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能食用的野生蘑菇
食用菌是指子實體碩大、可供食用的蕈菌(大型真菌),通稱為蘑菇。中國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種,其中多屬擔子菌亞門。
常見的食用菌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銀耳、猴頭、竹蓀、鬆口蘑(松茸)、口蘑、紅菇、靈芝、蟲草、松露、白靈菇和牛肝菌等;少數屬於子囊菌亞門,其中有:羊肚菌、馬鞍菌、塊菌等。上述真菌分別生長在不同的地區、不同的生態環境中。
中文名
食用菌
外文名
edible fungus
屬於
可供人類食用的大型真菌
資源
中國約657種,屬41科,132屬(1988)
分類
瀕危類、珍稀類、稀少類
快速
導航
類群劃分
典型品種
生態環境
食用價值
葯用價值
栽培生產
發展情況
保存方法
數據
介紹
1.食用菌可供人類食用的大型真菌。[2] 具體地說食用菌是可供食用的蕈菌;蕈菌,是指能形成大型的肉質(或膠質)子實體或菌核類組織並能供人們食用或葯用的一類大型真菌。
世界上已被描述的真菌達12萬余種,能形成大型子實體或菌核組織的達6000餘種,可供食用的有2000餘種,能大面積人工栽培的只有40~50種。食用菌在分類上屬於菌物介真菌門,絕大多數屬於擔子菌亞門(如平菇、香菇),少數屬於子囊菌亞門(如羊肚菌)。中國食用菌資源十分豐富,據卯曉嵐(1988)統計,中國已知的食用菌約657種,它們分屬於41個科、132個屬,其中擔子菌620種(佔94.4%),子囊菌39種(佔5.6%)。2000年統計中國的食用菌達938種,人工栽培的50餘種。
八十年代初期以來,食用菌栽培做為一項投資小、周期短、見效快的致富好項目在中國得以迅猛發展,食用菌產品曾一度供不應求,賣價不菲。食用菌產業是一項集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於一體的短平快農村經濟發展項目,食用菌又是一類有機、營養、保健的綠色食品。發展食用菌產業符合人們消費增長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是農民快速致富的有效途徑。有些國家還建成了年產鮮菇千噸以上的菇廠,還發展了既供觀賞又供食品的家庭種菇和用菌絲體液體發酵生產食品添加劑的技術21世紀食用菌將發展成為人類主要的蛋白質食品之一2005年中國食用菌的總產量達1200萬噸,居世界第一,據相關網站調查統計,2010年中國食用菌的總產量達2000萬噸,佔世界70%。由全禾菌業、九發集團等單位開發了食用菌液體菌種生產和工廠化栽培技術,大大提升了中國食用菌生產水平。食用菌產業已成為中國種植業中的一項重要產業。國內市場潛力巨大。因此,對國內市場要加大宣傳力度及產業整合。
類群劃分
根據高等大型真菌的生物學和生態學特點,以及我國菌物科學家長期以來致力研究開發的進展,許多名貴珍稀菇菌已被人們馴化栽培,形成產業化商品上市的結果,使名貴珍稀菌的類群的劃分也發生了新的變化。這里以現有觀點,綜合劉貴培等(2009)的劃分,大體分為以下三類。
(1)瀕危類主要是那些菇種因其獨特的生物學特性及對生境要求或因產地分布區域極為狹窄,棲息地或宿主遭到嚴重破壞,導致種群數量急劇下降,甚至幾近絕跡,而且殘存的種群仍受到嚴重的威脅。諸如塊菌、松茸、乾巴菌、冬蟲夏草等。據雲南貿易真菌多樣性調查考察,瀕危類群菇菌只佔整個菌物類群的1.1%,說明品種極少,且處境極為瀕危。此類品種已引起重視,如松茸已列入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2)珍稀類珍稀類群有重大的科學價值,為我國重要的自然生物可利用資源。諸如腹牛肝菌屬(Gastroboletus)、紅菇屬(Russula)、鵝膏屬(Amanita)、軸腹菌屬(Hydanangi—urn)、雞縱菌屬(Termi tomyces spp)。這些珍稀種群有30多種大都屬於單型種,中國特有特殊種屬,區域性分布代表類群,成為演化過程中的孑遺或殘遺種,對生態環境植被恢復具有重要的生物學和生態學意義。人工栽培雖有成功的報道,但只聞其名,市場不見其貨,價格仍處貴位。如羊肚菌、牛肝菌、紅菇、綉球菌、白參菌、雞縱菌等雖有報道栽培成功,但市場產品奇缺,現有價格為,羊肚菌干品1 500-3000元/千克,紅菇干品400元/千克,雞縱菌鮮品150元/千克,因此仍然是穩坐「珍」位。
(3)稀少類主要指的依賴天然野生的林木外生菌根菌和與昆蟲類共生的類群。諸如塊菌、松茸、牛肝菌、雞土5L菌、紅菇、虎奶菇、紫丁香蘑、雞油菌、松乳菇、奧德蘑(水雞縱)、綉球菌、青頭菌、珊瑚菌、黃柄雞油菌(喇叭菌)、梭柄乳頭菇(老人頭)等。這些珍稀品種產品數量極少。《中國食用茼年鑒))2007年統計資料顯示:全國松茸產量僅有1 535噸,牛肝菌16172噸,羊肚菌1082噸。這三種產品總和為18789噸,僅占列表統計的食用菌27個品種總產量。682萬噸的0.11%,產量極為稀少,身價不凡。因此,對於茵根性和昆蟲性野生食用菌的人工培育,實現可持續利用,一直是世界的難題和創新研究的焦點。
典型品種
在山區森林中生長的木生菌種類和數量較多,如香菇、木耳、銀耳、猴頭、鬆口蘑、紅菇和牛肝菌等。在田頭、路邊、草原和草堆上糞、草生菌,有草菇、口蘑等。南方生長較多的是高溫結實性真菌;高山地區、北方寒冷地帶生長較多的則是低溫結實性真菌。
銀耳
銀耳,又名白木耳,性平、味甘淡,具有補腎壯腦、強精滋陰、提神、營血、強壯、清熱潤肺、生津、止咳、潤腸益胃、補氣強心等功效。內含蛋白質、脂肪、鈣,以及多糖、粗纖維等。銀耳中的多糖有A、B、C三種,均有抑制腫瘤生長的作用,其中以多糖C效果最好。其他成分如粗纖維和鈣都有預防癌症的作用。有人證實,銀耳制劑可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增強巨噬細胞的吞噬作用,增咖免疫球蛋白含量,從而抑制癌細胞的生長,達到治療目的。
木耳
木耳,即黑木耳,色澤黑褐,質地柔軟,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可素可葷,不但為中國菜餚大添風采,而且能養血駐顏,令人肌膚紅潤,容光煥發,並可防治缺鐵性貧血及其他葯用功效。主要分布於黑龍江、吉林、福建、台灣、湖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生長於櫟、楊、榕、槐等120多種闊葉樹的腐木上,單生或群生。人工培植以椴木的和袋料的為主。性平、味甘,有涼血、活血、止血、益胃、潤燥的功效。內含蛋白質、脂肪、多種糖尖、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礦物質等。也具有抗癌作用,並能治療糖尿病,現已有製成葯片供口服。其抗癌成分及機理有待進一步研究。
共4張
野生木耳
香菇
香菇,又名香蕈、冬菇等,性平、味甘,無毒,有滋陰、潤肺、養胃、活血益氣、健腦強身等功效。是一種高營養低脂肪的保健食品。含有蛋白質、糖、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其中最主要的有30多種酶及7種人體必須的氨基酸。香菇中所含的多糖還有1,3-β-葡萄糖苷酶,據實驗有增強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提高機體的抗癌能力的作用。香菇多糖對小鼠肉瘤的抑制率達98%。
猴頭菇
猴頭菇,又名猴菇。性平、味甘,有利五臟、助消化、補虛損的功效。猴頭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粗纖維、16種氨基酸、礦物質及維生素。猴頭內提取的多肽、多糖、和脂肪族的醯胺類物質,對肉瘤有抑製作用,現葯廠已生產出猴菇菌片,臨床觀察對胃癌、賁門癌和食管癌均有效。
生態環境
食用菌以其白色或淺色的菌絲體在含有豐富有機質的場所生長。條件適宜時形成子實體,成為人類喜食的佳品。菌絲體和子實體是一般食用菌生長發育的兩個主要階段。各種食用菌是根據子實體的形態如:菇形、菇蓋、菌褶或子實層體、孢子和菇柄的特徵,再結合生態、生理等的差別來分類識別的(見層菌綱、木耳目、銀耳目、傘菌目)。憑經驗區別野生食用菌和毒菇時,也是以子實體的外形和顏色等為依據。有些食用菌生長在枯樹干或木段上,如香菇、木耳、銀耳、平菇、猴頭、金針菇和滑菇;有些生長在草本植物的莖稈和畜、禽的糞上,如蘑菇、草菇等;還有的與植物根共同生長被稱為菌根真菌(見菌根),如鬆口蘑、牛肝菌等。以上特性也決定著各種野生食用菌在自然生態條件中的分布。食用菌在菌絲生長階段並不嚴格要求潮濕條件,但在出菇或出耳時,環境中的相對濕度則需在85%以上,而且需要適合的溫度、通風和光照。如蘑菇、香菇、金針菇、滑菇、鬆口蘑等適合在溫度較低的春、秋季或在低溫地帶(15℃左右)出菇;草菇、木耳、鳳尾菇等則適合在夏季或熱帶、亞熱帶地區的高溫條件下結實。
② 野生菌哪些可以食用
可食用野生菌
1.松茸
一般而言,凡色彩鮮艷,有疙瘩、斑、溝裂、生泡、流漿,有菌環、菌托及呈奇形怪狀的野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毒性成分。由於毒菌的種類繁多,多數人難以辨認,因此,在選購野生菌的時候應該只買認識的菌類,以免誤食。
③ 這種野生菌可以吃嗎
這種野生菌可以吃嗎?有的野生景是可以吃的,但是有的野生菌是不可以亂吃的。菌類。也就是咱們所說的蘑菇那可了不得要是有毒麽吃了就會死人的,所以你不認識就不要亂吃,不要亂采。
④ 有哪些野生蘑菇可食用最好附圖說明,謝謝!
元蘑、猴頭菇、榛蘑野生蘑菇都可以食用。
1、元蘑。它是蘑菇中僅次於猴頭蘑的上品蘑。是極少數不能人工培育的食用菌之一。元蘑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等營養成分,滋味鮮美,有較高的食用價值。其味道與海鮮相似,用元蘑做菜餚,葷素兼宜,有炒、燉、燴、燒等多種吃法,堪稱「素中有葷」的山珍。經常食用具有加強肌體免疫,增強機體抵抗能力,益智開心,益氣不飢,延年輕身等作用.。元蘑入葯,具有舒筋活絡、強筋壯骨的功能,主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絡不舒等症。
⑤ 可以吃的野生蘑菇有哪些
1、松樹菌
松樹菌是一種自然生長在松樹腳下的蘑菇,為黃褐色,少量藍綠,銅紫色。一般在每年重陽節後,從松樹下長出,傘狀。大如香菇,是無公害的野生食用菌,味道鮮美,出產眾多。
2、馬屁浡
又稱馬勃菌,圓形,味美。嫩時色白,圓球形如蘑菇,但較大,鮮美可食,嫩如豆腐。老則褐色而虛軟,彈之有粉塵飛出,內部如海綿。產於我國河北、江蘇 、內蒙古等地。
3、大紅菌
在廣西藤縣新慶、嶺景、象棋和欽州浦北縣,有一種珍稀野生菌——紅菌。紅菌是在漫長的歲月里形成的紅椎林土壤腐殖層在高溫高濕的特定氣候條件下,自然生長的純天然食用菌。
4、雞油菌
雞油菌為真菌界雞油菌目。菌肉蛋黃色,味美。雞油菌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維生素c 、蛋白質、鈣、磷、鐵等營養成分。性味甘、寒。具有清目、利肺、益腸胃的功效。常食此菌可預防視力下降、眼炎、皮膚乾燥等病。
5、黑牛肝菌
是一種可食用的蘑菇。在歐洲,黑牛肝菌經常被拿來食用。外邊和菌肉都是黑色的。味道鮮美,是最香的牛肝菌之一。夏季生馬尾松,油茶林中地上。我國特有品種。
⑥ 這種野生菌叫什麼名字能吃嗎
圖為野生菌,大多數野生菌都不會賦予名字,你手上的野生菌據我了解是有毒植物伴生的野生菌,不可食用。所有不知名的植物或菌類都不要去嘗試食用,避免意外發生。
⑦ 野生食用蘑菇種類
可食用的野生蘑菇有哪些?
松樹菌
生於松樹林里,採食期於8月至12月,有青墨和淡黃色兩種。
麻母雞菌:形似雞毛,顏色麻灰。朵大,味鮮。
麻栗窩
生長於麻栗樹下,成簇生。味美。
馬屁泡:又稱馬勃菌,圓形,味美。
大紅菌
為野生珍菌,內含氨基酸,維生素等成份,能安神補血。鑒別方法:朵大腳粗,顏色深紅為大紅菌;朵小腳細為另類紅菌,有毒的,不能食用。
水雞縱
形似雞縱,味相似。
火把雞縱:因在彝族、白族、納西族、基諾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傳統節日,
火把節(農歷六月二十四)出現而得名。火把雞縱成片生長,味美,可煮湯、炒食。
黃皮雞縱
出的比較晚,一般到10-12月出,色黃朵大肉厚,一朵就可煮一大碗,味道鮮美。
雞屁股菌
因形似雞屁股而得名,味美。
雞油菌
雞油菌性寒、味甘,具多種葯效:益肺明目、利腸胃、清熱利尿、益氣寬中;清熱利尿,改善皮膚粗糙、乾燥,治夜盲症。吃法有炒吃、煮吃。
黃賴頭
因色黃,菌蓋賴而不平滑而得名。黃賴頭是同類菌中最美味好吃的一種,很膩滑鮮香可口。吃法多,炒吃、煮吃均可。
黑牛肝菌
富含蛋白質、10多種氨基酸。能防癌、止咳、減肥、補氣、治高血壓,高膽固醇和高血脂等病。
黃牛肝菌
具多種微量元素、礦物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等。有清熱解煩、養血和中、助消化等葯效。
奶漿菌
有乳白漿汁,分粗褶奶漿菌、細褶奶漿菌兩種,可生吃,味美。
青頭菌
顏色青灰,帶花點,味美。
松茸
營養豐富,抗幅射能力極強,是一種名貴的野生菌,味道鮮美。
⑧ 有哪些野生蘑菇可食用
松樹菌、馬勃、雞肉菌、亞側耳、野生榛蘑等等。
1、松樹菌
松樹菌又名松毛菌,鉚釘菇,松針菇。分類地位傘菌目、鉚釘菇科。江西人稱瓊毛菇,鉚釘菇屬;湖南、湖北人稱松樹菇(叢樹菇)、黃絲菌(湖北孝昌)。鮮、香、脆、爽、嫩、滑幾乎達到中國品鑒食物的極境。
2、馬勃
馬勃,俗稱牛屎菇、馬蹄包、葯包子、馬屁泡;擔子菌類馬勃科。嫩時色白,圓球形如蘑菇,體型較大,鮮美可食用,嫩如豆腐。老則灰褐色而虛軟,外部有略有韌性的表皮,頂部出現小孔,彈之有粉塵飛出,內部如海綿,黃褐色。
3、雞肉菌
四川部分地區(客家地區)稱雞樅菌為雞肉菌。現有多種寫法:雞㙡菌、雞樅菌、雞縱菌、雞棕、雞肉菌(四川客家地區)、雞棕菌、三壩菇(遵義)、斗雞菇或斗雞公(因其狀如斗雞)、白蟻菰、白蟻傘、黃雞樅(福建、廣東),粵北地區也叫夏至菇或夏至菌客家系人稱為箭頭菇、樅松菇,在攀枝花俗稱為三堂菌。四大名菌之一,在食用野生菌中為珍品。
4、亞側耳
亞側耳別名:冬蘑、元蘑(黑龍江)、黃蘑(吉林) ,子實體中等至稍大,菌蓋直徑9-12cm,扁半球形至平展,半圓形或腎形,黃綠色,粘,有短絨毛,邊緣光滑,菌肉白色。菌褶稍密,白色帶淡黃色,近延生。是木材腐朽菌。可食用,抗癌試驗表明,對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是70%,對艾氏癌的抑制率為70%。
5、野生榛蘑
榛蘑為真菌植物門真菌蜜環菌的子實體。是迄今為止為數不多的被人們所認知但仍然無法人工培育的野生菌類,堪稱名副其實的「山珍」,被人們稱為「東北第四寶」。榛蘑滑嫩爽口、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被一些發達國家列為一類食品。
⑨ 野生蘑菇種類大全(圖)
野生菌一般生長於雲南松、高山松、占風松等針葉林和混交林地帶,單身至群生,因地理環境的不同和各地所生長的植被的不同也就帶來了野生菌的種類多樣化,常見的種類有雞樅菌、白蔥菌、牛肝菌、松茸菌、乾巴菌等。
1、雞樅菌:
雞樅菌是雲南著名野生菌品種,稱之為菌中之王,其肉肥碩壯實,質細絲白類似雞肉故名,含有鈣、鎂、鐵、磷、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熱量、灰分、核黃素、尼克酸等多種營養成分,氨基酸含量多達16種。
雨季多生於山野的白螞蟻窩上,剛出土時菌蓋呈圓錐形,色黑褐或微黃,菌摺呈白色,老熟時微黃,有獨朵生,大者可達幾兩,也有成片生,但至今未成功實現人工栽培。
注意:對菌物食品過敏者慎用;菌菇性滑,便泄者慎食;禁食有毒野菌菇;草菇性寒,平素脾胃虛寒之人忌食。此外,無論鮮品還是干品都不宜浸泡時間過長。
⑩ 能吃的菌類有哪些
平菇是我國市場上最為常見的菌類,它價格雖然低廉,但營養卻十分的豐富。其不僅脂肪含量極低,人們常吃還可以增強體質,預防心血管疾病,對婦女更年期綜合征更是有著顯著的效果。
杏鮑菇是一種集食用、葯用、食療於一體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種,這種菌因具有杏仁的香味和鮑魚的口感而得名,其味道清香、營養豐富,可以搭配其他食物烹飪出幾十道美味的佳餚,而且其還具有降血脂、降膽固醇的作用,因此深受消費者的喜愛。
牛肝菌是野生可食用的菇菌類,除了極少數有毒外,大部分都是可以食用的。它主要有白、黃、黑三種牛肝菌,尤其是白牛肝菌味道鮮美,營養極為豐富。牛肝菌的肉質肥厚,柄桿粗壯,口感香甜,營養豐富,是一種人人喜愛的著名食用菌。
竹蓀又名竹參,常見的可食用竹蓀有長裙竹蓀、短裙竹蓀、棘托竹蓀和紅托竹蓀四種,它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種隱花菌類,因外形美觀還有著「山珍之花」、「菌中皇後」的美稱。
茶樹菇是一種葯食兩用的食用菌,它的菌蓋細嫩、柄稍脆、味美可口,因野生茶樹菇生長於油茶樹的枯幹上而得名。茶樹菇的營養豐富,蛋白質含量高,尤其是含有8種人體自己不能合成的8種氨基酸,吃了對人極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