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大雁塔的照片
我給你發一些吧,大雁塔的我有很多張,只是不知你要什麼樣的。大雄寶殿的就只有從外面看的的樣子,沒有裡面的,因為出於尊敬,一般殿內不照相。其次,大雄寶殿其實和各地的沒有什麼分別的。以前是「報身佛,法身佛,應身佛」三尊佛像,現在在2008年新修了以後只有一尊大日如來。
不好意思,找了一圈,發現這個機子里沒有,台式機里有,台式機壞了,如果你能等幾天我發給你,從網上找了些,還是有不少的,你自己在找著。
㈡ 大雁塔照片
去網上搜一下,多的不得了的。如果對我的回答滿意,請採納謝謝😊如果對我的回答滿意,請採納謝謝😊
㈢ 求大雁塔唐代原貌復原圖
大雁塔是西安市著名的旅遊景點。唐代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玄奘為藏經典而修建,被視為古都西安的象徵。
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位於中國陝西省西安市南郊大慈恩寺內。因坐落在慈恩寺西院內,大雁塔原稱慈恩寺西院浮屠(浮屠即塔的意思)。是中國唐朝佛教建築藝術傑作。
大雁塔始建於公元652年(唐高宗永徽三年)。玄奘法師為供奉從印度帶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經典,在慈恩寺的西塔院建起一座五層磚塔。在武則天長安年間重建。後來又經過多次修整。大雁塔在唐代就是著名的游覽勝地,因而留有大量文人雅士的題記,僅明、清朝時期的題名碑就有二百餘通。
大雁塔是樓閣式磚塔,塔通高64.5米,塔身為七層,塔體呈方形錐體,由仿木結構形成開間,由下而上按比例遞減,塔內有木梯可盤登而上。每層的四面各有一個拱券門洞,可以憑欄遠眺。整個建築氣魄宏大,造型簡潔穩重,比例協調適度,格調庄嚴古樸,是保存比較完好的樓閣式塔。在塔內可俯視西安古城。
唐代詩人岑參曾在詩中贊道:「塔勢如湧出,孤高聳天宮。登臨出世界,磴道盤虛空。突兀壓神州,崢嶸如鬼工。四角礙白日,七層摩蒼穹。」大雁塔的恢宏氣勢由此可見。
㈣ 請問這幾幅圖片都是什麼地方的美景。
圖一:德天瀑布
圖二:桂林的象鼻山
圖四:西安大雁塔
圖六:桂林灕江
㈤ 中國最著名的塔有哪些圖片
中國四大名塔:嵩岳寺塔(河南登封)、千尋塔(雲南大理)、釋迦塔(山西應縣)、飛虹塔(山西洪洞)。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諸如:大雁塔(西安 )、雷峰塔(杭州)、虎丘塔(蘇州)、開封鐵塔(河南開封)等。
㈥ 一張地理的照片
陝西 西安
㈦ 大雁塔和比薩斜塔在建築風格上的區別
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玄奘法師為供奉從印度帶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經典,在慈恩寺的西塔院建起一座高180尺的五層磚塔,後在武則天長安年間改建為七層。 大雁塔初建時五層,表面磚砌,土心,後來塌毀,重建時為十層,公元704年唐武則天改建成為樓閣式的青磚塔,打破了唐朝佛塔均為單數層的慣例增高至10層。公元931年,五代時後唐王朝對大雁塔進行改建,大雁塔被降至七層,平面呈正方形,由塔基和塔身兩個部分組成。公元1604年,明萬曆23年在維持了唐代塔體的基本造型上,在外表完整的砌上了60厘米厚的包層。塔基邊長48米,高4.2米,其上是塔身,邊長25米,高59.9米,塔基和塔身通高64.1米。塔身各層壁面都用磚砌扁柱和闌額,柱的上部施有大斗,並在每層四面的正中開辟磚券的大門。塔內的平面也呈方形,各層均有樓板,設置扶梯,可盤旋而上至塔頂。大雁塔在唐代就是著名的游覽勝地,因而留有大量文人雅士的題記,僅明清時期的題名碑就有二百餘通。 比薩斜塔位於義大利中部比薩古城內的教堂廣場上,是一組古羅馬建築群中的鍾樓。
比薩斜塔於1174年動工興建,1350年完工,為8層圓柱形建築,全部用白色大理石砌成,塔高54.5米,塔身牆壁底部厚約4米,頂部厚約2米余,塔體總重量達1.42萬噸。
在底層有圓柱15根,中間六層各31根,頂層12根,這些圓形石柱自下而上一起構成了八重213個拱形券門。整個建築,造型古樸而靈巧,為羅馬式建築藝術之典範。鍾置於斜塔頂層。塔內有螺旋式階梯294級,遊人由此登上塔頂或各層環廊,可盡覽比薩城區風光。
建塔之初,塔體還是筆直向上的。但興建至第三層時,發現塔體開始傾斜,工程被迫停工。塔體出現傾斜的主要原因是土層強度差,塔基的基礎深度不夠(只有3米深),再加上用大理石砌築的塔身非常重,因而造成塔身不均衡下沉所致。這種情況的發生,完全是由於建築師對當地地質構造缺乏全面、縝密的調查和勘測,使其設計有誤、奠基不慎造成的。塔停建96年後,又開始繼續施工。為了防止塔身再度傾斜,工程師們採取了一系列補救措施。如,採用不同長度的橫粱和增加塔身傾斜相反方向的重量等來設法轉移塔的重心。但由於建成的三層傾斜已成事實,所以,全塔建成後,塔頂中心點還是偏離塔體中心垂直線2米左右。600多年來,因鬆散的地基難以承受塔身的重壓,仍然繼續而緩慢地向南傾斜。塔基南面已開始下沉。特別是近一個世紀以來,塔已向南傾斜了大約30厘米,斜度達到8度,塔身超過垂直平面5.1米。1972年10月,義大利發生的一次大地震使斜塔受到了強大的沖擊,整個塔身大幅度搖晃達22分鍾之久,極其危險。幸運的是,該塔仍巍然屹立。這種「斜而不傾」的現象,堪稱世界建築史上的奇跡,使比薩斜塔聞名遐邇。
據說,1590年義大利偉大的科學家伽利略,曾在斜塔上做過著名的自由落體運動實驗。他使兩個重量不等的鐵球從塔頂垂直自由落下,結果同時著地,從而一舉推翻了古希臘著名學者亞里士多德關於重量不同的物體,其下落的速度也不同的定理。由此,比薩斜塔更加名噪全球。
為了使這座世界聞名的歷史建築物免遭坍塌之厄運,從19世紀開始,人們就對其採取了各種挽救措施。1930年,有關部門在塔基周圍施行灌漿法加以保護。義大利政府還於1965年和1973年兩次出高價向各界徵求合理的建設性意見。有趣的是,正當有關專家選擇方案、計劃動工時,經比薩大學用高精度電子儀器測定證明,1978年該塔僅傾斜0.027毫米,幾乎停止了傾斜。而最近兩年,更有改「斜」歸正的趨勢,已朝垂直方向轉回3.15毫米。據專家稱,這主要是由於1984年以來該地連續多場大雨,造成比薩周圍地面的濕度增加,水分滲入地下,使塔基發生變化所致。
㈧ 誰有陝西大雁塔的圖片 越大越好
http://image..com/i?ct=201326592&cl=2&lm=-1&tn=image&pv=&word=%B4%F3%D1%E3%CB%FE&z=0
自己點!
㈨ 大雁塔裡面是什麼樣的.
大雁塔是樓閣式磚塔,塔通高64.5米,塔身為七層,塔體呈方形錐體,由仿木結構形成開間,由下而上按比例遞減,塔內有木梯可盤登而上。每層的四面各有一個拱券門洞,可以憑欄遠眺。
㈩ 圖中是不是大雁塔
由圖可知,不是大雁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