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麻雀怎麼分公母圖片
首先看頭,頭小無後腦勺的是雌鳥,頭大有後腦勺的是雄鳥。
請碰納點擊禪吵歲輸入圖片描述
⑵ 這是一隻什麼鳥
黃雀 [huáng què]
更多圖片(44張)
黃雀(學名:Carelis spinus)為雀科金翅雀屬的鳥類。雄鳥頭頂與頦黑色,翼斑和尾基兩側鮮黃;雌鳥頭頂與頦無黑色,具濃重的灰綠色斑紋;下體暗淡黃,有淺黑色斑紋;雄鳥飛翔時可顯示出鮮黃的翼斑、腰和尾基兩側。分布於南歐至埃及、東至日本、朝鮮半島和中國。生活於山林、丘陵和平原地帶,秋季和冬季多見於平原地區或山腳林帶避風處。以多種植物的果實和種子為食,兼主食赤楊、樺木、榆樹、松樹、及裸子植物的果實、種子及嫩芽,也吃作物和薊草、中葵、茵草等雜草種子以及少量昆蟲。
中文學名: 黃雀
拉丁學名: Carelis spinus
別稱: 黃鳥、金雀、蘆花黃雀
二名法: C. spinus
界: 動物界
門: 脊索動物門
綱: 鳥綱
目: 雀形目
科: 雀科
屬: 金翅雀屬
命名時間: 1758年
英文名稱: Eurasian Siskin
英文名稱: European Siskin
英文名稱: Siskin
命名人: Linnaeus
分享網路名片:
外形特徵
黃雀身長12 cm,體重10 -14 g,
黃雀(圖3)
壽命11 年。
黃雀(圖9)
雄性成鳥(春羽):額、頭頂和枕部黑色,枕羽略帶灰黃;眼先灰色;眉紋鮮黃;貫眼紋短,呈黑色;耳羽暗綠色;頰黃色;後頸和翕綠色,羽緣黃色;腰亮黃色,羽尖色較深,近背部有褐色羽干紋;尾上覆羽褐色,具亮黃色寬緣;中央一對尾羽黑褐色,帶亮黃狹邊;最外側一對尾羽的外翈基段及內翈亮黃色,外翈末段及內翈羽端褐色;其餘尾羽基段亮黃,末段黑褐,並帶黃色邊緣;小覆羽、中覆羽均褐色,帶亮黃綠寬緣;大覆羽黑褐色,羽端亮綠;小覆羽黑色,羽緣黃而尖端白;初級覆羽暗黑,羽緣綠黃;飛羽基段亮黃,末段黑褐,外緣黃綠;所有飛羽羽端均灰褐色;頦和喉中央黑色,羽尖沾黃;胸亮黃色;腹灰白色,微沾黃;兩脅及尾下覆羽灰白色,有黑褐色羽干紋,翼下覆羽和腋羽淡黃,前者羽基發黑。
雄性
黃雀(圖2)
成鳥(秋羽):體羽有黃、綠和黑等色澤不如春羽那樣鮮明,但羽干紋反較明顯。
雌性成鳥:額、頭頂、頭側和翕概褐色沾綠,而帶黑褐色羽干紋;腰部綠黃,亦具條紋;下體淡綠黃或黃白色,並具些較粗的褐色羽干紋,脅部尤甚;余部同雄鳥。
幼鳥:與雌鳥相似,但色較褐而少黃色,因此腰、眉紋和頰側淡皮黃色;上體條紋粗著,下體多呈白色,具有黑色點斑;翼斑帶皮黃色。
虹膜近黑;嘴暗褐色,下嘴較淡;腿和腳暗褐色。
黃雀
棲息環境
黃雀的棲息環境比較廣泛,無論山區或平原都可見到;在山區多在針闊混
黃雀(圖6)
交林和針葉林中;平原多在雜木林和河漫灘的叢林中,有時也到公園和苗圃中。除繁殖期成對生活外,常集結成幾十隻的群,春秋季遷徙時見有集成大群的現象。性不大怯疑,但在繁殖期非常隱蔽。平常游盪時喜落於茂密的樹頂上,常一鳥先飛,而後群體跟著前往。飛行快速,直線前進。
生活習性
黃雀(圖5)
黃雀最典型的叫聲是一種似鈴或似錫的「toolee」和「tsuu—ee」聲,還有一種純的 「tet"或「tet—tet」聲;飛翔時發出一種「tirrillilit」或『『twillit」,「tittereee」的顫音;歌聲是更多的金屬聲、顫音相混雜的旋律,同時綴以喘息音調。雄鳥在其領地內,總是站在高的有利之點或緩慢鼓翼像蝙蝠樣炫耀飛翔時進行鳴唱的;在冬末到回遷之前,它經常以短促的爆破音或亞歌形式進行鳴唱。
黃雀的食物一般隨季節和地區不同而有變化;春季在東北吃嫩芽、野生植物種子、裸子植物種子和鞘翅目小昆蟲;夏季以多種昆蟲喂雛,尤以蚜蟲為主;而秋季則食漿果、草子、稗、粟等。在河北則食大量種子、漿果和昆蟲。春、秋季旅經中國河南時,以各種植物種子為主,兼食少量蚜蟲。在越冬區則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在貴州12月剖檢5隻鳥胃,其中樹果佔55.6%,草子22.2 %,稻穀22.2%。
此鳥雖食些松杉的種子和一些穀物,但為數較少;並能啄食大量害蟲和野生草子,而有益於農林。
分布范圍
黃雀(圖4)
黃雀分布圖
分布於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包括整個歐洲、北回歸線以北的非洲地區、阿拉伯半島以及喜馬拉雅山-橫斷山脈-岷山-秦嶺-淮河以北的亞洲地區。
中國東北(北部、南部)、內蒙古(東部)、河北、河南、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台灣、四川(南充、萬縣)、貴州(惠水)。
繁殖方式
黃雀(圖7)
黃雀的繁殖區較為廣泛,從歐洲至西伯利亞東部和日本,在中國大興安嶺根
黃雀(圖8)
河和阿龍山以北地帶進行繁殖。初到繁殖區的黃雀,雄鳥立即發出悅耳的歌聲,而且十分活躍,常在枝間或樹間來回飛舞。不久,雄鳥即展開尾羽,急劇地扇動兩翼並追逐雌鳥。多在松樹平枝上營巢,或在林下小樹上。巢十分隱蔽,由蛛網、苔鮮、野蠶繭、細根和纖維等纏繞而成,頗為精巧,呈深杯形;內墊以細纖維、獸毛、羽毛和花絮等。雌雄均參與營巢,但以雌鳥為主。每窩產卵4—6枚;於5月末或6月初產出。每巢約產14枚,卵呈鮮藍到藍白色,綴以紅褐色線條和斑點。卵的大小平均為16.3(14.3—18.2)mm× 12.2(11—13.3)mm。由雌鳥孵卵。兩性共同育雛,但以雌鳥為主。黃雀在大興安嶺每年可產兩窩,9月初有集群現象。在長白山於9月間見到成群漂泊的情況。冬季它在中國南方各地越冬。
保護級別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
黃雀(圖10)
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國際鳥類紅皮書,2009年名錄 ver 3.1。
(圖片:概述圖、圖2—圖14、分布圖)
人工飼養
鳥種選擇
黃雀(圖12)
黃雀是北方籠鳥,尤其是中國北京地區,飼養得很多。它的羽色鮮麗,姿態優美,並有委婉動聽的歌聲,又易於馴養,因而為人們所喜愛,除換羽期外,整天鳴叫,每年歌唱可長達8個月。一般認為,嘴尖細、身腰長、尾長的健美且善鳴叫的較好。也有的依下體羽色選擇,有青色、白色、黃色之分。還有人喜歡紅腳(俗稱「紅爪。)或頭、頸、胸染紅的。實際上這些顏色與食物有關,一般自然界的黃雀都是黑腳的,經人工養一段時期就變成肉色的,春季遷過的黃雀羽毛常呈紅色,但一換羽紅色就消失了,其原因尚不清楚。
成年黃雀雌、雄很容易區分。雄鳥身體的黃綠色較濃,羽干紋少,頭頂或頦部有黑斑。但剛離巢不久的雄性幼鳥與雌性成鳥較難辨別。這種幼黃雀俗稱「麻鳥」,是養鳥者最珍愛的。價格要比雄性成鳥高2—3倍。一方面由於幼鳥易訓,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它剛離巢不久,還未學會老鳥的鳴叫,即沒有「野口」。
⑶ 這是什麼鳥,大家幫看看
這是珠頸斑鳩,因為脖子上有很多白色的斑點而得名。屬於保護動物,嚴禁捕捉,請放液答生
中型鳥類,頭為鴿灰色,上體大都鬧缺慧褐色,下體粉紅色,後頸有寬闊的黑色,其上滿布以白色細小斑點形成的領斑,在淡粉紅色的頸部極為醒目。尾甚長,外側尾羽黑褐色,末端白色,飛翔時極明顯。
雄鳥前額淡藍灰色,到頭頂逐漸變為淡粉紅灰色;枕、頭側和頸粉紅色,後頸有一大塊黑色領斑,其上扮哪布滿白色或黃白色珠狀似的細小斑點,上體余部褐色,羽緣較淡。中央尾羽與背同色,但較深些;外側尾羽黑色,具寬闊的白色端斑。翼緣、外側小覆羽和中覆羽藍灰色,其餘覆羽較背為淡。飛羽深褐色,羽緣較淡。頦白色,頭側、喉、胸及腹粉紅色;兩脅、翅下覆羽、腋羽和尾下覆羽灰色。嘴暗褐色,腳紅色。
雌鳥羽色和雄鳥相似,但不如雄鳥輝亮、較少光澤。虹膜褐色,嘴深角褐色,細長而柔軟,腳和趾紫紅色,爪角褐色。
⑷ 圖片上鳥的名字
這是雄性的白腹錦雞,也叫銀雞。雉科錦雞屬的一種鳥類。雄鳥全長約140厘米,雌鳥約60厘米。雄鳥頭頂、背、胸為金屬翠綠色;羽冠紫紅色;後頸披肩羽白色,具黑色羽緣;下背棕色,腰轉朱紅色。飛羽暗褐色。尾羽長,有黑白相間的雲狀斑紋。腹部白色。嘴和腳藍灰色。雌鳥上體及尾大部棕褐色,綴滿黑斑。胸部棕色具黑斑。
棲息於海拔2000-4000米的山地,活動於多岩的荒蕪山地、灌叢及矮竹間。以農作物、草籽、竹筍等為食,兼食昆蟲。
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⑸ 剛剛撿了一隻鳥 這是什麼鳥求解大家謝謝
這是燕雀。
(學名:Fringilla montifringilla)屬小型鳥類,體長14-17厘米。嘴粗壯而尖,呈圓錐狀。雄鳥從頭至背輝黑色,背具黃褐色羽緣。腰白色,頦、喉、胸橙黃色,腹至尾下覆羽白色,兩脅淡棕色而具黑色斑點。兩翅和尾黑色,翅上具白斑。雌鳥和雄鳥大致相似,但體色較淺淡,上體褐色而具有枯脊黑色斑點,頭頂和枕具窄的黑色羽緣,頭側和頸側灰色,腰白色。除繁殖期間成對活動外,其他季節多成群,尤其是遷徙期間常集成大群,有時甚至集群多達數百、上千隻,晚上多在樹上過夜。主要以草子、果食、種子等植物性食物為食,尤以雜草種子最喜吃,也吃樹木種子、果實。分布於北歐、亞洲、從挪威到勘察加、南歐、中國等地。
冬羽額、頭頂到枕藍黑色具藍色金屬光澤,末端羽緣棕黃色,頰、眼周、耳羽黑色,羽端沙棕色,後頸至上背黑色,羽基灰白色,端部羽緣棕色。下背、腰和尾上覆羽白色;長的尾上覆羽黑色,羽端棕黃色,尾羽黑色,具窄的棕白色羽緣。飛羽黑褐色,初級和次級飛羽除第一枚外,外翈中段具綠黃色狹緣,三級飛羽端部外翈具寬的棕紅色羽緣。肩羽和翅上小覆羽基部灰色,羽端橙黃色,中覆羽棕白色,大覆羽黑色具棕色羽端。頦、喉和上胸橙黃色,下胸和腹白色,尾下覆羽白色沾棕、呈棕白至棕黃色,兩脅淡棕色具黑色斑點;腋羽和翼下覆羽淡棕色。非繁殖期的雄鳥與繁殖期雌鳥相似,但頭部圖紋明顯為褐、灰及近黑色。
雌鳥春夏羽羽色和雄鳥相似,但較雄鳥淡,上體黑色部桐衡分被褐色取代,且具淡色羽緣,頭和背部具不明顯的縱紋。秋冬羽羽色和雄鳥秋羽相似,但羽色較暗、不及雄鳥鮮亮。頭頂至上背黑褐色,羽緣暗紅棕色,下背至腰灰白色,尾淺黑色,具白色狹緣。頦、喉沙棕色,上胸暗橙棕色,羽端灰棕色,下胸、腹和尾下覆羽灰白色。幼鳥和雌鳥相似。[1]
虹膜褐色或暗褐色,嘴基角黃色,嘴尖黑色,腳暗褐色。[1]
大小量度:體重♂19-28g,♀18-28g;體長♂134-170mm,♀134-165mm;嘴峰♂11 -13.5mm,♀11-13.5mm;翅♂87-95mm,♀83-89mm;尾♂59-72mm,♀53-67mm;跗蹠♂18-21mm,♀19-21mm。(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繁殖期間棲息於闊葉林、針葉闊葉混交林和針葉林等各類森林中,尤以在樺樹占優勢的樹林較常見。遷徙期間和冬季,主要棲息於林緣疏林、次生林、農田、曠野、果園和村莊附近的小林內。
生活習性
遷徙:燕雀在中國主要為冬候鳥和旅鳥。
食性:主要以草子、果食、種子等植物性食物為食,尤以雜草種子最喜吃,也吃樹木種子、果實、植物嫩葉、沒輪滲小米、稻穀、高粱、玉米、向日葵等農作物種子,繁殖期間則主要以昆蟲為食。
習性:除繁殖期間成對活動外,其他季節多成群,尤其是遷徙期間常集成大群,有時甚至集群多達數百、上千隻,晚上多在樹上過夜。由於啄食農作物,對農業有一定害處。但繁殖季節也吃昆蟲,對森林有益。該鳥易於馴養,亦可作為觀賞鳥,也可以作為表演用鳥。
叫聲:悅耳的鳴聲由幾笛音的音節接長長的zweee聲或下降的嘟聲。叫聲為重復響亮而單調粗喘息聲zweee。也發出高叫及吱叫聲。飛行叫聲為chuee。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通常成對分散營巢繁殖,巢多置於樺樹、杉樹、松樹等各種樹上緊靠主幹的分枝處,距地高3-5m。巢呈杯狀,主要由枯草和樺樹皮等材料構成,外面常摻雜有苔蘚,內墊有羊毛、獸毛或羽毛。巢築好後即開始產卵,每窩產卵5-7枚,多為6枚。卵綠色、被有紅紫色斑點,卵的大小為16.8-21.5mm×13.8-14.5mm。
⑹ 紅子鳥怎麼分公母有圖片。
紅子鳥分公母方法如下:
第一步;一看。紅子雄鳥的特徵主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身體的比例.明顯區別是膀寬,從上面看膀與尾部成正三角型,從正前看胸部顯的飽滿。
2.尾巴的形式.雄鳥尾巴直觀看上去與身體比顯的較長,尾跟處上翹{這點很重要}至尾中部始下垂,即弓型尾。
3.頭部的特徵.雄鳥披肩[即黑色部分]長達背端且寬,從眼部開始向後明顯放寬且羽毛顯的厚實,頭型為上寬下窄的梯型,從正前看頂平起棱。
4.眼部昌型表現.眼球飽滿外突有神,距嘴角和頭頂看起來很近。具備了以上特徵挑雄鳥的把握就有了70%。
第二步;二睜肢鑒。有了以上特徵即可將鳥抓在手裡吹開胸部的羽毛,雄鳥胸部有稀稀拉拉的小絨毛,看起就象胡茬子,而雌鳥沒有,看上去顯的光滑。具備了以上特徵挑雄鳥的把握就有了90%。
第三步;三對。對就是對鳥,拎[或借]一條熟的雄紅子與新挑選的紅子找一安靜的地方,籠挨籠放一起看新紅子的表現,好的雄紅子會與熟紅子對口叫或表現的比較激動,這也表明這條紅子今後會有不俗的表現。具備悉迅世了以上特徵你所挑選雄鳥好鳥的把握就有了100%。但會不會出毛病就看運氣了
⑺ 有一隻鳥尾巴上有兩根很長的羽毛是橘紅色的那是一隻什麼鳥(圖片)
壽帶
壽帶(英文名:Amur Paradise Flycatcher,學名:Terpsiphone incei),是雀形目王鶲科壽帶屬的鳥類。中文名壽帶鳥,俗名別名有綬帶、白帶子、長尾巴練、長尾翁、練鵲、三光鳥、一枝花、赭練鵲、紫長尾、紫帶子。壽帶在中國東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區都能見到, 野生鳥幾乎完全以昆蟲為食。它們喜歡在森林的下層捕食昆蟲,是著名的農林益鳥。雄性壽帶鳥有一條近乎自己身體3倍長的大尾巴,像一根長長的綬帶。壽帶有白色型和紫色型,這兩種色型並非不同亞種。壽帶是最難飼養的籠鳥之一,多在捕獲後1-3日內死亡,請不要捕捉傷害壽帶。 壽帶曾經的滇南亞種indochinensis現已單獨立種中南壽帶。
壽帶鳥身型優美,羽色漂鉛族亮,中等體型(22厘米,雄鳥計尾長再加20厘米),頭閃輝黑色,冠羽顯著。
雄鳥:體長約30厘米,成年雄鳥的頭、頸和羽冠均具深藍色輝光,身體其餘部分為白色而具黑色羽哪祥干紋。中央尾羽長達體軀的數倍,形似綬帶。雄鳥易辨,一對中央尾羽在尾後特形延長,可達25厘米。雄鳥具兩種色型,均不同於紫壽帶。
雌鳥:體長約18厘米。成年雌鳥羽冠較成年雄鳥短,尾羽也短,頭、頸、羽冠黑色具藍色輝光,其餘羽色近似雄鳥,為赭色。雌鳥尾羽長度約為雄鳥的一半。
虹膜褐色;眼周裸露皮膚藍色;嘴藍色,嘴端黑色;腳藍色。
壽帶雄鳥和紫壽帶雄鳥的區別:紫壽帶雄鳥翼及尾黑色,背近紫色。
壽帶雌鳥與紫壽帶雌鳥的區別:紫壽帶雌鳥頭頂色彩較暗且無金屬光澤。
相比壽帶,紫壽帶極為少見,且今年數量呈下降趨勢。
壽帶鳥常見於山區或丘陵地帶,在山區較平原地帶更為常見。喜匿棲樹叢中,在東部沿海喜棲於水杉、槐樹林,有時也高踞樹頂上,平時飛行緩慢,而且往往僅飛短距離即停止,但捕捉昆蟲時十分迅速。慣於灌木枝頭穿行或跳躍,很少在地面活動。
飛時張翼展尾,長尾搖曳,絢麗多姿,極為醒目。覓食在空中捕捉各類昆蟲,而不在地面上。白色的雄鳥飛行時顯而易見。通常從森林較低層的棲處捕食,常與其他種類混群。
壽帶鳥發出笛聲及甚響亮的chee-tew聯絡叫聲,鳴唱時枕冠聳立振展,鳴聲激昂洪亮。其食物絕大部分是昆蟲,植物性食物僅佔全部食量的不足1%,主食蛾類、蝗蟲、蠅類、金龜、松毛蟲、金花蟲、粉蝶等。
繁殖期5-7月,繁殖初期,雄鳥站在樹枝上,清晨就唱出占區求偶的歌。一周後開始營巢。巢多築在小喬木主杈上,位置不高,不甚隱蔽,常遭天敵和人為破壞。巢口圓,底部尖,呈一倒圓錐體,外壁系由植物花序、苔蘚、羽毛、棉花、蜘蛛網紡織而成,內壁是由細草根、草莖、草葉、樹皮纖維和苔蘚構成。
一般外徑7.6-9.0厘米;內徑6.4-6.8厘米;深3.2-3.5厘米;巢距地面2-3米。一窩產卵2-4枚。卵的短徑為15.5毫米,長徑21.6毫米,重量為2.1-2.5克。卵呈橢圓形,色駝灰,其上布有栗色斑點。也有異色卵,呈黃白色或灰黃白色,被有淺褐色點狀斑。雌雄鳥均孵化育雛,孵化期12-14天,留巢期10天。
壽帶鳥在人為干擾下極易棄巢,特別是在產卵初期,棄巢之後在原巢附近重新築巢。壽帶鳥領域性極強,其他鳥進入其巢區,它們立即追趕,直到驅走為李激搏止。
繁殖區: 遠東:中國中部至中國東北部,俄羅斯東南部和北韓
非繁殖區: 至東南亞
壽帶鳥是最難飼養的籠鳥之一。由於它取食活的昆蟲,以及捕食飛行中的蛾類和蠅類,這在籠養情況下很難滿足,因此多在捕獲後1-3日內死亡。由於其體態美麗,國內自20世紀50年代初已多方設法飼養,到目前為止,飼養供觀賞時間均不足一年。
因此,請人類不要為了自己的私慾去傷害這些美麗生靈,愛它們,就離它們遠點,而不是把它們關進籠子受死。
雀形目
王鶲科
壽帶屬
PASSERIFORMES
Monarchidae
Terpsiphone incei
Amur Paradise Flycatcher
Gould, 1852
OR : c China to ne China, se Russia and North Korea
to Southeast Asia
Amur Paradise Flycatcher is split from Indian [Asian] Paradise Flycatcher Fabre et al. 2012, Andersen et al. 2015, H&M4, Clements et al. 2015
⑻ 雄鸚鵡長什麼樣子
問題一:雄牡丹鸚鵡長什麼樣子圖片 跟雌牡丹鸚鵡幾乎一樣,而且牡丹鸚鵡有很多種。
這是我自己的牡丹鸚鵡,品種是綠金頂,右邊是公的。
問題二:如何辨認一隻鸚鵡是雌還是雄? 單憑外觀較難區分雌雄,但根據幾個綜合特徵可以鑒別。雄鳥好動,性凶,頭略小,有「背兒頭」,眼圈距頭頂距離較遠,眼不大,骨盆閉合緊,襠骨有尖,用手摸可以感覺到有尖狀突起。雌鳥性溫,頭略大、圓形、頂平,眼圈距頭頂距離較近,眼較大,骨盆較寬松,雌鳥體形往往比雄鳥大,5個月以上的雌鳥襠骨之間距離大。如何鑒別虎皮鸚鵡的雌雄
飼養虎皮鸚鵡最好成雙成對,在選購虎皮鸚鵡時就要搭配好它們的性別.
鑒別虎皮鸚鵡其實也不難,尤其是幼鳥,要鑒別其雌雄比其它的幼鳥容易.
鑒別時主要是看虎皮鸚鵡嘴基的蠟膜顏色, 雌 *** 皮鸚鵡的蠟膜為淺藍色,鼻孔周圍呈白色;雄性幼鳥的蠟膜為淺藍綠色.雄幼鳥會發出嘰嘰喳喳的鳴叫,雌幼鳥只能發出喳喳的單聲.
在同鳥窩中,雄性幼鳥個體大於雌性的幼鳥,雄性幼鳥拼搶食物的能力也比較強.
問題三:求教高手,看看這個玄鳳鸚鵡鳥是雄性的嗎氏橘拆?怎麼區分雌雄啊? 50分 看紅斑像是雄的
問題四:雄鸚鵡尾巴是什麼顏色? 鸚鵡魚還是鸚鵡鳥 什麼種類的鸚鵡
如果是鸚鵡鳥 這個跟顏色沒什麼關吧 什麼鸚鵡呀 最好上圖片 拍照時不要開散光燈
問題五:這是什麼牡丹鸚鵡?雄的還是雌的? 這是普通的棕頭牡丹,屬於牡丹類最常見的品種,價格區間在30-80左右波動,公母你需要摸辨或者做DNA,目測是看不出來的,母鳥兩腿間,公鳥胯襠緊並且有個微微凸起的小肉疙瘩兒,戴上手套防止咬手,或者讓有經驗的老鳥友幫你摸一摸就知道了。
問題六:這遍體黃色的鸚鵡是什麼鸚鵡?是雌的還是雄的呢? 請上圖片 拍照時不要開散光燈
問題七:雌虎皮鸚鵡和雄虎皮鸚鵡有什麼大的差別 10分 性別問題
其他都一樣
問題八:求高手幫忙辨別一下這對藍色虎皮鸚鵡的雌雄帶圖我懷疑這兩只性別都是一樣! 1號是母的,2號是公的。母的嘴上面的帶子是粉紅的,公的嘴上的帶子是藍的。
資料:虎皮鸚鵡的母鳥的蠟膜為灰棕色,公鳥的蠟膜為淺藍色,到了繁殖季則會變殲棗為深棕色。幼鳥體色較深,公母幼鳥的蠟膜都為粉紅色,需要3到4個月才能長成像成鳥般羽色。
問題九:這是什麼鸚鵡?是雄的還是雌的?弄不明伍察白,叫聲響亮,還咬手 觀察虎皮鸚鵡的鼻子,白顏色的為雌鳥,藍顏色的為雄鳥。很容易辨別。
圖片有些不清晰,看不太清楚,你可網路對照虎皮鸚鵡的雌雄辨別。希望會幫助你。
問題十:大菲雄鸚鵡的羽毛長不全是什麼原因 怎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沒聽過 你去專業的論壇看看吧 青鳥論壇 淘氣鳥論壇 可以搜的到 我就不給地址了~~ 裡面都會有一些很專業人士給你解答的 要發照片的
⑼ 誰知道這是什麼鳥
圖片中的鳥類為大杜鵑(學名:Cuculus canorus bakeri):是普通杜鵑的中國亞種。體長約320毫米,翅長約210毫米。雄鳥上體純暗灰色;兩翅暗褐,翅緣白而雜以褐斑;尾黑,先端綴白;中央尾羽沿著羽乾的兩側有白色細點;頦、喉、上胸及頭和頸等的兩側均淺灰色,下體余部白色,雜以黑褐色橫斑。雌雄外形相似,但雌鳥上體灰色沾褐,胸呈棕色。
棲息於拆敬開闊林地,特別在近水的地方。常晨間鳴叫,每分鍾24-26次,連續鳴叫半小時方稍停息。性懦怯,常隱伏在樹葉間。平時僅聽到鳴聲,很少見到。飛行急速,循直線前進,在停落前,常滑翔一段距離。取食鱗翅目幼蟲、甲蟲、蜘蛛、螺類等。食量大,對旅乎慎消除害蟲起相當作用。
建議你採用兩種方式來救助:
聯系當地林業局或者動物園、動物保護機構,由專業人頃虛員來進行救助;
拿到寵物醫院進行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