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關羽的武器真的是青龍偃月刀嗎,青龍偃月刀有何傳奇之處
關羽的武器並不是青龍偃月刀,在三國時期還沒有人使用這種兵器,青龍偃月刀是唐朝時期用來訓練士兵指揮用的道具而已,關於青龍偃月刀的神話傳說也是不少的,傳說這把刀是利用青龍之血鍛造的。
關雲長是“萬人敵”、“熊虎之將”、“勇冠三軍”在民間形象裡面,他身高九尺、丹鳳眼、卧蟬眉、面如重棗、手持一把青龍偃月刀、胯下騎著赤兔馬,威風凜凜,溫酒斬華雄,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單刀赴會時,所用的都是青龍偃月刀。
最後——青龍偃月刀功績,關羽用青龍偃月刀共計殺人一千七百五十人,其中割下頭顱者達到了四百五十人,最後敗走麥城之後寶刀被東吳奪走,但是在夷陵之戰又被關羽之子關興給奪了回來,繼續效力。
② 歷史上的青龍偃月刀圖片
偃月刀,原稱「掩月刀」,最早見於《武經總要前集·器圖》。《武經總要》成書於北宋初期仁宗慶歷四年(公元1044年),是中國第一部由官方主持編修的軍事和兵器大網路全書。書中「刀八色」章節共繪制了當時軍隊中使用的八種刀形,除手刀為短柄武器外,其餘七色均為長桿刀,包括「掩月刀」。根據圖式,「掩月刀」之刀頭闊長,形似半弦月,背有歧刃,刀身穿孔垂旄,刀頭與柄連接處有龍形吐口,長桿末有鐏。「刀八色」中的「屈刀」、「鳳嘴刀」與「掩月刀」形式相仿,當時雖有細分,在後世則基本以「偃月刀」通稱這一類帶背刃的長柄大刀。作為重型兵器,偃月刀劈砍的威力巨大,但因太過笨重且製造成本昂貴,在格鬥戰場並不普及,更多用在演武、陣列和操練時顯示軍威,或成為宮殿侍衛和鹵簿的儀仗兵器,在清代早期甚至變成了武舉考核膂力的道具。
真的青龍偃月刀可能沒得,給你點歷史上的參考圖片吧
③ 最早出現在唐宋的青龍偃月刀,為什麼會成為關羽的武器
到關雲長,我們不得不提一下關雲長的三個重要標志:
第一,關二爺忠肝義膽,無雙美髯公!
第二,關二爺腳跨赤兔千里馬,百戰不敗!
第三,關二爺手持青龍偃月刀,威風八面!
當然,這也只是我的猜猜,因為目前我們已經無法回到那個時代,親眼目睹關二爺到底使用的什麼武器了!不覺得他使用的是什麼呢?
④ 三國演義中,五虎上將關羽有三件寶貝,是哪三件
《三國演義》里關羽有這三樣寶貝:青龍偃月刀、赤兔寶馬、忠肝義膽。
1:青龍偃月刀
青龍偃月刀是關羽隨劉備起兵打造的武器,在小說里可以說是關羽手上的神兵,它還有個別名叫冷艷鋸重達82斤。《三國演義》里描述:雲長造青龍偃月刀,又名「冷艷鋸」,重八十二 斤。關羽手持青龍偃月刀南征北戰,在小說里死在青龍偃月刀下的名將不計其數。第一個死在青龍偃月刀之下是黃巾軍將領程遠志,小說原文記載:雲長舞動大刀,縱馬飛迎。程遠志見了,早吃一驚,措手不及,被雲長刀 起處,揮為兩段。重大82斤的青龍偃月刀揮舞起來能輕易將人斬為兩段。
除了青龍偃月刀、赤兔馬,關羽身上最為難得的寶貝就是他的忠肝義膽。無論是在《三國演義》等文學藝術作品,還是在《三國志》這樣的史書都對關羽的忠肝義膽表示肯定的態度。關羽的忠肝義膽對於他自己來說是最為珍貴的寶貝,即便是面臨曹操高官厚祿的收買他都沒有將其拋棄。關羽忠肝義膽的精神不僅是他一生的寫照還深刻地影響著後來的人。
⑤ 耗費15億元建在湖北的關公像,現在是什麼光景
雲長千載英魂在,江左誰令數阿蒙。——《三國志蜀書二首 其二》明鄭學醇說起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關羽是必然不能忽視的一位角色,在三國演義當中,關羽被塑造成了三絕之一,曹操的奸絕,諸葛亮的智絕和關羽的義絕。時至今日,大家一人可以在很多場合見到關羽的身影,很多商鋪的老闆會請一尊關羽的雕像放在店中,據說可以起到招財進寶,鎮壓邪靈的作用。
耗資
15億修建的關公雕像,現在卻被曝出安全隱患問題,如果要是說拆除的話,恐怕任何一位投資者都會感覺到失望透頂吧,或許也正是由於擔心會給來荊州地區進行旅遊投資的投資者造成壓力,因此當地的相關部門只是要求這個公園所屬的荊旅集團進行整改,而並沒有要求其拆除。
⑥ 求一張關羽的圖片,大刀一立鬍子一捋,很霸氣的那種
關羽的圖片如下:
關羽之死
建安二十四年(219),劉備稱漢中王,認命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符節及斧鉞,古代出兵征討時,天子授給大將以示威信的信物)。七月,關羽不顧來自東吳的威脅,率軍攻打樊城的曹仁。並派人深入曹魏的佔領地區策反,擾亂敵人後方。
曹操派大將於禁助戰,關羽借漢水淹曹魏七軍,生擒於禁,威震華夏,曹操打算遷都以避關羽之銳。司馬懿等建議聯合孫權,要孫權從關羽背後襲擊。曹操採用此策。孫權派呂蒙等做好了准備,並在十月出軍,而且將要進攻的戰略告訴曹操。
但曹操的謀臣董昭卻認為,應當把東吳的打算泄漏出去,這樣可以讓關羽早日退兵,而且也可以讓關羽和東吳相鬥,曹魏作收魚人之利。曹操命人寫成文字,用箭射到關羽營中。但關羽看到了之後,猶豫不決,又耽誤了時間。
關羽的手下守南郡的太守糜芳,將軍士人平常皆受關羽的輕視感到不滿,孫權派人來誘降,二人便投降了孫權。吳軍以蜀軍將士的家屬為人質,出兵配合曹軍,前後淹擊蜀軍,蜀軍潰敗。
關羽僅帶著少量的隨從向蜀軍控制的上庸撤退,他們日夜兼程,連續數日未休息,十分疲累。在接近蜀境關羽竟被吳軍的一個小將馬忠生擒。關羽被擒後,堅決不降,被東吳斬殺,死時約五十六歲。
(6)關羽手持青龍偃月刀高清圖片擴展閱讀:
文學形象
在小說名著《三國演義》里,作者(羅貫中)將關羽塑造成為一個忠義仁勇、手持青龍偃月刀的武將形象,高大威猛且武藝不凡,出場時與劉備張飛桃園結義,打造兵器後參加鎮壓黃巾起義的戰爭中,而後雖然與劉備東奔西走,顛沛流離,但仍能斬將殺敵,大顯神威。
在十八鎮諸侯討董卓時,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 劉備徐州兵敗,約三事降漢不降曹,為曹操解白馬之圍,斬顏良、誅文丑。得知劉備下落後,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斬蔡陽兄弟釋疑,在古城三兄弟聚義。 赤壁之戰時在華容道又不忍殺害曹操將其放走。
劉備稱王後,關羽官拜五虎上將之首,領兵攻取襄陽,水淹七軍,斬龐德、擒於禁,樊城之戰時被毒箭暗算,刮骨療毒,後呂蒙白衣渡江襲取荊州,徐晃趁機奪了偃城,關羽腹背受敵,敗走麥城,後被殺,蜀吳魏三個國家都為其舉辦喪禮。 死後曾經數次顯聖,追呂蒙之魂,罵孫權,驚曹操。
此外,《三國演義》中以旁白視角敘事時,通常稱關羽為「雲長」或「關公」,極少直呼其名,而整部《三國演義》中除了對皇帝稱帝號外,亦只有關羽、劉備、諸葛亮有此待遇。
⑦ 求一張關羽持刀高清圖片
關羽持刀高清圖片
鏈接:
千里走單騎
「千里走單騎」典出《三國演義》第二十七回。情節同「披肝瀝膽」相接。徐州之戰後,劉關張三人失散,劉備投奔了袁紹,張飛到古城當了縣官;關羽則有條件投降了曹操。
⑧ 誰有關羽的青龍偃月刀照片
照片
⑨ 關羽霸氣威嚴的圖片
關羽雕像的圖片如下:
《三國志》書中並未記載關羽於哪一天出生,後世對關羽的出生一直飽受爭議。在山西省運城市常平村關帝家廟內立有一塊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的《前將軍關壯穆侯祖墓碑銘》,記其生於「桓帝延熹三年(160年)六月二十四日」。
而崇禎二年(1629年)立於石磐溝關羽祖塋的《祀田碑記》和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編修的《關帝志》,都認為關羽生於漢桓帝延熹三年(160年)六月二十二日。
(9)關羽手持青龍偃月刀高清圖片擴展閱讀:
民間信仰
民間所供奉的「關公」又被台灣信徒稱為「恩主」,即救世主的意思。在東南亞地區,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以及菲律賓等國家,甚至美國、英國的華人區域,關公的信仰也都相當盛行,華僑在國外從商者很多,因此對於作為武財神的關公也多加崇祀。
文化信仰
道教將關羽奉為「關聖帝君」,即人們常說的「關帝」,為道教的護法四帥之一。
釋教對關雲長的信仰只是限於供奉,並無祈禱、贊頌以及供奉儀軌,而在藏傳佛教中,有多位大師著有供贊儀軌,如章嘉大師、土觀大師以及這世大寶法王、亞青寺阿秋仁波切等。多識仁波切也曾著有關雲長簡略供贊。
在傳統戲曲中,關羽屬於」生「角,臉譜也非常有特色,面生七痣,眉心中間三粒,鼻子左右各兩粒;七粒硃砂痣,紅似點血,因此顯得格外威風。
以關羽為主要角色的京劇故事有《斬熊虎》、《桃園三結義》、《溫酒斬華雄》、《虎牢關》、《屯土山》、《月下斬貂蟬》、《過五關》等等。
⑩ 青龍偃月刀出現於宋代,為何會成為東漢雲長的兵器
崇尚於古代兵家常事的讀者肯定知道關羽的名字,關羽是如今山西運城人,姓關名羽字雲城,因為長了一臉漂亮的鬍子,又被稱為美髯公。關羽其人,我們都知道他是桃園三結義當中的關雲長,是劉備征戰天下之時,擴充勢力的重要人物。在小說三國演義當中,關羽手持一把青龍偃月刀,令人印象深刻。
所以青龍偃月刀被作者寫進三國演義,不過是為了給關羽本身的人物形象造勢,而關於本人用的其實是漢劍,或者其他兵器。作者讓關羽在兵器的襯托之下顯得更加神乎其神,將跨時代的東西,與人結合在了一起,在自己想像的同時,增加了故事的神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