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京新高速公路到底有多長
如今的旅遊業越來越發達,加上人們旅遊出行的意願逐漸加強,更多的年輕人在工作閑暇之餘,投入到“驢友”這個行列當中,很多驢友心裡對浩瀚無際的大海非常的嚮往,特別先去海濱城市遊玩,最著名的海濱城市三亞就是不錯的選擇,旅遊業還是三亞的支柱鏟壓,想必旅遊服務和體驗感上是很棒的,不過不只南國有三亞,北國也有著漂亮海濱城市青島。
不僅如此,西海岸新區的旅遊發展同樣值得人們期待,因為這里便利的交通條件,使得西海岸新區的旅遊業逐漸發展了起來,作為海濱城市的象徵,松軟的沙灘肯定是少不了的,青島金沙灘就是眾多遊客嚮往的地方,吹著舒適的海風,享受溫暖的太陽,這里還有著青島琅琊台和西海岸生態觀光園,都是值得一去的好地方。
⑵ 地圖的歷史資料和圖片
南宋歷史
南宋(1127年—1279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朝代,趙構在臨安(今杭州)重建宋朝,史稱南宋,與金朝東沿淮水(今淮河),西以大散關為界。南宋與西夏和金朝為並存政權,相當長時間里是金王朝的藩屬國。
南宋偏安於淮水以南,是中國歷史上經濟及科技高度發達,但軍事相對較弱的王朝之一,亦是中國歷史上政治最黑暗的年代。
京城在開封的北宋為金國所滅,宋欽宗的弟弟趙構逃往南方,遷都於臨安,史稱南宋,趙構被推舉為皇帝,史稱宋高宗。
南宋與金國沿淮水—大散關為界。
公元1127年,金國從開封撤軍,立張邦昌為偽楚皇帝。張邦昌在萬般無奈之下以孟太後之名,下詔立趙構為帝。靖康二年(1127)五月,趙構正式即位,是為宋高宗。叛臣張邦昌卻以護國有功為名,被封王。高宗即位的第二年,金國又繼續大舉南侵,於公元1129年金國又立劉豫為帝,國號齊,史稱「偽齊」,以加強對黃河以南地區的統治。南宋派出由岳飛、韓世忠、宗澤、劉光世、張浚等眾多將領指揮抗金北伐,在黃河兩岸曾經擊潰偽齊軍與金國的聯軍。
高宗1138年任秦檜為相,推行求和政策。秦檜削去抗金將領韓世忠的兵權,又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了岳飛、岳雲父子。宋高宗以向金國納貢稱臣為代價,換回了東南半壁江山的統治權。
南宋在宋孝宗、宋寧宗朝時比較安定。宋寧宗以後,國勢日衰。
蒙古汗國滅金,金滅亡後,南宋所面臨更強大的敵人——元朝。公元1271年,蒙古建國,國號為元,並於1276年攻佔南宋都城臨安(今杭州),俘5歲的宋恭宗,後來,南宋光復勢力陸秀夫、文天祥等人連續擁立了兩個幼小的皇帝(宋端宗、幼主),成立小朝廷。元軍對小皇帝窮追不舍。崖山海戰失敗後,走投無路的南宋終於在1279年3月19日隨著陸秀夫負剛滿八歲的小皇帝跳海而死而滅亡。
北宋末年
女真族領袖完顏阿骨打建立金國。宋徽宗見遼國力衰退,便派使者向金提出聯金滅遼事宜。宋攻燕京,大敗而回。金攻陷臨潢府,遼亡。宋付上巨額贖款給金,以換取燕京等地。金借口北宋收容金叛將,分兵南下,趨汴京。欽宗即位,與金人和議,金人解兵北歸。次年,即靖康二年(1127年),金人南下,攻陷汴京(今開封),擄走兩宗北去,史稱「靖康之禍」,北宋滅亡。
建立
公元1127年,金國從汴京撤軍,立張邦昌為楚皇帝。張邦昌在萬般無奈之下以孟太後之名,下詔立趙構為帝。靖康二年(1127年)五月,趙構正式即位,重建宋王朝,是為宋高宗。叛臣張邦昌卻以護國有功為名,被封王。高宗即位的第二年,金國又繼續大舉南侵。於公元1129年金國又立劉豫為帝,國號齊,持「正統」史觀者稱為「偽齊」,以加強對黃河以南地區的統治。
宋高宗在位初期年輕力壯,有意抗金,收復河山,重用主戰派,以李綱為相、宗澤鎮守汴京。曾多次大敗金兵,令局面稍為穩定。但是,後來高宗沒有對抗金朝的決心,罷免了李綱、宗澤等人。
後來金兀術揮軍南下,高宗南逃至杭州,並乘船出海避難。宋將韓世忠率八千精兵,利用黃天盪優勢力挫十萬金兵。金兀術歷經辛苦,火燒宋軍船隻,才能狼狽北返。從此金人不敢輕言渡江。高宗定都於臨安(今杭州)。
宋金和約之訂立
宋高宗趙構,由於害怕軍人戰勝回朝會專橫難制;而且亦擔心欽宗回朝繼承其死後的帝位(當時高宗因不能生育而絕後),所以在1138年任秦檜為相,向金推行求和政策。秦檜削去首先抗金將領韓世忠的兵權。1138年宋金初次協議,南宋取回包含開封的河南、陝西之地。1140年,金朝撕毀協議,金兵分三路南侵,重占開封,宋軍在許多抗金名將指揮下,取得輝煌戰果。尤其是岳飛在郾城與金兵將領兀術會戰,力挫金兵,乘機進兵朱仙鎮,收復了黃河以南一帶,與開封只有四十五里。後來,高宗聽取了秦檜意見,以十二面金牌下令岳飛班師回朝,岳飛服從命令。在1142年1月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了岳飛父子。宋高宗以向金國納貢稱臣為代價,換回了東南半壁江山的統治權。
宋室中期狀況
宋室也曾由劉光世、張浚、韓侂胄、虞允文等眾多抗金將領指揮抗金北伐,在黃河兩岸也曾經擊潰偽齊軍與金國的聯軍,收復淮河兩岸不少失地並簽訂多項條約。
在1164年12月,張浚北伐失敗後,簽訂《隆興和議》(又名《幹道和議》),張浚被殺把原本向金稱臣改為叔侄關系,金為叔,宋為侄,金改詔表為國書,歲貢改為歲幣,減少貢獻,割讓秦州及商州,維持疆界。絹貢獻由二十五萬減至二十萬,歲幣減至二十萬銀兩。
在1206年,韓侂胄北伐,後來被金擊退。在1208年,簽訂《嘉定和議》。兩國改為伯侄關系,宋由貢獻歲幣及絹由二十萬增至三十萬,宋賠償三百萬軍費。金放棄佔領的大散關、濠州,獻上韓侂胄首級。
南宋在孝宗、寧宗朝時比較安定。但是,寧宗以後,奸佞當道,政治腐敗,國勢日衰。
金的滅亡
公元1214年七月,南宋皇帝宋寧宗接納真德秀的奏議,決定從此不再向金貢納「歲幣」,而此時,金已遭受蒙古的打擊,被逼由燕京遷都至開封。為了擴大疆土以彌補被蒙古侵佔的地域,金以宋不再納歲幣為名,出兵南侵,南宋則與蒙古聯手協議擊退金軍,南宋可獲河南作回報。
在1232年,南宋攻下金的鄭州及唐州等地。金哀宗在汴京失守後逃往歸德,再逃至蔡州。哀宗向宋理宗提議聯手抗蒙,向理宗說明「唇齒相依,唇亡齒寒」的道理。但即位不久的理宗在國家及民族仇恨和恥辱下,及在朝臣的建議,並沒有理會哀宗要求,繼續伐金。宋在公元1234年,金國蔡州被蒙宋聯軍攻陷,金哀宗自縊,金滅亡,南宋。蒙古族滅亡金朝後,失去金朝作為屏障,令南宋面臨比金更強大的蒙古南下威脅。
滅亡
公元1235年,蒙軍首次南侵,被擊退。蒙軍並不甘心失敗,於次年九月和第三年兩次南侵,其前部幾乎接近長江北岸。由於宋軍奮勇作戰,打敗蒙軍,再一次挫敗蒙軍度江南下的企圖。而後,南宋軍民又在抗蒙將領孟珙、余玠等人的指揮下,多次擊敗蒙軍,使其不得不企圖繞道而行。公元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在占戰合州受宋軍的流矢所傷因而死於軍中。其弟忽必烈正於鄂州與宋軍交戰,聽到消息後,立即准備撤軍以便奪取大汗之位,而此時南宋權臣賈似道派人與忽必烈議和,以保太平。這樣忽必烈直接返回北方自立為汗。
公元1267年,忽必烈下令攻打南宋的重鎮襄陽,是為襄樊之戰。宋軍利用漢水把資源源源不絕送入城內,才能堅守城池。守將呂文德及呂文煥堅守城池六年,賈似道派了範文虎及李庭芝援助,但兩者之間不和。賈似道封鎖了所有蒙古南侵消息,皇帝並不知此事。公元1271年,忽必烈在中原建國號為元。在1272年,張順,張貴兩兄弟的義兵曾血戰元軍。在1273年,樊城失守,襄陽城破,在宋軍繼續巷戰,呂文煥最終投降,六年的襄陽保衛戰結束。
1276年元軍攻佔南宋都城臨安(今杭州),俘5歲的南宋皇帝恭宗。後來,南宋殘余勢力陸秀夫、文天祥和張世傑等人連續擁立了兩個幼小的皇帝(端宗、幼主),成立小朝廷,元軍對小皇帝窮追不舍,不斷逃亡至南方,經過香港,端宗因病逝世,而另立幼主,逃至新會至南海一帶。文天祥在海豐兵敗被俘,張世傑戰船沉沒,走投無路的南宋殘余勢力終於在1279年3月19日隨著崖山海戰失敗及陸秀夫負剛滿八歲的小皇帝跳海而死而徹底滅亡,四十多年與蒙的抗衡完結。
[編輯本段]南宋皇帝譜
宋高宗趙構(1107-1187年)
(1127-1162)年在位,在位36年
高宗趙構,宋徽宗第九子。1127年即位於南京(今商丘),史稱南宋,1138年遷都杭州。1162年,讓位給太子,自稱太上皇。死於1187年,時年81歲。
宋孝宗(1127~1194年)
(1162~1189)年在位,在位27年
孝宗趙伯宗,字永元。宋太祖七世孫,秀王的兒子。1162年即位,恢復岳飛的名譽,開始抗戰,但被打敗,與金國議和,史稱「隆興和議」。1189年,禪位與其子,稱太上皇。1194年死,時年68歲。
宋光宗(1147~1194年)
(1189~1194)年在位,在位5年
光宗,孝宗第三子。即位時已40多歲。1194年退位,死於1200年,時年54歲。
宋寧宗趙擴(1168~1224年)
1194年即位,在位30年
寧宗趙擴,光宗第二子。1208年,與金國簽定屈辱的「嘉定和議」。死於1224年,時年57歲。
宋理宗趙昀(1205~1264年)
1224年即位,在位40年
理宗趙昀,宋太祖十世孫。寧宗無子,死後楊後力理宗為帝。確立了朱熹理學的統治地位,1234年,聯合蒙古滅金。昏庸無能,驕奢淫逸。在理宗之後,南宋政治日壞。死於1264年時年60歲。
宋度宗(1240~1274年)
1264年即位,在位10年
度宗趙祺,理宗侄,父趙與芮。死於1274年,時年35歲。
宋恭帝(1271~1323年)
(1274-1276)年在位,在位2年
恭帝趙顯,度宗嫡子。即位時才4歲,1276年,元兵攻破臨安,恭帝被俘,1288年,忽必烈強迫他到西藏出家,成為高僧。1323年,被賜死。時年53歲。
宋端宗(1269~1278年)
1276年即位,在位2年
端宗,恭帝兄,度宗庶子。在福州即位,即位後,兵敗逃亡,途中病死。時年10歲。
衛王(1272~1279年)
1278年即位,在位1年
衛王趙昺,度宗第三子,兵敗後,被元兵逼迫,丞相陸秀夫負衛王投海自盡。時年8歲。
[編輯本段]宋朝在歷史上的地位與影響
宋朝從960年趙匡胤立都東京開始,歷經三百多年。中國在宋朝尤其是南宋時期,由於耕種土地減少與絲綢之路的阻斷,被迫轉向以商業經濟尤其是遠洋貿易為主的商業經濟模式,商人在這一時期得到了最大的解放,並最終取得了商業經濟的大繁榮,開始出現早期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當時南宋的經濟總量已佔世界的50%。南宋的時候,最大的城市臨安的人口已經突破了百萬,而此時歐洲還在中世紀黑暗的統治下過著悲慘的生活。宋朝的四大發明,使航海技術跨入了海洋時代,遠洋的商船有6層桅桿,4層甲板,12張大帆,可以裝載1000多人,航行於世界各地,令世界各國的人民驚嘆不已。
宋朝的滅亡,以及游牧民族對宋朝先進生產關系的毀滅性打擊,使一直處於上升階段的東方先進文明,從此逐漸轉向衰弱,並最終沒落於世界主流舞台之後。
南宋政權與金源政權長期對立,南北隔絕,南北文化僅僅通過雙方邊界民間的榷場交易和官方互派使者之類狹窄的途徑,進行有限的交流。由於南宋文化整體水平高於北方,故這種交流主要表現為南宋文化對北方文化的輻射。北方的理學、文學和史學等領域都受到了南宋文化的一定影響。
南宋文化在北方影響最大的是南宋的特色文化——理學。大約在南宋開禧年間前後,也就是在金王朝遷都汴京前後,理學著作陸續傳入北方,像尹焞《論語解》、胡安國《春秋傳》、張九成《論語解》、林之奇《尚書全解》、夏僎《柯山書解》、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張栻《癸巳論語解》、呂祖謙《左氏博議》、劉子翚《聖傳論》、葉適《水心別集》等一大批南宋理學名著,都傳至北國,引起趙秉文、麻九疇、楊雲翼、李純甫、王若虛等北方一流文人的廣泛關注,產生了很大影響。趙秉文、麻九疇甚至「自稱為道學門……」(《陵川集》卷二十六《太極書院記》)。南宋理學著作直接促進了北方理學的興起和發展。一方面,北方文人編纂、翻刻南宋理學家著作,如有位叫傅起的文人將張九成《論語解》《孟子傳》《中庸說》《大學說》等書經刪節後匯集成《道學發源》一書,以廣流傳,趙秉文、王若虛分別為之作《道學發源引》《道學發源後序》,予以宣傳。趙秉文自己還親自動手,著有刪集《論語》《孟子》解各十卷。另一方面,一些北方學者開始撰寫理學類著作,表現出自己的思考。像麻九疇隱居遂平西山,潛心研究《易》學和《春秋》,享譽一時,趙秉文撰有《易叢說》《中庸說》《揚子發微》《太玄箋贊》等多種著述,闡發他對道的理解,可惜這些著作都已失傳。南宋理學之所以能在北方盛行一時,是因為它適應了金源統治的需要。南宋理學家有關《論語》《孟子》等儒家經典的闡釋,現實政治性相對較弱,與金源統治者尊崇、提倡儒家經典的思想基本一致,如金世宗令人翻譯五經,要讓女真人「知仁義道德所在」,金熙宗本人「頗讀《論語》《孟子》《尚書》《春秋左氏傳》」。在這種背景下,南宋理學自然能暢通無阻。
值得注意的是,北方學者不是簡單地追隨或者附和、發揮南宋理學家的言論,更多的是展開對南宋理學家的思考。在南宋,批評理學家的僅有鄭厚等個別人,其《藝圃折衷》排斥孟子,離經叛道,被朱熹等人斥為「邪說」(《朱子語類》卷一二三)。在北方,李純甫推揚鄭厚之論,以鄭厚的傳人自居,自稱「自莊周後,惟王績、元結、鄭厚與吾」(《歸潛志》卷一)。他信奉佛教,為了批判理學,特意針對南宋人的《諸儒鳴道集》撰寫《鳴道集說》一書,「就伊川、橫渠、晦翁諸人所得者而商略之,毫發不相貸,且恨不同時與相詰難也」(《中州集》卷四),因而常有一些偏激之論。除李純甫之外,對宋儒展開詰難的還有王若虛。他的《五經辨惑》、《論語辨惑》、《孟子辨惑》主要是針對宋儒而發,特別是針對南宋理學家而發。張九成、朱熹、胡安國、呂祖謙、葉適等人都是他的辨駁對象。不過,他比鄭厚、李純甫要正統一些,他的詰難也更加中肯准確。如對待鄭厚,他像多數宋人一樣,批評鄭厚偏頗失當:「鄭厚小子,敢為議論,而無忌憚。湯武、伊周至於孟子皆在所非,或至詆罵。至漢祖蕭曹平勃之徒,則尊為聖賢而亟稱之,復以歐公譏病唐太宗為薄,佞夫之口,其足憑乎?」與宋儒不同的是,他能擺脫宋人那些不切實際的高論或牽強附會之說,從人之常情出發,重新審視宋儒的觀點,表現出更加務實的傾向,取得了突出的成績。《論語·鄉黨篇》記載的主要是孔子飲食起居的日常生活,張九成《論語解》等著作卻從中發掘微言大義,誇大其辭,認為《鄉黨》能與《春秋》相表裡,說什麼「不學《鄉黨》,無以知《春秋》之用;不學《春秋》,無以知《鄉黨》之神」(《橫浦集》卷四《鄉黨統論》)。王若虛嚴辭批評其穿鑿迂曲、誇誕不實。他對宋儒的批評,正如《四庫提要》所說,「足破宋人之拘攣」。
文學方面,南宋文學也帶動北方的發展。這在小說和詩文評方面較為明顯,因為小說和詩文評的政治性相對較弱,讀者面較廣。洪邁的《夷堅志》以鬼神怪異為主,北傳時間較早,淳熙十三年(1186)章森出使金國,北方的接伴使就關心地問道,《夷志堅》「自《丁志》後,曾更續否」(《賓退錄》卷八)。由此可見《夷堅志》在北方的巨大影響。在這種心理的期待下,後來便有了元好問的續作——《續夷堅志》的問世。胡仔的《苕溪漁隱叢話》是南宋最重要的詩話之一,可謂是詩話的資料庫。該書傳入北方後,受到人們的歡迎和重視。北方最著名的《滹南詩話》與《苕溪漁隱叢話》關系就非常密切。《滹南詩話》中大約有三分之一的資料來源於《苕溪漁隱叢話》。王若虛的辨駁相當一部分是針對包括胡仔在內的南宋人而發。也就是說,南宋詩話是《滹南詩話》寫作的重要背景和前提。此外,南宋的杜詩研究也在北方有較大的反響。趙次公的《杜詩證誤》、無名氏的《千家注杜詩》、鮑彪的《杜詩譜論》、杜田《注杜詩補遺正謬》、徐宅《門類杜詩》等杜詩研究著作先後傳入北方,直接推動了北方杜詩學的發展。元好問正是在南宋杜詩學的促進下,編纂《杜詩學》一書,率先提出杜詩學一詞,從而翻開杜詩研究的新篇章。
南宋的詩歌成就很高,尤、楊、范、陸並稱為中興四大詩人。其中范成大曾出使過北方,途中寫下了著名的使金絕句七十二首,只是他的這些詩歌在北方無人論及。四大家中有直接可靠文獻記載的僅有楊萬里一人詩歌傳入了北方。誠齋體以自然界為表現對象,獨樹一幟,受到李純甫等人的喜愛。李純甫公開稱贊誠齋體「活潑剌底,人難及也」,可是在李純甫現存詩歌中,幾乎看不出絲毫誠齋體的影子,倒是在稍前的王庭筠、趙秉文詩中有一些近似誠齋體的寫景之作。隨著金王朝國勢的日益危殆直到滅亡,輕松活潑的誠齋體越來越不適應金末的現實,註定要被人們所冷落。元好問在《又解嘲》詩中說:「詩卷親來酒盞疏,朝吟竹隱暮南湖。袖中新句知多少,坡谷前頭敢道無?」其中的竹隱、南湖,據錢鍾書先生解釋,是指南宋推崇並效仿誠齋體的詩人徐似道和張鎡。該詩意思是說,徐似道和張鎡那些新巧的詩歌在蘇、黃二人面前,還值得一提嗎?元好問借蘇、黃二名家來彈壓徐、張二人的新巧,不免有以大壓小、多此一舉之嫌,他也許是借彈壓他們來彈壓其背後聲名顯赫的誠齋體。在元好問的詩歌中,也沒有效仿誠齋體的跡象,說明誠齋體在北方的實際影響越來越小。誠齋體之外,陸游的詩歌也很可能傳入北方。清人翁方綱將陸游與元好問並列,稱「天放奇葩角兩雄」,但除錢鍾書《談藝錄》拈出他們兩句相似的詩句之外,再也沒有其他直接的文獻可以證明元好問讀過陸詩,或受到陸詩的影響。受敵對政權的限制,政治性特別強的陸游詩歌不可能為北方文人所公開接受。總體來看,高揚愛國主義旗幟的南宋詩歌與金源的官方意識嚴重抵觸,對北方詩歌沒有產生多少直接的作用。
詞體由於自身性質與詩歌不同,向來被視為小道,所以相對自由一些。出身北方的辛棄疾詞雖然多抗金復國之言,傳回北方後,反而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金亡第二年,劉祁即稱贊其功業文辭,後來元好問更是將辛詞推崇到很高的地位,稱「樂府以來,東坡為第一,以後便到辛稼軒」。應該說,辛詞對元好問為首的金末詞壇產生了實質性的影響。元好問詞之所以被認為「足以追配稼軒」,就在於它得益於稼軒詞的沾溉。
在各體文學樣式中,南宋散文成就成就較低,遠不及北宋,加之北方人難以接受散文中強烈的民族情緒,所以在北方影響很小,王若虛曾提及孫覿的《謝復敷文閣待製表》,從文體的角度予以嚴厲批評,並據此得出「宋自過江後,文弊甚矣」(《滹南集》卷三十七)的結論。
史學方面,南宋王稱《東都事略》、胡寅《讀史管見》、呂祖謙《大事記》《呂氏家塾通鑒節要》等書傳入北方,其中後三種都是《通鑒》學方面的著作,可見這類著作在北方影響較大。北方蔡珪、蕭貢、完顏璹等人非常喜愛《資治通鑒》,各有專長,所以南宋《通鑒》學一入北方便受到人們的關注。趙秉文為呂祖謙未能最終完成《大事記》而深感惋惜,在詩中說:「傷哉絕筆《大事記》,讀經未了已亡身。」(《滏水文集》卷九《和楊尚書之美韻》)。金亡之後,北方的《通鑒》學發展很快,出現了元好問所說的「武臣宿將講說記誦」的熱門現象,隨之還出現了《陸氏通鑒詳節》、《集諸家通鑒節要》等《通鑒》學著作。
除以上幾方面之外,南宋的政治制度、禮儀文化、藝術等方面對北方也會有一定的輻射作用。
[編輯本段]南宋時期名人
文天祥
朱熹
陸游
辛棄疾
岳飛
韓世忠
楊萬里
劉克庄
[編輯本段]南宋帝王年表
南宋 1127年—1279年 廟號 謚號 姓名 統治時間 年號
高宗 受命中興全功至德聖神武文昭仁憲孝皇帝 趙構 1127年—1162年 建炎 1127年—1130年
紹興 1131年—1162年
孝宗 紹統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聖成孝皇帝 趙昚 1162年—1189年 隆興 1163年—1164年
乾道 1165年—1173年
淳熙 1174年—1189年
光宗 循道憲仁明功茂德溫文順武聖哲慈孝皇帝 趙敦 1189年—1194年 紹熙 1190年—1194年
寧宗 法天備道純德茂功仁文哲武聖睿恭孝皇帝 趙擴 1194年—1224年 慶元 1195年—1200年
嘉泰 1201年—1204年
開禧 1205年—1207年
嘉定 1208年—1224年
理宗 建道備德大功復興烈文仁武聖明安孝皇帝 趙昀 1224年—1264年 寶慶 1225年—1227年
紹定 1228年—1233年
端平 1234年—1236年
嘉熙 1237年—1240年
淳佑 1241年—1252年
寶佑 1253年—1258年
開慶 1259年
景定 1260年—1264年
度宗 端文明武景孝皇帝 趙禥 1264年—1274年 咸淳 1265年—1274年
恭帝 趙顯 1274年—1276年 德佑 1275年—1276年
端宗 裕文昭武愍孝皇帝 趙昰 1276年—1278年 景炎 1276年—1278年
趙昺 1278年—1279年 祥興 1278年—1279年
[編輯本段]並存政權
西夏、金朝、吐蕃、大理國、蒙古
⑶ 世界地圖高清版大圖
世界地圖一般畫有地形、經緯線等,並標注有地名等數據,使用者可以利用經緯線在世界地圖上找出各個地方的具體位置,從而了解世界的全貌。
國際上通行的世界地圖有兩種,一種是以大西洋上的經線為分割線的太平洋格局的世界地圖,也可稱為「太平洋版世界地圖」,它完整表達環太平洋地區的地理關系,將大西洋分割在圖幅兩邊。
另一種是以太平洋上的經線為分割線的大西洋格局的世界地圖,也可稱為「大西洋版世界地圖」,它完整表達環大西洋地區的地理關系。
(3)北國新地圖高清圖片擴展閱讀
東半球版世界地圖以東經150°為「中央經線」,以西經30°經線為圖幅的左邊經線和右邊經線,適用於表達中國與東半球的地理關系,並完整表達環太平洋地區的地理關系。世界四大洋中的太平洋和印度洋位於圖幅變形較小的中間,占據了整個版面的主要位置。
以0°經線為「中央經線」,以西經180°經線為左邊經線、以東經180°經線為右邊經線,適用於表達中國與西半球的地理關系,並完整表達環大西洋地區的地理關系。
經線世界地圖中,南北兩極地區的變形較大而且與周緣地區的相互關系不太明確。比如,在地球儀上,南極大陸的圖形面積約為澳大利亞的圖形面積的1.8倍,但在經線世界地圖上,南極大陸的圖形面積卻約為澳大利亞圖形面積的3.8倍,誤差量達200%。
⑷ 海天爆炒黑木耳是什麼完整版所有圖片視頻下載_優酷更新
早春薄寒,輕啟心靈的門扉,思緒,搖曳著,撫不平,久寂的情愫潮水般浸潤著心田 一盞香茗,靜謐著心緒,生命的游歷凝聚在淺薄的文字中更換筆記本,只顧升級軟體了,寫好的很多文字不經意間都丟失了,瞬間的可惜後,便也無所謂從頭再來了 素心一瓣,把靈魂放置於空靜之中,淺紫如蘭的回憶,沉重了步履,輕盈了思緒曾經,寒冬留下的灰色沼澤泥濘著心路的記憶,一簾幽思,寂寞成殤 掬一縷春光,給心裁一霓裳羽衣,陽光中那份微笑中的不懈,愜意著悄悄醉入的情意 走過疼的單行道,我遙望彼岸,你是我的春天 聆聽月亮的絮語,掬一捧相思,攜一彎閑愁,春讓我的文字有了落點,我在淺墨中尋覓著一種生命的溫暖 原來,我和春天有個約會落跑甜心已到暮春,在這樣溫暖的時節,我讀起古文來,只想讓心舒展,能夠安定 那年七月,最炎熱的季節,我隻身行走在江南 第一個落腳點便是蘇州了,走在觀前街,評彈從悠悠的宅院里傳出,我尋聲而去,站在一座木製的瓦樓下,我竟是那樣安然的聽著評彈滋生愛意 在蘇州山塘街河畔,人潮洶涌退去之後,只剩下那女子屹立在石橋下,安靜得讓人不忍心去打擾 曾經能夠相逢,終究是要散落天涯 曾經,我們相識過,如此而已 每個時間段我總會莫名的喜歡上一些不同風格的歌手。前段時間迷戀完水木年華,近段時間又開始迷戀大喬小喬 雖然這類歌手早已風靡人群、網路,但我總是後知後覺才開始細細品味 我比較喜歡在一些歌手早已紅透或沉寂之後才慢慢喜歡上。那些經典歌曲,經典歌詞,要多有力量就多有力量 每次出入公司大廈,撞見衣著得體,化著精緻淡妝,笑容滿面的職場女性,我只是低頭悶聲走過 一夜醒來,便是晨 _____群鶯亂飛,老藤新枝,雜草早已重生。人再囧途之泰囧高清公園一片熱鬧氣象,老人練太極,跳舞者諸多海天爆炒黑木耳是什麼,見此情景,我路過繞道,心想,我老了會不會也這般安詳?二暮春時節,我在南國種紅豆,你在北國等待春暖花開,還是守候著寒冷網游?我聽范瑋琪唱《那些花兒》,麻辣女兵期直播全集期直播15快播流暢她安靜得唱,如今這里荒草叢生沒有了鮮花 《愛在春天》改編自第15第156年香港亞洲電視的經典電視劇《我和春天有個約會》
⑸ 如何堅定綠茶婊】BT種子+現場圖片愛奇藝清晰更新
早春薄寒,輕啟心靈的門扉,思緒,搖曳著,撫不平,久寂的情愫潮水般浸潤著心田 一盞香茗,靜謐著心緒,生命的游歷凝聚在淺薄的文字中更換筆記本,只顧升級軟體了,寫好的很多文字不經意間都丟失了,瞬間的可惜後,便也無所謂從頭再來了。文字蟄伏於如何堅定綠茶婊冬日,本來期直播許錯季花開,結果一不留神就瞬間遠離了我,也許她們本該就不屬於我,丟就丟了吧,畢竟春天來了,文字也該蘇醒了指尖劃過沁涼的屏幕,那些在心底被灰塵掩埋卻難以掩蓋的東西,站在墨香外愛上了春天 素心一瓣,把靈魂放置於空靜之中,淺紫如蘭的回憶,沉重了步履,輕盈了思緒曾經,寒冬留下的灰色沼澤泥濘著心路的記憶,一簾幽思,寂寞成殤 走過疼的單行道,我遙望彼岸,你是我的春天 那年七月,最炎熱的季節,我隻身行走在江南。第一個落腳點便是蘇州了,走在觀前街,評彈從悠悠的宅院里傳出,我尋聲而去,站在一座木製的瓦樓下,我竟是那樣安然的聽著評彈滋生愛意 哦,我聽懂了,那唱的便是梁祝了 在蘇州山塘街河畔,人潮洶涌退去之後,只剩下那女子屹立在石橋下,安靜得讓人不忍心去打擾 已到暮春,我這已過早的進入初夏,你那,是不是還是初春且寒冷?想起楊朔《木棉花》里的一句話北方才是暮春,你在這兒卻可以聽見蟬、蛙,以及其他不知名的夏蟲在得意地吟鳴 如此而已。曾經,我們相識過,如此而已 每個時間段我總會莫名的喜歡上一些不同風格的歌手 前段時間迷戀完水木年華,近段時間又開始迷戀大喬小喬 我比較喜歡在一些歌手早已紅透或沉寂之後才慢慢喜歡上 那些經典歌曲,經典歌詞,要多有力量就多有力量 每次出入公司大廈,撞見衣著得體,化著精緻淡妝,笑容滿面的職場女性,我只是低頭悶聲走過 _____群鶯亂飛,老藤新枝,雜草早已重生 人再囧途之泰囧高清公園一片熱鬧氣象,老人練太極,跳舞者諸多如何堅定綠茶婊,見此情景,我路過繞道,心想,我老了會不會也這般安詳?二暮春時節,我在南國種紅豆,你在北國等待春暖花開,還是守候著寒冷網游?我聽范瑋琪唱《那些花兒》,麻辣女兵期直播全集期直播15快播流暢她安靜得唱,如今這里荒草叢生沒有了鮮花 在新版中將上世紀60年代的香港調整為上世紀30年代的上海,並加入了抗日故事的線索
⑹ 北國商城對面的新天地是在哪個位置
在建設大街和中山路交叉口,東南角。鐧懼害鍦板浘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最新數據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