為10-17厘米。體側扁,頭部似馬頭,腹部明顯突出。軀干呈七棱形,尾部呈四棱形,尾較長漸細並向腹面捲曲,用以捲住海藻等作棲息用。吻細長,呈管狀,口甚小,位於近頭側背方。頭與驅幹部成直角。海馬全身無鱗片,完全由骨環所包被。魚體一般呈褐色,但隨棲息環境的變化,體色可隨之發生變化並與環境趨於一致。體側第1、4、7體環的背方各有一黑色圓斑,故稱三斑海馬,這是分辨本種的主要特徵。雄魚尾部腹面具有1個特殊的袋狀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