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新冠病毒最早在什麼時候發現應該怎麼治療
將是冠狀病毒起源,21世紀以來,冠狀病毒家族的成員第三次肆虐人類世界。2003年和2012年,SARS(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病毒)和MERS(中東呼吸系統綜合症病毒)突然出現在世界,在中國和中東地區留下了傷痕。
在這種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中國科學家利用電子顯微鏡、RT-PCR和高通量DNA測序,在幾十名最早的病例患者中檢測到了病毒的存在。病毒顆粒被成功分離出來,並證明它們仍然可以在培養皿中感染人類上皮細胞。目前還沒有新型冠狀病毒的動物模型。但科學家們還表明,該病毒可以通過轉移單個人類ACE2蛋白(疑似新型冠狀病毒受體)成功感染小鼠細胞。這一結論表明,新型冠狀病毒已被盡力證明是這種新型肺炎的致病因素。
該新型肺炎於2019年12月29日首次發現。湖北省和武漢市的衛生部門接到當地醫院的COVID-19集群病例報告。四名患者都是華南海鮮批發市場的工人。湖北省和武漢市的衛生部門於周三啟動了調查和病例搜索。3月31日,國家衛生局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參與了調查和應對工作。同一天,武漢市政府向公眾發布了有關疫情的信息。
Ⅱ 沒有「湖北接觸史」的人,他們到底是怎麼感染上肺炎的
新型肺炎的出現,擾亂了大家的生活,每天都有新增感染的出現。通過了解我們都知道湖北是這次新型肺炎的中心,也是感染最嚴重的地區,可為什麼別的省市沒有“湖北接觸史”的人也會感染上新型肺炎呢?在說清楚一些就是,為什麼沒有去過湖北也感染了新型肺炎呢?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又或者是你食用的含有冠狀病毒的食物,這種病毒是存在在野生動物體內的,所以如果你吃了某些攜帶病毒的動物,也會被感染。
總而言之,我們要小心謹慎對待這次疫情,堅決不外出聚餐訪友,下樓取快遞買菜時候,一定要戴好口罩。室內勤通風勤消毒,在家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我們一定可以度過這次的難關的,冬天就要過去了,溫暖的春天還會遠嗎?一起期待春暖花開吧!中國加油!
如果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啟發,不要忘記點贊點關注呦!關注有頭腦,生活無煩惱!
Ⅲ 我剛剛看到一則很奇怪的新聞,好想有一種叫做新館病毒的東西,這是什麼呀你們都知道嗎會死人嗎
什麼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這是一種由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部炎症。2019 年 12 月,湖北省武漢市發生了多起「不明原因」的肺炎,2020 年 1 月 10 日武漢市完成了病原核酸檢測,確定致病原為一種新型冠狀病毒。2020 年 1 月 12 日,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將造成此次肺炎疫情的病毒命名為「2019 新型冠狀病毒(2019-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1][2][3]」,簡稱新型冠狀病毒。2020 年 2 月 11 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疾病正式命名為:2019 冠狀病毒病(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根據既往所知,能感染人類的冠狀病毒共有 6 種,它們是:
α 屬:人冠狀病毒 229E、人冠狀病毒 NL63。
β 屬: OC43、IIKU1、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相關病毒(SARSr-CoV)、中東呼吸綜合征相關病毒(MERSr-CoV)[4][5]。
2019-nCoV 是目前已知的第 7 種能感染人的冠狀病毒,屬於 β 屬。
患病的人多嗎?截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國內 31 個省(區、市)累計報告確診病例 87071 例[6];全球 191 個國家(如美國、印度、俄羅斯、英國、法國等)感染病例達 8342.4 萬例,累及死亡病例 181.8 萬例[7]。
會傳染嗎?
會。
傳染源:新型冠狀病毒自然宿主還不明確。現在傳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包括無症狀感染者,潛伏期 1~14 天,多為 3~7 天。在潛伏期即有傳染性,發病後 5 天內傳染性較強[8]。
傳播途徑:
存在人傳人的情況。
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是主要傳播途徑。接觸受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8]。
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存在經氣溶膠傳播的可能[8]。
感染者的糞便、尿液中存在新型冠狀病毒,也可能造成接觸傳播或氣溶膠傳播[8]。
什麼樣的人更容易被傳染?人群普遍易感,包括兒童和嬰幼兒。感染後或接種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後可獲得一定的免疫力,但持續時間尚不明確[8]。以下人群更容易被傳染:
免疫力低下者:如糖尿病、貧血、腫瘤、白血病、艾滋病患者、長期服用激素、免疫抑制劑者,孕婦及營養不良等人群。
老人:免疫力相對低下,易感染。尤其是合並慢性基礎疾病的老年人。
密切接觸者:患者的家庭成員和醫務人員。
有什麼症狀[8]?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以急性呼吸道感染為主要表現,包括發熱、乾咳、乏力。部分患者以嗅覺、味覺減退或喪失等為首發症狀,少數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結膜炎、肌痛和腹瀉等症狀。
輕型患者:可表現為低熱、輕微乏力、嗅覺及味覺障礙等,無肺炎表現。同時,也有少數患者在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後,無明顯臨床症狀。
重症患者:在發病一周後,多數可出現呼吸困難和/或低氧血症,嚴重者甚至可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膿毒症休克等,並危及生命。極少數患者還可出現中樞神經系統受累及肢端缺血性壞死等情況。值得注意的是,重型、危重型患者病程中,可僅表現為中低熱,或無明顯發熱。
兒童:症狀相對較輕,部分兒童及新生兒病例可僅有嘔吐、腹瀉、反應差、呼吸急促等不典型症狀。還有極少數兒童在恢復期,可出現發熱伴皮疹、低血壓或休克、凝血障礙、急性消化道症狀等情況,一旦發生,病情可在短期內急劇惡化。
總的來講:從目前患者的情況來看,多數患者治療結局良好;但也有少數患者病情危重,多見於老年人、慢性基礎疾病者、晚期妊娠和圍產期女性、肥胖人群等。
如何治療?
目前主要的治療方式是:抗病毒治療、免疫治療,對部分嚴重感染的患者進行呼吸支持,以及重要器官功能的支持治療,預防出現並發症。同時,對於確診患者、疑似感染者,以及相關人群,還需要注意進行相關的心理疏導與治療。
Ⅳ 新冠肺炎病毒有可能像流感一樣長期存在,它為何無法被消滅
因為任何病毒只要現世以後,都很難把它連根拔出,所以這種情況以後只有以預防為主,最近全民都在抗疫當中,突然出現的新冠狀病毒牽動了每一個人的人,每天看著增加的數據心裡總覺得很慌,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因此很多人都開始質疑這種傳染極強的肺炎病毒會不會長存於世?對我們的生活會不會有較大的影響?針對這一系列問題,王辰院士也給出了正面回答。
其實中國上下五千年,大大小小的傳染疾病多的數不勝數,有的隨時間消失了,有的被現在的醫學抑制了,就比如我們時常聽到的 天花、禽流感、非典、流感等,你要說完全消失了,我覺得不可能,世界這么大,保不齊就有地方出現,但是現在的醫學這么發達,不僅有葯預防,還有葯醫治,所以人們聽到這些傳染病也就不再怕了,因此即使新冠狀病毒無法消除,我們也無需恐慌,總有一天它會被醫學制服。
Ⅳ 中國哪個省沒有疫情
中國海南省沒有疫情。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介紹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簡稱新冠肺炎,世界衛生組織命名為2019冠狀病毒病,是指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導致的肺炎。
2020年2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瑞士日內瓦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為COVID9。2月22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通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英文名稱修訂為COVID19。3月11日,世衛組織認為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可被稱為全球大流行。
Ⅵ SARS的病毒到底是怎樣的病毒(要圖片)
PS:這個分類錯了.應該是醫學健康分類.它不是電腦病毒
圖片
https://gss0..com/70cFfyinKgQFm2e88IuM_a/ke/abpic/item/b5ce9254d2a7c90c3a2935f9.jpg
介紹
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正式確認冠狀病毒的一個變種是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原體。科學家們說,變種冠狀病毒與流感病毒有親緣關系,但它非常獨特,以前從未在人類身上發現,科學家將其命名為"SARS病毒"(SARS是"非典"學名的英文縮寫)。1965年,醫學專家用人胚氣管培養方法,從普通感冒病人鼻洗液中分離出一株病毒,命名為B814病毒。隨後,Hamre等用人胚腎細胞分離到類似病毒,代表株命名為229E病毒。1967年,Mclntosh等用人胚氣管培養從感冒病人中分離到一批病毒,其代表株是OC43株。1968年,Almeida等對這些病毒進行了形態學研究,電子顯微鏡觀察發現,這些病毒的包膜上有形狀類似日冕的棘突,故提出命名這類病毒這冠狀病毒。香港衛生專家排除了它與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病毒有關的可能性,與1997年出現的H5N1禽流感病毒也沒有聯系。國家曾於1975年正式命名了冠狀病毒科。據香港衛生官員說,非典型肺炎通常由病毒引起,例如流感病毒、腺病毒和其他呼吸道病毒。非典型肺炎也可能由生物體引起。冠狀病毒感染在全世界非常普遍,人群中普遍冠狀病毒抗體,成年人高於兒童。各國報道的人群抗體陽性率不同,我國人群以往冠狀病毒抗體陽性率在30%至60%,前蘇聯的抗體陽性率則在53%至97%。
1937年,冠狀病毒(Coronaviruses)首先從雞身上分離出來。1965年,分離出第一株人的冠狀病毒。由於在電子顯微鏡下可觀察到其外膜上有明顯的棒狀粒子突起,使其形態看上去像中世紀歐洲帝王的皇冠,因此命名為「冠狀病毒」。
1975年,病毒命名委員會正式命名了冠狀病毒科。根據病毒的血清學特點和核苷酸序列的差異,目前冠狀病毒科分為冠狀病毒和環曲病毒兩個屬。冠狀病毒科的代表株為禽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Avian 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 IBV)。
在2002年冬到2003年春肆虐全球的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傳染性非典型肺炎)就是冠狀病毒科,冠狀病毒屬中的一種。
[編輯本段]形態結構
冠狀病毒粒子呈不規則形狀,直徑約60-220nm。病毒粒子外包著脂肪膜,膜表面有三種糖蛋白:刺突糖蛋白(S,Spike Protein,是受體結合位點、溶細胞作用和主要抗原位點);小包膜糖蛋白(E,Envelope Protein,較小,與包膜結合的蛋白);膜糖蛋白(M,Membrane Protein,負責營養物質的跨膜運輸、新生病毒出芽釋放與病毒外包膜的形成)。少數種類還有血凝素糖蛋白(HE蛋白,Haemaglutinin-esterase)。冠狀病毒的核酸為非節段單鏈(+)RNA,長27-31kd,是RNA病毒中最長的RNA核酸鏈,具有正鏈RNA特有的重要結構特徵:即RNA鏈5』端有甲基化「帽子」,3』端有PolyA 「尾巴」結構。這一結構與真核mRNA非常相似,也是其基因組RNA自身可以發揮翻譯模板作用的重要結構基礎,而省去了RNA-DNA-RNA的轉錄過程。冠狀病毒的RNA和RNA之間重組率非常高,病毒出現變異正是由於這種高重組率。重組後,RNA序列發生了變化,由此核酸編碼的氨基酸序列也變了,氨基酸構成的蛋白質隨之發生變化,使其抗原性發生了變化。而抗原性發生變化的結果是導致原有疫苗失效,免疫失敗。
冠狀病毒成熟粒子中,並不存在RNA病毒復制所需的RNA聚合酶(Viral RNA polymerase),它進入宿主細胞後,直接以病毒基因組RNA為翻譯模板,表達出病毒RNA聚合酶。再利用這個酶完成負鏈亞基因組RNA(sub-genomic RNA)的轉錄合成、各種結構蛋白mRNA的合成,以及病毒基因組RNA的復制。冠狀病毒各個結構蛋白成熟的mRNA合成,不存在轉錄後的修飾剪切過程,而是直接通過RNA聚合酶和一些轉錄因子,以一種「不連續轉錄」(discontinuous transcription)的機制,通過識別特定的轉錄調控序列(transcription regulating sequences, TSR),有選擇性的從負義鏈RNA上,一次性轉錄得到構成一個成熟mRNA的全部組成部分。結構蛋白和基因組RNA復制完成後,將在宿主細胞內質網處裝配(assembly)生成新的冠狀病毒顆粒,並通過高爾基體分泌至細胞外,完成其生命周期。
[編輯本段]冠狀病毒的流行病學
冠狀病毒感染在世界各地極為普遍。
到目前為止,大約有15種不同冠狀病毒株被發現,能夠感染多種哺乳動物和鳥類,有些可使人發病。
冠狀病毒引起的人類疾病主要是呼吸系統感染(包括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該病毒對溫度很敏感,在33℃時生長良好,但35℃就使之受到抑制。由於這個特性,冬季和早春是該病毒疾病的流行季節。冠狀病毒是成人普通感冒的主要病原之一,兒童感染率較高,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一般很少波及下呼吸道。另外,還可引起嬰兒和新生兒急性腸胃炎,主要症狀是水樣大便、發熱、嘔吐,每天可拉10餘次,嚴重者甚至出現血水樣便,極少數情況下也引起神經系統綜合征。
病毒的生長多位於上皮細胞內,也可以感染肝臟、腎、心臟和眼睛,在另外的一些細胞類型(例如巨噬細胞)中也能生長。目前人類冠狀病毒還沒有合適的可作研究用的動物模型(人類疾病的動物模型(animal model of human disease)是指各種醫學科學研究中建立的具有人類疾病模擬表現的動物。動物疾病模型主要用於實驗生理學、實驗病理學和實驗治療學(包括新葯篩選)研究),因此對冠狀病毒的分離工作難度很大,需用人肝臟細胞、氣管及鼻黏膜細胞,經器官培養才能分離得到。增殖病毒也要用上述材料,亦很困難。
冠狀病毒的血清型和抗原變異性還不明確。冠狀病毒可以發生重復感染,表明其存在有多種血清型(至少有4種已知)並有抗原的變異,其免疫較困難,目前尚無特異的預防和治療葯物。
[編輯本段]傳播途徑及預防措施
冠狀病毒通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體外,經口液、噴嚏、接觸傳染,並通過空氣飛沫傳播,感染高峰在秋冬和早春。病毒對熱敏感,紫外線、來蘇水、0.1%過氧乙酸及1%克遼林等都可在短時間內將病毒殺死。
對其預防有特異性預防,即針對性預防措施(疫苗,疫苗的研製是有可能的,但需要時間較長,解決病毒繁殖問題是其難題)和非特異性預防措施(即預防春季呼吸道傳染疾病的措施,如保暖、洗手、通風、勿過度疲勞及勿接觸病人,少去人多的公共場所等)。
Ⅶ 新冠病毒的首個3D圖像曝光,新冠病毒究竟長什麼樣子
新冠病毒究竟長什麼樣子?近日,奧地利研究人員通過提取,掃描和數字化樣本中完整的新型冠狀病毒病毒顆粒,成功拍攝了該病毒的3D照片。今日俄羅斯RT稱,這是新冠病毒首個3D圖像。
冠狀病毒是一個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和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等較嚴重疾病。新型冠狀病毒是以前從未在人體中發現的冠狀病毒新毒株 。人感染了冠狀病毒後常見體征有呼吸道症狀、發熱、咳嗽、氣促和呼吸困難等。在較嚴重病例中,感染可導致肺炎、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腎衰竭,甚至死亡。對於新型冠狀病毒所致疾病沒有特異治療方法。但許多症狀是可以處理的,因此需根據患者臨床情況進行治療。
此外,對感染者的輔助護理可能非常有效。做好自我保護包括:保持基本的手部和呼吸道衛生,堅持安全飲食習慣,並盡可能避免與任何錶現出有呼吸道疾病症狀(如咳嗽和打噴嚏等)的人密切接觸。 2020年8月,最新研究成果揭示新冠病毒的傳播特徵:高傳染性和高隱蔽性 ;9月,浙大一院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李蘭娟院士課題組聯合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李賽研究員課題組,在國際上首次解析了真實新型冠狀病毒全病毒三維精細結構 ;10月,澳大利亞一項最新研究顯示,新冠病毒可在鈔票、玻璃等表面存活近一個月 。12月23日,英國繼又發現了另一種傳染性更強的變異新冠病毒 。
Ⅷ 新冠肺炎病毒到底是從哪裡來的
還沒查證出來。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簡稱「新冠肺炎」,世界衛生組織命名為「2019冠狀病毒病」,是指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導致的肺炎。2019年12月以來,湖北省武漢市部分醫院陸續發現了多例有華南海鮮市場暴露史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證實為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2020年2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瑞士日內瓦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為「COVID-19」 。2月22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通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英文名稱修訂為「COVID-19」 。3月11日,世衛組織認為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可被稱為全球大流行 。4月4日,中國舉行全國性哀悼活動 。
8月18日,國家衛健委修訂完成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八版) 。9月3日,世衛組織新冠肺炎疫情應對評估專家組共同主席在成員國吹風會上宣布了專家組成員名單,鍾南山入選。
2021年3月30日,中國—世衛組織新冠病毒溯源聯合研究報告在日內瓦發布。
截至歐洲中部夏令時間2021年9月13日17時36分(北京時間9月13日23時36分),全球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24511226例,累計死亡病例4627540例。
6月15日,美研究顯示新冠病毒2019年12月中旬就已在美出現。
以上資料參考:網路-新冠肺炎病毒
Ⅸ 冠狀病毒有弱點嗎新冠病毒為何如此可怕
西北大學醫院將為新冠狀病毒肺炎患者測試新的冠狀病毒肺炎靶點。受試葯物可以消除這些免疫細胞的炎症反應,啟動受損肺的修復過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使用呼吸機的死亡率低於呼吸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是肺炎的常見危險因素。
核糖將根據病毒RNA基因組中的指令合成新的病毒蛋白質。非典已經過去很多年了。很多人可能是第一次聽說冠狀病毒。它不是一個新生事物,而是一個常見而古老的病毒家族。它存在於自然界,在一些動物身上已經存在了數億年。它可能在幾個小時內擴散到肺的大部分區域。在現代重症監護病房,這些細菌或病毒通常在發病後的最初幾天內由抗生素或人體免疫系統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