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邊煮邊吃,太香了的酸湯肥牛如何做大家都會覺得很美味呢
酸湯肥牛大米飯,廚房新手也說贊。耳機一戴,料包一擱,剩下的就是讓肚子鼓起來。是一道不可辜負的美食,屬於吃中餐必點的一道菜 。如果你吃什麼都沒胃口,那你一定要試試這道菜,專治沒胃口,超級下飯。
用料
黃燈籠辣椒醬 2勺
肥牛 200克
金針菇 1把
青紅辣椒 4個
白醋 2勺
姜 3片
蒜 2瓣
香菜 2根
黑胡椒粉 5g
年夜飯必吃的酸湯肥牛的做法
金針菇焯水
② 酸湯肥牛的配料
酸湯肥牛營養價值豐富,烹飪起來酸酸甜甜的口感非常的不錯,主要的主材和配料如下:
主料
肥牛片250g
金針菇1把
綠豆粉絲半把
紅尖椒1根
輔料
海南黃燈籠辣椒醬2大勺
蒜4瓣
姜少許
料酒1大勺
泡山椒4-5個
鹽少許
糖1勺
泡山椒汁2勺
胡椒粉少許
白醋1勺
牛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其組成比豬肉更接近人體需要,能夠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對生長發育、手術後、病後調養的人在補充失血和修復組織等方面特別適宜。
寒冬食牛肉有暖胃作用,為寒冬補益佳品。牛肉有補中益氣、滋養脾胃、強健筋骨的功效。
牛肉中的肌氨酸含量比其它食品都高,使它對增長肌肉、增強力量特別有效,蛋白質需求量越大,飲食中所應該增加的維生素B6越多。
牛肉含有足夠的維生素B6,幫你增強免疫力,促進蛋白質的新陳代謝合成。
牛肉的營養價值如下:
1、能夠補脾胃,因為從中醫食療的角度上來講牛肉入脾、胃經,
對於脾胃虛弱、不思飲食、食慾下降、消化能力不良的人,適當食用牛肉有很好的滋補脾胃的作用。
2、能夠益氣血、強筋骨,對於氣血不足、腰膝酸軟的人,適當食用牛肉,
通過其補益氣血的作用而達到緩解上述症狀的功效,可以增強體質、強壯筋骨。
牛肉含鉀。
鉀是大多數運動員飲食中比較缺少的礦物質。鉀的水平低會抑制蛋白質的合成以及生長激素的產生,從而影響肌肉的生長。
第2步肉含優質蛋白質。
牛排是優良的高蛋白食品,(每100g)還含鈣7毫克、鐵0.9毫克、磷170毫克、維生素B10.07毫克、維生素B20.15毫克、葉酸6毫克、及少量維生素A等。營養成份易於被人體吸收。
牛肉的營養價值居各種肉類的首位,能增長體力,補充元氣。因此,牛肉都是運動員的必備食品。
第3步牛肉含鐵和鋅。
牛肉可以為你提供更多的鐵和鋅——這是保持能量的寶貴元素。
如牛排中富含容易吸收的鐵和鋅,可以提高免疫系統的功能,還富含葉酸,防止嬰兒先天殘疾。
第4步牛肉含維生素B12。
維生素B12對細胞產生至關重要,紅細胞的作用是將氧帶給肌肉組織。
維生素B12促進支鏈氨基酸的新陳代謝,供給身體進行高強度訓練所需的能量。
③ 酸辣開胃,滋補暖身,百香果酸湯肥牛的做法是什麼
酸辣開胃,滋補暖身,百香果酸湯肥牛的做法是什麼?
6.在碗面上再撒一些蒜末,並放上蔥末,另取油鍋,把油燒到冒煙後澆上,好吃的、適合冷天取暖解饞的金針酸湯肥牛就做好了。
總之可以多嘗試幾次,一定能做出美味的酸湯來!
④ 酸湯肥牛屬於什麼菜系
酸湯肥牛,是很多川菜館的常見名菜,屬於川菜,適宜於生長發育、術後、病後調養的人、貧血久病及黃目眩之人食用。
肥牛的品質自然是第一要素,但入鄉隨俗以後,酸湯至關重要是湯的調味,要酸辣得恰到好處。肥牛是一種高密度食品,美味而且營養豐富,不但提供豐富的蛋白質、鐵、鋅、鈣,還是每天需要的維生素 B群,包括葉酸、維生素 B和核黃素等的最佳來源。吃肥牛可以配合海鮮和青菜,海鮮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鐵和維生素,營養更豐富,更易於人體的吸收。
1 在正常人的印象里,川菜是主張辣的,因此酸湯肥牛的口味肯定是辣,且帶有些酸辣的口感。在製作的過程中,首先是食材的准備,具體為以下食材:香菜、小米椒,小杭椒、黃酒、燈籠辣椒醬等,主要食材是金針菇和肥牛。
2 第二部就是製作過程,首先是將小米椒切成圈,把香蔥切碎,香菜切碎,接著把金針菇的根部去除,放在沸水中焯熟,以及去除殘留在上面的農葯,最後,就是將它們鋪在鍋底做菜底,需要注意的是要根據自己的口味選擇辣的程度。
3 鍋中放入燒熱,放入燈籠辣椒醬爆炒,並加入水,調入泡椒水等調料,直到濃湯煮開。將肥牛放入,直到顏色呈暗灰色。肥牛熟後撈出放在配置好的金針菇上,將湯汁經過濾網倒進,最後將蒜末等香料爆炒後澆在上面即可。
⑤ 夏季有沒有有助於開胃的酸味食物製作方法是什麼
在夏天,我們總是想吃一些比較開胃的酸味食物,那麼這樣的食物其實製作方法也是非常簡單的。像很多的冷盤也都是非常的酸,那麼在夏天也是有助於大家開胃。其實在炎熱的夏天,不管吃什麼東西,都會覺得沒有胃口那麼一些酸味食物的製作方法,也就能夠解決大家沒有胃口的這種現象。首先小編要告訴大家的是檸檬蝦的做法,首先我們要准備一些大蝦,還有檸檬以及百香果和平時會使用到的一些調料。
蜂蜜也很不錯比如說杏子,還有李子,這樣的話也可以刺激胃液的分泌,能夠改善胃口。很多比較酸的茶葉也是可以多喝一些,比如說玫瑰烏龍茶,還有蜂蜜檸檬水等等。蜂蜜既可以殺菌,還可以解毒,因此是比較適合夏天的,但建議沖泡蜂蜜的水不能超過60度,不然就破壞了蜂蜜當中的營養物質。
⑥ 如何做出酸爽可口的酸湯肥牛鍋酸湯肥牛適不適合減肥吃
想要做出酸爽可口的酸湯肥牛鍋就需要調好湯底,先將准備好的肥牛和其他的配料洗干凈分別過水再放置,再將鍋里放入油和蔥姜蒜進行煸炒,出香味之後放入黃色的燈籠辣醬繼續煸炒出香味,加入清水,再放入鹽和雞精燒開,再將肥牛和已經准備好的配料放入進去,再在鍋中放入少量的生抽醬油,加入適量的料酒和蚝油,一點點糖來進行調味,好吃的酸湯肥牛鍋就做好了。酸湯肥牛其實是比較適合減肥的人來吃,這也是因為其中熱量是比較小的,而且其中也是有葷素的搭配。
最後如果不能夠吃辣椒的人,在製作酸湯肥牛鍋的時候,可以將辣椒換成番茄,炒出湯汁之後再放入水煮開。
⑦ 酸湯肥牛怎樣做口感會更好,味道美味
酸湯肥牛怎樣做口感會更好,味道美味
在製作酸湯肥牛這道菜的時候,酸湯是關鍵。酸湯中最核心的就是一個「酸」字。酸味的來源,不同的廚師有不同的選擇。一般酸味的來源,有以下三種:
調味品的酸味
常見的酸味調味品,常見的就是各種醋了,白醋、紅醋、陳醋、香醋、米醋等,各種醋類不失為最有效、最方便快捷的為菜餚增加酸味。
【製作過程】
1、蔥白切成小段,蔥綠切成蔥花,蒜切成蒜末,姜切成小片,野山椒切成小段,萵筍切成條備用。
2、鍋中燒水,水開之後下入肥牛片,5秒左右即可撈出備用。
3、鍋中燒油,下入蔥段、薑片、蒜末、野山椒以及黃燈籠辣椒醬煸香。
4、烹入料酒,加水,燒開之後下入萵筍條以及金針菇。
5、加鹽調味,再擠一點檸檬汁提酸味。嘗一下,酸度不夠再加少許白醋。加入少許的胡椒粉。
6、等金針菇以及萵筍煮熟之後,用漏勺撈到碗中,保留酸湯。
7、將煮過的肥牛片放到鍋中的酸湯中,稍稍煮一下,然後倒出裝盤。
8、撒上蔥花、芝麻即可。
【小貼士】
1、這里的白醋是可放可不放的,在製作的時候嘗一下,如果檸檬的酸味夠了,就不必再加白醋。
2、肥牛片很薄,很容易就成熟了,所以在製作的時候不需要煮的時間過長。
3、萵筍本身就清爽,加入一些萵筍條,可以使菜品的口感更加爽脆,感覺到利口。
4、如果不喜歡吃辣,野山椒可以不放。
5、想要湯汁的色澤更加黃亮一點,可以在湯中加入一些南瓜蓉。
6、條件允許的話,在製作酸湯肥牛這道菜的時候,可以加入鮮湯,滋味會更加鮮美。
⑧ 酸湯肥牛的做法最正宗的做法
主料肥牛1盒
輔料萵筍1根金針菇1小把
調料色拉油適量食鹽適量姜1塊蒜3瓣花椒1小把生抽適量野山椒10個泡紅椒少許剁椒2勺小蔥少許白醋適量水適量
酸湯肥牛的做法
1.萵筍切絲,金針菇洗好後拆散,姜、蒜切片,小蔥切蔥花
2.鍋中加水煮開,把金針菇和萵筍絲分別汆燙一下,准備好用來盛菜的容器,將金針菇鋪在容器底部,然後在上面鋪上萵筍絲,放在一邊備用
3.另起油鍋,開大火,燒熱後加入薑片蒜片爆香,然後加入剁椒和野山椒翻炒一下,聞到酸辣的氣味後,加入泡椒水和少量生抽炒勻,然後加入適量清水,最後按照自己喜歡的口味加入白醋
酸湯肥牛Wq.jpg
4.湯燒開後,根據口味調整鹹淡,然後燙入肥牛片,待肥牛片變色湯汁再次燒開後關火。用筷子將肥牛片夾出平鋪在萵筍絲上面,然後將剩餘的湯汁倒入容器。將蔥花均勻灑在肥牛上
酸湯肥牛JM.jpg
5.在鍋中加入一些食用油,大火將油燒熱,放入花椒爆出香味。然後將這些油均勻的淋在肥牛表面,這道菜就完成了
烹飪技巧
1、這道菜有一點小肥,我的口味比較清淡,覺得湯有些肥膩了,我家其他的人都覺得很OK,如果你跟我一樣口味清淡的話,建議最後這部淋油就省了吧,肥牛湯已經夠肥了哈哈
2、金針菇和萵筍絲放在酸湯里很好吃的,肥牛吃完了還可以拿那個湯繼續燙一點金針菇萵筍絲吃~
3、如果自家有「養」酸湯的話,清水、泡椒水、白醋啥的都是浮雲了,這個以後有空嘗試了再介紹吧~
菜品特色
相信大家去外面的吃飯的時候,一定體驗過酸湯類菜餚那酸爽開胃的味道,什麼酸湯魚啦酸湯牛蛙啦酸湯肥牛啦等等,一旦想起來口水就止不住~正巧書店又在念叨好久沒吃辣椒了整個人又不舒服了,於是便簡單的折騰了這一道酸湯肥牛來給我家的吃貨解解饞,順便也讓自己爽一爽!
另外,需要額外提一下的是,真正的貴州酸湯菜的酸湯實際上也是有些說法和講究的,我這次為了求速度和方便舍棄了一些需要准備時間的材料,算是酸湯肥牛的家常做法。以後有機會再補上比較正宗的酸湯菜吧~
⑨ 辣中帶香,酸中有辣的酸湯肥牛怎樣做
酸爽鮮辣的滋味!
用料
主料
肥牛 200克
金針菇 150克
野山椒 6-8個
大蒜 5瓣
生薑 3片
杭椒 1根
小米椒 3根
輔料
黃燈籠椒醬 3大匙
白鬍椒粉 1茶匙
料酒 1/2湯匙
陳醋 1/2湯匙
鹽 1茶匙
食用油 適量
金針酸湯肥牛的做法
主要材料備齊;
小貼士
1、肥牛片一定要焯過水再入酸湯,直接放入酸湯中煮,因為血水沒瀝出,會讓湯汁渾濁,影響色澤;
2、肥牛片煮至斷生即可,久煮易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