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長壽的菩提山垂直距離有沒有兩百米
長壽的菩提山垂直距離超過百米。
重慶長壽菩提山海拔598米,位於長壽北部新城中心,此山巍峨壯麗。山頂中凹,似一盂仰置。山上築寨,寨中有廟。
寨上井水永不枯竭,其味甘美。相傳中國禪宗初祖菩提達摩曾雲游於此,傳揚禪宗佛法。自達摩卓錫,距今已有1500年禪脈。北宋初葉,寺廟初創,至今已逾1000年。
重慶長壽菩提山景點介紹:
1、菩提寺。
復建的菩提寺坐西朝東,五重大殿全為實木結構;寺內一百餘座菩薩造像全部用名貴木材精工雕塑而成。
其中,菩提達摩造像高5.9米,用整塊金絲楠陰沉木雕塑而成,國內罕見;千手觀音造像,用檀香木雕成,亦為稀世珍寶。菩提寺周的摩崖石刻,講述達摩生平經典故事,依勢賦形,精美絕倫。
2、菩提聖燈。
歷史上由明僧大智鑄鐵柱1根,長16米有餘,高插峰頂,燃燈於上,夜間燈光四射,遠近可見。「菩提山上燈一盞」的詩句,迄今縣人老少皆知。其燈柱雖已早廢,但燈桿堡的地名猶存。
復建一新的菩提聖燈,是世界上唯一的塔式佛教聖燈。七層佛塔,通高37.530米,塔頂由蓮花寶座、寶瓶、牟尼珠構成,配以七彩激光射燈,華光四射,是傳統建築與現代科技的完美結合。
據悉,這是長壽繼長壽湖旅遊文化景區、長壽菩提古鎮之後傾力打造的最大旅遊文化景區之一。與長壽湖旅遊文化景區、長壽菩提古鎮形成三足並立、互相依襯的局面,為長壽旅遊文化的鼎盛奠定了基石。同時,長壽菩提山文化旅遊景區的盛裝開放,也為重慶近郊旅遊增添了一個新的去處。
⑵ 關於菩提山大門的資料
菩提山是長壽老八景之一,歷史上由明僧大智鑄鐵柱1根,長16米有餘,高插峰頂,燃燈於上,夜間燈光四射,遠近可見。"菩提山上有燈一盞"的詩句,迄今縣人老少皆知。重慶市長壽區(菩提山文化公園)風景區在2017年5月正式被國家旅遊局批准為國家4A級旅遊風景區。
菩提山由西山之望軍山蜿蜒至八顆鎮分水嶺,過麻柳沖岩向東南行四公里,有一山突起,海拔598米在渡舟鎮境內,距縣城5公里。巍峨壯麗,山有寨,寨有井,井水永不枯竭,味之甘。
長壽菩提山大牌坊位於菩提山文化旅遊景區入口公園大門口,高15.8米,寬25.86米,採用花崗石材,「三間四柱」造型,以長壽文化為創意內容。
牌坊中門頂牆面刻有晏濟元(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重慶國畫院名譽院長,百歲老人)絕筆書法「長壽菩提山」。正大門有兩幅楹聯,中門楹聯「一葉一菩提一山一世界古寺輝光大同夢;滿天滿般若滿地滿樂溫聖燈照徹長壽緣」是集趙朴初(原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傑出的書法家、著名的社會活動家)的真跡。」側面楹聯「聞老祖移山暫駐,地種慧根,禪那長滋無量壽;願諸君覺路早登,景如示相,菩提善度有緣人」。
長壽區菩提山在渡舟鎮境內,距縣城5公里。其山由西山之望軍山蜿蜒至八顆鎮分水嶺,過麻柳沖岩向東南行4公里,有一山突起,海撥598米,名菩提山。此山巍峨壯麗。山頂中凹,似一盂仰置。山上築寨,寨中有廟。寨上井水永不枯竭,其味甘美。
明代正德丁卯(1507年)春二月,縣進士戴錦認為「東則日出而光臨曰晶(縣東有晶山)西則日入而光射之曰晶。晶、晶二字實天造使然,若山名菩提,無其意義,應更名為晶山。」從此,菩提山又名晶山。戴錦游罷賦詩一首,詩雲:天畔浮光結一山,山巔佳氣動江關。雲牙漱雨寒仍碧,石發梳青老未斑。策馬拂煙尋勝跡,覓龍分水滌塵顏。高名自應垂千古,豈在空門兩字間。
⑶ 長壽菩提山的塔叫什麼
長壽菩提山的塔叫文峰塔,是重慶市長壽區城近郊5公里處的八角七層亭閣式佛塔,由塔基和塔身兩部分組成,通高38米,建於清代同治5年(公元1866年)。是新時期長壽「八景」之一:黃峽塔影。
長壽文峰塔為八角七層亭閣式佛塔,由塔基和塔身兩部分組成,通高38米。塔基為青石砌成高約2米的八角平台,每角輪廓處,均由一頭頂蓮花、腳踩浪漫色彩。塔身為磚石結構,下大上小呈錐狀,宛如巨筍插雲霄。全塔共為七層,每層之間設有石級盤旋相連。每層均設有龕,龕內供有神像一至數尊。並設有窗孔通風採光,亦供遊人臨窗眺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