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帥哥圖片 > 康熙江山帝位高清圖片

康熙江山帝位高清圖片

發布時間:2022-04-25 20:47:14

⑴ 清朝歷代皇帝排序

清朝歷代皇帝排序(含後金)具體如下:

1、清太祖努爾哈赤(天命),在位時間1616年-1626年。

清朝的奠基者,後金開國之君。二十五歲時起兵統一女真各部,明神宗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稱汗,建立後金,割據遼東,建元天命。

2、清太宗皇太極(崇德),在位時間1626年-1643年。

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爾哈赤去世後,皇太極受推舉襲承汗位,改次年為天聰元年。崇德元年(1636年),在盛京(今沈陽)稱帝,建國號大清,並且迫使李氏朝鮮臣服於清朝。

3、清世祖福臨(順治),在位時間1644年-1661年。

崇德三年,出生於沈陽永福宮。六歲登基,年號順治,由和碩睿親王多爾袞攝政。順治元年(1644年),清軍入關,入主中原。同年,自盛京遷都北京。順治七年(1650年),多爾袞出塞射獵,死於喀喇城,順治帝提前親政。

4、清聖祖玄燁(康熙),在位時間1661年-1722年。

康熙帝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2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康熙帝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捍衛者,奠定了清朝興盛的根基,開創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有學者尊之為「千古一帝」。

5、清世宗胤禛(雍正),在位時間1722年-1735年。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暢春園病逝,雍正繼承皇位,次年改年號雍正。雍正帝在位期間重整機構並且對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這一系列改革對於康乾盛世的連續具有關鍵性作用。

6、清高宗弘歷(乾隆),在位時間1736年-1796年。

乾隆帝是中國封建社會後期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乾隆帝在位期間清朝達到了康乾盛世以來的最高峰,他在康熙、雍正兩朝文治武功的基礎上,進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社會經濟文化有了進一步發展。

7、清仁宗永琰,後改顒琰(嘉慶),在位時間1796年-1820年。

顒琰在位前四年並無實權。乾隆帝死後才獨掌大權。顒琰對貪污深惡痛絕,他肅清吏治,懲治了貪官和珅等人。但他為了維護政權穩定對統治階級的肅貪力度有限,以致於收效不大。終嘉慶一朝,貪污問題不僅沒有解決,反倒更加嚴重。

8、清宣宗綿寧,後改旻寧(道光),在位時間1820年-1850年。

旻寧在位期間,整頓吏治,整厘鹽政,通海運,平定張格爾叛亂,嚴禁鴉片,力行節儉,勤於政務,但其才略有限,社會弊端積重難返。

道光二十年(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爆發,中國戰敗,被迫於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簽訂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此後八年旻寧苟安姑息、拒絕變革,而內憂外患日益嚴重,太平天國運動也已在醞釀之中,清王朝陷入危機。

9、清文宗奕詝(咸豐),在位時間1850年-1861年。

奕詝即位後便勤於政事,大手筆地對朝政改革。為了挽救統治危機,咸豐帝頗思除弊求治。他任賢去邪,企圖重振綱紀。但此時的大清帝國內憂外患不斷,最後以簽定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收場。咸豐朝以後也因企圖重新扭轉對內交外困的局面而開啟洋務運動。

10、清穆宗載淳(同治),在位時間1861年-1875年。

咸豐十一年(1861年)即位。同治帝在位期間,清政府依靠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一批重臣鎮壓了太平天國起義。先後平定陝甘回變,同時興辦洋務新政,清朝後期出現了一個政治穩定的時期,史稱「同治中興」。

11、清德宗載湉(光緒),在位時間1875年-1908年。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1875年1月),被兩宮皇太後立為帝,起初由慈安、慈禧兩宮太後垂簾聽政。光緒十五年(1889年),載湉親政,此後雖名義上歸政於光緒帝,實際上大權仍掌握在慈禧太後手中。

在載湉親政後發生的中日甲午戰爭中,光緒帝極力主戰,反對妥協,但終因朝廷腐敗,而以清朝戰敗告終。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光緒帝實行「戊戌變法」,但卻受到以慈禧太後為首的保守派的反對。

光緒帝打算依靠袁世凱牽制住以慈禧太後為首的這一股勢力,但反被袁世凱出賣,從此被慈禧太後幽禁在中南海瀛台。整個維新不過歷時103天,故稱「百日維新」。

12、清憲宗溥儀(宣統),在位時間1909年-1912年。

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皇帝。

(1)康熙江山帝位高清圖片擴展閱讀

1、努爾哈赤是清王朝的開創者,1616年建立後金政權,建元「天命」。古人以為君權神授,統治者自稱受命於天,故謂之天命。努爾哈赤知曉漢文,曾被明廷封為龍虎將軍,「天命」二字足見努爾哈赤受漢文化影響之深。

2、皇太極是努爾哈赤的第八子,1626年即汗位,1636年改國號「金」為「清」,稱皇帝,改元「崇德」。皇太極認識到後金政權是在馬背上打下來的,要實現長治久安,並進一步開疆擴土,必須吸收漢民族的優秀文化。「崇德」即「崇尚德化」,反映了皇太極當時的政治理念。

3、順治皇帝是皇太極的第九子,在位期間,清人實現了入主中原的願望,「順治」是其年號。順治帝崇德八年(1643年)即位,明年改元順治。年號「順治」反映了清人的這一理想。順,順利;治,治理。順治,即「治國順利,實現華夏一統」。

4、康熙帝順治十八年(1661年)即位,明年改元康熙。對清人來說,打下「江山」後實現國泰民安,是新的時代主題。「康熙」二字就反映了這一理想。康,安寧;熙,興盛。康熙,即「萬民康樂安寧,天下興盛」。

5、雍正是借權臣的力量繼位的,在奪位過程中使用了殘酷的手段,參與奪位的諸弟多不得善終,康熙帝的許多近臣也遭到貶斥。所以,雍正帝即皇位的正當性,在當時就受到懷疑。「雍正」是「雍親王得位正、為君正」的意思,他想以此強調自己皇位的「正當性」。

6、乾隆雍正十三年(1735年)即位,明年改元乾隆。康熙時,清朝開始步入太平盛世;雍正時得到進一步鞏固。乾隆的使命是如何進一步增強國力,讓國家進入全盛時期。「乾」表示「天」,「乾隆」的意思是「天道昌隆」。以此為年號,同樣反映了乾隆的治國理想。

7、嘉慶帝生於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被封為嘉親王,乾隆六十年(1795年)冊立為皇太子,次年即位,改元嘉慶。慶,普天同慶。「嘉慶」的意思是「嘉親王即位,國泰民安,普天同慶」。

8、道光帝生於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嘉慶十八年(1813年)被封為智親王,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即位,明年改元為「道光」,意思是「大道光輝」。

9、咸豐帝生於道光十一年(1831年),道光三十年(1850年)即皇位,明年改元「咸豐」。咸,普遍;豐,富足。「咸豐」意思是「普天之下,豐衣足食」。咸豐皇帝是一位「苦命天子」,「咸豐」二字反映了渴望百姓安康的願望。

10、同治皇帝即位時才5歲,按咸豐帝詔命,由肅順等八大臣輔政。慈禧聯合恭親王奕發動政變,逮治了肅順等八大臣。政變之後,慈安與慈禧(咸豐帝皇後)垂簾聽政。並取消「祺祥」年號,改用「同治」,隱含兩宮太後與眾大臣共理朝政之意。

11、光緒出生於同治十年(1871年),同治十三年(1874年)登基,明年改元「光緒」,由兩宮太後「慈安」「慈禧」垂簾聽政。光,光大;緒,未竟之功業。「光緒」即「光大未竟之功業」。「光緒」這個年號反映了清廷重振國力的願望。

12、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由於光緒帝無後,議定立三歲的溥儀為帝,半個多月後,溥儀在太和殿即位,明年改元「宣統」。1912年2月12日,溥儀被迫退位,清王朝滅亡。「宣統」即「大統」。「宣統」二字有為清王朝統治的正當性作辯護的意思。

⑵ 康熙統領江山多少年

從1662年至1722年,康熙統領江山共六十一年,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後第二位皇帝。年號康熙。康熙帝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奠定了清朝興盛的根基,開創出康乾盛世的局面,有學者將其尊為「千古一帝」,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農歷十一月十三日崩於暢春園,終年68歲。

⑶ 康熙作為一位偉大的帝王,他一生有哪些功績

1.剪除鰲拜、遏必隆等權臣,穩定朝綱;

康熙皇帝6歲(虛歲八歲)登基,四輔臣聯合輔政的狀態並未持續多久就矛盾加劇,鰲拜居功自傲,開始獨斷專行,但身為輔政大臣,終能履行職責,康熙六年,首輔索尼去世,康熙皇帝親政,十餘天後鰲拜擅自誅殺蘇克薩哈,與遏必隆一起進位一等功,把持朝政。康熙常召集一些少年侍衛在宮中游戲,康熙八年,康熙趁鰲拜進見是下令侍衛拿下鰲拜,誅殺其黨羽,軟禁鰲拜,削去遏必隆爵位,奪回實權。

⑷ 清代所有皇帝在位年表

清代共十二位皇帝在位時間表如下:

太祖高皇帝努爾哈赤,1616年~1626年在位;

太宗文皇帝皇太極,1626年~1643年在位;

世祖章皇帝福臨,1643年~1661年在位;

聖祖仁皇帝玄燁,1661年~1722年在位;

世宗憲皇帝胤禛,1722年~1735年在位;

高宗純皇帝弘歷,1735年~1795年在位;

仁宗睿皇帝顒琰,1796年~1820年在位;

宣宗成皇帝旻寧,1820年~1850年在位;

文宗顯皇帝奕詝,1850年~1861年在位;

穆宗毅皇帝載淳,1861年~1875年在位;

德宗景皇帝載湉,1875年~1908年在位;

遜帝溥儀,1908年~1912年在位。

(4)康熙江山帝位高清圖片擴展閱讀: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國歷史最後一個大一統封建王朝,共傳十二帝(入關後共傳十帝,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為追封),國祚二百七十六年。

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領努爾哈赤建立後金。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1644年大順攻佔明朝國都北京,駐守山海關的明將吳三桂降清,攝政王多爾袞率領清軍入關,同年順治帝遷都北京,從此清朝取代明朝成為全國統治者。軍事上在隨後的二十餘年間平定大順、大西、南明等政權。後又平定三藩之亂、統一鄭氏台灣,逐步掌控全國。

經歷康雍乾三朝後,清朝走向鼎盛時期,在此期間,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在原有的體系框架下達到極致,改革最多,國力最強,社會穩定,經濟快速發展,人口增長迅速,疆域遼闊。作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得到鞏固,清朝統治者將新疆和西藏納入版圖,並在西南推行改土歸流政策,最終確定了中國近代的版圖,積極維護國家領土主權的完整。

但是清代的封建專制也推向了最高峰。中後期由於政治僵化、文化專制、閉關鎖國、思想禁錮、科技停滯等因素逐步落後於西方。

⑸ 康熙是清朝皇帝,朱元璋是明朝皇帝,為何康熙要給朱元璋下跪

康熙皇帝一生六下江南,五次親自拜謁明孝陵,唯有一次是派遣大學士馬齊代勞祭拜。每一次拜謁,康熙都極盡虔誠,行三跪九叩大禮。康熙作為清朝皇帝,平定三藩、收復台灣、驅逐沙俄、西征噶爾丹,文治武功都非常卓越,被稱為盛世明君。為什麼他會對明太祖朱元璋如此崇拜呢?

我們看看康熙第一次祭拜明孝陵的情況。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康熙第一次南巡,主要目的就是祭拜明孝陵。史書詳細記載了這一盛況:上由甬道旁行,諭扈從諸臣皆於門外下馬。上行三跪九叩頭禮,詣寶城前行三獻禮;出,復由甬道旁行。賞賚守陵內監及陵戶人等有差。諭禁樵採,令督撫地方官嚴加巡察。從中可以看出,康熙謁陵態度之恭敬、舉止之謙卑、禮數之周到、氣氛之隆重,足可感天動地。這次謁陵也確實達到了康熙想要的效果:父老從者數萬人,皆感泣。

⑹ 歷史上的康熙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皇帝

皇帝,中國古代最深遠想產物之一,他是一個人,也是一群人,在那個年代,以個人的意志能夠決定一群人的意志,那這一個人的意志裡面又包含著多少超越一群人的智慧,皇帝到底是難做還是好做,最後一任盛世的開創者康熙皇帝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在親情方面十分缺失,是一個可憐的孤兒,所幸沒有失去祖母的愛。

作為一個國家的天子,是很難處理好自己子嗣之間的關系的,因為他們既是父子又是君臣,一方面皇帝希望自己的兒子快快成長好繼承自己的位置,一方面又害怕他們會篡權奪位。 康熙後期諸位皇子成年之後就構成了這個局面,親情在他們眼中已經盪然無存,更多的是為了皇位的你死我活,康熙是看在眼裡,痛在心裡。 總的來說康熙不失去為一個好皇帝,但是他不是一個好父親,不是漢文化的完全繼承者,對漢族百姓的殘暴政策使得國家政權動盪不安,反清復明也是此起彼伏。

⑺ 求一些清朝皇帝的圖片

首先先了解一下清朝清朝是由女真族(滿族)建立起來的封建王朝,它是中國歷史上繼元朝之後的第二個由少數民族統治中國的時期,也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帝制國家。自此之後,中國脫離了帝制而轉入了民主革命時期。


從順治元年(1644年)清朝入關到1912年中國民國成立,清帝退位,清代統治全國共268年。 包括入關前的兩帝,努爾哈赤,皇太極;入關後10帝: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不得不說的慈禧雖非皇帝,卻獨斷朝綱,也被列入。

努爾哈赤(入關前的皇帝)


努爾哈赤,姓愛新覺羅,號淑勒貝勒,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出生在建州左衛蘇克素護部赫圖阿拉城(遼寧省新賓縣)的一個滿族奴隸主的家庭。明萬曆十一年(1583年),努爾哈赤不屈奮起,以父,祖遺甲十三副起兵,「自中稱王」。他率領八旗子弟轉戰於白山黑水之間,臨大敵不懼,受重創不餒,以勇捍立威,受部眾擁戴,歷時30多年,統一女真各部,推動了女真社會的發展和滿族共同體的形成。萬曆四十四年(1616),在赫圖阿拉建元稱汗,國號大金(史稱後金)。努爾哈赤兵勢漸強,勢力日增,萬曆四ten+six年(1618)以「七大恨」祭天,誓師征明,開始了為清王朝的建立艱苦創業。在中華民族的歷史典冊中,他的英明和業績將與世長存。與明將袁崇煥在寧遠交戰中,大敗而回並受傷,於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死去。終年68歲,葬於沈陽城東,稱之「福陵」。廟號「太祖」。

--------------------------------------------------------END--------------------------------------------------------以上內容,來自互聯網,為個人轉載;僅供學習參考。

⑻ 康熙到底長什麼樣子

電腦復原後的康熙為長圓形臉,彎月壽眉,杏核大眼,直型鼻,長方形嘴,大耳外張,八字長須,與扮演電視劇《雍正王朝》中雍正的演員唐國強相似。

(8)康熙江山帝位高清圖片擴展閱讀

外國人眼中的康熙

1、荷蘭使節《韃靼旅行記》:「皇帝中等人材,是位慈祥、穩重、舉止端莊的人,他那威嚴的外表,無論從那一方面看,即使放在千人之中,也與眾不同,能夠立即分辨出來,這是由於他想使自己的容態和舉止,讓人—看便是心地高尚的人所造成的。」

注釋:康熙皇帝中等身材,是一個慈祥、穩重、舉止端莊的人,威嚴的外貌放入千萬人群裡面也可以一眼看出來,這是因為他的容泰和舉止的緣故,讓人看見他就知道他的外貌是心地高尚所造成的。

2、法國傳教士白晉:「他威武雄壯,儀表堂堂,身材高大,舉止不凡。他的五官端正,雙目炯炯有神,鼻尖略圓而稍顯鷹鉤狀。雖然臉上有一點天花留下的痘痕,但是絲毫不影響他的美好形象。」

注釋:康熙皇帝威武雄壯,一表人才,身材高大,五官端正,雙目有神。鼻尖稍微有點圓並且有鷹鉤的形狀,臉上雖然有天花留下的痘痕,但是不會影響美好的形象。

3、法國耶穌會士李明《中國現狀》:「據我所見皇帝身材比普通人稍高,堪稱恣態優美,比我們稍胖些,但還達不到中國人所謂的『富態』的程度。臉也稍寬,有痘痕,前額寬大,鼻子和眼睛比中國普通人小些。嘴美,頤和靄,動作溫柔,一切容態舉止,都象是位君主,一見便引人注目。」

注釋:康熙皇帝比普通人高,儀態優美,稍微胖一些,但是確不是那種富態胖,臉上有痘痕,比較寬,前額寬大,鼻子和眼睛閉普通人小,舉止端正,像一個君主,引人注目。

⑼ 順治帝共有八子,康熙非嫡非長,為何最終會獲得江山

順治帝是因為天花去世,在清朝這種病幾乎是絕症,只有生過天花痊癒的人,才會對這個病終身免疫。康熙帝正好小時候生過天花,而且病癒,所以他一生都不會再得這種可怕的病。那麼他就沒有可能會因為這種病早逝,這成為他最大的優勢,所以他才能繼承帝位。

當時順治帝的皇子中,只有皇三子玄燁(也就是後來的康熙帝)曾經得多天花,並且痊癒。也就是說只有他對天花有免疫,他是所有皇子中,身體最健康的。而且他只比皇次子小一歲,年紀也算年長,所以從綜合上看,玄燁更加有優勢,因此他才能獲得江山。

⑽ 康熙、乾隆、順治、雍正、嘉慶、道光、同治、咸豐、宣統、光緒在位的順序是什麼

依次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

1、順治

愛新覺羅·福臨(1638年—1661年),滿族,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第九子,生母孝庄文皇後博爾濟吉特氏,六歲即位,十三歲親政,是為清軍入關後的首位皇帝,在位共十八年(1644年—1661年),即位早年由叔父和碩睿親王多爾袞攝政。

死後謚曰體天隆運定統建極英睿欽文顯武大德弘功至仁純孝章皇帝,廟號世祖,陵寢清孝陵(河北遵化市清東陵),由第三子愛新覺羅·玄燁繼位,是為康熙帝。

2、康熙

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第三子,生母孝康章皇後佟佳氏,清朝第四位、清軍入關後第二位皇帝,年號康熙。

(1662年-1722年)在位,共六十一年,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1722年12月20日),康熙帝崩於北京暢春園,享年六十八歲,死後廟號聖祖,謚號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葬於景陵。

3、雍正

雍正帝出生於公元1678年。生母烏雅氏(即孝恭仁皇後),由貴妃佟佳氏(即孝懿仁皇後)撫養。與康熙帝皇十四子胤禵為同母兄弟。師從顧八代、張英、徐元夢等。

公元1722年12月20日,康熙駕崩。胤禛登基,時年45歲。公元1735年10月08日,胤禛駕崩,享年58歲。

4、乾隆

乾隆帝名愛新覺羅·弘歷,滿族,25歲登基,在位六十年。中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清世宗雍正帝胤禛第四子,初封和碩寶親王。

乾隆六十年(1795年),弘歷禪位於皇十五子愛新覺羅·顒琰後又任三年零四個月太上皇,實際掌握最高權力長達六十三年零四個月,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第二長(僅次於其祖父清聖祖康熙帝)、年壽最高的皇帝。

5、嘉慶

清仁宗顒琰,清高宗弘歷第十五子。生於乾隆二十五年(1760),初名永琰,母孝儀純皇後魏佳氏。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被密建為皇儲。五十四年(1789年)被封為嘉親王。

六十年(1795年),被正式宣布立為皇太子。第二年正月,受乾隆帝禪位繼帝位。其後,朝政仍被太上皇乾隆帝控制,顒琰暫時居住在毓慶宮。嘉慶四年(1799年),乾隆帝駕崩,開始親政。

在位二十五年。卒於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終年61歲。廟號清仁宗,謚號受天興運敷化綏猷崇文經武光裕孝恭勤儉端敏英哲睿皇帝。葬於河北易縣清西陵之清昌陵。

6、道光

清宣宗道光皇帝愛新覺羅·旻寧 ,為清仁宗嘉慶皇帝第二子,生於乾隆四十七年八月初十日(1782年9月16日)擷芳殿,母孝淑睿皇後喜塔拉氏。嘉慶十八年(1813年)被封為和碩智親王。

嘉慶二十五年七月十八日(1820年7月25日)嘉慶帝病死後,旻寧於同日繼位,第二年改年號為「道光」。

旻寧在位期間,整頓吏治,整厘鹽政,通海運,平定張格爾叛亂,嚴禁鴉片,力行節儉,勤於政務,但其才略有限,社會弊端積重難返。

道光二十年(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爆發,中國戰敗,被迫於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簽訂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此後八年旻寧苟安姑息、拒絕變革,而內憂外患日益嚴重,太平天國運動也已在醞釀之中,清王朝陷入危機。

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十四日駕崩。在位30年,終年69歲。廟號宣宗,謚號效天符運立中體正至文聖武智勇仁慈儉勤孝敏寬定成皇帝,葬於清西陵之慕陵,傳位第四子奕詝。

7、咸豐

清文宗愛新覺羅·奕詝(1831.7.17—1861.8.22),清朝以及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有實際統治權的皇帝,是清宣宗道光帝第四子,生母孝全成皇後鈕祜祿氏,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被立為儲君。

道光三十年(1850年)即位,即位後便勤於政事,大手筆的對朝政改革。為了挽救統治危機,咸豐帝頗思除弊求治。

他任賢去邪,企圖重振綱紀。重用漢族官僚曾國藩,依靠其訓練指揮的漢族地主武裝鎮壓太平天國和捻軍起義。提拔敢於任事的肅順,支持肅順等革除弊政。

同時,罷斥了道光朝軍機大臣穆彰阿、耆英等。但此時的大清帝國內憂外患不斷,最後以簽定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收場。咸豐朝以後也因企圖重新扭轉對內交外困的局面而開啟洋務運動。

咸豐帝在位十一年,咸豐十一年(1861年)駕崩於承德避暑山莊,享年31歲。廟號文宗,謚號協天翊運執中垂謨懋德振武聖孝淵恭端仁寬敏庄儉顯皇帝,葬於清定陵,文宗死後由其獨子愛新覺羅·載淳即位,是為同治帝。

8、同治

愛新覺羅·載淳 (1856年4月27日—1875年1月12日),即清穆宗,清朝第十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後第八位皇帝,年號「同治」。

為清文宗咸豐帝長子,生母為孝欽顯皇後葉赫那拉氏。1861年至1875年在位,共13年。

9、光緒

愛新覺羅·載湉,清德宗,光緒皇帝,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四歲登基,起初由慈安、慈禧兩宮太後垂簾聽政,光緒七年慈安太後崩逝後由慈禧太後一宮獨裁,直至光緒帝十八歲親政,此後雖名義上歸政於光緒帝,實際上大權仍掌握在慈禧太後手中。

光緒帝一生受到慈禧太後的挾制,未曾掌握實權。1898年,光緒帝實行「戊戌變法」,但卻遭到以慈禧太後為首的保守派的抵觸,光緒帝被慈禧幽禁在中南海瀛台。

整個維新不過歷時103天,故稱「百日維新」。1908年,光緒帝駕崩於慈禧太後死亡前一天,享年38歲,葬於清西陵的清崇陵。

10、宣統

愛新覺羅·溥儀(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皇帝。字曜之,號浩然。也稱清廢帝或宣統帝。

他是道光帝旻寧的曾孫、醇賢親王奕譞之孫、攝政王載灃長子,母親蘇完瓜爾佳·幼蘭。1909年到1912年、1917年7月1日到1917年7月12日兩次在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清朝君主

閱讀全文

與康熙江山帝位高清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qq怎麼將圖片文字轉換成word文檔 瀏覽:364
警察圖片動漫簡單 瀏覽:185
可愛小怪獸卡通圖片第1頁 瀏覽:498
男士發型圖片中年人短發 瀏覽:394
微信發圖片加文字 瀏覽:8
手機ps如何手繪圖片 瀏覽:427
女生男生親吻圖片 瀏覽:996
金星黑色衣服圖片 瀏覽:313
動漫蘿利圖片 瀏覽:765
漫畫簡筆男生圖片 瀏覽:45
如何畫螞蟻簡筆畫圖片 瀏覽:816
女生唱歌動漫圖片 瀏覽:202
word為什麼加上圖片後顯示不出來 瀏覽:734
蛋糕上轉印的圖片怎麼找 瀏覽:130
做衣服圖片男士 瀏覽:161
西裝男生圖片真實側面 瀏覽:331
word設置圖片沖濁在哪 瀏覽:722
微信男生彰顯你的美圖片 瀏覽:990
QQ如何發圖片帶氣泡 瀏覽:546
可愛的小豬仔圖片 瀏覽: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