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扮家家酒的介紹
扮家家酒還有別的稱謂,如過家家,在農村的一些地方還被稱作「鍋頭熱熱」。是小孩子玩的游戲。小朋友一起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往往是模仿家裡成員,做一些小孩子們眼中大人應做的事情。
㈡ 家家酒是什麼意思
家家酒是一種兒童角色扮演的游戲。小孩間各自扮演家中某一成員,利用簡單的道具,虛擬日常生活情節進行游戲。可單人玩,亦可多人玩。也作「扮家家酒」。國內也稱「過家家」。
其實扮「家家酒」就是「過家家」的意思,扮家家酒只是台灣地區的一個叫法,這是早年台灣經濟還沒有起飛時,台灣女孩子們在家裡玩的一種角色扮演游戲。當時台灣女孩子們越玩越有趣,想像力越來越豐富,甚至開始玩起「請客吃飯」、辦「結婚喜酒」。
於是,因為「家家」都能請客喝「酒」,「扮家家酒」就變成當時女生們最常玩的游戲了。
家家酒相關作品
《家家酒》是家家(紀佳盈)演唱的歌曲,由葛大為填詞,朱國豪譜曲,收錄在家家2016年12月30日發行的專輯《還是想念》中。該歌曲被選為電視劇《極品絕配》的片尾曲,同時也是網路劇《願有人陪你顛沛流離》插曲。
《家家酒》的MV也已於3月13日首播,MV以魔幻寫實的童趣方式呈現,家家在其中化身魔法師,將「家家酒」的純真與快樂散布到人與人之間。
㈢ 《蠟筆小新》為什麼大家不會拒絕妮妮的辦家家酒
小孩子嘛,喜歡模仿大人,尤其是小女生嘛。通過看蠟筆小新,我們知道早期的妮妮也喜歡玩扮家家酒,小新等四人也都同意。但是不知不覺就加上了「超真實」三個字,什麼意思?就是以真實為基礎,更加了一番修飾,但我們其實可以看到當中日本的社會風氣。小新等人常常被騙,扮演起來了,只能說現在的孩子們,因為受到現代科技的影響,懂得太多。
那其實經常參與到這種家家酒的游戲中,小新等人也是很無奈的,久而久之也會厭煩,那他們為什麼不會拒絕妮妮呢?首先我們可以發現妮妮的武力值還是超高的,小新等人都是不敢惹她的。其次,她們五個人是從小玩到大的好朋友,妮妮作為裡面唯一的女孩子,自然會受到其他四位男生的寵愛,所以不去拒絕也是可以想通的。
㈣ 扮家家酒的發生實例
台灣小孩稱這種游戲為扮家家酒,其扮演的內容略有不同。除模彷家庭成員外,還有醫生等成人角色(通常是照顧者及被照顧者),彼此互動,或進行一個虛構的故事。玩家家酒稱為扮家家酒。在性別刻版印象中,過家家被認為是較屬於女孩的游戲。在游戲中,她們往往把自己扮演成父親、母親,將玩具娃娃視作自己的孩子,有時邀請鄰居的孩子來客串一個角色。孩子們玩這種游戲時,是十分認真的,一招一式儼然與實際生活中的大人無二,然而神情稚嫩,使人忍俊不禁。
㈤ 扮家家酒對孩子的5大益處
許多人小時候愛玩的游戲「扮家家酒」,很多人以為那是「孩子氣」的游戲,然而早有許多教育學者指出,這類「角色扮演」的游戲,對兒童發展大有助益!父母可以鼓勵孩子角色扮演,當然也能「陪玩」!
扮家家酒對於孩童的助益
透過扮家家酒中的角色扮演(role-play),孩子需要把自己假想成另外一個角色,並且運用現有的認知去發展這個角色,綜合來說,可以帶給孩子許多益處:
1.提供安全的「練習環境」
在扮家家酒游戲中,提供了一個安全的「情境演練」環境,讓孩子模擬遇到事情時的應對進退、情緒等,也能讓旁人觀察出孩子是否有認知偏差之處。比如游戲中,當走在路上遇到「陌生人」,如果「陌生人」問「小孩」,你的父母在哪裡?那麼「小孩」該怎麼回答呢?
2.增進社交技巧
扮家家酒中會有各式各樣的角色、身分,需要隨著情境發展不同對話,無形中也讓孩子練習與人的社交技巧等。
比方孩子想像去咖啡廳消費,「店員」來送餐,「客人」說謝謝;過一陣子「店員」詢問好不好吃?是否還需要別的食物?這些衍伸的對話,需要透過平時多觀察生活中的人事物而累積,也是父母平時能和孩子一同觀察、聊天的主題。
無論是讓孩子自己玩,或者混齡玩扮家家酒,都可以有相當好的效果。(圖片來源:BabyHome)
3.幫助孩子建構道德判斷
能不能說謊?什麼樣的情況下可以說謊?可不可以用暴力解決問題?可不可以欺負小動物?這些道德的議題都可以在角色扮演中演練。
比方游戲中,「女兒」受傷了,「護理師」正在包紮,「媽媽」在一旁會表現出很擔心的樣子,詢問「護理師」該注意的事項;但如果接下來「媽媽」責備「護理師」幫「女兒」包紮得太慢、甚至作勢假裝要打「護理師」,那麼我們便可觀察出扮演「媽媽」角色的孩子,可能有錯誤的認知,認為表現關心時可透過脅迫他人來達到目的。
4.調節情緒
許多時候,孩子不懂得表達情緒、紓解情緒,透過角色扮演、或者孩子拿著人偶在玩耍,能讓孩子將情緒投射在人物身上,無形中將情緒抒發出來。
比如經歷父母離異的孩子,可能因為將情緒投射在人偶身上,調適了自己的不安。
5.發揮想像力及創造力
扮家家酒有時也是即興的活動,可以提供孩子不同的刺激、隨機應變的能力,創造出不同的情境、對話、道具等。比如沒有真正的玩具盤子怎麼辦?可以用樹葉或是白紙代替;「開車」要怎麼演?可以用肢體動作來表達。
成人如何「陪玩」?
扮家家酒不只是孩子間的游戲,大人也可以一同「陪玩」,父母可以透過有技巧的回話及互動,讓角色扮演游戲變得更有延展性。
1.利用現成故事與孩子角色扮演
有些時候,不曉得該與孩子玩什麼好,便可以搬出大家耳熟能詳的童話故事,用這些故事來玩扮家家酒,有了這些故事當作「腳本」,沒經驗的父母也能很快上手,陪孩子演起來。
2.融入生活情境,自然與孩子互動
與孩子角色扮演各種不同現實生活中的角色,比方咖啡廳老闆、醫生、護士、公車司機、老師、媽媽、爸爸、餐廳服務生、發型設計師……,不但可以訓練孩子的觀察能力以及回想能力(孩子平時需要觀察服務生都在做什麼?回想起這些動作、再應用在扮家家酒中),也能幫助孩子認識社會中的各種職業,甚至降低對某些職業的害怕(害怕看醫生的孩子,不如跟他玩玩醫生看病的游戲吧)。
透過扮家家酒的游戲,也能降低孩子對於「看醫生」的恐懼感喔。
父母「陪玩」,也是很棒的親子互動。玩具:淘寶(左上),Hape(右下)
3.別怕提出挑戰
在游戲中,父母可以實際的與孩子互動,別只是受到孩子「擺布」,假如父母是假扮咖啡廳消費的客人,可以認真的向眼前的這位「咖啡廳服務生」點餐,想要松餅上的草莓多一點、生菜多一點、咖啡牛奶多一點,都可以盡量提出來,激湯孩子的想像力、應變能力。
不一定要購買大型辦家家酒玩具,也可以帶孩子前往親子游戲場。
㈥ 超真實扮家家酒是什麼意思
是一種兒童角色扮演的游戲。小孩間各自扮演家中某一成員,利用簡單的道具,虛擬日常生活情節進行游戲。可單人玩,亦可多人玩。也作「扮家家酒」。即「過家家」。
幾個人一起玩時,有的當「爸爸」、有的當「媽媽」、還有的當「寶寶」;有的去「買菜」,有的在家「煮飯」,有的寫「作業」等,也有模擬種瓜等生產活動的,模仿大人過日子。
家家酒相關作品
《家家酒》是家家(紀佳盈)演唱的歌曲,由葛大為填詞,朱國豪譜曲,收錄在家家2016年12月30日發行的專輯《還是想念》中。該歌曲被選為電視劇《極品絕配》的片尾曲,同時也是網路劇《願有人陪你顛沛流離》插曲。
《家家酒》的MV也已於3月13日首播,MV以魔幻寫實的童趣方式呈現,家家在其中化身魔法師,將「家家酒」的純真與快樂散布到人與人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