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張掖丹霞地貌為何那麼美
我國許多地區都有丹霞地貌,比較知名的有廣東的丹霞山,福建武夷山等,在甘肅張掖有一個七彩丹霞景區,色彩鮮艷,成了知名的旅遊景區。
夏季到張掖去避暑,不僅僅有丹霞地貌,還有絕美的康樂草原,扁都口的油菜花,肅南馬蹄寺,市區里的大佛寺也都是不可錯過的景點。
『貳』 張掖七彩丹霞門票
門票價格:門票54/人、觀光車票20/人。
景區將在恢復運營後,對全國所有醫護人員實行免費開放,直至2020年底。
平均海拔1850米,東西長約45公里,南北寬約10公里。該丹霞地貌群以其面積大、集中,層理交錯、岩壁陡峭、氣勢磅礴、造型奇特、色彩斑斕而稱奇,有紅色、黃色、白色、綠藍色,色調有順山勢起伏的波浪狀,也有從山頂斜插山根的,猶如斜鋪的彩布。
(2)七彩丹霞飛天高清圖片擴展閱讀
該地貌群與梨園河相映成趣,集神奇的自然和獨特的人文景觀於一體,形成很高的旅遊觀賞價值,令遊人頃倒。
在臨澤,最具為獨特的丹霞地貌景觀有七彩霞峽、七彩塔、七彩屏、火海、七彩練、琉璃峰、七彩瑚、七彩菇、大扇貝11處,登上山頂,極目遠眺,但見山巒、河流、田園、村莊、炊煙,宛如一幅風景名畫,盡收眼底,人行其間,感到精神振奮、心曠神怡。
位於臨澤縣倪家營鄉南台村境內的丹霞奇觀面積博大,色彩艷麗,場面壯觀,氣勢磅礴,是我國北方乾旱地區最典型的丹霞地貌。
也是另一種地貌類型——七彩丘陵,其色彩之繽紛、觀賞性之強、面積之大冠絕全國,舉世罕見,具有很高的科考和旅遊觀賞價值。中國丹霞地貌開發研究會終身名譽會長、著名地理學家黃進教授題詞:「彩色丘陵中國第一」。
『叄』 七彩丹霞是怎麼形成的
七彩丹霞屬於丹霞地貌,形成的原因是:
丹霞地貌發育始於第三紀晚期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這次運動使部分紅色地層發生傾斜和舒緩褶曲,並使紅色盆地抬升,形成外流區。流水向盆地中部低窪處集中,沿岩層垂直節理進行侵蝕,形成兩壁直立的深溝,稱為巷谷。
巷谷崖麓的崩積物在流水不能全部搬走時,形成坡度較緩的崩積錐。隨著溝壁的崩塌後退,崩積錐不斷向上增長,覆蓋基岩面的范圍也不斷擴大,崩積錐下部基岩形成一個和崩積錐傾斜方向一致的緩坡。崖面的崩塌後退還使山頂面范圍逐漸縮小,形成堡狀殘峰、石牆或石柱等地貌。
隨著進一步的侵蝕,殘峰、石牆和石柱也將消失,形成緩坡丘陵。在紅色砂礫岩層中有不少石灰岩礫石和碳酸鈣膠結物,碳酸鈣被水溶解後常形成一些溶溝、石芽和溶洞,或者形成薄層的鈣化沉積,甚至發育有石鍾乳。沿節理交匯處還發育漏斗。
在砂岩中,因有交錯層理所形成錦綉般的地形,稱為錦石。河流深切的岩層,可形成頂部平齊、四壁陡峭的方山,或被切割成各種各樣的奇峰:有直立的、堡壘狀的、寶塔狀的等。在岩層傾角較大的地區,則侵蝕形成起伏如龍的單斜山脊;多個單斜山脊相鄰,稱為單斜峰群。
岩層沿垂直節理發生大面積崩塌,則形成高大、壯觀的陡崖坡;陡崖坡沿某組主要節理的走向發育,形成高大的石牆;石牆的蝕穿形成石窗;石窗進一步擴大,變成石橋。各岩塊之間常形成狹陡的巷谷,其岩壁因紅色而名為「赤壁」,壁上常發育有沿層面的岩洞。
紅層地貌中所謂「紅層」是指在中生代侏羅紀至新生代第四紀沉積形成的紅色岩系,一般稱為「紅色砂礫岩」。水平構造地貌指由產狀水平或近於水平的第三紀厚層紅色砂礫岩為主組成的平坦高地,受強烈侵蝕分割、溶蝕和重力崩塌等綜合作用而造成平頂、陡崖、孤立突出的塔狀地形。
(3)七彩丹霞飛天高清圖片擴展閱讀:
七彩丹霞風景以其造型奇特、色彩斑斕而稱奇。2005年11月由中國地理雜志社與全國34家媒體聯合舉辦的「中國最美的地方」評選活動中,當選為「中國最美的七大丹霞」之一。
臨澤丹霞奇觀景區與周邊的山巒、河流、田園、村莊、炊煙相輝映,宛如一幅風景名畫,清晨、傍晚、雨後觀之更為壯觀,知名演員姜文執導的電影《太陽照常升起》和錢雁秋編導的電視連續劇《神探狄仁傑(第三部)》均把景區作為外景拍攝場地。
去年,著名導演張藝謀執導的電影《三槍拍案驚奇》也將景區定為外景拍攝主場地之一,影片在全國各地上映後,丹霞景區成為國內外遊客竟相前往的旅遊勝地。
『肆』 為什麼張掖七彩丹霞是七彩的
張掖七彩丹霞彩色丘陵的顏色是沉積物形成時的沉積環境及當時環境下的氧化-還原程度的真實反映。沉積物中Ca、Fe離子的含量很大程度影響了地層顏色的變化,尤其是Fe離子。
當地層中的Fe3+含量較大及Fe3+/Fe2+比值較高時,地層顏色以紫紅、磚紅為主;當地層中Fe2+含量較大及Fe3+/Fe2+比值較低時,地層顏色以白色、黑色為主;當地層中Fe2+含量較大及Fe3+/Fe2+比值由高逐漸變低時,地層顏色逐漸由紅色向灰綠、黃灰、藍灰過渡,直至黑色或白色。
丹霞地貌的形成
丹霞地貌的基礎就是有紅層的存在。紅層地貌中所謂「紅層」是指在中生代侏羅紀至新生代第四紀沉積形成的紅色岩系,一般稱為「紅色砂礫岩」。水平構造地貌指由產狀水平或近於水平的第三紀厚層紅色砂礫岩為主組成的平坦高地,受強烈侵蝕分割、溶蝕和重力崩塌等綜合作用而造成平頂、陡崖、孤立突出的塔狀地形。
『伍』 七彩丹霞的景點介紹內容是什麼
張掖七彩丹霞旅遊景區,景區面積為5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820米,景區東距張掖市區40公里,北距臨澤縣城20公里。
景觀地貌由形成於距今1.35億年至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紅層」,在湖相沉積、構造運動、流水與風力的侵蝕等內外力的作用下,形成了中國獨具特色的彩色丘陵地貌。經專家研究考證,彩色丘陵的形成和誕生是以百萬年為地質但願單元的地貌奇觀,是不可再生、不可復制的地質遺跡。
2011年,張掖七彩丹霞旅遊景區被國土資源部批准為「國家級地質公園」,享有「中國最美的七大丹霞」、「奇險靈秀美如畫——中國最美的六處奇異地貌」、「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觀」、「全球最刻骨銘心22處風景」、「全球25個夢幻旅行地」等殊榮。
張掖七彩丹霞旅遊景區既有北國落霞與幻色繽紛,飛鳥與雪峰共鳴之雄奇巍峨;又有南國虹霞煙雨初雲間,七彩羅裙蔓千巒之俊秀嫵媚;「虹落千山,色著萬壑」宛如一幅濃墨重彩的山水畫卷。
丹霞地貌和彩色丘陵高度融合,使張掖七彩丹霞旅遊景區具有西部特有的粗獷,雄奇詭險,疏密相生,群峰林立,組合有序,富有韻律感和層次感。
神龍戲火、靈猴觀海、眾僧拜佛、大扇貝、七彩屏等景點,造型之逼真、色彩之艷麗堪稱丹霞景觀中的極品,具有很高的旅遊觀賞價值和地質科考價值。
游覽須知
1、張掖七彩丹霞旅遊景區面積50平方公里,景區內部各觀景台之間相距較遠較,游覽路線較長,為了您的游覽安全和地質地貌保護,根據張掖市國土資源局關於禁止徒步游覽的規定,您乘坐觀光車有序游覽。
2、景區門票和觀光車票實行當日當次有效制度。
3、如果您需要次日入園,請您在景區周票窗口或持門票、相關證件在入口閘機處指紋錄入系統和人臉識別系統上辦理次日入園登記手續。
4、攜帶寵物的遊客,請將您的寵物寄放於景區免費寵物寄放處,不得將寵物帶入園內。
5、因景區內有多種低空飛行體驗項目,為保障游覽安全,景區內禁止使用各類無人飛行器。
6、請您入園後注意安全提示,遵守游覽秩序,請勿攀爬、翻越圍欄,請勿破壞景觀設施、請勿踩踏山體。
7、景區內觀光車單線循環運營,請您自覺排隊乘坐,請勿擁擠。若因客流高峰等原因導致候車時間延長,敬請您的諒解。
8、請您在游覽過程中,妥善保管隨身攜帶的物品,謹防丟失。
以上內容參考
張掖七彩丹霞旅遊景區官方網站-景區簡介
張掖七彩丹霞旅遊景區官方網站-游覽須知
『陸』 中國最美的7大丹霞地貌之一,以「雄險神奇」而著稱,你知道是哪個景點嗎
時光荏苒,轉眼十一長假已經悄然結束,相信“憋”了大半年的大家都趁著這個小長假好好玩耍了一番,為十一旅遊產業添磚加瓦,小編也不例外。
藍天下,赤紅的冰溝丹霞欲蓋彌彰,有種呼之欲出的氣勢,讓人望而卻步,深淺不一的紋理交織拼錯,形成一道道不容錯過的靚麗風景線,讓人目不轉睛。不需要明亮的燈光,不需要科技的渲染,便足以讓人贊不絕口。
『柒』 中國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你喜歡哪一個
一 、赤水丹霞地貌 銀瀑飛瀉映丹崖
如果說大金湖丹霞的水是靜的,赤水丹霞的水就是動的。丹霞地貌在中國分布之廣、景觀類型之復雜、觀賞價值之多樣,可以就此窺見一斑。
丹霞山是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由680多座頂平、身陡、麓緩的紅色砂礫岩石構成,“色如渥丹,燦若明霞”,以赤壁丹崖為特色。據地質學家研究表明,在世界已發現1200多處丹霞地貌中發育最典型、類型最齊全、造型最豐富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區。丹霞山以赤壁丹崖為特徵,集“雄、險、奇、秀、幽”於一身,是發育典型、造型豐富、景色優美、研究充分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區。 全山有680多座山峰、石牆、岩堡、岩柱、穿洞、天生橋,最高峰巴寨海拔619.2米,是中國低海拔山嶽景區的典型代表。 色如渥丹,燦若丹霞,奇峰怪石,碧水相映,又有豐厚的歷史文化,詢地質上之奇觀,人世間之美景也,膺世界地質公園之選絕非偶然。
『捌』 張掖七彩丹霞海拔多高
張掖七彩丹霞海拔高度在2000米至3800米之間,平均海拔1850米。
張掖七彩丹霞地貌群位於甘肅省張掖市臨澤縣倪家營鄉南台村,海拔高度在2000米至3800米之間,平均海拔1850米,東西長約45公里,南北寬約10公里。
張掖七彩丹霞圖:
注:完全沒有問題!請提問者及時採納!
『玖』 張掖七彩丹霞和冰溝丹霞大概花多長時間可以看完
張掖七彩丹霞:
張掖七彩丹霞佔地面積約510多平方公里,如果要細看的話,估計一天都看不完。所以還是建議擇優遊玩,花4-5小時就可以把景區的精髓景點游完。
開放時間:夏季7:00-18:00,冬季7: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