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感人故事
志願軍戰士宋阿毛的絕筆詩
1950年11月8日,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二十軍奉命分三批緊急入朝參戰。當時二十軍長期駐防江浙地區,部隊只配發了華東地區穿著的夾衣和夏季軍裝,按照原定計劃,入朝所需物資裝備統一集中在沈陽、梅河口一線補充,由於入朝命令忽然提前,打亂了補給計劃。
二十軍先期入朝的志願軍官兵,身穿夾衣軍裝,甚至有的部隊還穿著夏季軍裝,在零下40多攝氏度的高寒地區和武裝到牙齒的美軍展開一場殊死較量。
1950年11月28日,在長津湖戰斗中,我五十九師一七七團六連奉命固守死鷹嶺高地,配合第二十七軍阻擊南逃之敵。
死鷹嶺阻擊戰打響了!
兄弟部隊的官兵發現,敵人於死鷹嶺下順利南逃,而固守在死鷹嶺高地的官兵未放一槍一彈。他們憤怒地派出一名參謀到死鷹嶺高地查問原因。
當這名參謀沖上死鷹嶺高地時驚呆了:六連的125名官兵一個個身著薄薄的夏季軍裝,持槍俯卧戰壕,保持著戰斗姿勢,全部凍死在死鷹嶺高地上,彷彿是一群隨時准備躍然而起的冰雕……
後來,戰友們在六連上海籍戰士宋阿毛身上發現了一首絕筆詩(原詩附後)。
司偉寬、張振興
絕筆詩
我愛親人和祖國
更愛我的榮譽
我是一名光榮的志願軍戰士
冰雪啊!我決不屈服於你
哪怕是凍死,我也要高傲的(地)
聳立在我的陣地上
Ⅱ 宋阿毛絕筆詩現在在哪
宋阿毛為志願軍第20軍第59師第177團1營6連戰士。
1950年11月28日,長津湖戰役打響的第二天,志願軍第20軍第59師第177團1營6連,奉命攻擊柳潭裡以南9公里的死鷹嶺,阻擊美軍陸戰1師南逃。然而在零下40攝氏度的極端嚴寒下,全連125名官兵全部凍死在死鷹嶺陣地上。
Ⅲ 歷史上有哪些讓中國人心酸、心痛的事
歷史人物: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
生平簡介: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提倡「美政」,主張對內舉賢任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齊抗秦。因遭貴族排擠毀謗,被先後流放至漢北和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攻破楚都郢,屈原悲憤交加,懷石自沉於汨羅江,以身殉國。
有的人政治、愛情、生活都成功,我們說他是人生贏家。有的人政治、愛情、生活都失敗,我們說他比成功更偉大。
譬如屈原。
為屈原覺得遺憾,是因為屈原的一生,是被庸俗之輩包圍著的一生。他的時代他是小眾,不被理解,反被誣蔑。所以他不能活,只能在死亡中自我完成。屈原生活在骯臟、殘暴、卑鄙的政治環境中,被排擠、誹謗、侮辱,然而創作了《離騷》這樣的作品。優雅高潔,像是現代的交響樂,起伏流動,彷彿在飛翔。
《離騷》三百七十句,他若不以死殉道,會不會能多添幾首?
香草美人、氣度雍雍。
我替他遺憾,但我相信,屈原寫詩時,一定知道,他終將永垂不朽。
Ⅳ 求一張圖片 抗美援朝時期,一名志願軍戰士在雪地上寫的一段話。
志願軍戰士宋阿毛的絕筆詩
絕筆詩
我愛親人和祖國
更愛我的榮譽
我是一名光榮的志願軍戰士
冰雪啊!我決不屈服於你
哪怕是凍死,我也要高傲的(地)
聳立在我的陣地上
Ⅳ 英雄故事(要沒聽說過)
1950年10月10日周恩來在蘇聯獲承諾先進武器和技術支援建設後,派出兩百多萬至三百多萬中國最優秀的軍人作為「志願軍」前往朝鮮與聯合國軍隊開戰。
傷亡百萬的數字早在N年前就有公布,當時我朝官方沒承認也沒否認。之所以非戰斗傷亡遠遠高於正常水平,其根本原因是後勤補給不足,對於出國戰爭的後勤補給的困難被低估了,准備不足。
不過不光怎樣,步兵師對抗機械師打成這樣已經不錯了,這還多虧了朝鮮半島少平原多山嶺的地行,美軍的機械師得不到充分的發揮。 戰役的經過幾乎是第三次戰役加第四次戰役的翻板,戰役的第一階段主動進攻,結果和第三次戰役一樣,佔了城地,沒殲滅對方多少兵力。第二階段是再次進攻後轉入防禦,這回又吃了第四次戰役那樣的苦頭,面對具有優勢火力和機動力的美軍反擊,損失超過了第四次戰役。美軍在第五次戰役中的表現卻顯得成熟,先以迅速的撤退消耗中國軍隊的糧彈,再以快速有力的反擊殺傷對手的有生力量,連橫城反擊戰那樣的機會也沒給對方留下。 三兵團180師的折損是發動第五次戰役的直接惡果,折損180師主要責任在三兵團指揮部。三兵團是輪番作戰的新部隊,兵團司令王近山對朝鮮戰爭的特點沒有切身感受,拿著國內戰爭時的經驗來指揮作戰,尤其要命的是驕傲自滿,戰前滿不在乎地說:就美軍那點兵力,還不夠一場淮海戰役打的。 第三次戰役結束後,第9兵團主力因為在長津湖戰役中傷亡巨大,仍留在元山休整;第3、19兵團在入朝途中,尚未抵達前線。志願軍的一線部隊僅38、39、40、42、50、66軍,共6個軍21萬餘人。而且連續2個半月的進攻,也讓志願軍各部隊異常疲勞。其實作為前線指揮官,彭德懷清楚了解美軍實力受損並不嚴重,原先是連發起第三次戰役都不同意的,三次戰役打完後更是出現前面所述的對戰局的極度憂慮 .砥平里戰斗是志願軍人海戰術的典型之作。集合3個軍的4個主力師(而不是什麼8個團)5萬餘人,力圖包圍全殲砥平里的美軍一個加強營(不是一個團) 加一個法國營,加上一個炮兵中隊,一個坦克中隊,共4千人。5萬對4千,若在國內,沖鋒號一吹,2小時就解決戰鬥了。可這次志願軍碰上了硬釘子。 美軍這個營和法軍均是職業軍人,被圍後並不慌亂。在美軍中校營長指揮下,全部火力搭成一個環形圈,榴彈跑,坦克炮對付志願軍外層後續兵力,重機槍,擲彈筒,沖鋒槍構成內層火網,火力遠近搭配,密不透風,結果讓志願軍摔了大跟頭。 看看志願軍是如何進攻的吧,用一個當年參戰美軍士兵的描述「當夜幕降臨,四周響起了凄厲的軍號聲,他們(指志願軍) 從地平線滿山滿谷地湧出,不畏生死地往前沖。。。他們一排排地象麥捆子似的被機槍火力擱倒,後面又一排排地往上沖,又被擱倒。。。我們的機槍狂吐著火焰,槍管打紅,臂膀打酸,看著滿坑滿谷的屍體,我對自己說,my God! 這不是戰斗,這簡直就是屠殺」 。 戰斗結果,志願軍4個主力師強攻2晝夜,全被打殘,傷亡超過1萬5千人,而美軍傷亡才幾百人。戰斗到後期,美軍竟敢突出包圍圈,反擊傷亡慘重,兵無鬥志,匆忙後撤的志願軍。據美軍統計,志願軍沒來得及帶走或掩埋的戰場遺屍就有4千多具。 砥平里戰斗讓志願軍的人海戰術徹底破產,讓志願軍戰場指揮員們明白了以往的軍號一響大部隊一沖就解決戰斗,不再顯靈。盡管志願軍高層還在不顧死活地籌劃大戰役,但前線的軍長師長們已信心不足,不敢再象一、二次戰役那樣猛沖猛打大膽穿插,而是左顧右判,動作遲疑,不敢與美軍大部隊正面強攻,結果第4,第5次戰役均告失敗,傷亡慘重,被美軍打回了三八線以北。後來志願軍總算找到了對付美軍的辦法,那就是利用朝鮮北部的山地形勢,挖坑道死守,讓美軍來耗力仰攻,反正我不怕人員傷亡,有的是人,你美軍就耗不起。但志願軍再也無力進攻,把美帝趕下海也成了一句空話,直耗到停戰。 【轉載】志願軍戰士宋阿毛的絕筆詩
1950年11月8日,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二十軍奉命分三批緊急入朝參戰。當時二十軍長期駐防江浙地區,部隊只配發了華東地區穿著的夾衣和夏季軍裝,按照原定計劃,入朝所需物資裝備統一集中在沈陽、梅河口一線補充,由於入朝命令忽然提前,打亂了補給計劃。
二十軍先期入朝的志願軍官兵,身穿夾衣軍裝,甚至有的部隊還穿著夏季軍裝,在零下40多攝氏度的高寒地區和武裝到牙齒的美軍展開一場殊死較量。
1950年11月28日,在長津湖戰斗中,我五十九師一七七團六連奉命固守死鷹嶺高地,配合第二十七軍阻擊南逃之敵。
死鷹嶺阻擊戰打響了!
兄弟部隊的官兵發現,敵人於死鷹嶺下順利南逃,而固守在死鷹嶺高地的官兵未放一槍一彈。他們憤怒地派出一名參謀到死鷹嶺高地查問原因。
當這名參謀沖上死鷹嶺高地時驚呆了:六連的125名官兵一個個身著薄薄的夏季軍裝,持槍俯卧戰壕,保持著戰斗姿勢,全部凍死在死鷹嶺高地上,彷彿是一群隨時准備躍然而起的冰雕……
後來,戰友們在六連上海籍戰士宋阿毛身上發現了一首絕筆詩(原詩附後)。
司偉寬、張振興
絕筆詩
我愛親人和祖國
更愛我的榮譽
我是一名光榮的志願軍戰士
冰雪啊!我決不屈服於你
哪怕是凍死,我也要高傲的(地)
聳立在我的陣地上
Ⅵ 戰爭里保持有哪些震撼的照片
1951年6月9日,一名韓國女孩背著她的弟弟在Haengju地區逃難,她獃獃的望著鏡頭,而她的身後,是一輛行進中的M-26重型坦克。
Ⅶ 為什麼電影《金剛川》里的橋炸不斷
已經是志願軍的老兵了,身邊的同志都是來自世界各地,說著各地區的方言和家鄉方言。你們連長說的是土話,根本聽不懂他在說什麼。午跟隨大部隊來到金剛川。這條河有4米深,到處都是暗流。你必須在早上五點之前過河,然後到達金城。河上只有一個簡單的工程師木橋。
,隱藏在水中的延時炸彈爆炸了。你脾氣暴躁的連長江西死了。
另一邊的炮兵班也跑了出來。你仍然不知道他們是誰,他們叫什麼,只知道他們是你的戰友,暴露自己,保護你的過橋,你這輩子再也見不到他們了。
橋梁象徵著紐帶、前進的道路和通向勝利的過程。對你來說,一個要去金城進行決戰的士兵,你在橋的這邊,最後的勝利就在那邊。但你面對的是一場交戰雙方懸殊情況下的現代戰爭。你的對手全副武裝,講述了「無敵」神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