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陝西關中老碗面的圖片啥樣的
在陝西關中一帶,人們用的大老碗,口徑一般有20厘米大小,更大的超過了25厘米,有的老碗大得猶如一個面盆。
② 陝西八大怪圖片
面條像褲帶,辣子是道菜,鍋盔像鍋蓋,房子半邊蓋,姑娘不對外,板凳不坐蹲起來,帕帕頭上戴,碗盆分不開,
③ 【地理】陝西秦嶺的主要面貌文字和圖片介紹
橫貫中國中部的東西走向山脈。西起甘肅南部,經陝西南部到河南西部,為黃河支流渭河與長江支流嘉陵江、漢水的分水嶺。甘肅境內的秦嶺西段山勢較低,山峰海拔2,000米(6,562英尺)左右。叢山之間夾有成縣、徽縣、兩當等盆地。嘉陵江上游以東的東秦嶺山脈走向為正東西向,褶皺緊密,山體碩大,谷地窄小,山地平均高度2,000∼3,000米(6,562∼9,843英尺)左右。主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12,359英尺),為中國東部超過3,000米的少數山峰之一,山頂有古冰川遺跡。秦嶺北鄰渭河平原,其間有大斷裂,為北仰南傾的斷塊構造。主脊偏居北側,北坡陡而短,南坡緩而長。水系也不對稱。
山間多橫谷,為南北交通孔道。寶成鐵路沿嘉陵江河谷穿過山地。秦嶺山地對氣流運行有明顯阻滯作用。夏季使濕潤的海洋氣流不易深入西北,使北方氣候乾燥;冬季阻滯寒潮南侵,使漢中盆地、四川盆地少受冷空氣侵襲。因此秦嶺成為亞熱帶與暖溫帶的分界線。秦嶺以南河流不凍,植被以常綠闊葉林為主,土壤多酸性。秦嶺以北為著名黃土高原,1月平均氣溫在0℃以下,河流凍結,植物以落葉闊葉樹為主,土壤富鈣質。秦嶺山地、白龍江流域尚保存連片森林,並有珍貴動物和植物。佛坪為大熊貓產地之一。商洛地區的核桃、岷縣的當歸等均以高產優質著稱。
④ 誰有陝西大雁塔的圖片 越大越好
http://image..com/i?ct=201326592&cl=2&lm=-1&tn=image&pv=&word=%B4%F3%D1%E3%CB%FE&z=0
自己點!
⑤ 陝西八大怪的圖片民俗特點
第一怪:板凳不坐蹲起來
"蹲景"成為關中地區特別是農村最有名的亮點,這一怪獨步天下,關中人的"蹲景"是地球上的絕版。有的人蹲半天腿不酸腰不痛,實屬一種硬功夫。
蹲是講功夫的,只有長年累月的歷練,才能長蹲而心靜氣閑,不累不乏。"蹲"的人已經很少了,但偶爾會在西安、咸陽等站牌前看見部分"蹲"下來等車的關中人。
關中人把蹲叫圪蹴,歷史可以追溯到遙遠的春秋時期。關中人喜歡蹲是從古文的"坐"演變而來凳子不坐蹲起來的。古人"坐"的本意就是跪,將膝蓋並直端坐於席上,屁股的重量全壓在雙腳後跟上。
第二怪:房子半邊蓋
傳統的中國家居一般都是"人"字型結構,關中地區把這種房子叫"安間"房,又叫上房。裡面住著主人和老人,結構都是廳房、兩邊是卧室。 一個院落除了上房還有偏房,在關中叫廈子房,房子的結構是"人"字的一半,就是半邊蓋的"怪"房子。
為什麼要把房子蓋一半?首要因素就是貧窮。原來這種半邊蓋的房子都是土木結構,能節約大量的木材,實現了關中人少木多土的蓋房理念。傳統的關中院落進門有一道叫照壁的牆,往裡左右都是廈子房,最裡面是安間正房。關中有順口溜"有錢住北房,避風又向陽。"北房是指坐北朝南的房子,一般都是安間房,也有根據院子走向蓋的廈子房。這種格局的四合院是關中居民的主流。
關中地區是中華文明的搖籃,文明長大了,搖籃破損了。裸露的黃土地少了綠裝,雖有南山秦嶺,也無法滿足千萬居民的家住、廚房、儲藏等需求用房。聰明的關中農民因地制宜蓋起廈子房,利用黃土壘起三面土牆,朝院子一面留門窗,房頂只需少量的大木頭做檁、梁,對做椽子小木頭要求也低,三面土牆中還有一面房子半邊蓋利用了圍牆,這樣就節省院落的空間,解決了用房不足的問題。"房子半邊蓋"是關中一大景觀,也是民生低下的產物,這種房子光線充足,就是通風不暢。農村都蓋預制板的房子,建築材料的革命改變了千年的習慣,半邊蓋的房子越來越少了。
一般人說"房子半邊蓋"是取肥水不外流之意,這種房檐水都滴進自家院落,可以解決缺水的問題。但是關中人不用窖水,也沒收集雨水的風俗,這種說法只是附托之詞,不足為信。(此說有誤,關中缺水人盡皆知,為了緩解缺水的問題,關中人很多地區都是收集屋頂流下的雨水到窖里,需要的時候在用"樓樓"把水從窖里打起來存放在瓮里)。
第三怪:姑娘不對外
這一怪很多地區都有,只是在關中地區現象更突顯,人情味也更濃郁。"兩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是關中男人的寫照,它的正面意思是關中男人戀家戀婆娘,在"玩龍玩虎不如玩黃土"的小農時代,這種思想也算正統。既然關中男人還不錯,那麼,這里的姑娘自然愛嫁當地郎了。配合這一觀念的還有這里的地理優勢,八百里秦川自古都是自給自足的寶地,風調雨順,物產豐富,缺災少害。所以,民殷實而安於現狀,不思外出謀生。
在關中地區,"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草窩"的觀念長期占據主導地位,關中姑娘們生於此,當然不願意遠嫁他鄉了。何況從地理位置講,四邊沒有匹敵帝王州的地方。東面出潼關就要過黃河,那邊的中原雖然好,但過去是三年一小災,十年一大災。河南的人都挑擔子往關中逃荒,這樣的地方能嫁嗎?關中流傳著"少不過潼關"的諺語;往西就是陽關了,西出陽關自古都是苦寒之地,前面有了王昭君哀怨千年的琵琶聲咽,後面哪個瓜女子(傻姑娘,陝西地方語言。)會自虐做牧羊人的老婆?南面是橫亘八百里的大山秦嶺,歷史上交通不便,飲食習慣迥異,不逃避戰禍誰願意進山啊?北面更是溝大壑深山禿水缺的陝北,那裡的信天游有一句經典的詞"咱倆見面容易拉手手難!"是說一對青年男女在黃土高坡上見面,你深情地望著我,我甜蜜地凝視你。情濃意烈時想溫柔地拉手,就慘了。因為中間一道深溝缺了座鵲橋,到對面翻越土溝需一天時間。既然四周都不能去,當然嫁個關中郎好,外面的男人免談。
第四怪:帕帕頭上戴
在關中風俗中這一怪最好解釋了。過去人的生存環境差,黃土高原上風刮塵揚,烈日毒辣,婦女們出門幹活串戶沒個遮蔽可不行,頂塊手帕不能算怪吧?帕帕頭上戴遮陽傘、防曬霜、口罩、墨鏡是現代女性的生活必需品,過去的關中女人沒這樣的條件,她們生活中有一塊整端漂亮的布做手帕就不錯了。走親戚,回門子(回娘家),下地幹活時這個自製的手帕就發揮出大作用,年輕的婦女把手帕戴出許多花樣來,成為風情和裝飾。
一般婦女是頂在頭上遮陽擋風,下毛毛雨還能頂一陣子。關中婦女的手帕都很大,如果需要還能包裹東西當手袋用,別的用處都可以去想像,最重要的是不能弄臟頭發。關中地區雖然號稱"八水繞長安",但地處西北總體缺水,過去沒有洗澡設施,除了夏天別的季節都有問題。洗頭也不方便,怕頭上生虱子,於是,男人們都剃光瓢(光頭),留長發的婦女就麻煩了,怕頭弄臟了不好拾掇,只好用手帕把頭包起來了。
第五怪:面條像褲帶
關中獨特的地理構造和自然環境使得關中地區成為一個以麵食為主的地區,在以米菜為主的地方的人們總是想不通,那關中人天天吃面條沒個花樣換,怎麼就吃不煩呢? 其實,在關中,聰明靈巧的關中婆娘們已經把麵食發展到一個很高的境界了。單是一個簡單的面條,關中人做出的花樣達幾十種,棍棍面、片片面、涼面、臊子面、酸湯面、漿水面等等。面條像褲帶說其像那褲帶,說的是那面做的寬度和長度,在關中地區的面館,一碗面只有一根面條,但若要讓個弱女子能把這根面條吃完,那也是難事。 其中屬棍棍面最長,臊子面最少,一碗飯只夠吃一口,因此有得名:一口香。關中的男人娶媳婦,大多都是要看這女人的擀麵手藝了。
這做面條的功夫在那揉面的一關,沒有揉到的面,見了開水馬上就成了塊狀,再經水一煮,出來就是稀糊糊了。 所以,這個面條的長短也是能看出這個媳婦的手藝和心計的,也是關中地區面條長的一個原因。 每到中午吃飯時間,一個村子裡家家的男人都端了個大碗出來,聚在一起,用筷子挑了,香香的吸,然後大家一起評說誰家的媳婦手藝好,被誇的男人總是謙虛的說:"這算個啥嘛!"其實心裡像蜜樣甜,而落了下風的男人回家少不了罵那懶婆娘幾句。關中面條以武功、楊凌、乾縣、扶風、岐山為最好,由於當地食醋釀造獨特,先後有了武功縣的長寧醋和岐山醋比較有名,因此面里放醋必不可少,所謂"酸面咸攪團"。
第六怪:鍋盔像鍋蓋
傳說一:當年有場戰爭,戰爭的一方是新疆人,打到陝西的時候,干糧已經沒了,只剩下些麵粉,沒有辦法,就把那麵粉和水和了,弄成餅狀,放在那頭盔里用火烙,做好後皮黃里香,而且持久耐放,隨即傳了開來,那打了勝仗回去後,兵士就讓婦人照著做,但沒有頭盔,就在自家的鍋里烙了,就有了鍋盔這個名字,也就有了鍋盔這個麵食的花樣了。
傳說二:相傳唐代修乾陵時,因服役的軍人工匠人數過多,往往為吃飯而耽誤施工進度,受到懲罰。於是,有一士兵在焦急之中便把面團放進頭盔里,把頭盔放到火中去烤而烙成餅。
由於關中地區以前為了避免浪費,且屬於大家庭吃飯的傳統,所以,每家每戶都有很大的鍋做飯,所烙出的大餅和鍋底相當,並且由於面體發酵比較好,厚度適中,俗稱"鍋盔"。
第七怪:油潑辣子一道菜
關中人對於辣子情有獨鍾,愛吃,而且和別的地方吃法不同,不吃干辣子面,而是油潑辣子是道菜辣子。秦椒是很有名的,不但辣味十足,且具有獨特的香味。油潑辣子做法很簡單,也很有意思,同樣是一樣的辣子面,可家家的味道不同。常見的做法是辣子罐里的辣子面不能放滿,六成即可,放點鹽、胡椒或者別的,用原汁的菜籽油燙出來的味道最好,油溫很有講究,高了,辣子面會焦的,燙出來的味道就會發苦;低了,就沒有辣子的香味,卻是生油味,油溫控制在八九成熱,邊倒邊攪,直至油把辣子面埋沒了就行了,這時候獨特的香味會四處漂浮,滿街都能聞見。
當然,油潑辣子還有很多做法,而且每一道做法吃起來味道都不同,小小一碗油潑辣子奧妙無窮呀。
第八怪:秦腔不唱吼起來
這里的唱戲指的是秦腔表演。其實秦腔也不是真吼起來的,只不過演員表演起來確實很賣力氣,開玩笑說是"叫破天"。夏天的時候,西安城牆周圍會有很多自發的群眾團體在那裡唱秦腔,確實不需要擴音器之類的東西,老遠就能聽到,這種唱腔也許和關中人的語言特徵有關,憨厚、耿直、調高。
圖片:
⑥ 陝西景點大全景點排名是怎麼樣的
1、西安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5A級景區)
秦始皇兵馬俑
世界八大奇跡之一的秦始皇兵馬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軍事博物館,也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是以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為基礎,以秦始皇陵遺址公園為依託的一座大型遺址博物院。你到景區可以在景區掃碼在手機上下載安裝「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官方導覽軟體,用匯集博物院的精品展覽,提前發布展品信息,實時更新新聞報道,同時提供高清圖片展示,精品路線引導,二維碼掃描講解等新技術功能,為觀眾打造一個隨處聽講解,隨時看展覽的好工具。
門票參考價:旺季(3月1日-11月底)150元;淡季(12月1日-次年2月底)120元;
景區地址: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
2、渭南華山風景名勝區(5A級景區)
華山風景區
華山,古稱西嶽,是我國著名的五嶽之一,也是中華十大名山之一,素有奇險天下第一山之稱,在全國乃至世界享有很高的聲譽。華山是道教勝地,為道教「第四洞天」。華山留下了無數名人的足跡,也留下了無數故事和古跡。華山共有五峰,一般遊玩線路是選擇坐索道到西峰,然後從西峰到南峰、東峰、中峰,最後到北峰。
門票參考價:①旺季每人180元,淡季每人100元; ②北峰索道:成人單程每人80元,往返每人150元; ③西峰索道:上行每人140元,下行每人80元; ④西峰進山小巴單程每人40元,北峰進山小巴單程每人20元;
景區地址:陝西省渭南華陰市玉泉路;
3、大雁塔文化休閑景區(5A級景區)
大雁塔
大雁塔文化休閑景區由大雁塔北廣場,大雁塔南廣場,雁塔東苑,雁塔西苑以及唐大慈恩寺遺址公園5個部分組成,主要景點有大雁塔舍利、雁塔古鍾、音樂噴泉、大雁塔北廣場等,大雁塔就位於大慈恩寺內,被視為古都西安的象徵,是唐僧從印度(古天竺)取經回來後,專門從事譯經和藏經之處。
門票參考價:大雁塔音樂噴泉免費,大雁塔景區50元、登大雁塔30元;;
景區地址:陝西省西安市雁塔南路北口大雁塔南廣場北側;
4、西安大唐芙蓉園(5A級景區)
大唐芙蓉園
大唐芙蓉園位於大雁塔之側,今天的大唐芙蓉園建於原唐代芙蓉園遺址上,是一個全方位展示盛唐風貌的大型皇家園林式文化主題公園。有全球最大的水景表演,是首個「五感」(即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味覺)主題公園,擁有全球最大戶外香化工程,是全國最大的仿唐皇家建築群,集中國園林及建築藝術之大成。
門票參考價:①旺季120元,學生票60元; 淡季90元(景區門票、水幕電影、及各類表演,不含《夢回大唐》節目表演) , ②套票:140元(景區門票、水幕電影、夢回大唐歌舞等各類表演) ;
景區地址:陝西省西安市芙蓉西路99號;
小貼士:2016年,西安大雁塔文化休閑景區與大唐芙蓉園與一並列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5、寶雞市法門寺佛文化景區(5A級景區)
法門寺
法門寺,距今約有1700多年歷史,因珍藏佛指舍利而聞名於世,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第九大奇跡。法門寺地宮是迄今所見最大的塔下地宮,法門寺珍寶館擁有出土於法門寺地宮的兩千多件大唐國寶重器,為世界寺廟之最。法門寺佛文化景區是依託法門寺興建的5A級旅遊景區,佛光大道長1230米,直通合十舍利塔。
門票參考價:①法門寺免費,②法門寺景區120元,《法門往事》演出180元
景區地址:陝西省寶雞市扶風縣法門鎮;
6、延安黃陵縣黃帝陵景區(5A級景區)
黃帝陵
延安黃帝陵,是《史記》記載的唯一一座黃帝陵,號稱「天下第一陵」。黃帝陵區景色迷人,山麓有建於漢代的軒轅廟,廟東側碑廊珍藏歷代帝王御制祭文碑57通,黃帝陵古柏群,是中國最古老、覆蓋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柏群,共8萬余株,千年以上3萬余。其中「黃帝手植柏」距今五千餘年,相傳為黃帝親手所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柏樹。
門票參考價:旺季(3月1日-11月30日)91元、淡季(12月1日-2月底)51元;
景區地址:陝西省延安市黃陵縣橋山鎮;
7、西安華清池景區(5A級景區)
華清池
華清池是位於唐華清宮遺址之上的一座皇家宮苑,因其亘古不變的溫泉資源、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西安事變發生地以及豐厚的人文歷史資源而成為中國著名的文化旅遊景區。這里融人文歷史和自然景觀於一體,周秦、漢唐等歷代帝王在此修建離宮別苑。景區仿唐建築大氣恢宏,園林風光別具一格,大型實景歷史舞劇《長恨歌》4月至10月每晚上演。
門票參考價:150元;恨歌舞劇門票價格:238元;
景區地址:西安市臨潼區驪山北側;
8、商洛市金絲峽景區(5A級景區)
金絲峽
金絲峽景區以窄、幽、秀、奇而聞名,是秦嶺地區罕見的而且是最完整的嶂谷地質構造,有白龍峽、黑龍峽、青龍峽、石燕寨和丹江源五大景區,一百多個景點景區河流密布、森林茂密、野生動物、植物繁多,原始生態保存完好。「一日歷三季,十里蘭花香」,是休閑度假,尋覓探幽的旅遊勝地。
門票參考價:旺季(3月-11月)120元、淡季(12月-次年2月)100元;
景區地址:陝西商洛商南縣太吉河鎮;
9、寶雞太白山森林公園(5A級景區)
太白山
太白山其高、寒、險、奇、秀富饒和神秘的特點聞名於世,稱雄於華夏,它那高聳入雲的雄偉氣勢,瞬息萬變的氣候神姿,自古以來就給人們披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更為中外科學家和文人學士所嚮往。太白山作為秦嶺山脈的主峰,由於山嶽冰川、源泉秀水、森林群落、天象景觀、人文歷史構成了完美的景觀體系。
門票參考價:旺季(3~11月)100元, 淡季(12~2月)60元;
景區地址:陝西省寶雞市眉縣湯峪鎮(周至、太白和眉縣的交界處);
10、陝西西安市城牆·碑林歷史文化景區(5A級景區)
西安古城牆和西安碑林梆定新晉為5A,其實兩處景點早是去西安旅遊必玩的景點。西安碑林收藏名碑最多的文化藝術寶庫,尤其是書法愛好者和書法大家心目中的聖地,不僅是中國古代文化典籍刻石的集中地點之一,也是歷代著名書法藝術珍品的薈萃之地,是收藏中國古代碑石時間最早。
西安城牆
西安城牆位於西安市中心區,,周長13.74公里,是明代初年在唐長安城的皇城基礎上建築起來的,是我國至今唯一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城牆。城牆內人們習慣稱為古城區,城牆主城門有四座:長樂門(東門),永寧門(南門),安定門(西門),安遠門(北門),這四座城門也是古城牆的原有城門。從民國開始為方便出入古城區,先後新辟了多座城門,至今西安城牆已有城門18座。
景區地址:陝西省西安市中心區域,橫跨碑林區、新城區、蓮湖區三區;
登城點:西安城牆設有8個登城點,分別是東門、南門、西門、北門、和平門、文昌門、含光門、尚德門,可以就近選擇購票登城。登城門票60元。
西安碑林
西安碑林收藏名碑最多的文化藝術寶庫,尤其是書法愛好者和書法大家心目中的聖地,不僅是中國古代文化典籍刻石的集中地點之一,也是歷代著名書法藝術珍品的薈萃之地,是收藏中國古代碑石時間最早,為中國獨樹一幟的博物館。因這里碑石如林,故名碑林,是收藏我國古代碑石時間最早、數目最大的一座藝術寶庫。
門票參考價:旺季75元、淡季50元;
景區地址: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區三學街十五號;
小貼士:2018年,西安古城牆和西安碑林一並新晉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金杯銀杯,不如網友的口碑強,自媒體時代,景點排名是為了更好地做景區推送。陝西更多好玩的景區,只是不勝枚舉。歡迎廣大網友參與陝西10大景點排名推薦,您認為哪個景點更應該上位陝西十大旅遊景區,並說說你的排名建議和理由。雲遊玩也將定期綜合網友的評論推薦對排名進行調整。
⑦ 陝西八大景圖片和名稱
長安八景:曲江流飲、雁塔晨鍾、灞橋飄柳、草堂煙霧、咸陽古渡、華岳仙掌、太白積雪、驪山晚照。
⑧ 請問有誰是陝西的能不能給張陝西窯洞室內的高清圖片,多好多有幾張,
已發到你郵箱,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⑨ 求陝西八大怪圖片(全套的)
⑩ 誰有陝西八大怪超大圖片
一怪----板凳不坐蹲起來: 由於蹲起來比坐著更方便(因為關中地區主要是以農業為主,農忙的時節比較多,所以大家在抽空休息的時候就會不自覺的蹲在地上,從而形成了一種獨到的習慣,所以人們(指農村)一般不坐板凳,即使有板凳也會蹲在上面。 二怪----房子半邊蓋: 主要關中人比較講究風水,認為「肥水不流外人田」,即使下雨也要把雨水流到自家院里,二則是為了採光的方便,三則關中地方農民閑時比較愛「串門子」(即鄰居常走動諞閑話),為了不至於鄰居看到自己的物品而蓋才成這樣;最後就是家家戶戶的廁所在屋子的最後面,以前沒有化糞池,基本是人工把糞便積攢起來用「架子車」拉到地里上肥方面,也為了更好的通風。 三怪----姑娘不對外: 關中地區嫁娶講究的是「知根知底」,舊俗認為自己的女兒嫁到外面會受欺負,而外面的媳婦娶到家裡又怕丟失,所以一般情況下姑娘是不往外嫁的,基本都會在縣內,或鄉村一級的范圍內結婚,這也和當時的娃娃親有關系(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男子或女子10歲左右就會相親找對象) 四怪----帕帕頭上戴: 夏天戴手帕,為了方便農耕作業,冬天戴手帕主要為了保暖,關中地區婦女沒有戴帽子的習慣,二則是因為關中,特別在陝西武功、乾縣、興平、楊凌一帶至今還流傳著結婚要給小叔子手帕的習慣。 五怪----面條像腰帶: 關中地區的麵食花樣繁多,大多數面條比較粗較寬,其實比腰帶要略細些。關中豪爽,愛吃寬面,厚面。 六怪----鍋盔像鍋蓋: 由於關中人喜歡用秸稈燒火做飯,而秸稈的火恰到好處,比較「文」,且不容易將鍋里的食品燒糊,而且喜歡一大家子在一起燒飯吃,避免浪費,從而用的鍋基本口徑都在80公分以上,烙的鍋盔自然就和鍋蓋一樣大了。 七怪----油潑辣子是道菜: 陝西關中地區喜愛吃辣椒,所有的麵食中都帶辣子,無辣不下飯。 八怪----秦腔不唱吼起來: 這里的唱戲指的是秦腔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