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清康熙豇豆紅瓷器有什麼特點特徵,識別要點
清康熙豇豆紅瓷器有以下幾點特點特徵:
1、豇豆紅釉質都很勻凈細膩,含有粉質。紅釉中往往散綴有因燒制時氧化還原不同形成的天然綠色苔點。釉色有上下高低之分。上乘者,名為"大紅袍"或"正紅",釉色明快鮮艷,通體一色,潔凈無瑕。
2、居中者,釉如豇豆皮,含有深淺不一的斑點,甚是柔和悅目。有的器身或口沿露出"缺陷美"的綠斑苔點,今稱作"美人醉"或"美人霽"。
3、色調再淺些被稱為"娃娃面"或"桃花片",雖不如深者美艷但卻有幽雅嬌嫩之態。下品者,或色調更淺,或晦暗渾濁,名為"乳鼠皮"或"榆樹皮"。
4、至於器身呈灰黑不勻的"驢肝、馬肺"色,與器下部呈黑釉焦泡的一類,則為最次品。豇豆紅無大器,常見為文房用具,如太白尊(水盂)、石榴尊、菊瓣瓶、柳葉瓶、洗、印盒等。
5、豇豆紅的燒成難度大,製作時間短,所以傳世數量極少,歷來是收藏家搜獵的目標。天津博物館收藏了一件康熙豇豆紅釉太白尊,其釉色紅綠相間,呈現出桃花春濃般的奇趣,正如清人洪北江詩譽:綠如春水初生日,紅似朝霞欲上時。
6、傳世的豇豆紅以小件居多,如印盒、尊、柳葉瓶、菊瓣瓶等,其器底都有"大清康熙年制"三行六字楷書官窯款,主要是康熙宮廷所用的文房用具。雍正時雖有少量燒制,但釉色灰暗。雍正後已很難見到了。
7、豇豆紅釉是一種呈色多變的高溫顏色釉,用還原焰燒成,為清康熙時期銅紅釉中的名貴品種。其基本色調如成熟豇豆的紅色,故名。成品有高下之分,上乘者稱"大紅袍"。
略次者,釉色中含有深淺不一的斑點及綠苔,又稱"美人醉"或"美人霽";下品呈色暗褐,稱"驢肝"、"馬肺"。豇豆紅燒成難度很大,只能由官窯少量生產,僅供皇室內廷使用,且無大件器物,最高不過20cm。
鑒別清朝康熙豇豆紅瓷器的方法:
1、器形。器形與色彩一樣一樣是一個比較直觀的因素,看豇豆紅的器形主要記住一點,就是豇豆紅是沒有大器的。康熙年間,豇豆紅瓷器最常被最為文房用具,比如太白尊、石榴尊、菊瓣瓶、柳葉瓶、洗、印盒等等。
2、顏色。豇豆紅是一種高溫釉,是在康熙晚期出現的一種銅紅釉品種,所謂的銅紅釉是一種以含銅的物質作為著色劑,經過還原焰燒過之後形成的紅色釉。
它的顏色非常特別,整體顏色是不均勻的粉紅色,十分像豇豆,故因此得名。豇豆紅的色彩是其他瓷器所沒有了,就算是普通人看一遍也會對這種顏色產生非常深刻的印象。
(1)紅太白尊高清圖片擴展閱讀:
清康熙豇豆紅瓷器的價值:
這種高溫銅紅釉瓷器中為名貴的品種,許多已於上世紀初流散外洋,珍藏於天下各國博物館和珍藏家手中。聽說僅美國多數會博物館就珍藏有100多件,比國內的博物館相同藏品的總和還多。見豇豆紅釉的稀罕。
雖然豇豆紅釉的傳世量較少,而且大多流散到外洋,但近兩年豇豆紅釉在香港以及內地一些拍賣公司也是一再亮相,成交狀態一直不錯。2003年7月,佳士得拍賣行在香港一次古瓷拍賣會上,一件高19.7厘米的清康熙豇豆紅釉萊菔尊成交價為275.1萬港元。
康熙豇豆紅瓷器辨偽,到了2005年5月30日,在香港佳士得一次拍賣會上,一件高16厘米的清康熙豇豆紅柳葉瓶成交額為101.76萬港元;同年11月28日在香港佳士得另一次拍賣會上,一件直徑12.6厘米的清康熙豇豆紅釉太白尊成交價為114.48萬港元。
而在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上,一件豇豆紅太白尊也以102萬港元的高價成交。在內地只管拍價不如外洋市場,但也不乏響應者。像去年秋季,一件直徑為8.4厘米的水洗,以22萬元成交,而它的估價只有1萬元。
2. 中國的古董是真的多還是假的多
貨肯定佔大多數,真品精品也有就是太少,民窯的真品比較多,特別是磁州窯的真品還是不缺的,但不是精品。我三年才淘了兩件真品精品,一個是豇豆紅太白尊,一個是王昌
3. 清康熙豇豆紅釉太白尊的介紹
太白尊小口微撇,圓唇,短頸,辦球狀腹,圈足,底施釉。內施白釉。腹部線刻三團螭紋。器因形似唐代詩人酒仙李太白飲酒的酒壇,故稱為「太白尊」。
豇豆紅太白尊造型端莊優美,胎質細潤緻密,釉下暗刻團螭紋,外壁滿施豇豆紅,釉色紅艷濃重,即俗稱之「大紅袍」,為豇豆紅發色最佳者。
豇豆紅釉是康熙晚期景德鎮官窯生產的高溫紅釉瓷品種之一,它以金屬銅為著色劑,紅釉中因部分氧化而產生綠色斑點,「綠如春水初生日,紅似朝霞欲上時」,因釉似豇豆之色而得名,又因其色淺紅嬌艷,似孩兒粉頰,似桃花初綻,似美人初醉,故得多個美名,如「孩兒臉」,桃花片」, 「美人醉」,被譽為「滿身苔點泛於桃花春浪間」的美麗色釉。
豇豆紅釉之所以名貴,是因為它比郎窯紅燒成難度更大。康熙官窯有少量生產,供黃帝內庭賞用。康熙豇豆紅釉器多為文房用具或擺設等小件器物,製作工藝精湛。著明的「八大碼」有菊瓣瓶,柳葉瓶,萊菔尊,鱕龍盤,洗,太白尊,蘋果尊,印盒。
康熙豇豆紅器傳世品稀少。康熙以後,豇豆紅釉燒制技藝失傳,雍正,乾隆有仿鈞未成功而作罷至清末光緒民國年間出現仿康熙的製品,器型規格與真品相比,非大即小,胎質粗松,紋飾過於呆板生硬。
介紹摘自《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文物研究從書》瓷器卷-清代,第44-45頁。
另請參閱∶
《故宮博物院藏清代御窯瓷器》卷一上冊,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頁292、293,圖106
《世界陶瓷全集15·清》,(日本)小學館,1983年,頁35,圖27
實物參觀:上海博物館,南京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故宮博物院.
4. 宋代螭龍特點
一種典型的瓷器裝飾紋樣。螭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動物,屬蛟龍類。《說文·蟲部》有釋:「螭,若龍而黃,北方謂之地螻。」其形盤曲而伏者,稱蟠螭。軀體比較粗壯,有的作雙尾狀。
螭紋最早見於商周青銅器上。是和龍紋非常接近的一種題材,故又有「螭虎龍」之稱,尾部同樣有拐子型和卷草型之別。若就細部而言,頭和爪已不大像龍,而吸取了走獸的形象,身軀亦不刻鱗甲,體態有肥有瘦,可以相差懸殊。圖案設計,比龍紋有更大的自由,用螭紋來裝飾長邊,充填方塊,蜷轉圓弧,皆可熨貼成章。正因如此它才成為最常見的花紋題材。
受復古風氣的影響,宋代瓷器大量出現螭紋裝飾紋樣。宋定窯以印花、劃花手法在瓷盤、瓷碗、瓷瓶等器物上裝飾螭紋。元末景德鎮窯有釉里紅塑貼螭紋高足杯等名品。明清瓷器上的螭紋有蟠螭、團螭、雙螭等多種形態,表現手法多為會畫,偶有塑貼。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明嘉靖白釉紅螭瓶,以一條蟠螭盤繞白瓶頸肩處,紅白輝映,神采耀目。定陵出土明萬曆黃釉紫彩三螭足爐,以三螭倒立成足,螭身成為爐腹上的堆塑裝飾,構思精巧,風格古樸,令人贊絕。晚明民窯青花瓷器上螭紋大量涌現,逸筆草草卻頗有神采。清康熙豇豆紅太白尊上則是以細線刻劃團螭紋,盡顯盛世之時刻意追求精益求精的審美情趣
編輯本段玉器上的螭
斷代,是研究古玉首先遇到的問題,即使那些經科學發掘的出土玉器,也有一個重新斷代的問題,因為有很多玉器的製做年代並不是與墓葬的年代相條款,可能要早得多;更何況那些非科學發掘品和傳世品了。宋代以降,仿製和偽造古玉成風,使古玉在難解的斷代困境中,更加撲朔迷離……
5. 瓷器,鑒價
這是一件美人醉紅釉太白尊,工藝一般,主要是美人醉紅釉燒的過重,紅色過深,沒有美人醉鮮紅欲滴的感覺,器型還是不錯,底款識是大清康熙年制,但是整件瓷器缺乏康熙時期的神韻,是近代製作,收藏價值不大。謝謝
6. 誰能幫我找找螭虎穿環的故事
一種典型的瓷器裝飾紋樣。螭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動物,屬蛟龍類。《說文·蟲部》有釋:「螭,若龍而黃,北方謂之地螻。」其形盤曲而伏者,稱蟠螭。軀體比較粗壯,有的作雙尾狀。 螭紋最早見於商周青銅器上。是和龍紋非常接近的一種題材,故又有「螭虎龍」之稱,尾部同樣有拐子型和卷草型之別。若就細部而言,頭和爪已不大像龍,而吸取了走獸的形象,身軀亦不刻鱗甲,體態有肥有瘦,可以相差懸殊。圖案設計,比龍紋有更大的自由,用螭紋來裝飾長邊,充填方塊,蜷轉圓弧,皆可熨貼成章。正因如此它才成為最常見的花紋題材。 受復古風氣的影響,宋代瓷器大量出現螭紋裝飾紋樣。宋定窯以印花、劃花手法在瓷盤、瓷碗、瓷瓶等器物上裝飾螭紋。元末景德鎮窯有釉里紅塑貼螭紋高足杯等名品。明清瓷器上的螭紋有蟠螭、團螭、雙螭等多種形態,表現手法多為會畫,偶有塑貼。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明嘉靖白釉紅螭瓶,以一條蟠螭盤繞白瓶頸肩處,紅白輝映,神采耀目。定陵出土明萬曆黃釉紫彩三螭足爐,以三螭倒立成足,螭身成為爐腹上的堆塑裝飾,構思精巧,風格古樸,令人贊絕。晚明民窯青花瓷器上螭紋大量涌現,逸筆草草卻頗有神采。清康熙豇豆紅太白尊上則是以細線刻劃團螭紋,盡顯盛世之時刻意追求精益求精的審美情趣。 只網路到了這個
7. 螭虎的螭虎紋/螭龍紋
一種典型的瓷器裝飾紋樣。螭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動物,屬蛟龍類。《說文·蟲部》有釋:「螭,若龍而黃,北方謂之地螻。」其形盤曲而伏者,稱蟠螭。軀體比較粗壯,有的作雙尾狀。
螭紋最早見於商周青銅器上。是和龍紋非常接近的一種題材,故又有「螭虎龍」之稱,尾部同樣有拐子型和卷草型之別。若就細部而言,頭和爪已不大像龍,而吸取了走獸的形象,身軀亦不刻鱗甲,體態有肥有瘦,可以相差懸殊。圖案設計,比龍紋有更大的自由,用螭紋來裝飾長邊,充填方塊,蜷轉圓弧,皆可熨貼成章。正因如此它才成為最常見的花紋題材。
受復古風氣的影響,宋代瓷器大量出現螭紋裝飾紋樣。宋定窯以印花、劃花手法在瓷盤、瓷碗、瓷瓶等器物上裝飾螭紋。元末景德鎮窯有釉里紅塑貼螭紋高足杯等名品。明清瓷器上的螭紋有蟠螭、團螭、雙螭等多種形態,表現手法多為繪畫,偶有塑貼。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明嘉靖白釉紅螭瓶,以一條蟠螭盤繞白瓶頸肩處,紅白輝映,神采耀目。定陵出土明萬曆黃釉紫彩三螭足爐,以三螭倒立成足,螭身成為爐腹上的堆塑裝飾,構思精巧,風格古樸,令人贊絕。晚明民窯青花瓷器上螭紋大量涌現,逸筆草草卻頗有神采。清康熙豇豆紅太白尊上則是以細線刻劃團螭紋,盡顯盛世之時刻意追求精益求精的審美情趣 斷代,是研究古玉首先遇到的問題,即使那些經科學發掘的出土玉器,也有一個重新斷代的問題,因為有很多玉器的製做年代並不是與墓葬的年代相條款,可能要早得多;更何況那些非科學發掘品和傳世品了。宋代以降,仿製和偽造古玉成風,使古玉在難解的斷代困境中,更加撲朔迷離……
螭,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動物,龍屬(或又稱龍子之一)。鑒於螭是傳說而非現實生活中的動物,故其形態並無有一定的固定式樣,說法也很多。現將其中一些重要著述中的內容摘錄數條如下:
《說文》:「螭,若龍而黃,北方謂之地螻,從蟲,離聲,或無角曰螭。」
《漢書·司馬相如傳》有「蛟龍、赤螭」之載,其中「赤螭」一詞文穎的註解稱:「螭,為龍子。」張揖的注釋稱:「赤螭,雌龍也。」
《左傳·文公十八年》有「投諸四裔,以御螭魅」之載,其中「螭魅」一詞的杜預注稱:「螭魅,山林異氣所生,為人害者。」
《左傳·宣公三年》有「螭魅魍魎,莫能逢之」之載,其中「螭」字,據注家稱:「螭,山神,獸形。」
從上述各條文獻來看,有關螭的記述,最晚在戰國時已開始。至於它的來歷,有說是「龍屬」或「龍子」,或「雌龍」,即母龍。其先為「山林異氣所生」,色黃、無角、獸形。
玉器上出現螭的形象,正好與文獻記載最早期相同,即亦在戰國時出現,此後的漢魏、元、明、清一直延續。唯唐、宋略少,是螭形在玉器上出現的低潮期。其名稱有叫蟠螭、螭虎、螭龍者。 戰國是迄今所知最早在玉器上出現螭的時期,而且數量相當多,其中最典型的有如下幾例:
一件是民國年間在河南省洛陽金村戰國中期墓所出的玉鏤雕三螭紋璧,器現藏美國納爾遜藝術博物館。璧徑21.7cm,上鏤雕三螭,一在中央兩瑗並璧形的相連接處,另兩只在璧主體的外緣。所飾三螭基本形式相似,唯大小形態略異,皆張口露齒,上唇長寬,下唇似斧且短小,不規則橢圓形目,兩眼各有一延長線,彎曲上翹,線較平直,腦頂有後飄且上揚的長尖式耳,腦與頸之間有一如鹿角狀的長且分叉的獨角,胸前亦有一如腦頂的分叉且內外卷一彎的角形飾,身有撮毛紋,四爪足如虎足,長尾上翹內卷並飾扭絲紋,整體呈S形側身、側視的爬行狀。
上述三螭紋璧是科學的出土物,是戰國玉璃的最典型代表。此外,在一些傳世珍品中亦有許多類似的螭紋,見者有琢飾在玉瑗玉璧上,有為玉璜或玉珩之飾,亦有做沖牙之形者。綜觀它們的形態,雖有每一螭各有差異,但均有一些共同的特點和藝術風格,計有如下幾點:
1、此期螭和整體造型,皆作扁平形而未見有立雕或半立雕器,通體除特定的器物,如沖牙等外,均呈S形彎曲的行走狀,側面身側視,兩面飾紋相同,多鏤雕。
2、此期玉螭的局部器官中均作張口露齒,梳形目,頭頂有較長且分叉的角和比角短並呈後飄上楊的耳,四爪足,尾上翹內卷並飾扭絲紋,形雖如虎或龍,但均無虎斑和龍體鱗紋。
3、此期玉螭上各外露於體外的器官之末端及身上的飾紋等,皆呈C字形尖卷。
4、此期玉螭紋皆或作玉器之形或作玉器輔助紋用。 漢代是螭紋是最鼎盛期,數量多,在許多玉器上都能見到。其中,光武帝所用來封國、賜諸王侯、發兵、召大臣、冊封外國君主的六玉璽,皆採用螭虎印紐。例如《後漢書·光武帝紀》李賢注引蔡邕《獨斷》曰:「皇帝六璽,皆玉螭虎紐,文曰『皇帝行璽』、『皇帝之璽』、『皇帝信璽』、『天子行璽』、『天子之璽』、『天子信璽』,皆以武都紫泥封之。」兩漢早期作品,可以廣東省廣州市象山崗西漢初期南越國王趙睞墓出土品為代表。此後,西漢中晚期及至魏晉仍有大量螭紋遺存,現將此期的典型遺物分別介紹如下:
1983年西漢南越王墓出土一件玉鏤空套環形器,其上鏤雕一螭一鳳紋。所飾一螭,首身及尾的一部分飾於內環,尾的大部分和前後兩足的一部分在內外兩環之間。螭呈張大口,露上下門牙各一,及後有不分叉的獨角和耳,胸兩側各有一似羽翅的鉤形飾,長頸,長尾後段分成兩叉,尾前端和一叉飾扭絲紋,另一較寬長的尾叉飾雙線竹節式紋,上唇側及前後足的上腿處各有一撮胡須或毛紋,角與羽翅處飾雙線竹節紋,整體呈多重S形彎曲和側身側視奔跑狀。
同上述一墓出土的另一件有螭紋的玉器為玉劍首,其正面的外緣浮雕兩只形式相同的螭紋。所飾螭整體呈S形彎曲的爬行狀。頭額兩側各一形式相同的耳,梳形目,外眼角捲曲上提,平嘴,整個螭首作正視形並頗似貓或虎頭。螭四足外撇,分別於左右兩側,背部從腦後至尾間有一陰刻隨形的線紋,腹側似有羽翅,尾飾扭絲紋。
南越王墓所出的另一件螭紋玉器名玉劍?,其上螭紋是用浮雕法琢刻。首作貓科動物的頭形,兩耳後伏於頸背,近似方框並有眼角線雙目,直鼻,平嘴,呈正面形。尾細長捲曲,飾扭絲紋。螭身背部有一從頭頸至近尾的陰刻隨形線,四爪足向身兩側外伸,作穿於雲氣間的爬行狀。
西漢中期的典型螭紋代表,是河北省滿城縣漢代中山靖王劉勝墓出土的,其中一件玉璧主體上部的廓處,形式大小相同,但朝向相背,呈側身側視,身尾並聯形。螭作張口露齒,腦後有雙耳和一長且長揚的扭絲形獨角,身有翅,昂首挺胸,身首於首和頸背上翹,四足外伸但已抽象變形,通體除頸背側一道隨形陰刻弦紋外,另局部還有扭絲式胡須紋和C字形紋等。
中山靖王墓出的另一件螭紋玉器是玉貝劍上的?。此器的兩面均有一螭紋,其形除雙目上的飾收到或毛紋,腦後有長且下彎的獨角,身側有一鳥首外露等與前述南越王越睞一件玉?螭紋略異外,其它五官特徵,作穿作於雲氣間的身的刻紋等都很相似。
東漢玉器上較具體表性的螭紋,有1969年河北省定縣北陵頭村中山穆王劉暢墓所出土的幾件玉器飾紋。所飾玉螭紋,基本造型和飾紋與西漢玉螭紋同,唯身上局部器官和刻紋略有所別。主要表現在局部紋刻中有在以往未見或罕見的裝飾,如以數道短平行直線組成的足爪、毛發和短須紋,間點綴小圓圈紋、竹節式紋等。
此外,玉螭紋已不見扭絲式尾和角,頭形未見側視狀等也是此期的又一特徵。
魏晉時玉螭紋主要作玉璧、玉印、玉韘、玉貝劍飾物等器上。綜觀此期玉品上的螭紋,其形式很似兩漢晚期,唯不同的是身較細長,身上以短平行線飾作的足爪和羽毛紋較多,個別螭紋的頭側耳間和腦後開始出現毛須和發紋等。
從上述兩漢和魏晉時期玉器上的螭紋看,知此期與戰國時的螭紋有如下一些差別:
1、此期玉螭除個別外,大多數從以往的側視形轉化為正視和表現俯視能見的正面形。
2、此期螭形腦後的角一般較戰國的短,有的獨角飾為扭絲形,多不分叉。
3、此期螭形均四足分作有軀體的兩側,而不是戰國那樣四足都在身下,一側各有兩足,作爬行狀而非戰國時的走狀。
4、玉螭紋的尾飾為扭絲形者、多為西漢物,此後漸少,並開始分叉。
5、耳兩側有毛發,目上有眉毛,東漢以後進而在身上和足間的局部都有毛紋,所飾毛紋,皆用短細且平等的成組陰線表示。
6、螭形局部增咖飾紋,如東漢始在身上有凹孔,身上有圓圈紋、竹節紋等,及至魏晉時的個別螭紋上的腦後還新出現了毛發紋。
7、此期所見螭紋除戰國時常作玉璧、玉瑗等飾紋外,另增加的器物有玉貝劍飾物,玉韘、玉印、玉佩飾等。
8、此期玉螭中在戰國時與玉鳳復合在一起者已很少或不見,但新增加的復合紋圖中見者有龍、雲、鳥、熊、虎、朱雀、玄龜等。 唐、五代玉器上很少見到螭紋,有些傳世品,曾定為唐物者,似有疑問,因此,其特點不甚清楚。
宋、元兩代,特別是元代始,玉器上的螭紋又多起來,凡此期的帶扣、帶鉤、劍飾等,都常有螭紋出現。試舉數例分述如下:
青玉雙螭紋筆閣一件,長10cm,寬43cm,體作扁長方委角形,正面浮雕雙螭紋。所作螭腦大臉小,近似三角形圈目,目上有兩道粗眉合為牛角式上揚,腦後有一束長發飄至前兩足合並的背脊處,四足分別在身體的左右兩側,作彎曲爬行狀,身於前二足合並的背脊各陰刻一漩渦式鉤雲紋,從前兩足合並的背脊至尾端有一道隨形陰刻的線紋表示背脊,背脊線兩側各有若干組由雙道平等短陰線組成的竹節斑紋,尾長且分成多叉,口銜靈芝。
另一器為三環套連式帶扣,上亦有雙螭紋,其所飾螭形及五官等與前述一器上的螭紋同,所不同的是螭口均未銜靈芝,其腦後飄發更長,幾飄伸至前兩足並合處之後的背脊間。
近似上述的螭紋,亦有出土品,其中江蘇省無錫市元錢裕墓出土一件圓形佩上陰刻的一條螭紋可為其代表。凡此說明,上述傳世品皆為元物,並由此可知元代玉器上的螭有如下一些共同特徵:
1、此期玉器未見有單獨的螭形物者,所見皆以紋圖的方式琢飾在不同造型和用途的玉器上。
2、此期螭紋的造型,如四足分飾於身軀的兩側,作爬行狀,尾分叉,身飾雙條短平行線組成和竹節紋,都仿自漢魏時物,說明有前後的繼承關系。
3、此期螭形,前額頗大,且高凸,而臉部五官,如眉、眼、鼻、口則集中在整個面部的下方,其與頭額的比例是,凸額作頭部的三分之二,而其它五官只佔三分之一。
4、此期螭的腦後束發很長,從腦後一直飄至前兩足的背脊處,甚至有飄至胸背處者。
5、螭形雙肩上聳,前腿彎勢柔軟,作向前同時伸出的爬行頭,而後兩足,一彎一伸,呈矯健有力之勢。
6、四足的關節處有呈漩渦式的雲紋,近似的雲紋最少的只在聳肩處兩組,有的則有四組以上,直至八組,均成雙成對,左右分列在四腿和雙肩。
7、身上所飾的雙平行組成的竹節紋增多,有的布滿整個身軀和足尾處。
8、此期螭形之尾特別長,均有分叉,有的二股,有的三股或更多,均呈卷雲形彎曲,作水渦狀。
9、螭之頸和背,都有一道(個別兩道)陰刻線紋,從頸或肩部始一直隨背形延伸至臂部尾端,以表示肥壯的背脊肌肉。 明代玉器上常見螭紋,試舉數形如下:
一是明墓出土兩例。其一為淺浮雕螭紋,頭部如鼠首,腦後有一卷彎的獨角,回首,扭絲紋頸,背脊有一條隨形陰線,前兩足,一伸直置頸下,一後伸置腹側,後兩足一伸一縮,尾長細分兩叉。另一組螭紋,無角,雙眉粗大,呈倒八字向兩側分開,縮頸彎曲,身上有如分叉尾形式的外伸線,似表示翅翼,背脊無隨形陰線,尾分成兩叉,亦呈爬行狀。近似上述出土玉器上螭紋者,尚有一些傳世品,形式基本相似。
傳世玉器上琢飾螭紋者中最完整和精美的是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一件玉筆管上所飾的兩組螭紋,此筆通筆帽長約20cm,於筆管和筆帽上各淺浮雕一組蟠螭紋。其上所飾兩螭紋,形式基本相似,皆有羊角式雙耳,獨角,長發向腦後身側飄動,腦有若干條短平等線,口銜靈芝,背有雙線隨形脊,腹兩側和足上有短平等雙線竹節,足關節有多組漩渦式卷雲紋,背有向兩側外伸且分雙叉的鰭或羽翅紋,四足,三爪,足間有單平行陰線組列的毛道紋,通體呈爬行頭。此筆管上螭,從整體看,尚有元代螭紋的遺風,當為明初物,而前述兩組出土玉器上的螭紋,據報告為明中晚期物,因此,它們分別代表明代早晚期螭形紋。此外,明代有一批螭紋帶鉤、雙螭耳杯和杯托等,其上鏤雕和浮雕雙螭,雖形態並不全同,但其風格大同小異,與上述各例螭紋相似。
綜觀上述明代玉器上的各例螭紋,概括起來,計有如下一些特點:
1、此期螭的頭形較之元代的短,額較細並多有刻紋,而不是如元代螭額那樣呈光頭狀。
2、此期螭之眼目,形式並不固定,計有圓圈目、三角形目、橄欖形目、倒八字形斜目、梳形目和蝦米形目(主要是帶鉤上的螭)等。
3、腦後有一獨角或無角者均有,發形多種,有向身側飄動者,亦有貼肩隨頸飄動者和分兩段股拂飄及上沖(即所謂「怒發沖冠」)者。
4、此期螭形在背部外伸分叉如羽翅之飾和腿上、頸上刻毛須者為元螭所無或很少。
5、元代螭紋上的雙平行線節式紋,均在背脊線的兩側分別單獨組例,而明代一些螭紋中,其上有上述飾紋者,有的似元代那樣組列,有的則橫列在背脊線上。 清代玉器上的螭紋,很無規律,有的是戰國或兩漢玉器上的螭紋,有的則綜合各代玉螭紋而作的所謂「四不象」螭形紋,頗有千姿百萬態之感。更有一些裝飾性圖案螭紋,盤纏捲曲,抽象變形,各顯神氣。綜上所見,就整個清代玉螭,其最大特點是下唇有須,身較光素,頭部較大,身尾略短粗。
8. 缸豆紅美人醉太白尊乾隆款市場價多少
這個問題問的非常好,作為清代的豇豆紅瓷器上品為桃花紅。中品、下品為驢肝馬肺。一般來說豇豆紅屬於釉下彩噴灑銅紅顏料所形成的。其顏色不容易掌握,因此燒成的條件十分的苛刻,成品率極低,作為純正的豇豆紅的話,目前世界拍賣市場上的拍賣價格是在500萬以上。最好的豇豆紅太白尊那麼能拍到上千萬,祝您心想事成,開心每一天,每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