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葡萄樹的葉子有哪些病害
(一)葡萄黑痘病
病狀 該病對葡萄的葉片、果實、新梢、葉柄、果梗、穗軸、卷須和花序均能侵染,尤其在幼嫩部分受害最重。葉部初期出現針眼大小紅褐色至黑褐色的小斑點,周圍有淡典色的暈圈,以後逐漸擴大,形成直徑1~4mm的近圓形或不規則形的病斑,中央呈灰白色,稍凹陷,邊緣暗褐色或紫褐色。後期病斑中部葉肉枯乾破裂,而葉片出現穿孔。葉脈受害呈多角形病斑,造成葉片皺縮畸形,嚴重影響光合作用。果面發生近圓形淺褐色斑點,病斑周邊紫褐色,中心灰白色,稍凹陷,很像鳥眼,所以有人稱為鳥眼病。在病斑上面有微細的小黑點,即是分生孢子盤。受害果實生長緩慢,綠色,質硬味酸有時龜裂,失去食用價值。新梢、葉柄、穗軸、花序產生暗褐色橢園略凹陷的病斑,不久病斑中部逐漸變成灰黑色,邊緣呈紫黑色或深褐色。
(二)葡萄炭疽病
病狀 此病主要為害果實,穗軸和果梗也能受害。葡萄在漿果著色後期接近成熟時發病最重,故稱為晚腐病。一般在距地面近的果穗尖端先發病,初期在果面上發生水漬狀的褐色小斑點,逐漸擴大,呈圓形深褐色病斑,略凹陷,2~3天後,產生小黑點,排列成同心輪紋狀,即為病菌的分生孢子盤。在多雨潮濕天氣,自盤中流出粉紅或橙紅色的分生了團(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嚴重時病斑擴展到整個果面,果粒變軟腐爛,逐漸失水干縮,變成僵果脫落。果梗、穗軸受害時產生橢圓冊陷病斑,影響果實成熟。葉面上密生圓形褐色小斑點,嚴重時連一成一片,葉色變黃而脫落。
(三)葡萄霜霉病
病狀 葡萄霜霉病主要為害葉片,也為害新梢、花蕾和幼果幼嫩部分。葉片正面出現不規則淡黃色半透明油浸狀小斑點,逐漸擴大呈綠色,邊緣界限不明顯,多為數個小斑連成一個不規則或多角形的大病斑,並在葉背面產生黃白色的霜狀霉層,病斑後期變成淡褐色,乾裂枯焦而捲曲,嚴重時葉片脫落。嫩梢同樣出現油(或水)浸狀病斑,表面有黃白色霉狀物,但較葉片稀少。病斑縱向擴展較快,顏色逐漸變褐,稍凹陷,嚴重時新梢停止生長而扭曲枯死。幼果感病初期,病部變成淡綠色,後期病斑變深褐色下陷,產生一層霜狀白黴,果實變硬萎縮。果實半大時受害,病部變褐冊陷,皺縮軟腐易脫落,但不產生霉層,也不有少數病果乾縮在樹上。一般從著色到成熟期果實不發病。
(四)葡萄白粉病
病狀 病菌主要侵害葡萄的葉片、新梢、果穗等綠色部分。老熟器官不發病。葉片開始在表面產生灰白色粉狀物,即病菌的菌絲體和分生孢子。發病嚴重時全葉蓋滿白色粉狀物,使多捲曲枯萎而脫落。有時產生小黑點,是孢子的閉囊殼。粉斑下葉表面呈褐色花斑,嚴重時全葉枯焦。果實受害後,先在果面上面滿白色粉狀物,病斑上去粉後出現褐色星芒狀花紋,表皮細胞死亡。果實停止生長,有時變成畸形,味酸,果實長大後,在多雨時感病,病處開裂後腐爛。果梗和新梢初期表面呈灰白色粉斑,後期粉斑下面形成雪花狀或不規則的褐斑,使穗軸、果梗變脆,枝蔓不能很好成熟,影響果實品質和產量。
(五)葡萄褐斑病
病狀 褐斑病僅為害葉片,按其病斑大小和病原菌不同而分為大小褐斑病兩種。
1.大褐斑 病斑近圓形,直徑在3~10mm,中心有深,淺間隔的褐色環紋,有時外圍有黃色的暈圈。天氣潮濕時,於病斑表面及背面散生深褐色霉叢,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發病嚴重時,數個病連接在一起而成不規則形的大病斑,直徑可達20mm以上,後期病斑組織乾枯破裂,導致早期落葉。
2.小褐斑病 病斑褐色近圓形,直徑2~3mm,而且大小一致。一個病葉上可有數個至數十個病斑。後期一病斑背面產生深褐色霉狀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六)葡萄枯病
主要為割害穗軸、果梗和果粒,有時也為害葉片。病初在小果梗基部出現色不規則的病斑,邊緣有不明顯的深褐色暈圈,逐漸擴大,環切果梗,引起果粒失水萎蔫。後期漸漸干縮,變成紫黑色僵果,並在病果表面產生稀疏的小黑點,即病菌的發生孢子器。僵果懸於枝上很久不落,這是該病與炭疽病、白腐病的主要區別之一。葉片感病時,在葉片上產生圓形黑褐色小斑點,中部變成灰白色,其上密生小黑點,即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和子囊殼。
2. 葡萄葉子這樣 是什麼病呢
1、如果是全園性快速的葉片發黃,那很有可能是葯害;(因為缺素或者病害不可能很快全園爆發)
2、如果是零星、部分植株葉片發黃而且有一個過程,那就可能是缺素、根系病害或者葉片病害;
3、如果發黃的葉片,葉脈是綠的,只是葉脈間發黃,那就可能是缺鐵或者缺鎂。我們可以繼續細分,如果老葉黃,新葉不黃,可以鑒定為缺鎂,如果老葉不黃,新葉黃,可以鑒定為缺鐵;
4、如果發黃的葉片葉脈是黃的,葉脈間是綠色的,那就可以鑒定為病毒病;
5、如果發黃葉片上是一個個黃斑,且黃斑慢慢壞死,那可以鑒定為葉部真菌性病害;
6、如果發黃葉片首先從葉片邊緣乾枯,但葉脈以及葉脈間還正常,那就可以鑒定為根部受損,或者肥害;
7,葯害引起的葉片發黃
葯害引起的葉片發黃,一般在打葯以後3-5天表現出來,出現葯害位置不是老葉,也不是新葉,而是中間葉片,且為全園性黃化。
(1)代森錳鋅葯害
劣質代森錳鋅引起的葯害;
使用劣質代森錳鋅導致葉片出現黃化。
一般幼葉期和幼果期不推薦使用非絡合態的代森錳鋅,推薦用優質全絡合態代森錳鋅、代森鋅或者丙森鋅等。
(2)有機磷葯劑產生的葯害症狀
在葡萄幼果期葉片較嫩,在高溫天氣使用有機磷葯劑也會產生灼傷葉片,出現黃化現象。
(3)彌霧機產生的葯害彌霧機打葯省水省事,但是如果操作不當會導致局部用葯不均勻,會產生葯害。
8,缺素引起的葉片發黃
(1)缺鎂黃化
缺鎂引起發黃,不是全園發生,表現:老葉發黃,新葉正常;且只是葉脈間發黃,葉脈仍為綠色。
(2)缺鐵黃化
缺鐵引起發黃,不是全園發生,表現:新葉發黃,老葉正常;且只是葉脈間發黃,葉脈仍為綠色。
9,病毒病引起的葉片發黃
病毒病引起的葉片發黃,是零星發生的,主要表現在葉脈發黃,葉脈間仍然是綠色。
10,真菌性病害引起的葉片發黃
葉片病害引起發黃,僅在葉片上形成一個個小黃斑,隨後病斑乾枯、壞死。
11,肥害、根系受損引起葉片發黃
根系肥害、澇害引起葉片發黃。
該原因引起的葉片發黃,首先會表現葉片邊緣先發黃,然後逐漸乾枯,而不是先從葉片內部開始發生的。以上就是幾種引起葡萄葉片黃化的原因,在生產上,找到發病的原因,對應的進行處理就好。
3. 葡萄樹什麼病
圖三是白粉病
1、病原及危害症狀
病原:葡萄鉤絲殼菌,屬子囊菌亞門真菌。
侵染部位:葡萄的葉、果、蔓等。
發病症狀:葡萄展葉期葉面或葉背產生白色或褪綠小斑,病斑漸擴大,表面長出粉白色霉斑,嚴重的遍及全葉,至葉片卷縮或乾枯。果實染病出現黑色芒狀花紋,上覆一層白粉,病部表皮變為紫褐色至灰黑色,造成果實變硬、開裂、脫落。
2、發生規律
第二年在環境條件適宜時產生分生孢子,借風傳播。高溫乾旱的夏季和悶熱、多雲的天氣有利於白粉病的發生和流行。一般6月上旬開始進入發病盛期。凡栽培過密,氮肥過多、蔓葉徒長和通風不良的環境均有利於病害的發生。
3、防治技術
(1)加強栽培管理。冬季剪除病梢,清掃病葉、病果,集中燒毀。生長期及時摘心、綁蔓、剪副梢,保持架面通風透光,可減少病害的發生。
(2)葯劑防治。葡萄發芽前噴1次石硫合劑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開花前至幼果期再噴2-3次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20%粉銹寧乳油1500倍液。也可選用醚菌酯、乙嘧酚、氟硅唑、咪鮮胺等葯劑進行合理噴施。
4. 葡萄即將成熟葉子上面有黃點怎麼防治
葡萄的葉子上有黃斑多是因為感染了黃葉病,這種病害通常是土壤缺鐵造成的,土壤含的碳酸鈣較多時會將可溶性的鐵鹽變成了不溶性的,這樣的情況下影響根系呼吸,生理狀態失衡就易出現此病害。此外,施肥不當或者缺水水分也易感染黃葉病。發現時要及時噴灑硫酸亞鐵和檸檬酸,隔7-10天就要噴灑一次。
一、葉子有黃斑的原因
1、土壤不適:它的葉子上有黃斑多是因為感染了黃葉病,這樣病害的通常是土壤缺鐵造成的。土壤裡面含的碳酸鈣較多,導致可溶性的鐵鹽變成了不溶性的,它的根系就不能正常吸收,長期下來生理狀態失衡,就易出現此種病害。
2、施肥不當:還可能是平時施肥不當導致的,施加的肥料是沒有經過腐熟的,如雞糞,羊糞等,這樣也容易感染黃葉病,施肥時要尤其小心,不可用生肥。
3、缺少水分:在生長期間離不開水分,若是土壤長期乾旱,根系吸收不到水分,不能正常給枝葉提供水分,就容易出現黃葉現象。尤其是新苗或者根繫上浮的植株。
二、防治辦法
此種病害要提前防治才行。在定值前就要開溝灌水,對土壤進行洗鹼排鹽。每年結果後要施加一次腐熟後的有機肥,建議在秋後埋土入冬之前進行。生長期間還要定期施加沃葉水溶肥,保證它的養分充足,不可出現缺氧現象。此外,發現感染黃葉病就要盡快噴施葯物,葯物可選硫酸亞鐵和檸檬酸混合。隔7-10天就要噴灑一次。噴葯的時候最好選在陰天進行,避開烈日。
5. 葡萄葉子上有黑斑是什麼病
葡萄葉子上的病狀褐斑病有兩種:褐斑病和小褐斑病。褐斑病是由葡萄假尾孢菌侵染引起,主要為害葉片,侵染點發病初期呈淡褐色、不規則的角狀斑點,病斑逐漸擴展,直徑可達1厘。
大褐斑病:症狀隨品種不同,存在差異,一般發病初期,葉片表面產生的病斑不規則或近圓形,邊緣紅褐色,中部黑褐色,病斑外圍黃綠色,病斑背面暗褐色,並長黑褐色霉層,邊緣褐色,中部有黑褐色圓形環紋,邊緣最外層呈暗褐色濕潤狀。
小褐斑病:在葉片上呈深褐色小斑,大小一致,中部顏色稍淺,後期病斑背面長出明顯的黑色霉狀物。
(5)葡萄樹葉子病大全圖片擴展閱讀:
葡萄品種因素。品種間抗病性差異很大。氣候因素。植株生長中後期雨水多時,病害流行。栽培因素。澆水太多,田間濕度大,管理粗放,噴灑赤黴素,枝葉旺長,密蔽潮濕或生長衰弱,結果太多,黃化病嚴重,氮肥太多,枝葉嫩,都促使病害加重。
病原以菌絲體在病組織內越冬,分生孢子有一定越冬能力。春天氣溫升高,遇降雨或潮濕條件,病原借氣流或風雨傳播,萌發芽管侵入葉片。潛育期10~20天,濕度高潛育期短。產生的分生孢子不斷進行再侵染,致夏末秋初或多雨年份及多雨地區發病重。
葡萄因地制宜採用抗病品種。秋後徹底清掃果園,燒毀或深埋落葉,減少越冬病源。葡萄生長期注意排水,適當增施有機肥,增強樹勢,提高植株抗病力,生長中後期摘除下部黃葉、病葉,以利通風透光,降低濕度。
6. 懂葡萄樹知識的幫忙看一下葡萄樹葉子這樣死掉是什麼情況
這是生了斑病了,缺乏鉀元素
施一些鉀肥與復合肥料可以有效的緩解
7. 葡萄樹葉發黃是怎麼了
從你發的照片上來看,乾枯黃葉主要出現在老葉上,很可能是缺乏鎂元素或者澆水不當施肥不當造成的。
葡萄樹在生長期,若葉片上長小黃點或出現較大的黃斑,則說明植株正在被病蟲害侵害。
要及時將發黃乾枯的病葉進行修剪摘除,防止病菌感染健康的枝葉,然後給葡萄樹噴灑速克靈葯液和殺蟲劑葯液進行病蟲害的防治。
8. 葡萄葉子反面出現白色東西是什麼原因呢
從題主給的圖片來看,是葡萄霜霉病,葉片背面出現白色的霉層是由於空氣濕度大而出現的病原菌的孢子梗與孢子囊。今年霜霉病在葡萄上發生的比較嚴重,這主要和今年雨水多有直接的關系。而要想有效防治葡萄霜霉病,需要對霜霉病的表現症狀、發病原因等做詳細的了解,我們說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這在病害防治上很重要。
以上就是根據題主所提供病害圖片的診斷及解決辦法。霜霉病屬於葡萄常見病害,尤其在今年連陰雨較多的天氣,普遍反映發病較重,因此,應當引起果農朋友的高度重視。
9. 葡萄樹葉子邊緣乾枯甚至整樹乾枯是什麼情況
葡萄樹葉子邊緣乾枯甚至整樹乾枯是葡萄褐斑病。褐斑病是由葡萄假尾孢菌侵染引起,主要為害葉片,侵染點發病初期呈淡褐色、不規則的角狀斑點,病斑逐漸擴展,直徑可達1厘 米,病斑由淡褐變褐,進而變赤褐色,周緣黃綠色,嚴重時數斑連結成大斑,邊緣清晰,葉背面周邊模糊,後期病部枯死,多雨或濕度大時發生灰褐色霉狀物。
有些品種病斑帶有不明顯的輪紋。小褐斑病為束梗尾孢菌寄生引起,侵染點發病出現黃綠色小圓斑點並逐漸擴展為2—3毫米的圓形病斑。病斑部逐漸枯死變褐進而茶褐,後期葉背面病斑生出黑色霉層。
(9)葡萄樹葉子病大全圖片擴展閱讀:
褐斑病有大褐斑和小褐斑兩種,主要為害中、下部葉片,病斑直徑3-10毫米的為大褐斑病,其症狀因種或品種不同而異。病斑小,直徑2-3毫米的是小褐斑病,大小一致,葉片上現褐色小斑,中部顏色稍淺,潮濕時病斑背面生灰黑色霉層,嚴重時一張葉片上生有數十至上百個病斑致葉片枯黃早落。有時大、小褐斑病同時發生在一張葉片上,加速病葉枯黃脫落。
分生孢子萌發和菌絲體在寄主體內發展需要高濕和高溫,故在高濕和高溫條件下,病害發生嚴重。褐斑病一般在5、6月初發,7-9月為發病盛期。多雨年份發病較重。發病嚴重時可使葉片提早1~2個月脫落,嚴重影響樹勢和第二年的結果。
10. 葡萄葉子上有黃斑是什麼病
葡萄黃斑類病毒。
該病於1972年在澳大利亞首次發現,病原很長時間未能分離出來,病葡萄組織中也未觀察到病毒粒子。直到1988年,澳大利亞研究表明其病原為葡萄黃斑類病毒。之後美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日本相繼報道有此病。我國遼寧、山東等地也見有此病發生。
病株於初夏時才顯症.到夏末則更為嚴重。症狀主要表現在葉上,產生黃色斑點或形狀不規則的黃色班塊,有時出現黃色環斑或班駁。病斑多分布於主脈或側脈附近。與葡萄扇葉病毒復合涅染,產生鑲脈症狀(Szychowski等,1991)。
葉子有黃斑的防治辦法
此種病害要提前防治才行。在定值前就要開溝灌水,對土壤進行洗鹼排鹽。每年結果後要施加一次腐熟後的有機肥,建議在秋後埋土入冬之前進行。生長期間還要定期施加復合肥,保證它的養分充足,不可出現缺氧現象。
此外,發現感染黃葉病就要盡快噴施葯物,葯物可選硫酸亞鐵和檸檬酸混合。隔7-10天就要噴灑一次。噴葯的時候最好選在陰天進行,避開烈日。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葡萄黃斑類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