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萬塊的DC啥模樣 徠卡X1實拍山塘街夜景
【IT168 評測】雖說打著評測的旗號,但是在有些慚愧,徠卡的相機到現在也只體驗過兩款。一款是經典的M8,另一款就是今天介紹的徠卡X1。不是單反,不能換鏡頭,不是經典的旁軸,沒錯!它就是徠卡X1。一台市場標價20000塊還難覓其蹤的數碼相機。也許有朋友說官方報價也就2000多美金,到國內怎麼就20000了?其實不奇怪,第一,對於徠卡的機器,只會越來越值錢,可不會像數碼單反那麼跌價;第二,徠卡在國內的渠道缺失,這些官方報價對於中國用戶來說,只是看個熱鬧罷了,如果真想買,在這個基礎上加上3000塊還差不多。
徠卡X1的造型沿用了經典
其實拿著這樣一台機器招搖過市,還有些心驚膽顫,不過料想也沒有多少人知道這個小玩意值這些錢。保險起見還是將背帶掛在脖子上,全皮的小背帶十分舒服,心裡一個勁的想:“這德國人做的玩意就是不一樣!這貴的東西就是不一樣!”說了一大堆廢話,馬上開始接下來的內容。由於手中的這台徠卡X1並非實際銷售版本,所以就不進行傳統的數據評測了,況且也沒有多少玩家對那些彩色圖表感興趣。趁著節假日帶著徠卡X1去了趟蘇州山塘街,在實際環境中看看這台頂級“DC”到底是個啥模樣。
小皮繩上的LOGO很精緻
絕對徠卡的范兒
與徠卡LUX系列這個混血兒不一樣(徠卡LUX系列參考了松下LX的外形設計),徠卡X1可謂原汁原味的德國貨。單從外觀和做工上就可見一斑。銀黑色的經典配搭,加上傳統的機身造型,徠卡X1身上流露著濃厚的經典味道,單憑這造型就夠拉風。網上有徠卡X1和M9的對照圖片,借用到這里,大家也就明白啥是徠卡范兒。
徠卡X1和徠卡M9(圖片來源於網路)
徠卡X1和松下GF1(圖片來源於網路)
1220萬像素APS-C尺寸CMOS、11點對焦、24mm/F2.8徠卡Elmarit定焦鏡頭、內置閃光燈、機械式手動調節光圈快門......除了不能更換鏡頭有些遺憾外,徠卡X1在各項指標上都要比現在流行的M 4/3系統的機器強大,當然價格也強大很多。撥動轉盤調整參數,按動快門對焦,拍攝......徠卡X1將傳統與科技進行了完美的結合。而細節之處又透漏出德國人的嚴謹和刻板。
徠卡X1正面造型
徠卡X1背面造型
首先是相機的背帶,不太寬的小皮繩,正面應當是羊皮製作,反面進行了磨砂處理,柔軟而上檔次。背帶中間壓印著徠卡傳統的圓形商標,估計單就這個背帶也不是隨便就能買到的。其次是機身頂部的幾個傳統的撥盤,光圈、快門速度都需要通過調整撥盤來設定(光圈F2.8-16,快門速度最高為1/2000s),用戶可透過不同設定組合出P/A/S/M模式,例如兩者皆為“A”便是P 程式自動,單獨快門轉盤設定為“A” 則為光圈優先模式,以此類推,操作上簡單得來亦相當直接,這種傳統的操作方式從手感和操作來說絕對強於按動方向鍵,雖然有些傳統,但絕對沒有過時。最後是閃光燈的設計,圓柱形的造型突破了折疊性閃光燈的傳統認識,為拍攝影像提供了便利。
皮繩做工精緻
傳統的撥盤設計
此外,在快門和機身背面的操控按鍵方面,徠卡都將技術和操控的便利性進行了完美的詮釋。具體的感受只有真正玩過徠卡X1才能體會到(絕非挑釁,只是覺得這樣一台小機器蘊含這么多的技術和內涵,實在有些興奮)。
都採用文字標識,德國人嚴謹呀
個頭雖小,畫質沒得說
徠卡X1的最大問題就在於:拍攝的時候,很容易就把它當作一台傳統的DC,體積實在太小了。但是當你只是遵循傻瓜操作原理按動快門時,你會發現這台相機太難用了。另外,身邊的朋友幾度試想用它來自拍,都以失敗告終。這些都在告訴我們,別看徠卡X1身材小,可千萬別把它和一般DC混為一談,甚至包括高端DC。畢竟在這台相機上還有一個紅色的LOGO。
紅色的小標志就是身份的象徵
帶著徠卡X1去了蘇州的山塘街,到達時已經是傍晚,趁著夜色拍了幾張,在液晶屏上看不出什麼意思,帶回到酒店,從電腦上回看時,一下子就被這台相機表現出的性能吸引住了。然後是一陣後悔,怎麼當時沒有靜下心來多拍兩張。看著樣片,心動了,不過價格方面,還只能讓心動暫時只是想法。以下是使用徠卡X1拍攝的照片,技術有限,不足之處見諒。
徠卡X1實拍圖
徠卡X1實拍圖
徠卡X1實拍圖
徠卡X1實拍圖
徠卡X1實拍圖
徠卡X1實拍圖
更多實拍圖片
徠卡X1實拍圖
徠卡X1實拍圖
徠卡X1實拍圖
徠卡X1實拍圖
徠卡X1實拍圖
徠卡X1實拍圖
總結的話
以上圖片均只進行了大小縮放,並沒有進行其他處理。從樣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徠卡X1的畫質絕對沒得說,這也使其為啥能賣2萬塊還不講價的原因。無論在銳度還是色彩表現方面,這台小相機都表現出了與單反相機毫無差距的實力(從配置上看,其實和單反差不多)。作為德國影像產業的代表,徠卡代表的是一種精神,一種味道,這與充斥市場的日系相機不同。徠卡的保守是為了延續傳統,保證影像的質量。雖然犧牲了所謂的手感,但就是這份固執讓數以萬計的人痴迷。同時,徠卡也是開放的,新技術的結合讓這個老牌相機煥發了新的青春,在保持原有“味道”的同時,還有一種說不出的現代感,不浮誇,不高調。
20000萬塊的DC
照片的質量不去過多的評述,如果有疑議,那也只能說明是本人的技術問題,在徠卡相機面前,俺只能算是一個新手,很多隻是都要重新學過。徠卡X1的試拍,讓我對拍照,有了點新的認識,以後慢慢體會。
傳統與科技的混合體
B. 什麼是徠卡的味道為何萊卡有味道!
記得有句話說「萊卡的經典可以讓所有的強大閉嘴」,牛呀,Leica的確經典不只價格高的經典,它的品牌和韻味更加經典!Leica的任何一款相機的配件都保證30年的供應,在當今快速換代的數碼電子時代,18個月的摩爾定律好像都略長了。30年的配件供應也從一個側面詮釋了什麼是經典2字!也可以讓追隨者閉嘴呵呵。(下面圖片是在網上搜集萊卡機器或鏡頭所拍攝的) 自己有幾個Zeiss和Meyer的老鏡頭,試用了一下它的發色、色彩、焦味散景、光比控制以及呈像味道的確與當今日系自動鏡頭截然不同,(據說日本人是非常崇尚德國的工業技術尤其是光學鏡頭的設計,曾有評論說pentax的定焦三公主的非常像德頭設計)具體有啥區別自己嘴拙無以言表。那Leica的味道更有和不同那?只有自己慢慢體會了:)以下文字摘抄攝影論壇: ============================================================================================= 關於畫質 如果徠卡能以7片設計就能達成目標,其他廠商卻必須用上11片鏡片矯正,那麼影像素質就絕對是可以分出高下了。 關於奶油和空間切割 Leica鏡頭拍出來的照片背景特別的漂亮與自然(Zeiss鏡頭亦然),也常聽到玩家說徠卡鏡頭的 "Bokeh" 很特別——焦內如空間切割一般,焦外如奶油一般。其實日本各大光學廠在設計鏡頭時一直在研究歐州鏡頭是如何辦到的,可以將鏡頭設計這樣優秀;除了所見的色彩忠實的還原外,景物的立體感及明暗的細節與色彩層次過渡是如此的自然, 最讓日本人佩服的是焦點後的模糊的散景, 德國在設計一支鏡頭時並不像日本動不動就用ED ,APO鏡片,或非球面設計,而是真正有需要時才會如此做,反而會以最簡單的設計以最少鏡片(精密的鏡片研磨及光軸組裝精確度)達到最優的效果,或許在最大光圈的解晰無法像日鏡般的優異,但焦外成相與焦點內層次與色彩的表現往往為日鏡所不及,一但縮小光圈後整個光學素質大幅提升更使日鏡望塵莫及. 關於LEICA和ZEISS的區別 Zeiss和Leica的不同在於:Zeiss著重於高反差的表現低頻空間頻率而不著重於高頻空間頻率的高反差表現。Zeiss的以此來補償生產寬容度設計體系在Leica這里是行不通的。Leica的設計要求暗示著要嚴格地校正球面象差和色散,而且要求對於鏡頭設計的根本--讓我們姑且稱之為光學特性——要有深入的了解。也許你要花上超過一年的時間才能徹底了解一個提議的設計可以達到什麼樣的效果。一個可以記錄高頻空間頻率很好反差的設計要求很小的寬容度。極細微細節的反差的再現對於對焦和加工校正的誤差是極為敏感的。Leica鏡頭從一開始就由有光學工程師和機械工程師共同組成的設計小組來完成。
C. 徠卡20/2.8 11604 和11672 的區別
老款一個新款,都帶6bt觸點
圖片來自光影徠卡
D. 徠卡M10的曝光控制
曝光補償:3/5/7 圖片,0.5-2.0 EV
測光方式:測量快門葉片上灰色帶的中央重點測光
白平衡:自動,手動,7種預設功能,色溫自定
感光度:ISO 160-2500,使用1,3級距調整
E. 徠卡m3 旁軸相機 + Summarit 1.5/50mm鏡頭能值多少錢m3機身基本無磕碰,飾皮破損,鏡頭劃痕較多
M3雙撥,機身沒磕碰,飾皮完好的,功能正常,買個8500沒任何壓力。LZ你這個M3最好就是去淘寶花個400塊錢買一副新的飾皮換上去,這樣就好了,另外順便除除銹。再檢查一下快門簾有沒有破損,M3歷史太長了,很多M3那個布料做的快門簾都有破損漏光,換這玩意至少2000起價,還不一定找的倒地方換,如果快門簾有問題,基本賣不出高價的。還有再檢查一下M3的黃斑對焦,M3的黃斑氧化是絕症,10台M3里一般都有3、4台黃斑淡化或者消失,黃斑問題無葯可醫,除非回德國原廠更換整個對焦組件,這就不是3,4千能解決的問題了,畢竟M3已經停產了40多年,不一定有配件。
鏡頭要是鏡身的金屬有劃痕沒有太大影響,不是磕碰就成,要是鏡片有劃痕,掉膜這些,那麼價格至少掉1/3,很正常。要是鏡頭有黴菌、起霧、滲油,再掉1/3價格。這種鏡頭一般單出基本沒人要,建議LZ把M3弄弄好,然後鏡頭搭著賣,價格可以高點。
F. 徠卡相機像素低,拍照還那麼好嗎
對於攝影圈子裡的人來說,徠卡的品牌不僅僅代表著一個系列的相機,同時伴隨著的更是一種精湛的製作技術,一種深厚的文化底蘊——每一部LEICA相機都是可以陪伴我們走過一生的。
徠卡從它的歷史上就有很多的傳奇。徠卡的老廠房在德國的威茲勒小鎮,二戰中的德國經過同盟國的洗禮,唯獨這座小鎮,沒有被盟軍涉足。這里是德國的精密光學儀器開發製造的重要基地,這個地方不僅僅有徠卡的前身徠茲,還有著名的卡爾蔡司,對,就是那個被諾基亞用了很多年的蔡司認證的公司。徠卡在產品上接近偏執的設計,極簡單的功能,扎實不妥協的做工,讓徠卡在保持極強的產品品質的同時也賦予了產品很深厚的文化氣息,以至於半個世紀後的今天,徠卡的地位無人能及。漸漸地徠卡已經不僅僅是一部相機,更變為了高品質的代名詞。
P10最值得驕傲的部分是新一代的徠卡雙攝,不僅有徠卡信仰加持,逼格爆棚,最重要的是擁有足夠優秀的拍攝品質。華為在通信領域的技術優勢和徠卡在光學成像方面的積淀,讓P10當之無愧的成為最優秀的拍照手機之一。而麒麟960晶元、6GB運存等配置,讓P10系列的性能也達到了同時期的最強梯隊。強勢的960晶元在保證系統的同時,同樣也給了拍照更多的性能支持。P10系列毫無疑問是華為目前最好的旗艦手機。
G. 徠卡為什麼那麼貴
徠卡設計做工無與倫比、方便攜帶、非常有范兒的德國相機品牌,已經有102年的歷史了。
雖然日系單反相機在市場銷量和智能方面被大眾市場佔有。但是徠卡相機,一直在百年來保持著少量精作的最初品質,這一點,任何智能單反,都無可比擬。
H. 圖片里的徠卡相機是什麼型號
從最右邊過片鈕的造型來看是徠卡IIIg型無疑,IIIg的過片鈕上表面是鏡面,其他型號都是有開口的
鏡頭是M39螺口的徠卡Summarex 85/1.5,那個時候光圈最大的中焦鏡頭,影調綿密細膩,現在看也是非常吸引人的
真是一套好東西啊
I. 徠卡教學顯微鏡怎麼樣
判斷顯微鏡如何可以從這兩個方面去判斷:J. 徠卡相機或鏡頭的壁紙在哪下載
Leica D-lux4的: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3&tn=imagedetail&word=leica&in=31305&cl=2&cm=1&sc=0&lm=-1&pn=8&rn=1&di=2352943856&ln=1776
V-lux1的,要處理下: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3&tn=imagedetail&word=leica&in=25022&cl=2&cm=1&sc=0&lm=-1&pn=502&rn=1&di=2416517244&ln=1776
M8的,可惜也帶了水印: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3&tn=imagedetail&word=leica&in=10929&cl=2&cm=1&sc=0&lm=-1&pn=516&rn=1&di=1806160576&ln=1776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22/18/87//pic_lib/wm/LEICA%20M8_len.jpg
http://rglewis.co.uk/LEICA/M/Leica_M8/Leica_M8_Front_Black.JPG
http://rglewis.co.uk/LEICA/M/Leica_M8/Leica_M8_Front_Silver.JPG
這個經典: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9/97/Leica-III-p1030016.jpg
鏡頭:
http://a.img-dpreview.com/reviews/PanasonicDMCL10/Images/leica14-50elmar.jpg
萊卡的始祖:
http://www.dam-design.co.uk/Leica-camera.jpg
M6:
http://www.arsenal-photo.eu/bildsh/115809.jpg
完美的M3: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a/a2/Leica_m3_50mm.jpg
另類的萊卡-MINOX版本的M:
http://www.submin.com/tinycams/minox/m3/m3.jpg
LUX3:
http://www.fuji.com.tw/BIGJPG/220061025-226491.jpg
來個帶美女的哈:
http://www.unwirelife.com/wp-content/uploads/2008/10/12.jpg
Digilux2的四向圖:
http://a.img-dpreview.com/news/0312/digilux2p2/allroundview.jpg
哎太多了,其它的您自己去找吧,在google 上找,用Leica去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