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美人心計演員表圖片
竇漪房(杜雲汐)&田香憐——林心如(配音:季冠霖)
漢文帝劉恆——陳鍵鋒(配音:凌雲)
聶慎兒/王娡/屏花——王麗坤(配音:金雁/張凱/張靜)
莫雪鳶(阿丑)——楊冪(配音:張麗敏)
周亞夫——何晟銘 (配音:陳浩)
劉章——馮紹峰(配音:金永鋼)
呂魚——胡杏兒(配音:紀元)
漢惠帝劉盈&竇長君——羅晉(配音;張傑)
漢景帝劉啟——高昊(配音:姜廣濤)
劉武——張曉晨(配音:邊江)
青寧——孫菲菲(配音:紀元)
張嫣——蘇青(配音:紀元)
巧慧——高洋(配音:劉露)
劉少康——嚴寬(配音:王凱)
聶風——黃海冰(配音;張傑)
李美人——陳怡蓉
呂後——戴春榮(配音:扈茜茜)
薄姬——白珊(配音:李世榮)
館陶公主——戚薇(配音:張艾)
栗妙人——鄧莎(配音:閻萌萌)
金王孫——林文龍(配音:王凱)
子冉——周牧茵(配音:陳薪羽)
呂祿——杜俊澤(配音:王凱)
田大業——李耀敬(配音:凌雲)
沈碧君——張彤(配音:郝幽玥)
田國春——葛子明(配音:張磊)
錦瑟——田子田(配音:邱秋)
金枝——馬輝輝(配音:張欣)
魯元公主——呂佳容(配音:張靜)
墨玉——苗洛依(配音:褚郡)
漢武帝劉徹——茅子俊
衛子夫——張檬
陳阿嬌——貢米
莫離——李莎(配音:郝幽玥)
王遠——鄧細斌
素問——王婧孌
周采女——耿陽
童年角色:
杜雲汐———林妙可
聶慎兒&王娡———蔣依依
劉啟——馬睿灝(配音:紀元)
張嫣————董慧(配音:紀元)
館陶公主——張雪迎
陳阿嬌———林星辰
平陽公主——陳詩丹
『貳』 周亞夫生平功績
周亞夫
周亞夫(?~公元前143年),西漢時期(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的著名將軍,沛縣(今屬中國東南部的江蘇省)人。他是名將絳侯周勃的次子,在歷史上也非常有名。
·德才兼備得爵位
開始,周亞夫做河內郡守,限於自己的條件,周亞夫沒有做王侯、當丞相的野心。但當時有個叫許負的老太太,以善於看面相著名。有次,周亞夫請她到自己的官府中,為自己看相。許負對他說:「您的命相比較尊貴,三年之後可以封侯,再過八年,就可以做丞相了,地位顯貴了。但您再過九年,就會因飢餓而死的。」
周亞夫聽了根本不信,他說:「我絕對不可能被封侯的,因為我的哥哥已經繼承了父親的侯爵,即使他死了也會讓侄子繼承,論不到我。說我餓死也不可能,因為既然我尊貴了,又怎麼會餓死呢?」
許負說她只是根據面相得出的結論,她還指著周亞夫的嘴角說:「您的嘴邊緣有條豎直的紋到了嘴角,這是種餓死的面相。」周亞夫聽了,驚訝不已。
事情也有湊巧的時候,過了三年,周亞夫的哥哥周勝之因殺人罪被剝奪了侯爵之位。文帝念周勃對漢朝建國立下戰功,所以不願意就此剝奪了周家的爵位,於是下令推選周勃兒子中最好的來繼承爵位。大家一致推舉了周亞夫,所以周亞夫就繼承了父親的爵位。
·細柳閱兵揚英名
公元前158年,即漢文帝六年,匈奴進犯北部邊境,文帝急忙調邊將鎮守防禦。為了警衛京師,文帝派三路軍隊到長安附近抵禦守衛。宗正劉禮駐守在灞上,祝茲侯徐厲駐守在棘門,河內太守周亞夫則守衛細柳。
文帝為鼓舞士氣,親自到三路軍隊里去犒勞慰問。他先到灞上,再到棘門,這兩處都不用通報,見到皇帝的車馬來了,軍營都主動放行。而且兩地的主將直到文帝到了才知道消息,迎接時慌慌張張。送文帝走時也是親率全軍送到營寨門口。
文帝到了周亞夫的營寨,和先去的兩處截然不同。前邊開道的被攔在營寨之外,在告知天子要來慰問後,軍門的守衛都尉卻說:「將軍有令,軍中只聽將軍命令,不聽天子詔令。」等文帝到了,派使者拿自己的符節進去通報,周亞夫只才命令打開寨門迎接。守營的士兵還嚴肅地告訴文帝的隨從:「將軍有令:軍營之中不許車馬急馳。」車夫只好控制著韁繩,不讓馬走得太快。到了軍中大帳前,周亞夫一身戎裝,出來迎接,手持兵器向文帝行拱手禮:「甲胄之士不拜,請陛下允許臣下以軍中之禮拜見。」文帝聽了,非常感動,欠身扶著車前的橫木向將士們行軍禮。
勞軍完畢,出了營門,文帝感慨地對驚訝的群臣說:「這才是真將軍啊!那些灞上和棘門的軍隊,簡直是兒戲一般。如果敵人來偷襲,恐怕他們的將軍也要被俘虜了。可周亞夫怎麼可能有機會被敵人偷襲呢?」好長時間里,文帝對周亞夫都贊嘆不已。
一個月後,匈奴兵退去。文帝命三路軍隊撤兵,然後升周亞夫為中尉,掌管京城的兵權,負責京師的警衛。
後來,文帝病重彌留之際,囑咐太子劉啟也就是後來的景帝說:「以後關鍵時刻可以用周亞夫,他是可以放心使用的將軍。」文帝去世後,景帝讓周亞夫做了驃騎將軍。
·智勇平叛滅吳王
公元前154年,即漢景帝三年,吳王劉濞聯合楚王劉戊、膠東王劉印等七國發動叛亂,打出「誅晁錯、清君側」的旗號。景帝於是升周亞夫為太尉,領兵平叛。
這時的叛亂軍正在猛攻梁國,但周亞夫並不想直接救援,他向景帝提出了自己的戰略計劃:「楚軍素來剽悍,戰鬥力很強,如果正面決戰,難以取勝。我打算先暫時放棄梁國,從背後斷其糧道,然後伺機再擊潰叛軍。」景帝同意了周亞夫的計劃。
於是周亞夫繞道進軍。到了灞上時,遇到一位名叫趙涉的士人,趙涉建議周亞夫再往右繞道進軍,以免半路受到叛軍的襲擊。周亞夫聽從了趙涉的建議,走藍田、出武關,迅速到達了雒陽,搜索之後果然抓獲了伏兵。
此時的梁國被叛軍輪番急攻,梁王向周亞夫求援。周亞夫卻派軍隊向東到達昌邑城(在今山東巨野西南),堅守不出。梁王再次派人求援,周亞夫還是不發救兵。最後梁王寫信給景帝,景帝又下詔要周亞夫進兵增援,周亞夫還是不為所動。但他卻暗中派軍截斷了叛軍的糧道,還派兵劫去叛軍的糧食。叛軍只好先來攻打周亞夫,但幾次挑戰,周亞夫都不出戰。時間一長,周亞夫軍中都有些軍心不穩了。
一天晚上,營中突然發生混亂,嘈雜聲連周亞夫的大帳里都能聽見,但周亞夫始終躺在床上不動。一會兒,混亂自然就平息了。幾天後,叛軍大舉進攻軍營的東南,聲勢浩大,但周亞夫卻讓部下到西北去防禦。結果在西北遇到叛軍主力的進攻,由於有了准備,所以很快擊退了叛軍。
叛軍因為缺糧,最後只好退卻,周亞夫趁機派精兵追擊,取得勝利。叛軍頭領劉濞的人頭也被越國人割下送來。這次叛亂經三個月就很快平定了,戰爭結束後,大家這才紛紛稱贊周亞夫的用兵之道。但梁王卻因為周亞夫沒有及時救援,和他結下了仇。
·最後的悲劇
在公元前152年,丞相陶青有病退職,景帝任命周亞夫為丞相。開始景帝對他非常器重,由於周亞夫的耿直,不會講政治策略,逐漸被景帝疏遠,最後落個悲劇的結局。
有一次,景帝要廢掉栗太子劉榮,劉榮是栗姬所生,所以叫栗太子。但周亞夫卻反對,結果導致景帝對他開始疏遠。還有和他有仇的梁王,每次到京城來,都在太後面前說周亞夫的壞話,對他也很不利。
後來,有兩件事導致了周亞夫的悲劇。一件是皇後的兄長封侯,一件是匈奴將軍封侯的事。竇太後想讓景帝封皇後的哥哥王信為侯,但景帝不願意,說竇太後的侄子在父親文帝在世的時候也沒有封侯。竇太後說她的哥哥在世時沒有封侯,雖然侄子後來封了侯,但總覺得對不起哥哥,所以勸景帝封王信為侯,景帝只好推脫說要和大臣商量。
在景帝和周亞夫商量時,周亞夫說劉邦說過,不姓劉的不能封王,沒有功勞的不能封侯,如果封王信為侯,就是違背了先祖的誓約。景帝聽了無話可說。
在後來匈奴將軍唯許盧等五人歸順漢朝,景帝非常高興,想封他們為侯,以鼓勵其他人也歸順漢朝,但周亞夫又反對說:「如果把這些背叛國家的人封侯,那以後我們如何處罰那些不守節的大臣呢?」景帝聽了很不高興:「丞相的話迂腐不可用!」然後將那五人都封了侯。周亞夫失落地託病辭職。景帝批准了他的要求。
此後,景帝又把他召進宮中設宴招待,想試探他脾氣是不是改了,所以他的面前不給放筷子。周亞夫不高興地向管事的要筷子,景帝笑著對他說:「莫非這還不能讓你滿意嗎?」周亞夫羞憤不已,不情願地向景帝跪下謝罪。景帝剛說了個「起」,他就馬上站了起來,不等景帝再說話,就自己走了。景帝嘆息著說:「這種人怎麼能輔佐少主呢?」
這事剛過去,周亞夫又因事惹禍,這次是由於他的兒子。兒子見他年老了,就偷偷買了五百甲盾,准備在他去世時發喪時用,這甲盾是國家禁止個人買賣的。周亞夫的兒子給傭工期限少,還不想早點給錢,結果,心有怨氣的傭工就告發他私自買國家禁止的用品,要謀反。景帝派人追查此事。
負責調查的人叫來周亞夫,詢問原因。周亞夫不知道兒子做了什麼,對問的問題不知如何回答,負責的人以為他在賭氣,便向景帝報告了。景帝很生氣,將周亞夫交給最高司法官廷尉審理。
廷尉問周亞夫:「君侯為什麼要謀反啊?」
周亞夫答道:「兒子買的都是喪葬品,怎麼說是謀反呢?」
廷尉諷刺道:「你就是不在地上謀反,恐怕也要到地下謀反吧!」
周亞夫受此屈辱,無法忍受,開始差官召他入朝時就要自殺,被夫人阻攔,這次又受羞辱,更是難以忍受,於是絕食抗議,五天後,吐血身亡。司馬遷在《史記》中對他稱贊的同時,也為他惋惜,說他因為過於耿直,對皇帝不尊重,結果導致悲劇結局,令人慨嘆。
『叄』 這是那部電視劇的周亞夫
是林心如,楊冪主演的美人心計里的周亞夫.
『肆』 那些古代歷史上能准確預言的大師們都有著什麼故事
“預言”是指預測未來之事,因為是預測未來,所以被貼上了“神秘”的標簽。古往今來,涌現了很多預言大師,也流傳出了許多經典的預言傳說。提起預言,或許大家馬上就會想到“瑪雅人的預言”,特別是曾經流傳2012年時人類將會迎來世界末日,此事在當時引發了不小的轟動。
雖然這個預言沒有實現,但是大多數人對“預言”本身並沒有失望,因為我國古代就有許多實現了的預言,很多經典流傳至今,只不過因現代社會以科學為主,而預言之事只能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閑談,不過這並不能阻擋大多數人對“預言”的興趣。
圖片:李世民召見李淳風劇照
五、
預言,對我們來說很神奇,有時候准得離譜,但有時候卻又荒誕得可笑,我們總想著可以預測自己的未來,與其做著這個大夢,不如注重當下,腳踏實地的把當前事干好,這樣,我們的未來不用預測,也會非常美好!
『伍』 周亞夫軍細柳中的主要人物是周亞夫,但文章卻以皇帝和群臣的反應作為結尾用意是什麼
《周亞夫軍細柳》以漢文帝和群臣討論周亞夫做結尾的用意很多,屬於公正評價。
1.漢文帝和群臣屬於第三方(第一方是周亞夫,第二方是周亞夫的敵人匈奴人),漢文帝和群臣對周亞夫的評價屬於第三方評價。一般第三方評價體系更加公平與公正,因為第三方具有獨立性、公平性、專業性等特點。其中,獨立性是第三方中最重要、最顯著的特徵,它直接影響著評價的客觀公正性,是第三方評價區別於其他評價的根本所在。具體而言,第三方評價機構的獨立性主要體現在機構獨立、人員獨立、運行獨立等方面。第一,機構獨立。第三方評價(對周亞夫的評價為天子和核心大臣)擁有獨立的組織結構、獨立的責任,必須獨立承擔義務。第二,人員獨立。第三方評價機構擁有自己的專業評價團隊。第三,運行獨立。第三方評價必須承擔多種專業化的運行職責,可以最大限度地規避各方利益風險。所以在評價的過程中能夠堅持客觀公正的評價標准,不受外界其他因素的影響和干擾,從而在最大程度上保證評價結果的真實性和准確性。
2.周亞夫能夠獨立承擔抗擊敵人,保護中央政府的職責。漢文帝親自勞軍,到了霸上和棘門軍營,可以長驅直入,將軍及官兵騎馬迎送。而到了細柳軍營,軍容威嚴,號令如山,即使是皇上駕到,也不準入營。作者以對比、反襯的手法,生動地刻劃了一個治軍嚴謹、剛正不阿的將軍形象。從他所部軍紀森嚴可見其嚴於治軍,從所部隨時做好作戰准備可見他治軍有方,「細柳」也成了後人詩文中形容軍中常備不懈、軍紀森嚴的常用典故,周亞夫也體現出能夠獨立承擔抗擊敵人,保護中央政府的職責。這為下一步漢文帝遺囑漢景帝重用周亞夫,以及漢景帝任用周亞夫平息七國之亂奠定了基礎。
3.周亞夫誠心耿耿,屬於職業軍人。在《周亞夫軍細柳》里,周亞夫對待文帝不卑不亢不怕誤會,可見其心思一心一意在於軍事,是專業的職業軍人而不是政治人物。這與漢景帝猜忌周亞夫,陷害周亞夫謀反,關押周亞夫,逼死周亞夫,形成鮮明對比。作者司馬遷在此對漢景帝做了無聲的抗議和譴責。
『陸』 歷史名將之虎父無犬子,你更看好哪一對
所謂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自古將門出豪傑,父子皆為名將者卻少有。
1.王翦、王賁
老子是大名鼎鼎的破趙滅楚的英雄,打開了秦始皇統一六國的大門,兒子也是好漢,滅魏平燕收齊,把六國徹底打掃干凈了。秦始皇一統天下的偉業基本就是這父子二人包辦了。王翦,是繼白起之後秦國的又一位名將。與其子王賁在輔助秦始皇兼滅六國的戰爭中立有大功,除韓之外,其餘五國均為王翦父子所滅。傑出的軍事指揮才能使其與白起、李牧、廉頗並列為戰國四大名將。
滅國神將王翦
2.蒙驁、蒙武、蒙恬
這祖孫三代的名頭雖然比不上王翦、王賁響,但也堪稱秦國的宿將了。蒙驁以大將身份領兵攻城掠地,為秦國立下汗馬功勞。蒙武以副將身份隨王翦破楚並生擒楚王,也算是戰功赫赫了。蒙恬則出擊河南地,大敗匈奴,威震邊關十餘年。秦統一六國後,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收復河南地(今內蒙古河套南鄂爾多斯市一帶),修築西起隴西的臨洮(今甘肅岷縣),東至遼東(今遼寧境內)的萬里長城,征戰北疆十多年,威震匈奴。據傳蒙恬曾改良過毛筆,他是中國西北最早的開發者,也是古代開發寧夏第一人。
薛仁貴三箭定天山
8.孫堅、孫策
父親,直搗洛陽的神人,東漢末年有名的虎將,董卓這個西涼軍閥被孫堅的幾萬人馬打得很痛,也嚇得不輕,更難得孫堅一副俠肝義膽,堪稱忠直之士。兒子更是兇猛,以孤軍數千起家於群雄並起之時,競能開辟江東六郡之地,更有吞並天下之雄心壯志,有小霸王的美譽,曹操說生子當如孫仲謀,我看還是生個孫伯符這樣的兒子才算乘心如意。
『柒』 請你舉出中國歷史上像周亞夫一樣嚴明治軍的將軍,並簡述其事跡。
岳飛一心恢復中原,他對自己要求十分嚴格。宋高宗曾經為他造一座住宅,岳飛推辭了,他說:「敵人還沒消滅,哪裡顧得上家呢?」有人問他說天下什麼時候能夠太平,岳飛回答說:「文官不貪財,武將不怕死,天下才有太平的希望。」
岳飛平時十分注意練兵。部隊休整的時候,他也帶將士穿著鐵甲沖山坡,跳壕溝,要求像打仗時一樣嚴格。有一次,他兒子岳雲在騎馬沖山坡的時候,因為戰馬失足,摔倒在地。岳飛知道了,狠狠責打了岳雲。別的兵士看到主將對自己的兒子也這樣嚴格,就格外認真操練了。
在岳家軍里,軍紀特別嚴。一次,有個兵士擅自用百姓一束麻來縛柴草,被岳飛發現,立刻按軍法嚴辦。岳家軍行軍經過村子,夜裡都露宿在路旁。老百姓請他們進屋,沒有人肯進去。岳家軍中有一個口號,叫做:「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
岳飛對待將士要求十分嚴格,又關心愛護。兵士生病,他常常親自替他們調葯;部下將領出征的時候,他就叫妻子岳夫人慰問他們的家屬;將士在戰爭中陣亡,就撫育他們的子女;上級賞給他的財物,一概分配給將士,自己家裡絲毫不留。
經過這樣的訓練和照顧,岳家軍將士士氣旺盛,作戰勇猛。岳飛在作戰之前,總是先召集將領,一起商量作戰方案,然後才出戰。所以打起仗來,每戰必勝,從沒有打過敗仗。金軍將士見到岳家軍,沒有一個不害怕,他們中間流傳著一句話:「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捌』 七國之亂,吳王劉為什麼失敗
吳楚聯軍東進,行至梁國(治今河南商丘),遭到景帝之弟梁王劉武的頑強抵抗,吳楚聯軍並力攻城,攻下樑國南面的棘壁(今河南永城西北)。梁王劉武向朝廷告急,周亞夫認為吳楚聯軍勢大,正面決戰難以取勝,獻策用梁王軍隊拖住吳、楚主力,尋找時機切斷對方補給,然後伺機擊潰叛軍,景帝同意了周亞夫的計劃。於是周亞夫繞道進軍,走藍田、出武關,迅速到達了雒陽。
梁國被叛軍輪番急攻,梁王向周亞夫求援。周亞夫卻派軍隊向東,屯兵於梁國以北的昌邑(在今山東巨野西南),堅守不出。梁王再次派人求援,周亞夫還是不發救兵。最後梁王寫信給景帝,景帝又下詔要周亞夫進兵增援,周亞夫還是不為所動,梁點擊查看圖片周亞夫行軍路線圖王於是任命韓安國與張羽為將軍,拚死抵禦,與吳楚聯軍僵持。
梁國城池防守嚴密,吳兵無法西進,轉而奔向周亞夫的軍隊。周亞夫堅守壁壘,不肯與戰,私下卻趁機輕兵南下,奪取泗水入淮之口(在今江蘇洪澤境),斷絕了叛軍的糧道。吳軍斷糧,士兵飢餓,幾次挑戰未果,於是夜裡襲擊周亞夫軍營,佯攻東南面,周亞夫命令於西北面守備。吳兵果然從西北強攻,未能攻破,吳兵大敗,士兵多半餓死或投降走散,周亞夫率軍追擊,大破吳、楚聯軍。
吳王與其麾下壯士數千人乘夜逃走,渡過淮河逃至丹徒(今江蘇鎮江),退守東越,並派人招集殘兵。漢廷派人以利引誘東越,東越騙吳王出去慰勞軍隊,用矛戟刺死吳王,獻其頭於漢朝。吳王死後,吳軍潰散,楚王劉戊自殺而死。七國之亂的主力吳楚聯軍被平定後統計數據,漢朝與梁國所殺傷和擄掠的敵軍、物資大約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