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圖片大全 > 如何做小吃圖片

如何做小吃圖片

發布時間:2022-06-09 15:33:36

『壹』 美食做法(帶圖片)。

『貳』 如何用土豆做美食

1. 香煎土豆

很多人肯定沒有吃過香煎的土豆,今天這種香煎的土豆,不僅美味而且入口即化,特別好吃,現在小編教大家如何製作香煎土豆。大家可以准備兩個馬鈴薯,適當的鹽,黑胡椒少許,可以適當的放一些孜然粉,油是必須的!可以將馬鈴薯洗干凈,然後去皮,切成大約半公分左右的厚片。其實要在鍋中放適當的油進行燒熱。當油熱了之後,可以將馬鈴薯均勻的擺在鍋底,用中火去慢慢煎至攪黃,大火容易讓土豆粘鍋。待一面煎至焦黃之後,再翻另一面進行煎制。當兩面都出現了焦黃的顏色之後。就可以出鍋了,這樣在最後撒上黑胡椒,孜然粉和鹽即可使用。

五花肉乾煸土豆片

4. 孜然土豆片

准備兩個土豆,准備適量的自然鹽和辣椒面兒。先將調料混合,將辣椒粉,孜然粉和鹽均勻的混合,然後把土豆洗凈去皮切成0.5毫米厚的片。鍋里放油,土豆入鍋,也是煎至兩面焦黃。還是要注意他的火候如果,太強的話後可能會使兩麵糊掉。大約煎至兩分鍾左右,將火關掉,適當的在土豆上面撒下調料,均勻的翻炒,然後出鍋。是不是特別簡單,孜然土豆片就相當於燒烤上的烤土豆片兒,這種做法不僅干凈衛生,而且特別簡單,其味道也差不多。

『叄』 油炸小吃的做法、最好帶圖

油炸芋頭的做法材料:芋頭、雞蛋做法:1、 芋頭削皮,切條,上鍋蒸30分鍾。2、蒸好的芋頭條晾涼,粘雞蛋液(蛋液里可以加些煉乳)粘麵包渣。3、熱油炸成金黃色。 4、出鍋,撒少許白糖。油炸紅薯片第一步:選擇好品種的紅薯,那種叫黃大頭的黃皮紅心的甘薯做出的薯片最好吃。
第二步:將薯塊切成0.5MM厚的圓形薄片,並放在陽光下曬1-2小時左右。
第三步:用10%的蜂蜜水浸泡曬好的薯片30分鍾。
第四步:將浸泡好的薯片投入五成熱的油鍋內,以慢火炸到七成熟時,再加以大火炸至金黃色撈起。
油炸素丸子的做法【油炸雙色素丸子】

原料:胡蘿卜、白蘿卜、鹽、麵粉、生粉、雞蛋、胡椒粉、椒鹽做法:
1、胡蘿卜、白蘿卜分別擦絲後用少許鹽拌均勻,腌10分鍾出水 2、在蘿卜中調入胡椒粉、椒鹽、雞蛋攪拌均勻後調入麵粉&生粉,調到粘稠狀放置2分鍾 3、鍋中做油,油溫5成熱,用勺子將蘿卜麵糊挖成圓球狀,放入鍋中炸至漂浮取出 4、所有丸子炸完後,帶鍋中溫度上升到7成時,復炸一次。第一次炸為了炸熟丸子,第二次炸是為了給丸子定型美味油炸梨做法:
1. 將熟糯米飯中間加上紅豆沙餡後團成梨形狀。可以發揮自己的藝術想像,塑造其他形狀。
2. 依次在糯米梨上蘸勻一層雞蛋液和麵包屑。
3. 中火燒熱鍋中油,將糯米梨放入小火慢慢炸製成金黃色,然後取出瀝干油。
4. 在糯米梨的頂部插上牙簽做梨的把兒,這樣很形象,而且吃的時候還不用手,比較衛生。
小貼士:
1. 紅豆沙也可以用其他愛吃的餡代替,不過甜食容易發胖,不要吃太多哦!
2. 如果喜歡吃甜的可加少許白砂糖在糯米飯裡面。
3. 這道小點心最適合請客的時候當飯後的甜點了。 香甜可口「油炸香蕉條」的做法材料(二人份):香蕉2根、玉米粉半碗、雞蛋1個
做法:
1、 香蕉切成條。 2、 雞蛋打勻成蛋液。 3、 將香蕉條放入蛋液中均勻包裹。 4、 將裹好蛋液的香蕉條放入玉米粉中均勻裹上一層玉米粉。 5、 放入油鍋中大火炸至金黃即成。
特點:香蕉條外脆里嫩,香甜可口。 油炸冰激凌的做法原料:冰激凌400克、雞蛋清4個、澱粉5克、糯米紙若干、食用油適量。
做法:
1、選擇喜歡的冰激凌化開,倒入製冰盒中後放入冰箱冷凍室中備用。
2、從冰箱中取出已經凍硬的冰激凌塊,用糯米紙包好(用蛋清封邊)後放回冰箱繼續冷凍備用。
3、取一隻干凈的中型湯盆,放入將蛋清。
4、用打蛋器{或4支以上的筷子}將蛋清向一個方向不停的抽打。
5、當蛋清打成摩絲狀時加入澱粉再打幾下使澱粉混入均勻製成「高麗糊」備用。
6、將凍好的冰激凌塊迅速裹好高麗糊。
7、同時做油鍋,2成熱時將掛好糊的冰激凌迅速下入鍋中炸成金黃色撈出即可食用。
貼士:
1、打高麗糊的湯盆必須潔凈無油,否則會影響蛋清起泡。
2、炸冰激凌的油溫不能過高,要注意時刻控制油溫。
3、注意製作的步驟,先處理好冰激凌塊,高麗糊打好後要盡快使用。

『肆』 零嘴小吃的做法步驟圖,零嘴小吃怎麼做好吃

酥皮泡芙

用料

酥皮

黃油 80G

糖粉 55G

低筋麵粉(過篩) 100G

泡芙

牛奶 170G

無鹽黃油 75G

白砂糖 1G

低筋麵粉(過篩) 105G

雞蛋 3個(根據雞蛋大小會不一樣哦)

十分美味的酥皮泡芙的做法

美味花生小小酥

用料

低筋麵粉 65g

黃油 45g

花生 50g

糖粉 35g

雞蛋 1個(個頭稍大)

美味花生小小酥的做法

『伍』 早餐怎麼做才簡單美味

1、水煮蛋+牛奶+水果:雞蛋洗干凈後,冷水下鍋,水沸後煮7-10分鍾左右(想吃半生熟的就煮5-7分鍾左右),撈起放到冷水裡(使蛋殼跟蛋白分離,一般2-3分鍾就可以了),吃的時候拿出來就好。也可以沾醬油吃哦,記得一天不要超過2個雞蛋。牛奶是直接在超市買到大盒裝脫脂奶,水果每天都不一樣,一般都是2種水果以上。
2、牛肉丸湯面:一般我都會備一些牛肉丸(潮汕牛肉丸)在冰箱,在買牛肉丸的時候會跟老闆要一些炸蒜頭做佐料。面有時候選用手工細面,有時候是包裝好的掛面。
先大火燒開水,下姜絲、牛肉丸煮5分鍾,待牛肉丸香味出來後,放入炸蒜頭跟面條,煮2分鍾,再放入生菜,撒上適量的鹽巴,關火。裝盤後撒入蔥花就可以了開吃咯。
3、湯餃子:周末有空的時候我會包一些餃子放到冷藏層,平時煮來當早餐吃。
同樣先大火燒開水,然後加入一勺鹽巴(防止餃子粘鍋),沸水下餃子,餃子下完後,蓋上鍋蓋煮5分鍾,掀開鍋蓋煮3分鍾(蓋著煮餃餡,掀蓋煮餃皮),關火後裝盤,撒上蔥花就可以開吃了喲。

『陸』 四川名小吃葉兒粑的做法步驟圖,怎麼做好吃

磕粉200g;水180g;化豬油2.5cc;

花生核桃80g;糖20cc;化豬油2.5cc;

葉兒粑又叫艾饃,是四川地區漢族傳統小吃。節日食俗,在川西農家清明節、川南春節的傳統食品。1940年,崇州懷遠「古鎮人家」將艾饃精心改制,更名為葉兒粑。製作葉兒粑選料考究,工藝精細,具有色綠形美、細軟爽口的特點,為四川名小吃之一。

葉兒粑做法和步驟

『柒』 成都曾有種小吃叫米老鼠,這種小吃是怎麼做出來的

在成都的大街小巷裡,曾經有一款名叫米老鼠的特色小吃深受大家喜歡,據說,現在已經很少能吃到這樣的特色小吃了,這次還是因為熱搜,這才讓小吃「米老鼠」又走進了大家的視野,不少人對這個小吃名字很好奇,但是對比名字,我覺得它的味道才是最重要的,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了解下這個「米老鼠」的做法吧。

最後,如果你覺得自己做比較麻煩的話,也可以去購買現成的,雖然現在能找到的地方很少,但是從網友曬出來的圖片可以看到,這種小吃價格一般在12-20元一斤,價格上還不算太貴,買上一點,也足夠解解饞了。

『捌』 家庭里一些簡單小吃的做法和細節,誰知道希望有圖。

驢打滾

豆面糕又稱驢打滾,是北京小吃中的古老品種之一,它的原料是用黃米面加水蒸熟,和面時稍多加水和軟些。另將黃豆炒熟後,軋成粉面。製作時將蒸熟發黃米面外面沾上黃豆粉面擀成片,然後抹上赤豆沙餡(也可用紅糖)捲起來,切成100克左右的小塊,撒上白糖就成了。製作時要求餡卷得均勻,層次分明,外表呈黃色,特點是香、甜、粘,有濃郁的黃豆粉香味兒。

豆面糕以黃豆面為其主要原料,故稱豆面糕。但為什麼又稱「驢打滾」呢?似乎是一種形象比喻,製得後放在黃豆面中滾一下,如郊野真驢打滾,揚起灰塵似的,故而得名。這一點連前人也發出疑問。《燕都小食品雜詠》中就說:「紅糖水餡巧安排,黃面成團豆里埋。何事群呼『驢打滾』,稱名未免近詼諧。」還說: 「黃豆粘米,蒸熟,裹以紅糖水餡,滾於炒豆面中,置盤上售之,取名『驢打滾』真不可思議之稱也。」可見「驢打滾」的叫法已約定俗成。如今,很多人只知雅號俗稱,不知其正名了。現各家小吃店一年四季都有供應,但大多數已不用黃米面,改用江米面了,因外滾黃豆粉面,其顏色仍為黃色,是群眾非常喜愛的一種小吃。

艾窩窩

艾窩窩,北京傳統風味小吃,每年農歷春節前後,北京的小吃店要上這個品種,一直賣到夏末秋初,所以愛窩窩也屬春秋品種,現在一年四季都有供應。愛窩窩歷史悠久,明萬曆年間內監劉若愚的 《酌中志》中說:「以糯米夾芝麻為涼糕,丸而餡之為 窩窩,即古之『不落夾』是也。」

可見這種食品是用糯米洗凈浸泡,爾後入籠屜蒸熟,晾涼後揉勻,揪成小劑,摁成圓皮,包上桃仁、芝麻仁、瓜子仁、青梅、金糕、白糖,拌和成餡,就成了明萬曆年間稱之為窩窩的食品。但為什麼後來又成為愛窩窩呢?在清人李光庭的《鄉諺解鈁》一書中找到了說明。因為有一位皇帝愛吃這種窩窩,想吃或要吃時,就吩咐說:「御愛窩窩。」 後來這種食品傳入民間,一般百姓就不能也不敢說「御」字,所以省卻了「御」字而稱「愛窩窩」。此小吃在明代已流入民間,明代《金瓶梅》中記錄當時流行的美味中就有愛窩窩。

愛窩窩外皮用的糯米是已經蒸熟的,餡也用桃仁、瓜仁、芝麻仁和白糖事先炒好,所以做得之後就能食用。故《燕都小食品雜詠》中說:「白粉江米入蒸鍋,什錦餡兒粉面挫。渾似湯圓不待煮,清真喚作愛窩窩。」還注說:「愛窩窩,回人所售食品之一,以蒸透極爛之江米,待冷裹以各式之餡,用麵粉團成圓形,大小不一,視價而異,可以冷食。」

糖卷果

糖卷果是北京風味小吃中的名品,深受中外食者青睞,尤得女性食客的喜愛。

糖卷果主料用山葯和大棗,配以青梅、桃仁、瓜仁等輔料。山葯鮮品營養豐富,含蛋白質、精纖維及維生素等成分,是中醫傳統的用葯。中醫認為山葯性溫味甘,無毒,入脾肺、腎經,有補中益氣、補脾胃、長肌肉、止瀉和健脾。固精、益肺的功用。大棗更是中醫和民間常用的滋補品,每100克干品含糖量 63-76.3 克,並含蛋白質、脂肪和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其中維生素C含量居各種鮮果之首,每100克鮮棗肉中含量達300-600毫克,人體利用率平均為86. 3%。中醫認為棗肉味甘性溫,有補脾和胃、養氣生津之功,可治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營衛不和、貧血心悸、煩躁多夢等症。卷果主料為山葯、大棗,是一道名副其實的葯膳。

製作方法:將山葯1500克去皮剁碎,大棗500克去核,果料切碎,兩料拌勻後稍加水和麵粉,攪拌均勻,用油皮將拌勻的料裹包好,上籠蒸5分鍾;准備消毒過的干凈豆包布一塊,將蒸得的原料趁熱置於布上,捏成三角狀長條,涼後切成小手指厚般的塊,入七成熱的油鍋,炸成焦黃色時撈出;另用鍋加油、水、桂花、白糖,小火熬成糖稀,將炸得的卷果倒人,裹上糖汁,撒上白芝麻和白糖,軟綿香甜,十分可口。因其有滋補作用,去南來順飯庄用餐的食客每每點要,成為飯店的名牌小吃之一。

薑汁排叉兒

姜絲排叉,從其名就可知道,它原料中有鮮姜,因而食用時有明顯的鮮姜味而得名。

它要用鮮姜去皮跺成細末,麵粉加一定比例的明礬末,一起放入盆中,用涼水和成面團。還有一種方法是用水和面,放到軋面機上軋五六次,直軋到薄片均勻光滑,然後在薄片上撒上細澱粉面,疊起合成長條後,用刀切成寬為2厘米、長5厘米的排叉條,將兩小片疊到一起,中間順切三刀,散開成單片套翻在一起,用溫油炸。將炸好的排叉過蜜,過蜜的方法是用鮮姜去皮切成細絲,用水把姜絲熬開後撈出姜絲,放入白糖,開鍋後放飴糖、桂花,繼續熬開後移小火上,將炸得的排叉入姜絲熬出的桂花飴糖中過蜜。

過蜜後的排叉成淺黃色,有酥、甜、香的特點,食用時有姜味。南城"南來順"的姜絲排叉1997年被評為"北京名小吃",同年又獲"中華名小吃"稱號。

還有一種帶鹹味的排叉,原料為面麵粉、蘇打和鹽,也用油炸,做法與姜絲排叉一樣,不同的是它不過蜜,有酥、脆、味微鹹的特點,愛喝酒的人常以咸排叉當下酒菜用。

據《天橋小吃》作者張次溪先生說:"舊天橋有專門賣小炸食的店家,如面炸不盈寸的麻花排叉,用草紙包裝,加上紅商標,時過年送禮的蒲包,又是小孩的玩物。 "對這種小炸食前人還有詩稱贊說:"全憑手藝制將來,具體面微哄小孩。錦匣蒲包裝飾好,玲瓏巧小見奇才。"過去天橋賣這類小炸食的還要吆喝:"買一包,饒一包,江西臘來,臘秦椒。大爺吃了會撂跤,撂官跤,跛子跛腳大箍腰。大麻花,碎排叉,十樣錦的花,一大一包的炸排叉。"小孩聽到了,多喜歡去買。

奶油炸糕

北京小吃中奶油炸糕是富有營養的小吃品種。它用上好麵粉為原料,先燒適量開水,水開後,改用小火,將麵粉倒人鍋內,迅速攪拌直到面團由自變成灰白色,不粘手時,取出稍晾成燙面。白糖用水化開,香草粉用水化開,適量雞蛋液在碗內攪勻,分幾次加入燙面中,最後一次加入奶油、糖水、香草粉水,揉搓均勻。

鍋內倒花生油或生菜油,也可用牛油。但不宜用豆油或芝麻油,因為後兩種油容易抵消奶油味,旺火燒至冒煙後,改用小火,此時將揉勻攪拌好的面團,500克分成40個均勻小球,人油鍋前用手摁成圓餅,逐個下人油中,待餅膨起如球狀,並呈金黃色時撈出,滾上白糖即成。

奶油炸糕呈圓形,外焦里嫩,香味濃郁,富有營養,易於消化。

除奶油炸糕外,還有黃米面炸糕和江米面炸糕(用水磨米,質量最好),面均要加水和好後發酵,面和得不要太硬,要適當揉進一點鹼。製作時抓一塊面約 50- 60克,用手指在中間按一個坑兒,包進豆沙餡,將口封嚴,隨包隨入溫油炸至金黃色。此種炸糕外焦里嫩,香甜可口,很受歡迎。

還有一種燙面炸糕,先把水燒開後,倒人麵粉攪拌均勻,面燙好後出鍋分成大塊,攤開晾涼,對上發面和適量鹼面,揉勻揪成小劑,摁扁,包上用紅糖、桂花、面干拌勻製成的餡兒,用溫油炸。此種炸糕外焦酥,里軟嫩,易消化。

糖耳朵又稱蜜麻花

蜜麻花是北京小吃中常見名品,又稱糖耳朵,因為它成形後形狀似人的耳朵得名。前人有詩說:"耳朵竟堪作食耶?常偕伴侶蜜麻花,勞聲借問誰家好,遙指前邊某二巴》。"並注說:"糖耳朵蜜麻花,為清真教人所制食品,其原料不外砂糖麵粉及小糖等,小糖即俗稱之稀也。"

前人已將蜜麻花的原料講得很清楚了。不過它用的面要用和好的發酵面對上鹼,另用一塊面和上紅糖,做時將發酵面分兩塊,一塊擀開後,將紅糖和的面鋪是上,再擀另一塊發酵面,鋪在紅糖面上面,這樣成了二層酵面,一層糖面。用刀切下5厘米左右的長條,將長條一邊摁薄,成坡形,把薄邊和厚邊合到一起,再切成重40 克左右的小塊。自小塊中間開一刀口,然後打開,將薄的一面往裡翻過去,厚的一邊一折,就成了耳朵形的坯子了。花生油燒五成熱,分批將坯子入油里炸過,呈金黃色時撈出,瀝盡油,趁熱放入溫熱的飴糖中泡一分鍾,稱過蜜,浸透後,撈在盤里晾涼就成了。要注意必須炸透,否則就會因炸不透,蜜也浸不透的質量不佳現象。

蜜麻花棕黃油亮,質地綿潤松軟,甜蜜可口。南城的南來順飯庄的蜜麻花由於常年製作。質量穩定,主要是放鹼合適,沒有酸口,炸得透,吃蜜均勻,達到了松軟綿潤的質量要求,1997年被評為"北京名小吃"和"中華名小吃"。

與蜜麻花相似的還有蜜篦子,原料配製與蜜麻花完全一樣,唯形狀不同,它是三層擀平,中間豎劃幾刀,油炸後過蜜而成。此外還有干糖麻花、芙蓉干糖。干糖麻花不過蜜,芙蓉干糖也不過蜜,而是滾上一層用熟面和 白糖混合的糖粉,也都有甜、酥、脆的特點。

麵茶

油茶是北京小吃中的滋補佳品,它是用麵粉放入鍋內炒到顏色發黃,麻仁也炒至焦黃,另加桂花和牛骨髓油,拌搓均勻,然後將搓得均勻的麵茶放在碗內,加上白糖,用開水沖成漿糊狀即可。油茶味道甜美,可作為早餐或午點,很受百姓喜愛。麵茶在北京小吃中,一般在下午售賣。有詩說:「午夢初醒熱麵茶,乾薑麻醬總須加。」 喝麵茶很講究吃法,吃時不用筷、勺等餐具,而是一手端碗沿著碗邊轉圈喝,非老北京人恐怕無此吃法的。為什麼要用這種吃法呢?這與品嘗麵茶的風味有關。

饊子麻花

饊子麻花是北京清真小吃中的精品,很受百姓歡迎,它的製作比較麻煩。在事先將礬、鹼、紅糖、糖桂花放在盆內用溫水溶化,再將麵粉倒入和均勻,和好後挫長條盤起來餳一會兒,然後揪成40克一個的小劑。

將麻仁用開水拌起來,將小劑粘上拌好的麻仁,挫成10厘米長的小條碼在盤中,碼3至4層再餳著。餳好後,拿起兩小條用手挫成均勻的長繩條2根,對頭折兩個來回成8根,兩頭捏在一起,成兩頭尖、當中大的棗核形或扇形狀,用油炸熟即成。炸時鍋內花生油五成熱,拿著饊子麻花的捏頭處,將坯子下入油鍋來回擺動使其定型,待坯子稍硬挺後,整個入油中炸,炸成棕黃色即成。

饊子麻花顏色棕黃,質地酥脆,香甜可口。

薩其瑪

薩其瑪是滿族餑餑(糕點)。薩其瑪的前身是一種滿族的傳統餑餑—搓條餑餑。製作方法是先把蒸熟的米飯放在打糕石上,然後用錘反復打成面團,蘸黃豆面搓拉成條狀,油炸後切塊,灑上一層較厚的熟黃豆面即成。搓條餑餑是當時滿族的比較重要供品,所以也稱為「打糕穆丹條子」。後來用白糖代替了熟豆面,成了「糖纏」,更名為薩其瑪,漢名叫「金絲糕」,又叫「芙蓉糕」,但是還是薩其瑪這個名字為全國各族老百姓所接受。

《燕京歲時記》中寫道:「薩其瑪乃滿洲餑餑,以冰糖、奶油合白面為之,形如糯米,用不灰木烘爐烤熟,遂成方塊,甜膩可食。」道光二十八年的《馬神廟糖餅行行規碑》中寫道「乃旗民僧道所必用。喜筵桌張,凡冠婚喪祭而不可無」。王世襄先生曾說,「據元白尊兄(啟功教授)見教:《清文鑒》有此名物,釋為『狗奶子糖蘸』。薩其馬用雞蛋、油脂和面,細切後油炸,再用飴糖、蜂蜜攪拌沁透,故曰『糖蘸』。唯於狗奶子則殊費解。如果真是狗奶,需養多少條狗才夠用!原來東北有一種野生漿果,以形似狗奶子得名,最初即用它作薩其馬的果料。入關以後,逐漸被葡萄乾、山楂糕、青梅、瓜子仁等所取代,而狗奶子也鮮為人知了。」 (見《餑餑鋪與薩其馬》)

薩其瑪的工藝後來日趨復雜,正宗的做法是:雞蛋加水攪打均勻,加入麵粉,揉成面團。面團靜置半小時後,用刀切成薄片,再切成小細條,篩掉浮面;花生油燒至 120℃,放入細條面,炸至黃白色時撈出瀝凈油;將砂糖和水放入鍋中燒開,加入飴糖、蜂蜜和桂花熬制到117℃左右,可用手指拔出單絲即可。將炸好的細條面拌上一層糖漿;框內鋪上一層芝麻仁,將面條倒入木框鋪平,撒上一些果料,然後用刀切成型,晾涼即成。原料要用到:雞蛋花、蜂蜜、生油、白砂糖、金糕、飴糖、葡萄乾、青梅、瓜仁、精麵粉、乾麵、芝麻仁、桂花等。

焦圈

北京小吃中的焦圈,男女老少都愛吃,酥脆油香的味兒,真叫人吃不夠。北京人吃燒餅,常愛夾焦圈,喝豆汁也必吃焦圈。焦圈是一種古老食品,製作比較麻煩,由於勞效太低,一般吃食店不願製作,故有一段時間常斷檔。說到炸焦圈,北京人都知知道一個「焦圈俊王」,原是「南來順」職工,已故去。他的技藝一般人不能與之相比,炸出的焦圈個個棕黃,大小一般,特別是具有香、酥、脆的特點,放在桌上,稍碰即碎,決無硬艮的感覺。

焦圈的製作,需用溫水化開鹽、鹼、少許礬,加水拌和麵粉成面團後,用手反復壓揉面團,揉勻後放案板餳3個小時,然後把面團壓扁,用刀切成5厘米寬的條,取成條面坯置案板,用一手按住一端,另一手托住面坯的另一端,捋成長扁片,厚約6厘米,用刀把面片切成4厘米寬的劑(一般50克面切14小劑),每兩個劑疊在一起,用小炸刀中間切一刀,兩邊不能切通,稍連一點,油燒至五成熱時,用手拿住生焦圈坯的一頭下油鍋,隨即用筷子從中間撐開,使之成手鐲形,定型後翻過來,炸至棗紅色出鍋控油,即成香酥脆的焦圈了。

宋代蘇東坡曾寫過一首詩,相傳是中國第一首產品廣告詩:「纖手搓成玉數尋,碧油煎出嫩黃深,夜來春睡無輕重,壓褊佳人纏臂金。」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 谷部》也有記載:「人少鹽,牽索扭捻成環釧之形,油煎食之。」焦圈可貯存十天半月,質不變,脆如初,酥脆不皮,是千百年來人們喜愛的食品。

糖火燒

糖火燒是北京人常吃的早點小吃之一,已有300多年歷史,以大順齋的糖火燒最出名。糖火燒香甜味厚,綿軟不粘,適合老年人食用。 缸爐燒餅原為河北省小吃,後傳入北京, 成為北京小吃。其特點是用缸作成爐子,將燒餅生坯直接貼在缸壁上烤熟而得名。

蛤蟆吐蜜又稱豆餡燒餅

豆餡燒餅是北京小吃中的常見品種,因其以豆沙為餡而得名,在烤制過程中,因燒餅邊上有自然開口,吐出豆餡,掛著燒餅邊上,所以人們就形象地稱這種燒餅為蛤蟆吐蜜。

豌豆黃

北京春夏季節一種應時佳品。原為民間小吃,後傳入宮廷。清官的豌豆黃,用上等白豌豆為原料,做出成品色澤淺黃、細膩、純凈,入口即化,味道香甜,清涼爽口。因慈禧喜食而出名。其製法是,將豌豆磨碎、去皮、洗凈、煮爛、糖炒、凝結、切塊而成。傳統做法還要嵌以紅棗肉。以仿膳飯庄所制最有名。

民間的糙豌豆黃兒是典型的春令食品,常見於春季廟會上。例如在三月三蟠桃宮,"小棗糙豌豆黃兒"便是時令鮮品,小販們一聲"噯這小棗兒豌豆黃兒,大塊的來!"好象是給人們報出了春訊,帶來了暖意。

"糙豌豆黃兒"是用白豌豆去皮,以兩倍於豌豆的水,將豆燜爛,然後放糖炒,再加入石膏水和熟棗攪拌均勻,放入大砂鍋內,俟其冷卻成坨後,扣出來,切成像切糕一樣的菱形塊,放上小片金糕以為裝點,通常都置於罩有濕藍布的獨輪車上去賣,經營此業的大多是京東平谷、香河以及京南采育等地的老鄉。

『玖』 自製零食小吃簡單做法100種

比樂事哪裡都不差的「炸薯片」

小貼士

1.土豆片一定盡量切的薄厚均勻。
2.油溫六成熱下鍋炸,可以先扔一片下去試試,能快速浮起就證明油溫達到了哦!
3.根據自己口味決定最後的撒料哈!

閱讀全文

與如何做小吃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蘿莉內褲動漫圖片大全 瀏覽:913
男生好看腿受傷圖片 瀏覽:338
紅色背景圖片可愛橫屏 瀏覽:152
女孩春晚涼鞋圖片 瀏覽:564
黑白動漫女生圖片傷感 瀏覽:814
如何上傳圖片獲得網路鏈接 瀏覽:870
古代長命鎖圖片和價格 瀏覽:817
扇形書法簡單作品圖片 瀏覽:540
唐嫣同款衣服圖片 瀏覽:26
名牌衣服包包圖片 瀏覽:171
太天真的圖片可愛 瀏覽:695
美團奶茶蓋子高清圖片 瀏覽:406
送男生車厘子花束圖片 瀏覽:11
播放簡單又萌寵可可愛的圖片 瀏覽:265
空白如何添加圖片 瀏覽:931
男生心形圖片大全 瀏覽:809
圖片唯美意境傷感男生白衣 瀏覽:31
卡通插畫圖片簡單 瀏覽:197
美女畢業照片圖片 瀏覽:722
黑色帶文字精美壁紙圖片 瀏覽: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