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風之谷漫畫的結局是什麼
《風之谷漫畫》網路網盤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25bzTrkcBCLQUVzUulVZHQ
故事將大背景設定於「火之七日"戰爭後,科技急劇衰落,人類在世界被一種只有巨型昆蟲能適應的」腐海「生態系包圍的夾縫里苟延殘喘的末世中。講述了腐海邊陲國家風之谷的公亂喚主娜烏西轎陪備卡捲入一場王國間的激戰,並在旅途中逐步發現腐閉毀海背後隱藏的秘密,引領人們重新走上生存的正軌的故事。
『貳』 怎樣看待宮崎駿動漫《風之谷》中的蟲菌森林「腐海」
最近宮崎駿老爺子因為《千與千尋》的上映又再度成為了輿論熱議的對象。有人說,18年後的今天終於讀懂宮老在動畫里埋下的人生道理。也有人說,宮老的這部作品其實是對整個日本社會的鞭撻。但甭管怎樣也好,我們必須承認的當屬宮老作品的「文本多意性」以及「崇高的思想抱負」,這絕非是當下活躍的年輕一代能夠相提並論的---新海誠,湯淺政明,乃至細田守也同樣如此。
所以在劇情開頭,當我看到女主對「多魯美奇亞」作出的阻止「 千年前的巨神兵蘇醒」和「培吉特國家的侵略」的時候,
我確實有點兒「何不食肉糜」的想法---人家的所作所為不也是在為自己國家的人民著想嗎?這是你這位養尊處優的公主能夠反對的事情?但很顯然,後來的劇情狠狠地打了我的臉。而這種體驗,也讓我深刻地明白到整部《風之谷》的主旨所在--
所以我們也就能夠看到在駭人驚悚的腐海森林地底下竟然存在著空氣宜人的大空洞,而這里流淌的水源也是潔凈無污染的。
『叄』 風之谷的角色介紹
-風之谷-
娜烏西卡
十六歲,關愛生命溫柔聰敏的風之谷公主,意外從拉絲黛得到能控制上古人形兵器巨神兵的「秘石」。因風之谷與多魯美奇亞的盟約關系而替父從軍、出征援助多魯美奇亞的前方戰線。之後為解開戰爭發生起因及腐海昆蟲騷動不安的因素而踏上旅程,而陸續相識阿斯貝魯及瑟爾穆;並彼此分享腐海的秘密。也受到瑪尼族上人,瑟爾穆及奇克克念力保護。娜烏西卡在腐海、王蟲內心、花園的主人,及修瓦陵墓慢慢得知世界秘密。花園的主人曾對娜烏西卡說出土鬼的神聖皇帝的思想言行和娜烏西卡一樣,決定性的不同是只有娜烏西卡反抗陵墓。娜烏西卡認為生命不在乎長短,在乎感受喜怒哀樂,享受掌握自由的一刻。即使人造生命,亦應被尊重及肯定。因為生命是不斷進化改變,是不能被設定命運,正如王蟲及巨神兵發展出人格和感情。在結尾,娜烏西卡帶著巨神兵去毀滅操縱世界的「神」,也就是太古的生化電腦,並且向上古電腦吶喊著:「生命是在黑暗中閃爍的光」,堅信活著是一件艱苦的事,但生命的意義就是要突破這困厄,就算未來會因而更渾沌,生命自會找到其出路。
基爾(ジル)
風之谷族長及娜烏西卡之父,因身體長年承受腐海累積的毒素而全身僵化待在病床。在生命末期臨走前交待眾人協助娜烏西卡的對策後死去。
猶巴(ユパ)
全名「猶巴.米拉爾達」(ユパ・ミラルダ)的腐海第一劍客及娜烏西卡導師,一生為找出腐海的秘密而四處旅行。在某次前往腐海調查事情時,意外結識了培吉特市王子阿斯貝魯及土鬼瑪尼族少女桂嘉,之後三人一同邁向解開整個動亂事件背後謎團的旅行。於「大海嘯」事件後為了平息想刺殺庫夏娜復仇的土鬼人民怒氣,以身作盾保護庫夏娜傷重身亡。
米特(ミト)
右眼覆蓋著眼罩的風之谷老臣子,善於駕駛炮艇。與娜烏西卡友好的風之谷老人,原作中授命基爾死前的遺言前去協助南下土鬼諸國的娜烏西卡及猶巴。於劇情末段同於基爾因長年承受腐海的毒素而出現肢體硬化、無法動彈的病況,但仍與阿斯貝魯一同駕駛炮艇幫助娜烏西卡封印修瓦的陵墓。
祖奶奶(大ババ)
風之谷邊境最年長的智者,熟知古代流傳下來的傳說,向風之谷年輕一輩解說古時曾發生的「大海嘯」事件。
迪多(テト)
同於動畫版為被猶巴從大蜻蜓中所救、後被娜烏西卡收養為寵物的狐松鼠。一路上忠心陪伴著娜烏西卡共同面臨著各種險境,直至與娜烏西卡待在巨神兵身上時;因承受不住巨神兵身上散發的有毒光線逐漸衰弱死去。之後被娜烏西卡埋葬至一棵大樹底下。
古伊(雌)卡伊(雄)(クイカイ)
古伊,卡伊是猶巴的坐騎,有著強力雙腳的馬。〈《風之谷》作品設定中馬為恐鳥形狀、會產卵的生物〉在娜烏西卡出征時,卡伊追隨了娜烏西卡,但在伊沙帕達市一役中戰死。死後不久古伊生下蛋,並孵出其孩子。
-培吉特市-
阿斯貝魯(アスベル)
動畫版:培吉特市的王子,拉絲黛的哥哥。精通維修及操作機件,性格勇敢機靈。 因家鄉遭庫夏娜率領的多魯奇美亞軍摧毀;而企圖復仇的培吉特市王子。在用飛行機攻擊庫夏娜軍機時遭大量腐海昆蟲狙擊而被娜烏西卡拯救。與娜烏西卡從腐海離開時雖被土鬼的飛行船所拘捕,但之後協助娜烏西卡逃脫。事後在飛行船上巧遇前來偵察的猶巴,與瑪尼族少女桂嘉、瑪尼族上人一同逃離土鬼的飛行船。並一同南下前往土鬼諸國,企圖尋找整個事件背後的秘密。在劇情最後與桂嘉等人團聚。
拉絲黛兒(ラステル)
阿斯貝魯雙胞胎的妹妹。在多魯美奇亞軍入侵培吉特時被當成人質抓上運送著巨神兵的飛行艇。但飛經腐海時飛行艇遭昆蟲襲擊而墜機重傷身亡。身上持有能啟動巨神兵的秘石,臨終前囑托娜烏西卡將秘石交給哥哥阿斯貝魯。
-多魯美奇亞-
庫夏娜(クシャナ)
25歲,多魯美奇亞烏王的四公主,綽號「多魯美奇亞白色的魔女」。戰術高明,在國內負責受訓第三軍團且深受旗下士兵愛戴。因出身在人心險惡處處有人慾奪取皇位的王室里,性格警戒性強、鮮少透露內心的喜怒哀樂。在被父王下令攻打南下土鬼諸國時,實際內心盤算奪回被三皇兄帶去遠征的第三軍,企圖班師回國弒父爭奪皇位,為替自己喝下會造成心智錯亂毒酒的母後報仇。庫夏娜在結識娜烏西卡後開始慢慢了解整個世界動亂背後的真相,並在猶巴為救她而死後、了解自己需為世界伸張王道的責任。故事最後成為娜烏西卡有力的夥伴;並拒絕繼承王位,只做攝政王,成為多魯美奇亞中興始祖。
克羅托瓦(クロトワ)
二十七歲,庫夏娜的參謀。機智且具野心,平民出身,十六歲就曾有駕駛軍機的經歷。被烏王任命要求監視庫夏娜並設法取得能控制巨神兵秘石的去向,因得知先前被烏王任命的人士最後皆會被烏王所殺,於是私下向庫夏娜投誠。會為了已方的利益有心機地暗中聽取庫夏娜身旁的情報,但在庫夏娜數次身陷危機時仍會設法替她脫離困境。故事最後與庫夏娜軍隊一同前往修瓦陵墓協助娜烏西卡。
烏王(ヴ王)
多魯美奇亞統治者及庫夏娜的父王。性格殘暴,甚具謀略自負,野心大。為增加人口,不惜用戰爭俘虜大量人民。因猜忌妻子兒女會奪取王位,曾企圖用會引起精神錯亂的毒酒毒死庫夏娜。其妻為保庫夏娜飲下毒酒,變得痴呆。後續為沒收庫夏娜兵權,命克羅托瓦監視,企圖用戰爭消滅庫夏娜及其勢力。與娜烏西卡在修瓦陵墓中得知整個事件背後一切的秘密。中途在陵墓主人迷惑眾人時展現出不輕易迷失自我的一面,並欣賞著娜烏西卡能兼具「破壞與慈悲」的行事風格,而自願捨身保護娜烏西卡免於接觸到陵墓發出的死亡光線。臨死前願意放下先前與子女間的斗爭而有意傳位給庫夏娜。
3位皇子(3皇子)
庫夏娜的3名皇兄。第三皇子原先想陷害庫夏娜於死地但反遭腐海昆蟲襲擊身亡。第一、二皇子與娜烏西卡來到土鬼修瓦旁的花園中;被裡頭的上古音樂作品迷戀,而遺忘現實的一切。
小丑(道化)
烏王身旁諂媚的弄臣。故事最後被烏王要求做庫夏娜繼承王位為見證人。
-土鬼-
桂嘉(ケチャ)
土鬼諸國中的瑪尼族少女。平時服侍著瑪尼族裡的上人,在上人死後與阿斯貝魯及猶巴一同行動,並能說出娜烏西卡一族使用的語言。性格強勢,雖對土鬼諸國的入侵者庫夏娜及多魯美奇亞軍隊不滿,但仍會試著不去與她們產生無意義的爭執。故事最後與阿斯貝魯等人團聚。
瑪尼族上人(マニ族僧正)
土鬼諸國中瑪尼族族長皆僧侶,是個瞎子,懂念力,深受族民愛戴。反對皇弟密喇魯帕利用蟲及瘴氣,濫殺無辜。在感應到娜烏西卡與王蟲交會時,認定娜烏西卡為傳說中能指引世界走向正途的「藍衣人」,便不惜協助娜烏西卡一切。後續為免族人背上叛逆罪名及幫助猶巴一行人脫困,隻身犧牲自己生命被殺。其靈魂仍守護娜烏西卡,協助她多次脫險,並指引其路向。
密喇魯帕(ミラルパ)
土鬼諸侯國聯合帝國第二任統治者;上任神聖皇帝的次子,平時被眾人稱呼為「皇弟」,持有著超能力。原來是懷抱理想的仁君。在看遍人類自私與貪婪後,漸漸憤世疾俗忘記初衷;同時又害怕失勢及死亡,性格變得殘暴。利用宗教控制人民,盡殺異教徒及反對者。在對抗多魯美奇亞失利時,不惜利用蟲及瘴氣,令大片國土淪為腐海,亦引發大海嘯。雖渴望長生但害怕像先前父親在進行身體轉換手術中死去,故只用葯物續命,並需定期讓全身泡置在化學培養漕中延續肉體機能,之後也被其兄納姆利斯暗算殺死在漕中。將娜烏西卡視為邪教徒的存在而感到恐懼,生前用盡一切方法對付娜烏西卡。死後精神體變成陷入無限恐懼狀態的「虛無」,但最後與娜烏西卡進入腐海的盡頭時,見藍天白雲凈土後終得解脫。
納姆利斯(ナムリス)
密喇魯帕的哥哥,平時被眾人稱呼為「皇兄」。因未像弟弟密喇魯帕具有超能力而一直未能掌有執政的實權,但之後暗中除去密喇魯帕以成為新上任的神聖皇帝。性格陰險具謀略,且有強大的野心,多年來將身體改造成能夠不老不死的肉體。企圖抓取庫夏娜做政治婚姻以建立土鬼多魯美其亞二重帝國,之後在巨神兵復活時被巨神兵發出的射線波及到而導致軀體開始損毀。
察魯卡(チヤルカ)
土鬼軍司令官,由皇弟從察魯卡平民武僧時便一手栽培,對皇弟忠心不二,處事公正無私,但反對皇弟用瘴氣作用武器手段。曾差點打敗庫夏娜,並在大海嘯發生時負責挽救難民及企圖消滅特變體的菌類。皇弟死亡後曾遭皇兄下令抹殺,但為娜烏西卡所救。之後與娜烏西卡交流後開始對自己思想立場產生質疑,而設法阻止土鬼動亂的局勢。
奇克克(チクク)
全名「魯瓦.奇克克.庫爾巴爾卡」(ルワ・チクク・クルバル)的小男孩,為遭神聖皇帝所滅、先前土鬼王族庫爾巴爾卡一代的後裔,具有著能夠同時對眾多人群進行心靈傳話、傳送心中影像的強大念力。原先居住在落於偏僻一帶的古老殿堂與一名聖僧生活著,在與娜烏西卡見面後時、認定娜烏西卡為傳說中乘著白翼的使者,而自願追隨在娜烏西卡身旁。
花園的主人(庭の主)
為古人製造的人工生物「席得拉」之一,外觀為一個普通的牧羊人。負責看管離土鬼聖都修瓦數十公里外、一處隱藏在廢墟中存放著上古流傳的科學文藝作品的花園。有著能探視對方內心思緒、變化自身外觀的能力。擅長在花園里創造出讓人忘卻悲傷痛苦的安詳環境,而讓入訪者沉陷其中逐漸忘記原先待在現實世界的一切。並可在花園內設下讓人無法輕易穿越的結界。
-腐海-
森林人(森の人)
森林人是馴蟲師的始祖之中血統最尊貴的一族,舍棄用火,厭惡人世間,住在腐海深處,身穿昆蟲腸衣,食用蟲卵,並居住在昆蟲體液形成的泡膜帳篷中。森林人多擁念力,能了解蟲的心及腐海的奧秘,在南方森林己形成時,森林人到場觀察,並教導各馴蟲師部族如何在腐海居住。
瑟爾穆(セルム)
森林人之一,有著和娜烏西卡相同的眼神。懂念力,能了解蟲的心及腐海的奧秘。曾救了並帶領猶巴等人了解腐海能吸收毒物,以及教導他們食用蟲卵。瑟爾穆曾救出昏迷在王蟲漿液里的娜烏西卡,之後在古花園及修瓦的陵墓皆用精神體保護及指引娜烏西卡,並曾向娜烏西卡表白過。
瑟萊妮(セライネ)
瑟爾穆的妹妹,照顧過猶巴一行人和娜烏西卡。
馴蟲師(蟲使い)
三百年前,當時名叫艾弗達魯的強大王國因各世子爭奪王位繼承權的紛爭演變為內亂戰,戰士們爭相尋求王蟲蛻殼製成的盔甲武器,因此武器商人便瘋狂地來回於腐海間搜尋王蟲蛻殼。利慾薰心的武器商人更想出有組織的捕捉王蟲的方法,腐海充斥著憤怒,形成大海嘯。徘徊於腐海的馴蟲師,據說就是那些令自己的故土滅亡,遭受詛咒的武器商人的末裔。馴蟲師共有十一支部族,三百年間已有三支絕嗣。馴蟲師敬畏森林人,以偷取死者身上財物維生,受雇時用蟲工作,一生與蟲為伍,故身發惡臭。在迎接南方新腐海森林後,視娜烏西卡為女神,舍棄伴以為生的蟲子而追隨左右,一同向修瓦進發。
王蟲(王蟲)
王蟲得知大海嘯是為突變體的粘菌帶來足夠的蟲屍作為菌床,利用身上的腐海原菌類與突變體的粘菌互相爭吃,令粘菌安定成為南方森林。在王蟲眼中,人造菌類也是腐海菌類,是平等而需維護。娜烏西卡感動得要彷效王蟲化作腐海,王蟲卻認為人類世界需要她救助,故此釋放出體液保護她,並讓她深入蟲內心的世界──最後的起始與終結之地。但後來娜烏西卡得知其實原來王蟲是人造生物,但卻已發展出自己的思想。
-其他-
巨神兵(巨神兵)
於培吉特市地底發現的數千年前將世界陷入「七日之火」的上古巨型人型兵器殘骸,在「滅亡之書」上有記載為帶著光環飛行遮蔽天空的巨大兵神,因被人誤觸到啟動裝置而開始在骨骸上重新生成肉體。之後被土鬼皇兄納姆利斯奪走;並欲使它再度活動於世上,但之後被手上持有能喚醒巨神兵秘石的娜烏西卡所復活,而復活的巨神兵將擁有秘石的娜烏西卡視為自己的「母親」。將巨神兵喚醒的娜烏西卡之後意外發現巨神兵擁有著發展智慧及人格的能力,便將巨神兵取名為「奧瑪」。而巨神兵也將自己識為帶著光環的調停者及戰士,便對現娜烏西卡立下承諾,要帶著她一同前往修瓦封印存放著修改生物自然環境技術的陵墓。最後與陵墓對戰時雖成功摧毀陵墓,但自己也被陵墓放射出來的光束重擊而逐漸死去。
『肆』 《風之谷》的主題是什麼
我認為討論《風之谷》的主題,必須討論作為原作的漫畫。
因為漫畫的劇情才是完整的,而1984年的電影版也並非是獨立於漫畫存在的,僅僅是當年暫時拍攝的小部分情節改編版。將來,全作也未必沒可能被完整的搬上熒幕。
以下僅一家之言,多圖長文慎入。
《風之谷》的核心主題,是為面臨滅亡危機的人類文明尋找出路。世界觀與歷史要了解這個主題,首先要從世界觀入手。在《風之谷》中,記錄人類歷史的史書叫《年代記》,其中記載的歷史大要如下:
菌類樹木的根部會在歲月的流逝中逐漸石化,逐步砂化為高密度且不易分解的無毒沙礫,而樹木的根部也會因此出現大量的空洞。
菌類樹木根部的空洞在形成300年之後,洞內的瘴氣會徹底消散,空氣轉為無毒。
而隨著樹木的生長,下層的空洞也越來越大,並向上層擴展。最終樹木整體砂化而死亡,空洞和地表接通。以上的過程大致需要1000年。也即是說,菌類樹木乃至腐海的壽命約是1000年。蟲群《風之谷》中的蟲群,是與腐海生態體系共生的各種巨型蟲類生物,以菌類植物為食,可以承受瘴氣。蟲群在腐海以外的世界也可以生存,但生命力會下降。
巨型蟲類生物以王蟲為代表,其他蟲類出場的有大王蜻蜓、翅蟲、蛇螻蛄、地蟲、管蟲、屍蟲等。
蟲類互相之間可以遠距離交流,並且極為團結,所有種類的蟲都奉王蟲為尊。
王蟲是百蟲之首,是一種流著「藍色血液」的山形巨蟲,這種蟲類「個體即群體,群體即個體,思想可以跨越時空而傳遞」。
「大海嘯」
《風之谷》中的「大海嘯」,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海嘯,而是形容成千上萬的王蟲並排沖過大地、同時毀滅一切的巨大災難。
海量的王蟲爬滿大地的同時也將菌類植物的孢子帶到新的土地上,並將這些土地化為新的腐海。
「大海嘯」通常是由人類大規模戰爭、污染大地、焚燒腐海、大規模屠殺王蟲等行為所引發的。
王蟲群總是朝著人類所在的方向前進,並沖毀前進路線上的一切,像是對人類的報復性行為。
從「火之七日」以後到故事開始前,這歷時1000年的陶器時代中,「大海嘯」一共發生過三次。
尚有記載的最後一次「大海嘯」,是在工業時代紀元2200年左右(陶器時代700年左右),由艾弗達魯王國的內戰以及大規模屠殺王蟲等事件引發。
這次「大海嘯」最終導致艾弗達魯王國毀滅,國土幾乎全境淪為腐海,國民絕大多數死亡。
生存危機的根本原因
帶著瘴氣的腐海不斷緩慢擴張,擠壓著殘存人類的生存空間。
蟲群則一方面保衛著腐海,另一方面也作為傳播孢子的載體。
人類無論是想要毀滅腐海還是屠殺蟲群,都會招致「大海嘯」,不僅造成人類文明嚴重受損、人口大量死亡,也導致腐海急速擴張、屬於人類的土地大量淪喪。
這看上去根本就是一個死局。
殘存的人類,只能在越來越狹小的空間里生存,並眼睜睜的看著這最後的空間趨於消失,自身走向滅亡而無力回天。
人類像是在慢性死亡,餘下的時長幾乎是可以准確的算出來的。
這就是人類直接面臨的生存危機。
從表面看上去,這生存危機是由「敵對」的腐海和蟲群直接引發的,但其實不然。
隨著故事的深入,讀者但凡帶入了自己的思考,就不難發現,威脅人類生存的根本原因是人類自身的人性。
人類被無窮盡的慾望所推動,不斷的消耗資源、污染世界;又被不可遏制的恨意驅使,爭權奪利、自相殘殺,使得自身反復陷入走向滅亡的循環式宿命。
主人公的形象來源
娜烏西卡,原本是《荷馬史詩》之《奧德賽》中的派阿基亞公主的名字,宮崎駿很喜歡這個角色,但卻不喜歡荷馬原本對娜烏西卡賦予的性格色彩。
在創作於11世紀的日本古代短篇小說集《堤中納言物語》之中,有一篇名為《蟲姬》的小說,講述了在日本古代保守的平安時代,一位愛蟲的公主的故事,宮崎駿也非常喜歡這個角色。
宮崎駿將《奧德賽》中的派阿基亞公主和《蟲姬》中的日本公主這兩個角色結合在一起,並保留了派阿基亞公主的名字,一個全新的娜烏西卡就誕生了。
整個故事的敘事線條
在《風之谷》中,娜烏西卡被動的捲入了多魯美奇亞和土鬼的全面戰爭,從風之谷出發一路南下直抵土鬼的聖都修瓦。
這是整條敘事線的主線。
「有著白翼的鳥人使徒,其人身著藍衣降臨於金色的草原,引領人類走向新生。」
這是傳承了不知道多少年的古老寓言。
在這則古老的寓言中,當人類瀕臨滅亡時,會涌現出一位作為使者的「藍衣人」,帶領殘存的人類渡過危機。
而劇情隨著發展,越來越指向娜烏西卡就是這位「藍衣人」。
這是整條敘事線的暗線。
娜烏西卡是因想為人類和世界找尋出路才走上了這段旅程。在旅途的過程中,她對世界、人類的認識不斷的升級,意識到要讓人類變得更加成熟、更有智慧才能找到出路。
相配合的是,故事暗藏的劇情不斷的揭曉,新的懸念不斷產生。敘事主線和暗線漸漸合二為一,娜烏西卡坐實了「藍衣人」的身份,並帶領人們一步步走向預言成真的終點。
歷史的循環
在1984年的電影版中,娜烏西卡的紅色衣服被小王蟲的血染成了藍色,這是一個重要劇情,但動畫里沒有強調。
動畫結尾時娜烏西卡被王蟲群的金色觸角托起,古老的寓言被提起,這是「第一部」電影的結局,但實際上只是整個故事主線的開始。
在第四卷中,森林人瑟爾穆卻告訴尤巴,300年前艾弗達魯大海嘯時,也是一位「藍衣人」帶領他們的祖先躲進森林,生存下來的。「藍衣人」不是救世主,而只是指出前進的方向。
尤巴開始醒悟到,「藍衣人」很可能是每當人類滅亡的危機高漲時,間隔著時空而出生的一位智者和使徒,總能在人類危難關頭引領人類走出危機。
土鬼皇弟密喇魯帕,在執政的幾十年間,始終畏懼著「藍衣人」的傳說,只要聽說「藍衣人」可能出現了,就把所有可疑的人抓來處死。
只因「藍衣人」的傳說是由前代土王的宗教傳下來的,可能會危及他的新宗教及統治。
除了「藍衣人」的循環之外,還有一個更為可怖的循環。
為了拯救陷於困苦之中的人類,任何時代都有深明大義、心懷慈悲的先驅者,走在希望拯救人類的道路上。可他們在成為統治者後,都被權力和時光所腐蝕了。
200年前,土鬼的統治者土王庫爾巴爾卡氏,因為腐朽而殘暴而不得民心,被「希望救人類」的革命者——後來的神聖皇帝所取代。
神聖皇帝的兒子——二代密喇魯帕,在100年前繼任時也是一位明君,但卻在執政100年後淪為一個腐朽、愚昧而殘暴的老人。
神聖皇帝曾經進入過「牧羊人」的庭院,和「牧羊人」共處了很久,知道了世界的秘密,而娜烏西卡也陰差陽錯的進入了「牧羊人」的庭院。
神聖皇帝200年前離開了「牧羊人」的庭院,帶著席德拉向著修瓦前進,只留下一句話「希望救人類」,而200年後娜烏西卡則帶著馴蟲師和巨神兵,走在了同樣的道路上。
神聖皇帝取代了腐朽的土王庫爾巴爾卡氏,而自己親手建立的王道樂土卻在200年後趨於腐朽,迎來的挑戰者娜烏西卡身邊跟隨的人,正是土王的後裔奇克克·庫爾巴爾卡。
歷史的循環不禁讓人的心底升起一股惡寒:人類總是有著光明,但卻總是循環著走向黑暗,那人類如何在這樣的循環中找到出路?
今天英明慈悲的娜烏西卡,他日成為統治者後難道就沒有腐朽的一天?
娜烏西卡自己,也難說沒有這種想法和懷疑呢。得知這種歷史循環的一刻,很難說娜烏西卡心裡會不會有那麼一絲,哪怕是瞬間的絕望。
可她只是彷徨了一剎那,就果斷的前進了。
因為她沒有別的選擇。
驚天的暗藏劇情整個故事在不斷的高潮中,還迎來了激烈的大反轉,就在於一直暗藏在故事背後的劇情的揭曉。
娜烏西卡和尤巴都各自發現,腐海是為了凈化世界而存在的,電影版中也揭示了這一點。但電影版中沒有來得及交代的事情是,腐海到底是怎麼產生的?
直接威脅人類生存的腐海和蟲群,都是由古代人創造的。
古代人類空有發達的科技,卻無法拯救枯竭的世界,也無法在殘酷的生存競爭中求得和平,最終沒能逃過自我滅亡的命運。
但在滅亡之際,一些最後的有識之士給人類留出了一條後路:創造一個能夠凈化世界的生態系統——腐海,用漫長的歲月來撫平大自然的傷痕,然後人類再重出江湖。
為了達成這個目標,腐海被設計成只有1000年左右的壽命;
修瓦陵墓中的超級計算機/人工智慧「凈化之神」掌管科技,並控制著漫長凈化過程中的一切;
離修瓦幾十公里遠的「庭院」中,保存著人類一切的文明成果,由人工智慧「牧羊人」守護,等待著未來的重建;
而地面上留下的人類種族,被改造成了身體只能適應污染的環境、卻無法在凈化的世界中生存的過渡種族。
千載之前的「火之七日」
「火之七日」,即大量巨神兵燒毀世界的七天,是1000年前古代人類的世界末日。
那個時代發生了什麼,會導致如此的慘劇?
「凈化之神」對娜烏西卡這樣說道:
「你能想像那個時代,是一個如何充斥著恨意和絕望的時代嗎?
那是一個有著好幾百億人類,為了生存什麼都乾的出來的世界!
有毒的大氣、凶暴的太陽光、枯竭的大地、接連產生的新疾病、無窮無盡的死亡......
各種的宗教、各種的正義、各種的利害關系......
為了調停,甚至連神都得製造出來。
但是,卻沒有一個方法真的可行。
已經沒有時間了,我們只好將一切希望都寄託在未來......」
根據巨神兵「奧瑪」智慧提升的過程不難發現,巨神兵本來的程序就是被設定成「調停者」的,而「凈化之神」又將「奧瑪」稱為「死神」。
所以滅亡世界的臭名昭著的巨神兵,應該就是人類創造出來以調停紛爭為職責的終極神靈——「死神」。
可不論是「奧瑪」身上的商標,還是大地上隨處可見的巨神兵化石,抑或對年代記里「火之七日」的記錄,都或明或暗的指出了一點:巨神兵被大量量產了。
我們不難推測,最初創造巨神兵的人,是因為心痛於人類無窮無盡的互相殘殺,希望創造出一種武力值凌駕於人類之上的「神」,從而壓服所有紛爭,起到「調停」的作用。(讓人想到了加特林機槍的發明史)
但這種「神」,卻被一部分人利用了,最終反而成為了人類更大規模互相殘殺的量產化武器,就像今天的核武器一樣。
《風之谷》中舊時代的人類,無論最終是因為使用這種武器互相殘殺,還是這種武器失控而集體暴走,總之最後是被自己創造的東西所毀滅了。
如果將故事中的歷史時間線套用在現實中,我們現在算是工元500年,而故事中的「火之七日」發生在工元1500年,也就是現實中的公元3000年。
我們現在的世界暫時還沒有因為人類使用核武器互相殘殺而毀滅,希望1000年後的世界也不會像故事裡那樣,發生類似「火之七日」的事情。人造物的代表:王蟲、巨神兵、席德拉
舊時代的人類肆意玩弄生命,創造新的物種和生態系,不僅留下了用以凈化世界的腐海,和用以保護腐海的蟲群,也創造了巨神兵和席德拉(機器人/人造人)。
所有的一切,都是出於善意的初衷,出於「理想和使命感」被創造出來的,甚至我們可以推測,創造這些的人類是希望借著它們來拯救世界、拯救人類的。
可是後果卻往往出人意料。
王蟲作為人造昆蟲的代表,在心底的深淵中誕生出了溫情和友愛。
巨神兵雖然毀滅了世界,但「奧瑪」的表現讓我們看得很清楚,他們只是武器和工具,很容易被人類利用。
作為人造機器人/超級計算機/人工智慧等物的各種席德拉就更是如此了,他們不過是按照創造者設定好的程序完成一切,但到底做了什麼,它們本身並沒有善惡的判斷。
修瓦陵墓中的席德拉被訓練成戰士,而「庭院」中同樣的席德拉卻成為了農夫。
一些高級的、被設計成為「神」的席德拉,比如掌管修瓦陵墓和科技的「凈化之神」,以及掌管「庭院」和文明遺產的「牧羊人」,不論顯得多麼有智慧,都總有種乾巴巴的程序的味道,而讓人感受不到人情味。
這些「神」按照設定好的程序,機械的履行使命,但做出的事情卻總讓人覺得怪怪的。而且它們都控制著一堆對它們忠心不二的機器人/改造人/改造生物來替它們賣力。
每看到這些情節,都會讓我想到電影《超驗駭客》中的情節,以及那種怪異感。
如此看來,說不定倒還是作為「死神」的巨神兵更像是個真實、有人情味的生命呢。
所有這些人造物,之所以會變得怪異,甚至犯下惡行,可能就是因為被各種人類的慾望所扭曲了。
所以問題歸根結底,還是出在人類身上。
人類的慾望——自我毀滅的根源故事弗一開始的第一卷,交代了腐海不斷步步緊逼的危局之後,緊接著就是一連串人類自身互相爭斗、自相殘殺的劇情。
佩吉特市被滅、庫夏娜緊逼風之谷、多魯美奇亞與土鬼的全面戰爭打響,導致這一系列事件背後的直接原因就是多魯美奇亞的統治者——烏王的慾望。
沖虛道:「人心難測。世上之事,不論多麼難辦,總是有人要去試上一試。你瞧,這五百里山道,不是有人鑿開了?這懸空寺,不是有人建成了?
左冷禪若能滅了魔教,在武林中已是唯我獨尊之勢,再要吞並武當,收拾少林,也未始不能。干辦這些大事,那也不是全憑武功。」方證又念了一句:「阿彌陀佛!」
令狐沖道:「原來左冷禪是要天下武林之士,個個遵他號令。」沖虛說道:「正是!那時候只怕他想做皇帝了,做了皇帝之後,又想長生不老,萬壽無疆!這叫做『人心不足蛇吞象』,自古以來,皆是如此。英雄豪傑之士,絕少有人能逃得過這『權位』的關口。」
——《笑傲江湖》 金庸
在「火之七日」後1000年的此時,陶器時代已經走到了末葉,人類也幾乎走到了末世。
在這黃昏的時代,多魯美奇亞憑借著遠離腐海、位居半島的地理優勢,已經是最後一個國土完整、未遭腐海侵襲的國家,也是當世最強盛的國家。
可多魯美奇亞人並沒有珍惜這生活在寶貴土地上的命運,而是歷朝歷代內斗不休。
多魯美奇亞皇家旗幟上,繪著兩條纏繞在一起並互相撕咬的蛇,代表著一代代為了皇權而嗜血內斗的皇族。
烏王身為這末世最強大國家的統治者,一方面對自己的三子一女可能篡奪皇權而感到恐懼,另一方面又對死亡感到恐懼。
烏王不僅想要鞏固皇權,更想吞並土鬼王國、統一天下,甚至還想奪得土鬼聖都修瓦的前代遺留科技,來改造自己的身體從而長生不老。
如此與《笑傲江湖》中的左冷禪等何異,又與統一天下後追求長生不老的秦始皇何異?
可最終當娜烏西卡和烏王一起站在修瓦陵墓真正的統治者——「凈化之神」面前時,烏王又似乎醒悟到:寧可不要長生不老的技術,也不能淪為他人的傀儡。
最終在娜烏西卡和「凈化之神」談判決裂之際,烏王也決然表示不會服從「凈化之神」。
這似乎有點「權力誠可貴,永生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的意思。
在以往很多人對《風之谷》的粗淺解讀中,有些觀點都認為娜烏西卡最終的選擇也是這樣,為了自由而拋棄未來。
但其實故事中真正的娜烏西卡,想要的是讓人類和世界「活下去」,而非只是單純的想要什麼虛無縹緲的自由。
至於叫喊著「自己決定自己的命運」的烏王,不過是出於自身的驕傲與自尊,寧可放棄長生不老,也不願意當傀儡罷了。
與烏王相對應的,是土鬼的統治者。
土鬼王國的神聖皇帝,在這個時代分為兩人,分別是皇弟密喇魯帕和皇兄納姆利斯。
皇弟密喇魯帕,是土鬼神聖皇帝一族代代產出的超能力者,也是土鬼王國的真正統治者。他的哥哥納姆利斯,其實不過是個無權的「皇兄」。
密喇魯帕其人,就是歷史上許多「聖君」的寫照,就像是漢武帝、唐明皇一般,早年英明而晚年昏庸。
納姆利斯曾對娜烏西卡說,密喇魯帕在繼承皇位後的最初時代,也是一位「有慈悲心腸的明君,發自內心的為土鬼人民的平安著想」,但僅僅過了二十年,他就被冥頑不靈的人民搞得頭暈腦脹、心懷恨意。
當然更有可能的是,密喇魯帕在長時間的統治過程中漸漸腐化了,在歌功頌德聲中變得驕傲自大了,在年事漸高的過程中變得頑固不化了。
瑪尼族上人,就在臨終前對衰老腐化的密喇魯帕進行了一針見血的駁斥。
到此時,密喇魯帕已經繼任滿100年了,這時候的他心裡,已經只剩下「穩固皇權」和「長生不老」的想法了。
一手扶持起來用以引導人民的僧會,成了他維持統治的工具,他此時只希望人民感受到僧會的「偉大和恐怖」,並忠誠的拜倒在教義下,不生任何異心。
甚至密喇魯帕自己,也已經被自己宣揚了百年的教義洗了腦。
自己當初用來作為宣傳工具的「口號」,最後連自己都信了。
看到此處,只讓我聯想起太平天國的洪秀全。
而密喇魯帕的哥哥納姆利斯,因為沒有超能力而不得不屈居弟弟之下,同時又沒有能力和膽量挑戰土鬼背後真正的統治者——「凈化之神」,所以即使在隱忍了100年後得到了謀殺弟弟、篡奪皇權的機會,也無法真的成為什麼統治者。
也正因此,在短暫的統治中,他沒有能力安撫臣下和民眾,取得信任和愛戴,更無法提出什麼理念、指出什麼道路,他只敢也只能用粗暴的武力駕馭臣下,用殺戮和恐怖來壓迫民眾服從。
如此的「統治者」,只能成為玩世的小丑。
但即便是在無力反抗「凈化之神」的情況下只求「轟轟烈烈」的大鬧一場的他,也妄想藉助逼婚庫夏娜而吞並多魯美奇亞,進而統一天下。
多麼可笑的人啊,簡直如同張獻忠一樣。
在故事中,權力越大的人,慾望也往往越大,好像人在得到更多東西的過程中,慾望也會不斷的膨脹,人類真的只有這樣嗎?
於是封建專制下的統治者,往往便是最為慾望吞天之人。為了統治者的一己私慾,千千萬萬的臣民就要走上滅亡的道路,最終這慾望不止毀了萬千民眾,也會毀了統治者自身,毀掉王國,毀掉世界。
工元2500年的此時是這樣,工元1500年的「火之七日」前的世界,難道就不是這樣嗎?要不然,舊時代的人類能是怎麼滅亡的呢?人類的仇恨和愚昧
工元2200年,也即陶器時代700年左右,當一度強盛的艾弗達魯王國因內戰和屠殺王蟲而招致「大海嘯」之後,艾弗達魯王國的大部分土地都淪為了腐海,大量的人民死亡。
然而這並不是悲劇的結束,更加悲劇的事情發生在「大海嘯」之後:
為了搶奪剩餘的土地,殘存的人類互相殘殺,因此而死的人比死在「大海嘯」中的人更多。
人類正是這樣,無論在怎樣危難的關頭,都很難攜起手來共度難關,而往往陷入自相殘殺,從而招致更快的滅亡。
在故事中的工元2500年左右,土鬼大海嘯之後,也差一點發生同樣的事情,土鬼和多魯美奇亞兩國殘存的人類即使在九死一生之際,也仍然有希望繼續戰爭的想法。
當庫夏娜帶著殘存的部隊,和土鬼倖存的各族人民一起被瘴氣包圍在山上時,瑪尼族的人民仍然被仇恨驅使著,希望與多魯美奇亞人同歸於盡。
而烏王和納姆利斯則更不用說,甚至視大災難為戰勝對方的機會。至於密喇魯帕,則是使用腐海作為武器的始作俑者,為了戰爭的勝利,寧可讓殘存的土地淪喪、人類走向滅亡也不足惜。
在多土戰爭之中,多魯美奇亞軍攻入土鬼境內,所到之處大肆屠殺,燒毀一切,土鬼人民對多魯美奇亞人的恨意是很容易理解的。
佩吉特市僅存的王子阿斯貝魯,也同樣因亡國滅族之仇恨極了庫夏娜,這是情理之中又無可奈何之事。
但當世界已經瀕臨滅亡,所有人都要死了的時候,仇恨真的還這么重要嗎?仇還要不要報?道理說起來容易,但放在誰身上,都是難以過去的一關。
就算不是為了慾望,僅僅是為了報仇,要不要動用更大威力的武器,寧可自我毀滅也不足惜?
土鬼研究「生化武器」的僧會博士,發現了無法遏制也找不到解毒劑的變異菌,不為接下來的災難感到恐怖,反而欣喜若狂的對上司報告:將此投放到敵占區,就能大勝!簡直愚不可及也。但願現實中的人類更有智慧一些,不會用核武器之類的東西互相攻擊、毀滅世界,最終同歸於盡。
而除此之外,普通民眾的愚昧還體現在,他們必須要有教義來引導,才有可能讓心靈不會淪於「虛無」。
「永久的偉大凈化」這條教義,無論是土鬼土王還是後來的神聖皇帝,都是兩朝的根本教義之一,這條教義顯然是製造修瓦陵墓、定下千年凈化計劃的人流傳下來的,是作為愚民之用的。
「『藍衣人』引領人類走出危機」的教義,故事中沒有說是人類的設定,這很可能是人類群體自身的應急自救機制,每到危急關頭就涌現出「藍衣人」,然後歷朝歷代流傳下傳說,最後成為了教義和信仰。
最可笑的一幕是,當大海嘯來襲、人們驚慌失措時,竟然會把這兩種互有沖突的教義混在了一起。
可見普通民眾不過是需要一種教義來訴諸心靈需求,而這教義到底是什麼東西反而不那麼重要。人們需要信仰神或者權威,但這神或權威到底是什麼東西反而不那麼重要。這不正是人類愚昧的深刻體現嗎?
水與火的調和」——善惡本難分割
當娜烏西卡在修瓦陵墓的底層直面「凈化之神」的時候,直言不諱的指出:
清凈和污濁這兩者,正是構成生命的兩面。
善與惡、光明與黑暗,本就是共存在人類的心中的。
痛苦、悲劇或愚昧,是即使在清凈的世界中也無法消除的,因為那本就是人類的一部分。
但也正因為此,人類即使生活在困苦中,也仍舊保有快樂與光輝。
在娜烏西卡眼中,被人類創造出來的「凈化之神」是可悲的:它不懂得什麼是「活著」,就難免淪為最醜陋的生物。
誠然,人類身上表現出的善惡實在是太難以割裂了。
多魯美奇亞的將士們固然忠義雙全、在戰場上悍不畏死,但卻在對待敵國軍民時充滿暴戾和蔑視,完全不懂得尊重生命。
土鬼人民被侵略者奪走了家園與親人,最是可憐不過,但他們卻常常被恨意蒙蔽了雙眼,一心只知道復仇。甚至在國破家亡之際,對待同為受害者的其他部族,也要因過去的私仇而互相攻擊。
馴蟲師是一個奇特的群體,甫一出場就帶足了污穢、貪財的形象,但當大海嘯過後,他們拜倒在新的森林面前,並決心追隨娜烏西卡時,才令人明白,他們也不過是一個可憐而愚昧的族群而已。
當追隨娜烏西卡之後,馴蟲師們仍然會興高采烈的從死者身上扒下財物,並不見得是因為他們生性卑劣,而只因他們從來不懂得應該去尊重死者。所以娜烏西卡才會感嘆道,人類要學習的東西太多了。
森林人看似是一個純潔的高尚的群體,可別忘了他們和馴蟲師本就同屬一族,他們不過是在適應森林、磨練生存技藝的同時被森林凈化了內心罷了。
甚至追根溯源,森林人和馴蟲師的祖先,就是300年前屠殺王蟲,從而引發艾弗達魯大海嘯的那些貪婪的武器商人呢。
當森林人的代表瑟爾穆伸出手,邀請娜烏西卡加入他們時,娜烏西卡為什麼會拒絕?
「我太愛這個世界,因此我要生活在被人類污染的黃昏的世界裡。」
生命不是光,而是黑暗中閃爍的光。
懂得了這一點的娜烏西卡,不願意放棄那些被慾望、恨意和愚蠢蒙蔽了雙眼的人類,只因他們身上,同樣還有著光明。
娜烏西卡自己也說:
「我自己心中也有黑暗,如果森林是我心中的一部分,那麼沙漠也是我心中的一部分。」
《風之谷》中有一句名言:
火一日之間就可燒光森林,而水和風卻需要上百年才能培育起森林。
這無論在漫畫還是動畫中都是點睛之句,也一直是很多人認為「風之谷的主旨是保護環境」的重要論據。
但最終用了火的人,卻是娜烏西卡。
政治不是純潔的童話故事。想要帶領民眾反抗暴權,要攻入修瓦陵墓查明真相,都不是水和風能夠做到的。
這世界從來都無法避免暴力和破壞,過去我們常說「武器沒有錯,只看掌握在誰手裡」,但其實人性是易變的,誰也無法保證善惡會被分割開來。所以我們真正需要的,是時刻清醒的認知到暴力的後果,並嚴格控制暴力的范圍和程度。
有趣的是,在《風之谷》的完整故事中,還有一句更有名的話:「水與火的調和」。
這句話代代相傳,不論是在艾弗達魯、多魯美奇亞還是土鬼,都成為了大家的招呼語甚至是祈禱語。
「水與火的調和」,這應該也代表了一點作者的理念吧?
娜烏西卡與庫夏娜——同一形象慈悲與勇猛的兩面
《風之谷》的故事結構,不同於大多數故事的一男一女雙核,而更像是雙女主的人設結構。而作為雙女主的娜烏西卡和庫夏娜,像是同一形象的兩個面。
尤巴稱娜烏西卡為「有治癒而非爭斗的力量」,瑪尼族上人說她「混合了慈愛與勇猛」,烏王則評價她是「破壞與慈悲的混沌」。只有尤巴早期的判斷稍有不準,只因那時他還沒看到娜烏西卡在戰場上的成長。
以上均為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伍』 風之谷的劇情簡介
1000年後的人們,並不是生活在天堂里,而看上去美麗的景象,其實是危機四伏。在人類自我毀滅的浩劫後,以菌類為主的腐海森林,散發著有毒的氣體,逐漸的侵蝕著人類的居住區,而生活在腐海中的王蟲群,更是可以在瞬間毀滅辛苦建立起來的新的家園的恐怖生物。遭人類破壞後的世界的一些邊緣國家的人類生活,風之谷是其中一個, 也是一個世外桃源。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山谷面對大海, 海風的吹向導致能感染的孢子不會吹進山谷,另一個原因, 是山谷的公主娜烏西卡,她的智慧和愛心化解了谷民和王蟲之間的多次矛盾。
故事從巨型輸送機墜落在風之谷開始。這架輸送機是多魯美奇亞原本用來載送工業都市「培吉特」國俘虜。娜烏西卡將夾在殘骸中的少女拉絲黛兒救出,而少女卻要求娜烏西卡將殘骸燒毀。雖然不明其意但為了讓少女安心而答應了,少女隨即死去。隔天在墜落地點發現了跳動著的巨大血管群。那就是在「七日之火」將世界付之一炬的最終兵器「巨神兵」。
獲知了墜落的多魯美奇亞王國的皇女庫夏娜,派出了大批編隊至風之谷。士兵們陸續闖入城中,震天的槍聲驚慌的娜烏西卡奔至父親房間,發現其父基爾已氣絕。為了谷中人民,娜烏西卡自願做人質和庫夏娜等到培吉特。娜烏西卡等人乘坐的大型輸送艇,載著其他人質及糧食向著培吉特出發。途中向其襲擊而來的是駕駛著戰斗艇的培吉特少年阿斯貝魯。被侵襲的多美吉亞王國的船迅速地墜落。娜烏西卡所乘的輸送艇也早已起火,眼下濃密彌漫,娜烏西卡的戰斗艇慢慢地降落,最後降在被巨木包圍著的水面。
水中王蟲將阿斯貝魯迷失在活腐海的消息告知娜烏西卡,於是娜烏西卡告別嚇呆了的庫夏娜和城中老伯們,准備去救出阿斯貝魯。被大群王蟲窮追不舍的阿斯貝魯掉進巨水下的空洞里。在阿斯貝魯將被蟲吞唑之時,乘著滑翔翼的娜烏西卡如風般的出現。娜烏西卡救阿斯貝魯時,不小心掉落地面,砂覆蓋娜烏西卡的身體,隨即陷落進去。終於連滑翔翼也一起被砂所吞噬,然而到後來卻有了意外的發現。
離開腐海後,娜烏西卡獲悉培吉特以一隻小王蟲為做誘導大群王蟲到風之谷,於是娜烏西卡徒手與飛行機的乘組員對峙。他把槍指著娜烏西卡,開始展開攻擊。娜烏西卡張開雙臂,朝向運行機運去。受了沖擊的飛行機掉墜落在酸湖旁。被拋至地面上的娜烏西卡忍著身上的疼痛向著滿身瘡痍的小王蟲慢慢接近。然後,挺身阻止欲進入酸湖的小王蟲。小王蟲似乎明白了娜烏西卡的心意,小王蟲的眼睛由紅色轉為藍色。而娜烏西卡以自己性命阻止瘋狂前進的王蟲大群。在王蟲得知娜烏西卡犧牲自己阻止它們的襲擊後,用口中的金色觸須醫治娜烏西卡的傷而令她再次復活。
(註:風之谷的劇照來源)
『陸』 宮崎駿的《風之谷》裡面那個大大的王蟲原型是什麼
是基於結合昆蟲的特徵和宮崎的想像而成的物種
若是要說真的像某種蟲的話應該是荷母,這種蟲在有的地方也翻譯為王蟲,而且風之谷中也有將王蟲翻譯為荷母的
『柒』 宮崎駿的電影《風之谷》的結局是什麼
被拋至地面上的娜烏西卡忍著身上的疼痛向著滿身瘡痍的小王蟲慢慢接近。然後,挺身阻止欲進入酸湖的小王蟲。小王蟲似乎明白了娜烏西卡的心意,小王蟲的眼睛由紅色轉為藍色。
而娜烏西卡以自己性命阻止瘋狂前進的王蟲大群。在王蟲得知娜烏西卡犧牲自己阻止它們的襲擊後,用口中的金色觸須醫治娜烏西卡的傷而令她再次復活。
(7)風之谷王蟲高清圖片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娜烏西卡
風之谷族長基爾的公主。性格慈和,勇敢及聰明。娜烏西卡能了解蟲的心,關愛身邊所有的生命,包括敵方人物或是蟲子及花草。在鄰國多魯美奇亞入侵後;為尋求反抗時機而暫時充作對方人質。
2、阿斯貝魯
培吉特市的王子,拉絲黛兒的哥哥。精通維修及操作機件,性格勇敢機靈,決心向多魯美奇亞報仇。在伏擊庫夏娜時被娜烏西卡救下,並在腐海底部發現腐海的秘密。
3、克羅托瓦
庫夏娜身旁的野心參謀。在故事得知庫夏娜疑似遭腐海昆蟲襲擊滅亡後,私自將自己視為軍隊的新領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