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民國時期各系軍閥實力排名怎樣有什麼代表
民國大概是指1912年-1949年這37年的時間,1912年袁世凱在北京成立北洋政府,開始主政中國,自此民國正式宣告成立,直到1928年,蔣介石領導的國民政府替代了北洋政府,從形式上統一了中國。可以說在這37年裡中國從未真正的統一,這個時候地方軍閥表明服從中央政府的統治,但是在地方上卻建立起完全屬於自己的軍隊和政府機構,焉然就是一個又一個的獨立王國。那麼很多人就會問這些地方軍閥孰強孰弱,他們的實力到底如何呢?當然啦既然說是地方軍閥,北洋軍閥和國民革命軍這兩支可以算是執掌中央政權的軍閥就可以排除。
第一、奉系軍閥奉系的首領是張作霖,因張作霖的起家地盤在奉天,故叫奉系。張作霖起於草莽,1902年被滿清政府招安,1907年因滿清政府在東北地區建立奉天、吉林和黑龍江三省,張作霖被首任東三省總督徐世昌任命為奉天巡防營前路統領,自此張作霖和他的奉系開始了動盪而又輝煌的一生。奉系最鼎盛的時刻是在1927年,這個時候張作霖在北京就任北洋政府海陸空大元帥,並成為中國名義上最高的統治者,成為北洋政府的最後一任統治者。
奉系軍閥最鼎盛的時期勢力范圍包括遼寧、沈陽、黑龍江、熱河、河北、山東、江蘇、安徽和上海市。同時奉系軍閥也是民國少數的同時擁有海陸空三軍的軍閥,空軍轄五個航空隊,各個型號的飛機達200餘架,其中戰斗機更是多達150架,海軍轄江防、海防和渤海三支艦隊,擁有鎮海、威海、定海、江利、楚豫等數十艘軍艦。而最重要的陸軍,奉系軍閥鼎盛的事情更是擁有多達7個集團軍,兵力達到50多萬,而且相對於其他軍閥有人沒槍的尷尬局面,奉系軍閥可以做到每人一把步槍,且每個團都有數量不等的機關槍,甚至每個旅基本上都能配備一個炮兵團,而且東北軍還有著若干個獨立的重炮團,以及有加農炮、榴彈炮等混合的炮兵師,可以說鼎盛時期奉軍擁有多達數千門各類火炮。此外,奉軍還有著當時幾乎任何軍閥都沒有的坦克部隊,擁有50餘輛法制雷諾ft-17輕型坦克,可以說是全國的獨一分。
當然奉系軍閥能被稱為民國第一軍閥可不僅僅只是裝備強大,而且奉系的軍工業也是最強大的,張作霖主政東北,先後創建了奉天軍械廠、東三省兵工廠、東北航空工廠、奉天迫擊炮工廠等一系列軍工企業,以東三省兵工廠為例,鼎盛時期日產子彈40萬發,步槍月產4000支,機關槍月產100挺,並且奉軍還能獨立生產各式各樣的的火炮,包括3.7cm的日式平射炮、7.5cm日式山炮、7.5cm日式高射炮等等,甚至到後期東三省兵工廠還可仿製出日本“三八”式的160毫米榴彈炮,其射程達5900米,更甚者它還曾仿製出2門口徑達240毫米的榴彈巨炮。
第八、川系軍閥川系軍閥的首領是劉湘,因川軍的勢力范圍在四川,故稱川系。但需注意的是劉湘只是川軍後期的首領,前期川系並沒有一個服眾的首領這個時期四川大小軍閥混戰,四川由劉文輝、鄧錫侯、楊森等八大軍閥控制著,所以這也是四川雖然是天府之國,但是川軍卻是民國軍閥較弱的原因,因為四川沒有一個統一的割據軍閥,年年都在打戰,根本發展不了。
後期劉湘崛起,成為獨霸四川的軍閥,川系的實力也進入鼎盛,此時川軍總兵力達40餘萬人。但是無奈連年爭戰,川軍已無太多的資金用於發展軍隊,及購買武器裝備,所以此時的川軍雖然兵力雄厚,但槍支彈葯卻極其緊缺,更別說火炮這些重武器了。不過川軍的戰鬥力卻不可忽視,正是在抗戰烽火中,川軍實現了浴火重生,以六十餘萬烈士生命和鮮血書寫了抗戰歷史最讓人敬畏的一頁,同時川軍也由“雙槍兵”、“爛部隊”,轉變為鐵血之師、正義之師,被後世人所敬仰。
個人覺得中國沒有什麼十大軍閥,八大軍閥都有點勉強,其餘的地方軍閥個人覺得太過於分裂,或者實力真的不咋滴,比如馬家軍,它並不是一個整體,馬步芳、馬鴻逵、馬鴻賓、馬福祥和馬仲英等人,這些人如果真的團結一致的話的確是不可小覷的,但事實上他們根本就誰也不聽誰,都是各自為政,若不是青海太窮,恐怕早就被人滅了。再不如湘系、黔系、粵系實力根本就夠看,純粹打醬油的,所以沒必要列舉。
⑵ 八大軍閥的簡介
段祺瑞(1865-1936),安徽合肥人。袁世凱死後,其以國務總理掌北洋政府實權,依附日本。1920年被直系軍閥曹錕、吳佩孚打敗下台。1924年又被奉系及馮玉祥推為北京臨時政府執政。1926年被逐下台。
吳佩孚(1871-1939),北洋軍閥直系首領。山東蓬萊人,22歲考上秀才,次年到北京靠占卦算命糊口,1898年在天津投軍。1926年北伐戰爭中連遭慘敗。從此一蹶不振。1932年回到北平曾通電聲討溥儀充當偽滿傀儡,拒絕日偽拉他下水。
張作霖(1875-1928),奉天海城人。早年是土匪。1902年被收編。袁世凱掌權後被任命為第二十七師師長。1916年任奉天督軍兼省長。1918年任東三省巡閱使,為奉系軍閥首領。
中華民國時期直系軍閥首領之一。字馨遠。山東歷城人。1908年畢業於本陸軍士官學校步兵科。其間加入同盟會。1909年回國。長期駐防湖北。1923年率部入閩,任福建軍務督理。1924年9月江浙戰爭爆發,奉曹錕之命出兵援助齊燮元,夾擊皖系盧永祥,占據浙江,任閩浙巡閱使兼浙江軍督理,並乘機擴軍。1925年10月起兵驅逐蘇皖等地奉系勢力,11月在南京宣布成立浙、閩、蘇、皖、贛五省聯軍,自聯軍總司令兼江蘇總司令,聘日本軍官岡村寧次為高等軍事顧問,開辦聯軍軍官學校,自兼校長,成為直系後期最有實力的軍閥。19269月北伐軍進入江西,親赴九江戰,阻擋北伐軍東進,主力被殲後潛赴天津向張作霖求救,被任為安國軍副司令,兼五省聯軍總司令。1927年2月繼續組織兵力阻止北伐,並鎮壓上海工人第二次武裝起義。8月率殘部渡江反撲,與蔣、桂軍在南京龍潭一帶激戰五天後失敗。
辮子大帥——張勛
狗肉將軍——張宗昌
大字不識的渾人張宗昌,1925到1926年,是張宗昌最牛的年月。多年寄人籬下的他,終於占據了山東和河北、江蘇的一部,成為國內最有實力的軍閥之一。張宗昌的得勢,令北方數省的土匪流棍歡欣鼓舞,紛紛前去投靠,害得張宗昌的部隊番號一會兒一變,越變越誇張,不長時間,十幾路軍就出來了,更加坐實了張宗昌不知手下有多少槍的傳言
山東軍閥韓復榘
韓復榘,字向方,1890年出生在直隸省霸縣東台山村的一個小康人家。自幼好逸惡勞,嗜賭成性,後因債台高築,逃往關東謀生。其間巧遇一常出入軍營的算命先生,由這位先生引薦,20歲的韓復榘於1910年春天投到清兵營中第二十四鎮第四十協第八十標第三營,在馮玉祥手下當兵,從此他一直跟隨馮玉祥將軍,由司書、隊官、排長、連長、營長,團長、旅長到師長。1929年5 月,他叛馮投蔣後當省主席,成了獨霸一方的軍閥。1938年l 月11R,蔣介石以%
東陵大盜孫殿英
1947年9月30日,以率軍盜取東陵而聞名的孫殿英病重醫治無效,帶著對自己一生的懺悔離開了人世,時年63歲。
解放軍佔領湯陰後,孫殿英的全部士兵被繳械,孫殿英的第三縱隊全軍覆滅,東陵大盜孫殿英被俘。解放軍共斃、傷、俘孫殿英部9100餘人。
孫殿英的特點是反復無常,他雖身為國民黨軍司令,也投降過日軍,但卻曾請共產黨員宣俠父當過他的秘書長,抗戰時請來中共統戰部副部長南漢宸給他當過顧問,也掩護過中共地下黨員朱穆?
陳調元:軍事參議院院長1943年12月18日在重慶病逝,時任軍事委員會點驗委員
會及撫恤委員會主任委員。
河北安州人,陸軍大學畢業,原直系軍閥將領,投奉後又投回直系,北伐時投蔣。
師長范紹增,綽號「范哈兒」。意指其外表憨態可掬,傻里傻氣,但這個范紹增卻是「外表豬相,心裡明亮」,辦事頗有心計。他在楊森部當師長時,楊森因他出身袍哥、綠林,又風聞他有背叛之心,因此設下鴻門宴欲尋機解決這個外表憨厚的師長。范紹增在客廳里等了兩小時,不見楊森出來,心知有異,便大聲說:「人家說我反對軍長,實在是豈有此理!部隊好比家庭,軍長好比父親,師長如同兒子,哪有兒子公然反對老子的道理?」楊森在內室聽見范紹%D
⑶ 民國4大軍閥,東北王、西北王、東南王、西南王,分別是誰
他們分別為,東北王張作霖,西北王馮玉祥,東南王孫傳芳,西南王唐繼堯,民國的時候之所以有很多大大小小的軍閥,是因為當時的社會環境,在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專制統治以後,雖然也建立了民國,但是時局確實很混亂的,可謂是內憂外患,所以在各地就不免出現了軍閥,對於這些大軍閥來說,他們的實力還有控制范圍是非常的大的,但是大家都旗鼓相當,勢均力敵,誰也不能夠打倒誰?
第三是東南王孫傳芳,孫傳芳之所以有這么高的成就是因為當時他被派遣去打許許多多的地方,最後呢這些地方也被他收入囊中了,對於孫傳芳來說,成為東南王他的屁股還沒坐熱,就被趕下去了。第四個就是西南王唐繼堯,當時唐繼堯的實力是最弱的,但是好景不長,雖然擁有了自己的隊伍,卻疏忽了對軍隊了管理最後卻被自己的部下給幹下去了。
⑷ 東北三省大軍閥叫什麼
張作霖(1875年3月19日-1928年6月4日),字雨亭,漢族,奉天省海城縣小窪村人。此地後又改稱大窪縣東風鎮葉家村張家甸屯,現改稱大窪縣駕掌寺鄉馬家房村西小窪屯。其實,這里現在只有一片房屋遺址,已經根本沒有村落了。他喜歡別人叫他張大帥。遼寧海城人,自小出身貧苦農家。張作霖後成為北洋軍奉系首領,是「北洋政府」最後一個掌權者,號稱「東北王」。1928年6月4日發生皇姑屯事件,張作霖乘火車被日本關東軍預埋的炸葯炸成重傷,當日送回沈陽官邸後即死去。
⑸ 民國最強4大軍閥:東北王、西北王、東南王、西南王,分別是誰
這四人分別是張作霖、馮玉祥、孫傳芳、唐繼堯。
01、東北王張作霖。民國時期其實當年東漢末年三國時期有點類似,都是有些人圈地為王的,在民國時期就有四大軍閥。先來說說東北王張作霖,張作霖也是靠自己一步一步成為東北王的。
張作霖從小家庭就比較貧窮,跟先生讀了三個月書,之後為了生活什麼都干過,年紀大點之後還當過山賊,後來他娶了當地地主的女兒,而當時又是個亂世,張作霖組建護衛軍,就慢慢起勢了。張作霖起勢之後受到當時政權的招安,然後就平步青雲,官職也是越來越大,手下的兵馬也越來越多。
清朝滅亡後,袁世凱也非常重視張作霖,袁世凱去世後,張作霖已經成為了東北最大的軍閥。在1919年,張作霖擊敗吉林督軍孟恩遠,徹底掌控東北成為「東北王」。不過張作霖能成為東北王也是因為有日軍在暗中幫助,但當張作霖成為東北王之後又失信於日軍,在1928年張作霖與北伐軍議和回來後被日軍派刺客暗殺身亡。
不過在後期,唐繼堯就混的有些不如意了,唐繼堯被胡若愚龍雲等人用武力控制,名義上他依然是西南王,但實際上他已經成為了傀儡,1927年唐繼堯病逝了。這就是四大軍閥。
⑹ 民國最強4大軍閥,東南王、西北王、西南王、東北王分別指的是誰
1912年,清朝政府在中國歷史上宣告滅亡,進入民國時期軍閥割據時代,這些軍閥每一個都聲名顯赫。這四大軍閥分別是桂系、皖系、直系、奉系。也可以用地域王用來形容他們,被稱為東南王、西北王、西南王、東北王,分別是誰嗎?
唐九年出生雲南省會澤縣,自幼上學,學識淵博,光緒三十年,考進東京振武學校。回國後,參加了昆明起義。在護國戰爭中,成為中華民國護國軍總司令,從此成為滇軍的創始和最高領導者,被稱西南王。
⑺ 民國時期的各地軍閥派系有哪些
北洋軍閥——袁世凱。
奉系軍閥——張作霖,張宗昌(山東軍閥)。
蔣系軍閥——蔣介石。
晉系軍閥——閻錫山。
桂系軍閥(新桂系)——李宗仁、白崇禧。
粵系軍閥——張發奎,李濟深,陳濟棠,余漢謀。
奉系軍閥(東北軍)——張學良。
川康軍閥——劉湘,劉文輝,鄧錫侯。
⑻ 國民黨時期的各地軍閥都有哪些還要他們的軍旗照片
主要是指北洋軍閥:
直系軍閥,主要代表人物有馮國璋、曹錕、吳佩孚,控制范圍直隸、河南、湖北、江西、江蘇;
皖系軍閥:代表人物段祺瑞,控制范圍有陝西、山西、山東、安徽、浙江(包括上海)、福建;
奉系軍閥:主要人物有張作霖、孫烈臣、吳俊升、張作相、張景惠、湯玉麟、楊宇霆等,占據東三省(奉天、吉林、黑龍江)、熱河、察哈爾、綏遠,後又佔領了直隸大部、山東、江蘇(囊括上海)、安徽,東南震動,奉系盛極一時。國民黨「二次北伐」後,僅保有東北四省(含有熱河);
桂系軍閥(舊桂系):主要人物陸榮廷,活動范圍廣東、廣西、湖南南部;
滇系軍閥:主要人物唐繼堯、顧品珍,活動范圍有雲南、貴州、四川南部。
由於當時各軍法之間沒有固定的旗幟,僅有當時的國旗,如下:
⑼ 解放初期東北軍閥都有誰
嚴格的說,解放初期東北已經沒有軍閥了。東北最後的軍閥是張學良,他當時已經宣布歸順國民政府了,但是只是形式上的,他當時在各方面都有自主權,不止是封疆大吏,更是東北王。知道九一八事變,東北被侵佔。
日本投降後,東北被國民黨和共產黨共佔有。直到遼沈戰役共產黨全境解放東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