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樣使用漏斗過濾啊
把
濾紙
放入過濾
漏斗
,濾紙
折角
要與漏斗角度吻合;濾紙的邊緣要低於漏鬥口(約5毫米),同時用水潤濕濾紙,使其緊貼漏斗,倒入漏斗的
液體
液面要低於濾紙邊緣,這樣過濾就可以拉。
B. 過濾操作的要點有哪些,畫出過濾裝置圖
過濾操作中的要點常簡記為「一貼二低三靠」
一貼:過濾時,為了保證過濾速度快,而且避免液體順著漏斗與濾紙間的夾縫流下,濾紙應緊貼漏斗內壁,且中間不要留有氣泡.
二低:如果濾紙邊緣高於漏斗邊緣,過濾器內的液體極有可能溢出;如果漏斗內液面高於濾紙邊緣,液體也會順著漏斗與濾紙間的夾縫流下,這樣都會導致過濾失敗.
三靠:傾倒液體的燒杯口要緊靠玻璃棒,是為了使液體順著玻璃棒緩緩流下,避免了液體飛濺;玻璃棒下端如果緊靠一層濾紙處,萬一玻璃棒把濕的濾紙戳破,液體就會順著漏斗與濾紙間的夾縫流下,導致過濾失敗,而靠在三層濾紙處則能避免這一後果;漏斗下端管口的尖嘴要緊靠承接濾液的燒杯內壁,可以使濾液順著燒杯內壁流下,避免了濾液從燒杯中濺出.
C. 用漏斗過濾水的原理是什麼
物質的密度不同。
(3)如何使用漏斗過濾圖片擴展閱讀:
基本介紹
過濾,實質上是使廢水通過具有微細孔道的過濾介質,在過濾介質的兩側壓強不同,此壓差即為過濾的推動力。廢水在推動力作用下通過微細孔道,而微粒物質及膠狀物質則被介質阻截而不能通過。介質截留的顆粒物質本身同樣起過濾介質的作用,將此稱為濾層或濾餅。隨著過程進行,濾層逐漸增厚,水流的阻力也將增加,使水流量下降。這時需用反沖洗法,以清水洗滌過濾介質,從中去除被截留的固體物質,並要及時取走濾餅 。
影響因素
溶液的溫度、黏度、過濾時的壓力、過濾器的孔隙大小和沉澱物的狀態都會影響過濾的速度。熱的溶液比冷的溶液易過濾。溶液的黏度越大,過濾越慢。減壓過濾比常壓過濾快。過濾器的孔隙要選擇適當,太大會透過沉澱;太小則易被沉澱堵塞,使過濾難以進行。沉澱若呈膠狀時,必須先加熱一段時間來破壞它,否則它要透過濾紙。總之,要考慮各方面的因素來選用不同的過濾方法。
方法
常壓過濾
此法最為簡便和常用,使用玻璃漏斗和濾紙進行過濾。過濾時,把圓形濾紙或方形濾紙折疊成四層,然後將濾紙撕去一角,把濾紙撐開成圓錐體,一邊為單層,一邊為三層,放於漏斗內。漏斗的錐角應為60,這樣濾紙可以完全貼在漏斗壁上。如果漏斗的錐角大於60,應適當改變濾紙的折疊角度,使之與漏斗的錐角相適應。然後用食指把濾紙按在漏斗壁上,用洗瓶吹出少量蒸餾水把濾紙濕潤。濾紙的邊緣應略低於漏斗的邊沿。如果將濾紙貼在漏斗壁上,兩者之間還有氣泡,應該用手指輕輕壓濾紙,把氣泡趕掉,然後向漏斗中加水至幾乎達到濾紙上邊沿。這時漏斗頸內應全部被水充滿,而且當濾紙上的水已經全部流盡後,漏斗頸中的水柱仍能保持。若不成功,可用手指堵住漏斗下口,掀起濾紙,向濾紙和漏斗壁間加水,直到漏斗頸及錐體內大部分被水充滿,並將氣泡完全排出為止。這時將紙邊按實,再打開下面的出口,此時水柱即能形成。在全部過濾過程中,漏斗頸內必須一直被液體所充滿,這樣過濾才能迅速。
過濾時應注意:漏斗要放在漏斗架上,調整好漏斗架的高度,使漏斗的出口靠在接收器的內壁上,這樣,濾液可順著器壁流下,不致四濺。先轉移溶液,後轉移沉澱。這樣就不會因沉澱堵塞濾紙的孔隙而減慢過濾速率。轉移溶液和沉澱時,均應使用攪拌棒。轉移溶液時,應把溶液滴在三層濾紙的側面,以防液滴把單層濾紙沖破。加入漏斗中的溶液不能超過圓錐濾紙的總容積的2/3。加得過多會使溶液從濾紙和漏斗內壁間流入接收器而失去濾紙的過濾作用。
如果需要洗滌沉澱。則要等溶液轉移完畢後,往盛沉澱的容器中加入少量洗滌劑,充分攪拌,等溶液靜止沉澱下沉後,再把上層溶液傾入漏斗內,如此重復操作3遍,最後把沉澱轉移到濾紙上。也可以將全部沉澱轉移到濾紙上,然後把少量的洗滌劑分為幾份,分幾次加入到漏斗中來洗滌沉澱。
洗滌沉澱時,也應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則,以提高效率。最後,經過檢查濾液中的雜質,方可判斷沉澱是否洗凈。
D. 濾紙如何折疊才能放入漏斗中使用(圓形濾紙)最好有示意圖
圓形濾紙的話一般對折兩次,折成一個扇形,就像上面所說的稱開中間,使其中一邊是3層,一邊1層。
如果要放入漏斗的話,要把濾紙進行修剪。上面要剪成平的。
因為一般是要做過濾用的。
所以也會用到玻璃棒,玻璃棒用作引流。
需要注意的是,玻璃棒所觸碰到的地方是濾紙疊3層的地方。
不知道我這么說你明白不。
圖我是沒有辦法弄上來了……
E. 想問一下化學中各種漏斗的區別 求圖片自己畫的也行
1、普通漏斗(即錐形漏斗或三角漏斗),放上濾紙,主要是過濾使用。使用時注意,漏斗的末端要僅靠燒杯內壁,防止濾液迸濺。濾紙用水潤濕僅靠漏斗壁,不要留有氣泡。濾紙要低於漏斗邊緣,濾液要低於濾紙的邊緣,防止沒經過濾的液體從間隙留下,起不到過濾的效果。注意,還要用玻璃棒引流,防止濾液迸濺或液體沖破濾紙。玻璃棒要靠在三層濾紙處,以免弄破濾紙,影響過濾的效果。
2、長頸漏斗,頸很長,注意安裝在氣體發生裝置上,不能用於過濾。安裝時長頸漏斗要插入液面以下,防止氣體從長頸漏斗逸出。
3、分液漏斗:形狀與長頸漏斗相似。不同處:分液漏斗漏斗頸處安有活塞。主要用於分液和萃取。也可以安裝在氣體發生裝置上,但與長頸漏斗不同,可以不插在液面下,關閉活塞,就是一個氣體的密閉裝置。用分液漏斗可以將酸逐滴加入,可以隨時發生反應,隨時停止反應,可以用加人的葯量控制反應速度,操作簡便,節省葯品。
4,球形分液漏斗
F. 過濾操作示意圖
(1)圖中a是燒杯,b是漏斗.
(2)在過濾實驗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漏斗的下端要緊靠燒杯內壁.
(3)濾紙破損、過濾時液面高於濾紙邊緣均可造成待過濾液體不經濾紙直接進入濾液;另外儀器不幹凈等也可造成濾液渾濁;這樣的液體要重新過濾.
(1)燒杯,漏斗;
(2)引流;漏斗下端未靠燒杯內壁;
(3)濾紙破損(液面高於濾紙邊緣);重新過濾.
G. 漏斗的用途和注意事項是什麼
漏斗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1)普通漏斗:
①向小口容器中注入液體。
②用於過濾裝置中。
③用於防倒吸裝置中。
(2)長頸漏斗:
①向反應器中注入液體。
②組裝氣體發生裝置。
(3)分液漏斗:
①分離互不相溶的液體。
②向反應器中滴加液體。
③組裝氣體發生裝置。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①不能用火直接加熱。
②長頸漏斗下端應插入液面以下。
③分液漏斗使用前需檢驗是否漏水。
H. 過濾操作的詳細過程
過濾操作要求「一貼、二低、三靠」。
一貼
即使濾紙潤濕,緊貼漏斗內壁,不殘留氣泡。(防止氣泡減慢過濾速度。)
二低
1、濾紙邊緣略低於漏斗邊緣。
2、液面低於濾紙邊緣。(防止液體過濾不凈。)
三靠
1、傾倒時燒杯杯口要緊靠玻璃棒上。
2、玻璃棒下端抵靠在三層濾紙處。
3、漏斗下端長的那側管口緊靠燒杯內壁。
(8)如何使用漏斗過濾圖片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燒杯中的混合物在過濾前應用玻璃棒攪拌,然後進行過濾。
2、過濾後若溶液還顯渾濁,應再過濾一次,直到溶液變得透明為止。
3、過濾器中的沉澱的洗滌方法:用燒瓶或滴管向過濾器中加蒸餾水,使水面蓋沒沉澱物,待溶液全部濾出後,重復2~3次。
4、斗架燒杯玻璃棒,濾紙漏斗角一樣:「斗」指漏斗;「架」指漏斗架。這兩句點明了過濾操作實驗所需要的儀器:漏斗、漏斗架、燒杯、玻璃棒、濾紙,並且強調濾紙折疊的角度要與漏斗的角度一樣。
5、過濾之前要靜置:意思是說在過濾之前須將液體靜置一會兒,使固體和液體充分分離。
6、三靠兩低不要忘:意思是說在過濾時不要忘記了三靠兩低。「三靠」的意思是指漏斗頸的末端要靠在承接濾液的燒杯壁上,要使玻璃棒的底端靠在濾紙上,盛過濾液的燒杯嘴要靠在玻璃棒上;「兩低」的意思是說濾紙邊緣應略低於漏斗的邊緣,所倒入的濾液的液面應略低於濾紙的邊緣。
I. 如何用漏斗過濾
濾紙放入過濾漏斗,濾紙折角要與漏斗角度吻合;濾紙的邊緣要低於漏鬥口(約5毫米),同時用水潤濕濾紙,使其緊貼漏斗,倒入漏斗的液體液面要低於濾紙邊緣,
還有啊,漏斗下管長側要靠在燒杯內壁,把要過濾的液體倒進漏斗時,要用玻璃棒導流,玻璃棒的下端要靠濾紙折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