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關於回族開齋節的資料
開齋節,阿拉伯文『Id al-Fitr的意譯,音譯「爾德·費圖爾」。亦稱「肉孜節」或「小節」。與「宰牲節」同為伊斯蘭教兩大節日。時間在伊斯蘭教歷10月1日。穆斯林在萊麥丹(第9月)全月齋戒,齋月最後一日尋看新月,見月次日開齋,即為開齋節;如未見新月,則繼續封齋,節期順延,一般不超過3天。
當代,此節在歷書上有標志。此日穆斯林們穿上節日盛裝,到清真寺參加「會禮」和慶祝活動,恭賀「齋功」勝利完成,互道節日快樂,並饋贈禮品。禮拜儀式規模和氣氛均盛於「聚禮」,阿訇應講經佈道。「會禮」後,分頭游祖墳,念經文,追悼亡靈。節日中,家家戶戶炸散子、油香之類食品,贈送他人。每個家庭應在節日開始前向窮人發放開齋布施。
❷ 開齋節的習俗
開齋節的習俗:
開齋節是伊斯蘭教三大節日(聖紀節/伊斯蘭教歷三月十二日、開齋節/伊斯蘭教歷十月一日、宰牲節/伊斯蘭教歷十二月十日)之一。回族開齋節一般為期三天。第一天從拂曉開始,家家戶戶都早早起來,打掃室內室外、院內院外、巷道廁所,給人以清潔、舒適、愉快的感覺。成年回族穆斯林都要洗大凈,沐浴凈身。男女老少都換上自己喜愛的衣服,孩子也都把臉洗得乾乾凈凈,頭發梳得光光亮亮的。穆斯林群眾聚會的場所清真寺,節日前也要修葺一新,打掃得乾乾凈凈。有的地方還專門懸掛「慶祝開齋節」的巨幅橫標和彩燈,大約到早晨八點以後(有的地方以敲響會禮鍾聲為准),穆斯林群眾攜帶小毯子或小拜氈,從東南西北四面八方匯集到清真寺。有的地方因參加會禮的穆斯林過多(有達萬人之多),清真寺容納不下,就另擇一處地勢平坦、寬敞干凈的場地作為會場。當阿訇宣布會禮開始,群眾鋪下毯子或小拜氈,脫下鞋子,面向聖地麥加古寺克爾白天房方向叩拜,完成天命拜功。
按伊斯蘭教法規定,伊斯蘭教歷每年9月為齋戒月,伊斯蘭教歷的9月,穆斯林習慣用阿拉伯語稱呼為「萊麥丹」月,「萊麥丹」是練的意思,即練思想、練意志、練身體,也稱「齋月」,通常也稱「封齋」、「把齋」。凡成年健康的穆斯林都應全月封齋,即每日從拂曉前至日落,禁止飲食和房事等。封齋第29日傍晚如見新月,次日即為開齋節;如不見,則再封一日,共為30日,第二日為開齋節,慶祝一個月的齋功圓滿完成。
開齋節的簡介:
開齋節是阿拉伯語「爾迪·菲圖爾」的意譯 (「爾迪」就是節日的意思)。中國新疆地區稱肉孜節(Roza,波斯語)意為「齋戒」;寧夏部分地區的回族穆斯林則稱它為「大爾德」;甘肅、青海和東部地區的一些回族穆斯林也稱其為「過年」。對開齋節在各地盡管稱謂不同,但實際就是一次規模盛大、禮義隆重的宗教文化節日,其隆重程度猶如漢族群眾的春節,藏族同胞過藏年。開齋節前夕,外面工作的、做買賣的、出差的穆斯林都要提前趕回家中,與家人共度美好節日。
開齋節中國回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烏孜別克族、塔吉克族、塔塔爾族、柯爾克孜族、撒拉族、東鄉族、保安族等少數民族共同歡度的節日。
❸ 回族的開齋節那一天准確
而是這三天 都可以,因為進入齋月的日子也不一樣 所以 出齋月的日子自然不一樣
由於進入齋月的日期是根據 新月的出現亂確定,但是各地會根據不同的地點不同的觀測方式得出不一樣的結論,所以這三天都是可以的,一般初二的多
❹ 回族開齋節節日簡介
開齋節
回歷九月一日至十月一日為齋月,十月一日為開齋節,在新疆地區稱為「肉孜節」。
❺ 回民的開齋節是什麼
開齋節也稱作肉孜節,是伊斯蘭三大宗教節日之一,是全球穆斯林的重大節日,在這天所有穆斯林的家庭都會齊聚在一起慶祝這個特別的節日,而且每年的齋月,穆斯林們都會戒齋一個月,直到開齋節。
一、開齋節的基本意義
開齋節是回族穆斯林對「爾德·菲圖爾」(阿拉伯語)的習慣稱呼。每年伊斯蘭歷9月是穆斯林的齋戒之月,凡符合條件的穆斯林男女,都要奉行一個月的齋戒,白天不進飲食,一月結束,望見新月,齋戒完成,次日即為開齋節。
二、開齋節的習俗
清晨起來,穆斯林們沐浴凈身,換上潔凈的衣服,開始在家中炸油香、饊子。上午,到清真寺參加會禮。禮拜後,還向老弱病殘和貧苦之人出散乜貼,因此開齋節又叫「濟貧節」。然後請阿訇為已故親人走墳,紀念亡人。走墳後,走親訪友,相互祝賀,邀請親戚鄉鄰到家,進行款待。回族穆斯林對開齋節特別重視,慶祝場面十分隆重,所以又叫「回民過年」。
回族將開齋節視為最大的節日,齋月在回族群眾心目中是一個最尊貴的吉慶之月,如果在這個月里做善事的話,就可獲得安拉成倍的酬報。入齋當天的凌晨四點左右,各個清真寺的師傅會到趕到邦克樓(宣禮塔)上打梆子,有的師傅更是不辭辛苦,挨門逐戶地敲打。人們聽到聲音後,起來洗臉、洗手、瀨口,做飯封齋。開齋節期間,每家都准備饊子、油香、課課、花花等富有民族風味和特色的傳統食品,同時還要宰羊、雞、兔等,做涼粉、燴菜等,互送親友鄰居,互相拜節問候。
❻ 回族的開齋節是怎麼過的
我們這都去清真寺禮拜,外面就是美食一條街,可以買好多好吃的,可熱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