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牛年春晚,究竟「牛」在哪裡
牛年春晚,牛在它是歷年「最寬」的舞台,它是5G技術下8K解析度的直播,以及疫情防控下觀眾將「雲」參與等等。
一、舞台:歷年「最寬」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一號演播大廳是每年春晚的「御用演播廳」,往年央視春晚的舞台寬度為16米左右,而牛年春晚舞台將達到「歷年最寬」。晚會總導演陳臨春在采訪中表示:「(這次)舞台是歷年來最寬的,寬度達到30米。」
此外,牛年春晚將首次採用環形屏幕,在視覺空間上使有限的舞台得到拓展。舞台主屏採用61.4米×12.4米的8K超高清巨型大屏幕,以春晚演播大廳的中心為圓心弧形布置。觀眾席後區和上方,由154塊屏幕構成超高清大屏幕,與舞台主屏、地屏和裝飾冰屏融為一體,構成一個穹頂演播空間,使台上台下融為一體。
二、科技:5G+8K真香
依託5G技術的發展,本屆春晚舞台將「雲」傳播、「雲」互動,是一次「5G+4K/8K+AI」成果的大型展示。
由於疫情影響,有些深受觀眾喜愛的演員不能來到現場,為了滿足觀眾心願,春晚首次採用「雲」傳播、「雲」互動形式,實現隔空連線,並將現場觀眾互動和「雲觀眾」融入現場,烘托「歡樂吉祥、喜氣洋洋」的春節氛圍。
晚會將大量使用XR、AR、電影特效等手段,融通虛擬空間與現實世界。提供多場景及空間轉場變化,讓觀眾有種身臨其境的沉浸式體驗。
本屆春晚將在總台8K超高清電視試驗頻道進行首次8K直播,同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杭州、濟南、海口、青島、福州等10個城市公共場所的30多個8K超高清大屏及8K電視機也將同步播放春晚。
三、主持人:「老帶新」共五人
此前的聯排中,本屆春晚有五位主持人登場:任魯豫、李思思、尼格買提,以及龍洋、張韜兩位新人。
其中,任魯豫此前曾主持5屆春晚,李思思總共主持7屆春晚,而尼格買提自2015年首次登上春晚舞台後連續擔任春晚主持至今。
兩位春晚新人都是「80後」,龍洋來自湖南郴州,於2015年進入央視;張韜來自四川安岳,2017年進入央視擔任《中國新聞》主播。
(1)牛年慶典高清圖片擴展閱讀:
春晚防疫工作:主演播區閉環管理
對於春晚級別的大型活動來說,疫情防控是一次考驗。
據縱相新聞記者了解,為使晚會順利進行,央視總台成立了春晚疫情防控工作機構,在北京市疾控中心等部門的指導下制定並嚴格執行《2021年春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實施對演職人員及環境進行核酸檢測,對主演播區及相關區域實行閉環管理,演播廳按照75%限流等多項舉措。
參與的演職人員提供7日內核酸檢測證明。為防止人員聚集,每個節目有自己的休息區域,演完就走,不在後台長時間逗留。
『貳』 紐西蘭總理阿德恩與奧克蘭華人共迎牛年新春,春節在國外影響力如何
春節在我國可謂是最盛大的傳統節日了,但隨著中國的影響力的不斷增大,如今,不但中國人過春節,外國人也開始過春節了。中國在今年在世界上的影響力是越來越大,以至於越來越多的國家把目光投向了中國,不但關注著中國的科技,經濟,還關注中國的節日。
春節現在在世界上的影響力可謂是十分的大,2021年紐西蘭總理阿德恩與奧克蘭華人共迎牛年春節。
『叄』 關於牛年的祝福詞
1、瑞雪飛舞兆豐年,冬去春來年又到。早出晚歸太辛勞,勤懇工作業績高。高高興興過新年,輕輕鬆鬆迎挑戰。願你2021年准備好,信心滿滿創輝煌!
2、新年到祝願你:一年四季季季平平安安,一年12個月月月健健康康,一年52周周周精精彩彩,一年365天天天快快樂樂。春節快樂!
3、煙花璀璨了夜空,照亮前程;餃子包住了幸福,吃出好運;柑橘甜蜜了生活,預兆吉祥;簡訊簡單,承載美好祝願,祝牛年萬事如意!
4、牛年春節到,簡訊來問好;願你白天順,夜晚睡好覺;天上掉黃金,打著你的腳;要問我是誰,請看手機號。
5、2021牛年如期而至,祝福提前送上。新的一年,祝願你身體健康好似不倒翁,事業飛騰好似放風箏,愛情甜蜜好似沐春風。天天好運氣,年年好福氣!祝大家新年快樂!2021牛年吉祥!春節快樂!
6、牛年到來喜洋洋,喜笑顏開神飛揚。只為吉祥身邊傍,陽關大道任你闖。萬事順利事業創,家庭美滿和睦長。更有朋友情誼講,時刻惦記在身旁。祝你牛年發洋財,幸福快樂人健康!
『肆』 牛年開工儀式吉利話怎麼說
1、牛年開市大吉,萬市亨通,祝友友們六六大順,財源滾滾來。
2、貴店開張之際,送來簡訊賀電,願你牛年事業能夠比樹茂,好運能夠比星多,大展宏圖如您願,鴻運高照樂開懷!
3、祝您開門紅,牛年步步高。
4、祝你好運總聚頭,牛年幸福無盡頭!
5、開業大喜,喜鵲叫喳喳,祝你牛年賺錢樂哈哈。
6、開四海之財,張萬民之福,大八方之業,吉萬代之業!值此開張佳日,送真誠祝福,牛年願事事順意,生意興隆!
7、牛年出門撞財,四面八方財運來。
8、一艘剛剛起航的航船,讓我們一起嚮往建設更美好的明天,最後祝xxx牛年開業大吉,祝開業慶典圓滿成功。
9、 祝你牛年生意好,萬事無煩惱;祝你財源廣,賓客趕不跑;祝你口碑妙,日夜進鈔票。
10、願你牛年開門有好運,幸福天天有!
『伍』 牛年卡通圖片
2008年12月4日。。。2009牛年卡通牛,2009牛年卡通牛,卡通牛,牛,牛年,其他矢量,矢量素材,矢量圖庫,AI,節日素材,春節。
牛年卡通圖片:
『陸』 牛年紀念幣來了!牛年的紀念幣究竟長什麼樣子
生肖文化源遠流長、內涵豐富,為弘揚這一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國人民銀行於1981年啟動生肖貴金屬紀念幣項目,發行後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反響。
『柒』 微博更新新表情牛氣轟轟,你覺得該表情應該如何破圈
微博為了迎接2021年牛年的到來,最近為大家上線新表情牛轟轟,這個新表情看上去非常的可愛,也非常的貼合2021年牛年的主題,但是很多人在自己的微博表情裡面並沒有看到這個新表情,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下面游戲鳥小編會給大家帶來具體的問題解答,還有很多這個新的表情圖片哦。
手機端的話需要將微博更新到最新版本,在表情管理頁就能找到牛轟轟表情包啦。不過有些手機用戶發布牛轟轟表情包不顯示,微博官方正在抓緊時間修復手機端牛轟轟表情不顯示的問題,希望手機端用戶能夠耐心等待!
『捌』 牛年祝福圖片
2009年1月18日。。。關於新年春節祝福圖片-牛年祝福圖片-牛年卡通可愛圖片-牛年新年快樂圖片,主題是2009牛年好運圖片的圖片壁紙,新年祝福圖片-牛年祝福
牛年祝福圖片:
『玖』 八個牛元素是什麼
牛文化的八個象徵意義
2021牛年又至,從古至今,中華民族牛文化賦予的各種象徵意義的佳話、神話、風俗、典故廣為流傳。
第一象徵意義 先祖圖騰
中華民族從古至今,崇奉炎帝與黃帝為先祖。據發掘考證:炎帝原籍在今陝西省寶雞市天台山。《史記》記載:炎帝「起於烈山、居姜水」,是姜氏部落首領。他生活在原始社會仰韶文化階段的早期。據《山海經》記載:炎帝牛首人身,實際上,其部落是以牛為圖騰。因此,古代的星回節(年節)活動都與牛祖先的崇拜有關。
第二象徵意義 創世神話
傳說遠古時期,炎帝率領他的部落在西北方沿著大河游牧漁獵,後來到黃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區。他以牛舌的嗅覺嘗草,以牛眼的敏感識谷,以牛的氣力移山倒海、造田興農,為中華民族的發展與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山海經》載:炎帝小女兒女娃,游東海「溺而不返」遂化為精衛鳥,從發鳩山(今長子)銜木石「以堙(填)東海」,這就是著名的神話傳說「精衛填海」。
在藏族創世紀神話《萬物起源》中亦載:「牛的頭、眼、腸、毛、蹄、心臟等變成了日月、星辰、江河、湖泊、森林和山川等。」
第三象徵意義 牛王護神
牛成為民間的保護神,淵源於遠古的動物圖騰信仰,後來演變為動物神。秦代已有祭牛神的風俗。《水經注·渭水注》引《列異傳》稱牛王本為南山大樟,被人盜伐,「樹斷,化為牛入水,故秦為立裙」。《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卷五四引《蓼花州閑錄》:「明中原來者,雲北方有牛王廟,畫牛百於壁,而牛王居其中間。」近代民間供的牛欄神也是擬人化的神靈,每年農歷七月二十五日、十月一日祭祀。
第四象徵意義 椎牛祭神
遠在史前時代,原始人就已經用牛骨隨葬,這是椎牛祭神之始。商周之後,祭神與征戰同樣重要。《左傳》:「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當時的最高神靈是祖先及炎帝,祭祀用品就是牛。「貞:……御牛三百。」「丁亥……卯三百牛。」在安陽考古中,也發現了大量殺牛祭祀的遺跡。當時祭天祭社也用牛,用牛等大牲畜祭祀為大牢或太牢,以羊等小牲畜祭祀為少牢。《禮記·王制》曰:「天子社稷皆太牢,諸侯社稷皆少牢。」
第五象徵意義 牛鬼阿傍
隨著鬼神觀念的演變,在牛王信仰的基礎上出現了一種牛頭鬼的形象,又稱阿傍,或連稱為牛鬼阿傍,是陰曹地府中閻王的鬼卒。據研究有兩種傳說,一種來源於神農,《外書》:「神農牛首」;一種來源於佛教影響,佛教信仰閻王,他有判官、走卒。《楞嚴經》卷八謂:「亡者神識見大鐵城,火蛇火狗,虎狼獅子,牛頭獄卒,馬頭羅剎。」又《五句辛經》謂:「獄卒名阿傍,牛頭人手,兩腳牛蹄,力壯排山,持鋼鐵叉。」可見「牛鬼阿傍」是佛教傳說中陰間鬼卒、護法神人的形象。
第六象徵意義 鞭牛迎春
中國是農業古國,每年立春日,都十分重視「鞭牛迎春」這一傳統活動。《周禮·月令》:「出土牛以送寒氣。」《事物紀原》中說:「周公始制立春土牛,蓋出土牛以示農耕早晚。」《漢書·禮儀志》中說:「立春日……京師百官皆衣青衣,郡國縣道官下至斗食令吏皆服青幘,立青幡,施土牛,耕人於門外以示兆民。」唐代詩人元稹的《生春》中有「鞭牛縣門外,爭土蓋春蠶」的詩句。宋朝景佑元年,全國頒行《土牛經》。清朝乾隆年間,把立春鞭土牛列為國家慶典。清康熙《濟南府志·歲時》中說:「立春日,官吏各具彩杖,擊土牛者三,謂之鞭春,以示勸農之意焉。」《義縣志·歲時》有「鞭春牛」的唱詞:「一鞭曰風調雨順,二鞭曰國泰民安,三鞭曰天子萬歲春。」可見,牛的重要性以及「鞭春牛」的風俗經久不衰。
第七象徵意義 牛年生人
牛年生的小孩屬牛,民間俗稱牛人。舊社會流行一幅《丑年生人圖例》的畫冊,標志牛人每月的運氣好壞,吉凶禍福。民間信仰認為,牛年勾絞星占宮,做事應小心謹慎,三思而行。太陰星照臨,陰盛陽衰,須正道而行,以保一歲平安。不過,今人已不大相信這些帶有迷信色彩的東西了。
第八象徵意義 儒子精神
吃的是草,擠的是奶,耕的是地,挨的是鞭,割的是肉,流的是血……遇強不示弱,遇弱不逞強,工作最得意時就是被人牽著牛鼻子……這就是牛的儒子精神!而魯迅先生用「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詩句來表白忠誠於人民的信念,正因如此,他才會有更大的勇氣拿起筆做匕首,投向敵人。
今年正值牛年,期待人們以牛的儒子精神鞭策、激勵自己,以新的姿態昂然奮進在人生路上。
『拾』 牆上掛牛頭(骨)或羊頭(骨),有什麼含義
第一象徵意義 先祖圖騰
世界上有許多以牛為圖騰崇拜物的國家和民族。如古埃及人、波斯人視公牛為人類的祖先。而中華民族,從古至今,崇奉炎帝與黃帝為先祖。據發掘考證:炎帝原籍在今陝西省寶雞縣天台山。《史記》記載:炎帝「起於烈山、居姜水」,是姜氏部落首領。他生活在原始社會仰韶文化階段的早期。據《山海經》記載:炎帝牛首人身,實際上,其部落是以牛為圖騰。因此,古代的星回節(年節)活動都與牛祖先的崇拜有關。
在我國,將牛作為圖騰崇拜的民族還有許多。藏民族是以氂牛為圖騰崇拜物的,藏族的史料記載:藏族的一部分族源來自「古氂牛羌族」。古代羌人「或為氂牛種,越雋羌是也」;芒牛圖騰崇拜也是蒙古族的信仰,隆布策仍所撰《蒙古布里亞特史》便記載了有關蒙古族先祖「依都干在貝加爾湖漫遊時,與天子芒牛交配傳衍世代」的神話傳說。作為先祖圖騰,其文化流傳與民俗影響是極其深遠的。如今,無論是藏區保存完整的有關氂牛題材的原始岩畫,還是殷商時期雕刻在青銅器皿上的牛頭紋飾,甚至包括日前出土的氂牛青銅器,都可以追溯到遠古華人以牛為祖先的圖騰崇拜文化中。
第二象徵意義 創世神話
遠古,炎帝率領他的部落在西北方沿著大河游牧漁獵,後來到黃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區。他以牛舌的嗅覺嘗草,以牛眼的敏感識谷,以牛的氣力移山倒海、造田興農,為中華民族的發展與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山海經》載:炎帝小女兒女媧,游東海「溺而不返」遂化為精衛鳥,從發鳩山(今長子)銜木石「以堙(填)東海」,這就是著名的神話傳說「精衛填海」。反映了牛首人身炎帝的創世壯舉。
在藏族創世紀神話《萬物起源》中亦載:「牛的頭、眼、腸、毛、蹄、心臟等變成了日月、星辰、江河、湖泊、森林和山川等。」這是藏族先民將其崇拜的圖騰氂牛神化或物化之後,馳騁其豐富想像力的必然結果。如今仍在安多藏族地區廣為流傳的《斯巴宰牛歌》中記載:「斯巴(含義是宇宙、世界)最初形成時,天地混合在一起,斯巴宰牛時,砍下牛頭扔地上,便有了高高的山峰;割下牛尾扔道旁,便有了彎曲的大路;剝下牛皮鋪地上,便有了平坦的原野。」
第三象徵意義 牛王護神
牛成為民間的保護神,淵源於遠古的動物圖騰信仰,後來演變為動物神。秦代已有祭牛神的風俗。《水經注·渭水注》引《列異傳》稱牛王本為南山大樟,被人盜伐,「樹斷,化為牛入水,故秦為立裙」。《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卷五四引《蓼花州閑錄》:「明中原來者,雲北方有牛王廟,畫牛百於壁,而牛王居其中間。 」近代民間供的牛欄神也是擬人化的神靈,每年農歷七月二十五日、十月一日祭祀。
藏族古籍《創世諸神》還記載:當初天牛神之子聶赤贊普從天而降,「遂來做吐蕃的氂牛部之主宰」。藏族地區「甲戎人供牛頭人身像,牆上用白石頭嵌牛頭、屋頂供奉牛頭」。至今,阿壩藏族自治州內的嘉(甲)戎藏族,家中供奉的大神還是「牛首人身」。
第四象徵意義 椎牛祭神
牛既是神靈,又是祭神的犧牲品。遠在史前時代,原始人就已經用牛骨隨葬,這是椎牛祭神之始。商周之後,祭神與征戰同樣重要。《左傳》:「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當時的最高神靈是祖先及炎帝,祭祀用品就是牛。「貞:……御牛三百。」「丁亥……卯三百牛。」在安陽考古中,也發現了大量殺牛祭祀的遺跡。當時祭天祭社也用牛,用牛等大牲畜祭祀為大牢或太牢,以羊等小牲畜祭祀為少牢。《禮記·王制》曰:「天子社稷皆太牢,諸侯社稷皆少牢。」
殺牛祭祖儀式一直流傳。民國《昌化縣志》卷一黎族「病不飲葯,但殺牛以禱,以巫為醫,以牛為葯,人牛皆死而後已。」《麗江府志·民俗》:「土人親死,既人棺,夜用土巫名『刀巴』者殺牛羊致祭,親戚男女畢集,以醉為哀。」總之,椎牛祭神,是一種祭祖祭神盛典,又是祭鬼治喪風俗,迎合人們祈求福祉、避邪安康的意願。
第五象徵意義 牛鬼阿傍
隨著鬼神觀念的演變,在牛王信仰的基礎上出現了一種牛頭鬼的形象,又稱阿傍,或連稱為牛鬼阿傍,是陰曹地府中閻王的鬼卒。據研究有二種傳說,一種來源於神農,《外書》:「神農牛首」;一種來源於佛教影響,佛教信仰閻王,他有判官、走卒。《楞嚴經》卷八謂:「亡者神識見大鐵城,火蛇火狗,虎狼獅子,牛頭獄卒,馬頭羅剎。」又《五句辛經》謂:「獄卒名阿傍,牛頭人手,兩腳牛蹄,力壯排山,持鋼鐵叉。」可見「牛鬼阿傍」是佛教傳說中陰間鬼卒、護法神人的形象。後來為道教吸收,成為牛頭馬面,或牛頭鬼。唐代杜牧用它來比喻李賀詩文風格的虛幻怪誕(杜牧:「鯨祛鰲擲,牛鬼蛇神,不足為其虛荒誕幻也」),後又被引喻為歪門邪道、陰暗丑惡的東西。
第六象徵意義 鞭牛迎春
中國是農業古國,每年立春日,都十分重視「鞭牛迎春」這一傳統活動。《周禮·月令》:「出土牛以送寒氣。」《事物紀原》中說:「周公始制立春土牛,蓋出土牛以示農耕早晚。」《漢書·禮儀志》中說:「立春日,……京師百官皆衣青衣,郡國縣道官下至斗食令吏皆服青幘,立青幡,施土牛,耕人於門外以示兆民。 」 唐代詩人元稹的《生春》中有「鞭牛縣門外,爭土蓋春蠶」的詩句。宋朝景佑元年,全國頒行《土牛經》。清朝乾隆年間,把立春鞭土牛列為國家慶典。清康熙《濟南府志·歲時》中說:「立春日,官吏各具彩杖,擊土牛者三,謂之鞭春,以示勸農之意焉。」《義縣志·歲時》有「鞭春牛」的唱詞:「一鞭曰風調雨順,二鞭曰國泰民安,三鞭曰天子萬歲春。」可見,牛的重要性以及「鞭春牛」的風俗經久不衰。
第七象徵意義 牛年生人
牛年生的小孩屬牛,民間俗稱牛人。舊社會流行一幅《丑年生人圖例》的畫冊,標志牛人每月的運氣好壞,吉凶禍福。民間信仰認為,牛年勾絞星占宮,做事應小心謹慎,三思而行。太陰星照臨,陰盛陽衰,須正道而行,以保一歲平安。不過,今人已不大相信帶有迷信色彩的東西了。
第八象徵意義 儒子精神
吃的是草,擠的是奶,耕的是地,挨的是鞭,割的是肉,流的是血……遇強不示弱,遇弱不逞強,工作最得意時就是被人牽著牛鼻子……這就是牛的儒子精神!而魯迅先生用「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詩句來表白忠誠於人民的信念,正因如此,他才會有更大的勇氣拿起筆做匕首,投向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