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香料調料名稱大全圖
香料調料有白鬍椒、黑胡椒粉、香葉、桂皮、茴香。
1、白鬍椒
白鬍椒,為胡椒科植物胡椒的乾燥近成熟的果實。氣味芳香,是人們喜愛的調味品之一;主產於海南、雲南、廣東、廣西等地,表面黃白色或淡黃白色,平滑,頂端與基部間有多數淺色線狀條紋。
5、茴香
茴香菜又原名小懷香,又稱香絲菜、小茴香、茴香子、谷香(四川、貴州)、渾香,小茴香的莖部及嫩葉可作菜蔬,調味料小茴香,為植物茴香的乾燥成熟果實。
Ⅱ 誰有各種大料的圖片及文字描述還有其作用,謝謝
大料
(八角科八角屬植物)
八角(大料)瓣角整齊,一般為8個角,瓣純厚,尖角平直,蒂柄向上彎曲。味甘甜,有強烈而特殊的香氣。是我國的特產,有特殊香氣,在製作冷盤及燉、燜菜餚中常用,也是加工五香粉的主要原料。
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高10-20m。樹皮灰色至紅褐色,有不規則裂紋。枝密集,呈放射狀伸展。單葉互生或3-6簇生於枝頂;葉柄粗壯,長約1cm;葉片革質,長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6-12cm,寬2-4cm,先端漸尖或急尖,基部楔形,全緣,上面深綠色,有光澤和油點,下面淺綠色,疏生柔毛。花兩性,單生於葉腋,花被片7-12,數輪,覆瓦狀排列,內輪粉紅色;雄蕊11-19,排成1-2輪;心皮8-9,離生。聚合果,多由8個蓇葖果放射狀排列成八角形,直徑3.5-4cm,紅褐色,木質;蓇葖果先端鈍尖或鈍,成熟時沿腹縫線開裂。種子1,扁卵形,亮棕色。花期春、秋兩季.早期秋季至翌年春季。
葯用價值
【葯理作用】抑菌試驗:八角茴香的乙醇提取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白喉桿菌、枯草桿菌、霍亂弧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痢疾桿菌、大腸桿菌及常見致病性皮膚真菌均有較強的抑製作用。
【性味】辛,溫。
【功能主治】溫中理氣,健胃止嘔。用於嘔吐,腹脹,腹痛,疝氣痛。
葯理作用
1.抑菌作用本品水煎劑對人型結核桿菌及枯草桿菌有抑菌作用。乙醇提取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白喉桿菌、枯草桿菌、霍亂弧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痢疾桿菌、大腸桿菌及常見致病菌均有較強的抑製作用。
大料
醇提取物在體外對革蘭氏陽性細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白喉桿菌等)之抑茵作用與青黴素鉀鹽20單位/ml相似;對革蘭氏陰性細菌(枯草桿菌、大腸桿菌、霍亂弧茵及傷寒、副傷寒、痢疾桿菌等)的抑菌作用與硫酸鏈黴素50單位/ml相似;對真菌的抑菌作用大於1%的苯甲酸及水楊酸。
2.刺激作用揮發油中的茴香醚具有刺激作用,能促進腸胃蠕動,可緩解腹部疼痛;對呼吸道分泌細胞有刺激作用而促進分泌。可用於祛痰。
3.升白細胞作用本品提取物甲基胡椒酚,給正常家兔和猴iml00mg/只,給葯後24小時白細胞為
給葯前150%(P<=0.05,正常犬im300mg/只,給葯後24小時出現升白現象,連續用葯白細胞連續增加,停葯後2小時白細胞仍為用葯前
的157%,骨髓細胞數為用葯前188%,骨髓有核細胞呈活躍狀態。正常犬1次po腸丸200mg/只,24小時白細胞升高,48小時為用葯前的
161%P<0.05。手術直接灌入腸道,6-24小時出現明顯白細胞升高現象,為用葯前的166-181%(P<0.01)。犬用環磷醯胺所致的白細胞減少症,若同時服用甲基胡椒酚則可使犬全部存活,白細胞下降慢,恢復快。對化療和放療病人的白細胞減少症有較好療效。
4.具雌激素活性本品所含茴香腦具有雌激素活性,其活性為50小鼠M.U./ml或100大鼠單位(R.U./ml)。
Ⅲ 大料都有哪些都叫什麼,多一點
大料即八角,只有一種,是八角樹的果實,因其果多有八個角而得名。也叫八角茴香、大茴香,是一種調味香料。南方人習慣稱之為八角茴香,而北方人則習慣稱之為大料。
八角作為一種調味料經常被人們食用,即使不是直接的食用,它的味道也是散發到每家每戶的餐桌上的。八角作為調味料的同時,也是一種中葯。
八角茴香的果實可入葯;其性溫,味辛;有溫陽散寒,理氣止痛之功效。用於治療寒嘔逆,寒疝腹痛,腎虛腰痛,干、濕腳氣等症。
另外,它的果實含有揮發油,主要成分是茴香油,分別為茴香醚、茴香醛和茴香酮,它能刺激胃腸神經血管,促進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腸蠕動,有健胃、行氣的功效,有助於緩解痙攣、減輕疼痛。
它還含有茴香烯,能促進骨髓細胞成熟並釋放入外周血液,有明顯的升高白細胞的作用,主要是升高中性粒細胞,可用於白細胞減少症。
(3)大料大全名稱圖片擴展閱讀:
八角即大料,是生活中常用的烹飪調味料。但常用的八角,也有假的,並且有劇毒。
「假八角」——莽草:莽草又稱假八角或者野八角,外形與八角相似。有劇毒。誤食會有頭暈、惡心嘔吐的症狀;大量食入會產生四肢抽搐、口吐白沫等類似癲癇的症狀,嚴重時引起心臟衰竭並致死。
1、辨形
八角通常個體豐滿,果實外露,有7-10個圓鈍的角,一般為8個角;假八角果實一般不會露出來,果瓣不會張開,有11-13個尖細的角,每個角的尖會上翹,像是鷹鉤。
2、辨色
真八角為棕紅色並有光澤;假八角色較淺,帶土黃色。
3、辨味
真八角香味濃烈,嘗之辛甜;假八角有花露水或樟腦的氣味,舔之口感發酸,有麻舌頭感。
網路-莽草
Ⅳ 54種香料名稱
54種香料有:
辣椒 、白豆蔻 、香茅草、 八角 山奈 、香葉、 胡椒 、高良姜、
靈草、 肉豆蔻、 羅漢果 、丁香、 蓽撥 、梔子 、草果 肉桂 、
香果、 草豆蔻 、雲木香、 厚朴 、甘松、 陳皮 、砂仁、 孜然 、
茴香 、紅豆蔻、 辛夷花 、甘草、 紫草、 排草、 白芷、 山楂 、
花椒 、千里香等等。
Ⅳ 大料有哪些
大料只有一種,是八角茴香。
八角,又稱茴香、八角茴香、大料和大茴香(在某些地方,大茴香指的不是八角),是八角茴香目八角茴香科八角屬的一種植物。其同名的乾燥果實是中國菜和東南亞地區烹飪的調味料之一。
價值:
1、八角在烹飪中應用廣泛,主要用於煮、炸、鹵、醬及燒等烹調加工中,常在製作牛肉、兔肉的菜餚中加入,可除腥膻等異味,增添芳香氣味,並可調劑口味,增進食慾。
2、燉肉時,肉下鍋就放入八角,它的香味可充分水解溶入肉內,使肉味更加醇香。
3、做上湯白菜時,可在白菜中加入鹽、八角同煮,最後放些香油,這樣做出的菜有濃郁的葷菜味。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大料
Ⅵ 大料300種都哪些
1、蔥:常用於爆香、去腥。
2、姜:可去腥、除臭,並提高菜餚風味。
乾薑:發汗解表、溫中散寒、回陽通脈、溫肺溫腎;是家庭傷風感冒的必備之品;陰虛內熱、血燥妄行者禁服。
3、蒜頭:常用之爆香料,可搭配菜色切片或切碎。
4、紅蔥頭:可增香。切碎爆香時,應注意火候,若炒得過焦,則會有苦味。
5、辣椒:可使菜餚增加辣味,並使菜餚色彩鮮艷。
干辣椒:可去膩、膻味。將籽去除,以油爆炒時,需注意火候,不宜炒焦。
6、胡椒:辛辣中帶有芳香,可去腥及增添香味。因炮製工藝不同分為白鬍椒與黑胡椒兩種;白鬍椒較溫和,黑胡椒味則較重。溫中散寒、消炎止痛、健胃止嘔、祛痰解毒;多用於胃寒嘔吐、腹痛泄瀉、食慾不振、癲癇痰多等症;黑胡椒與肉食同煮的時間不宜太長,要掌握調味濃度;多食耗氣損目,且發炎、上火者禁食。
7、大料:別名八角、大茴香;性辛溫、理氣止痛、溫中散寒、健胃止嘔;陰虛火旺者慎服。常用於紅燒及鹵。香氣極濃,宜酌量使用。
8、丁香:辛溫、香氣濃烈、溫腎助陽、溫中止吐;可矯味增香,常用於製作鹵菜,亦用於制糕點和飲料,亦為五香粉和咖喱粉原料之一。
9、沙姜:別名山萘;味辛苦溫、溫中散寒、理氣止痛;用於胸膈脹滿、脘腹冷痛、飲食不消等;陰虛血虧及胃有鬱火者禁服;做調味劑應少用。
10、茴香:指小茴香;性辛溫、理氣和胃、活血利氣、祛寒止痛;是燒魚的常用調味劑。
11、木香:有廣木香、雲木香兩種;行氣止痛、理氣疏肝、健脾消滯;用於脾胃氣滯、脘腹脹痛、食少嘔吐;辛溫香燥,凡陰虛火旺者慎用;做調味劑時應少用。
12、甘松:理氣止痛、開郁醒脾,似香草葯理;用於脘腹脹滿、食慾不振、氣郁胸悶、嘔吐,外治牙痛、腳腫;做調味劑時常用作鹵鹽水鵝。
13、甘草:補脾益氣、清熱瀉火、潤肺祛痰、止咳、止痛;可緩解葯性,調和諸葯之必備;作調味劑時常為米粉香料、火鍋香料、鹵菜香料;不宜與京大戟、芫花、甘遂、海藻同用。
14、白芷:祛風散寒、通竅止痛、消腫排膿、除濕止帶、發汗解表、活血抗菌、生肌止癢;是龍蝦調料必用之品。
15、豆蔻:別名白豆蔻;性辛溫、氣味濃烈、化濕消痞、行氣溫中、開胃消食;是燒、鹵、腌制菜餚的上好材料,龍蝦調料必用之品。
16、肉蔻:別名肉豆蔻;清熱解毒、芳香化濕、醒脾開胃、發表解暑、祛淤消腫;作調味料可去異味、增辛香,供製醬肉之用。
17、草蔻:別名草豆蔻;味道辛香、燥濕健脾、溫胃止嘔;主要用於鹵、煮、燒、燜、煨的禽畜野味等菜餚。
18、桂皮:又稱肉桂、官桂、香桂;辛甘、性熱、香氣濃郁;補元陽、暖脾胃、除積冷、活血化瘀、通脈止痛、溫經止瀉等功效;不適宜便秘、痔瘡患者、孕婦食用;用量不宜太多,且不宜長期食用,受潮發霉則不可食用。
19、當歸:性辛溫、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常與母雞同煮,亦可做火鍋底料,可起到滋補的作用。
20、砂仁:溫中化濕、暖脾止瀉、行氣寬中、健胃消食、理氣安胎;用於濕濁中阻、脾胃虛寒、嘔吐泄瀉等;陰虛有熱者忌服,氣虛肺滿者禁用;作調味劑時常為鹵水、鹵菜、鹵肉香料。
21、黨參:補中益氣、健脾清肺;用於脾肺虛弱、氣短心悸、食少便溏、虛喘咳嗽、內熱消渴等症;可做火鍋底料,起滋補作用。
22、香葉:氣辛香、味濃重、性溫散,治風濕、疝氣等;多用於醬類菜餚或湯類的調味,煲仔菜亦多使用;一片葉可煮一鍋不可過量,否則會蓋住食物的原味。
23、百里香:可改善消化系統及婦科疾病、促進血液循環、幫助傷口癒合、增強免疫力、減輕神經性疼痛、治療濕疹;特別適合與魚貝類以及肉類食材搭配,如烤羊排、烤魚、烤雞等;香味濃郁,用量不宜過大。
24、良姜:氣味辛辣、溫脾胃、祛風寒、行氣止痛;可供作鹵水調味料,良姜粉為「五香粉」原料之一。
25、香茅:祛風除濕、消腫止痛;用於風濕疼痛、頭痛胃痛、腹痛腹瀉、月經不調、產後水腫、跌打腫痛等;氣味相當濃郁且持久,做調味劑時不宜多用。
26、陳皮:即干桔子皮;味道辛、苦、香;驅寒除濕、理氣散逆、止咳化痰;主要用於燒、鹵、扣蒸、煨等葷菜,也用於調制復合醬料。
27、枸杞:補腎益精、養肝明目、補血安神、生津止渴、潤肺止咳。
28、孜然:別名安息茴香,氣味甘甜、辛溫無毒;溫中暖脾、開胃下氣、消食化積、醒腦通脈、祛寒除濕、防腐殺菌;作調味劑用量不宜過多,夏季也應少食;便秘或患有痔瘡者應少食或不食。
29、五香粉:五香粉包含桂皮、大茴香、花椒、丁香、甘香、陳皮等香料,味濃,宜酌量使用。
30、花椒:亦稱川椒,常用來紅燒及鹵。溫中散寒、止瀉溫脾、擴張血管、降壓、開胃、止痛、驅蟲;多食動火、耗氣、損目;用法作調味食、煎湯、研末等;孕婦、陰虛火旺者忌食。花椒粒炒香後磨成的粉末即為花椒粉,若加入炒黃的鹽則成為花椒鹽,常用於油炸食物沾食之用。
(6)大料大全名稱圖片擴展閱讀
大料別名八角(大料),是八角樹的果實,因其果多有八個角而得名。也叫八角茴香、大茴香,是一種調味香料。
瓣角整齊,一般為8個角,瓣純厚,尖角平直,蒂柄向上彎曲。味甘甜,內含有揮發油,有強烈而特殊的香氣。是我國的特產,而廣西則是我國八角的主要產地,其產量佔全國八角總產量的85%以上。
八角在製作冷盤及燉、燜菜餚中常用,也是加工五香粉的主要原料。
Ⅶ 食品大料有多少種都是那些
食品大料有很多種,代表性的主要有丁香、番紅花、小豆蔻、八角、花椒、辣椒、黑胡椒、杜松、大茴香、香菜、芹菜、姜、黃姜、當歸、山葵、獨活草、月桂葉、薄荷葉、墨角蘭、肉豆蔻、權杖、肉桂、大蒜、洋蔥等。
1、胡椒
胡椒味辛溫而芳香,可溫中散寒、理氣止痛、止瀉、開胃、解毒,可治胃寒之痛,受寒泄瀉,食慾不振。選購時注意以顆粒均勻、飽滿、潔凈、乾燥者為佳,胡椒及其製品胡椒粉,均宜放在乾燥及空氣流通處,切忌受潮。粉狀胡椒的辛香氣味易揮發掉,因此保存時間不宜太長。
2、花椒
花椒味辛性溫、能溫中散寒,在烹調中具有異味增香味的效用,還能與辣椒、鹽等調料綜合形成一種麻辣醇厚的復合味。選用花椒時注意以粒大均勻,氣味麻香濃郁,籽少或無籽全乾品為佳。購買花椒時,買整粒的比買粉末要好,因為磨成粉末的花椒香味容易散失。
3、八角
八角在烹飪中應用廣泛,主要用於煮、炸、鹵、醬及燒等烹調加工中,常在製作牛肉、兔肉的菜餚中加入,可除腥膻等異味,增添芳香氣味,並可調劑口味,增進食慾。
4、姜
而自古以來中醫也有「生薑治百病」的說法。中醫講究冬吃蘿卜夏吃薑,姜在炎熱時節有興奮、排汗降溫、提神等作用,可緩解疲勞、乏力、厭食、失眠、腹脹、腹痛等症狀,生薑還有健胃增進食慾的作用。
5、辣椒
每百克辣椒維生素C含量高達198毫克,居蔬菜之首位。維生素B、胡蘿卜素以及鈣、鐵等礦物質含量亦較豐富。醫葯專家認為,辣椒能緩解胸腹冷痛,制止痢疾,殺抑胃腹內寄生蟲,控制心臟病及冠狀動脈硬化;還能刺激口腔黏膜,引起胃的蠕動,促進唾液分泌,增強食慾,促進消化。
Ⅷ 各種香料的名字和圖片
1、咖喱粉
咖喱粉是以姜黃為主加入白鬍椒、小茴香、桂皮、乾薑、花椒、八角、茴香、芫荽籽、甘草、肉豆蔻等多種香辛料配製的粉末狀調味料。
成品為橘黃色,香味重,辣味輕。最早源於印度,故以印度所產最為有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香料
Ⅸ 燉肉的香料有哪些
1、豆蔻
豆蔻《中國葯典》收載的草葯,草葯來源為姜科植物白豆蔻或爪哇白豆蔻的乾燥成熟果實。按產地不同分為原豆蔻和印尼白蔻。
Ⅹ 四十七種調料的名稱,圖片對照表
八角
白扣
白芷
黃芪
草豆蔻
草果
沉香
陳皮
川芎
大紅袍花椒
丹皮
當歸
黨參
丁香
甘草
廣木香
桂丁
桂皮
白鬍椒
紅豆蔻
黃梔子
積殼
決明子
良姜
羅漢果
五加皮
檸檬干
排草
千里香
青花椒
肉蔻
山黃皮
山奈
中江白芍
香五加皮
香菜籽
香果
香砂
香葉
香茅草
辛夷花
香肉桂
砂仁
孜然
紫草
蓽撥
檳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