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手機控是什麼樣的
國外媒體報道,美國最新一項研究指出,手機已經融為大眾生活的一部分,每位智能手機用戶平均每天必須查看手機34次,有時頻率更高達每10分鍾1次。
隨著手機的日益普及及使用頻次越來越高,我們忽然發現,平時我們身邊的一些人逐漸變成了「手機控」,無論在哪裡,他們的雙眼都長時間停留在手機上面,一旦有一天忘記帶手機了,會覺得坐立不安,而無論發生什麼樣的事情,他們的第一選擇就是求助手機。在生活中,這樣的事例比比皆是。
手機逐漸成了我們依賴的拐杖,除了科技進步給大家帶來的便捷和愉悅外,同時也帶給人們更多的困擾和思考,離開手機的日子要怎麼生活?我們真的如此需要手機嗎?我們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如何避免自己變成一個手機控?
分析機構易觀國際日前發布數據顯示,中國智能手機市場2011年第二季度銷售總量達1681萬部,環比增長7.5%。而隨著手機使用量近年來的爆炸性增長,我們在各種場合都可以看到抱著手機低頭盯著屏幕的人群,這里大部分是年輕人,也不乏中老年人,可以說「手機控」已經成了我們必須關注的癥候群。
特徵 你是「手機控」嗎
美國最新一項研究指出,手機已經融為大眾生活的一部分,每位手機用戶平均每天必須查看手機34次,有時頻率可高達每10分鍾1次。值得一提的是,這些用戶通常是出於「潛意識」查看手機,並不是刻意去從事這些行為。一般而言,查看一次手機不會超過30秒,這其中還包括只是單純地將屏幕鎖打開或者是鏈接到手機的任一程式。
事實上,隨著手機逐漸融入我們的生活,不知從何時起,我們身邊忽然多了許多這樣的朋友,聚會的時候,大家連吃飯的時間都不放過,雖然圍坐在一起,但心思卻放在手機上;坐車的時候也是這樣,上車之後就習慣性地掏出手機,玩游戲、看文章或者玩微博,而隨著手機的日益普及,人們也逐漸發現自己離不開手機了,市民孫先生描述自己的感覺是,「我每天不管聽到誰的手機鈴聲,總是要摸摸自己的手機,看看有沒有震動。其實,很多時候我都根本沒接到任何信息和電話。」
無獨有偶,日前記者與一名網友閑聊時,他稱懷疑自己是不是患上了手機強迫症。「自從我發現了這個問題,我就提醒自己,不要看手機,但是越不想看,心中越焦慮不安。真是忍不住,我大概統計了一下,除了必要的接電話和看簡訊,我每天要摸出電話30多次,大部分時間只是看看而已,既不等簡訊電話,微博也沒有要緊事,就是解鎖看看。」
案例 離開手機的日子
就如同幾年前有人在網上發布討論「沒有了QQ,日子該怎麼過」一樣,現在握著手機的人們也是有此失意之虞。記者曾結識一名朋友,頗有家資,在大連出租多套房屋,又擔任著某家公司財務顧問的職銜,平日里就和周圍朋友聚會聊天,交遊廣泛,在之前與他相處時,兩部手機總是不時響起,接完這部接那部,整日里都不得清閑,在閑談時他就頗有感慨地說,「真想有一天,把電話關掉,鑽到農村的山溝溝里,誰也別找我,誰也找不到我,過幾天清閑日子。」
事實上,他說自己也曾做過嘗試,在去年秋季的一個周末,他故意把電話放在家裡,與家人駕車去岔鞍村住了一夜,第二天回家的時候,他迫不及待地看了一眼電話,發現未接電話竟達到了21個,簡訊息6條,其中雖然有不少重復的電話,但之後他再也沒有讓電話離過身,「經過那一次,我發現自己是真離不開手機了,我幾乎每天都要和手機捆綁在一起,有時候做夢都會覺得有手機鈴響起,翻身起來接,卻發現什麼都沒有。」
另外,記得在我童年的時候,見大人們幾乎人人都有一個電話本,是一本各種紙質的本子,大家的電話號碼工工整整地寫在本子里,有需要時,在本子里上翻下翻。但不知從何時起,這種電話本從我的視線里消失了,每個人只有一份電話本,就存在自己的手機里,但問題是,一旦手機丟掉或壞掉了,有些電話從此就再也沒有了,有些親人或朋友就此失去了聯系,有時想想,也是得不償失。
觀察 手機強迫症的若干症狀
在網上,記者看到了一份總結,有網友把自己所經歷的有手機強迫症的人分為多種症狀,其中包括下計程車時摸摸口袋看手機丟沒丟,出家門後檢查檢查,手機帶沒帶,離開飯桌低頭看,手機有沒有落下;工作、聊天、玩耍間隙,不管手機響不響,就會時不時地看一眼,害怕有電話漏掉;一段時間沒電話進來,不由犯嘀咕:手機是不是又犯病啦?是不是沒信號?是不是剛才會議放靜音沒轉過來?最後一定會拿出手機證實一下;草木皆兵,直把風聲雨聲車聲馬聲當鈴聲;偶有手機沒帶在身邊,便有些心煩意亂,無法認真工作;半天沒個電話,沒個信息,就會悵然若失……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據相關心理專家解釋,無論是「手機幻聽」,還是「強迫自己看手機」,其實都是由手機引發的一種心理疾病。「這種病症的出現是由於現在的工作壓力逐漸增大,人們對信息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對手機過分依賴。其本質是人們對身邊不穩定因素的一種焦慮情緒,實際上是對生活環境、工作壓力的不正確認識。」
據了解,從目前來看,這類患者會表現得煩躁不安,做事總是匆匆忙忙,還伴有心慌、心悸、臉紅、出汗的現象。從事營銷、商務、信息等高強度職業的白領們更容易患上這種心理疾病,若不及時處理會對健康造成不利。
鏈接 「手機強迫症」
也有輕重之分
整理/王福日
據醫學上的定義:強迫性神經症是一種神經官能症,簡稱強迫症。強迫症是以重復出現、自知不必要而又不能擺脫的強迫動作和令人深感的焦慮,主觀上力圖對抗,結果反而愈演愈烈的強迫思維為主要表現。具體到「手機強迫症」,專家認為,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
輕度:無論是在公交站、辦公室,還是其他公共場合,雖然一個鈴聲響起之後,大家都司空見慣掏出手機,來確認一下是不是自己的手機在響,但其中有些人並非我們看到的這么簡單。他們不僅是手機有動靜時進行確認,在沒有鈴聲時也會情不自禁地頻繁掏出手機檢查。
中度:表現為不停地掏手機、放手機,聽到一點聲音就以為是手機在響,就必須盯著手機的屏幕;有時不管手機響不響都會時不時掃上一眼,唯恐有電話漏接,如果發現有「未接電話」字樣就會極為抑鬱和痛心。
重度:如果這些情況任其發展就有可能發展成為重度,患者如果一段時間沒接到電話或是簡訊就會焦慮、犯嘀咕,嚴重的出現幻聽、幻想。如聽到一點聲音比如鬧鍾、微波爐、洗衣機的鈴聲都會懷疑是自己的手機在響,並影響日常行為活動。
❷ 網上聊天你屬於語音控、文字控,還是圖片控
對於網上聊天來說,我當然是屬於文字控一類的,因為我覺得如果是我認識的人,我跟對方說語音的話還好一點,但是如果是我不認識的人的話,我跟他說語音我就感覺怪怪的。不要看我是一個男生,我就應該是死不要臉的那一種,畢竟我也是個害羞的小男生!所以我一般不輕易跟別人在網上說語音的!
但是有一段時間的確圖片是非常流行的,因為出了圖片表情包這些東西,所以說那段時間發圖片是非常流行的,什麼話都可以不用說,因為只需要用圖片表達一切。而且作為一種特別新潮的聊天方式,當然人們都會爭相模仿,因為我們已經厭倦了那種用語音或者是文字來聊天的方式,所以一旦有了新的方式,當然我們更願意去嘗試新的方式。
剛開始用圖片聊天的這種方式還是蠻受歡迎的,但是到了後面的話用戶也逐漸的在下降,因為畢竟圖片聊天所需耗費的流量是非常多的,一般手機黨當然是沒有這么多流量的,所以很多人都因為流量的限制還是繼續採取以前原始的方式聊天,要麼發語音,要麼輸文字,所以像我這么一個忠實的文字迷,當然還是會通過文字的方式進行網上聊天。
但是如果說你通過文字的方式進行網上聊天的話,有一個弊端,就是對方其實並不知道你說這句話的時候你的語氣是什麼,如果說你是用語音的話,我們還能聽得出來你的語氣到底想表達的是什麼,可是如果你是輸入的文字的話,我們就只能猜,那麼就很容易起誤會。所以你到底會採用哪種方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