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這個唐代古董花瓶的價值
就是,你也太外了,唐代怎麼是2000多年。如果真的是2000年就是漢代了,那搞不好時最早的瓷器了,據說現在漢代的瓷器只有瓷片。如果是陶器就不值錢了。發個圖片過來大家看看。不一定時代久遠就價值高
『貳』 求古董花瓶鑒定
看圖是件「龍泉窯粉青釉刻花膽瓶」器型為傳統的膽瓶式樣,暗刻花紋飾也是清中期的常見紋飾。主要是釉色有疑點,龍泉窯主要是以釉色見長,宋代傳統的粉青釉釉色青綠淡雅,釉面光澤柔和,達到類玉的效果,為青釉中最佳色調之一,至於清代景德鎮窯燒制的粉青釉,釉中除鐵外,還有微量的鈷元素,因此呈現淺湖綠中閃微藍的顏色。 而此件器物的釉色卻與清代傳統的釉色有很大差異,底足露胎也與傳統沙圈墊底燒的露胎不符,器物頸部與器身胎色不一,所以判斷應是一件現代工藝品。(個人觀點,過於直白見諒!)
『叄』 怎麼鑒別古董花瓶
1、首先要查看瓶底是否平穩。將花瓶放置在一個平面上,用手輕輕碰觸,看花瓶是否會搖晃。 2、查看瓶身顏色是否均勻。關於這一點彩色花瓶尤其要注意。 但如下圖所呈現的色差不屬於這種問題,這是由於花瓶是人工吹制的在凸起的部分顏色會變淡,屬於正常現象。 3、是要查看花瓶表面是否有黑色的大塊的顆類狀物體,此為花瓶製作原料未完全化開造成的,如果顆類極小沒有大礙,但如果大於5mm則需要和賣方聯系提出更換產品。 4、查看花瓶表面是否有大量的氣泡(屬於故意製作的氣泡類花瓶除外)。如果氣泡很多且集中在一起,不可;氣泡直徑過大,也不可。(氣泡的多少和直徑大小要相對於花瓶的大小而言) 5、花瓶口部如為割口,需要看口部是否有崩茬。花瓶口部如為開口,需要看口部是否凹凸不平。
『肆』 古董花瓶圖片可否鑒定真假
瓷器圖片只能看出一二分。但仿得一般的還是能判斷出真假的。
『伍』 這個花瓶值多少
掐絲鑲嵌花瓶,197幾年盛行產品,如果很光亮無殘(照片看不出),不超200元,如果一對可超400元
『陸』 前清古董花瓶價值多少錢
單憑一個朝代概念無法對古玩進行估價。
就瓷器來講,同一朝代的瓷器,不同年號、不同窯口、不同規格、不同畫片的瓷器價格千差萬別,相差極為懸殊。尤其是要看存世量,俗話講物以稀為貴。年代久的瓷器未必就比年代近的價格高。
以本題所講的前清古董花瓶為例。前清這個時間段泛指從1616年到1911年整個清朝時期,跨度近300年,僅從順治入關就前後經歷了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十個皇帝年號,每個年號出產的瓷器的器型、紋飾、款識、用料均不相同,類似的物品不同年號出品的價格各有不同;宮廷窯;地方官窯、民窯精品、一般民窯出產的價格懸殊更大;燒制規格和燒制工藝不同使得不同規格、不同彩料、不同燒制數量的瓷器價格進一步拉大。
僅以問題中給出的判斷依據,只能說該瓶的價格評估區間從數百元到數百萬元之間。比如同為前清花瓶,嘉慶時期的42厘米高的青花勾連紋盤口瓶價格為1500元左右,而雍正時期的同等高度琺琅彩人物瓶價格則達到400萬元。因此如果估值只能看實物,至少也要看到清晰的照片才能給出初步判斷。
『柒』 這一對古董花瓶,大家有懂幫忙看下值多少錢
「「帽筒」興起於清朝咸豐年間,興盛於上世紀前半葉,至今已有150餘
年歷史。初始,「帽筒」用於置放帽子;後來,發展成為居家擺設、女兒出嫁時的必備陪嫁品。「帽筒」以製作工藝、制式、繪畫等,飽含了我國一個半世紀的民風民俗,成為雅俗共賞的古董瓷器之一。 帽筒,俗稱「官帽筒」,是清代官員在上朝之前休息時置放花翎頂戴用的。創制於嘉慶年間,在同治、光緒年間流行得到普及,進入尋常百姓家。由於它同時具有實用和陳設性,後來被民間廣泛接受,隨著清朝的沒落,光緒後期到民國初期,帽筒逐步演變為普通人家的陳設器
價格:500-3000
『捌』 求古董鑒定,圖片中的花瓶是哪個朝代的,怎麼分辨真假,價值如何,謝謝
這樣的陶瓷品種,真品是宋金時期的風格;真品收藏價值比較高的,不過今年的行情持續低迷,真品一定要好好保存!
『玖』 幫我鑒定一下這是古董花瓶嗎,
解放初期的
『拾』 古董花瓶
古董小花瓶,真品是元代的風格;真品喜歡就可以當一個品種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