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最近很火的敦煌照片有哪些
近日,一組以敦煌元素為主題的圖片,火爆了全網。圖中的涉及到的菩薩、迦樓羅等形象,以及空靈的背景音樂,讓人彷彿回到了千年前的大漠敦煌,耳畔依稀駝鈴響,美得不可方物。
滿壁風動,天衣飛揚。壁畫是用畫筆記錄的歷史,它的渾厚博大是無可比擬的,因此敦煌壁畫素有"牆上博物館"的美譽。
㈡ 敦煌壁畫素材在哪裡能找到 圖片以及背景故事
莫高窟佛像故事圖雙頭佛像
這個故事繪於第237窟西龕頂西披上的瑞像圖部分.不同瑞像之間用條帶圖案分隔.正中為"雙頭佛像",畫中佛像雙頭四臂,造型奇特,腳下兩角各有一人胡跪供養.此畫構思巧妙,想像豐富.僅用雙頭四臂就表現了故事的主題,是莫斯科高窟題記最清楚的一幅佛像故事圖.
遙遠的古印度犍馱羅國有兩個窮人,靠賣力氣打短工過日子。他們雖然貧窮,但都篤信佛教。他們看到有錢人家鑿窟塑像畫金佛,供養菩薩,心裡尋思:我們雖然一貧如洗,但敬佛的虔誠心意一點也不比那些有錢人差,我們沒錢鑿窟,但願有一天,能自己出錢請畫工在寺廟裡面一身佛祖的妙相。為了早日實現這個願望,他們起早摸黑,餐風飲露,節衣縮食,拚命幹活,辛辛苦苦地做了十幾年,終於各自積攢下一枚小小的銀幣。他們就想用這枚銀幣請畫工畫佛像,以實現自己的夙願。
這一天,一個窮人懷揣著錢興沖沖地尋到畫工家裡,請求畫工為他畫一幅佛像。他說:「好心的畫工兄弟,我早年在佛面前許下誓願,要為他畫一幅金像真容,為此我苦苦積攢了十多年,總算有了這一枚銀幣,」窮人從懷中摸出帶著體溫的錢幣放在畫工手上,誠懇地請求說,「富人有錢鑿窟易,窮人無錢畫像也難,也許我這一生再也無能力攢到更多的錢了,畫工兄弟,我只好來求您了。」畫工被感動了,他知道憑這枚小錢畫一尊佛祖金容,恐怕連買材料都不夠,但他答應了窮人的請求。
沒過幾天,另一個窮人也找到畫工家裡。他雙手捧著一枚銀幣,拜倒在畫工面前說:「聰明善良的畫工兄弟,這一枚小錢是我多年血汗掙來的,請您用它替我畫一身佛祖真容吧。作為酬金,我知道不夠,但我無法再掙到更多的錢了,為了了卻我的心願,我只有來求您了,佛祖會保佑您的,我也會永遠感激您的大恩大德的。」畫工聽了這個窮人的衷心傾訴,盛情難卻,也就應允了下來。
畫工是位丹青妙手,他就用這兩枚小錢買來石青、赭沙等顏料,施展他出神入化的彩筆,匠心獨運地構圖,把兩個窮人和他自己的虔心篤誠凝聚融入一幅小小的畫像中,他感到運筆從沒有像現在這樣圓潤流暢,構圖從沒有像現在這樣瀟灑俊逸。他靜心滌慮,揮舞手中的畫筆如行雲流水,酣暢淋漓,一氣呵成。一會兒,一幅鮮麗逼真的佛像出現在寺廟的白壁上,畫工看著自己剛剛完成的傑作,簡直不相信是自己的手筆,因為過去畫的神像從來沒有像現在這幅這樣莊重慈祥。
第二天,畫工請兩位窮人來寺拜佛看像,正巧,兩個窮人同時來到寺廟。畫工得意地指著他的新作說:「這就是你們要我畫的佛像,怎麼樣,還滿意吧?」兩個窮人看到牆上只有一幅佛像,他們互相看了一眼,心裡起了疑惑。兩個人心裡都在想:「是我花錢請畫工為我畫一身佛像,這身像怎麼能說是兩個人的呢?」畫工從他們的表情眼神里知道他倆心裡犯嘀咕,便對他倆說:「你們那麼楞著干什麼?坦率地說,你倆給我的錢都不夠這身像的材料錢,我們都是窮兄弟,理應相幫。我把你們的錢連同你們的虔誠都畫到像上了,把我的技藝和心意也溶化到佛像上了。如果我說的不是謊話,這像一定會變。」話音未了,佛像就顯了靈異,奇跡出現了,佛像身後真的煜煜閃爍,放射出千萬道金光,形成一輪很亮很亮的光環,隱隱約約地看到神像身子在徐徐分開,分成兩個一模一樣的佛像,影子卻聯結在一起,光彩奪目,金碧輝煌。過了一會兒,身子又漸漸地合二為一,形成兩個佛首共處一身的奇妙佛像。
兩個窮人親眼看到了佛祖的神力,急忙五體投地,頂禮膜拜,更加虔心情佛。他們非常高興,因為佛祖感應到了他們真誠純潔的心,哪怕只是花了一枚小銀錢。他們感激畫工兄弟的情誼,贊嘆畫工高深莫測的神奇技藝。從此,三人結成了好朋友。
小沙彌守戒自殺
從前,有一位虔誠信佛,欽敬僧尼的老人,他有一個正值年少的獨生兒子,他尋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行善修身,莫如佛門,於是一心想讓兒子皈依佛門。
老人四齣尋訪,精誠所至,終於被他尋訪到一位佛法深廣、持戒嚴律,道行高卓的和尚,老人領著兒子去見和尚,請求收留他的兒子為徒。和尚見少年眉清目秀,鼻直口方,既憨厚又聰靈,是一個能出家修行,靜心悟禪的好胚於,內心十分喜愛,便一口應允了下來。和尚親自為少年削發剃度,講經授課。不久,老人的兒子就正式成為沙彌。在和尚的悉心教誨下,小沙彌漸漸領會了佛教真諦,造詣漸深,尤其在修持戒律方面,能超脫紅塵,摒棄七情六慾,心如枯井,一心念佛。
和尚所在廟宇的飲食之需,由城裡一個有錢的施主供給,一日三餐施主派人按時送來,陰晴寒暑,年年月月從不耽擱。有一天,施主的一個朋友請其全家老少、奴僕侍妾作客。施主推辭不過,只好答應了。但是,全家去赴宴,留誰看家護院呢,留童僕婢女又不放心。正在憂慮為難之中,施主的女兒問道:「父親去作客,難道還有什麼為難的事嗎?」??
「我們都去作客,留誰看家呢?」父親憂心仲仲地說。
「這有何難,父母盡可率全家放心前去,我在家看守即是。」女兒爽快地答應說。
於是,施主十分高興,帶了全家到朋友家去了。施主女兒獨自一人在家。
施主臨走時一高興,竟忘了囑咐女兒給寺廟里送飯。夕陽西墜,晚飯時刻已過,和尚肚子空空,耐不住飢餓,便吩咐小沙彌去施主家取食。和尚再三告誡小沙彌要棄絕一切俗念,入人家乞食,切勿貪圖聲色,要嚴守佛家戒規,以免敗壞佛門聲譽,墜入地獄。小沙彌恭耳聆聽,諾諾而退。
施主女兒獨自一人倚窗而思,情竇初開的少女隱隱感到春心的萌動,臉上腮邊的潮紅。庭院里花花草草,奼紫嫣紅地開遍,蝴蝶雙雙翻飛,雲雀對對啁啾著向藍天飛去。她卻體會到從未有過的孤獨和寂寞,十六歲了,她渴望著生活中美好的未來,她哀怨自己的父母親,不體諒女兒心思,偌大一所庭院,到處聲息悄然,只有子然一身,她憧憬著朦朧的神秘迷人的愛情。
忽然,一陣輕輕的敲門聲打破了這寧靜。
「是誰啊!」她怯生生地問。
「是我,小沙彌,來取施主布施的飯食。」
閨房寂寞中的少女突然聽到一位青年男子的聲音,一種不可言喻的感情湧上心頭,她迅速地開了門,一個文雅、俊秀的小沙彌站在她面前,她溫柔地低下了頭,懷中像揣著頭小鹿,突突地歡跳不停。小沙彌也想不到施主竟是一位漂亮的姑娘,一下子手足無措,臉紅耳赤起來。
「施主」,小沙彌彬彬有禮地說,「師父見天晚仍沒有人送飯,派我來求取。」他像背書似的囁嚅著,心裡默默告誡自己不要忘了戒律和師父的囑咐,眼神獃獃地盯住腳尖,頭也不敢抬。
「快請進來呀!」少女的心像歡快的春風,她掩飾不住自己內心的欣喜和對這個英俊小沙彌的愛戀,「啊,一定是神靈的旨意,憐憫我孤孤單單,好不寂寞,安排個這么可愛的小沙彌來到我面前。」盎然的春意使少女忘情,她用纖纖五指拉住小沙彌的手:「沙彌哥哥,一定餓壞了吧?我們俗人家事情多,家父去作客,競忘了給你們送飯,恕罪、恕罪!」小沙彌被少女的率真勇敢弄得耳熱心跳,不由自主地跟著少女走進門里。少女一陣風似地去了,一會又輕捷地飄回來,端來滿缽香飯,滿缽菜餚,拂動的空氣中彌漫著少女芬芳的氣息,沙彌心裡一陣悸動。少女用充滿柔情的雙眸細細打量著小沙彌,呀,多麼漂亮的小和尚,面孔白凈,前額寬寬,濃眉漆黑,嘴鼻有稜有角,透出一股陽剛之氣。她白皙的臉上透出一陣陣紅暈,淺淺的笑靨在顧盼間顯得更加嬌媚醉人,她感到自己青春的美麗,哪個妙齡少女不善懷春,誰個青年男子不善鍾情?她感到自己憧憬的幸福就在眼前,她深深愛慕面前這個稚氣、可愛的小沙彌。
「小沙彌哥哥,青春多麼美好,春宵多麼短暫,我們來到了這人世間,難道就是為了遁入空門,在青燈古佛旁忍受孤寂的長久的折磨?人間有這許多恩恩愛愛,大自然又多麼絢麗多彩,你這么年輕漂亮為什麼一定要在佛門中悄悄逝去這難得的人生和寶貴的青春?我的父母出外作客,家中只有我和你,難道我們不能……少女說到這里打住了,那一低頭的溫柔,像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小沙彌被少女的純真感動了,他覺得,渾身躁熱,他緩緩抬起頭來,眼睛裡閃爍著熱情的光輝。少女情不自禁地緊緊抓住小沙彌的雙手說:「我愛你,你也愛我,一定的,讓我們永遠在一起吧。」
突然,小沙彌看到廳堂的佛龕上身披金光的佛祖妙相,似一股清泉從心頭流過,他清醒了,他想起了佛門戒律,想起了師父的教誨,想起了自己立下的誓願,恪守戒律,決不被色相所惑。但是,這姑娘那樣純真,那樣聖潔,我豈能傷害她,我只能以一死來表明自己的心跡。想到這里,小沙彌內心萬念皆消,他平靜地對少女說:「你的情意我知道了,但你必須先為我打掃好一間靜室,允許我向佛祖懺悔後再和你相親。」
「你答應了!太好了。」少女興奮得聲音都發顫了,她迅速地打掃好一間靜室,對小沙彌說:「你趕快進去仟悔吧,我在門外等你。」
小沙彌走進靜室,面對西方,焚香祝禱:「大慈大悲的佛祖啊,我立志修行,立誓不違戒律,但我也不忍傷害少女,唯有一死,捨身求法,請佛祖恕罪。」說罷,他刎頸而死。
少女在靜室外耐心地等待,總不見小沙彌出來,她忍不住呼喚了幾聲,但室內一片死寂,她心中害怕,慌忙推門進去,一副慘不忍睹的情景把她驚呆了;小沙彌自己割斷了喉管,鮮血還在汩汩地流。她既怕又羞,暈倒在地上。
晚上,施主攜全家人從朋友家回來,他叫了半天門,不見女兒出來開門,心中疑惑,急忙令僕人翻牆進去,打開大門。全家進得院門,分頭尋找姑娘,發現她披頭散發、滿面淚痕地倒在小沙彌的屍身旁,眾人大吃一驚,忙將她喚醒。施主擔心女兒受凌辱,趕緊詢問。少女一時難以啟齒,若說沙彌越軌,誣陷清白,天理難容,事情到了這般地步,瞞是瞞不住了,小沙彌獻出了生命,我還怕什麼羞呢。想到這里,她抽泣著說出了事情始末,並表示為了小沙彌的堅貞守戒,她情願接受任何嚴厲的懲罰。施主聽了感嘆唏噓不已,他對女兒說:「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小沙彌修成正果,歸天去了,你不必驚恐憂傷。國家有法度;若有沙門殆在俗人家,俗人出金錢一千。我們拿一千金錢去贖罪吧。」
國王聽了跪在殿前的施主父女的陳述,深深為小沙彌的潔身持戒的事跡感動,國王親率大臣到施主家禮拜小沙彌的屍身,並告諭全國為小沙彌舉行國葬。全城百姓擁上街頭,爭相觀看,廣場上華麗的七寶香車載著小沙彌的屍身,侍臣們鳴鑼擊鼓,僧侶們圍隨香車前後,少女站在高台上。國王指著少女對全體臣民和僧侶們說:「這姑娘年方二八,國色天姿,沉魚落雁,世人誰不動情?而此小沙彌年紀輕輕,卻能超凡脫俗,不為色迷,嚴守戒律,以身殉教,世人誰不欽敬,」人們聽了,無不感嘆,敬仰小沙彌的虔心篤誠。
須達拿布施濟眾
古時候,葉波國有個太子名叫須達拿,立個暫言;金銀珍寶、衣物用品等,只要他有的全布施世人。因此,美名傳遍天下。
國王有頭白象,力大無窮,能頂過六十頭普通白象。每與敵國交戰,都大獲全勝,視為鎮國之寶。敵國屢遭遇慘敗,總不甘心。聞知太子樂善好施,乘機用用重賞招募了八個婆羅門,給足了錢財,前往葉波國向須達拿太子討要白象。
須達拿見八個婆羅門異口同聲要求施捨白象,暗想:白象是父王的心愛之物,鎮國之寶,若施捨給別人,自己就會失去了太子的地位,成為國家的罪人。但又一想:自己不能違背誓言,失信於民。於是毫不猶豫地把白象施捨給婆羅門。八個婆羅門得到白象,高興得手舞足蹈,怕國王反悔,騎上白象火速回去了。
失去白象,大臣們心急如焚,憂心忡忡,便向國王奏報說:「太子施捨無度,國度已空。現在又把寶象送給了敵國,若起戰爭,如何是好?」
按本國刑律,太子送象與人,應挖掉眼睛,砍掉手腳。國王雖然生氣,但對太子也難施酷刑。便下命將太子一家驅逐出王城,到遠離王城六千里的檀特山去悔過自新。須達拿無話可說,帶著妻子曼坻和一雙兒女辭別父母,將所有財物又施於世人,才趕著馬車,出了王城。
人們聽說太子要離開王宮,紛紛前來相送。太子與眾人依依惜別,酒淚而行,走了半天,停在樹下休息。這里,來了幾個婆羅門討馬,太子立即把馬送給他們,自己拉車繼續前行。走了不遠,來了幾個婆羅門討車,太子又把車送了人。就這樣,一路上他把全家人穿的衣服,隨身帶的錢財,全部施捨給了婆羅門,變成了一無所有的窮光蛋。
帝釋天見太子如此廣行布施,想再次試探他的誠意,也變成了一個奇醜無比的婆羅門,來到太子面前說,「常聽人說你樂善好施,有求必應,請把你的妻子施捨給我吧,我是個光棍。」
「可以.」太子滿口應承,並讓曼坻立即跟上這個奇醜無比的婆羅門走。帝釋天領著曼坻走了不遠,又轉回來,把她交給太子,顯出真身,說:「你信守誓言,廣行布施,品德至高無上,連我也自嘆不如!你一心修煉吧,你兒女會回到王宮的,到時候國王會派人來接你回去。」說完,忽然不見了。
後來,丑婆羅門夫婦百般折磨須達拿的兒女,但還不順心,便牽到王城的集市上去賣。帝釋天引導婆羅門把兩個孩子賣進了王宮。國王見兩個
孫子吃盡了苦頭,並得知太子夫婦的下落,派大臣進山,迎太子回國。全國臣民擁戴太子為國王。敵國被太子的善施行為所感動,主動送白象
以示悔過。從此兩國和好,永無戰事。須達拿布施不休,直至成佛。
這個故事繪於莫高窟第419窟人字形窟頂東面。通過太子施象,被逐、行前布施、途中施馬、施車、施衣物、人山修行、山中施子、施妻等連環畫面,細致入微地表現了須達拿太子樂善好施精神。這幅連環畫,情節生動,構圖巧妙,繪畫精細,主題突出,是莫高窟同一題材內容最豐富的故事。
張騫出使西域
阿修羅的故事
一、乘象人胎
古時候,波羅奈國疆域遼闊,物產豐富,人口眾多。國王凈飯王賢德善良,王後摩耶夫人性情溫和,深受百姓尊重。只是國王夫婦老邁年高,膝下無有兒子,不免憂心忡忡。
盛夏的一個中午,驕陽似火,天氣悶熱。王後摩耶夫人燥熱不安,來到後花園菩提樹下的涼亭內乘涼,躺在床上不知不覺睡著了,進入甜蜜的夢鄉。她夢見一頭白象腳踏白雲,飄然而來,一個活潑可愛的小男孩坐在象背上笑著。白象從天空徐徐而降,落在床前。小男孩突然從象背上跳下來,從右肋下鑽進夫人的胎中。這時,白象大吼一聲,踏著白雲上了天,王後猛然驚醒了,把夢中之事告訴了凈飯王。國王不知吉凶,請來一位相師圓夢。相師說:「小孩乘象人胎,是瑞祥之兆。恭喜王後身懷喜孕,恭喜國王有了太子!」國王聽後大喜,重賞了相師。
二、樹下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