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帥哥圖片 > 大海湖泊圖片高清

大海湖泊圖片高清

發布時間:2023-05-12 17:50:26

❶ 江海湖泊、草原沙漠、高原戈壁,你最喜歡哪種景色

走過風景里,草原是我心中最美最喜歡的景色。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遼闊無垠的草原帶給人的是大自然壯闊的美麗、野性的美麗。

在這里你可以策馬奔騰,飛馳在芳草萋萋中,體會不一樣的快感;你也可以漫步在草原深處,感受草原的一望無際;

你也可以躺在草叢中放空思想,聞著花香,望著藍天,沉醉在難得的孤獨與寂靜;你還可以深夜在草原上仰望碧藍的星空,體會別樣的浪漫。去草原感受吧,你會喜歡上它。
可以行走的美麗草原很多,新疆的那拉提草原、喀拉峻草原、昭蘇草原、巴音布魯克草原,內蒙的呼倫貝爾草原,都是能給你帶來非凡感覺的聖地。

在一望無垠的草原沙漠,策馬奔騰,一個想法,向前向前

在不同的季節,我喜歡不同的風景,江海湖泊,最好是在夏季,海邊吹海風,洗海澡。江邊撿石子打水漂。湖邊垂柳下散步。溫馨浪漫。泊最好在秋季,蘆葦邊撿鴨蛋,哈哈。

草原也是夏季,秋季好,策馬奔騰。住蒙古包和奶酒。沙漠春天和秋天可以,夏天太熱。站在沙漠山丘頂上,穿著飄逸的長裙,戴個遮陽帽照個相,估計會很有一種特別的美。高原春,夏,秋都可以。春天冰雪融化,植被長出嫩芽,夏天各種小野花也別有一番風致。秋天有各種小動物增加了靈氣。

茫茫戈壁灘,讓人想到風力發電,整齊一排排的轉動輪葉,補充著電粗旁能。無論春夏秋冬都有靈氣。

大家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時間地點旅行,相信都不會讓你失望的。都是獨特的美。

您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相比草原沙漠、高原戈壁,我更喜歡江海湖泊的景緻。

一、色彩豐富。 草原沙漠、高原戈壁色彩單一乏味,易引起審美疲勞,而江河湖海隨季節、天氣、水裡的微生物而呈現出不同色彩。它可晴時清澈透亮,雨時昏黃渾濁,在陽光下,有的湖面可由遠及近呈現出深藍、淺綠、淡藍等不同層次的顏色變化。而且江河湖泊可與周圍山石、植被共同構成景觀。春天蔥郁的森林、絢爛的山花、碧綠的湖水,冬天白雪皚皚的山峰、結冰的湖面,都是一場場色彩的盛宴;

二、景緻多樣性。 沙漠永久荒涼,印象中的戈壁更是一片荒灘,一年四季,毫無變化、缺少生機。而江河湖海浩瀚無垠,生機無限,時而平靜無波,時而奔騰不息,平靜時讓人柔情滿溢,奔騰時使人激情澎湃。與沿岸風光共融共生,帶給人們四季不同的體驗。

三、江河湖海蘊含了豐富的人生哲理,引人深思。江河湖海非常象人生的某個歷程,年少時候象小河,泉水叮咚,不知前路險阻,不管日升月落,只管一路歡快地向前,要去匯入大江大海。長大了,路上波折多了,要沖破阻礙,要發出自己的聲音,象浩盪的江河,憤怒著,撕扯著,也掙扎著,拚搏著,只為前方的目標。待一切塵埃落定,老之將至,內心平靜安詳,宛如波平如鏡的湖面,浩瀚無垠的海洋,人生一路的悲喜哀愁都沉澱到內心深處,不示人前,不與人言。象包容一切的湖海,水面下才是一個它們的寶庫,是別於水面上的另一個富饒的世界。

您好很開心回答您的問題,根據您的提問,我有些個人建議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我都喜歡,因為這都代表了 旅遊 資源的三個重要州凳辯特性,如果要選最好,我更喜歡江海湖泊。因為,水是一切生命之源,是構成江河湖泊的最基本元素,江河孕育了人類,人類 社會 的文明,起源於江河文化,人類 社會 的發展積淀江河文化,江河文化反回來,又推動人類 社會 的發展。所以,江河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人類和江河息息相關。我們國家更是一個江海湖泊資源豐富的國家,有被稱為「中華水塔」的三江源,有世界著名的河流,長江和黃河。還有我國最大的內陸鹹水湖泊「青海湖」,最大的淡水湖泊「鄱陽湖」以及有全國「魚米之鄉」和「八百里洞庭」浩盪氣勢的第二大淡水湖泊「洞庭湖」。

戈壁,草原,大海,湖泊我都去過,我個人更喜歡戈壁和草原,女孩子大多喜歡大海湖冊缺泊,但我是純爺們[捂臉],喜歡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感覺,戈壁沙漠也不錯, 探索 神秘和未知……

都喜歡。

我個人比較湖泊,因為在湖邊長大,但如果有機會,也想去看一看祖國的各個不同地域的風景

我本人喜歡 旅遊 喜歡玩,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答案是我喜歡草原沙漠,為什麼呢

江海湖泊:我都看過,因為我是旱鴨子,小時候也喜歡河,去學習游泳,害怕,考試的時候是憋著一口氣又到了對面,所以至今不會游泳,大海嗎,都說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事實上海邊的房子環境潮濕,再說了我也買不起。說道湖,還行,蘇州市的太湖三百(白魚、銀魚和白蝦)很棒,很愛吃,但是烤羊腿它不香嗎。

高原戈壁:很少去,高原上氣候不好,空氣稀薄,我比較受不了缺氧的感覺,戈壁呢比較荒涼,寒冷。身體不舒服,自然讓人心情涼涼滴,偶爾去挑戰下自我,還是可以的,談不上太喜歡。

草原沙漠:草原上有牛馬成群,草原一馬平川,又寬廣又平坦,溫暖適宜,嫩綠色得草原覆蓋著大地。草原上,氈房點點,炊煙裊裊,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底現牛羊。想想都美,如果騎上一匹駿馬,帶著心愛的人馳騁,是何等的幸福,是多麼的心曠神怡。再說沙漠,總有總神秘的感覺,害怕又期望,不由得心中嚮往,嚮往自己能盤沙越丘,尋找那神秘的綠洲,我喜歡在草原的那達慕馳騁,在沙漠的阿拉善英雄會越野。

以上就是我自己對這個問題的分享,希望對你有所幫助,謝謝。

❷ 五大淡水湖的資料和圖片

北美洲中東部的五大湖——蘇必略湖、密西根湖、休倫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是該大陸也是地球上的最大自然景觀之一。雖然俄羅斯的貝加爾湖容量最大,但五大湖總面積約245,660平方公里(94,850平方哩),為世界上最大淡水水面,比英國國土面積還要大。流域面積約295,800平方哩(包括大湖本身面積和與其有關的水道流域面積),南北相距約1,110公里(690哩),西自蘇必略湖東抵安大略湖約1,384公里(860哩)。除密西根湖外,其餘四大湖均為加拿大與美國之間的天然國界。
在加拿大和美國交界處,有五個大湖,這就是聞名世界的五大淡水湖。它們按大小分別為蘇必利爾湖、休倫湖、密歇根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除密歇根湖以外,其它四個為美國和加拿大共有的。
五大湖總面積約245660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液態淡水水域。五大湖流域約為766100平方公里,美國佔72%,加拿大佔28%。南北延伸近1110公里,從蘇必利爾湖西端至安大略湖東端長約1400公里。湖水大致從西向東流,注入大西洋。除密歇根湖和休倫湖外水平面相等外,各湖水面高度依次下降。
五大湖是始於約100萬年前的冰川活動的最終產物。現在的五大湖位於當年被冰川活動反復擴大的河谷中。地面大量的冰也曾將河谷壓低。現在的五大湖是更新世後期該地區陸續形成許多湖泊的最後階段。 五大湖水面遼闊,對氣候有明顯的調節作用。
自然特徵五大湖區和其流域
(1)地形。五大湖大致自西向東流,注入大西洋。除密西根湖和休倫湖外,各湖海拔逐一降低,造成逐漸加快的流速。
蘇必略湖周邊為安大略省、上密西根半島、威斯康辛州和明尼蘇達州,是最北和最西的湖,可視為該水系的源頭。平均深度148公尺(487呎),為最深湖,海拔183公尺(600呎),通過聖瑪麗斯河注入休倫湖,平均流量2,141立方公尺/秒(75,600立方呎/秒)。
密西根湖位於蘇必略湖南部,周邊為上、下密西根半島、印第安納州、伊利諾州和威斯康辛州。平均深度84公尺(276呎)。水面平均海拔176公尺(579呎),通過麥基諾水道(Straits of Mackinac)向北注入休倫湖,平均流量1,353立方公尺/秒。
休倫湖較密西根湖稍大,位於相等海拔高度。但平均深度僅59公尺(195呎)。兩岸為安大略省與密西根州。通過聖克萊爾河(St. Clair River)、聖克萊爾湖的淺盆地和底特律河注入伊利湖,平均流量5,120立方公尺/秒。
伊利湖周邊為安大略省、紐約州、賓夕法尼亞州、俄亥俄州和密西根州南部。平均深度19公尺(62呎),為五大湖中最淺者。湖底自西向東傾斜,西端7公尺(24呎)深,東端64公尺(210呎)深。海拔174公尺(570呎),流出量平均5,717立方公尺/秒。出水水道為尼加拉河,在尼加拉瀑布驟然下泄,然後到達安大略湖。
安大略湖在該水系中面積最小。但平均深度居第二位,為86公尺(283呎)。位於安大略省與紐約州之間,海拔75公尺(245呎),流入聖羅倫斯河時平均流量為6,849立方公尺/秒。
(2)水文和氣候。五大湖湖水最終來自降水,降水自西向東逐漸增多。蘇必略湖區年平均降水量760公釐,休倫湖和密西根湖區為787公釐,伊利湖區為864公釐,安大略湖區為914公釐。年降水量65%∼85%被蒸發掉,伊利湖蒸發量最大(伊利湖水大部來自休倫湖)。蘇必略湖部分水源通過長湖-奧戈基河(Long Lake-Ogoki River)改道由哈得遜灣水系提供。密西根湖部分水經芝加哥環境衛生和航行運河流出。
五大湖對周圍地區氣候有很大的和緩作用。湖水在暖月吸收大量熱氣,然後在冷月釋放到大氣中去。因此使夏季較涼爽,冬季較溫暖。各湖東岸降水量均顯著較高,造成一條雪帶,使賓夕法尼亞州的伊利、紐約州的水牛城及位置相似的城市感到不便。湖上有時出現寒冷的大風,尤在秋末冬初較多。大風能達到7∼9級,吹起3公尺(10呎)或更高的大浪。冬季水面大片結冰,但在湖中央通常有小片無冰水面。
(3)動植物。矽藻(有玻璃狀矽殼的微小藻類)為主要的藻類。不過,夏季在伊利湖、安大略湖和密西根湖中綠藻和藍綠藻也很豐富。小型甲殼動物中的橈足動物和枝角目動物是重要的浮游生物類。上湖在春季的幾個月中浮游生物最為繁盛,而在下湖及上湖的某幾個多產地區,浮游生物的數量在春秋兩季可達兩次高峰。
生活在淺水水底的生物是與大部分小湖相同的各種螺、蛤、蠕蟲、蜉蝣和石蛾。但在深水中則不然,只有北緯較冷的深水湖中的生物才會在此發現,包括味道鮮美的糠蝦、深水蚤(一種甲殼動物)、兩種橈足動物和深水杜父魚(一種多刺的大頭魚)。在80年代期間,兩種非本地的甲殼動物——刺水蚤和條紋貝進入湖區並大量繁殖,已經對本地動物的食物網造成了威脅,條紋貝還會阻塞進水泵、覆蓋魚蝦產卵的礁石和黏污船殼,因而令人厭惡。
北美的大部分魚類在五大湖及其支流中均有發現。湖紅點鮭、白鮭和大口白鮭一直是湖區的重要魚類,在較暖的淺水中,鱸魚、梭鱸、巴司魚和鮎魚都很豐富。魚的數量在過去的100年中有很大的變化。在1880年期間,築壩與支流的污染已導致大西洋鮭魚的滅種,白鮭也大為減少。與此同時,鱘魚被人為地過度捕撈,鯉魚則被引進。銀白魚在1927年進入密西根湖,很快就分布至整個湖區。食肉類的海七鰓鰻在30年代移入上湖並在這里繁殖後代,致使休倫湖和密西根湖中的湖紅點鮭在50年代初幾近絕跡。其他大型食肉類魚種也因海七鰓鰻的出現而大為減少。結果,灰西鯡在1931∼1954年間移入上湖時,幾乎沒有遭逢競爭和吞食,很快就成為數量最多的魚。但灰西鯡沒有什麼商業價值,而且不時會有數百萬條死魚被沖上海灘腐臭,需要花費許多錢去清除。一項控制海七鰓鰻的國際合作使這種魚大為減少,到60年代期間,海七鰓鰻似乎已得到控制,人們重新引進了湖紅點鮭。引進的還有銀大麻哈魚和大鱗大麻哈魚,這兩種魚被用來為人們垂釣提供魚種和控制灰西鯡。引進的另一種魚是小型的梅花鱸,這種魚靠吃當地魚的魚卵生存。
銀鷗和環嘴鷗以及燕鷗是最為常見的鳥類,小島是它們營巢的重要去處。拾貝潛鴨和長尾鴨等將五大湖作為其重要的越冬地。各種濱鳥和鳴禽則在春秋兩季飛遷時經過這里。沿湖岸線的許多地方,如伊利湖邊的皮利角(Point Pelee,加拿大安大略省)等,都是賞鳥的好去處。
[編輯本段]經濟
五大湖早期引起人們興趣的是因為它提供了進入大陸腹地的便利通道。很快人們認識到該地區浩瀚森林與肥沃土地的價值,於是伐木與農業變得重要起來。沿漫長湖岸或附近地區發現大片煤田和鐵、銅、石灰岩及其他礦床。這些豐富的資源再加上充足的水源自然促使五大湖周圍發展起了龐大的工業和巨大的都市區。如今人口仍在繼續成長,可以預測,特大城市最終會從威斯康辛州的密爾瓦基和芝加哥繼續擴展,繞過密西根湖南岸,穿過密西根州到底特律,又沿伊利湖南岸擴展,並會將安大略湖北岸的多倫多-漢米敦地區囊括在內。
(1)資源。雖然1910年前已將原始松林砍伐殆盡,但森林培育受到重視,並得到聯邦政府和各州政府的支持。美國沿湖各縣約有一半土地用於耕作,1/3鄰近加拿大的各縣土地用於農業。主要作物為玉米、大豆、牲畜飼料,以及水果和蔬菜,也生產豬肉和乳製品。
大湖提供的水源對沿湖工業及大城市具有重大意義。聖瑪麗斯河、尼加拉河和聖羅倫斯河上有水力發電站。湖周圍無數的火力發電廠和核電廠是用水大戶,它們把湖水當作冷卻用。
(2)工業和交通。五大湖地區工業包羅萬象。伊利諾、印第安納、俄亥俄州和安大略省的大型鋼廠和以底特律地區為中心的汽車工業生產的鋼和汽車在北美洲占很大比例。但更多工人從事服務業。
包括鐵礦石、煤和糧食的航運總量大部分供應沿湖各港,但有些貨物是透過聖羅倫斯航道運往海外。韋蘭運河繞開尼加拉瀑布使船隻可以從安大略湖抵達伊利湖。聖瑪麗斯河上的航道和船閘使244公尺(800呎)長的船隻能到達蘇必略湖。
(3)漁業和游樂。商業性捕魚曾是五大湖一項主要行業,但一些有利可圖品種的減少導致漁業的衰退。不過少量商業性捕撈仍在繼續,主要是白鮭等品種。重點已轉向消遣性垂釣。
五大湖在內容廣泛的游樂活動方面有無法估量的價值。汽艇運動和帆船運動已成為倍受歡迎的活動,已建成許多小艇停靠站。各湖湖岸有若干哩的沙灘。州有的、省有的、聯邦的和縣有的土地提供數百個野營、野餐和公園地區,促使旅遊業繁榮起來。
(4)人類對五大湖的影響。對五大湖的多項利用往往互相沖突。例如,船運業和水力發電業要求高水位,而沿岸地主則認為高水位加重湖岸的侵蝕。
對五大湖利用不當已十分明顯,1950年後因污染而關閉的沙灘數目日益增加,大概是最明顯的例子。但有毒物質在野生動物(主要是魚和食魚鳥類)體內的積累卻不易被注意,但卻是更嚴重的問題。現已普遍認識到,污染能直接或間接影響所有各項利用——會提高水凈化成本,殺害有價值魚類的品種或使另一些品種不能食用,對旅遊業及沿岸產業的價值產生不利影響。自1970年代以來,加拿大和美國各有關當局已採取控制污染的重要聯合行動,並已使水質有所改善,某些魚群有所恢復。
[編輯本段]五大湖的面積和容量
單獨而言,五大湖均屬世界14大湖之列(見表)。五大湖在歐洲人到北美洲的殖民與開發中曾起關鍵作用,數十年來吸引著人口和工業;伊利湖和安大略湖以及密西根湖南部各沿岸地區均有龐大的人口聚居地。然而大湖本身未因開發而受益,相反,已受到嚴重污染。20世紀末,人們對五大湖命運的關心達到高峰,美國政府和加拿大政府和私人均在尋求辦法挽救多年來湖水使用不當造成的後果。
五大湖是大聖羅倫斯水系的西部。該水系從明尼蘇達州的聖路易河(該河流入蘇必略湖)大致東行,通過五大湖和聖羅倫斯河,在聖羅倫斯灣注入大西洋。

[編輯本段]蘇必利爾湖
蘇必利爾湖(Superior,lake)是北美洲五大湖最西北和最大的一個,也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之一,是世界僅次於裏海的第二大湖。湖東北面為加拿大,西南面為美國。湖面東西長616公里,南北最寬處257公里,湖面平均海拔180米,水面積82103平方公里,最大深度405米。蓄水量1.2萬立方公里。有近200條河流注入湖中,以尼皮貢和聖路易斯河為最大。湖中主要島嶼有羅亞爾島(美國國家公園之一)、阿波斯特爾群島、米奇皮科滕島和聖伊尼亞斯島。沿湖多林地,風景秀麗,人口稀少。蘇必利爾湖水質清澈,湖面多風浪,湖區冬寒夏涼。季節性漁獵和旅遊為當地娛樂業主要項目。蘊藏有多種礦物。有很多天然港灣和人工港口。主要港口有加拿大的桑德貝和美國的塔科尼特等。全年通航期為8個月。該湖1622年為法國探險家發現,湖名取自法語,意為「上湖」。
[編輯本段]休倫湖
休倫湖(Huron,lake)為北美五大湖中第二大湖。它由西北向東南延伸,長331公里,最寬處163公里。湖面積59570平方公里。有蘇必利爾、密歇根湖和眾多河流注入。湖水從南端排入伊利湖。湖面海拔176米,最大深度229米。東北部多島嶼。湖區主要經濟活動有伐木業和漁業。沿湖多游覽區。4月初至12月末為通航季節,主要港口有羅克波特、羅傑期城等。休倫湖是第一個為歐洲人所發現的湖泊,名源出休倫族印第安人。
[編輯本段]密歇根湖
密歇根湖(Michigan,lake)也叫密執安湖,是北美五大湖中面積居第三位,唯一全部屬於美國的湖泊。湖北部與休倫湖相通,南北長517公里,最寬處190公里,湖盆面積近12萬平方公里,水域面積57757平方公里,湖面海拔177米,最深處281米,平均水深84米,湖水蓄積量4875立方公里,湖岸線長2100公里。有約100條小河注入其中,北端多島嶼,以比弗島為最大。沿湖岸邊有湖波沖蝕而成的懸崖,東南岸多有沙丘,尤以印第安納國家湖濱區和州立公園的沙丘最為著名。湖區氣候溫和,大部分湖岸為避暑地。東岸水果產區頗有名,北岸曲折多港灣,湖中多鱒魚、鮭魚,垂釣業興旺。南端的芝加哥為重要的工業城市,並有很多港口。12月中至來年4月中港灣結冰,航行受阻,但湖面很少全部封凍,幾個港口之間全年都有輪渡往來。
[編輯本段]伊利湖
伊利湖(Erie,lake)是北美五大湖的第四大湖,東、西、南面為美國,北面為加拿大。湖水面積25667平方公里。呈東北——西南走向,長388公里,最寬處92公里,湖面海拔174米,平均深度18米,最深64米,是五大湖中最淺的一個,湖岸線總長1200公里。底特律河、休倫河、格蘭德河等眾多河流注入其中,湖水由東端經尼亞加拉河排出。島嶼集中在湖的西端,以加拿大的皮利島為最大。西北岸有皮利角國家公園(加拿大)。主要港口有美國的克利夫蘭、阿什塔比拉等。沿湖工業區曾導致許多湖濱游覽區關閉,上個世紀70年代末環境破壞得到控制。
從高處的伊利湖流入安大略湖的的尼亞加拉河上形成了尼亞加拉瀑布(Niagara Falls).
[編輯本段]安大略湖
安大略湖(Ontario,lake)是北美洲五大湖最東和最小的一個,北為加拿大,南是美國,大致成橢圓形,主軸線東西長311公里,最寬處85公里。水面約19554平方公里,平均深度86米,最深244米,蓄水量1688立方公里。有尼亞加拉、傑納西、奧斯威戈、布萊克和特倫特河注入,經韋蘭運河和尼亞加拉河與伊利湖連接。著名的尼亞加拉大瀑布上接伊利湖,下灌安大略湖,兩湖落差99米。湖水由東端流入聖勞倫斯河。安大略湖北面為農業平原,工業集中在港口城市多倫多、羅切斯特等。港灣每年12月至來年4月不通航。
五大湖是中美洲最大的自然奇觀,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湖群,也是世界上最大淡水水體。為人們所不能理解的是,一塊陸地竟會有如此大的淡水湖群,船舶駛出後,看不見岸,可以一直航行一天以上,甚至會在洶涌的波浪中沉沒,這種事情時有發生。
可是這些變化多端的大湖確實存在著。在地圖上可以看出湖水向東和向南奔瀉。安大略是加拿大唯一依傍湖群的省份,它沿著湖群的北岸延伸開來。而美國則有8個州聚集在湖群的南岸。
讓我們沿著最佳路線去觀賞五大湖:我們應登上一艘輪船從安大略湖出發。安大略湖是五大湖中最小的一個,但與其他的4個湖相比,安大略湖更加迷人。飛濺直下的尼亞加拉瀑布早已成了它和其他4個湖之間的一座虛幻的屏障。而奔流在安大略湖東端的聖勞倫斯河又把安大略湖水引向大海。
韋蘭運河全長27 英里,共有8道水閘。這些水閘使船舶隨水升高越過尼亞加拉瀑布急斜面至伊利湖。運河兩岸風光旖旎。船在農家後院、果園和小巧農舍後門廊之間漂泊。沖破最後的一道水閘後,船便駛入了伊利河。
伊利源以突如其來的的暴風雨而聞名。它的湖水在五大湖中最淺,有時如玻璃清澈透明、平如鏡面,可是幾小時以後,在不可捉摸的天空下捲起無情的巨浪,伊利湖岸低矮,湖灘狹窄,但沿岸卻一派田園風光,情趣盎然。
在一天的航行之後,船在黃昏時分經過特律河燈塔。這樣,底特律就在我們的身邊了。底特律城燈火閃爍,機器轟鳴,人聲鼎沸。
[編輯本段]成因
五大湖是美國和加拿大之間五個相連湖泊的總稱,它們從上而下依次為蘇必利爾湖、密歇根湖、休倫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五大湖的湖盆主要由冰川刨蝕而成。第四紀冰期時,五大湖地區接近拉布拉多和基瓦丁大陸冰川中心,冰蓋厚2,400米,侵蝕力極強,原有低窪谷地的軟弱岩層逐漸受到冰川的刨蝕,擴大而成今日的湖盆。當大陸冰川後退時,冰水聚積於冰蝕窪地中,便形成五大湖的水面。
[編輯本段]五大湖跟貝加爾湖的比較
五大湖水面面積245,660平方千米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蓄水量22,800立方千米。貝加爾湖面積31,500平方千米,居世界第8,最大深度達1680米,是世界最深的淡水湖,蓄水量達23,600立方千米,居世界第一,佔世界淡水湖泊總蓄水量的1/5。

❸ 世界上最大的湖是什麼

裏海目錄[隱藏]

基本概況

地質

海區劃分

沿岸海岸線

主要河流

港口

水文特徵水溫

鹽度

水位

海流

氣候

資源狀況

裏海劃界問題基本概況

地質

海區劃分

沿岸海岸線

主要河流

港口

水文特徵水溫

鹽度

水位

海流

氣候

資源狀況

裏海劃界問題

(裏海衛星圖片,左上角為伏爾加河入湖處)名稱:裏海(CaspianSea)——世界最大的湖並且是鹹水湖

俄語作KaspiyskoyeMore,波斯語作DaryayeKhezer。

[編輯本段]基本概況

位於亞歐大陸腹部,亞洲與歐洲之間,海的東北為哈薩克,東南為土庫曼,西南為亞塞拜然,西北為俄羅斯,南岸在伊朗境內,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鹹水湖,屬海跡湖。位於遼闊平坦的中亞西部和歐洲東南端,西面為高加索山脈。整個海域狹長,南北長約1200公里,東西平均寬度320公里。面積約386400平方公里,相當全世界湖泊總面積(270萬平方公里)的14%,比著名的北美五大湖面積總和(24.5萬平方公里)還大出51%。湖水總容積為76000立方公里。裏海湖岸線長7000公里。有130多條河注入裏海,其中伏爾加河、烏拉爾河和捷列克做大卜河從北面注入,3條河的水量佔全部注入水量的88%。裏海中的島嶼多達50個,但大部分都很小。海盆大體上為北、中、南三個部分。

最淺的為北部平坦的沉積平原,平均深度4至6米。中部是不規則的海盆,西坡陡峻,東坡平緩,水深約170至788米。南部凹陷,最深處達1024米,整個裏海平均水深184米,湖水蓄積量達7.6萬立方公里。海面年蒸發量達1000毫米。數百年間,裏海的面積和深度曾多次發生變化。裏海為沿岸各國提供了優越的水運條件,沿岸有許多港口,有些港口與鐵路相連系,火車可以直接開到船上輪渡到對岸。裏海在這一地區交通運輸網中以及在石油和天然氣的生產中也具有純穗重大意義;其優良的海濱沙灘日益被用作療養和娛樂場所。

裏海位於高加索山脈以東,制約著中亞巨大、平坦的土地。而其表面約低於海平面27公尺(90呎)。靠近南面,最大深度為1,025公尺(3,360呎)。

裏海通常被認為是世界最大鹹水湖。然而這一觀念並不完全正確,因為科學研究表明,裏海經由亞速海、黑海和地中海與世界洋溝通。這一因素對於其自然地理所有方面的形成產生強烈影響。裏海具有特別的科學研究意義,因為其歷史、尤其是其面積和深度在以前的變化,為這一地區復雜的地質和氣候演變提供了線索。人為變化,特別是廣闊的窩瓦河系堤壩、水庫與運河造成的變化,對於當代水文平衡已有影響。

[編輯本段]地質

裏海與鹹海、地中海、黑海、亞速海等,原來都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經過海陸演變,古地中海逐漸縮小,上述各海也多次改變它們的輪廓、面積和深度。所以,今天的裏海是古地中海殘存的一部分,地理學家稱之為「海跡湖」。

裏海的湖底深度不同,北淺南深,湖底自北向南傾斜,北裏海面積99,404平方公里(38,380平方哩),是海中最淺部分,平均深度為4∼6公尺(13∼20呎),在與中裏海的分界沿線最深達20公尺(66呎)。海底由單調的波形沉積平原構成。中裏海面積137,918平方公里(53,250平方哩),形成不規則盆地,西坡陡峭,東坡平緩。最淺部分——深度達101∼140公尺(330∼460呎)的大陸棚——沿兩岸延伸,最西面的坡由於水下塌方和峽谷而溝壑縱橫。阿普歇倫暗灘為一沙洲和島嶼帶,從水下古老的岩石上面裏海地理位置(不過是英文的)升起,是向面積約149,106平方公里(57,570平方哩)的南裏海盆地過渡的標志。一系列水下山嶺打破北部地形,但盆地底部其他地方為一坦盪的平原,而裏海最深處則在此。裏海的南面和西南面被厄爾布爾士山脈和高加索山脈所環抱,其他幾面是低平的平原和低地。

[編輯本段]海區劃分

裏海有曼格什拉克、哈薩克、土庫曼、克拉斯諾沃茨克等海灣。裏海的水面低於外洋海面28米,湖水平均深度約180米。裏海的湖底深度不同,北淺南深,湖底自北向南傾斜,大體上可以分為三部分:北部一般深4~6米;中部水深170~790米;南部最深仿宏,最大深度可達1025米。裏海有島嶼約50個,面積約350平方公里。

裏海有50個島嶼,多為小島。西北部的車臣島最大,其次有秋列尼(Tyuleny)島、莫爾斯科依(Morskoy)島、庫拉雷(Kulaly)島、日洛依(Zhiloy)島和奧古爾欽斯基(Ogurchin)島。以水文特點為依據,通常將整個裏海分為北、中、南3部分。

整個海區可分為北、中、南三部分,其間被許多島嶼和淺灘隔開。北裏海,岸坡平緩,水深很淺,僅4~8米,最深也只25米;海底為波痕狀沉積平原,水量只佔總水量的1%。中裏海,依大高加索山脈的岸線多陡坡,東岸瀕臨曼格什拉克高原,較為險峻。底部,東為陸架,西為傑爾賓特海盆,深達790米;水量約占裏海的三分之一。南裏海,海岸低平,東西陸架較寬,往西為窪地,是裏海最深的地方,水量較大,約佔全裏海的三分之二。海底沉積物,北裏海多含貝殼的砂;中裏海窪地多泥和砂質泥,東西兩岸近海則多貝殼、礫石砂和粘泥;南裏海深水區為泥和含有薄層硫化鐵的粘泥,東西兩岸邊緣區為砂、灰質泥、貝殼和礫石。

[編輯本段]沿岸

海岸線

北部海岸低平,具有大量被烏拉河、捷列克河、特別是窩瓦河沖刷下來的沖積物質,這些河流的三角洲得到廣泛開發。中部西岸多丘陵。大高加索山脈的山麓看似切近,但卻被狹窄的海濱平原將其與海岸分隔開來。阿普歇倫半島在那裡伸入海中,巴庫市坐落在半島上,而就在其南面,庫拉河與阿拉斯河的氾濫平原構成阿拉斯低地。裏海西南岸和南岸是由蘭卡蘭和吉蘭-馬贊達蘭低地的沉積物形成的,塔利什(Talish)山脈和厄爾布爾士(Elburz)山脈的高峰在內陸不遠處聳立。裏海南部東岸亦低且不太陡峭,由波浪活動造成的沉積物形成;被低矮的、多丘陵的切列肯(Cheleken)半島和土庫曼巴希半島猝然打斷。中部東岸大部地方陡峭,海摧毀了石灰岩的曼格什拉克高原和肯德爾利-卡亞桑(Kendyrli-Kayasansk)高原的邊緣。這一地區最重要的特徵是卡拉博加茲戈爾(Kara-Bogaz-Gol)灣,原為裏海的一海灣,但現在如大潟湖似的形成港灣。

主要河流

有伏爾加河、烏拉爾河、庫拉河、捷列克河等130多條河流注入,每年入海徑流量為300立方公里以上。。伏爾加河、烏拉河與捷列克河——注入裏海北部,它們合在一起的年水量達注入裏海的所有河水的88%,其中伏爾加河入海徑流量為256立方公里,占裏海總徑流量的85%。。蘇拉克河、薩穆爾(Samur)河、庫拉河及一些較小的河流從西海岸注入,提供7%左右的水量,其餘水量來自伊朗海岸的河流。東部沿海地區則完全沒有常流河。

港口

裏海在交通運輸方面占舉足輕重∶石油、木材、糧食、棉花、水稻和硫酸鹽是被運輸的基本貨物,而阿斯特拉罕(Astrakhan)、巴庫、馬哈奇卡拉、土庫曼巴希和謝甫琴科(Shevchenko)是最重要的港口。它們還通過常規客運連接起來,而在巴庫與土庫曼巴希之間,鐵路貨運直接輪渡,無須裝卸。

[編輯本段]水文特徵

裏海共有130條入海河流,每年入海徑流量為300立方公里以上。其中伏爾加河入海徑流量為256立方公里,占裏海總徑流量的85%。入海經流量有較大的季節變化和年際變化,直接影響著鹽度和水位的變化。海水中氯化物的含量較低,而硫酸鹽和碳酸鹽的含量較高。海水的鹽度約比大洋水的標准鹽度低三分之二。中部和南部,一般為12.0~13.0,伏爾加河三角洲以外,鹽度僅0.2。鹽度的季節變幅常在0.17~0.21之間。12月至翌年4月,北裏海常有結冰現象,冰厚一般為0.5~0.6米,最厚為1米。在強勁北風作用下,流冰可向南漂移到阿普舍倫半島附近。裏海水域遼闊,煙波浩淼,一望無垠,經常出現狂風惡浪,猶如大海翻滾的波濤。

水溫

夏季,水面平均溫度為24∼26℃(75∼79℉),南部水溫稍暖。然而,冬季溫差大,北部為3∼7℃(37∼45℉),南部為8∼10℃(46∼50℉)。東部沿岸地區深水上涌——盛行風活動的結果——也可導致夏季溫度明顯降低。

水溫分布隨季節和地區而不同。冬季,表層水溫南北差異較大,2月北裏海僅0.1~0.5°C,南裏海可達8~10°C。夏季,溫差較小,一般為24~27°C。水溫的垂直分布也隨季節而變化。冬季,北裏海和中裏海,水溫幾無變化,南裏海在50~100米深處有溫躍層。夏季,中部的30~50米深處和南部海區,上下層溫差較大。

鹽度

因為水分大量蒸發,鹽分逐年積累,湖水也越來越咸。由於北部湖水較淺,又有伏爾加河等大量淡水注入,所以北部湖水含鹽度低,為0.2‰,而南部含鹽度高達13‰。其平均鹽度約為12.8%,但在窩瓦河口僅為1%,而在蒸發強烈的卡拉博加茲戈爾灣卻高達200。在公海,鹽度分布明顯一致;從海面至海底僅增加0.1∼0.2%。裏海海水與大洋海水的區別在於硫酸鹽、鈣和碳酸鎂的含量較高——河流注入的結果——而氯化物含量較低。

水位

裏海的水位,7月最高,2月最低,北部水位高低之差為2~3米,中部和南部僅有20~50厘米,最大也不超過1.5米。裏海的水溫,夏季南北水域基本相同,為26℃左右。冬季北部水溫0℃以下。南部的平均溫度為8~10°,北部淺水區每年冰期2~3個月。裏海的風增減水十分顯著,伏爾加河三角洲海域,有時風減水達4~5米,風增水也可達2米。

裏海位於荒漠和半荒漠環境之中,氣候乾旱,蒸發非常強烈。據統計,裏海每年的進水總量為338.2立方公里,而每年的耗水量則為361.3立方公里,進得少,出得多,出現了入不敷出的「赤字」,湖水水面必然會逐步下降。1930年湖的面積為42.2萬平方公里,到1970年已經縮小到37.1萬平方公里了。

水位的長周期和超長周期的顯著變化是裏海最引人矚目的現象。裏海研究較吸引人的方面為依據考古、地理和歷史方面的證據再現許多世紀中的長期水位變動。研究證實,裏海水位變動幅度似乎從西元前1世紀以來至少達到7公尺(23呎)。這些長期變動的主要原因是決定水的補給(河流注入與降水)和損失(蒸發與流往卡拉博加茲戈爾灣)之間平衡的氣候條件。7~11世紀間,出現較低水位。裏海19世紀初期的水位要比4000~6000年前的水位低22米。1930~1957年間,由於伏爾加河上建水庫,工農業過量用水,氣候乾燥等影響,致使水位又下降。自20世紀70年代初以來,裏海水位保持在-28.5米左右。在90年代初,裏海海面低於海平面27公尺(90呎)。水位季節變化大,春夏高而冬季低,年變幅可達33厘米。

水位下降是由於氣候變化減少河流注入而增加了蒸發——窩瓦河上建設水庫加重了這一情況——也由於灌溉和工業對河水的消耗。水位上升則與導致窩瓦河注入量增加的氣候因素有關,該河若干年來的注入量一直大大高於平均值。海面降水增加和蒸發減少也促成這一現象。

海流

海流基本沿西海岸從北向南運動,在遠南發展為復雜模式,形成數股支流。海流在與強風相合之處可以加速,海面往往波濤洶涌。在阿普歇倫半島附近,風暴掀起的最大波浪高過9公尺(30呎)。

海流主要為氣旋性環流,各個海域又可形成若干局部性環流。北裏海,伏爾加河徑流入海後分成兩支:主要的一支沿西岸向南流;另一支沿北岸向東流,在東北部形成一個小型的反氣旋型環流。流速隨風而異,一般為10~15厘米/秒,有強勁偏北風時,西部流速達30~40厘米/秒,最大可達100厘米/秒。中裏海被一個大型的氣旋型環流所控制。南裏海的西北和東南部,各有一個氣旋型環流。因而,使裏海西部形成一支自北向南的沿岸流,平均流速為25~35厘米/秒,而東部則出現自南向北的沿岸流。平均流速約為10~15厘米/秒。

[編輯本段]氣候

裏海北部位於溫大陸性氣候帶,而整個裏海中部(及南部大部海區)則位於溫熱帶。西南部受副熱帶氣候影響,東海岸以沙漠氣候為主,從而造成多變的氣候。大氣環流冬季以寒冷、明凈的亞洲反氣旋為主,而在夏季亞速群島高壓分支和南亞低壓中心發生影響。狂烈的風暴與北風和東南風有關。

海區縱跨幾個不同的氣候區。北裏海雖屬大陸性氣候,但變化不劇烈;中裏海西部氣候溫和,而東部則為乾燥的沙漠氣候;南裏海屬夏季乾燥的亞熱帶氣候。冬季裏海的天氣不穩定,氣溫變化較大。平均氣溫,北部為-8~-10°C,南部為8~10°C。風向多變,而以東和東北風占優勢。風力為5.5~10.7米/秒,中部有時可達20.8~28.4米/秒。夏季,海上受高壓控制,常有微弱海風向陸吹,天氣十分穩定。氣溫變化不大,最熱月平均溫度為28~29°C,極端最高氣溫可達44°C。平均年降水量為200~1700毫米,分布不均,東海岸少,西南海岸多。年蒸發量一般為1000毫米,南裏海的東部和阿普舍倫半島達1400毫米。

夏季氣溫分布相當均衡——7∼8月間平均氣溫為24∼26℃(75∼79℉),在太陽炙烤的東海岸絕對最高溫度為44℃(111℉)——但冬季氣溫北部為-10℃(14℉),南部為10℃(50℉)。海上年平均降雨量在200∼1,700公釐(8∼67吋)之間,東部降雨量最小,西南部降雨量最大。大多降於冬季和春季。海面蒸發量很高,達一年1,000公釐(40吋)。結冰影響裏海北部,通常至1月份完全封凍,在很冷的年代,沿西海岸漂浮的冰可南達阿普歇倫半島地區。

[編輯本段]資源狀況

石油和天然氣是這一地區最重要的資源。開發始於1920年代,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得到相當發展亞塞拜然巴庫附近的裏海沿岸油井。現在採用鑽井平台和人工島開采海底石油。從卡拉博加茲戈爾灣提取硫酸鈉一類礦物也具有相當重要的經濟意義。

裏海地區石油資源豐富,兩岸的巴庫和東岸的曼格什拉克半島地區,以及裏海的湖底,是重要的石油產區。裏海湖底的石油生產,已擴展到離岸數十公里的水域。

裏海的水是鹹的,有許多水生動植物也和海洋生物差不多。裏海生物資海豐富,既有鱘魚、鮭魚、銀汗魚等各種魚類繁衍,也有海豹等海獸棲息。約有850種動物和500多種植物;盡管對於如此浩闊的水體而言生物種類數量較低,其中許多物種卻是其特有的。藍綠藻和矽藻構成生物量最大的集團,還有數種紅藻與褐藻。動物——一直受到鹽度變化的極大影響——包括鱘、鯡、狗魚、鱸和西鯡魚;數種軟體動物;以及包括海綿在內的其他各種微生物。約15種北冰洋型(如裏海海豹)和地中海型物種充實基本動物。裏海長期以來一直以其鱘著稱,產量約佔世界漁獲量的4/5。在水位下降和隨之而來的條件最有利的產卵場乾涸的長時期內,鱘數量銳減。已經採取一些包括禁止在公海捕鱘及推行水產養殖在內的措施,以圖改善這一狀況。海豹業在北部海域得到發展。

裏海含鹽量高,盛產食鹽和芒硝。

[編輯本段]裏海劃界問題

1991年以前,裏海是平靜的,那裡沒有爭議,更沒有沖突。因為那時無論按傳統還是地理位置,裏海都被認為是蘇聯和伊朗的內湖。裏海的地位已在1921年和1940年兩國簽訂的條約中作了明確規定。根據該條約,只有掛蘇聯和伊朗國旗的船隻才能在裏海航行。

自1991年蘇聯解體後,在裏海地區不斷發現大規模的油氣田。根據西方石油公司估計,這一地區有可能繼海灣地區成為21世紀世界能源主要供應地之一。因此新獨立的裏海沿岸國家哈薩克、亞塞拜然和土庫曼都要求重新確定裏海法律地位,而裏海油氣資源的開采權,自然也就和劃界問題聯系在一起。

俄羅斯、哈薩克和亞塞拜然附近的裏海水域油氣資源豐富,因此這三個國家堅持裏海為內陸海,應依據國際海洋法公約,對裏海水體及海底進行劃界,明確各國的主權和專屬經濟區范圍。而伊朗、土庫曼兩國則因為附近水域油氣資源相對較少,堅持認為裏海是內陸湖泊,按國際法裏海資源應當是沿岸各國共同財產,任何國家開采裏海任何資源必須徵得各國同意或經共同協商後方能進行。因此,裏海之爭說到底是圍繞能源的利益之爭。

近年來,伊朗迫於壓力不得不同意對裏海進行劃分,但和土庫曼一起要求各國按各佔20%的份額平均劃分裏海。這樣便形成了目前以伊、土為一方要求5國均分裏海,和以俄、哈、阿為一方要求按中心線劃分裏海的局面。

地緣政治使問題復雜化

由於美國等西方國家過於依賴中東地區的石油,其能源供應安全存在隱患,因此它們對能源來源多樣化的願望使裏海地區成為追逐熱點。美國憑借同亞塞拜然的密切關系,一直竭力介入裏海能源開發,主張裏海是「海」,這樣便可使至少一半已探明的裏海油氣資源歸阿所有,以便自己從中謀利。

在事關地緣政治的油氣管線方面,有專家認為,用裏海經伊朗到海灣的管線運送石油到西方和亞洲的石油消費國最為便捷,成本最低,但美國不願把控制權交到伊朗手中。而俄羅斯在中亞油氣交易中一直保持主導地位,西方國家也擔心自己能源來源多樣化受俄牽制。因此,美國牽頭在上世紀90年代修建繞過俄羅斯但經濟上極不劃算的巴庫-第比利斯-傑伊漢石油管道,擠壓俄羅斯的利益。

伊朗國內早有對裏海重新劃界不滿的聲音。有伊朗議員表示,當年伊朗與蘇聯各占裏海50%,而今伊朗佔20%水域的要求都難以得到滿足,這讓伊朗難以接受。

裏海劃分是各方利益相互矛盾的復雜問題,一時難以獲得解決。因此,裏海之爭仍會持續下去。

閱讀全文

與大海湖泊圖片高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ppt視頻怎麼鑲入圖片 瀏覽:272
很陽光開朗的動漫圖片 瀏覽:825
微信情侶頭像圖片可保存可愛 瀏覽:659
森林女孩卡通圖片 瀏覽:843
qq圖片大全男生霸氣下載 瀏覽:824
開心的圖片可愛的帶字表情包 瀏覽:581
動漫小熊的圖片可愛圖片大全可愛 瀏覽:29
吃饅頭的女孩的圖片 瀏覽:652
動漫親嘴圖片一男一女 瀏覽:27
男生短發不同視角圖片 瀏覽:742
sai怎麼保存圖片 瀏覽:921
兒童扎發發型圖片 瀏覽:575
如何讓圖片顯示出來的 瀏覽:613
ps中如何把圖片拖拽 瀏覽:29
在word文檔怎樣讓兩張圖片 瀏覽:9
籃球短褲男生圖片 瀏覽:761
日本男男動漫圖片 瀏覽:149
原版圖蟲高清圖片 瀏覽:611
最幸運的男生微信頭像圖片 瀏覽:114
五菱s3價格及圖片 瀏覽: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