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聽說桂林有個世外桃源,它是怎樣的,介紹一下
桂林是個美麗的旅遊城市,美景美不勝收,在風景秀麗的陽朔,確實有個世外桃源。
沿桂陽公路北上,距陽朔僅十幾分鍾車程,就到了"世外桃源"。她像一位樸素的村姑靜靜佇立在城市邊上,不張揚也不造作,一派天然,富於真趣。若是"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的季節,踏進"世外桃源",展現在眼前的將是一片秀美的山水田園風光。清波盪漾的燕子湖鑲嵌在大片的綠野平疇之中,宛如少女的明眸脈脈含情。湖岸邊垂柳依依,輕拂水面。一架巨大的水轉筒車,吱吱呀呀地搖著歲月,也吟唱著鄉村古老的歌謠。放眼望去,遠方群山聳翠,村樹含煙,阡陌縱橫,屋宇錯落,宛若陶淵明筆下"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的桃源畫境。乘坐小船游覽燕子湖無疑是一種享受。當小船在綠絲綢般的湖面上裁波剪浪、悠然滑行時,遊人的心會像一隻"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的小鳥一般愜意和歡欣。天曠雲近,岸闊波平,大自然清新博大的懷抱會使人塵慮盡滌,俗念頓消。
忽然,一陣清亮的歌聲飄來,原來是岸邊歌台舞樓上的姑娘在載歌載舞。她們身著鮮艷的民族服飾,正以充滿濃郁民族風情的歌舞歡迎著遠方客人的到來。
轉過歌台,小船駛入了窄長的水道。真看不出燕子湖後面竟如此迂徐回轉,曲徑通幽。--世外桃源是一個開放式的景區,它沒有圍牆與隔樁。田園山水、路橋村舍天衣無縫地自然融合,盡納天地之大美。
航道越來越窄。小船通過沒有一點燈光、猶如夜航的燕子岩洞和"初極狹,才通人"的小隘口以後,似乎已是"山重水復疑無路"了。不想眼前豁然開朗,柳暗花明--桃花島到了。小島不大,四面環水,但草木繁茂,雜樹生花,一株株紅桃正笑得熱烈燦爛。好一片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的詩意美景。
過了桃花島,就能體驗原始部落的魅力。但聽前面山坡上警號長鳴,擊鼓聲聲。原來是原始部落的土著先民發現了外來的陌生人,紛紛手執長矛、漁叉沖下山坡來,跳起了歡快的民族舞蹈。這些土著先民都以樹皮羽葉遮身,他們剽悍健壯,皮膚黝黑,一看就知是生命力極其頑強的部落,透過他們,您可以想像中華民族的祖先何等的聰慧與堅韌。
越過原始部落的水域,小船沿著散布的村莊緩緩駛回。這是真正的鄉村,青瓦泥牆,竹籬菜畦,雞犬之聲清晰可聞。不時可見三三兩兩的村婦在河邊洗衣,她們的棒槌在青石板上敲出古老的韻律。擔桶的農人赤腳穿行在田間,頑皮的兒童嬉鬧在屋前的空坪,更有捕魚的老翁,叼一管煙斗,悠悠坐在竹筏上,在雲影中隨波逐流。從原始部落來到眼前的村莊,歷史一下跨越了幾十萬年,真令人有疑幻疑真、恍然不知何世的感覺。
如果有興趣,遊客結束水上遊程上岸後,還可以在綉球樓對山歌,接拋綉球,在民俗大觀園考察民俗,參觀圖騰柱、風雨橋等別具風格的建築,觀賞、購買少數民族婦女的手工織物等。然而誠如古語所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對於大多數性本愛自然的遊人來說,也許一方山水田園已足以慰籍心靈。下面的圖片就是世外桃源的秀美風光。
祝您旅途愉快!
㈡ 求遺落戰境里的那個世外桃源圖片
㈢ 長城雪後放晴出現雲海奇觀,這種景象有多美
一、蒼穹正是雲海回響,現實正有傾城世界,一高山流水公開霧里看花時光遇見,一綿延萬里私自雲山霧繞經典藝術。
雲海璀璨奪目了就是天空驀然回首的一眼萬年,讓生活人生也停下手邊的忙閑雅俗看一看魅力無限的存在感。
長城本就獨一無二遇到了心動的白月光就是一見傾心的朝朝暮暮,讓現實路上的眼光也放一放城市故鄉感受巧奪天工的極致誘惑。
雲朵自由自在翱翔它們的一笑傾城,美學建築放飛它們的千古情緣,流年嬌滴滴的漫遊歲月靜悄悄的相守。
㈣ 國內雪後的世外桃源,冬日小瑞士在什麼地方
到了冬天就是看雪的時候,很多的人都想去國外看瑞士的雪景,卻不知道國內也藏了個冬日的小瑞士,美得浸透人的心靈,今天要來說的就是新疆的喀納斯。
每到了十一月的時候,喀納斯就進入了冬天,這里的冬天雖沒有秋天的色彩斑斕、熱情奔放,卻藏著一個隱蔽,淳樸、美好的童話仙境。
這里的羊肉可是純正的,和曾經的“妖艷貨”不一樣,不會以此充好,肥瘦相間。
如果你錯過了喀納斯的秋天,就不要在錯過這里的冬天了,若要給新疆冬天的美評分,那麼應該有80分的美都在喀納斯了。
這是令人魂牽夢繞的世外勝地,靜謐、清新脫俗、主要是人也不是很多,在這里你可以感受到大自然對這里的偏愛。
㈤ 陰天盼望天晴的詩句
1、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出處】:《絕句》
【作者】:南宋詩人釋志南,代表作品《絕句》
【全文】: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2、幽見夕陽霽,高逢暮雨陰。
【出處】:《登天竺寺》
【作者】:綦毋潛(692-749),字孝通,虔州(今江西南康)人,唐代著名詩人。
【全文】:郡有化城最,西窮疊嶂深。松門當澗口,石路在峰心。幽見夕陽霽,高逢暮雨陰。佛身瞻紺發,寶地踐黃金。雲向竹溪盡,月從花洞臨。因物成真悟,遺世在茲岑。
3、陰天幾處看雲陣,夜雪何時化鐵衣。
【出處】:《鐵山祠成二首》
【作者】:李新,宋仙井人,字元應,號跨鰲先生,仙井(今四川仁壽)人。
4、卑濕沙頭宅,連陰雨夜天。
【出處】:《雨夜贈元十八》
【作者】: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
5、拂拂輕陰雨麴塵,小庭深幕墮嬌雲。
【出處】:《相思引·琴調》
【作者】:趙彥端(1121~1175)字德庄,號介庵,汴人。宋代詩人。
㈥ 祁連山原始風景的精華,一年四季林蔭蔽日,有一種瑞士的感覺嗎
你喜歡冬天去旅遊嗎?你去青海遊玩過嗎?你聽說過冰溝林海嗎?景點是全天開放的,可以選擇任何時間來玩,不過目前沒有公共交通前往,可選擇自駕或包車。這是在山坡上長滿松林還有一條河溝的野景點,挺適合拍照的。目前景區仍在開發中,里也確實是避暑露營、野餐的理想地。
㈦ 嚮往世外桃源與世隔絕的生活的句子
有關世外桃源的詩句:
1.《世外桃源》-王洪(現代詩人)
世間山水美如畫,外傳美名贊聲隆。
桃花綻放迎賓客,源涌銀浪笑春風。
2. 《桃花源記》-王洪(現代詩人)
桃李芬芳映山紅,花開果實物阜豐。
源泉作墨抒壯志,記載詩篇畫圖宏。
3. 《憶桃源》-王洪(現代詩人)
東晉陶令隨仙去,陽朔留下桃花源;
輕舟滿載天下客,仙境暢游樂開顏。
4. 《桃源人間》-王洪(現代詩人)
燕子湖水繞桃源,南山種豆有良田;
阡陌桑竹美如畫,狹道通船逾千年。
5. 《原始部落》-王洪(現代詩人)
遊船悠悠進部落,狹道豁然見開闊;
粗獷奔放民族舞,自編自演共享樂。
6. 《壯鄉歌台》-王洪(現代詩人)
承傳前輩老銅鼓,敲響歌圩盛情中;
相繼歌仙好傳統,笑迎天下眾嘉朋。
7.《水鄉侗寨》-王洪(現代詩人)
過寨門前品甜酒,豐碩果實心中留;
三姐綉球表深意,蠟染姑娘巧手頭。
8.《淵明山莊》-王洪(現代詩人)
世外仙境水連天,桃源景色醉人間;
淵明採菊東籬下,山莊平曠好耕田。
9.《風雨橋》-王洪(現代詩人)
漫步走上風雨橋,人來客往主通道;
一步一窗觀佳景,四季全貌皆賞到。
10.《戀桃源》-王洪(現代詩人)
桃源幽美勝仙境,寶地耕耘宜精勤;
嫦娥下凡不思去,甘願化作陽朔人。
關於「世外桃源」的成語故事:
東晉太元年間,武陵郡有個人以打漁為生。(一天)他順著溪水劃船,忘記走了多遠。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長在溪水的兩岸,)兩岸幾百步,中間沒有別的樹,花草鮮艷而美麗,花瓣紛紛落下。他對此感到非常詫異。繼續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盡頭桃林的盡頭正是溪水的發源地,便看到一座山,山上有個小洞口,隱隱約約好像有光。漁人便下了他的船,從洞口進去。起初洞口很狹窄,僅容一個人通過。又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寬闊明亮了。(呈現在他眼前的是)寬闊平坦的土地,排列整齊的房屋,有肥沃的土地,美麗的池沼,桑樹竹林之類。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落間)雞鳴狗叫之聲都可以互相聽到。人們在田野里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女的穿戴跟桃源外面的世人完全一樣。老人和孩子們都神情愉快,自得其樂(那裡的人)看見了漁人,都非常驚訝,問他是從哪兒來的。漁人詳細地作了回答,(有人)就邀請他到自己家裡去,擺了酒,又殺雞做飯(來款待他)。村裡的人聽說來了這么一個人,(就)都來打聽消息。他們自己說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戰亂,領著妻子兒女和同縣的人來到這個跟人世隔絕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斷絕了來往。(他們)問現在是什麼朝代,竟然不知道漢朝,更不用說魏朝和晉朝了。漁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詳細地告訴了他們,(聽罷)他們都感嘆,惋惜。其餘的人各自又把漁人請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飯(來款待他)。漁人逗留了幾天後,向村裡人告辭。(臨別時)村裡人囑咐他道:「(我們這個地方)的情況不必對外邊的人說啊。」,(漁人)出來以後,找到了他的船,就順著來時的路劃回去,處處都做了記號。到了郡城,去拜見太守,報告了這番經歷。太守立即派人跟著他去,尋找先前所做的記號,最終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源的)路了南陽人劉子驥是個志向高潔的隱士,聽到這件事後,高高興興地打算前往。但未能實現,不久,他因病去世。此後就再也沒有人探尋(桃花源)了。
㈧ 1月自駕游最佳景點線路推薦,1月國內自駕游去哪最好玩
1、甘肅官鵝溝 2、四川黨嶺 3、江布拉克 4、溫州南麂島 5、雲南雨崩 6、內蒙古恩和 7、福建樟腳村 8、岐阜縣白川鄉 今天給大家推薦1月國內自駕游去哪好玩?感興趣就去看看吧!
1、甘肅官鵝溝
官鵝溝毗鄰中國革命歷史文化名鎮哈達鋪。這里被稱為「小九寨」,對於大多數人,甚至很多甘肅人,這都是一個極為陌生的地名。
1月的隴南是純凈輕盈的。雪後藍色的冰瀑和晶瑩的冰柱、冰掛構造了夢,目之所及皆是如夢如幻的冬之韻味。
2、四川黨嶺
提起四川,或許你腦子里立刻想起的是九寨溝、黃龍。但你可能從來沒有聽說過黨嶺,這是一個很少有人知道的地方,但卻是不折不扣的人間仙境。
雄奇壯美的雪峰,熱熱乎乎的露天溫泉、蒼翠茂密的原始森林、緩緩流淌的清溪、綠茵似毯的草甸·····縱歲月流逝,黨嶺卻美好如初。
3、江布拉克
位於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縣半截溝鎮南部山區的江布拉克,綿延起伏的坡地上麥浪翻滾,光影婆娑,讓所有遊客忍不住沉浸在江布拉克那一抹綠色中。
而冬日的江布拉克,被陽光投下的暖意覆蓋,雲彩飄過,一片片金色的麥田,格外耀眼。
4、溫州南麂島
江浙一帶海島各具特色,南麂島既有清澈的海水、細凈的沙灘、美味的海鮮,還有絕美的景色,秋冬季節的南麂島人雖然較少,但也是海鮮最肥美的季節。
5、雲南雨崩
在雨崩,只生活著將近 20 戶的人家,自古只有一條人馬驛道通向山外。這里是無數人的夢想,原始的美麗令人震驚。
神秘的雨崩,想要抵達並不是那麼容易,這個藏在梅里雪山腹地的藏族村落,大概就是天堂該有的模樣。
6、內蒙古恩和
恩和是中國惟一的俄羅斯民族鄉,與俄羅斯僅一水之隔,風光秀麗,景色怡人!
這里是風吹草低見牛羊的世外桃源,那映入眼簾的景緻,讓人恍若到了異國他鄉。
7、福建樟腳村
樟腳村是一座五彩的石頭村莊,這里巷道連著巷道,岔道連著岔道,曲徑通幽,頗有迷宮的神秘。
歷經歲月的洗禮,石牆已是一片斑駁,但其呈現出來的紅褐、灰白、藏青的色澤,在陽光的照射下,絢麗、繽紛,儼然一幅油彩畫。
8、岐阜縣白川鄉
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白川鄉,至今保留著傳統的合掌造的獨特建築形式。冬日在大雪覆蓋下的白川鄉,彷彿世外桃源。
每年冬季特別限定的點燈時分,雪後的白川鄉在夜幕降臨之時,華燈初上,合掌造的住宅閃著耀眼的光芒,宛如墜入童話的世界,特別而迷人。
㈨ 陸游的梅花情結是什麼
梅花,不畏嚴寒,不懼冰雪,凜然開放於山崖水邊,不與百花爭艷,不以無人而不芳。梅花的品格與陸游全然相似,所以得到了陸游的特別鍾愛。
陸游認為,花中品格最高的是梅花。「閱盡千葩百卉春,此花風味獨清真」(《園中賞梅》),百花之中,梅花風味當屬第一。「雪裡芬芳亦偶然,世人便謂占春前。飽如桃李俗到骨,何至與渠爭著鞭」(《雪後尋梅》),雪裡芬芳,獨占春前,相形之下,桃李自當自愧不如。「月中疏影雪中香,只為無言更斷腸。曾與詩翁定花品,一丘一壑過姚黃」(《梅花絕句》)。姚黃即指牡丹,一般認為牡丹為花中之王,陸游則認為梅花應在牡丹之上。「凌厲冰霜節愈堅,人間乃有此癯仙。……花中竟是誰流輩,欲許芳蘭恐未然」(《射的山觀梅》)。牡丹不能與梅花相媲美,就連有「王者之香」的蘭花也不能與梅花一爭高下。「雪虐風饕愈凜然,花中氣節最高堅。過時自合飄零去,恥向東君更乞憐」(《落梅》)。梅花氣節高堅,凜然開放於風雪之中,但過時即去,不受人憐。「逢時絕非桃李輩,得道自保冰雪顏」(《梅》)。這也是陸游平生所追求的理想:「達則兼濟天下,隱則獨善其身。」「幽香淡淡影疏疏,雪虐風饕只自如。正是花中巢許輩,人間富貴不關渠」(《雪中尋梅》)。巢父和許由,均為古代的隱士,相傳二人為唐堯時人。堯讓君位給巢父,他不受。堯又將君位讓給許由,巢父又叫許由隱居。梅不與百花爭春色,正如巢父和許由一樣,不愛人間的富貴和權勢。陸游甚至認為,梅花的品格如此高堅,以至自己都不配與梅花為友。「欲與梅為友,常憂不稱渠。從今斷火食,飲水讀仙書」(《梅花》)。要想與梅為友,須先斷了人間煙火才行,凡夫俗子是絕對不能與梅花為伍的。
陸游之愛梅花,可真算得上是情真意切。「子欲作梅詩。當造幽絕境,筆端有纖塵,正恐梅未肯」(《梅花絕句》)。要作梅詩,須得恭恭敬敬,即使筆端有一點塵埃,也怕梅花不能允許。「體中頗覺不能佳,急就梅花一散懷。沖雨涉溪君會否,免教塵土青鞋」(《梅花絕句》)。要賞梅,必須先沖雨涉溪,洗凈鞋上的泥土,不能沾染半點塵埃。「天與色香天自愛,不教一點上蜂須」(《緗梅絕句》)。梅花的色與香是上天賜予的,因此自然會受到上天的格外憐愛,甚至不允許小小的蜜蜂前來分享。「插瓶直欲連全樹」(《次韻張季長正字梅花》)。折梅插瓶,最多不過數枝,陸游卻恨不得把全樹梅花都插到瓶里,供自家欣賞。「江路疏籬已過清,月中霜冷若為情。不如折向金壺貯,畫燭銀燈看到明」(《看梅歸馬上戲作》)。梅花折來要插向金壺,點上畫燭銀燈,作徹夜欣賞。「插向寶壺猶未稱,合將金屋貯幽姿」(《苟秀才送臘梅十枝,奇甚,為賦此詩》)。單把梅花拿來插瓶是不夠的,陸游還要效法漢武帝(時為郊東王,年僅數歲),「若得阿嬌作婦,當作金屋貯之也」的故事,將梅花「金屋藏嬌」。「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前一放翁」(《梅花絕句》)。陸游賞梅惟恐有一花一景被遺漏,只恨自己不能學得分身術,以使自己能觀賞到每棵樹的梅花。
賞花要在風和日麗之時,賞梅則必須在月夜,在雪中。「一點不雜桃李春,一水隔斷車馬塵。恨不來為清夜飲,月中香露濕烏巾」(《看梅歸馬上戲作》)。攜一壺濁酒,趁著溶溶的月色,在梅林下端坐一夜,聽憑梅花的香露浸透頭上的烏巾。這樣賞梅,才會有真趣。「莫遣扁舟興盡回,正須沖雪看江梅」(《雪中尋梅》)。觀梅還須迎著漫天的風雪。「山月皓中庭,幽人酒初醒。不是怯清寒,愁蹋梅花影」(《梅花絕句》)。月夜賞梅,甚至怕踩亂了月光下的梅影,到哪裡去找這樣的真情?「乘淡月時和雪看,靜夜香來更一奇」(《山亭觀梅》)。只有乘月和雪來賞梅,才有「月明林下美人來」的意境,才會有入「世外桃源」的仙境。
梅花不僅要賞,還要往頭上戴。「老子人間自在身,插梅不惜損烏巾」(《浣花賞梅》)。把梅花直接插在頭發上,不惜烏巾受損。「錦城梅花海,十里香不斷。醉帽插花歸,銀鞍萬人看」(《梅花絕句》)。賞梅歸來,把花插在帽子上,引得萬人觀看。「折花插紗帽,花重覺帽偏。居人空巷看,疑是湖中仙」(《開歲半月湖村梅開無餘偶得五詩以煙濕落梅村為韻》)。陸游甚至不怕冒著褻瀆朝廷的罪名,把梅花插在官帽上,以至居人空巷。「山村梅開處處香,醉插烏巾舞道傍」(《梅花》)。陸游在梅花前已經完全變成一個天真無邪的孩子,滿頭插花,喜笑顏開,醉舞路旁,這實在是山村的一景。「尋梅不負雪中期,醉倒猶須插一枝」(《雪後尋梅》)。陸游一生大半時間過著閑居的山村生活,「村市歸來醉跨牛」是常有的事。但即使是醉倒在地,也不忘把梅花插在頭上。
賞梅不可以沒有酒,醉里觀花,更有意境。「老來樂事少關身,猶喜樽前見玉人」(《江上梅花》)。品酒賞梅是陸遊人生的一大樂事,越是上了年紀,就越喜歡。賞梅時,光是飲酒還是不夠的,一定要醉,一定要大醉,「醉倒欄邊君勿笑,明朝紅萼綴空枝」(《山亭觀梅》)。「年年爛醉萬梅中,吸酒如鯨到手空」(《春初驟暄一夕梅盡開明日大風花落成積戲作》)。豪放,灑脫,痛快淋漓。「折得梅花古渡頭,詩凡卻恐作花羞。清樽賴有平生約,爛醉千場死即休」(《梅花絕句》)。面對梅花,就應該喝他個一醉方休。「飲酒得仙陶令達,愛花欲死杜陵狂」(《梅花》)。陸游愛梅花真到了如醉、如痴、如狂的地步。
陸游也曾為對梅花的深愛付出了沉重的代價。陸游《飲張功父園戲題扇上》:「寒食清明數日中,西園春事又匆匆。梅花自避新桃李,不為高樓一笛風。」這首絕句不過是應景之作,沒有什麼深刻的含義,但卻被忌恨陸游的人們指斥為有意譏諷朝政。最後,陸游因此被撤職罷官。
陸游對梅花的愛可以說到了痴迷的程度。但陸游對梅花的愛,並不像一般的封建文人那樣僅僅是孤芳自賞和懷才不遇的感嘆,而是把對梅花的愛與憂國憂民緊緊地聯系在一起。「行遍茫茫禹畫州,尋梅到處得閑游。春前春後百回醉,江北江南千里愁」(《園中賞梅》)。陸游的賞梅,絕對不是尋常的「花前月下」,「借酒澆愁」,他的「百回醉」,是由於「江北江南千里愁」,是國家的內憂外患,人民的苦難深重。「低空銀一鉤,糝野玉三尺。愁絕水邊花,無人問消息」(《梅花絕句》)。這里所說的梅花消息,實際是借指南宋政府偏安一隅,滿朝文武無人過問鐵蹄下中原人民的生死。「過盡梅花把酒稀,熏籠香冷換春衣。秦關漢苑無消息,又在江南送雁歸」(《聞雁》)。梅花落盡了,手把酒杯,換上春衣,望著向北回飛的大雁,立時想到了淪陷於金兵的中原大地,想到了「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他在國家山河破碎、人民流離失所的情況下,一時一刻也沒有忘記北伐。「我行柯山眠酒家,初見窗前三四花。恨無壯士挽斗柄,坐令東指催年華」(《庚子正月十八日送梅》)。陸游一生作了一萬余首詩,最後一首《示兒》:「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他死時沒有向後代囑咐家事,至死不忘的,依然是收復失地,統一中華。
陸游一生,以能與梅花為友為榮。「五十年間萬事非,放翁依舊掩柴扉。相從不厭閑風月,只有梅花與釣磯」(《梅花》)。人間萬事消磨凈盡,但梅花可以說是陸游終身相伴的朋友。
㈩ 有沒有世外桃源啊
大理地處低緯高原,境內有中外聞名的點蒼山和高原明珠洱海,形成了獨特的高原地方性氣候,冬暖如夏,空氣清新,風花雪月,四季如春。這里年平均氣溫15.1℃,最冷月(1月)8.7℃,最熱月(7月)20.1℃,素有「東方瑞士」之稱,國際最佳療養溫度18.7-20.6℃,
而大理就有126天的溫度如此,大理霜期極短,全年無霜期長達229天,為各類花草生長提供了適宜的環境,四季鮮花常開,芳香迷人。下關素有「風城」之稱,年平均風速4.1米/秒,良好的通風條件,凈化了環境,掙化了空氣,因此人們把大理的風視為一寶。大理古城素有「花都」之稱,溫和的氣候使各種花卉四季常開,在這里各地引種的奇花異草匯集成花的海洋,花的世界。
悠久的歷史和璀璨的文化,留下了豐富的文物古跡。玉洱銀滄之間,自然風光綺麗多姿,蒼山如屏,洱海如鏡,蝴蝶泉深幽,兼有「風、花、雪、月」四大奇景(下關風、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
大理是白族的主要聚居地,這里保存著古樸而濃郁的白族風情。到大理你可以了解白族的生活習俗,可以品嘗別具一格的白族風味食品,可以選購到稱心如意的白族民間工藝品,還可以參加傳統的大理白族三月街節日慶典活動。
古城大理吸引了來自國外的自助旅遊者,在城內護國路內形成了一條有名的「洋人街」。陶醉於白族古樸的民風和悠久的歷史文化,他們甚至會在大理長期居留。
——雲南大理蒼山洱海旅遊風景區
蒼山洱海位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是古今旅遊者所嚮往的地方。明代著名文人楊升庵描繪它「山則蒼蘢壘翠,海則半月掩藍」,「一望點蒼,不覺神爽飛越」。
在蒼山腳下、洱海之濱,還有一處遐邇聞名的游覽勝地--蝴蝶泉。蝴蝶泉的出名與徐霞客在他的游記中的描述有關。他寫道:「泉上大樹,當4月初即發花如蛺蝶,須翅栩然,與生蝶無異。還有真蝶千萬,連須鉤足,自樹顛倒懸而下及於泉面,繽紛絡繹,五色煥然。」確也有這樣的時候,來此聚會的彩蝶多得難以數計,色澤絢麗,如霞如錦。前些年,蝴蝶數目減少,據有關方面考察,主要原因一是當地氣候轉向乾燥,導致蝴蝶遷徙,二是農村大量使用殺蟲葯物,誤傷不少蝴蝶幼蟲。不過,最近兩三年來,隨著生態平衡的逐漸恢復,加之人們有意識地對蝴蝶採取保護措施,每年聚會的蝴蝶已與日俱增。
——雲南大理洋人街旅遊風景區
在古城,大理洋人街原名「護國路」,意為民國初雲南人民反對袁世凱稱帝,起兵護國而得名。護國路東西走向,長1000米,寬7米,青石板鋪面,西起滇藏公路,交博愛,復興等主要街道。
之後,為了適應開放旅遊的需要,把大理古城定為開放旅遊的主要景點,紅山茶賓館定為涉外賓館,紅山茶賓館在古城護國路西段,由此,護國路便成為外國遊客在大理的集散地。中西風味店,珠寶店,古董店,扎染店,畫廊各行各業隨之興起,鋪面林立兩側,琳琅滿目,目不暇接,成為中外有名的「大理洋人街」。
如今大理古城護國路的名字在外國有些圖紙上,早已真稱為「洋人街」了。可見大理洋人街已馳名世界,成為外國友人嚮往的地方和他們旅居大理的溫馨家園。
——雲南大理崇聖寺三塔旅遊風景區
崇聖寺三塔是大理的象徵,是雲南古代歷史文化的象徵,也是中國南方最古老最雄偉的建築入之一。
——雲南大理古城旅遊風景區
古城大理(現大理城)簡稱榆城,是1982年2月國務院批準的我國第一批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全國44個重點風景區之一,位於南詔和大理國都城遺址的東部,始建於明朝洪武15年(公元1382年),歷代屢經修建。
如果說,州府大理市給人以繁盛喧鬧的感覺,那麼大理城則是古樸而幽靜,城內流淌著清澈的叮咚溪水,家家戶戶養花植樹,花果並茂。那隱沒在街巷深處的花園茶社是遊人憩息佳所,改革開放後私人開設的法國等風味小吃餐館也是外賓喜愛光臨之處。傳統的大理石工藝品,擺滿街道兩側,任其觀賞選購。
——雲南大理蝴蝶泉旅遊風景區
蝴蝶泉,在大理城北40公里的蒼山雲弄峰下。由於長期的山水沖刷,砂石成片,山坡上樹木稀少。但當你緩步上坡,行約半里,卻見一片綠蔭耀眼。走過古樸的石坊,迎面有一塊高約3米的大理石碑挺立,碑呈棱形,正面右側有郭沫若手書「蝴蝶泉」三個大字.左例刻郭老詠蝴蝶泉詩的手跡;碑的背面,書徐霞客游大理蝴蝶泉的一段日記。沿林蔭小道曲折前行約三四十米,只見古樹林立,濃蔭蔽天,一方清泉嵌於其間,底鋪青石,泉水明澈,常有人擲金屬錢幣於池中,觀其緩緩旋落,陽光從樹頂篩下,池底銀光閃爍,倍感泉水清例。
泉池周圍有大理石欄板,泉邊一株高大古樹橫跨泉上,此樹因花形似蝶,因此人們稱為「蝴蝶樹」。每當夏季來臨,「蝴蝶樹」開花,蒼洱之間的蝴蝶成群來此聚匯,翻飛起舞,熱鬧非常。最奇的是萬千彩蝶交尾相銜,倒掛橫於泉止的蝴蝶樹上,形成無數蝶串,垂至水面,五彩繽紛,蔚為壯觀。最盛之期在農歷四月十五日前後,所以農歷四月十五日被定為「蝴蝶會」。
——雲南大理喜洲白族民居旅遊風景區
喜洲位於大理古城北16公里,是滇西、大理一帶的著名鄉鎮,喜洲民居代表了大理市白族民居的風格。
以「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封閉式庭院為典型格局,有獨成一院,有一進數院,平面呈方形,造型為表瓦人字大層頂,二層、重檐;主房東向或向南向,三間或五間,土木磚石結構,木屋架用榫卯組合,一院或數院連接成一個整體,外牆面多為上白(石灰),下灰(細泥)粉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