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100斤男生練成肌肉需要多久怎麼練怎麼吃
鍛煉是需要時間的,如果要練成比較好看的肌肉的話,短則3~5年,長則十幾年,至於需要多長時間真的不能肯定的給你答復;
至於怎麼練和怎麼吃,根據我個人的經驗,總結出如下幾條經驗,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第一:鍛煉時間
鍛煉時間最好固定每次鍛煉盡可能安排在同一時間,這樣可以使你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有助於身體內臟器官形成條件反射。飯後一小時和睡前一小時不能鍛煉,否則會影響消化和睡眠。體力最佳時間一般在15:00-20:00之間,可以考慮作為主要鍛煉時間。
鍛煉之前有必要進行10分鍾左右的慢跑和5分鍾的伸展是很有必要的。
第二:鍛煉的時長
初學者和平時勞動量較大者以每周三次為宜,每次1~1.5小時,但每次鍛煉應包括肌肉各個部分肌肉群。每天堅持鍛煉者,可將肌肉群分為兩個部分,隔天練習,保證肌肉能有效恢復。如:今天練習肩、腹、胸,明天就練習背、臂、腿等部分。
第三:鍛煉的負荷量
負荷量要根據自己的體力而定,一般說來,發達的肌肉量有效的次數是8次-12次,最少不低於8次,這一數量應該是竭盡全力。因而負荷量應掌握在個人最大力量的70%-80%,即用這一負荷量最有效的次數是用大負荷做,不超過5次。發展耐力和減少脂肪的最有效次數是小負荷量做20次,腰、腹部脂肪減少甚至要做到做不動為止。
第四:鍛煉的組數
每一鍛煉動作需練習若干組,這樣被刺激的肌肉才能進入狀態,肌肉體積才能增大。一般大肌肉群鍛煉組數可多些,小肌肉群組數可少一些。初學者每一動作在三組為宜,不少於兩組,有一定基礎後再根據力量的增長程度加至三至五組。
第五:鍛煉休息時間
休息時間不要過長,每個練習組之間休息時間不宜過長,一般為40秒-50秒之間,大負荷、大強度練習休息時間不要超過3分鍾。休息時間過長會影響鍛煉效果。
第六:鍛煉的呼吸方法
正確的呼吸方法能幫助你集中意念,使動作協調而有節奏,在鍛煉中能舉起更多的重量。一般動作和小重量試舉,都是用力、肌肉收縮時吸氣,放鬆還原時呼氣。舉大重量或最後幾次試舉時,則先深呼氣,再憋住氣的情況下做舉放動作,然後再深呼吸。鍛煉時要用嘴呼吸,鍛煉前做伸展運動,以預防肌肉韌帶拉傷,訓練後要做放鬆運動,幫助消除肌肉緊張,恢復疲勞。
第七:營養
光鍛煉不給我們身體補充能量和營養物質是練不出什麼好的身體的。在健身界常常有「3分練,7分靠吃」的說法。所以可看出飲食對健身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蛋白質的補充,現在市場上比較流行的是什麼水解乳清蛋白粉,不妨試試看。
第八:休息時間
休息,肌肉損傷之後需要時間來修復,一般要24~72小時才能很好的修復好。所以運動之後的休息也很重要。初入門者建議一周鍛煉3次,隔天鍛煉。
❷ 同樣120斤的身材,健身與不健身的人有什麼區別
身高體重一樣的情況下,健身的人全身都是肌肉,皮膚緊致,手臂、腿、胳膊、腰等線條非常優美流暢,看起來會比不健身的人更瘦。
❸ 男生在健身前後,會有多大的差距
寫了很多胖妞變形記,這次不妨來個肌肉型男變形記。
在健身的路上,很多人曾經都是個瘦弱不堪的麻桿男,或者是個人人嘲笑的大胖子,你曾經痛下決心,你要改變,只是改變只停留在了嘴邊,你的雙腿至今沒有邁開改變的步伐。
在結束黃金時代跨組織大獎賽暨中原健身節的比賽中,健美巨獸擊敗昔日冠軍,獲得大賽第三名的好成績,現在的樣子,威猛雄壯!在看看上面的那幅圖,你能想像這是兩個人嗎?只能說好辣眼睛,讓人不敢相信。
走在健身路上的你,加油,有一天你也會發現更好的你,前提是你得行動!
❹ 健身和不健身的區別圖
健身與不健身的區別:這個不是一天兩天能對比出來 的.也不是一周兩周能對比出來的!健身貴在堅持和養成健身習慣,時間久了,區別就大了,比如說長期健身的話,整下人應該是很有作習規律的,運動關節更靈活!肺活量比不健身的好很多!個人的免疫能力也會增強很多!
❺ 同樣一百斤的女生健身和不健身的區別圖
如圖:
肌肉脂肪差距,因為是超重的原因才去健身房減肥的。所以去健身房健身減肥之前,肌肉基本是藏在脂肪中的,肌肉所佔體重比例少,而脂肪的比例卻很大(脂肪密度較小,重量相同體積可不同)。
但是因為健身,又讓體重重新到達100斤以上的原因就是肌肉比例增加,脂肪比例(體脂率)減小了。所以,我們可以直觀的看出來,去健身房之前體重超過100斤時身體的馬甲線基本看不到,而去健身房健身後體重又超過100斤時看到的肌肉是明顯的,甚至棱條分明的,皮脂卻是很薄的。
①去健身房之前由於身體脂肪太多,身體不該有肉的地方都有肉,肚子上大腹便便,大腿上贅肉成群,胳膊是圓潤的,雙下巴是明顯的,而通過經歷過健身減脂期、健身增肌塑形期又重新使體重達到100斤以上的,身形屬於該有肉的地方有肉,而肚子上,脖子上,手臂上,大腿上的肥肉是都會消失的。所以同體重下健身後身體會更加苗條。
②而且,由於體脂率的大幅度降低。身體皮膚更加緊致,臉部的「肉肉」也會顯得更加緊致,而不會像原來那樣鬆弛。而且由於肌肉的作用,該長肉的胸和臀外觀上顯示出的效果也會更好,胸更挺,臀更翹。
不止如此,因為同等重量的脂肪和肌肉的體積差巨大(1kg脂肪的體積大致等於1.4kg肌肉的體積),所以,就算健身前後的體重一樣,健身後的身形也會顯得比健身前小巧(瘦)很多。所以,不要擔心長肌肉,就算長肌肉只要體脂低也還是會比之前更瘦更好看的。
❻ 健身那麼久,健身的人和不健身的人有什麼區別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明白,我們為什要健身。除去那些專業的健美選手,大多數人健身單純只是為了自己體型上的完美,或者是更單純的只是為了自己的健康水平得到提升。健身不可否認的一點便是,相比於不健身的人來說,無論是肌肉力量還是身體素質,相對都要更好一些。
比如之前華爾街舉辦的相關的一次運動會,參加運動會的金融精英無一不是身材健碩,擁有訓練痕跡的人。健身之所以能夠讓許多人追逐,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於可以提升自己的身體素質,只是為了自己,而不是為了和他人進行對比。這也許就是大多數真正健身的人的想法。
❼ 老人健身和不健身的區別圖片
「當你老了,頭發花白,睡意沉沉……」你有沒有想過,自己老了以後會是什麼樣子?是白發蒼蒼、身形佝僂,每天只能依靠一根拐杖出門遛遛;還是活力十足、神采奕奕,像個老頑童一般每天遊山玩水看世界?
同樣是67歲的老人,外觀上卻有著強烈的距離感!健身和不健身,簡直就是兩種人生!
一年僅需不到9天的時間,就能讓你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你還要繼續找借口嗎?
美國密西西比大學與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員的一項研究表明:中年健身不僅不晚,而且剛好。這項研究顯示,40歲到65歲的中年人是預防端粒縮短的「黃金時代」。所謂端粒,是人體染色體的頂端,端粒越長,壽命越長,也更不容易衰老。運動的人明顯端粒縮短風險低。
所以,過了40歲,就更應該去健身,在延展你生命的「寬度」的同時,更能延長你生命的長度!既然中年都更應該去健身,那麼正值壯年的你又有什麼理由不去鍛煉身體呢?
❽ 同樣的體重同樣的身高健身不健身的差別,自己看看吧
運動給我們的身體帶來哪些好處?
運動和不運動的人,完全是兩種人生。運動的人,身體的各個方面都宛如開了掛,完全趕超不運動的人,下面就來看看運動到底帶來了哪些改變吧!
擁有人人羨慕的身材
運動是燃燒脂肪的利器。運動可以增加脂肪酸在血液中的濃度,在長時間的中等強度運動中,脂肪酸氧化的速度是平常的10倍,而且脂肪合成的速度也減慢了,因此愛運動的人大多不會是胖子。
運動在於堅持
也許一天兩天看不出什麼變化
但是十年二十年後
當別人正飽受病痛的折磨,成為醫院的常客
你卻可以遊山玩水,享受生活
運動吧,從此刻開始!
❾ 經常健身出來的60公斤和不健身的60公斤,有區別么 外表能看出來嗎
當然會不一樣,有肌肉和沒肌肉的區別,健身出來的肌肉稜角會比較分明,胸肌和八塊腹肌練出來就更贊了,踢球打籃球的時候光著膀子,會有很多羨慕的眼光^_^我以前128斤的時候就是練出來的,別人看著都羨慕的不行,可惜現在回不去了,所以加油健身一下吧,希望你能練出來。求採納
❿ 健身男生的標准身材怎麼算
很多人健身就是為了擁有一個好身材,那麼,到底有多少人知道自己的鍛煉已久的身材是否標准呢,一下就是可供參考的身材標准演算法。
這是男士健美三圍的標准
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達到哦
2、男性標准三圍
胸圍=身高X 0.48
腰圍=身高X 0.47
臀圍=身高X 0.51
3、東方男性標准體型參數
上、下身比例:
以肚臍為界,上下身比例應為5比8,
符合「黃金分割」定律。
胸圍:
由腋下沿胸部的上方最豐滿處測量胸圍,
應為身高的一半。
腰圍:
在正常情況下,量腰的最細部位。
腰圍較胸圍小20厘米。
髖圍:
在體前恥骨平行於臀部最大部位。
髖圍較胸圍大4厘米。
大腿圍:
在大腿的最上部位,臀折線下。
大腿圍較腰圍小10厘米。
小腿圍:
在小腿最豐滿處。
小腿圍較大腿圍小20厘米。
足頸圍:
在足頸的最細部位。
足頸圍較小腿圍小10厘米。
上臂圍:
在肩關節與肘關節之間的中部。
上臂圍等於大腿圍的一半。
頸圍:
在頸的中部最細處。
頸圍與小腿圍相等。
肩寬:
兩肩峰之間的距離。
肩寬等於胸圍的一半減4厘米。
健美身材的養成並非一朝一夕
達到普通標准已是不易
你的身材,取決於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