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數字出版專業學什麼
數字出版專業學習的課程主要有圖書出版史、網路傳播、數字書刊編輯學、數字出版技術、編輯出版概論、網頁編輯、多媒體編輯、出版法規與版權貿易、媒介經營與管理、社會學概論等。
常見的數字出版產品有:亞馬遜kindle、樊登讀書、網易雲音樂、抖音、快手、騰訊視頻、b站、喜馬拉雅、知乎等APP;網路文學,游戲、動漫、在線教育、手機娛樂等。數字出版作為朝陽產業、行業需求量大、市場人才緊缺,專業從業人員少、競爭壓力小、就業前景廣闊。
㈡ 數字出版環境下,出版產業將如何發展
2019年中國數字出版行業規模突破9900億元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以及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數字出版用戶規模不斷上升,數字出版業市場規模不斷擴大,2015-2019年,中國數字出版業穩步上升。根據《2018-2019年中國數字出版年度報告》顯示,2018年國內數字出版產業整體收入規模為8330.78億元,比2017年增長17.8%,前瞻估計2019年中國數字出版行業營業收入突破9900億元。
數字出版產業新趨勢
——數字內容精品化趨勢日益明顯
數字內容產業正在加快向精品化發展。無論是網路文學、網路游戲,還是知識付費、短視頻等領域,都逐漸認識到深耕內容才是提升價值的根本關鍵。
數字內容產品在娛樂屬性之外,融入了更多的文化內涵,更加註重思想性和藝術性。受眾對數字內容的關注點逐漸回歸到內容質量本身,一批優秀現實主義題材作品成為年度現象級IP;《我在故宮修文物》等一批包含人文情懷的節目走紅於網路,在抖音短視頻平台上,書畫、傳統工藝、戲曲等傳統文化成為播放熱點。
主管部門把關趨於嚴格和人們的審美趣味提高,推動數字內容平台增強導向把關意識和精品生產意識,逐步完善內容審核機制,調整內容建設重點,網生內容正在逐漸擺脫唯點擊率、唯播放量的不良風氣。
2)媒體融合邁向縱深發展
政務媒體、主流媒體遵循移動優先原則,採用微博、微信、短視頻等新興媒體形態日益普遍;今日頭條為代表的基於演算法的新媒體平台和以抖音為代表的短視頻平台加大了對政務媒體、主流媒體的引入。
截至2018年底,抖音短視頻平台入駐5724個政務號和1334個媒體號,逐漸成為政務媒體和主流媒體官方信息發布的重要環節。
「兩微一抖」
已成為媒體布局的新標配。主流媒體採用短視頻、網路直播、H5、VR全景等新形式,豐富信息呈現方式,拓展傳播渠道,進一步提升媒體傳播力、引導力、公信力。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正在從過去的產品融合、渠道融合,逐漸演變為平台融合、生態融合,邁向合二為一的一體化發展新階段。我國全面推進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為媒體融合發展,特別是地方縣級媒體融合帶來新機遇和新契機。
3)人工智慧技術應用場景日益深化
人工智慧技術越來越多地應用於內容的創作、審核、流量預測、運營、推薦、交互等方面。人工智慧技術在優化出版流程方面正在發揮更大作用,將大大提升出版效率,實現出版流程的智能化。人工智慧技術在人機交互層面的應用不斷深化。如人工智慧可應用於為文學作品中的人物角色賦予虛擬形象和情感表達,豐富閱讀體驗。
未來,人工智慧在提升IP價值方面將發揮更大作用。目前已有視頻平台將AI技術應用於IP運營過程中,包括運用AI技術進行影視劇作品的選角、流量預測、宣傳推廣等,大大提高了IP運營效率。在劇本改編環節,運用AI技術對內容價值點進行深挖,從而進行劇本的完善。網路文學企業開始嘗試將人工智慧應用於作品的IP價值評估。
4)5G將為出版融合創新提供廣闊空間
2019年6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發放5G牌照,包括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和中國廣電四家企業,標志著我國正式步入5G商用元年。
5G將極大提升信息的共享效率和傳遞能力,對出版業選題策劃、生產傳播、消費等各個環節都帶來深遠影響,為出版業融合創新開拓更加廣闊的想像空間與實踐路徑。
5G將為新技術、新媒體、新業態在出版領域的應用提供更加便利、順暢的條件。大數據、雲計算將成為出版傳媒業的標配技術。虛擬/增強現實技術在出版傳媒領域的真正落地,真正實現沉浸式體驗,「3R」技術(VR、AR、MR)將成為游戲、新聞媒體、數字教育等領域的研究和投入的重點。
5G環境下富媒體特別是視頻內容佔比將大幅提升。5G將激發更加多元的數字內容消費需求,也將催生更豐富多元的數字內容呈現、產品形態和服務模式。如何藉助5G東風,把握5G時代下的新需求提升資源整合能力,進行產品創新開發、業務布局和商業模式探索,成為出版單位推進融合發展、打造競爭力的重中之重。
——更多數據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數字出版行業商業模式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