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一張梵高《羅納河上的星夜》做壁紙,2560*1080以上的,最好沒有水印
樓主查收
② 梵高的全名是什麼
姓名:Vincent van Gogh(文森特·梵高)
生日:1853年3月30日
職業:畫家
去世時間:1890年7月29日
派別:印象派、表現派
性別:男
籍貫:荷蘭
供職機構:
經歷:為畫商工作,當過傳教士
代表作:《吃土豆的人們》《夜咖啡》《向日葵》《星夜》《自畫像》等
人物簡介:
梵高自殺年僅三十七歲,作為一位藝術家,直到死前不久他才以其震憾人心而富於想像力的繪畫贏得評論界的贊揚。梵高死後不出幾年,一些畫家就開始模仿他的畫法,為了表現強烈的感情,可以不對現實作如實的反映,這種創造性的態度被稱作表現主義,並且證明是現代繪畫中一種歷久不衰的傾向。
③ 求這張圖的高清原圖,最好大一點可以做iPad壁紙的那種,謝謝拉,在這里祝大家新年快樂
該圖為梵高的《星空》,1920*1080高清圖請點鏈接
高清原圖
下載
梵高星空:畫布油畫 73cm*x92cm,紐約現代藝術館藏。
油畫中的主色調藍色代表不開心、陰沉的感覺。很粗的筆觸代表憂愁。畫中景象是一個望出窗外的景象。
畫中的樹是柏樹,但畫得像黑色火舌一般,直上雲端,令人有不安之感。天空的紋理像渦狀星系,並伴隨眾多星點,而月亮則是以昏黃的月蝕形式出現。
整幅畫中,底部的村落是以平直、粗短的線條繪畫,表現出一種寧靜;但與上部粗獷彎曲的線條卻產生強烈的對比,在這種高度誇張變形和強烈視覺對比中體現出了畫家躁動不安的情感和迷幻的意象世界。
在這幅畫中,天地間的景象化作了濃厚、有力的顏料漿,順著畫筆跳動的軌跡,而湧起陣陣旋渦。整個畫面,似乎被一股洶涌、動盪的激流所吞噬。風景在發狂,山在騷動,月亮、星雲在旋轉,而那翻卷繚繞、直上雲端的柏樹,看起來象是一團巨大的黑色火舌,反映出畫家躁動不安的情感和狂迷的幻覺世界。
在現代的一項科學研究中,科學人員發現梵高的後期作品,包括《星夜》(《星空》、又名《星光燦爛的夜空》)在內,包含有一種物理上稱為「湍流」的神韻,並推測此神韻來源於梵高由於長期處於癲狂狀態中而得到超於常人的感悟能力和繪畫表述能力。
在2004年3月4日,美國宇航局和歐洲航天局公布了一張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太空照片,並稱「這幅太空攝影作品與梵高的名作《星夜》(《星空》、又名《星光燦爛的夜空》)有『異常相似』之處。」其中,哈勃太空望遠鏡所拍照片為一顆名為「麒麟座V838」的恆星周圍的景象。該恆星位於麒麟座方向,距離地球2萬光年。
④ 求梵高星空高清原版大圖
鏈接:
作品簡介:
《星月夜》(TheStarryNight)是荷蘭後印象派畫家文森特·梵高於1889年在法國聖雷米的一家精神病院里創作的一幅油畫,是梵高的代表作之一,現藏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在這幅畫中,梵高用誇張的手法,生動地描繪了充滿運動和變化的星空。
⑤ 梵高的畫到底好在哪
梵高畫作最主要的特點用是主觀的色彩來表現他當時的情感狀態。這種狀態是無比的熱情。在這種熱情的狀態下,梵高說話的畫面呈現出了一種思想的高度融合。他靠一己之力開創了一個新的時代。在他的時代他的作品絕對是超前的。在當時梵高的自信和它的藝術並沒有得到他人的認可,直到後來大家發現梵高在他熱情洋溢的筆觸下深深地打動了人們。後來才慢慢的被人接受。
⑥ 梵高為什麼生前默默無聞,死後卻突然名聲大噪
生前畫作無人賞識,所以默默無聞。死後人們逐漸發現、認識了他的才華。並非突然名聲大振,早在1906一1907年,梵高就開始出名了,人們被他對藝術的執著追求而感動,對畫家為藝術甘願付出而感染,荷蘭專門為梵高建立了紀念館,崇拜者紛至沓來。一個世紀以來,梵高的影響越來越大,中國人認識梵高,也就是30年的時間,在西方,梵高早就名聲大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