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杜鵑花的花語是什麼
杜鵑花語:
1.愛的快樂、鴻運高照、奔放、清白、忠誠、思鄉。
2.繁榮吉祥,堅韌樂觀,事業興旺。《草花譜》有雲:「映山紅若生滿山頂,其年豐穩,人競采之。」西方對杜鵑也有特殊的愛好。他們認為杜鵑花繁.是「鴻運高照,生意興隆」的好兆頭,特別是全紅的杜鵑更是如此。
對於白色的杜鵑,則認為清麗脫俗,男女之間相互贈送,更顯得高雅。對於紅白相間的杜鵑,則含義更為深沉,表示:希望與你融合無間,共同創造美好的明天。
② 杜鵑的花語是
杜鵑花的花語其一就是——永遠屬於你。這代表了愛的喜悅,據說喜歡杜鵑花的人都非常的天真無邪,如果他們可以看見漫山的杜鵑花,那就代表愛神降臨。
杜鵑花的花語其二就是——節制慾望。這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杜鵑花只在它的花期里綻放,即便它可以給人以熱鬧的感覺。如果,杜鵑花不在花期,很適合種植成為矮牆。
(2)花譜大全帶圖片集擴展閱讀
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高2(-5)米;分枝多而纖細,密被亮棕褐色扁平糙伏毛。葉革質,常集生枝端,卵形、橢圓狀卵形或倒卵形或倒卵形至倒披針形,長1.5-5厘米,寬0.5-3厘米,先端短漸尖,基部楔形或寬楔形,邊緣微反卷,具細齒,上面深綠色,疏被糙伏毛,下面淡白色,密被褐色糙伏毛,中脈在上面凹陷,下面凸出;葉柄長2-6毫米,密被亮棕褐色扁平糙伏毛。
花芽卵球形,鱗片外面中部以上被糙伏毛,邊緣具睫毛。花2-3(-6)朵簇生枝頂;花梗長8毫來,密被亮棕褐色糙伏毛;花萼5深裂,裂片三角狀長卵形,長5毫米,被糙伏毛,邊緣具睫毛。
花冠闊漏斗形,玫瑰色、鮮紅色或暗紅色,長3.5-4厘米,寬1.5-2厘米,裂片5,倒卵形,長2.5-3厘米,上部裂片具深紅色斑點;雄蕊10,長約與花冠相等,花絲線狀,中部以下被微柔毛;子房卵球形,10室,密被亮棕褐色糙伏毛,花柱伸出花冠外,無毛。
蒴果卵球形,長達1厘米,密被糙伏毛;花萼宿存。花期4-5月,果期6-8月。
該種與皋月杜鵑(R.indicum(Linn.)Sweet)相似,但不同在於後者的雄蕊為5;葉較小而狹窄,邊緣具細圓齒,易於區別。
杜鵑經過人們多年的培育,已有大量的栽培品種出現,花的色彩更多,花的形狀也多種多樣,有單瓣及重瓣的品種。
典故:
關於杜鵑花和杜鵑鳥,還有個優美而離奇的傳說。相傳遠古時蜀國國王杜宇,很愛他的百姓,禪位後隱居修道,死了以後化為子規鳥(有名子鵑),人們便把它稱為杜鵑鳥。每當春季,杜鵑鳥就飛來喚醒老百姓「塊塊布穀!快快布穀!」嘴巴啼得流出了血,鮮血灑在得上,染紅了漫山的杜鵑花。
滿山遍野的杜鵑花,是由於千千萬萬烈士的鮮血染成的。它記載了那段悲壯的抗戰。 杜鵑花,它已經融入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它成為了歷史的點綴品,
③ 矮牽牛花圖片
[編輯本段]基本信息
【學名】Pharbitis nil (Linn.) Choisy 喇叭花
【門名】被子植物門
【綱名】雙子葉植物綱
【目名】茄目
【科名】旋花科
【屬名】牽牛屬
【原產地】本種原產熱帶美洲,現已廣植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
牽牛花跨進傳統名花行列,也有千餘年的歷史了,不但名見花譜、花志、名著,而且歷代有許多的詩文吟詠。
牽牛花別名喇叭花、牽牛、朝顏花。為旋花科牽牛屬一年生蔓性纏繞草本花卉。蔓生莖細長,約3米至4米,全株多密被短剛毛。葉互生,全緣或具葉裂。聚傘花序腋生,1朵至數朵。花冠喇叭樣。花色鮮艷美麗。蒴果球形,成熟後胞背開裂,種子粒大,黑色或黃白色,壽命很長。花期6月至10月,大都朝開午謝。
[編輯本段]形態特徵
一年生纏繞草本,植物體被毛。葉互生,寬卵形或近圓形,常為3裂,先端裂片長圓形或卵圓形,側裂片較短,三角形,被柔毛。秋季開花,花序腋生,有1~3朵花,也有單生於葉腋的,萼片5,花冠藍紫色漸變淡紫色或粉紅色,(清晨開花時,葉片掌形3裂者為藍色,葉片心形者為紅色,大多數早晚顏色並無變化),漏斗狀,花冠管色淡,雄蕊5,不等長,花絲基部被柔毛。子房3室,柱頭頭狀。蒴果,近球形,種子卵狀三棱形,黑褐色或米黃色,被褐色短絨毛。原產熱帶美洲,我國各地普遍栽培,供觀賞。種子為常用中葯,黑色者為「黑丑」,米黃色者為「白丑」。含樹脂苷、色素、脂肪油、有機酸等成分。入葯多用黑丑,具瀉水利尿之功效,主治水腫腹脹、大小便不利等症。中葯黑丑, 也就是黑色的牽牛花的種子, 研成細粉加入雞蛋清於睡前塗抹在患處, 第二天清晨用清水洗去, 連續使用一星期, 有消除雀斑的功效. 也可以用水果李子的種子代替黑牽牛花的種子, 效果是一樣的. 特別注意的是,黑丑是有一定小毒的,千萬不要口服.
[編輯本段]習性特徵
1~2年纏繞草本、高可3米。品種多,藍、緋紅、桃紅、紫或斑愉混合色,花瓣邊緣的變化很多,有的牽牛花清晨和傍晚的顏色不一。
[編輯本段]主要種類
牽牛花約有60多種。常見栽培的有裂葉牽牛。葉具深三裂,花中型1朵至3朵腋生,有瑩藍、玫紅或白色。圓葉牽牛,葉闊心臟形,全緣,花型小,有白、玫紅、瑩藍等色。當前流行的大花牽牛,葉大柄長,具三裂,中央裂片較大,葉易長具不規則的黃白斑塊。花1朵至3朵腋生,總梗短於葉柄,花大型,花徑可達10厘米或更大,原產亞洲和非洲熱帶。本種在日本栽培最盛,稱朝顏花,並選育出眾多園藝品種,花型變化多樣,花色豐富多彩,各地廣為流行。
牽牛花生性強健,喜氣候溫和、光照充足、通風適度,對土壤適應性強,較耐乾旱鹽鹼、不怕高溫酷暑、屬深根性植物,地栽土壤宜深厚,最好直播或盡早移苗。大苗不耐移植。
[編輯本段]栽培要點
發芽適溫:20-25℃ 播種期:春、夏;生長適溫:22-34℃ 開花期:夏、秋
育苗:先將種子浸溫水4-6小時或用硫酸處理,播種後覆土約1公分,保持土壤溫濕,5-6天後發芽,本葉二枚可移植,株距30公分。
栽植:選擇排水良好的培養土,給於充分日照和通風良好的環境,生育期盆土表面略干時需灌水,半個月施稀液肥一次,氮肥不宜太多,以免莖葉過於茂盛。盆栽需設支柱撐著。
牽牛花不僅是籬垣柵架垂直綠化的良好材料,也適宜盆栽觀賞,擺設庭院陽台,盆栽宜在4月初,用普通培養土與素麵沙土各半,裝二號筒盆(內徑13厘米),每盆點播4米至5米種子。因種皮較厚,發芽慢,可在種臍上部,用小刀刻破一點種皮。播種後保持25℃,7天左右發芽。觀察兩片子葉長平時分苗移植,可整坨脫盆把小苗帶土分開。作盆栽時隨之將主根下端去掉1厘米,用普通培養土栽在二號筒盆,每盆一株。注意露地移植牽牛,絕不許碰傷主根,移苗宜小,宜早,土坨越大越好。
當小苗長出6片至7片葉即將伸蔓時,整坨脫出,換上坯子盆(內徑24厘米)定植,盆土要用加肥培養土,並施50克蹄片做底肥。栽後澆透水。待盆土落實,在盆中心直插一根1米長的細竹竿。再用3米左右長的鉛絲,一端齊土面纏在竹竿上,然後自盆口盤旋向上,形成下大上小勻稱的塔形盤旋架。鐵絲上端固定在竹竿頂尖。牽牛花為左旋植物,鉛絲的盤旋方向必須符合牽牛花向左纏繞的習性,當主蔓沿著鉛絲爬到竿頂時,摘去頂尖。側蔓每長到6片至7片葉時掐尖,這樣可使花朵大,不斷發蔓開花。
[編輯本段]種植技術
盆栽大花牽牛還可使它不爬蔓,養成矮化叢生、豐美的株型。當小苗長出5片至6片葉時,栽到二缸筒盆(內徑23厘米)中。隨即掐尖促發2個至3個側芽,其餘抹掉。側芽展葉伸蔓時,再留2片至3片葉去尖。這樣一次可開花10朵左右。花謝後當即摘掉,促其側枝再發新芽,酌留幾個,多餘抹去,仍照前法掐尖。如此可保持株叢始終豐滿,花卉不斷。
科學種植牽牛花,必須用盆栽。這樣既便於科學管理,又便於展覽評比,還便於保證優良品種的采種。
1.育苗:牽牛花子發芽溫度為20~30℃,一般在四月末五月初播種(南方還可以提前),按品種分行播在細沙土苗床中,濕度適中時大約10天左右萌發。大約再過10天左右,子葉完全張開。待真葉剛剛萌發時,就應移栽入小盆中,過早苗弱,過遲傷根,都不利於以後的發育。小盆上應作好標記,註明品種。
2.定植:小盆中的幼苗長出兩三片真葉後,此時根系已發展好,即可定植在中盆中,並預先加好底肥。正如梅先生所說,牽牛花不怕重肥,可以用馬掌、熟麻渣等作底肥。牽牛花的根系發展需要溫度,據日本研究者認為,用黑盆比用紅盆吸熱好。要經常轉盆使陽光照射均勻,使根系發展完備。
3.摘心:牽牛花的真葉長出三四片後,中心開始生蔓,這時應該摘除。第一次摘心後,葉腋間又生枝蔓,待枝蔓生出三四片葉後,再次摘心,同時結合整形。每次摘心後都應追肥,所用肥料和菊花用的追肥類似。注意不使肥水和泥漿沾污葉片(包括子葉),以免葉片脫落。枝蔓成長後即進入花期(一般在定植後一個月),理想的情況是枝蔓的第一葉又生腋芽,第二和第三葉的葉腋發出花苞。待花苞成形後,可將花苞的托葉摘掉,以利花苞發展。為保證養分充分供應花苞而開出大而艷麗的花朵,還可以除掉一些花苞,培育獨朵的花,就
像培育品種菊一樣。開過花後要將殘花摘掉,不使其作子,以免影響下一批花的營養。當然,三四批花開過後,腋芽叢生,就難以控制了。一般品種可改地栽,優良品種則准備留種。
4.留種:好的品種一定要留好種子,待入秋成熟後取種分類標注保存。如出現變種,更應加意留存。牽牛花的雜交在選好母本和父本後,在開花的前一天黃昏將花苞上端剪去,然後除去雄蕊,用蠟紙袋包紮。第二天清晨取下蠟紙袋,用父本的雄蕊進行人工授粉,然後再用蠟紙袋包紮,一二周後可除去蠟紙袋,但授粉的子包一定要作好標記,作好記錄。翌年要把所雜交的全部種子種好,待開花後看成果,由之可以研究各種遺傳因子的作用。
有經驗的牽牛花愛好者可以根據子葉的形狀分出優劣,以便早期除去劣種。他們還能根據幼莖的顏色估計出花色來,如白青色為白色花,深紫色為紫色花等等。子葉形狀異樣,真葉形狀異樣,花的形狀也異樣。
[編輯本段]病蟲防治
白銹病防治
【症狀】發病部位主要是葉、葉柄及嫩莖,受害葉片初期在葉上有淺綠色小斑。後逐漸變成淡黃色,邊緣不明顯,嚴重時擴展成大型病斑,後期病部背面產生白色疤狀突起,破裂時,散發出白色粉狀物,為病菌的孢囊孢子,嫩莖受害時造成花、莖扭曲,當病斑包圍葉柄、嫩梢時,環割以上的寄主部分生長不良,萎縮死亡。
【病原及發病規律】病原為旋花白銹菌(Albugoipomoeae-panranae),屬白銹屬的一種真菌。病菌在病組織內以卵孢子越冬,翌年春天,卵孢子萌芽產生孢子囊,侵入牽牛花等旋花科植物,一般在8-9月為發病盛期,牽牛花種於可帶菌並成為翌年浸染源。
注意預防苗期猝倒病,尤其是幼苗階段,除做好消毒工作外,稀播、充足的光照、良好的通風、適合的溫度和不過分濕澇也能大大減少發病機會,一旦發病,應及時拔除病株,使用普力克、疫霜靈、根病治等葯劑進行土壤澆灌,一般容易控制。溫度高時播種,苗期還要預防腐爛病等。成苗後一般不易發生病害,但因栽培環境的影響仍可發生一些病害,灰霉病、枯萎病和生理性病害等,應以預防為主,可用多菌靈+鏈黴素每7至10天噴灑一次。一旦發生病害要根據實際情況及時對症施治。害蟲要注意預防蚜蟲、紅蜘蛛、菜青蟲,尤其要注意防治斑潛蠅,要注意觀察,在蟲害初發時及時噴灑相關葯劑,一般容易控制。
【防治方法】
①及時拔除病株並銷毀。以減少對種子的浸染。
②選留無病種子作為繁殖種子,播種前應進行種子消毒。避免與旋花科植物輪作。
③發病初期噴l%波爾多液或50%疫霉凈500倍液,每隔10~15天噴霧1次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編輯本段]相關品種
牽牛家族中還有一族小巧的成員―――鳶蔓屬。
鳶蔓是一年生爬蔓花卉,葉腋著生小喇叭花數朵,有紅、白各色,露地或盆栽均可,花期6月至10月。
常見栽培的品種有:羽葉蔦蘿,花有白、洋紅等色。圓葉蔦蘿,葉心臟形,近基部有繞齒,花紅色。槭葉蔦蘿,葉掌狀,似槭樹葉花紅色。
蔦蘿播種育苗,4月下旬地播或盆播,覆土約為種子的三倍。大約10天至15天出苗,幼苗長出2片至3片葉時,要盡早移栽定植,苗長大了不耐移植。也可按30厘米株距直播於籬架附近。
露地栽培蔦蘿,宜選背風向陽,土壤疏鬆排水良好的地段。盆栽蔦蘿應用培養土。在生長期間,地栽蔦蘿底肥不足時,可在開花前追施液肥1次至2次。盆栽蔦蘿,上盆時應在盆底加入少許羽毛或蹄片作底肥,以後每月追施一次液肥。
露地栽植的蔦蘿,定植時一定要澆透水,以後7天至10天澆一次水。盆栽的按常規澆水、排水,雨季應注意盆內不可積水,否則容易雨澇爛根。
蔦蘿種子落地來年也能自播成苗。盆栽蔦蘿可用細竹或葦稈紮成各樣的支架如樓閣、鳥獸等造型,誘引藤蔓纏繞,構成扎景,擺放庭院陽台,別具情趣。
[編輯本段]景觀用途
為夏秋季常見的蔓性草花,可作小庭院及居室窗前遮陰、小型棚架、籬垣的美化,也可作地被栽植。
[編輯本段]價值用途
牽牛子(黑丑、白丑、二丑、喇叭花)
【葯物名稱】:牽牛子
【類 別】:種子類
【英文名稱】:pharbitis Seed
【別 名】:黑丑、白丑、二丑、喇叭花。
【來 源】:為旋花科植物圓葉牽牛pharbitis purpurea (L.)Voight的種子。
【植物形態】:一年生纏繞草本,全株密被白色長毛。葉互生,闊心形,全緣;葉柄與總花梗近等長。花序有花1~3朵;萼片5深裂,裂片卵狀披針形,長約1cm,先端尾尖;花冠白色、藍紫色或紫紅色,漏斗狀,長5~8cm;雄蕊5;子房3室。蒴果球形。種子5~6粒,卵形,黑色或淡黃白色。花期6~9月,果期7~10月。
【生 長 地】:生於山野灌叢中、村邊、路旁;多栽培。全國各地有分布。
【采 制】:秋末果實成熟、果殼未開裂時采割植株,曬干,打下種子,除去雜質。
【化學成分】:含牽牛子甙(pharbitin)、牽牛子酸C、D(pharbitic acid C,D)、順芷酸(tiglic acid)、尼里酸(nilic acid)等。
【性 味】:性寒,味苦;有毒。
【功能主治】:瀉水通便,消痰滌飲,殺蟲攻積。用於水腫脹滿,二便不通,痰飲積聚,氣逆喘咳,蟲積腹痛,蛔蟲、絛蟲病。
【附 注】:同屬植物裂圳牽牛P. nil(L.)Choisy的種子亦作牽牛子入葯。
牽牛花的葯用價值較高,明代吳寬寫詩贊道:「本草載葯品,草部見牽牛。薰風籬落間,蔓出甚綢繆。」
現代葯理研究分析,牽牛子含有牽牛子甙、牽牛子酸甲、沒食子酸、裸麥角鹼、野麥鹼等成分,能刺激腸道、增強蠕動,有強烈的瀉下作用。服用時一定要嚴格按量,不可多服,牽牛子的葯用名稱為二丑、黑丑、白丑。黑丑為黑牽牛子,白丑為白牽牛子,二丑為黑白丑的混和物。
牽牛花食用功效:
具有瀉下、利尿、消腫、驅蟲等功效,主治肢體水腫、腎炎水腫、肝硬化腹水、便秘、蟲積腹痛等症。
[編輯本段]相關傳說
俗話說:「秋賞菊,冬扶梅,春種海棠,夏養牽牛。」可見,在夏天的眾多花草中,牽牛花可以算得上是寵兒了。
牽牛花有個俗名叫「勤娘子」,顧名思義,它是一種很勤勞的花。每當公雞剛啼過頭遍,時針還指在「4」字左右的地方,繞籬縈架的牽牛花枝頭,就開放出一朵朵喇叭似的花來。晨曦中人們一邊呼吸著清新的空氣,一邊飽覽著點綴於綠葉叢中的鮮花,真是別有一番情趣。
那一定會有人問:「牽牛花是怎麼來的呢?」這可有一段動人的傳說呢!
很久以前,也不知是什麼地方,什麼時候,突然出現了一座形狀像伏著的牛一樣的山,大家就給它取了個名字叫「伏牛山」。伏牛山下有個小村子,村子裡人不多,其中一家有一對孿生姐妹。村子裡的人都很窮,沒有錢買牛耕地,只有用一些自製的土工具來刨土、耕地。那對孿生姐妹就住在山腳下,她們在山前山後開墾了一些荒地,靠著自己的雙手,春播、夏耘、秋收,日子還算勉強過得去。姐妹二人心地善良,還經常接濟比自己更窮的人。
有一天,姐妹二人正在刨地,突然刨到了一塊特硬的地方,姐姐和妹妹把所有的工具都拿來,卻怎麼也刨不動一絲土。姐妹二人累了半天,就坐在硬土邊上歇一會兒。忽然,那塊硬土自己裂開了,姐姐連忙瞪大了眼睛瞧著,裡面發出銀閃閃的光亮,妹妹跑過去拿出了一塊東西,原來是一個銀喇叭。姐妹二人正在奇怪時,旁邊突然走來了一個白須白發的老翁,老翁笑著對她們說:「這座山是玉皇大帝從天上降下來的,裡面壓著一百頭青牛精,這些青牛精都修煉得很好,幻成人形,在人間作惡,是玉皇大帝收服了他們,並把他們壓在伏牛山下,到今天,他們已整整壓了九百年了,到明天他們就會全變成金牛,再也不會危害人間了。這個銀喇叭就是伏牛山的鑰匙,今天夜裡聽山裡「嘩啦啦」晌,過不久就會有一處發出金光,那就是山眼,只要把銀喇叭插進去就行了。不過還必須記住口訣『伏牛山,嘩啦啦,開山要我這銀喇叭』念三遍,那山眼就會變大,可以進去抱出一頭金牛,一輩子吃喝不愁了。這鑰匙是九百年一現,只有一會兒靈驗,天一亮就不靈了,千萬不要被山關住了,否則就必死無疑。還有,這銀喇叭千萬不能吹,否則一百頭牛就全會變活沖出山口的。」兩姐妹還沒回過神來,那老翁已不見了。
姐妹二人知道遇上神仙了,心裡很高興。她們就趕緊回家,商量如何開山抱金牛。姐姐說:「我們要把腿腳放快些,爭取把一百頭金牛都抱出來,分給窮鄉親,讓大家都不再受地主的氣,都過上好日子。」妹妹說:「金牛雖好不能當飯吃,黃燦燦的金,白亮亮的銀,在富人眼裡是值錢貨,可在窮人眼裡還不如一勺面呢。如果吹響銀喇叭,把那些金牛全變成活牛分給鄉親們,讓他們有牛耕田,不更好嗎?」姐姐高興地同意了妹妹的意見。
於是,姐妹二人分頭去通知鄉親們,交代他們夜裡去伏牛山下牽牛。夜裡,天上沒有月亮,也沒有星星,山前山後漆黑一片,看不到一點亮光,姐姐拉著妹妹從山前轉到山後,聽了聽,一點動靜也沒有,姐姐對妹妹說:「不要放棄,我們再等等。」就這樣等到了五更,忽然聽見山裡面「嘩啦啦」作響,山北坡放出一道耀眼的金光,姐妹倆急忙朝發光的地方跑去,只見那洞眼只有手指頭那麼粗,順著洞眼往裡看,見到內有一張金方桌,方桌上整齊地擺著一排排饅頭大小的金牛。妹妹忙把銀喇叭拿出來插進山眼,姐姐忙念:「伏牛山,嘩嘩啦,開山要我這銀喇叭。」念了三遍,山眼慢慢變大了,但只容一個人鑽進去,姐姐閃身就進去了,妹妹也跟著進去了。姐姐一進去就吹起了銀喇叭,頓時桌上的金牛都變活了,它們伸伸腿,抖抖毛,跳下桌子來,就都變成了大牛,它們順著山眼往外沖,當最後一頭牛剛剛伸出頭時,東方已經微微泛紅了,山眼慢慢變小了,這一下要急壞了姐妹倆,姐妹二人合力推牛屁股,就是推不動。
再說鄉親們,他們聽見喇叭響,就紛紛往伏牛山跑,只見一頭頭牛滿山坡跑,他們跑上去,一人牽一頭牛,心裡好感激姐妹二人,都想去謝謝她們,就是找不到人影。這時有人發現被卡住的那頭牛,大家有的扯牛頭,有的扯牛腳,使命往外拽,就是拽不出,後來有人往牛鼻子上套了個鼻圈,再在鼻圈上拴了根長繩,大家齊心協力地拉,牛被拉疼了,一急,四蹄一蹬就出來了,山眼馬上就合攏了,姐妹倆被關在了山裡。
這時太陽出來了,山眼裡的那隻銀喇叭一變,就成了一朵喇叭花。也有人說,為了紀念那姐妹二人,所以喇叭花也叫牽牛花。還有人說,如今聞名全國的南陽大黃牛是那些金牛的後代呢!
當然,以上所述只是傳說而已,表達的是古代勞動人民的一種良好願望。不過,牽牛花還真的有益於人民,它不但可供觀賞,而且還可入葯。它性寒,味苦,有逐水消積功能,對水腫腹脹、腳氣、大小便不利等病症有特別的療效。直到今天,一些農民還用它來治病哩。
[編輯本段]文學作品
作者:葉聖陶
手種牽牛花,接連有三四年了。水門汀地沒法下種,種在十來個瓦盆里。泥是今年又明年反復用著的,無從取得新的泥來加入,曾與鐵路軌道旁種地的那個北方人商量,願出錢向他買一點兒,他不肯。
從城隍廟的花店裡買了一包過磷酸骨粉,攙和在每一盆泥里,這算代替了新泥。
瓦盆排列在牆腳,從牆頭垂下十條麻線,每兩條距離七八寸,讓牽牛的藤蔓纏繞上去。這是今年的新計劃,往年是把瓦盆擺在三尺光景高的木架子上的。這樣,藤蔓很容易爬到了牆頭;隨後長出來的互相糾纏著,因自身的重量倒垂下來,但末梢的嫩條便又蛇頭一般仰起,向上伸,與別組的嫩條糾纏,待不勝重量時重演那老把戲;因此牆頭往往堆積著繁密的葉和花,與牆腰的部分不相稱。今年從牆腳爬起,沿牆多了三尺光景的路程,或者會好一點兒;而且,這就將有一垛完全是葉和花的牆。
藤蔓從兩瓣子葉中間引伸出來以後,不到一個月功夫,爬得最快的幾株將要齊牆頭了,每一個葉柄處生一個花蕾,像穀粒那麼大,便轉黃萎去。據幾年來的經驗,知道起頭的一批花蕾是開不出來的;到後來發育更見旺盛,新的葉蔓比近根部的肥大,那時的花蕾才開得成。
今年的葉格外綠,綠得鮮明;又格外厚,彷彿絲絨剪成的。這自然是過磷酸骨粉的功效。他日花開,可以推知將比往年的盛大。
但興趣並不專在看花,種了這小東西,庭中就成為系人心情的所在,早上才起,工畢回來,不覺總要在那裡小立一會兒。那藤蔓纏著麻線卷上去,嫩綠的頭看似靜止的,並不動彈;實際卻無時不迴旋向上,在先朝這邊,停一歇再看,它便朝那邊了。前一晚只是綠豆般大一粒嫩頭,早起看時,便已透出二三寸長的新條,綴一兩張長滿細白絨毛的小葉子,葉柄處是僅能辨認形狀的小花蕾,而末梢又有了綠豆般大一粒嫩頭。有時認著牆上斑剝痕想,明天未必便爬到那裡吧;但出乎意外,明晨竟爬到了斑剝痕之上;好努力的一夜功夫!「生之力」不可得見;在這樣小立靜觀的當兒,卻默契了「生之力」了。漸漸地,渾忘意想,復何言說,只呆對著這一牆綠葉。
即使沒有花,興趣未嘗短少;何況他日花開,將比往年盛大呢。
刊於《北斗》創刊號(1931年9月20日),署名葉聖陶;1981年11月18日修改
[編輯本段]名人與花
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大師梅蘭芳對花卉十分喜歡.他不僅蒔養了雪裡紅梅,傲霜秋菊,花王牡丹,花相芍葯等傳統名花,還特別喜歡牽牛花.牽牛花秀冠柔條,風姿綽約,開的花雖不少,但花朵瘦小,色彩也比較單調.為了使牽牛花開出鮮艷的花朵,梅蘭芳先生買了好多參考書,按圖索驥的實踐起來,逐漸掌握了播種,施肥,移植,修剪,串種這些門道.
梅蘭芳先生還同養花的朋友們組成了一個小團體,彼此見面三句話離不開牽牛花.他們互相贈送良種,共同觀摩研究,還經常組織小型花展,約定一個日子,在養花朋友的家中輪流舉行.梅蘭芳先生之所以愛花成癖,是有其一定原因的,很重要一條就是他把蒔養花草,觀察花草作為自己真切塑造人物,豐富和提高表演藝術的源泉和手段之一.他養牽牛花是因為牽牛花在大清早開花,他常與牽牛花比賽看誰最早.而梅蘭芳先生總是搶先一步,這樣他就可以在歡笑中鍛煉身段了.一次,他正俯身聞花,被朋友看見,說是像在做"卧魚"的身段,他從中受到啟發,便仔細揣摩,反復研究,實踐,終於在<<貴妃醉酒>>中使貴妃賞花的"卧魚"身段更加完美,生動,傳神.看來,梅蘭芳先生愛花之意還不全在花呢!
著名花鳥畫大師王天一先生
花鳥畫大師王天一先生專攻花鳥畫是從牽牛花開始的。方向確定後,他就廣泛向卓有成就的老畫家們請教各種花卉、鳥禽的意境和技法,他領悟到一幅好的花鳥畫,不僅在技巧上是高超的,而且作為形象的再創造也是美的。畫一幅好的花鳥畫,需要對花和鳥,不但在形象結構上熟悉,而且要經過觀察有所感受,寄畫家之感情,表達理想和願望。
為了畫好牽牛花,他在外出采風時,總是細心觀察各地的牽牛花,比方有些地方把牽牛花叫做「勤娘子」,意在它紅牽牛花能雞鳴即起,催促人人早早開始一天的勞動;
藍牽牛花有的地方又叫「喇叭花」,也有催人勤奮勞作之意。牽牛花雖沒有牡丹那樣富麗,也沒有菊花那
樣高雅,更沒有蘭花那樣芳香,但它那種努力攀
登的精神,不擇環境而生,不怕荊棘,葉到深秋
枝蔓已枯萎,但仍在頂部開放,不被西風吹落的
氣質,恰恰印證了藝術家高貴的品質。
"步履荊棘趕鬥牛,迎來旭日照神州,生平不
做蟾宮夢,願吹軍號到金秋。"是王老很喜歡的題
畫詩之一, 也是王老賦予牽牛花的精神情感和理想
的最好表達.
同名電影
英文名: Qia'niu hua
中文名: 牽牛花
導 演: ( Xueyang Hu )
上 映: 1996年
地 區: 中國
製作公司:上海電影製片廠 [中國]
劇情介紹
九歲的小兔因為父母的東飄西盪、居無定所以及他的夢游症而被媽媽帶到舅爺家靜養。舅爺家的蓮子阿姨高中畢業後一邊在家幫助爸爸照顧小兔,一邊等著與男友結婚。當地一個叫水船的無賴一直暗戀著蓮子,但卻欺負小兔。一日水船看見蓮子獨自一個人帶著水牛去鎮上看獸醫,便偷偷尾隨。在蓮子回家的路上,水船借幫蓮子牽牛之機,在路上強奸了蓮子。蓮子在掙扎中昏死過去,水船誤認蓮子已死將其埋於掩埋。蓮子爹見蓮子夜深未歸,外出尋找被水船打死丟進水裡。蓮子家飼養的水牛「順順"帶領小兔找到埋蓮子的地方,救出蓮子。順順去水船家為主人報仇,蓮子也拿著刀趕到,水船和他的惡狗都被殺死。小兔也回到鎮上開始念書。二十多年過去了,童年的一幕幕仍清晰留在小兔的腦海里。
[編輯本段]8月6日的生日花
喇叭花
花語:名譽
花占卜:性情,卻喜歡模仿大人的精明干練,使您看來非常有趣。您很有異性緣,喜歡追求大人們成熟的愛情,但入世未深的您又如何體會成年人的世界呢?還是放自然一點吧,您的心會更自在。
花箴言:小鬼扮大人,裝腔作勢。
[編輯本段]人物:越劇演員
喇叭花 女,演員。原名汪秀珍,1916年出生,浙江省鄞縣人。她出身灘簧世家,從小耳濡目染,學會唱寧波灘簧等十幾種地方小戲。13歲時師從何貴寶學唱越劇,初以青衣、小生見長,後專工小丑。長期演出於寧波、上海等地。1950年隨國民黨軍中樂隊到台灣,參加以吳燕麗為首的中華越劇團,演出於台北市美都麗戲院。她潛心研究越劇事業,深鑽丑角藝術,在台上一舉一動幽默可笑,尤以傳神活潑出名,有滑稽大王之譽。她的拿手戲有《呆大富貴》中呆大、《王華買父》中王華和《落帽風》中范仲華等。喇叭花譽滿寶島,常有各地方劇種的演員及藝校戲劇科的學生前去求教,她有求必應,認真負責指導的精神使得她的影響力不局限於越劇界,成為優秀藝人的風范。
牽牛花的精神
牽牛花:愛情、冷靜、虛幻 ;矮牽牛:安全感、與你同心。
牽牛花有個俗名叫「勤娘子」,顧名思義,它是一種很勤勞的花。每當公雞剛啼過頭遍,時針還指在 「4」字左右的地方,繞籬縈架的牽牛花枝頭,就開放出一朵朵喇叭似的花來。晨曦中人們一邊呼吸著清新的空氣,一邊飽覽著點綴於綠葉叢中的鮮花,真是別有一番情趣。
④ 中國象棋棋譜大全
棋譜是一盤棋局發展的流程紀錄,多是古今中外的對局,或者是某人排擬的棋局。目前這些棋譜都會刊輯成書供人閱讀。由古至今,出現過不少的象棋棋譜。
不過比較出名的,多數是古代流傳下來的棋譜,例如《橘中秘》和《梅花譜》等等,而且大多是手抄的,很少有刻印的版本,到了近數十年才大量出版成書。另外各象棋大師、著者都撰寫了很多棋譜研究不同的開局、中局、殘局和比賽;胡榮華著的《反宮馬專集》和楊官璘著的《弈林精華》、《弈林新編》便是好例子。
《夢入神機》象棋書譜。作者佚名,約刊於明嘉靖之前。據清朝《內閣藏書目錄》所載,原書12卷。篇幅宏大,資料豐富。 現存卷一、二、三之殘本,有一百八十五局,卷七一冊,有殘局一百局。 以紅先勝局為主,局勢雖大多簡單,但甚精彩。是現存較早的一部古譜。 《夢入神機》的書皮深藍色。書長27.2厘米,寬16.8厘米,版框大致長20.9厘米寬13厘米,中縫不計算在內。白口,雙欄,上下魚尾內,上刊《夢入神機》,中刊卷數,下刊頁數。每半面刊一棋圖,上書局名,下印著法和提示。
《百變象棋譜》象棋譜。祖龍氏編,明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刊印,有簡短殘局70局。其中紅勝局八局,和局62局。記譜使用文字說明,具有早期象棋殘局和記錄方法的特色。清康熙及乾隆年間均有翻印版。
《金鵬十八變》象棋書譜。作者佚名。成書年月不詳。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編成的《百川書志》有此譜錄,估計在此之前已經成書(兩卷,一說一卷或四卷)。《適情雅趣》和《橘中秘》中全書譜序頁,均冠以「金鵬十八變」。系統闡述了斗炮局的各種變化。同時也指出屏風馬的戰略方向。
《適情雅趣》象棋譜。明隆慶四年(公元1570 年)刊出,金陵徐芝編, 全書十卷,一至八卷冊為殘局圖式,相傳選自《夢入神機》,計550局。九、十兩卷選自《金鵬十八變》,主要介紹順手炮、列手炮的各種變化。該譜為內容最豐富、局例最多、規模最可觀、最完整的象棋古譜。 在象棋界一度負有盛名、有「南楊北謝」之稱的北京著名老棋手談及《適情雅趣》時,指出其精華是它的殺法,特點是各種殺法應有盡有。謝認為初中級棋手若能精讀此譜,細心揣摩,並在實戰中靈活運用,棋藝必有大進。 有些老棋手介紹他們自己的切身體驗說,精讀《雅譜》一遍,即可提高以馬的實力。這些確是經驗之談。 對於高水平的棋手,凡未讀過此譜者,精讀一遍,了可兼收並蓄,相得益彰,藉此大大提高象棋實戰的殺力和戰術素養。
《橘中秘》象棋書譜。明朱晉楨輯。崇禎五年(1632)年刊印。其譜大多選自《適情雅趣》而經過整理,分類和棋譜的編寫方法都比較完整。四卷。一、二卷為全局著法,分得先、饒先與讓子三類,著重介紹斗炮局的各種變化,具有快攻速決、激烈相博的特色。三、四卷載140局實用殘局,詳細剖析各種勝和棋勢。是明清兩代版本最多的象棋譜,影響頗大,流傳甚廣。
《自出洞來無敵手》象棋書譜。署名純陽道人著。成書年月不詳。偶有印本,多憑手抄本流傳,為數亦極少。1948年始由邵次明刊錄於《象棋戰略》譜內。全書共分七類,每類五局,計三十五局。不附變著,益於讀者研究。
《梅花譜》象棋書譜。清王再越著。六卷,分前後兩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均為全局著法。對順手炮、列手炮、過宮炮、屏風馬、對當頭炮等,均有專題研究。變化細致深刻。著法精彩。其中八局屏風馬對中炮為全書精華,對象棋布局有所創新,至今仍屬棋戰布陣的主流。原僅抄本流傳。
《無雙品梅花秘》清乾隆中葉(公元1760-1770年間)武進周廷梅精象藝,壯年挾技游大江南北,鮮逢敵手。他增訂的王氏《梅花譜》,豐富和發展了「中炮過河車對屏風馬」的各種戰陣變化。原譜為手抄本,本世紀40年代後期,福州《象棋月刊》刊錄時命題曰《無雙品》,推崇之意溢於言表。
《韜略元機》象棋譜。清張惠春等編,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刊印。六卷。前四卷為殘局,後兩卷為全局。殘局共二百零四局,其中之和局著法深奧,選自民間流行棋勢較明代先走必勝的殘局有進一步的發展,是以後高級排局出現的開端。
《吳紹龍象棋譜》象棋譜。相傳為清乾隆時蘇州象棋名手吳紹龍弈局,成書年月不詳。原譜共有二十六局,今存十六局。內有讓單先十四局、讓兩先二局;其中挺兵局十局,中炮攻屏風馬六局。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當時吳紹龍對局的梗概。原僅手抄本流傳,後收入謝俠遜所輯的《象棋譜大全》。
《石楊遺局》象棋譜。相傳為清乾隆、嘉慶間邗江名棋手楊健庭和石姓者(佚名)所著。楊善於用馬,有「四面虎」之稱。全書共有對局十二局,其中屏風馬抵當頭炮七局,單提馬抵當頭炮二局,順手炮一局,均為和局。對兵局兩局。紅勝著法穩健而工整。原僅手抄本流傳,後收入謝俠遜所輯的《象棋譜大全》。
《梅花泉》象棋譜。海門童聖公著。成書年月不詳。原為手抄本。 分上、中、下三卷,共三十六局、一百三十二變。清嘉慶年間經薛丙增訂,發展為五十局,二百十餘變。局式中如中炮鴛鴦馬、單提馬、左疊炮、屏風馬棄馬陷車等,新穎多樣。其中屏風馬棄馬陷車局尤為少見。建國後有整理本出版。
《崇本堂梅花秘譜》抄本《崇本堂梅花秘譜》,又名《摘錦梅花譜》,分上下兩卷,共20局,79變。上卷得先9局,下卷饒先6局,饒雙先1局,饒三先1局,饒左馬3局。本書作者年代不詳,內容與《梅花泉》相仿,估計兩書同出一源。本資料由楊明忠先生提供,是鎮江周秋水根據1865年魏塘陸愚溪的手抄本,於本世紀60年代加以譽印而流傳。
《心武殘編》象棋譜。清薛丙編著,吳紹龍校閱。嘉慶五年(1800年)刊印。六卷。前兩卷為棋局圖式,有殘局一百四十八局;後四卷為著法,基本上以和局為主,並將同一類型的殘局集中在一起加以解析。譜中所有著法變化及訂正部分,均較以前諸殘局譜深奧。後附凡例十六則,可幫助領會古局棋規的各項要點。
《百局象棋譜》象棋譜。清三樂居士編。嘉慶六年(1801年)刊印。八卷。共有殘局一百零七局。著法以和局為主,棋勢均為當時流行於民間的局式,並以成語諺語命名。如七星聚會、野馬操田、蚯蚓降龍、千里獨行(以上合稱「江湖四大名局」)等。其中八十九局與《竹香齋象戲譜》相同。在民間流傳最廣,迄今計有40餘種版本。
《淵深海闊》象棋譜。清陳文干編。成書於嘉慶十三年(1808年)。十六卷,共三百七十一局。整理匯編了當時流行於民間的各種殘局、排局名作。如《七星》、《跨海征東》等。收錄較全,並按雙方子力分類介紹,以利於參考查閱。原譜手抄本,現為北京劉國斌所藏有。
《竹香齋》象棋譜。清張喬棟編。原為二集,共一百六十局,曾刊印於嘉慶九年(1804年),後經修改補充,分三集,於嘉慶二十二年刊印。系集中古譜及流行於民間具有代表性的排局加以釐正,並取諸家之長而成。初集兩冊,七十八局;二集兩冊,七十局;三集四冊,四十八局。均以和局為主,第三集比較深奧。
《爛柯神機》象棋譜。清於國柱編。刊印於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為編撰者二十年創作成果。全書四冊,共一百二十局紅勝殘局,著法大都比較簡明。後收入謝俠遜所輯的《象棋譜大全》。
《蕉窗逸品》象棋譜。清隱橘齋主人編。松籟閣藏書。刊印於光緒五年(1879年)。選有七星聚會、野馬操田、跨海征東等十個殘局。經整理,分正編、外編兩篇。正編為和局,外編為劣局。
《蕉竹齋》象棋譜。相傳由清代中期杭州的「棋孟嘗」的門客們搜集當時民間流傳的江湖殘局,擇優編輯成帙的。 以手抄本的形式流傳。共由兩大部分組成:一部分是輯自民間採用的刊於各古譜中相同古局;另一部分是據古局修改加工而成的衍生棋局。 1976年有整理本問世。
《梅花變法譜》象棋譜。《梅花變法譜》之流傳,始於清光緒丁酉年間(公元1879年)。由吉安鄭自梅之父「仿舊譜一卷」, 鄭自梅校對。鄭自梅稱:「(該譜)與橘梅雖無並論,然炮馬敘論,各見專長」。 全譜共十二局,以屏風馬、順炮類為主。
《吳氏梅花譜》象棋譜。清吳梅聖著。刊印於1929年原名《象棋讓先秘譜》,因堪與王再越《梅花譜》媲美,故習稱為《吳氏梅花譜》,並以此為書名。共五編。以屏風馬為主要論述對象,著法都是讓先。闡述後走屏風馬戰勝先走方面五種攻勢,內容精闢,其中尤以第一編屏風馬先進7卒,有很高的實用價值。建國後有整理本出版。
《善慶堂重訂梅花變》象棋譜。全書共三卷,卷一得先五局六十變,均為「當頭炮攻屏風馬」;卷二饒先六局,七十六變,均為「屏風馬破當頭炮」;卷三雜局,四十變。 原書為手抄本,因無序,跋文等,故作者姓名,成書年代均無可查考,分析其內容,似後於《吳氏梅花譜》。根據北京劉國斌先生藏本,本世紀70年代江西棋友曾有該印版流行。
《反梅花譜》象棋譜。原名《梅花心法象棋譜》。清巴吉人著。載全局譜七局,二十五變著。第一局為當頭炮巡河車進中兵攻屏風馬,對王再越《梅花譜》有推陳出新的見解。第二至第六局為讓先勝;第七局為先手對兵勝。其中第五局橫車龜背炮,別出心裁,流傳頗廣。原為手抄本。建國後由《象棋界》、《象棋》等刊載,並有整理本出版。
《中國象棋譜大全》程明松主編,成都時代出版。集古譜36種,計1788頁,另目錄70頁,插頁前言等不計。本書按古譜成書時間的先後順序,全局譜由屠景明、竺士菊進行整理;殘局譜由楊明忠、馮錦諸、丁章照、陳建國進行整理,其中《適情雅趣》殘局部分由石鏞進行整理。全書收有全局譜《事林廣記》、《自出洞來無敵手》、《適情雅趣》、《橘中秘》、《王氏梅花譜》、《韜略元機》、《無雙品》、《吳兆龍象棋譜》、《崇本堂梅花秘譜》、《梅花泉》、《象棋滿盤譜》、《鄭氏梅花變法譜》、《吳著梅花譜》、《善慶堂重訂梅花變》、《石楊遺局》、《反梅花譜》(1頁~574頁);收有殘局譜《事林廣記》、《夢入神機》、《百變象棋譜》、《適情雅趣》、《三才圖會》、《橘中秘》、《韜略元機》、《萬寶全書》、《心武殘編》、《爛柯真機》、《百局象棋譜》、《竹香齋象戲譜》、《爛柯神機》、《象棋新譜》、《神妙變化象棋譜》、《棋譜秘錄》、《棋學捷徑》、《蕉竹齋象棋譜》、《象棋老譜》、《會珍閣》(575頁~1788頁)。本書整理時,所有象棋古譜力求收齊,以木刻本為主;對各種版本,特別是手抄本,均進行必要的考證,不僅整個版本,就是其中的內容,亦去偽存真。
《象棋譜大全》謝俠遜編著。書凡三集,都十二冊,中有《適情雅趣》、《爛柯神機》、《梅花譜》、《橘中秘》、《象局匯存》、《象局集錦》、《弈乘》、《弈話》、《竹香齋》、《萬國象棋》等十種。初集民國十六年四月出版;二集於同年十二月出版;三集於民國十八年七月出版。《弈乘》,分內篇和外篇,內篇五十局系謝先生與棋友的對局;外篇一○一局系當時全國各地名手的對局,以及清乾隆、嘉慶期間的「石楊遺局」(計十二局),和清乾隆間,蘇州吳名手兆龍之對局選粹(計選十六局),皆為不可多得之古譜。《萬國象棋》,介紹國際象棋各種棋子的走法和殘局著法,以及部分對局。(謝生生曾於民國廿三年參加中、英、美、德、奧五國「銀龍杯」國際象棋賽而獲得冠軍。)《弈話》,系當時海內外棋士於象棋方面的雜談、隨感、題詠,以及當時象棋活動的記載、橘中佳話等匯刊而成,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象局集錦》,計一五○個殘局,都是當時象棋名手(如林奕仙)所擬,有勝有和,各局皆有特色,曲妙有致。《象局匯存》,系各種古局匯編而成,計一○○局,無作者姓名。包括「象棋新譜」(即「蕉窗逸品第四」)、「百局象棋譜」(「大全」原本誤以為是「韜略元機」),以及「百變象棋譜」在內,尤以末後數局最為艱深。《象棋譜大全》一書,遍搜歷代古譜,且有棋藝源流的記載,包涵異常豐富,是研究象棋史不可缺少的大資料。古譜歷經輾轉傳抄,大多殘缺不全、編排錯亂;本書特別勘誤補缺、考證評注,對象譜之流傳及推展棋運之貢獻,厥功至偉,不可以道里計!
⑤ 關於向日葵的圖片和花語
向日葵的花語 :沉默的愛古希臘神話中的水澤仙女,她愛上了太陽神阿波羅,但是高傲的神卻連看都不看她一眼.傷心欲絕的克麗泰只能每天在她的水塘邊仰望著天空,凝視著阿波羅駕著他金碧輝煌的日車從天空輾過.眾神可憐她,就把她變做了一朵向日葵,因為向日葵永遠望著太陽的熱度和光芒,至死方休,因此,向日葵的花語是——沉默的愛.
⑥ 跪求《梅花譜》
《梅花譜》[1],中國象棋古譜,棋譜成書於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著者王再越。為中國象棋史上影響最大的兩大全局名譜之一,與《橘中秘》並列稱為「橘梅」。梅花譜以研究後手屏風馬聞名,在清代沒有刻印過,1917年始有石印本,及至1926年武進呂思勉校閱,上海文明書局才有鉛印本問世。
《梅花譜》屏風馬破當頭炮第一局:破當頭炮巡河車去卒局:
1. 炮二平五 馬8進7
2. 馬二進三 卒3進1
3. 車一平二 車9平8
4. 車二進四 馬2進3
屏風馬破當頭炮巡河車去卒局
5. 兵七進一 卒3進1
6. 車二平七 卒7進1
7. 炮八平七 馬3進2
8. 車七進一 炮8進2
9. 車七平三 馬2進4
10. 車三進二 象3進5
11. 車三退三 馬4進2
12. 馬八進九 馬2進4
13. 帥五進一 炮8平4
14. 帥五平四 炮2進6
15. 車九平八 車1進1
16. 車三平四 車8進8
17. 帥四進一 馬4進5
18. 炮五退一 車8平6
19. 帥四平五 車6退3(黑得車勝)
梅花譜有<王再越著本>與<吳梅聖著本>以及某些與之相關卻尚未發現的秘本棋譜,但<梅花譜>將"屏風馬"從雛形發展到一個龐大的攻防體系,長期以來深入人心,對後世象棋發展起到了重大影響
順炮直車破橫車
巡河炮攻橫車尾隨捉馬
巡河炮攻橫車攔河去兵
巡河炮攻橫車退而復進
巡河炮攻橫車攔河軋炮
攻巡河炮再挺邊卒
順炮橫車破直車
攻直車過河捉馬士角炮
攻直車守河口挺卒兌
攻直車守河再補士角炮
挺邊兵躍邊馬攻上左士
左炮過河攻上邊馬出車
屏風馬破當頭炮
破巡河車吃卒用炮打象
破炮先去象後上三路馬
破炮打象後換士上右馬
退炮破巡河車挺兵兌卒
退炮橫車破巡河車邊馬
退右炮破過河車貪吃卒
飛象進馬破過河車邊馬
挺馬前卒破直橫車邊馬
列手炮
巡河車攻車守河口兌兵
攻右車守河口後上馬打車
攻右車守河口後平炮兌車
攻右車過河後平炮兌車
攻未進右車先平炮兌車
當頭炮破轉角馬
取中兵壓馬破上右士
取中兵壓馬破左士兌炮
取中兵壓馬破左士平炮
當頭炮破過宮炮
橫車破巡河車平七吃卒
橫車破左炮平七路取馬
橫車夾馬破過宮炮移中
橫車退炮破八路炮過河
橫車破過河車吃卒壓馬
⑦ 鳳仙花的圖片加資料
鳳仙花,又名指甲花
鳳仙花莖高40-100厘米,肉質,粗壯,直立。其花形似蝴蝶,花色有粉紅、大紅、紫、白黃、灑金等,善變異。有的品種同一株上能開數種顏色的花朵。鳳仙花多單瓣,重瓣的稱鳳球花。據古花譜載,鳳仙花200多個品種,不少品種現已失傳。
鳳仙花性喜陽光,怕濕,耐熱不耐寒,適生於疏鬆肥沃微酸土壤中,但也耐瘠薄。鳳仙花適應性較強,移植易成活,生長迅速。盆栽時,當小苗長出3-4片葉後,即可移栽。先用小口徑盆,逐漸換入較大的盆內最後定植在20厘米口徑的大盆內。10天後開始施液肥,以每隔一周施一次。定植後,對植株主莖要進行打頂,增強其分枝能力;基部開花隨時摘去,這樣會促使各枝頂部陸續開花。
鳳仙花生存力強,適應性好,一般很少有病蟲害。如果氣溫高、濕度大,出現白粉病,可用50%基硫菌靈可濕性粉800倍液噴灑防治。如發生葉斑病,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500倍液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