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三千尺」,這里的「三」是個虛數詞,泛指數量很多,數之不盡的意思,泛指很高很高,這里是為了體現廬山瀑布向下傾瀉的磅礴氣勢,是一種誇張寫法。這句詩的意思是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
2.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中的三千尺和落九天分別是什麼意思
三千尺:形容山高。這里是誇張的說法,不是實指。
落九天:極言天高。古人認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層,九重天,即天空最高處。此句極言瀑布落差之大。
出自唐代李白《望廬山瀑布二首(其二)》,全詩為: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譯文:
太陽照耀香爐峰生出裊裊紫煙,遠遠望去瀑布像長河懸掛山前。
彷彿三千尺水流飛奔直沖而下,莫非是銀河從九天垂落山崖間。
(2)銀河傾瀉三千尺高清圖片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這首詩一般認為是唐玄宗開元十三年(725年)前後李白出遊金陵途中初游廬山時所作。
詩人以高度誇張的藝術手法,把瀑布勾畫得傳神入化,然後細致地描寫瀑布的具體景象,將飛流直瀉的瀑布描寫得雄偉奇麗,氣象萬千,宛如一幅生動的山水畫。抒發了作者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也表現了詩人的豪情壯志和開闊胸襟。
賞析:
第二首詩是七言絕句。詩中的香爐,即第一首詩開頭提到的香爐峰,可是,到了詩人李白的筆下,便成了另一番景象:一座頂天立地的香爐,冉冉地升起了團團白煙,縹緲於青山藍天之間,在紅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雲霞。
這不僅把香爐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為不尋常的瀑布創造了不尋常的背景。接著詩人才把視線移向山壁上的瀑布。「
遙看瀑布掛前川」,前四字是點題。「掛前川」,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像是一條巨大的白練高掛於山川之間。「掛」字很妙,它化動為靜,惟妙惟肖地表現出傾瀉的瀑布在「遙看」中的形象。
第三句又極寫瀑布的動態。「飛流直下三千尺」,一筆揮灑,字字鏗鏘有力。「飛」字,把瀑布噴涌而出的景象描繪得極為生動;「直下」,既寫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見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勢不可擋之狀如在眼前。
然而,詩人猶嫌未足,接著又寫上一句「疑是銀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驚人魂魄。「疑是」值得細味,詩人明明說得恍恍惚惚,而讀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覺得只有這樣寫,才更為生動、逼真,其奧妙就在於詩人前面的描寫中已經孕育了這一形象。
巍巍香爐峰藏在雲煙霧靄之中,遙望瀑布就如從雲端飛流直下,臨空而落,這就自然地聯想到像是一條銀河從天而降。可見,「疑是銀河落九天」這一比喻,雖是奇特,但在詩中並不是憑空而來,而是在形象的刻畫中自然地生發出來的。
它誇張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從而振起全篇,使得整個形象變得更為豐富多彩,雄奇瑰麗,既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給人以想像的餘地。
3. 3000尺對什麼3000尺對什麼
3000尺對落九天。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是唐朝詩人李白《望廬山瀑布》中的名句。
意思是:壯觀的瀑布從高處急沖直流而下,真使人懷疑這是從天上傾瀉下來的銀河。這兩句詩寫出了廬山瀑布向下傾瀉的磅礴的氣勢。現在,人們常常用這兩句詩來描寫瀑布的壯觀景色。
4.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指的是哪個風景區
廬山風景區著名的三疊泉瀑布,落差達155米,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之美句。
出處:「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出自唐代李白的《望廬山瀑布》。
這首詩緊扣題目中的「望」字,都以廬山的香爐峰入筆描寫廬山瀑布之景,都用「掛」字突出瀑布如珠簾垂空,以高度誇張的藝術手法,把瀑布勾畫得傳神入化,然後細致地描寫瀑布的具體景象,將飛流直瀉的瀑布描寫得雄偉奇麗,氣象萬千,宛如一幅生動的山水畫。
(4)銀河傾瀉三千尺高清圖片擴展閱讀
原文:
望廬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譯文:
太陽照耀香爐峰生出裊裊紫煙,遠遠望去瀑布像長河懸掛山前。
彷彿三干尺水流飛奔直沖而下,莫非是銀河從九天垂落山崖間。
三疊泉在全國有幾處,最為出名為位於江西省九江市的廬山東南九疊谷,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經環廬山旅遊公路可達。距九江市區26公里。是集險峰怪石、飛瀑流泉為一體的山丘型旅遊地。
5.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描寫的是什麼山的壯觀景象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描寫的是廬山的壯觀景象。
6.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景點是什麼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景點是廬山秀峰瀑布中的黃岩瀑。
所謂秀峰,實際上是香爐、雙劍、文殊、鶴鳴、獅子、龜背、姊妹諸峰的總稱。著名的廬山開先瀑布就在鶴鳴、龜背二峰之間,它是同源異流的東西兩瀑。東瀑自鶴鳴、龜背兩峰之間奔流而出,由於受到兩崖窄隘迫束,瀑布跌落過程中,水流散開,形若馬尾。故名馬尾瀑。
西瀑自黃岩山巔傾瀉下來,跌落在雙劍峰頂的大龍潭中,再繞出雙劍峰東,緣崖懸掛數百丈,名黃岩瀑,漸與馬尾瀑合流經青玉峽狂奔至龍潭中。李白著名的《望廬山瀑布》詩兩首,就是描繪這里的瀑布景觀。
(6)銀河傾瀉三千尺高清圖片擴展閱讀:
原詩:
《望廬山瀑布》唐代: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釋義:
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遠遠望見瀑布似白色絹綢懸掛山前。
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好像是銀河從九天垂落山崖間。
簡介:
這首詩一般認為是公元725年(唐玄宗開元十三年)前後李白出遊金陵途中初游廬山時所作。這是詩人李白五十歲左右隱居廬山時寫的一首風景詩。這首詩形象地描繪了廬山瀑布雄奇壯麗的景色,反映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無限熱愛。
7. 危樓高百尺樓真高哇飛流直下三千尺瀑布希么啊
飛流直下三千尺,瀑布真長啊。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第三句「飛流直下三千尺」是從近處細致地描寫瀑布。「飛流」表現瀑布凌空而出,噴涌飛瀉。「直下」既寫出岩壁的陡峭,又寫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極力誇張,寫山的高峻。
這樣寫詩人覺得還沒把瀑布的雄奇氣勢表現得淋漓盡致,於是接著又寫上一句「疑是銀河落九天」。說這「飛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懷疑是銀河從九天傾瀉下來。一個「疑」,用得空靈活潑,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7)銀河傾瀉三千尺高清圖片擴展閱讀
這是李白五十歲左右隱居廬山時寫的一首風景詩。這首詩形象地描繪了廬山瀑布雄奇壯麗的景色,反映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無限熱愛。首句「日照香爐生紫煙」。「香爐」是指廬山的香爐峰。此峰在廬山西北,形狀尖圓,像座香爐。
由於瀑布飛瀉,水氣蒸騰而上,在麗日照耀下,彷彿有座頂天立地的香爐冉冉升起了團團紫煙。一個「生」字把煙雲冉冉上升的景象寫活了。此句為瀑布設置了雄奇的背景,也為下文直接描寫瀑布渲染了氣氛。
8.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是什麼意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意思是:
那瀑布的水從很高的地方筆直的傾注而下,就好像是銀河從九天之上掉落了下來一樣。
這句詩出自唐代詩人李白的《望廬山瀑布二首》。這是李白五十歲左右隱居廬山時寫的一首風景詩。這首詩形象地描繪了廬山瀑布雄奇壯麗的景色,反映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無限熱愛。
(8)銀河傾瀉三千尺高清圖片擴展閱讀
「飛流直下三千尺」,一筆揮灑,字字鏗鏘有力。「飛」字,把瀑布噴涌而出的景象描繪得極為生動;「直下」,既寫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見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勢不可擋之狀如在眼前。然而,詩人猶嫌未足,接著又寫上一句「疑是銀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驚人魂魄。
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在廬山秀麗的山水之中,更顯詩人標名之靈氣。其想像豐富,奇思縱橫,氣勢恢宏,感情奔放,其詩歌的審美特徵是自然美、率真美和無拘無束的自由美。
9.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描寫的是哪個風景名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出自唐朝大詩人李白的《望廬山瀑布》.全詩是:「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意思是:壯觀的瀑布從高處急沖直流而下,真使人懷疑這是從天上傾瀉下來的銀河.這兩句詩寫出了廬山瀑布向下傾瀉的磅礴的氣勢.現在,人們常常用這兩句詩來描寫瀑布的壯觀景色.
10.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指哪裡
你好!
指廬山。
廬山:又名匡山,中國名山之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北部的鄱陽湖盆地,九江市廬山區境內,聳立於鄱陽湖、長江之濱。
《望廬山瀑布》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出遊金陵途中初游廬山時所作的兩首詩,一為五古,一為七絕。詩人以高度誇張的藝術手法,將飛流直瀉的瀑布,描寫得雄偉奇麗,氣象萬千,宛如一幅生動的山水畫。
其中第二首歷來廣為傳誦。原詩為: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翻譯:
太陽照射的香爐峰生起紫色煙霧,遠遠看去,瀑布像匹白絹掛你的前面。
瀑布從高崖上飛一樣地騰空直落,好像有三千尺長,讓人恍惚以為那是銀河從九天傾瀉到了人間。
賞析:
該詩前兩句概括描繪了廬山瀑布的奇偉景象。首句從香爐峰寫起,陽光照射下的水氣變成了紫色的薄霧,給人一種朦朧美。第二句描寫瀑布,一個「掛」字,寫出了瀑布奔騰飛瀉的氣勢。後兩句用誇張的比喻和浪漫的想像,進一步描繪瀑布的形象,字字珠璣。結句把瀑布比作璀璨的銀河,既生動又貼切,一個「疑」字,顯得意味深長。
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