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帥哥圖片 > 李北海晴高清圖片

李北海晴高清圖片

發布時間:2022-09-24 15:18:46

A. 行草書法作品賞析

行草,介於行書、草書之間的一種書體和書法風格,可以說是行書的草化或草書的行化。它是為了彌補楷書的刻板和草書的難於辨認而產生的。行書大約是在東漢末年產生的。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的行草書法作品,希望對你有用!

行草書法作品欣賞

行草書法作品圖片4

漢末新書體行書

行書在漢末是伴隨著楷書而產生的一種新的書體,在當時並沒有普遍地應用。直至晉朝王羲之出現,才使之盛行起來。草書、楷書到了王羲之手中才形成最完美的藝術。行書也不例外,它在王羲之手中將實用性和藝術性完美地結合起來,從而創立了光照千古的南派行書藝術,成為書法史上影響最大的一宗,可見王羲之被奉為“書聖”是當之無愧的。而且,王羲之的行書在他本人各體之中也是排在首位的。

王羲之的行書從劉德升、鍾繇一脈傳來,並被推到了相當成熟的高度,但他留下的真跡不多,多是後人所摹。其行書帖有:《姨母帖》、《快雪時晴帖》、《蘭亭序》、《聖教序》等。其中,《蘭亭序》為王羲之行書作品中最突出的代表,被歷代稱為天下行書第一。

王獻之也極擅行書,其行草代表作有:《中秋帖》、《鴨頭九帖》、《新婦地黃湯帖》等。《中秋帖》是“三希之一”。清代乾隆帝極珍愛此帖,將其與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珣的《伯遠帖》同藏於養心殿書房,並稱此處為“三希堂”。所謂“三希”就是三件稀世珍寶。該帖是存世最早的行書著名墨跡真本,極為珍貴。其中羲之的《快雪時晴帖》被列為“三希之首”。

到了唐代,唐太宗李世民尤喜行書,且酷愛王羲之的行書。唐太宗的提倡,更加穩定了行書在書法史上的地位,尤其是二王體系的行書,可謂籠罩了整個唐代,成為一代風范。唐太宗本人也是行書的高手,他的代表作品《溫泉銘》就是學習二王的典範。此碑也是第一塊將行書運用到碑版上來的刻石,在行書史上是一大飛躍,為行書開辟了新的領域。盛唐時還出現了一位書法大家,其將二王行書又推向了一個嶄新的階段,這個人就是李北海。他在繼承二王的同時,發揮自己的特點,創立了行楷一路。所謂“行楷”就是指在楷書的筆畫中融會行書的筆意,在行書的結構中又吸收了楷書成分。這種字雖早在李北海之先就有過嘗試,但到李北海筆下才真正達到成熟和統一。當時的李陽冰稱贊他為“書中仙手”。

唐代傑出的書法家顏真卿,不僅楷書藝術博大精深,而且在行書上也有極高的成就。他的行書雄健剛強、氣勢磅礴,不追求雕琢之氣,卻滲透著他那剛正的性格和豪放熾熱的情感。其著名行書作品有:《祭侄稿》、《爭座位帖》、《劉中使帖》等,字體挺拔、氣骨情真,為歷代書家所頌。宋代米芾稱《爭座位帖》為顏書第一,元人鮮於樞把《祭侄稿》評為天下第二行書,還有人將此帖同王羲之的《蘭亭序》並列為世之“雙璧”。

到了宋代,行書出現了新的面目。書法家往往藉助書法來表現個人的學識、個性和抱負,所以古人評價宋人的書法時說“宋人尚意”。能代表宋代風格當然首推“宋四家”,指的是蘇軾、黃庭堅、米芾和蔡襄。

B. 吟詩作賦唱詞怎麼

吟詩作賦相逢心自明,把酒言歡潑墨寫前程。

萬戶歡聲歌盛世,笑語話前程,明晨又是神州聚眾英。

佳節月兒明,離多夢不成,把酒言歡何處是前程。

喜氣盈,耀心明,歡聲笑語前程路不平。

歡聲笑語迎春到,錦綉前程萬里遙,明歲桃花攜手聚今朝。

路不平,笑語踏歌行,人生難得知音聚,把酒臨風月更明。

花開又一春,今朝喜聚酒三巡,歡聲笑語前程萬象新。

天涯海角聚群英,網路相逢心自明,把酒言歡歌盛世,揮毫潑墨寫前程。

歡聲傳耳畔,前程錦綉世事難如意,聚散離合總是愁。

前程路,把酒言歡故土情,離多人易老,天涯海角月常明。

月落烏啼夜未明,天涯海角聚群英,歡聲笑語傳千里,錦綉前程路不平。

四海為家聚一堂,明窗凈幾讀華章,歡聲笑語前程路正長。

相思兩地歡,前程萬里此去無多路,只盼來生再聚緣。

抱枕眠,明朝又是一年前,窗外風吹雪,坐看庭中雨打蓮。

春意闌,吹醒夢中眠,梨花帶雨紛飛落,一夜聽聲滿樹寒。

把盞黃昏聽暮鼓,雨打任飄零,三更夢醒明朝再會卿。

雨打風吹獨坐聽鳴蟬,夜深人靜明朝再續緣。

挑燈夜不眠,又是艷陽天,卧聽窗外庭前雨打蓮。

何處覓娉婷,夜半難眠夢不成,雨打芭蕉獨坐聽秋聲。

彈有淚,落無聲,難眠最是明朝又一程。

不可尋,醉花陰,風吹雨打蛙聲唱到今。

到客船,吹雨入窗前,不眠輾轉難成寐,只盼明朝早日還。

江村水拍天,卧聽檐溜滴階前,不眠又是明朝可泊船。

夜半鍾聲伴客眠,又是一年前,忽聽窗外梅花落滿天。

明朝何處覓芳蹤,夜半難眠思萬重,雨打芭蕉窗外幾聲鍾。

聽鳥語,君來有雨洗塵埃,不覺天將晚,且待明朝共舉杯。

我欲乘風抱月眠,明朝又是艷陽天,聽君一曲春江水,雨打桃花落滿船。

昨夜聽君帶雨到窗前,三更輾轉明朝再續緣。

風吹四十年,聽君一曲夢醒難眠夜,只盼明朝再續緣。

星辰伴我眠,旭日照窗前,忽聽一陣芭蕉落枕邊。

艷陽天,無眠獨自憐,雨打芭蕉人不寐,卧聽窗外水潺湲。

聽竹吟風自在仙,霧散雨綿延,閑眠不覺明朝又一年。

夜已深,卧聽窗外落花吟,輾轉難成夢,何日明朝再遇君。

一枕黃粱夢不眠,明朝又是艷陽天,卧聽窗外庭前雨打蓮。

人間正道雲天一紙書,練達何須自可辨賢愚。

啼月夜,落花時,霜天曉角依稀雪滿枝。

並蒂水中央,蜻蜓戲淺塘,葉底鴛鴦拂面舞霓裳。

展翅戲荷塘,水上鴛鴦翩躚花下舞,青蛙鼓噪葉中藏。

漫舞碧波間,翠葉紅花映眼簾,水上鴛鴦點破彩雲天。

一池碧水映藍天,幾只蜻蜓立岸邊,葉上露珠輕點綴,花間蝴蝶舞蹁躚。

清波里,水上鴛鴦戲淺灘,隨風輕漫舞,荷花葉底露珠圓。

風吹柳絮翩躚舞,雨打芭蕉葉上珠,水漲池塘魚躍起,蜻蜓點綴小荷出。

池水層疊皺,雨打蜻蜓點翠微,葉底蛙鳴蝶舞影相隨。

蜻蜓點破芙蓉別樣紅,翠蓋搖風映日葉蔥蘢。

葉影隨風去,燕舞鶯歌山青人慾醉,蜻蜓點綴百花開。

婆娑舞翠瀾,碧葉映藍天,小舟盪漾蜻蜓立岸邊。

水碧天藍映艷陽,蜻蜓展翅戲荷塘,風吹葉動蜂飛采蜜忙。

戲淺灘,碧雲間,風吹楊柳魚兒自在閑。

雨打枯枝敗葉殘,落瓣舞翩躚,花開水逝蜻蜓立岸邊。

舞霓裳,葉茂自芬芳,芙蓉出水清香溢,惹得蜻蜓吻臉龐。

雪融水暖蜻蜓戲蓮台,風吹葉動彩雲舞徘徊。

葉底黃鸝鳴翠柳,紫燕舞春風,桃花潭水蜻蜓立草叢。

漫舞天地白,千枝葉飄來,江水悠然點破鏡中開。

水漸寒,碧波瀾,風吹敗葉花香夢里歡。

飛燕蜻蜓穿綠柳,游魚水鳥戲清波,輕歌曼舞枝繁景緻多。

楊柳枝,燕舞正當時,春風吹皺一池水,惹得蜻蜓飛入詩。

寒天飛絮亂,風吹敗葉落花殘,冰封水凍蜻蜓立頂端。

水碧天藍映日光,蜻蜓展翅戲荷塘,風吹葉動蛙聲起,蝶舞蜂飛采蜜忙。

荷葉層疊翠,雨打芭蕉鴛鴦交頸戲,蜻蜓點綴碧波間。

暖風微,柳絮紛飛撲客衣,梨花千樹白,煙籠芳草萬山霏。

一夜西風吹客衣,天涯萬里雁聲微,霏紅落葉隨流水,雨打芭蕉人未歸。

雨霽雲開日色暉,清風拂面柳煙霏,微波盪漾輕香燕子衣。

蕭瑟暮雲霏,雨打梧桐微寒人跡少,空山寂寞客單衣。

雁聲微,落葉飄零滿客衣,芭蕉人不寐,一簾幽夢入煙霏。

著單衣,風微燕子飛,山色空濛霏細膩,江聲浩盪雨斜稀。

秋風蕭瑟雨紛飛,飄零滿地霏,小徑微寒影只盼君歸。

江南三月天晴燕子歸,小徑微寒滿地落春衣。

春事已全微,飄零滿客衣,雨過池塘如雪亂紛霏。

春風拂我衣,桃花落盡柳絲微,江南煙水相思帶雨飛。

雨紛飛,煙柳霏,微信傳來化作淚沾衣。

雪霏飛,帶雨吹,小徑微寒寂寞鳥衣稀。

青微濕,荷衣翠欲流,雨過天晴山更好,煙霏霧靄鎖重樓。

蕭瑟拂人衣,落葉飄零暮色微,霏霧朦朧西下雨紛飛。

雨打芭蕉夜幕垂,楊柳絮霏飛,微寒入骨思君淚濕衣。

夜色朦朧月影微,清風拂面透薄衣,忽聞窗外故人入夢霏。

白袷衣,江南煙景入眸微,濕處春將老,疏雨來時燕未歸。

雨余山色翠成圍,一徑松風散夕霏,幽鳥聲中微月上,滿身清露濕人衣。

九重天上雲開見紫薇,微信傳來送暖換新衣。

三月暖風微,楊柳依稀芭蕉聲漸遠,一簾春暮落花霏。

料峭透單衣,風微燕子飛,細柳霏煙帶雨濕羅幃。

雨紛飛,春風化雪霏,小徑微寒人跡少,桃花落盡換新衣。

縹緲煙霏迷舊夢,雨色洗新愁,微寒料峭還鄉志未休。

一夢中,東君不與百花同,未許春歸去,筆下方遒萬點紅。

昨夜東君入夢中,風流不與舊時同,方遒勁筆丹青繪彩虹。

春心未老方遒氣自嘉,莫道風流送我到天涯。

意方遒,未肯休,自古風流不與周郎謀。

風流第一州,著意寫春秋,青山未老方遒韻更悠。

潑墨意方遒,筆走龍蛇風流多少事,東君一笑解千愁。

著意染枝頭,萬種風流一望收,筆走方遒未竟寫溫柔。

梅蕊未開先爛漫,柳絲才動便方遒,風流太守今何在,只有東君不肯留

C. 中國古代有哪些書法家

書法家是擅長書法的人,是具有漢字書寫能力,並能將其推至藝術高度的簡單來說就是以書法為主要創作的藝術家,歷代以來較為著名的有蔡邕、張芝、王羲之、顏真卿等。

蔡邕、張芝均為漢代書法家,東漢是書法藝術的繁榮期,出現了專門的書法理論著作,最早的書法理論提出者是東西漢之交的揚雄。第一部書法理論專著是東漢時期崔瑗的《草書勢》。

顏真卿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並稱為「楷書四大家」。又與柳公權並稱「顏柳」,被稱為「顏筋柳骨」。

D. 書法史上的「父子書法家」是誰

書法,作為中國的一門極其重要的藝術形式,已傳承兩千多年,興盛不敗。在這個傳承過程中,有諸多「父子書法家更為中國書法史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一下中國書法史上的「父子書法家」!

一、東晉「二王」

父親王羲之&兒子王獻之

父親: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東晉書法家,有「書聖」之稱,可以說是中國最偉大的書法家。其書法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采眾長,備精諸體,冶於一爐,影響深遠。風格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其子王獻之,也是影響深遠的大書法家,合稱「二王」。王羲之書法如下:

他們的書法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E. 關於大明湖畔的詩句

1. 描寫「大明湖畔」的詩句有哪些

1、《趵突泉詩》

(元)趙孟頫

濼水發源天下無,平地湧出白玉壺。谷虛久恐元氣泄,歲旱不虞東海枯。

雲霧蒸潤華不注,波濤聲震大明湖。時來泉水濯塵土,冰雪滿懷清與孤。

2、《大明湖》(唐)杜甫

東藩駐皂蓋,北渚凌清河。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雲山已發興,玉佩仍當歌。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蘊真愜所遇,落日將如何。貴賤俱物役,從公難重過。

3、《趵突泉》

(宋)曾鞏

一派遙從玉水分,暗來都灑歷山塵。滋榮冬茹溫嘗早,潤澤春茶味更真。

已覺路傍行似鑒,最憐沙際涌如輪。層城齊魯封疆會,況托娥英詫世人。

4、《明湖曲》

余正酉

東風吹皺波粼粼,蘆牙界破明湖春。風定湖光作明鏡,群峰倒插青嶙峋。

5、《環波亭》

蘇轍

鳧鷗聚散湖光凈,魚鯊浮沉瓦影涼。清境不知三伏熱,病身唯要一藤床。

6、白居易

「冬泛冰天,夏挹荷浪,秋容蘆雪,春色楊煙,鼓枻其中,如游香國」;

7、趙孟頫

「雲霧潤蒸華不注,波濤聲震大明湖」

8、蒲松齡

大明湖上就煙霞,茆屋三椽賃作家。粟米汲水炊白粥雲霧潤蒸華不注,波濤聲震大明湖。

大明湖畔:

現在哪個湖在中國最紅?顯然是濟南的大明湖。不信去網上看看,遍地都是「還記得大明湖畔的***嗎」的句式。大明湖是濟南三大名勝之一,是繁華都市中一處難得的天然湖泊,也是泉城重要風景名勝和開放窗口。它位於市中心偏東北處、舊城區北部。大明湖是一個由城內眾泉匯流而成的天然湖泊,面積甚大,幾乎佔了舊城的四分之一。市區諸泉在此匯聚後,經北水門流入小清河。

譯文

1、濼水之源在此,可謂天下皆無,

平地湧出波濤,就如白玉之壺。

虛谷長久噴涌,耽心元氣泄盡,

即使大旱年景,不怕東海乾枯。

雲霧蒸騰而去,滋潤著華不注,

波瀾聲聲而起,震撼了大明湖。

時時來到泉上,濯洗滿身塵土,

彷彿冰雪滿懷,使人性情脫俗。

作者:

蘇轍(1039-1112),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佑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佑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

2. 描寫大明湖的名言、名句或詩句都行最好是今天給我謝謝啦

雖然家住濟南,但因為自己的心情太過於平靜,很少走進濟南的山,很少親近濟南的泉,也很少去感受湖裡的雲煙.近日,讀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後,忽然想風庸附雅,也去荷塘邊走一走,看一看.於是,在立秋的那天,我走進了多年未曾謀面的大明湖. 「倒影搖青嶂,澄波映畫樓」.走進大明湖,澄碧的水波盪漾著亭榭樓台,拂疏的花木清幽了幽徑迴廊,沿湖的垂柳搖曳著曲橋流水,盪波的小舟劃破了佛山倒影,跳波的魚兒躍起了海佑的神秘,掠水的鳶鳥飛出了名士的傳奇. 那白如雪、紅似霞的十頃荷花,穿越了秦漢的明月,依然「出淤泥而不染」,飛掠了六朝的時光,依舊「濯清漣而不妖」;她櫛唐時風依然「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沐宋時雨依舊「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她承恩於風流皇帝的扇面之上,爭渡於文人騷客的重重青蓋之下,躍然於丹青妙手的水墨之中,演繹了生命的情愫,洋溢了華彩的詩章,滋潤了每一顆鍾愛清荷的心靈. 我沒有來得及親近岸邊的綠柳,也沒有在遐園里停留,徑直穿過楊柳垂蔭的鐵翁祠,解下遊船的纜繩,跳上泛湖的小舟,拔開縷縷柳絲,劃向了荷叢深處. 清波翠蓋的湖面上,滿是田田的葉子,葉子高低層疊,大小不同,有的出水很高,如嬌陽下撐起的綠色遮陽傘;有的出水很低,湖面上漂浮著的大大小小的玉盤;有的欲展還卷,猶如含羞的少女半遮著容顏;有的迎風招展,宛似臨風的少男在不經意間挺直了腰板……在層層疊翠的葉子中間,一朵朵荷花挺立著粉色的嫣然:有的如出浴的紅粉佳人,羞羞答答地躲在葉子的後面;有的調皮地歪著小腦袋,半露著嫵媚的小臉,似乎在同我一道欣賞這如詩如畫的風景.一陣風兒吹過,但見綠葉迎風弄資,紅荷穿破碧波,那吐艷的花瓣,彈出了嫩黃的蕊絲兒,彷彿在吐露著荷的語言,荷的芬芳,還有荷的清麗,荷的純朴,荷的高潔,給人一種靈性的豁然. 我拔開縹緲的輕煙,泛舟於綠荷深處,那掠水的鳶鳥,忽隱忽現,劃破了寂靜的湖面;那穿梭的魚兒,清閑散淡,嬉戲於玉立的清荷之邊;那錯落的荷葉,碧綠如染,扶搖在浩渺的湖波之上,招展著「掉拂荷珠碎卻圓」的輕靈雅淡.映日的荷花,映襯著湖畔的綠柳,與佛山倒影一起,勾勒著一城的美景. 我采擷一隻白荷,「驚起一灘鷗鷺」,采擷一隻紅荷,「紫荷香里聽泉聲」,在濃郁的荷香氣息中,物我兩忘,與碧水清荷融為了一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贊美的是濟南大明湖的美景.五一長假,我們一家來到了大明湖遊玩,果然,大明湖真是旅遊勝地啊!剛進入大明湖景區,湖畔的柳樹就引起了我們的注意.柳樹在微風中舞蹈,小手輕輕地撫摸著湖面,像一位聖潔的女神.在湖心,一片片荷葉浮在水清見底的湖面上.恍惚中,我都分不清我們是在人間,還是在仙境了.可惜我們來早了點兒,不然就可以看到「四面荷花三面柳」的美景了.走進一點,就來到了大明湖畔.湖畔早已種上各種植物,映在了清澈如鏡的大明湖上,好像一個個小姑娘在對著湖水梳妝打扮呢!湖水碧綠碧綠的,在陽光的照耀下,明亮得如一塊淡綠色的綢緞.柳絲輕搖,微波盪漾,讓人看了陶醉其中.沿著小路,我們來到了又一處美麗的景點——匯波樓.匯波樓為兩層城樓式建築,登上城樓,往南看是大明湖美景.紅牆綠瓦綠樹,構成了一幅丹青高手也難以描摹的風景畫.再往前走,便到了大明湖公園的重要景點之一——鐵公祠.鐵公祠前面可以看到大明湖全景.我迫不及待地走上前,想好好欣賞祖國的大好河山.從鐵公祠那兒往下看,整個大明湖盡收眼底:大明湖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小魚在嬉戲,水草在跳舞;大明湖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人們感覺不到水在流動;大明湖的水真綠啊,綠得彷彿它是一塊無暇的珍貴的綠寶石.大明湖真美啊!令我們流連.如果有機會,一定要再來大明湖。

3. 有關大明湖畔的詩句,或者出現在《還珠格格》里的也可以

1、《陪李北海宴歷下亭》——唐代杜甫

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

雲山已發興,玉佩仍當歌。

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

蘊真愜所欲,落日將如何?

譯文:歷下亭是齊地最古老的亭兮,濟南是名土輩出的地方。雲山磅礴已令人生發詩興,美人陪飲更令人對酒高歌。修長的竹林清爽無比,致使交流的河水徒然涌波送涼。這里的景物蘊含真趣,令人心怡;可惜紅日西沉,宴會將散,無可奈何。

2、《明湖曲》——清代余正酉

東風吹皺波粼粼,蘆牙界破明湖春。

風定湖光作明鏡,群峰倒插青嶙峋。

譯文:和煦的東風吹皺明湖湖面,微波粼粼,蘆葦的新芽告訴人們明湖的春天來了。風停之後,湖面光滑的好似明鏡一般,周圍群峰翠綠,峰巒嶙峋倒映在一汪湖水之中。

3、《還珠格格》——當代瓊瑤

雨後荷花承恩露, 滿城春色映朝陽。

大明湖上風光好, 泰岳峰高聖澤長。

譯文:雨後的荷花剛剛接受了雨露,滿城的春天風光都照映著太陽。大明湖上的風景很好,泰山的山峰很高,帝王的恩澤長久。

4、《泛舟大明湖》——元代元好問

看山水底山更佳,一堆蒼煙收不起。

山從陽丘西來青一彎,天公擲下半玉環。

大明湖上一杯酒,昨日綉江眉睫間。

譯文:看水中山之倒影更加好,蒼煙簇山,其水影別有風采,但收不起來。山從陽丘綿延西來,如一灣青翠。就好像天公扔下的半圓弧形。從綉江到大明湖的行程時間很短,一杯酒的時間就到了。

5、《千佛山》——清代翁方綱

歷亭遙望處,寤寐倚欄情。

譯文:站在千佛山遙望大明湖中的歷下亭,山水相依,湖城互繞,美不勝收,日日夜夜都想依著欄桿欣賞這美景。

4. 描寫大明湖的詩句有哪些

1.《臨江仙 李輔之在齊州,予客濟源,輔之有和》

年代: 元 作者: 元好問

荷葉荷花何處好,大明湖上新秋。紅妝翠蓋木蘭舟。江山如畫里,人物更風流。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負歡游。一尊白酒寄離愁。殷勤橋下水,幾日到東州!

2.《菩薩蠻 題李溉之詞卷》

年代: 元 作者: 王沂

大明湖上秋容暮。風煙杖屨時來去。說與病維摩。可人秋水呵。自書盤谷序。和了停雲句。把酒為君歌。濟南名士多。

3.《珍珠泉》

年代: 清 作者: 乾隆

濟南多名泉,岳陰水所瀦。

其中孰巨擘,趵突與珍珠。

趵突固已佳,稍藉人工夫,

珍珠擅天然,創見訝仙區。

卓冠七十二,分匯大明湖,

幾曲繞瓊房,一泓映綺疏。

可以滌心志,可以鑒眉須,

圓流有靈孕,顆顆旋相於。

乍如歷海嶠,鮫人捧出余,

又如對溟渤,三五顯方諸。

作霖仰堯題,澤物留神謨,

我來值暮春,農夫正新畲。

看彼芃芃者,欣此涓涓如,

安得符聖言,遠近均沾濡。

4.《泛舟大明湖》

年代: 元 作者: 元好問

長白山前綉江水,展放荷花三十里。

看山水底山更佳,一堆蒼煙收不起。

山從陽丘西來青一彎,天公擲下半玉環。

大明湖上一杯酒,昨日綉江眉睫間。

晚涼一棹東城渡,水暗荷深若無路。

江妃不惜水芝香,狼籍秋風與秋露。

蘭襟鬱郁散芳澤,羅襪盈盈見微步。

晚晴一賦畫不成,枉著風標誇白鷺。

我時驂鸞追散仙,但見金支翠蕤相後先。

眼花耳熱不稱意,高唱吳歌叩兩舷。

喚取樊川搖醉筆,風流聊與付他年。

5.《送程鵬翼赴山東運司經歷》

年代: 元 作者: 柯九思

齊人富國書猶在,煮海為鹽屬縣官。

千灶飄煙雲樹濕,萬盤凝雪浪花干。

西曹儒雅聲華舊,東郡司存禮數寬。

談笑雲霞公事了,大明湖上憑闌干。

5. 關於大明湖詩句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冬泛冰天,夏挹荷浪,秋容蘆雪,春色楊煙,鼓枻其中,如游香國」;

「鷗鷺點乎清波,蕭鼓助其遠韻,固江北之獨勝也。」

杜甫「東藩駐皂蓋,北渚凌清河。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雲山已發興,玉佩仍當歌。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蘊真愜所遇,落日將如何。貴賤俱物役,從公難重過。」

蒲松齡「大明湖上就煙霞,茆屋三椽賃作家。粟米汲水炊白粥,園蔬登俎帶黃花。」

「雲霧潤蒸華不注,波濤聲震大明湖」

《百花台》「煙波與客同樽酒,風月全家上采舟。莫問台前花遠近,試看何似武陵游。」

蘇轍《環波亭》「鳧鷗聚散湖光凈,魚鯊浮沉瓦影涼。清境不知三伏熱,病身唯要一藤床。」

趙孟兆「雲霧潤蒸華不住,波濤聲震大明湖」

郭沫若 「聞有芙蕖待秋月,已看楊柳化鵝雛。 濟南民眾超名士,歷下樓台勝古都。 我欲舉杯邀杜李,問今佳興復何如?」

6. 關於大明湖的詩句,比如「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除外)

1、唐詩人杜甫曾兩次來濟南遊歷與書法家李邕宴飲於歷下亭。留下了「東藩駐皂蓋,北渚凌清河。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雲山已發興,玉佩仍當歌。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蘊真愜所遇,落日將如何。貴賤俱物役,從公難重過。」的詩句。

2、久居大明湖的蒲松齡曾留下了非常著名的詩句:」大明湖上就煙霞,茆屋三椽賃作家。粟米汲水炊白粥,園蔬登俎帶黃花。」寫出了當年大明湖畔的這種非常景觀

3、雲霧潤蒸華不注,波濤聲震大明湖」

4、《百花台》最為有名:「煙波與客同樽酒,風月全家上采舟。莫問台前花遠近,試看何似武陵游。」挾全家與友人登上采蓮舟,於清風明月間盪舟湖上,把酒臨風,品荷賞月,是何等的風雅氣概。

5、蘇轍在齊州三年,留下了大量的優秀詩文,其中寫大明湖的《環波亭》尤是上乘佳作:「鳧鷗聚散湖光凈,魚鯊浮沉瓦影涼。清境不知三伏熱,病身唯要一藤床。」一首詩,把大明湖的旖旎風光和沁人心脾的閑適清涼描寫得淋漓盡致。

7. 描寫秋天大明湖畔詩詞

描寫秋天的古詩和描寫秋天的名句萚兮萚兮,風其吹女……萚兮萚兮,風其漂女萚:飄落的枯葉。

女:同「汝」,你;此處指飄落的枯葉。漂:同「飄」,吹。

落葉啊落葉啊,秋風吹你……落葉啊落葉啊,秋風飄你《詩經·鄭風·萚兮》秋日凄凄,百卉具腓秋天風凄凄,百花都凋蔽。《詩經·小雅·四月》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裊裊:形容微風吹拂。

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動。

木葉:枯黃的樹葉。戰國楚·屈原《九歌·湘夫人》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栗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蕭瑟:寂寞蕭條的樣子。

燎栗:凄涼。若在遠行:好象人在遠行之中。

戰國楚·宋玉《九辯》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漢·劉徹《秋風辭》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三國魏·曹丕《燕歌行》櫚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櫚庭:櫚巷庭院。晉·陶淵明《酬劉柴桑》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將圓迢迢:形容夜長。

亭亭:遠貌。晉·陶淵明《戊申歲六月中遇火》白露滋園菊,秋風落槐南南朝宋·謝惠連《搗衣》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芙蓉:荷花。

南朝齊·蕭愨《秋思》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蒼然寒城:寒意已侵城關。眺:遠望。

平楚:平野。蒼然:草木茂盛的樣子。

兩句寫初秋之景。南朝齊·謝朓《宣城郡內登望》亭皋木葉下,隴首秋雲飛亭皋:水邊平地。

木葉:樹葉。隴首:山名,在今陝西、甘肅之間。

南朝梁·柳渾《搗衣詩》草低金城霧,木下玉門風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樹葉落下。

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肅榆中與青海西寧之間。玉門:玉門關,在今甘肅敦煌西。

兩句寫西北寒秋之景。南朝梁·范雲《別詩》樹樹秋聲,山山寒色秋聲:秋天西風作,草木零落,多肅殺之聲。

北周·庾信《周譙國公夫人步陸孤氏墓誌銘》時維九月,序屬三秋維:語助詞,無義。序:時節。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騖:鳥名,野鴨。齊飛:落霞從天而下,孤騖由下而上,高下齊飛。

一色:秋水碧而連天,長空藍而映水,形成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唐·王績《野望》掛林風景異,秋似洛陽春唐·宋之問《始安秋日》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潺湲:流水聲。

唐·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這兩句寫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紅葉飄零,所余不多。唐·王維《闕題二首·山中》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松唐·李頎《望秦川》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唐·王昌齡《長信秋詞五首》:「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

熏籠玉枕無顏色,卧聽南宮清漏長。」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唐·劉長卿《游休禪師雙峰寺》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秋色無遠近,出門盡寒山唐·李白《贈廬司戶》雨色秋來寒,風嚴清江爽唐·李白《酬裴侍御對雨感時見贈》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酣:盡情飲酒。

唐·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人煙:人家炊煙。寒橘柚:秋日寒煙使橘袖也帶有寒意。

兩句寫人家縷縷炊煙,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顯微黃,呈現一片深秋景色。唐·李白《秋登宣城謝朓北樓》高鳥黃雲暮,寒蟬碧樹秋唐·杜甫《晚秋長沙蔡五侍御飲筵送殷六參軍歸灃州覲省》信宿漁人還泛泛,清秋燕子故飛飛信宿:連宿兩夜。

故:仍然。唐·杜甫《秋興八首》翟塘峽口曲江頭,萬里風煙接素秋唐·杜甫《秋興八首》遠岸秋沙白,連山晚照紅唐·杜甫《秋野五首》天上秋期近,人間月影清唐·杜甫《月》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8. 描寫秋天大明湖畔詩詞

描寫秋天的古詩和描寫秋天的名句萚兮萚兮,風其吹女……萚兮萚兮,風其漂女萚:飄落的枯葉。

女:同「汝」,你;此處指飄落的枯葉。漂:同「飄」,吹。

落葉啊落葉啊,秋風吹你……落葉啊落葉啊,秋風飄你《詩經·鄭風·萚兮》秋日凄凄,百卉具腓秋天風凄凄,百花都凋蔽。《詩經·小雅·四月》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裊裊:形容微風吹拂。

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動。

木葉:枯黃的樹葉。戰國楚·屈原《九歌·湘夫人》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栗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蕭瑟:寂寞蕭條的樣子。

燎栗:凄涼。若在遠行:好象人在遠行之中。

戰國楚·宋玉《九辯》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漢·劉徹《秋風辭》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三國魏·曹丕《燕歌行》櫚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櫚庭:櫚巷庭院。晉·陶淵明《酬劉柴桑》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將圓迢迢:形容夜長。

亭亭:遠貌。晉·陶淵明《戊申歲六月中遇火》白露滋園菊,秋風落槐南南朝宋·謝惠連《搗衣》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芙蓉:荷花。

南朝齊·蕭愨《秋思》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蒼然寒城:寒意已侵城關。眺:遠望。

平楚:平野。蒼然:草木茂盛的樣子。

兩句寫初秋之景。南朝齊·謝朓《宣城郡內登望》亭皋木葉下,隴首秋雲飛亭皋:水邊平地。

木葉:樹葉。隴首:山名,在今陝西、甘肅之間。

南朝梁·柳渾《搗衣詩》草低金城霧,木下玉門風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樹葉落下。

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肅榆中與青海西寧之間。玉門:玉門關,在今甘肅敦煌西。

兩句寫西北寒秋之景。南朝梁·范雲《別詩》樹樹秋聲,山山寒色秋聲:秋天西風作,草木零落,多肅殺之聲。

北周·庾信《周譙國公夫人步陸孤氏墓誌銘》時維九月,序屬三秋維:語助詞,無義。序:時節。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騖:鳥名,野鴨。齊飛:落霞從天而下,孤騖由下而上,高下齊飛。

一色:秋水碧而連天,長空藍而映水,形成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唐·王績《野望》掛林風景異,秋似洛陽春唐·宋之問《始安秋日》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潺湲:流水聲。

唐·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這兩句寫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紅葉飄零,所余不多。唐·王維《闕題二首·山中》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松唐·李頎《望秦川》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唐·王昌齡《長信秋詞五首》:「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

熏籠玉枕無顏色,卧聽南宮清漏長。」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唐·劉長卿《游休禪師雙峰寺》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秋色無遠近,出門盡寒山唐·李白《贈廬司戶》雨色秋來寒,風嚴清江爽唐·李白《酬裴侍御對雨感時見贈》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酣:盡情飲酒。

唐·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人煙:人家炊煙。寒橘柚:秋日寒煙使橘袖也帶有寒意。

兩句寫人家縷縷炊煙,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顯微黃,呈現一片深秋景色。唐·李白《秋登宣城謝朓北樓》高鳥黃雲暮,寒蟬碧樹秋唐·杜甫《晚秋長沙蔡五侍御飲筵送殷六參軍歸灃州覲省》信宿漁人還泛泛,清秋燕子故飛飛信宿:連宿兩夜。

故:仍然。唐·杜甫《秋興八首》翟塘峽口曲江頭,萬里風煙接素秋唐·杜甫《秋興八首》遠岸秋沙白,連山晚照紅唐·杜甫《秋野五首》天上秋期近,人間月影清唐·杜甫《月》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F. 行書的資料誰有

行書是繼草書、楷書之後,出現的一種書體。相傳是後漢桓、靈帝時一位書法家劉德升所創,西晉時期的衛恆的《四體書勢》里講:「魏初有鍾(繇)、胡(昭)兩家,為行書法,具學於劉德升。」可惜劉德升沒有留下墨跡。 什麼叫行書呢?簡言之是在楷書的基礎加以小的變化,書寫起來很簡便的書體,故而與楷書相間流行開來。行書是介乎草書和楷書之間的一種書體,它不象草書那樣難寫難認,又不象楷書那樣嚴謹端莊。所以古人說它「非真非草」。它的特點是運用了一定草法,部分地簡化了楷書的筆畫,改變了楷書筆形,草化了楷書的結構。總之它比楷書流動、率意、瀟灑,又比草書易認好寫。 行書在漢末是伴隨著楷書而產生的一種新的書體,在當時,沒有普遍地應用。直至晉朝王羲之的出現,才使之盛行起來。 上文講過,草書、楷書到了王羲之手中才形成最完美的藝術。行書也不例外,行書到王羲之手中,將它的實用性和藝術性最完美地結合起來。從而創立了光照千古的南派行書藝術,成為書法史上影響最大的一宗。將王羲之奉為「書聖」是當之無愧的。王羲之的行書,在他本人各體之中也應排在首位。 王羲之的行書從劉德升、鍾繇一脈傳來,並把行書推到了相當成熟的高度。但他留下的真跡不多,多是後人所摹。其行書帖有《姨母帖》、《快雪時晴帖》、《蘭亭序》、《聖教序》等。其中,《蘭亭序》為王羲之行書的最突出的代表,被歷代稱為天下行書第一。《蘭亭序》是東晉穆帝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和其好友謝安等12人在山陰(今浙江紹興)蘭亭,舉行「祓禊」之會,飲酒賦詩,各抒情懷,匯為《禊帖》。王羲之滿懷激情,筆走龍蛇,為本詩集寫了序文,這就是光照千古的《蘭亭序》。此帖表現了王書法藝術的最高境界。在用筆上有藏有露,側筆取勢。遒媚勁健,自然精妙。結體上變化多姿,匠心獨運,文中20多中「之」字,7個「不」字,雖重復出現,卻無雷同。章法上則疏密斜正,大小參差,斂放揖讓,承接呼應,均極為奇譎。古人稱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風出袖,明月入懷」,堪稱絕妙的比喻。可惜這件書林瑰寶,被唐太宗作為殉葬品,埋入昭陵,從此真跡永絕於世。 王獻之亦極擅行書,其行草代表作有《中秋帖》、《鴨頭九帖》、《新婦地黃湯帖》等。《中秋帖》是「三希之一」。《鴨頭九帖》也是王獻之行書墨跡中的佼佼者。其用筆灑脫流利,與其他帖相比,此帖風格明顯不同,極其雅逸,隨意中書寫,而神韻自得。《新婦地黃湯帖》及《廿九日帖》等也是王獻之行書中的上乘之作。用筆秀勁飄灑,靈動宜人。在王氏一門書翰中,還有一件彌足珍貴的墨跡,就是王珣的《後遠帖》。珣為羲之侄,其書法遒麗峭勁,瀟灑流暢,「東晉風流,宛然在眼」。清代乾隆帝極珍愛此帖,將其與羲之《快雪時晴帖》、獻之《中秋帖》同藏於養心殿書房,並稱此處為「三希堂」。所謂「三希」就是三件稀世珍寶。該帖是存世最早的行書著名墨跡真本,極是珍貴。其中羲之的《快雪時晴帖》被列為「三希之首」。 到了唐代,唐太宗李世民尤喜行書,他酷愛王羲之的行書。由於唐太宗的提倡,更加穩定了行書在書法史上的地位,尤其是二王體系的行書,籠罩了整個唐代,成為一代風范。他本人也是行書的高手,他的代表作品《溫泉銘》,就是學習二王典範。此碑也是第一塊將行書運用到碑版上來的刻石。這在行書史上是一大飛躍;也為行書開辟了新的領域。盛唐時,出現了一位書法大家,他將二王行書又推向了一個嶄新的階段。他就是李北海。 李北海,名邕,字泰和,因任北海太守,人稱「李北海」。他在繼承二王同時,發揮自己的特點,創立了行楷一路,所謂的「行楷」就是指在楷書的筆畫中溶會行書的筆意,在行書的結構中又吸收了楷書成分。這種字雖早在李北海之先就有過試嘗,但到李北海筆下才真正成熟和統一。當時的李陽冰稱贊他為「書中仙手」。 李北海一生寫字甚勤,有人說他平生書碑有八百多塊,許多名碑都自書自刻。傳世作品有《麓山寺碑》、《雲麾將軍李秀碑》、《雲麾將軍李思訓碑》、《法華寺碑》、《東林寺碑》、《葉有道碑》等等。其中《麓山寺碑》最見風神。 此碑刻者託名黃仙鶴,其實就是李北海自己刻的。後人稱此碑「三絕」:文絕、書絕、刻絕。 唐代傑出的書法家顏真卿,不僅楷書藝術博大精深,而且在行書上也有極高的成就。他的行書雄健剛強、氣勢磅礴,不追求雕琢之氣,而滲透他那剛正的性格、豪放熾熱的情感。其著名行書作品有《祭侄稿》、《爭座位帖》、《劉中使帖》等。字體挺拔、氣骨情真,為歷代書家所頌。宋代米芾號稱《爭座位帖》為顏書第一。元人鮮於樞把《祭侄稿》評為天下第二行書,有人將此帖同王羲之《蘭亭序》並列為世之「雙璧」。 行書到了宋代,出現了新的面目。書法家往往藉助書法來表現個人的學識、個性和懷抱。所以古人評及宋人書法說「宋人尚意」。能代表宋代風格要推舉「宋四家」。宋四家指的是蘇軾、黃庭堅、米芾和蔡襄。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他學識淵博,在古文、詩詞、書法、繪畫等方面都取得相當輝煌的成就,可以說他是歷史上少有的天才。他在書法上主張師化自然,所以他的作品中有一種天真爛漫之氣。代表作品有:《天際烏雲帖》、《寒食帖》、《赤壁賦》、《杜甫榿木詩帖》等等。以《寒食帖》為世人所重。 黃庭堅,字魯直,號山穀道人、涪翁。他出自蘇軾之門,而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他也具備多方才能,他的書法追求迭宕態勢,他的字「中宮斂結,長筆四展」。特點是中部較緊實縝密,外圍較開拓寬博。代表作品有:《松風閣詩》、《幽蘭賦》等。 米芾,字元章,他的號很多,常見有襄陽漫士,海岳外史。他在書法上的造詣,應居宋四家之首,最善臨古,據說傳世二王墨跡,不少是他摹制的。代表作品有:《蜀素帖》、《苕溪帖》、《方圓庵記》等;其中《蜀素帖》最能代表其風格。全篇氣韻高古,奔放瀟灑,結字奇偉,翩翩若飛,用筆凌厲痛快,有人將它奉為「宋代第一行書」並非虛譽。 蔡襄,字君謨,他的行書主要以平和蘊藉見稱,宗法顏真卿、虞世南,清秀圓潤之中帶有一種妍麗之質。米芾評他的書法說:「蔡襄如少年女子、體態嬌嬈,行步緩慢,多飾繁華。」代表作品有:《蔡襄自書詩帖》、《謝郎帖》、《離都帖》等。 行書在元朝,如同楷書一樣,還是要首推趙孟頫。趙孟頫的行書,一掃兩宋書壇。,獨標晉唐風神。他對《蘭亭序》深有研究,他的臨本可入晉唐之室,他也深得李北海之神髓。無論知書與否,見到趙孟兆頁的行書,無不稱絕。他的代表作品有《蘭亭十三跋》、《凈土祠》、《洛神賦》、《中峰和尚寺》、《心經》等等,我們可舉《心經》以瞻其風彩,此帖是他中年的作品,流麗娟秀,字字可愛。 明代文徵明以行書見長,他的行書作品主要有《文信國詩》、《滿江紅》、《赤壁賦》、《行書心經》、《滕王閣序》等。其行書用筆,法度精嚴,極少失度現象,中、側鋒運用自然得當,深得筆勢勁健之妙。 明代董其昌,最為世人所推崇的,是他的行書。他的行書,靈秀天然,少有雕琢;墨色清潤閑淡;結字奇宕瀟灑,章法寬綽而不凋疏。董其昌的行書傳世甚多,代表作有《書宋詞冊》等。 清代的傅山、王鐸、鄭板橋、何紹基都是行書大家。傅山行書圓轉自如,天真爛漫;王鐸的行書氣勢連貫,節奏強烈;鄭板橋的行書隸、楷參半,間行、間草。何紹基的行書宗法顏真卿的《爭座位帖》和《裴將軍詩》,卓然自成一家,世有「何全之說」。

G. 古代八大書法家有誰,朝代,作品

秦代
春秋戰國時期書法:春秋戰國時期,各國文字差異很大,是發展經濟文化的一大障礙。
秦始皇統一國家後,丞相李斯主持統一全國文字,這在中國文化史上是一偉大功績。秦統一後的文字稱為秦篆,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礎上刪繁就簡而來。著名書法家李斯主持整理出了小篆。《繹山石刻》、《泰山石刻》、《琅琊石刻》、《會稽石刻》即為李斯所書。歷代都有極高的評價。秦代是繼承與創新的變革時期。《說文解字序》說:"秦書有八體,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蟲書,五曰摹印,六曰署書,七曰書,八曰隸書。"基本概括了此時字體的面貌。由李斯秦之小篆,篆法苛刻,書寫不便,於是隸書出現了。"隸書,篆之捷也"。其目的就是為了書寫方便。到了西漢,隸書完成了由篆書到隸書的蛻變,結體由縱勢變成橫勢,線條波磔更加明顯。隸書的出現是漢字書寫的一大進步,是書法史上的一次革命,不但使漢字趨於方正楷模,而且在筆法上也突破了單一的中鋒運筆,為以後各種書體流派奠定了基礎。秦代除以上書法傑作外 ,尚有詔版、權量、瓦當、貨幣等文字,風格各異。秦代書法,在我國書法史上留下了輝煌燦爛 的一頁,氣魄宏大,堪稱開創先河。
兩漢
兩漢書法分為兩大表現形式,一為主流系統的漢石刻;一為次流系統的瓦當璽印文和簡帛盟書墨跡。"後漢以來,碑碣雲起,"是漢隸成熟的標記。在摩崖石刻中(刻在山崖上的文字)尤 以《石門頌》等為最著名,書法家視為"神品"。於此同時蔡邕的《嘉平石經》達到了恢復古隸,胎息楷則的要求。而碑刻是體現時代度與韻的最主要的藝術形式,中以《封龍山》、《西狹頌》、《孔宙》、《乙瑛》、《史晨》、《張遷》、《曹全》諸碑尤為後人稱道仿效。可以說, 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北書雄麗,南書朴古,體現了"士"、"庶"階層的不同美學追求。 至於瓦當璽印、簡帛盟書則體現了藝術性與實用性的聯姻。
中國書法漢字的書寫法則,包括執筆、用筆、點畫、結構和風格等。
書法藝術的繁榮期,是從東漢開始的。東漢時期出現了專門的書法理論著作,最早的書法理論提出者是東西漢之交的揚雄。第一部書法理論專著是東漢時期崔瑗的《草書勢》。
漢代書法家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漢隸書家,以蔡邕為代表。一類是草書家,以杜度、崔瑗、張芝為代表,張芝被後人稱之為"草聖"。
最能代表漢代書法特色的,莫過於是碑刻和簡牘上的書法。東漢碑刻林立,這一時期的碑刻,以漢隸刻之,字型 方正,法度謹嚴、波磔分明。此時隸書已登峰造極。
漢代創興章草,草書的誕生,在書法藝術的發展史上有著重大意義。它標志著書法開始成為 一種能夠高度自由的抒發情感,表現書法家個性的藝術。草書的最初階段是草隸,到了東漢時期,草隸進一步發展,形成了章草,後由張芝創立了今草,即草書。
三國
三國時期,隸書開始由漢代的高峰地位降落衍變出楷書,楷書成為書法藝術的又一主體。楷書又名正書、真書,由鍾繇所創。正是在三國時期,楷書進入刻石的歷史。三國(魏)時期的 《薦季直表》、《宣示表》等成了雄視百代的珍品。
兩晉
晉時,在生活處事上倡導'雅量''品目'藝術上追求中和居淡之美,書法大家輩出,簡牘 為多二王(王羲之。王獻之)妍放疏妙的藝術品味迎合了士大夫們的要求,人們愈發認識到,書寫文字,還有一種審美價值。最能代表魏晉精神、在書法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書法家當屬王羲之, 人稱"書聖"。王羲之的行書《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論者稱其筆勢以為飄若浮雲,矯若驚龍。其子王獻之的《洛神賦》字法端勁,所創'破體'與"一筆書'為書法史一大貢獻。加以陸機、衛瑾、索靖、王導、謝安、鑒亮等書法世家之烘托,南派書法相當繁榮。南朝宋之羊欣、齊之王僧虔、梁之蕭子雲、陳之智永皆步其後塵。
兩晉書法最盛時,主要表現在行書上,行書是介於草書和楷書之間的一種字體。其代表作" 三希",即《伯遠帖》《快雪時晴帖》《中秋帖》。
南北朝
南北朝時期,中國書法藝術進入北碑南帖時代。
北朝碑刻書法,以北魏、東魏最精,風格亦多資多彩。代表作有《張猛龍碑》《敬使君碑》。碑帖之中代表作有:《真草千字文》。北朝褒揚先世,顯露家業,刻石為多,余如北碑南帖,北楷南行,北民南土,北雄南秀皆是基差異之處 如論南北兩派之代表作,則是南梁《瘞鶴銘》。北魏《鄭文公碑》可謂南北雙星,北派書寫者多為庶人,書不具名,故書法時冠冕,被譽為'書中之聖',北派王右軍。
隋代
隋朝結束了南北朝的混亂局面,統一了中國,隋朝和之後的唐朝都是較為安定的時期,南帖北碑之發展至隋而混合同流,正式完成楷書之形式,居書史承前啟後之地位。隋楷上承兩晉南北朝沿革。下開唐代規范的新局,隋有碑版遺世,多為真書,分四種風格:
1、平正淳和 如丁道護的《啟法寺碑》等 。
2、峻嚴方飭 如《董美人墓誌銘》等 。
3、深厚圓勁 如《信行禪師塔銘》等 。
4、秀朗細挺 如《龍藏寺碑》等。
唐代
唐代文化博大精深、輝煌燦爛,達到了中國封建文化的最高峰,可謂"書至初唐而極盛"。唐代墨跡流傳至今者也比前代為多,大量碑版留下了寶貴的書法作品。
整個唐代書法,對前代既有繼承又有革新。楷書、行書、草書發展到唐代都跨入了一個新的境地,時代特點十分突出,對後代的影響遠遠超過了以前任何一個時代。
唐初,國力強盛,書法從六朝遺法中蟬脫而出楷書大家以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四家為書法主流。總特點結構嚴謹整潔,故後代論 書有'唐重間架'之說,一時尊為'翰墨之冠'延至盛唐歌舞昇平,儒道結合,李邕變右軍行法,獨樹一幟,張旭、懷素以顛狂醉態將草書表現形式推向極致,孫過庭草書則以儒雅見長,余如賀知章、李隆基亦力創真率夷曠,風骨豐麗之新境界。柳公權再變楷法。以瘦勁露骨自矜。進一步豐富了唐楷之法,到了五代,楊凝式兼采顏柳之長。上蒴二王,側鋒取態,鋪毫著力,遂於離亂之際獨饒承平之象,也為唐書之回光。五代之際,狂禪之風大熾,此亦影響到書壇,'狂禪書法'雖未在五代一顯規模,然對宋代書法影響不小 。
唐代書法藝術,可分初唐、中唐、晚唐三個時期。初唐以繼承為主,尊重法度,刻意追求晉 代書法的勁美。中唐不斷創新,極為昌盛。晚唐書藝亦有進展。
唐代最高學府有六種,即國子監、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算學。其中書學,專門語養書法家和書法理論家,是唐代的創舉。歷朝名家輩出,燦若繁星。如初唐的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等;中唐的、柳公權等,都是書法大家。晚唐有王文秉的篆書,李鶚的楷書和楊凝式的「二王顏柳」余韻。
顏真卿像
柳公權說過:「心正則筆正,筆正則寫出好字。」
隋唐五代書法總結
(1)隋至唐初。
隋統一中國,將南北朝文化藝術兼容包蓄,至唐初,政治昌盛,書法藝術逐漸從六朝的的遺法中蟬蛻出來,以一種新的姿態顯現出來。唐初以楷書為主流,總特點是結構謹嚴整飭。
(2)盛唐、中唐階段。
盛唐時期書法,如當時的社會形態追求一種浪漫忘形的方式。如"顛張醉素"(張旭、懷素)之狂草,李邕之行書。到了中唐,楷書再度有新的突破。
宋朝書法尚意,此乃朱熹大倡理學所致,意之內涵,包含有四點:一重哲理性,二重書卷氣, 三重風格化,四重意境表現,同時介導書法創作中個性化和獨創性。這些在書法上有所體現, 如果說隋唐五代的尚法,是求「工"的體現,那麼到期了宋代,書法開始以一種尚意抒情的新面 目出現在世人面前。這就是要墀書家除了具有"天然""工夫"兩個層次外,還需具有"學識" 即"書卷氣",北宋四家一改唐楷面貌。直接晉帖行書遺風。
無認是天資極高的蔡襄和自出新意的蘇東坡,還是高視古人的黃庭堅和蕭散奇險的米芾,都力圖在表現自己的書法風貌的同時,凸現出一種標新立異的姿態,使學問之氣鬱郁芊芊發於筆墨之間,並給人以一種新的審美意境,這在南 宋的吳說.趙佶.、陸游、范成大、朱熹、文天祥等書家中進一步得到延伸,然南宋書家的學問和筆 墨功底已不能和北宋四家相比了。宋代書法家代表人物是蘇、黃、米、蔡。

H. 各個朝代著名的書法家是誰呢

中國歷史十大書法家(最有代表性,按時間順序排名)

鍾繇
王羲之
褚遂良
歐陽詢
顏真卿
柳公權
懷素
米芾
趙孟頫
董其昌

歷史上的女書法家:

王羲之的草、楷、行書,千古景仰。他的老師是東晉著名的女書法家,姓衛、名鑠,人稱衛夫人。衛夫人學習王國時鍾繇的書法,達到了升堂入室的地步。她的代表作是《古名姬帖》小楷。其筆法古樸肅穆,體態自然,是楷書中的上品。

在衛夫人之前,還有一位女書法家。她就是以《胡笳十八拍》和《悲憤詩》等馳名的東漢末年的女詩人蔡文姬。她名叫琰,文姬是她的字。她父親蔡邕,在文學和書法上造詣很深。蔡文姬繼承家學,在書法歷史上佔有一席之地。

在唐、宋、元、明,也出現不少女書法家。唐代的女書法家有吳采鸞、薛濤、武則天。吳采鸞所書小楷,很有鍾繇、王羲之的筆意,遒勁古雅,可與衛夫人媲美。薛濤所書《陳思王美女篇》,行書,筆勢跌宕秀逸。武則天書寫草體,書法婉約。宋代女書法家有朱淑真,所書小楷,端莊精勁,深得王羲之筆法。管道升是元代女書法家。字仲姬,她是趙孟俯的妻子,趙孟俯字子昂,號松雪道人,工書善畫,書法為元代宗師。

管道升剛嫁給趙孟俯的時候,她的書法比丈夫還好,後來趙孟俯迎頭趕上了,並超過了妻子。管道升寫的《梅花》賦小楷,清麗幽閑。

魏晉南北朝:曹操 鍾繇 王羲之 王獻之 王徽之 索靖 衛恆 衛夫人 謝安 王珣 薄紹之 蕭思話 蕭衍 王薈 王僧虔 王志 王慈 羊欣

隋唐五代 : 智永 賀知章 張旭 歐陽詢 褚遂良 顏真卿 李邕 徐浩 懷素 孫過庭 柳公權 楊凝式

宋遼金: 李建中 蘇軾 黃庭堅 米芾 蔡襄 蔡京 歐陽修 林逋 趙佶 薛紹彭 白玉蟾 朱熹 張即之 吳琚 文天祥
元代 趙孟頫 楊維楨 鮮於樞 倪瓚 鄧文原 康里巎巎 饒介 馮子振 張雨 柯九思

明代: 董其昌 王鐸 文徵明 祝允明 徐渭 王寵 張瑞圖 黃道周 倪元璐 陳淳 陳獻章 陳繼儒 陳洪綬 憨山 蔡羽 唐寅 米萬鍾 莫是龍 沈度 沈粲 宋克 孫慎行 釋擔當 文彭 解縉 邢侗 姚綬 張弼

清代: 傅山 八大山人 伊秉綬 金農 鄧石如 何紹基 吳昌碩 顧炎武 石濤 宋曹 查士標 鄭簠 包世臣 巴慰祖 陳鴻壽 鐵保 莫友芝 張照 周亮工 高鳳翰 鄭燮 汪士慎 李鱓 黃慎 梁巘 劉墉 王文治 錢灃 萬經 龔賢 丁敬 黃易 趙之謙 翁同龢 翁方綱 吳讓之 徐三庚 吳大徵 沈曾植 曾國藩 張裕釗 俞樾 楊守敬 姚鼐 蒲華 康有為 譚嗣同 梁啟超

中國歷史上的三位奸臣書法家

蔡京、秦檜、嚴嵩雖堪稱書法大家,但因他們的姦邪而被廢字,

故書法作品留傳下來的極少。

蔡京,福建人,為宋徽宗時的「六賊」之首,他與內廷供奉官

童貫相互勾結,要挾宋徽宗,將大宋王朝推向災難的深淵。蔡京的

書法自成一格,就連狂傲的米芾都曾表示,其書法不如蔡京。當時

「蘇黃米蔡」之蔡,原指蔡京,後人惡其姦邪,易以蔡襄。

秦檜,江蘇人,他殺害了民族英雄岳飛,堅持投降,是南宋宋

徽宗時有名的奸臣。他為狀元出身,博學多才,書法頗有造詣,在

仿照徽宗趙佶「瘦金體」字體的基礎上,創造出了一種工整劃一、

簡便易學獨特字體,用來書寫奏摺,乃至了宋徽宗下令全國統一按

秦檜的範本字體來書寫公文。這種字體逐漸演變為印刷用的「宋體」

嚴嵩,江西人,25歲殿試中二甲進士,書法功底深厚。後來結

黨營私,殘害忠良,最終落得削籍為民,家產盡抄,其家產共抄得

黃金三萬多兩,白銀二百萬兩,相當於當時全國一年的財政總收入。

據傳,清代京城順天府鄉試的貢院大殿匾額上「至公堂」三個大字,

是大奸臣嚴蒿所書,乾隆帝想把它換掉,便命滿朝能書者寫這三個

大字,他自己也書寫數遍,但他覺得自己的御筆和其他人所寫的字,

都不如嚴嵩,只好作罷,依然讓奸臣嚴嵩的字高高懸掛。

書法介紹

書法是我國歷史悠久而又最具有廣泛群眾基礎的藝術,它以漢字特有的線條和書寫規律,表現出豐富多彩的筆法、章法和筆勢,反映人們的氣質、情趣和審美理想。是我們的祖先在長期實踐中不斷美化書寫形成,進行藝術創造的成果,在傳統文化中居有極為尊崇的地位,受到中國人民普遍的喜愛,也是其他藝術形式所不能取代的中國特有的傳統藝術。

?書法藝術的形成

從書寫文字中發展起來的書法藝術,與漢字的發生發展有密切的聯系。在龍山文化與仰韶文化的器皿上,有一些刻寫的符號,與甲骨文近似,商代的甲骨文已是成熟的漢字,在早期、中期、晚期表現出不同的風格,反映出熟練的技巧和一定的審美追求,已具有書法藝術的基本要素。商周青銅器上的銘文,線條富有變化,排列有明顯的工整化趨勢。戰國青銅器銘文具有濃烈的裝飾風格,但直到此時,文字還是作為交流的工具,古典文獻記載表明,人們還不曾把文字的線條結構與精神生活聯系在一起。秦統一後,整理文字,刪除異體,創制小篆,富有裝飾風格,但小篆從未得到普遍使用。直到漢代隸書的成熟,使漢字的結構發生很大變化,豐富了線條的表現力。東漢時人們學習書法巍然成風,出現了論述書法功能的專著如蔡邕的《筆論》,書法才成為一種獨立的藝術。也有人依據元代劉因在《荊川裨編》中的記述:"字畫之工拙,先秦不以為事……魏晉以來,其學始盛,自天子、大臣處士,往往以能書為名,變態百出,法度備具,遂為專門之學。"認為魏晉是書法藝術的形成期。這在學術界是個有爭議的問題。

?甲骨文書法

這是商人用刀刻寫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是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的文字,已具有書法藝術的某些要素。在商代三百年間,早期筆力雄放,中期筆鋒疏朗,後期蠅頭小楷"的風格。

?金文書法

商周戰國時代刻有在鍾鼎等銅器,兵器上的銘文,包括在錢幣上鑄刻的文字,統稱為金文。這是文字書寫中自覺追求藝術美的開始,使文字美與銅器的裝飾花紋渾然一體,銘文多為圓筆,突出流動的曲線美。

?秦代書法

秦代的書作以《石鼓文》最有代表性,這是唐初在陝西鳳翔出土的十塊刻石,每塊高約三尺,直徑二尺許,四周刻有文字,記述秦國君游獵的盛況,原文七百餘字,現存二百餘字。字體為用筆圓轉的大篆,排列工整,為當時通行的館閣書。秦統一六國後,劃一文字,以河西文字為基礎,削繁就簡,製作小篆,通行全國。 1975年湖北雲夢秦簡的發掘,說明隸書已經在秦代興起,隸書直線方折,較篆書曲線圓轉,較易書寫。

?兩漢書法

漢代的書藝以隸書為大宗,擅長寫隸書的令史,稱為"史書令史",所以漢代人稱隸書又叫"史書",除了少數刻石和符璽、印信還沿用篆書外,隸書已成為漢代通行的文字。由於使用和審美的要求,在形體上產生"八分"。在書法史上形成獨具一格的漢隸。漢隸的進一步發展,到東漢末又有了"側"(點)、"掠"(長撇)、 "趯"(直鉤)、"啄"(短撇),結構上更趨於嚴整,並逐步形成了正楷,即所謂"今隸"。東漢時形成各種流派,如以正勢結體的方正派;用筆勁直的勁直派;用毫端書寫的纖勁派;頓挫飛揚的華美派;用筆平放的平展派;剛柔精勁的秀勁派;字大厚重的雄放派;飄拂有致的恬逸派等各種風格,琳琅滿目,充分反映了人們對書法的喜好和書法藝術的繁榮。

?魏晉書法

魏晉書法承漢代書法的堅實基礎,又有進一步發展,尤其是晉代的書法,可與唐詩、宋詩、元曲相提並論,一百五十多年間,書家近二百人,可謂書法藝術的頂峰。著名的魏碑,用筆和結構都有新的創造,書寫豪放奇偉,生動活潑,明顯地表現了從隸書到楷書的遞變。以王羲之為代表的嶄新風格,達到了平和自然,瀟灑雋永的境界。《蘭亭序》直抒胸臆,跌宕奔放,成為最傑出的代表作,在書法史上有劃時代的意義。

?隋唐書法

隋唐書法伴隨碑書的復興,又一次出現新的高漲。表現在藝術上追求剛健雄強之美,一改東晉南朝平和柔媚的風韻,形成唐代書法的特色。著名書法家歐陽詢的書體,結構平正精密;草書大家張旭,筆勢奇偉飛動;顏真卿的正書,矯健雄偉;柳公權的用筆秀麗勁媚;懷素的"狂草"氣度恢弘,他們都在書法史上開創了新的境界,對後世有深遠的影響。

?宋代書法

宋代書法與魏晉、唐代相比缺乏鮮明的特色,這是由於帖學盛行,書家囿於守成的結果。元豐年間,著名四大家蔡襄、蘇軾、黃庭堅、米芾提倡屏除帖學以後才有所振興,宋代書法更偏重"意"的自由發揮,強調抒發個人情感,這就突破某些僵化的格式,越出前人的樊籬,出現了一些精品。

?元明清書法

元明清三代的書法基本上沿著魏晉唐宋的風格發展,書家眾多,個人成就也有超過前人的,但沒有出現開創性的大書家。元明清的書法已無法超過晉唐。

歷代書法家(東晉)--王羲之

王羲之(303-361,一作321-379),東晉書法家,字逸少。原籍琅琊人(今屬山東臨沂),居會稽山陰(浙江紹興)。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人稱「王右軍」。他出身於兩晉的名門望族。王羲之十二歲時經父親傳授筆法論,「語以大綱,即有所悟」。他小時候就從當時著名的女書法家衛夫人學習書法。以後他渡江北游名山,博採眾長,草書師法張芝,正書得力於鍾繇。觀摩學習「兼撮眾法,備成一家」,達到了「貴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與兩漢、西晉相比,王羲之書風最明顯特徵是用筆細膩,結構多變。王羲之最大的成就在於增損古法,變漢魏質朴書風為筆法精緻、美侖美奐的書體。草書濃纖折中,正書勢巧形密,行書遒勁自然,總之,把漢字書寫從實用引入一種注重技法,講究情趣的境界,實際上這是書法藝術的覺醒,標志著書法家不僅發現書法美,而且能表現書法美。後來的書家幾乎沒有不臨摹過王羲之法帖的,因而有「書聖」美譽。他的楷書如《樂毅論》、《黃庭經》、《東方朔畫贊》等「在南朝即膾炙人口」,曾留下形形色色的傳說,有的甚至成為繪畫的題材。他的行草書又被世人尊為「草之聖」。沒有原跡存世,法書刻本甚多,有《十七帖》、小楷樂毅論、黃庭經等,摹本墨跡廓填本有孔侍中帖、蘭亭序[馮承素摹本]、快雪時晴帖、頻有哀帖、喪亂帖、遠宦帖、姨母帖、平安何如奉橘三帖、寒切帖、行穰帖以及唐僧懷仁集書書《聖教序》等。 他的《蘭亭序》書法遒媚勁健,端秀清新,純出與自然。是王羲之的生平得意之作,自古以來。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歷代書法家(唐朝)--歐陽詢

歐陽詢,字信本,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世稱歐陽率更。世人稱他的字為「率更體」。虞世南說他 「不擇紙筆,皆能如意 」。而且他還能寫一手好隸書。貞觀五年《徐州都督房彥謙碑 》就是其隸書作品。他的書法,以隸書為最。究其用筆,圓兼備而勁險峭拔,「若草里驚蛇,雲間電發。又如金剛怒目,力士揮拳。」其中豎彎鉤等筆畫仍是隸筆。他所寫《化度寺邑禪師舍利塔銘》,《虞恭公溫彥博碑》,《皇甫誕碑》被稱為「唐人楷書第一」。他的楷書無論用筆,結體都有十分嚴肅的程式,最便於初學。後人所傳「歐陽結體三十六法」,就是從他的楷書歸納出來的結字規律。他的行楷書《張翰思鱸貼》體勢縱長,筆力勁健。墨跡傳世,尤為寶貴。歐陽詢的兒子歐陽通,書法一本家傳。父子均名聲著於書壇,被稱為「大小歐陽」。小歐陽《道因法師碑》,隸意更濃,然而鋒潁過露,含蓄處不及其父.。 《虞恭公碑》,全稱《唐故特進尚書右僕射上柱國虞恭公溫公碑》, 明趙涵《石墨鐫華》評雲:「此碑字比《皇甫》,《九成》善小,而書法嚴整,不在二碑之下。」並嘆:「時信本已八十餘,而楷法精妙如此。」

歷代書法家(唐朝)--顏真卿

唐京兆萬年人,字清臣。開元進士,遷殿中侍御史,為楊國忠所惡,出為平原太守,故世稱顏平原。安史之亂,顏抗賊有功,入京歷任吏部尚書,太子太師,封魯郡開國公,故又世稱顏魯公。德宗時李希烈叛,宰相盧杞銜恨使真卿往勸諭,為希烈所留,忠貞不屈,被縊殺。
真卿為琅琊氏後裔,家學淵博,工於尺牘;從褚遂良,張旭得筆法,其正楷端莊雄偉,氣勢開張,行書遒勁舒和,一變古法,自成一格,人稱「顏體」。宋歐陽修評雲:「顏公書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莊尊重,人初見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愛也。其見寶於世者不必多,然雖多而不厭也」。《東方朔畫贊》《 多寶塔碑》《 顏勤禮碑》 《祭侄文稿》《 中興頌 麻姑仙壇記》 《顏家廟碑》《 爭座位稿 自書告身 》等皆為其名作。
《祭侄文稿》顏真卿行書墨跡。 元代鮮於樞評此帖為 「天下第二行書」。在此帖真跡中,所有的渴筆和牽帶的地方都歷歷可見,能讓人看出行筆的過程和筆鋒變換之妙,對於學習行草書有很大的益處。原跡現藏台灣故宮博物院。

歷代書法家(唐朝)--柳公權

柳公權,字誠懸,京兆華原(今陝西 耀縣)人。元和初進士,歷仕校書郎、侍書學士、官至太子太師,世稱柳少師。他生活在中堂時期,歷穆、敬、文宗三朝,此時,唐代書法改革運動基本高成,時代賦予柳公權的使命不是開拓而是守成,柳公權的歷史功績在於他用創造精神承接顏魯公的成就,取得「顏筋柳骨」的歷史論頂,為唐代書風建設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舊唐書》講:「公權初學王書,遍閱近代書法,體勢勁媚,自成一家。當時公卿大臣家碑版,不得公權手書者,人以為不孝。外夷入貢,皆別署貨幣,曰此購柳書。」他學顏字,但能自創新意。世稱「顏筋柳骨」,指出他們書法的不同點。柳字避開了顏字肥壯的豎畫,把橫豎畫寫得大體均勻而瘦硬。他又吸取了北碑中方筆字斬釘截稜角分明的長處,把點畫寫得好象刀切一樣爽利深挺。他又吸取虞,歐楷書結體上的緊密,顏真卿楷書結體的縱勢, 寫出了獨樹一幟的柳體。

歷代書法家(宋)--黃庭堅

字魯直,號山穀道人,涪翁,江西修水人。後世稱他黃山谷。《宋史•文苑傳》稱他:「庭堅學問文章,天成性得,陳師道謂其詩得法杜甫,善行草書,楷法亦自成一家。與張耒、晁補之、秦觀俱游蘇軾門,天下稱為四學士。」他自己說:「余學草書三十餘年,初以周越為師,故二十年抖擻俗氣不脫。晚得蘇才翁,子美書觀之,乃得古人筆意。其後又得張長史,懷素,高閑墨跡,乃窺筆法之妙。」
他的行書,如《松風閣》,《蘇軾寒食詩跋》,用筆如馮班《鈍吟雜錄》所講:「筆從畫中起,回筆至左頓腕,實畫至右住處,卻又跳轉,正如陣雲之遇風,往而卻回也。」他的起筆處欲右先左,由畫中藏鋒逆入至左頓筆,然後平出,「無平不陂」,下筆著意變化;收筆處回鋒藏穎。善藏鋒,注意頓挫,以「畫竹法作書」給人以「沉著痛快」的感覺。其結體從顏魯公《八關齋會報得記》來,中宮收緊,由中心向外作輻射狀,縱伸橫逸,如盪槳、如撐舟,氣魄宏大,氣宇軒昂。其個性特點十分顯著,學他的書法就要留心於點畫用筆的「沉著痛快」和結體的舒展大度。 至於他的草書,趙孟俯說:「黃太史書,得張長史圓勁飛動之意。」「如高人雅士,望之令人敬嘆。」我們看他的《花氣詩》筆勢蒼勁,拙勝於巧,肥筆有骨,瘦筆有肉,「變態縱橫,勁若飛動」。其美韻不亞於行楷書。《請上座帖》「筆勢飄動雋逸」更是稀世佳作。

歷代書法家(宋)--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號半山老人,撫州臨川(今屬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王安石的書法蕭散簡遠,深得晉宋間人用筆之妙,常為土大大所仿效。 《欏嚴經旨要》卷,紙本,縱29.9厘米,正書,凡二接,經文計七十二行,行二十三至三十六字不等。《欏嚴經》唐般刺蜜帝譯。十卷。王安石摘錄其中觀世音發妙耳門,從聞思修。此卷,於正書中間有行書,淡墨疾書,筆畫清勁,雖行次緊密,少有空白,然並無繚亂之感。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歷代書法家(宋)--蘇軾

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山(今屬於四川)人。他和他的父親蘇洵,弟弟蘇轍以詩文稱著於世,世稱「三蘇」。他的書法從「二王」, 顏真卿, 柳公權,褚遂良,徐浩,李北海,楊凝式各家吸取營養,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努力革新。他講自己書法時說:「作字之法,識淺見狹學不足,三者終不能盡妙,我則心目手俱得之矣。」他講他的書法藝術創作過程時說:「我書意造本無法,點畫信手煩推求。」他重在寫「意」,寄情於「信手」所書之點畫。他在對書法藝術深刻理解的基礎上用傳統技法去進行書法藝術創造,在書法藝術創造中去豐富和發展傳統技法,不是簡單機械的去模古。他在執筆方法上運用異於常人的特殊方法,還注意書寫工具的改革。其代表作有《天際烏雲帖》、《洞庭春色賦》、《中山松醪賦》、《春帖子》、《愛酒詩》、《寒食詩》、《蜀中詩》、《醉翁亭記》等。
《黃州寒食詩帖》 蘇軾作。是蘇軾行書的代表作。這是一首遣興的詩作,是蘇軾被貶黃州第三年的寒食節所發的人生之嘆。詩寫得蒼涼多情,表達了蘇軾此時惆悵孤獨的心情。此詩的書法也正是在這種心情和境況下,有感而出的。通篇書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氣勢奔放,而無荒率之筆。《黃州寒食詩帖》在書法史上影響很大,被稱為「天下第三行書」,也是蘇軾書法作品中的上乘。

歷代書法家(宋)--趙孟頫

字子昂,號雪松道人,又號水晶宮道人,湖州(浙江吳興)人。宋太祖子秦王德芳的後裔。宋滅亡後,歸故鄉閑居,後來奉元世祖徵召,歷仕五朝,官至翰林學士承旨,榮祿大夫,封魏國公,謚文敏。擅長篆、隸、楷、行、草各體、冠絕古今。著有《松雪齋集》。 趙孟頫是元代初期很有影響的書法家。《元史》本傳講,「孟俯篆籀分隸真行草無不冠絕古今,遂以書名天下」。贊譽很高。據明人宋濂講,趙氏書法早歲學「妙悟八法,留神古雅」的思陵(即宋高宗趙構)書,中年學「鍾繇及羲獻諸家」,晚年師法李北海。此外,他還臨撫過元魏的定鼎碑及唐虞世南、褚遂良等人,集前代諸家之大成。誠如文嘉所說:「魏公於古人書法之佳者,無不仿學」。所以,趙氏能在書法上獲得如此成就,是和他善於吸取別人的長處分不開的。尤為可貴的是宋元時代的書法家多數只擅長行、草體,而趙孟頫卻能精究各體。他的文章冠絕時流,又旁通佛老之學。後世學趙孟頫書法的極多,趙孟頫的字在朝鮮、日本非常風行。趙氏楷書中也有上乘之作,如《三門記》結體寬博深穩,運筆酣暢圓潤,最適合當字帖。趙氏傳世作品以行楷居多,大多用筆精到,結字嚴謹,如《赤壁賦》堪稱經典之作。

歷代書法家(明)--唐寅

「明四大家」之一唐寅,被譽為明中葉江南第一才子。他博學多能,吟詩作曲,能書善畫,經歷坎坷。是我國繪畫史上傑出的大畫家。
唐寅字伯虎,更字子畏,號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史,南京解元,江南第一風流才子等。晚年信佛,有六如居士等別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唐寅出身於商人家庭,地位比較低下,在當世「顯親揚名」主導下,刻苦學習,11歲就文才極好,並寫得一手好字。16歲中秀才,29歲參加南京應天鄉試,獲中第一名「解元」。
唐寅書法為畫名所掩,主要學趙孟俯,更受李北海影響,俊逸挺秀,嫵媚多姿,行筆圓熟而灑脫,唯筆力稍弱,鉤挑牽絲綿軟,結構亦略趨鬆散。故王世貞評曰:「伯虎入吳興堂廡,差薄弱耳。」

歷代書法家(清)--鄧石如

鄧石如,安徽懷寧人,原名琰,字石如,號頑伯,完白山人,因避清仁宗名諱,故以字行。出生寒士之門,祖輩的「潛德不耀」的人品和「學行篤實」的學業以及驁岸不馴的性格對他的成長具有潛移默化之功。20歲左右即開始了一生的游歷生涯,浪跡江湖,到處尋師訪友。他的一生,伴隨著刻苦自勵,傾注藝術的全部生活內容幾乎就是「交遊」二字。不求聞達,不慕榮華,不為外物所動,不入仕途,始終保持布衣本色,這完全是一位純粹的藝術家我行我素、自由自在的「逍遙」人生。

時人對鄧石如的書藝評價極高,稱之「四體皆精,國朝第一」,他的書法以篆隸最為出類拔萃,而篆書成就在於小篆。他的小篆以斯、冰為師,結體略長,卻富有創造性地將隸書筆法糅合其中,大膽地用長鋒軟毫,提按起伏,大大豐富了篆書的用筆,特別是晚年的篆書,線條圓澀厚重,雄渾蒼茫,臻於化境,開創了清人篆書的典型,對篆書一藝的發展作出不朽貢獻。隸書則從長期浸淫漢碑的實踐中獲益甚多,能以篆意寫隸,又佐以魏碑的氣力,其風格自然獨樹一幟。楷書並沒有從唐楷入手,而是追本溯源,直接取法魏碑,多用方筆,筆畫使轉蘊涵隸意,結體不以橫輕豎重、左低右高取妍媚的方法而求平正,古茂渾朴,與時俗館閣體格格不入,表現出勇於探索的精神。比較而言,他的行草書不如篆隸功力深厚,這是大多數人的看法,這里不再贅述。鄧石如的篆刻藝術也是值得大書特書的,留在古代篆刻里再和你一起探討。

歷代書法家(清)--吳昌碩

清末著名書畫家,篆刻家。原名俊卿,字昌碩,別號苦鐵,浙江安吉人。少年時他因受其父熏陶,即喜作書,印刻。他的楷書,始學顏魯公,繼學鍾元常;隸書學漢石刻;篆學石鼓文,用筆之法初受鄧石如,趙之謙等人影響,以後在臨寫《石鼓》中融匯變通。沙孟海評:吳先生極力避免「側媚取勢」,「捧心齲齒」的狀態,把三種鍾鼎陶器文字的體勢,雜揉其間,所以比趙之謙高明的多。吳昌碩的行書,得黃庭堅、王鐸筆勢之欹側,黃道周之章法,個中又受北碑書風及篆籀用筆之影響,大起大落,遒潤峻險。

歷代書法家(近代)--李叔同

李叔同,弘一大師幼名成蹊,學名文濤,字叔同,筆名和別號甚多,達250多個。祖籍浙江平湖,生於天津。是我國著名的書畫篆刻家、音樂家、戲劇家、教育家、詩人、學者,中日文化交流的先驅,二十世紀中國十大書畫家之一,南山律宗的第十一代世祖。其把諸多科門類集歸一身,登峰造極,在中國五千 年的歷史長河中是空前絕後的,並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盡的精神財富。他的一生,是中國絢麗至 極歸於平淡的典型人物,更是一位曠世奇才,享譽世界。
李叔同自幼聰穎過人,五歲時喪父,從其母王氏習誦名詩格言。十歲時始讀經史諸籍,後從 唐靜岩、趙幼梅學詩詞、書畫 和篆刻。
李叔同先生的書法早已享譽近代中國書壇,魯迅、郭沫若等現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師的一幅 字為無尚榮耀。李叔同書法分兩個時期,第一時期出家前,第二時期出家後.

I. 有關王屋山的詩句

1. 關於王屋山的詩句李白
關於王屋山的詩句李白 1.搜描寫王屋山的詩詞
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

【年代:唐朝\代】

【詩文】:

仙人東方生,浩盪弄雲海。沛然乘天游,獨往失所在。

魏侯繼大名,本家聊攝城。卷舒入元化,跡與古賢並。

十三弄文史,揮筆如振綺。辯折田巴生,心齊魯連子。

西涉清洛源,頗驚人世喧。采秀卧王屋,因窺洞天門。

朅來游嵩峰,羽客何雙雙。朝攜月光子,暮宿玉女窗。

鬼谷上窈窕,龍潭下奔潈。東浮汴河水,訪我三千里。

逸興滿吳雲,飄搖浙江汜。揮手杭越間,樟亭望潮還。

濤卷海門石,雲橫天際山。白馬走素車,雷奔駭心顏。

遙聞會稽美,且度耶溪水。萬壑與千岩,崢嶸鏡湖裡。

秀色不可名,清輝滿江城。人游月邊去,舟在空中行。

此中久延佇,入剡尋王許。笑讀曹娥碑,沉吟黃絹語。

天台連四明,日入向國清。五峰轉月色,百里行松聲。

靈溪咨沿越,華頂殊超忽。石樑橫青天,側足履半月。

忽然思永嘉,不憚海路賒。掛席歷海嶠,回瞻赤城霞。

赤城漸微沒,孤嶼前嶢兀。水續萬古流,亭空千霜月。

縉雲川穀難,石門最可觀。瀑布掛北斗,莫窮此水端。

噴壁灑素雪,空濛生晝寒。卻思惡溪去,寧懼惡溪惡。

咆哮七十灘,水石相噴薄。路創李北海,岩開謝康樂。

松風和猿聲,搜索連洞壑。徑出梅花橋,雙溪納歸潮。

落帆金華岸,赤松若可招。沈約八詠樓,城西孤岧嶢。

岧嶢四荒外,曠望群川會。雲卷天地開,波連浙西大。

亂流新安口,北指嚴光瀨。釣台碧雲中,邈與蒼嶺對。

稍稍來吳都,裴回上姑蘇。煙綿橫九疑,漭盪見五湖。

目極心更遠,悲歌但長吁。回橈楚江濱,揮策揚子津。

身著日本裘,昂藏出風塵。五月造我語,知非儓擬人。

相逢樂無限,水石日在眼。徒干五諸侯,不致百金產。

吾友揚子雲,弦歌播清芬。雖為江寧宰,好與山公群。

乘興但一行,且知我愛君。君來幾何時,仙台應有期。

東窗綠玉樹,定長三五枝。至今天壇人,當笑爾歸遲。

我苦惜遠別,茫然使心悲。黃河若不斷,白首長相思。

【注釋】:

原序:王屋山人魏萬。雲自嵩宋沿吳相訪。數千里不遇。乘興游台越。經永嘉。觀謝公石門。後於廣陵相見。美其愛文好古。浪跡方外。因述其行而贈是詩。
2.白居易在王屋山的詩
提起秋天,人們總是容易感到寂寥、感傷或懷念~於是唐代詩人白居易,便在一個深秋的夜晚懷念起王屋山那漫山的紅葉美景,以及在王屋山修道的好友杜錄事。

紅葉

到達王屋山的白居易看到王屋山上漫山遍野的深秋紅葉,如火般燃燒,如花般綻放。情不自禁吟詩而出:似燒非因火,如花不待春。

於是,白居易便邀請在王屋山修道的杜錄事一同欣賞王屋山的紅葉美景。

作詩

一行接一行的樹,像排列有序的深紅色帷帳;零亂飄落的樹葉,像剪碎飄落的紅色頭巾。於是,一首和杜錄事一起看紅葉的詩便應景而出~

《和杜錄事題紅葉》唐代:白居易

寒山十月旦,霜葉一時新。

似燒非因火,如花不待春。

連行排絳帳,亂落剪紅巾。

解駐籃輿看,風前唯兩人。

以上供參考。
3.李白的古詩300首
《全唐詩》第1卷002首〖飲馬長城窟行〗第1卷003首〖執契靜三邊〗第1卷004首〖正日臨朝〗第1卷005首〖幸武功慶善宮〗第1卷006首〖重幸武功〗第1卷007首〖經破薛舉戰地〗第1卷008首〖過舊宅二首〗第1卷009首〖還陝述懷〗第1卷010首〖入潼關〗第1卷011首〖於北平作〗第1卷012首〖遼城望月〗第1卷013首〖春日登陝州城樓俯眺原野回丹碧綴煙霞密翠斑紅芳菲花柳即目川岫聊以命篇〗第1卷014首〖春日玄武門宴群臣〗第1卷015首〖登三台言志〗第1卷016首〖出獵〗第1卷017首〖冬狩〗第1卷018首〖春日望海〗第1卷019首〖臨洛水〗第1卷020首〖望終南山〗第1卷021首〖元日〗第1卷022首〖初春登樓即目觀作述懷〗第1卷023首〖首春〗第1卷024首〖初晴落景〗第1卷025首〖初夏〗第1卷026首〖度秋〗第1卷027首〖儀鸞殿早秋〗第1卷028首〖秋日即目〗第1卷029首〖山閣晚秋〗第1卷030首〖秋暮言志〗第1卷031首〖喜雪〗第1卷032首〖秋日斅庾信體〗第1卷033首〖賦尚書〗第1卷034首〖詠司馬彪續漢志〗第1卷035首〖詠風〗第1卷036首〖詠雨〗第1卷037首〖詠雪〗第1卷038首〖賦得夏首啟節〗第1卷039首〖賦得白日半西山〗第1卷040首〖置酒坐飛閣〗第1卷041首〖采芙蓉〗第1卷042首〖賦得櫻桃〗第1卷043首〖賦得李〗第1卷044首〖賦得浮橋〗第1卷045首〖謁並州大興國寺詩〗第1卷046首〖詠興國寺佛殿前幡〗第1卷047首〖望送魏徵葬〗第1卷048首〖傷遼東戰亡〗第1卷049首〖月晦〗第1卷050首〖秋日翠微宮〗第1卷051首〖初秋夜坐〗第1卷052首〖秋日二首〗第1卷053首〖冬宵各為四韻〗第1卷054首〖冬日臨昆明池〗第1卷055首〖望雪〗第1卷056首〖守歲〗第1卷057首〖除夜〗第1卷058首〖詠雨〗第1卷059首〖賦得含峰雲〗第1卷060首〖三層閣上置音聲〗第1卷061首〖遠山澄碧霧〗第1卷062首〖賦得花庭霧〗第1卷063首〖春池柳〗第1卷064首〖芳蘭〗第1卷065首〖詠桃〗第1卷066首〖賦簾〗第1卷067首〖詠烏代陳師道〗第1卷068首〖詠飲馬〗第1卷069首〖賦得殘菊〗第1卷070首〖賦秋日懸清光賜房玄齡〗第1卷071首〖琵琶〗第1卷072首〖宴中山〗第1卷073首〖餞中書侍郎來濟〗第1卷074首〖於太原召侍臣賜宴守歲〗第1卷075首〖詠燭二首〗第1卷076首〖詠弓〗第1卷077首〖賦得早雁出雲鳴〗第1卷078首〖賦得臨池柳〗第1卷079首〖賦得臨池竹〗第1卷080首〖賦得弱柳鳴秋蟬〗第1卷081首〖探得李〗第1卷082首〖詠小山〗第1卷083首〖賜蕭瑀〗第1卷084首〖賜房玄齡〗第1卷085首〖遼東山夜臨秋〗第1卷086首〖賜魏徵詩〗第1卷087首〖兩儀殿賦柏梁體〗第2卷001首〖太子納妃太平公主出降〗第2卷002首〖七夕宴懸圃二首〗第2卷003首〖過溫湯〗第2卷004首〖九月九日〗第2卷005首〖謁慈恩寺題奘法師房〗第2卷006首〖謁大慈恩寺〗第2卷007首〖守歲〗第2卷008首〖咸亨殿宴近臣諸親柏梁體〗第2卷009首〖九月九日幸臨渭亭登高得秋字〗第2卷010首〖登驪山高頂寓目〗第2卷011首〖幸秦始皇陵〗第2卷012首〖立春日游苑迎春〗第2卷013首〖十月誕辰內殿宴群臣效柏梁體聯句〗第2卷014首〖景龍四年正月五日移仗蓬萊宮御大明殿會吐蕃騎馬之戲因重為柏梁體聯句〗第2卷015首〖石淙〗第2卷016首〖石淙〗第3卷001首〖過晉陽宮〗第3卷002首〖行次成皋途經先聖擒建德之所緬思功業感而賦詩〗第3卷003首〖校獵義成喜逢大雪率題九韻以示群官〗第3卷004首〖賜諸州刺史以題座右〗第3卷005首〖送忠州太守康昭遠等〗第3卷006首〖送李邕之任滑台〗第3卷007首〖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第3卷008首〖溫湯對雪〗第3卷009首〖登蒲州逍遙樓〗第3卷010首〖經河上公廟〗第3卷011首〖過王浚墓〗第3卷012首〖初入秦川路逢寒食〗第3卷013首〖春台望〗第3卷014首〖過大哥宅探得歌字韻〗第3卷015首〖同玉真公主過大哥山池〗第3卷016首〖經鄒魯祭孔子而嘆之〗第3卷017首〖惟此溫泉是稱愈疾豈予獨受其福思與兆人共之乘暇巡遊乃言其志〗第3卷018首〖旋師喜捷〗第3卷019首〖過老子廟〗第3卷020首〖途次陝州〗第3卷021首〖野次喜雪〗第3卷022首〖送賀知章歸四明〗第3卷023首〖軒游宮十五夜〗第3卷024首〖觀拔河俗戲〗第3卷025首〖同劉晃喜雨〗第3卷026首〖千秋節賜群臣鏡〗第3卷027首〖賜道士鄧紫陽〗第3卷028首〖幸蜀西至劍門〗第3卷029首〖答司馬承禎上劍鏡〗第3卷030首〖送趙法師還蜀因名山奠簡〗第3卷031首〖送道士薛季昌還山〗第3卷032首〖送玄同真人李抱朴謁灊山仙祠〗第3卷033首〖春日出苑游矚〗第3卷034首〖春晚宴兩相及禮官麗正殿學士探得風字〗第3卷035首〖首夏花萼樓觀群臣宴寧王山亭回樓下又申之以賞樂賦詩〗第3卷036首〖同二相已下群官樂游園宴〗第3卷037首〖集賢書院成,送張說上集賢學士,賜宴得珍字〗第3卷038首〖王屋山送道士司馬承禎還天台〗第3卷039首〖早度蒲津關〗第3卷040首〖途經華岳〗第3卷041首〖喜雪〗第3卷042首〖幸鳳泉湯〗第3卷043首〖南出雀鼠谷答張說〗第3卷044首〖賜崔日知往潞州〗第3卷045首〖為趙法師別造精院過院。
4.李白的朱顏,求詩詞
《朱顏》

小洛盤中秋色色,

男武管華誕生生。

神到芳草瑞謎樂,

王子情深報美歸。

俊俏傑裂終歡笑,

凱聖畫發都是春。

(《朱顏》這首詩不是李白寫的)

《寄王屋山人孟大融》

李白

我昔東海上,勞山餐紫霞。

親見安期公,食棗大如瓜。

中年謁漢主,不愜還歸家。

朱顏謝春輝,白發見生涯。

所期就金液,飛步登雲車。

願隨夫子天壇上,閑與仙人掃落花。

(《寄王屋山人孟大融》這首詩是李白寫的,詩中有「朱顏」兩個字)
5.李白關於月的詩句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靜夜思》 2、人游月邊去,舟在空中行——《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 3、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渡荊門送別》 4、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

——《古朗月行》 5、獨漉水中泥,水濁不見月。不見月尚可,水深行人沒。

——《獨漉篇》 6、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人攀明月不可得, 月行卻與人相隨?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雲間沒?白兔搗葯秋復春, 嫦娥孤棲與誰鄰?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願當歌對酒時, 月光長照金樽里。 ——《把酒問月》 7、峨眉山月半輪秋,影人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峨眉山月歌》 8、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撫龔掂夾郾蝗淀偉丟連各分散。永結無情游,相期邈雲漢。

——《月下獨酌》 9、我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夢游天姥吟遊別》 10、揚兵獵月窟。

11、跪進雕胡飯,月光明素盤。令人慚漂母,三謝不能餐。

12、風催寒梭響,月入霜閨悲。——《獨不見》 13、雪霽萬里月,雲開九江春。

——《避地司空原》 14、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 良人罷遠征。——《子夜吳歌》 15、玉階生白露,,夜久浸羅襪。

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玉階怨》 16、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 17、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雲邊。

18、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關山月》 19、長相思,在長安。絡緯秋啼金井闌,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美人如花隔雲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淥水之波瀾。天長路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

長相思,摧心肝。 ——《長相思》 20、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將進酒》 21、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雲。

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夜泊牛渚懷古》 22、淥水凈素月。

月明白鷺飛。郎聽采菱女。

一道夜歌歸。——《秋浦歌十七首》 23、桃竹書筒綺綉文。

良工巧妙稱絕群。靈心圓映三江月。

彩質疊成五色雲。中藏寶訣峨嵋去。

千里提攜長憶君。——《酬宇文少府見贈桃竹書筒 》 24、觀魚碧潭上,木落潭水清。

日暮紫鱗躍,圓波處處生。涼煙浮竹盡,秋月照沙明。

何必滄浪去,茲焉可濯纓。 ——《觀魚潭》 25、白馬金羈遼海東,羅帷綉被卧春風。

落月低軒窺燭盡,飛花入戶笑床空。——《春怨》 26、曉吹員管隨落花,夜搗戎衣向明月。

明月高高刻漏長,真珠簾箔掩蘭堂。 ——《搗衣篇》 27、田家有美酒,落日與之傾。

醉罷弄歸月,遙欣稚子迎。——《游謝氏山亭》 28、郢門一為客,巴月三成弦。

——《郢門秋懷 》 29、遷客此時徒極目,長洲孤月向誰明。——《鸚鵡洲》 30、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萊。

且須飲美酒,乘月醉高台。——《月下獨酌其四》 31、桃花春水生,白石今出沒。

搖盪女蘿枝,半搖青天月。 ——《憶秋浦桃花舊游,時竄夜郎》 32、滄江溯流歸,白璧見秋月。

秋月照白璧,皓如山陰雪。——《自金陵溯流過白壁山玩月達天門寄句》 33、閑夜坐明月,幽人彈素琴。

忽聞悲風調,宛若寒松吟。——《月夜聽盧子順彈琴》 34、蒼蒼金陵月,空懸帝王州。

天文列宿在,霸業大江流。——《月夜金陵懷古》 35、月隨碧山轉,水合青天流。

杳如星河上,但覺雲林幽。——《月夜江行寄崔員外宗之》。
6.李白在山東寫的詩句
李白在居家東魯、漫遊齊魯期間,迎來贈往,會親別友,作了大量

的詩文。如《魯城北郭曲腰桑下送張子還嵩陽》、《魯郡堯祠送

竇明府薄華還西京》、《魯郡堯祠送張十四遊河北》、《魯郡堯

祠送吳五之琅琊》、《魯中送二弟赴舉之西京》、《送族弟凝至

晏單父三十里》、《贈從弟南平太守之遙二首》、《送族弟凝之

塗求昏崔氏》、《對雪奉餞任城六叔秩滿歸京》、《送薛九被讒

去魯》、《送魯郡劉長史遷弘農長史》、《東魯見狄博通》、

《別中都明府兄》、《送梁四歸東平》、《贈瑕丘王少府》、

《贈任城盧主簿潛》、《金鄉送韋八之西京》、《贈範金鄉二首》

、《單父東樓秋夜送族弟沈之秦》、《送方士趙叟之東平》、

《答從弟幼成過西園見贈》、《雪讒詩贈友人》、《魯郡葉和尚

贊》、《金鄉薛少府廳畫鶴贊》、《觀博平王志安少府山水粉圖》

、《早秋贈裴十七仲堪》、《贈別王山人歸布山》、《送楊山人

歸嵩山》、《送范山人歸太山》、《留別西河劉少府》等詩,皆

是詩人在居家東魯、漫遊齊魯期間贈友送別之作。此外,像《魯

東門觀刈薄》、《詠鄰女東窗海石榴》、《別魯頌》、《別東魯

諸公》(即《夢游天姥吟留別》)、《寄遠》(其十)、《任城

縣廳壁記》、《嘲魯儒》、《恨賦》、《梁甫吟》、《古意》、

《初月》、《琴贊》、《東海有勇婦》、《將進酒》、《答王十

二寒夜獨酌有懷》、《憶舊游寄譙邵元參軍》、《寄王屋山人孟

大融》、《崇明寺佛頂尊勝陀羅尼幢頌》、《古風》(其二十)

等詩也是作於山東。

據不完全統計,在李白傳世的980餘首詩文中,作於齊魯或在他

地所作但涉及齊魯自然人文的詩文近180首(篇),約占其詩文

總數的18%,這些詩文極大地豐富了齊魯文化寶庫。
7.李白的歸暮全部詩句
一、《歸暮》這首詩並不是李白所寫,為網友杜撰的。

二、全詩如下:

歸暮

舞盡霓裳曲,

神魔鬼魅狐。

易得天下路,

烊時人歸暮。

千里江如滸,

璽為寶中玉。

二、李白簡介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如文瑩《湘山野錄》卷上),就其開創意義及藝術成就而言,「李白詞」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J. 如何欣賞行書中的美

一幅書法作品的好壞是從兩個大方面來看的:一是書法基本功。書法中內涵的基本功如何又是由以下兩點決定的:第一,看字體間架結構的基本功怎樣。寫毛筆字,一個字的間架結構寫不好,有可能直接影響到字意,從而影響到書法的審美價值。一個字的間架搭好,這個字的字體也就確定了。「真、草、隸、篆」,不同字體有不同的間架結構。每個書法家在字體上求變,首先是在前人書體的間架結構上求變。李斯在史籀大篆字體的間架結構上求變,創造了小篆字體的間架結構;程邈在前人書體的間架結構上求變,而成隸書。王羲之也是在前人書體的間架結構上求變,而大成楷書、行書、草書。他書寫的字體間架結構就非常美。後世的大多書法家都在他的間架結構上求變化,並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一個用毛筆寫字的人,連字最基本的間架結構都寫不好,那他就成不了書法家。
「真、草、隸、篆」,每種字體都有自己的行筆的法則。行筆法則變了,字體也跟著有所變化,也許新的、更好的、具有審美性的字體就產生了。我們賞析一幅書法的好壞一定要從每一筆的起筆、行筆、收筆去看,看起筆是否有力,行筆用力是否均勻流暢,在寫點、橫、折、豎、勾、撇、捺、提等筆劃時,是否符合這種字體的行筆法則,這些行筆法則都是前輩大書法家千錘百煉出來的。每個大書法家在行筆都有不同,但萬變不離其宗的是其寫的每一筆劃都有功力,都有審美價值。書法
家在行筆上沒有功力、沒有審美價值的筆劃叫「敗筆」。所以書法家不可不以前人好的行筆法則為學習基礎,練好書法行筆中每一筆的基本功。有的毛筆字,從紙的正面看有字,從紙的背面看無字,說明寫字人行筆無力不能力透紙背。有的毛筆字,從紙的背後看筆劃斷續,說明寫字人行筆用力不均勻。如「大」字,從紙背後看,起筆處是點,收筆處是點,交叉處是點,整個字的背面是6個點,這就是行筆用力不均勻所致。明末清初的王鐸,被日本人稱為中國清朝草書「書聖」,他的書畫作品在拍賣市場中也有較高的價位,但他的書法行筆中有很多毛病,讓人覺得書法不夠精。明朝詹景鳳的字,寫得就很精到,敗筆很少。
二看內涵的語言。書法語言又包含以下5點:第1點,書法中是否有文學的內涵。好的書法作品不但每個字都體現著該字的字意,而且通篇都反映出文章的含意。王羲之的書法作品《蘭亭序》通篇文字不但映射出字體的美,而且還反映著文章的美,把文字的美和文章的美都內涵在書法作品中。蘇東坡的書法作品《赤壁賦》也是這樣。這些書法作品被稱為「文人字」。我們看一件書法作品時常評曰:「這是文人字」、「這是書家字」、「這是匠人字」。這是由於寫字人的文學水平不一樣,反映在字上,字中表現出的內涵不一樣、所產生的感受也不一樣。讀好的書法作品給人的思想以馳騁的餘地,讓人欣賞書法就像是在欣賞詩詞,因為書法本身就是思想的寫照。讀文徵明的書法作品就像讀田園詩,會勾起對田園的聯想。讀毛澤東、郭沬若的書法作品也都會給人以詩詞的聯想。第3點,書法作品中是否內涵音樂的韻律。好的書法作品中每個字的間架結構和字與字之間的結構都有音樂的韻律,你讀毛澤東的書法作品《沁園春·雪》就彷彿感到世界上最雄壯的交響樂在奏鳴。第4點,書法中是否內涵著畫的意境。「字畫本一體」,字乃抽象的畫,好的書法作品充分展示著畫的意境。第5點,書法中內涵的勢態。書法中內涵的勢態包括大氣還是小氣,是瀟灑、飄逸還是拘謹,是格調高雅還是低俗,是厚重還是輕浮等等。這些統統和書法家的品格有關,俗話說「字如其人」就是這個道理。毛澤東書法大氣磅礴,這是由大政治家的氣魄所決定的。王羲之的字瀟灑飄逸,顏真卿的字厚重,文徵明的字格調高雅。總之,書法作品所涵蓋的豐富語言,從某一角度來說,應是書法家人格的寫照。

行書是繼草書、楷書之後,出現的一種書體。相傳是後漢桓、靈帝時一位書法家劉德升所創,西晉時期的衛恆的《四體書勢》里講:「魏初有鍾(繇)、胡(昭)兩家,為行書法,具學於劉德升。」可惜劉德升沒有留下墨跡。

什麼叫行書呢?簡言之是在楷書的基礎加以小的變化,書寫起來很簡便的書體,故而與楷書相間流行開來。行書是介乎草書和楷書之間的一種書體,它不象草書那樣難寫難認,又不象楷書那樣嚴謹端莊。所以古人說它「非真非草」。它的特點是運用了一定草法,部分地簡化了楷書的筆畫,改變了楷書筆形,草化了楷書的結構。總之它比楷書流動、率意、瀟灑,又比草書易認好寫。

行書在漢末是伴隨著楷書而產生的一種新的書體,在當時,沒有普遍地應用。直至晉朝王羲之的出現,才使之盛行起來。

上文講過,草書、楷書到了王羲之手中才形成最完美的藝術。行書也不例外,行書到王羲之手中,將它的實用性和藝術性最完美地結合起來。從而創立了光照千古的南派行書藝術,成為書法史上影響最大的一宗。將王羲之奉為「書聖」是當之無愧的。王羲之的行書,在他本人各體之中也應排在首位。

王羲之的行書從劉德升、鍾繇一脈傳來,並把行書推到了相當成熟的高度。但他留下的真跡不多,多是後人所摹。其行書帖有《姨母帖》、《快雪時晴帖》、《蘭亭序》、《聖教序》等。其中,《蘭亭序》為王羲之行書的最突出的代表,被歷代稱為天下行書第一。《蘭亭序》是東晉穆帝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和其好友謝安等12人在山陰(今浙江紹興)蘭亭,舉行「祓禊」之會,飲酒賦詩,各抒情懷,匯為《禊帖》。王羲之滿懷激情,筆走龍蛇,為本詩集寫了序文,這就是光照千古的《蘭亭序》。此帖表現了王書法藝術的最高境界。在用筆上有藏有露,側筆取勢。遒媚勁健,自然精妙。結體上變化多姿,匠心獨運,文中20多中「之」字,7個「不」字,雖重復出現,卻無雷同。章法上則疏密斜正,大小參差,斂放揖讓,承接呼應,均極為奇譎。古人稱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風出袖,明月入懷」,堪稱絕妙的比喻。可惜這件書林瑰寶,被唐太宗作為殉葬品,埋入昭陵,從此真跡永絕於世。

王獻之亦極擅行書,其行草代表作有《中秋帖》、《鴨頭九帖》、《新婦地黃湯帖》等。《中秋帖》是「三希之一」。《鴨頭九帖》也是王獻之行書墨跡中的佼佼者。其用筆灑脫流利,與其他帖相比,此帖風格明顯不同,極其雅逸,隨意中書寫,而神韻自得。《新婦地黃湯帖》及《廿九日帖》等也是王獻之行書中的上乘之作。用筆秀勁飄灑,靈動宜人。在王氏一門書翰中,還有一件彌足珍貴的墨跡,就是王珣的《後遠帖》。珣為羲之侄,其書法遒麗峭勁,瀟灑流暢,「東晉風流,宛然在眼」。清代乾隆帝極珍愛此帖,將其與羲之《快雪時晴帖》、獻之《中秋帖》同藏於養心殿書房,並稱此處為「三希堂」。所謂「三希」就是三件稀世珍寶。該帖是存世最早的行書著名墨跡真本,極是珍貴。其中羲之的《快雪時晴帖》被列為「三希之首」。

到了唐代,唐太宗李世民尤喜行書,他酷愛王羲之的行書。由於唐太宗的提倡,更加穩定了行書在書法史上的地位,尤其是二王體系的行書,籠罩了整個唐代,成為一代風范。他本人也是行書的高手,他的代表作品《溫泉銘》,就是學習二王典範。此碑也是第一塊將行書運用到碑版上來的刻石。這在行書史上是一大飛躍;也為行書開辟了新的領域。盛唐時,出現了一位書法大家,他將二王行書又推向了一個嶄新的階段。他就是李北海。

李北海,名邕,字泰和,因任北海太守,人稱「李北海」。他在繼承二王同時,發揮自己的特點,創立了行楷一路,所謂的「行楷」就是指在楷書的筆畫中溶會行書的筆意,在行書的結構中又吸收了楷書成分。這種字雖早在李北海之先就有過試嘗,但到李北海筆下才真正成熟和統一。當時的李陽冰稱贊他為「書中仙手」。 李北海一生寫字甚勤,有人說他平生書碑有八百多塊,許多名碑都自書自刻。傳世作品有《麓山寺碑》、《雲麾將軍李秀碑》、《雲麾將軍李思訓碑》、《法華寺碑》、《東林寺碑》、《葉有道碑》等等。其中《麓山寺碑》最見風神。

閱讀全文

與李北海晴高清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圖片顯示為線條 瀏覽:938
微信圖片修改文字軟體 瀏覽:831
小帥哥短發發型圖片 瀏覽:353
QQ頭像動漫圖片女生 瀏覽:978
花海里唯美圖片女生 瀏覽:246
圖片自動添加到WORD 瀏覽:338
毛衣男生發型圖片 瀏覽:881
女孩兩張圖片高清圖 瀏覽:330
html如何讓圖片輪播 瀏覽:93
勵志卡通圖片帶字男生 瀏覽:164
睡覺動漫圖片男生 瀏覽:517
word圖片文檔怎麼加水印 瀏覽:218
戰艦微信背景高清圖片 瀏覽:929
word轉pdf部分圖片丟失 瀏覽:358
男生私人部點陣圖片 瀏覽:698
紅蘿卜可愛圖片大全 瀏覽:136
男生小臉發型圖片 瀏覽:894
商務文字圖片 瀏覽:643
手機微信如何關閉相冊圖片 瀏覽:736
網上頭像圖片怎麼放在微信頭像 瀏覽: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