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哈密爾頓成長經歷
2007 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F1):1分之差屈居年度車手積分榜第2位;4場冠軍;2次最快圈速;5次桿位;12次頭排發車;5次亞軍和3次季軍。 2006 GP2 系列賽 : 與 ART 奪大獎賽冠軍 ; 5 場冠軍 ; 6 次最快圈速 ; 在紐伯格林首獲雙項勝利 ; 摩納哥 GP2 比賽的桿位奪得者和冠軍 ; 在銀石本土比賽第二次獲雙項勝利 ; 7 次亞軍和 2 次季軍。 2005 F3 歐洲系列賽 : 與 ASM 奪 F3 Dallara-Mercedes 冠軍 ; 15 場冠軍 ; 10 次最快圈速 ; 13 次桿位 ; 還剩 4 場比賽就已經穩獲錦標賽冠軍 ; 在荷蘭贊德沃特 ( Zandvoort) 獲 F3 大師賽冠軍 , 包括桿位和創下圈速紀錄 ; 摩納哥 F3 大獎賽冠軍 , 包括 2 次桿位和 2 場冠軍及 1 次最快圈速 ; 法國 Pau F3 大獎賽冠軍 ; 2 次桿位 , 2 場比賽冠軍和 2 次最快圈速。 2004 F3 歐洲系列賽 : 第 5 名 ; 1 場冠軍和在 Norisring 獲季軍 ; 在紐伯格林獲季軍 ; 巴林 F3 Superprix 冠軍。 2003 英國雷諾方程式 : 錦標賽冠軍 ; 10 場冠軍 ; 9 次最快圈速和 11 次桿位 ; 最後兩輪比賽前已穩獲總冠軍。 2002 英國雷諾方程式 : 第 3 名 ; 3 場冠軍 ; 3 次最快圈速 ; 3 次桿位 ; 雷諾方程式歐洲杯錦標賽第 5 名 ; 1 場冠軍 3 次登台領獎 ; 參加了 9 輪比賽的其中 4 輪。 2001 英國雷諾方程式冬季系列賽 : 總第 5 名。 2000 A 方程式 : 歐洲冠軍 ; 所有 4 輪比賽的冠軍 ; 世界盃冠軍 ; 被授予卡丁車世界 1 號車手獎 ; 在巴黎 Bercy 獲大師賽冠軍 ; BRDC『 新星 ' 會員的創立成員。 1999 歐洲大陸 A (ICA): 義大利 "Instrials" 冠軍 , 少年級 ICA (JICA): 歐洲亞軍 ; Trophy de Pomposa 冠軍 , 義大利公開錦標賽第 4 名。 1998 少年級 ICA (JICA): 邁凱輪未來冠軍系列賽第 2 名 ; 義大利公開錦標賽第 4 名 ; 被邁凱輪和梅塞德斯賓士簽約成為年輕車手支持項目的發展對象。 1997 少年級 Yamaha 賽 : 超級英國冠軍 ; 邁凱輪未來冠軍系列賽冠軍。 1996 Cadet 級別賽 : 邁凱輪未來冠軍系列賽冠軍 ; Sky TV 卡丁車大師賽冠軍 ; 五國賽冠軍。 1995 Cadet 級別賽 : 超級英國冠軍 ; STP 冠軍。 舒馬赫走了,帶走了屬於一個時代的榮譽,卻留下了難以彌補的真空——在2007年的F1中,在F1第二個世紀的開端,只有一位前世界冠軍存在。 但,偉人的退役往往伴隨著新人的成長,不自覺中,阿隆索、萊科寧、巴頓已成為中生代,因為——更年輕的F4出現了。 漢密爾頓 大英帝國的希望 從來沒有一個GP2車手受到如此多的關注,雖然他還沒有加入F1,但許多人已經為他的未來猜想;他是歐洲F3和GP2的年度冠軍,但人們更關注的是他的膚色,全英國都在等待,等待一個英國版的「老虎」伍茲,他就是劉易斯·漢密爾頓。 作為F1運動的發源地,英國人在F1中有著輝煌的歷史,從當初的蓮花車隊到現在的邁凱輪、威廉姆斯,從斯圖瓦特、希爾父子到目前的庫特哈德,英國車手一共取得了7次車手世界冠軍和134個F1分站賽冠軍,但自從達蒙·希爾在1996年奪得車手世界冠軍後,英國人已經十年沒有染指車手世界冠軍了。 庫特哈德老了,巴頓難堪重任,英國需要新的希望,而劉易斯·漢密爾頓出現了。 和許多F1車手一樣,劉易斯·漢密爾頓也是從卡丁車、雷諾方程式、F3一步一步沖出重圍的。早期漢密爾頓的成績只能說是一般,只到2003年他取得了英國雷諾方程式錦標賽冠軍,並在去年拿下了歐洲F3錦標賽冠軍,今年又取得了GP2的世界冠軍——三個進入F1前最重要的冠軍頭銜都被他攬入懷中。在失去了萊科寧後,邁凱輪的大門似乎已經為他打開,雖然車隊宣布年底才宣布明年的車手名單。 一位潛力無限的英國車手效力於一支歷史悠久的英國車隊,沒有比這更讓英國人愜意了。在庫特哈德離開邁凱輪後,無論是邁凱輪還是威廉姆斯車隊都沒有英國車手的影子,這多少讓英國人有點不爽,而漢密爾頓恰好出現了,所以他就是救贖者。 劉易斯·漢密爾頓身上另一個現象是他的膚色,人們似乎想在他身上尋找「老虎」伍茲的影子,因為「F1第一個黑人車手」的光環已經打在漢密爾頓頭上,也許膚色讓他成為贊助商眼中的首選,也許現在伯尼比丹尼斯還著急。 在F1這個「引擎運動」中,有時候機會比車手本身的技術還重要,如果你本身不賴,加入一支大車隊會讓你擁有比別人多得多的成功機會。而漢密爾頓現在擁有比別人更好的機會,因為他即將加盟的是邁凱輪——這是小羅斯伯格和庫比卡所眼紅的,英國人有可能在其職業生涯的處子賽季就駕駛F1里最快的賽車,對於許多新人來說這是可望而不可即 個人成就: 作為首次參加F1就連續9站站上領獎台的第一人 在F1比賽狀況: 第1站,在一度領先阿隆索大半場比賽的情況下,車隊利用進站策略讓阿隆索在第2次出站後超掉,故只獲得第3; 第2站,漢密爾頓起步超過馬薩,並幫助阿隆索壓制住了法拉利雙雄,獲得第2; 第3站,漢密爾頓沒能創造一站一個台階的記錄,獲得第2 第6站,加拿大站獲得F1生涯第一個分站賽冠軍 第10站,歐洲站由於正賽中因天氣原因滑出賽道以及排位賽中在舒馬赫彎爆胎,使得漢密爾頓以第9完賽,沒有延續連續登上領獎台的記錄 邁凱輪青年軍 其實漢密爾頓為邁凱輪出戰F1早在意料之中。在2006年9月8日成為了新的GP2年度冠軍後僅5天,漢密爾頓就得到了為邁凱輪試車的機會,從那時起他要成為F1歷史上第一名黑人車手的傳言就一直沸沸揚揚。而最終邁凱輪沒有如一些傳言說的那樣,先將他租借到小車隊一年,而是直接將他提拔到F1主力車手的位置。漢密爾頓透露這在9月30日就已經確定。那天,丹尼斯把漢密爾頓請到家中,在座的還有邁凱輪CEO惠特馬什,丹尼斯親口對他說,「我們已經決定明年用你當主力車手。」漢密爾頓說,當時自己只是微笑了一下,但心裡已經心花怒放,他終於實現了自己的F1夢想。 其實,漢密爾頓已經是邁凱輪培養了9年的車手。1997年的一次頒獎典禮上,當時還只有12歲的漢密爾頓出人意料地拉著領隊丹尼斯毛遂自薦,「你好,我是劉易斯,我想要個簽名。以後我還想為你們效力。」丹尼斯給了他自己的手機號碼,笑著說:「等你贏了卡丁車錦標賽的世界冠軍,再來找我吧。」僅僅一年後,丹尼斯就聽到了漢密爾頓對他說「我贏了卡丁車錦標賽」。丹尼斯沒有食言,簽下了漢密爾頓。此後,邁凱輪一直把英國人作為培養的對象,他也不負眾望,在參加過的所有賽事中都獲得了冠軍,包括英國雷諾方程式和F3,還有2006年的GP2冠軍。 毫無疑問,在舒馬赫退役後,漢密爾頓將成為F1一個新的熱點。很多人都會在明年緊盯這位F1首位黑人車手的表現,而和兩屆世界冠軍阿隆索搭檔,更會讓這種關注有增無減。漢密爾頓表示,他只是想利用這個機會來看看自己和阿隆索有多大的差距。「第一年會比較困難,尤其是和阿隆索搭檔。但我還年輕,我到這兒來是抱著學習的態度,我會在賽道內外盡力做到最好。有一位拿過兩屆世界冠軍,並且非常有經驗和天賦,比我還大幾歲的隊友非常不錯。他會給車隊很多幫助,我要向他學習。」 車隊方面也表示,不會給這位新人太多成績上的壓力。丹尼斯希望漢密爾頓的目標不是擊敗阿隆索,而是不斷提高自己,「他不必關注成績,而是要看自己的表現如何。只要他在前幾站比賽能不斷進步,他就有機會取得好成績。」 漢密爾頓一家很早就從特立尼達移民到了英國,為了支持他參加賽車,全家人都付出了許多。漢密爾頓父親安東尼說:「有時候我不得不同時打三份工,才有錢讓他參加賽車。現在能看到他得到邁凱輪車手位置太高興了。」漢密爾頓也非常感謝他的繼母琳達和弟弟尼古拉斯,「我的家人為了我不得不找各種各樣的工作來掙錢,沒有他們的支持,我不可能有今天。」 漢密爾頓被英國人認為是「車壇的伍茲」,贊助商們也非常看好他身上的伍茲效應,但漢密爾頓表示他並沒有感到什麼特殊的壓力,也不擔心車迷們會更關心他的膚色而不是成績,「我沒考慮這么多。我到邁凱輪是工作來的,是來做一些我多年來一直想做的事。我會專注於工作,不管別人怎麼說。」丹尼斯也表示,「我一直對漢密爾頓說,如果有一天你想利用你的膚色,我就會找你的麻煩。他必須依靠真本事來出人頭地。」 進入F1隻是第一步,至於同樣來自賓士青年軍的漢密爾頓能否實現像舒馬赫那樣的輝煌,能否擁有像伍茲一樣的統治力,英國人以後要靠自己的雙手說話。
『貳』 漢密爾頓的個人資料(詳細簡歷)
英國的F1車手劉易斯·漢密爾頓(Lewis Hamilton) 國籍 英國 生日1985 年 1 月 7 日 出生地 英國 Stevenage 婚姻狀況 單身 身高1.74米 體重70公斤 居住地 英國 Tewin 最喜愛的音樂 R & B, Reggae, Hip-Hop 以及 funky house 愛好 彈吉它 , 音樂 , 訓練 網站www.lewishamilton.com 競賽史 F1一級方程式賽車比賽 2007 麥克拉倫車隊 ( Vodafone McLaren Mercedes): 年度車手亞軍(110分) ;3個分站冠軍(加拿大站、美國站、日本站) ;2 次最快圈速 ;5 個桿位 ; 5 次獲得亞軍和 3 次季軍 低級別賽事成績: 2006 GP2 系列賽 : 與 ART 奪大獎賽冠軍 ; 5 場冠軍 ; 6 次最快圈速 ; 在紐伯格林首獲雙項勝利 ; 摩納哥 GP2 比賽的桿位奪得者和冠軍 ; 在銀石本土比賽第二次獲雙項勝利 ; 7 次亞軍和 2 次季軍。 2005 F3 歐洲系列賽 : 與 ASM 奪 F3 Dallara-Mercedes 冠軍 ; 15 場冠軍 ; 10 次最快圈速 ; 13 次桿位 ; 在荷蘭贊德沃特 ( Zandvoort) 獲 F3 大師賽冠軍 , 包括桿位和創下圈速紀錄 ; 摩納哥 F3 大獎賽冠軍 , 包括 2 次桿位和 2 場冠軍及 1 次最快圈速 ; 法國 Pau F3 大獎賽冠軍 ; 2 次桿位 , 2 場比賽冠軍和 2 次最快圈速。 2004 F3 歐洲系列賽 : 第 5 名 ; 1 場冠軍和在 Norisring 獲季軍 ; 在紐伯格林獲季軍 ; 巴林 F3 Superprix 冠軍。 2003 英國雷諾方程式 : 錦標賽冠軍 ; 10 場冠軍 ; 9 次最快圈速和 11 次桿位。 2002 英國雷諾方程式 : 第 3 名 ; 3 場冠軍 ; 3 次最快圈速 ; 3 次桿位 ; 雷諾方程式歐洲杯錦標賽第 5 名 ; 1 場冠軍 3 次登台領獎 ; 參加了 9 輪比賽的其中 4 輪。 2001 英國雷諾方程式冬季系列賽 : 總第 5 名。 2000 A 方程式 : 歐洲冠軍 ; 所有 4 輪比賽的冠軍 ; 世界盃冠軍 ; 被授予卡丁車世界 1 號車手獎 ; 在巴黎 Bercy 獲大師賽冠軍 ; BRDC『 新星 ' 會員的創立成員。 1999 歐洲大陸 A (ICA): 義大利 "Instrials" 冠軍 , 少年級 ICA (JICA): 歐洲亞軍 ; Trophy de Pomposa 冠軍 , 義大利公開錦標賽第 4 名。 1998 少年級 ICA (JICA): 邁凱輪未來冠軍系列賽第 2 名 ; 義大利公開錦標賽第 4 名 ; 被邁凱輪和梅塞德斯賓士簽約成為年輕車手支持項目的發展對象。 1997 少年級 Yamaha 賽 : 超級英國冠軍 ; 邁凱輪未來冠軍系列賽冠軍。 1996 Cadet 級別賽 : 邁凱輪未來冠軍系列賽冠軍 ; Sky TV 卡丁車大師賽冠軍 ; 五國賽冠軍。 1995 Cadet 級別賽 : 超級英國冠軍 ; STP 冠軍。 為什麼他如此引人關注 除了偶爾能看到幾張黃色面孔外,F1大獎賽56年的歷史幾乎都是白人車手的天下。但從2007賽季開始,F1將出現歷史上第一名黑人車手。2006年11月24日,邁凱輪車隊宣布21歲的英國小將劉易斯。漢密爾頓將和阿隆索一起組成下賽季車隊的主力陣容。 邁凱輪青年軍 其實漢密爾頓為邁凱輪出戰F1早在意料之中。在2006年9月8日成為了新的GP2年度冠軍後僅5天,漢密爾頓就得到了為邁凱輪試車的機會,從那時起他要成為F1歷史上第一名黑人車手的傳言就一直沸沸揚揚。而最終邁凱輪沒有如一些傳言說的那樣,先將他租借到小車隊一年,而是直接將他提拔到F1主力車手的位置。漢密爾頓透露這在9月30日就已經確定。那天,丹尼斯把漢密爾頓請到家中,在座的還有邁凱輪CEO惠特馬什,丹尼斯親口對他說,「我們已經決定明年用你當主力車手。」漢密爾頓說,當時自己只是微笑了一下,但心裡已經心花怒放,他終於實現了自己的F1夢想。 其實,漢密爾頓已經是邁凱輪培養了9年的車手。1997年的一次頒獎典禮上,當時還只有12歲的漢密爾頓出人意料地拉著領隊丹尼斯毛遂自薦,「你好,我是劉易斯,我想要個簽名。以後我還想為你們效力。」丹尼斯給了他自己的手機號碼,笑著說:「等你贏了卡丁車錦標賽的世界冠軍,再來找我吧。」僅僅一年後,丹尼斯就聽到了漢密爾頓對他說「我贏了卡丁車錦標賽」。丹尼斯沒有食言,簽下了漢密爾頓。此後,邁凱輪一直把英國人作為培養的對象,他也不負眾望,在參加過的所有賽事中都獲得了冠軍,包括英國雷諾方程式和F3,還有2006年的GP2冠軍。 毫無疑問,在舒馬赫退役後,漢密爾頓將成為F1一個新的熱點。很多人都會在明年緊盯這位F1首位黑人車手的表現,而和兩屆世界冠軍阿隆索搭檔,更會讓這種關注有增無減。漢密爾頓表示,他只是想利用這個機會來看看自己和阿隆索有多大的差距。「第一年會比較困難,尤其是和阿隆索搭檔。但我還年輕,我到這兒來是抱著學習的態度,我會在賽道內外盡力做到最好。有一位拿過兩屆世界冠軍,非常有經驗和天賦,比我還大幾歲的隊友太棒了。他會給車隊很多幫助,我要向他學習。」 車隊方面也表示,不會給這位新人太多成績上的壓力。丹尼斯希望漢密爾頓的目標不是擊敗阿隆索,而是不斷提高自己,「他不必關注成績,而是要看自己的表現如何。只要他在前幾站比賽能不斷進步,他就有機會取得好成績。」 漢密爾頓一家很早就從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移民到了英國,為了支持他參加賽車,全家人都付出了許多。漢密爾頓父親安東尼說:「有時候我不得不同時打三份工,才有錢讓他參加賽車。現在能看到他得到邁凱輪車手位置太高興了。」漢密爾頓也非常感謝他的繼母琳達和弟弟尼古拉斯,「我的家人為了我不得不找各種各樣的工作來掙錢,沒有他們的支持,我不可能有今天。」 漢密爾頓被英國人認為是「賽車界的老虎伍茲」,贊助商們也非常看好他身上的伍茲效應,但漢密爾頓表示他並沒有感到什麼特殊的壓力,也不擔心車迷們會更關心他的膚色而不是成績,「我沒考慮這么多。我到邁凱輪是工作來的,是來做一些我多年來一直想做的事。我會專注於工作,不管別人怎麼說。」丹尼斯也表示,「我一直對漢密爾頓說,如果有一天你想利用你的膚色,我就會找你的麻煩。他必須依靠真本事來出人頭地。」 據路透社報道,芬蘭車手科瓦萊寧宣布與邁凱輪車隊簽約,08賽季他將取代重回雷諾的阿隆索的位置,與漢密爾頓搭檔。」倒霉的是邁凱輪的西班牙籍後備車手德拉羅薩,他曾經有希望晉級以填補阿隆索的空缺,但是隨著科瓦萊寧的到來,明年仍然只能是「後備車手」的命運。
『叄』 嗚呼,起飛!誰說年貨沒有佳作《F1 2020》展現賽車的極致
速度與激情是男人無法釋懷的浪漫,畢竟飛馳而過給男人帶來的沖擊實在太強。 賽車比賽種類繁多、經久不衰,猶如一頂璀璨的皇冠,而其中最快、最硬核的F1方程式賽車則堪稱皇冠頂端的寶石。
能在Steam「特別好評」的年貨 游戲 並不多,以此為題材的《F1 2020》正是其當中的一員。
《F1 2020》毫無疑問是對一級方程式比賽最完美的詮釋。 本作不同於其他賽車類 游戲 的孤軍奮戰、單槍匹馬,F1方程式賽車,除了車手水準以外,也同樣看重後勤團隊的精密配合。
本作充分還原這一細節: 玩家可以通過創建一個車手,然後選擇贊助商、引擎供應商、僱傭隊友以及作為第11支車隊在賽道上競爭來創建自己的F1車隊。 建立設施,隨著時間的推移發展團隊,並將其推向頂峰。比賽之中,賽道內外的大小事務,玩家都可以親自掌控。
此外,本作的賽車控制細節也是經過打磨。 總體來說相比上一代,賽車的抓地力更強,剎車也更靈敏,總而言之就是更好開了。 尤其是雨站,玩家可以做到更快更穩,基本跟乾地沒啥區別。
賽車設定細節上,這代的drs和油量控制實現了全自動,drs只要符合條件就會自動打開,不需要手動操作。 油量也是一樣,當你進入追擊狀態時會自動調成富油模式,這個 游戲 越來越往手殘黨方向發展了。
相信F1里的各大賽事和經典賽道是最令愛好者和玩家激動的,本作也抓住了玩家的甜點,為這些賽事和賽道做了完美的還原。 本作增加了定製10年職業模式,選擇F2™ 錦標賽介紹選項和賽季長度允許一個更令人興奮的,多個賽季,職業生涯。擁有所有官方車隊、車手和22條賽道,包括兩個新賽道:河內賽道和贊德沃特賽道。
此外, 游戲 內添加了電子競技-在線資格賽、最新新聞,甚至可以觀看F1電子競技挑戰者和職業系列賽的比賽。 游戲 也包含更多比賽方式:計時賽、大獎賽™ 模式,錦標賽和重溫你榮耀的自動亮點。在每一個賽季玩家也可以主動選擇長度:10,16或完整22比賽選項。
本作既然作為硬核賽車 游戲 ,模擬性比較高,因此不像《極品飛車》等有較高的外觀改裝元素,總體上可變化的只有車輛塗裝。 畢竟F1方程式就是簡單枯燥的多加練習,記住每個賽道的最佳路線,一圈一圈的調整賽車的若干數值,一圈一圈的刷新記錄。
此外,作為F1名聲在外的傳奇車手舒馬赫在本作中也有專屬 游戲 版本,其實就是 游戲 內的氪金禮包,當然如果你是舒馬赫的忠實車迷可以支持一下自己心目中永遠滴神!
最後,本作終於首發自帶中文,極大的便利了熱愛F1的中文玩家,嗚呼,起飛!
游戲 名稱:《F1 2020》
推薦度:★★★★☆
平台:Steam
語言:簡體中文
售價:163元
『肆』 什麼叫F1方程式賽車啊
F-1就是Formula One的縮寫,中文叫做一級方程式賽車。以共同的方程式(規則限制)所造出來的車就稱為方程式賽車,而其中等級最高者就屬F-1,很多人誤以為四個輪胎外露的單座位賽車都稱為F-1,那就誤會大了。F-1在現今賽車領域所代表的地位就有如『奧運』或是『世界盃足球賽』;目前F-1共有11支參賽車隊,每場比賽最多隻有22位車手上場,每年規劃有16至17站的比賽,通常約在三月中開跑,十月底結束賽季。每站比賽可吸引超過10億人次透過電視轉播或其它媒體觀賞這世界頂級的賽事。
F-1駕照
就像一般的道路駕駛一樣,F-1也需要駕照。那是一張由FIA發給的特別駕照:「FIA super licence」,這張車手執照只發給在F-3000,F-3或CART系列賽事表現傑出的車手。通常一位車手要花8年的時間從小型賽車(karting)逐步晉級到F-1,但事實上僅有極少數人能夠有此能力與機會登上這賽車金字塔的頂端。 』
F-1比賽賽程
F-1比賽賽程分為三天,其中包含了:星期五上午11-12點及下午1-2點的自由練習(不計成績);星期六上午9:00-9:45及10:15-11:00的自由練習(不計成績);星期六下午1:00-2:00的測時排位賽(Qualifying);星期日上午9:30-10:00的暖身(Warm Up);星期日下午2:00的決賽(The Grand Prix)。 想要在決賽當天的起跑線上佔有一席之地,必須經過測時排位賽的考驗,在為時一小時的測時賽內,每位車手最多可跑12圈,並且最多隻能用7套輪胎,以其中最快的一圈成績來比較作為決定決賽的出發排位順序。單圈成績最快的車手可排頭位,稱為P.P.(Pole Position),又稱為「竿位」。在一些路面較狹窄、超車困難的跑道,排位順序對於比賽的結果將有直接的影響。如果有車手在測時賽的單圈最快成績,比起同場最快車手所作出單圈成績的107%還慢,將無法參加決賽,以免速度過慢影響了其它車手比賽的安全。 決賽前有一圈的暖胎,然後在起跑前有30秒的倒數,由5個一組的燈號所控制,5個紅燈同時熄滅時比賽就開始。賽程以300公里(蒙地卡羅為特例)或2小時為限,看何者先完成,比賽就算結束。最長與最短的賽程分別為日本站的310.352公里與摩納哥站的262.626公里。
Pit Stop
決賽過程中必須視輪胎的磨耗及油耗的狀態進入維修站(Pit Lane)換胎及加油,稱為Pit Stop。一次的Pit Stop需要21個人來共同完成,通常花6到12秒來為賽車加油及換胎。以現今F-1車隊的水準來說,透過團隊的合作可在7秒內完成換胎並加滿六十公升的汽油。
F-1年度錦標
F-1的年度錦標分為兩種,車手錦標及車隊錦標。在很多F1專家的眼中,車隊錦標的價值大於車手錦標。計分方式是采積分制,車手與車隊的積分都是累積的,比賽前六位完賽車手及所屬車隊依序可得到10,6,4,3,2,1的積分。假如比賽在未達全部賽程75%時被迫中止,則積分必須乘上1/2。
F-1賽車的驚人表現
除了車手的考量,想在一級方程式賽車中獲勝的最現實條件,還是要有優良的賽車。目前FIA規定F-1賽車所用的引擎排氣量不得超3公升(3000cc),汽缸數不得超過10缸,每缸汽門最多為5汽門。之前FIA對於汽缸數的限制為12缸,但11支參賽車隊清一色使用V10引擎,為了順應這股潮流,賽會在特別重做了此項新規定。V10引擎的好處在於重量輕及動力輸出穩定,當然油耗比V12低也是一個重要關鍵。一具賽車引擎由大約6000個的零件組成,造價超過13萬美金,而且每一場比賽用過之後就必須更換。目前F-1賽車引擎馬力輸出可超過800匹馬力,安全轉速更高達16000轉。所用的燃料同樣是以無鉛汽油為基礎,在全油門的情況下,一部F-1的引擎每小時要耗掉60-70公升的汽油。變速箱不得使用全自排系統,文件位數限制在四檔及七檔之間,而且一定要有倒檔。目前,半自動的七文件變速系統,是目前各大車隊的不二選擇,車手的換檔時是利用方向盤上的控制桿來操作;其它如馬力數、扭力數轉速域等都沒有設限。
F-1車重規定連人帶車及燃料總重不得低於600公斤,以可輸出約800匹的馬力來看,馬力重量比約為1:0.75,800匹馬力只需承載600公斤的重量,一匹馬力只需負擔0.75公斤,跑起來相當可怕。通常來說,F-1從0加速到時速100公里只需2.3秒,由0加速到時速200再減速到0,所需的時間也只要12秒。時速300公里以上對F-1來說是輕而易舉,F-1賽車在一些像Hockenheim和Monza的高速跑道,最高速度可達350公里。這么輕的車子要在這么高的速度下賓士,可想對於車身空氣動力學的要求有多高,大型的尾翼及前鼻翼,提供了必須的下壓力,以增加過彎速度及高速行駛的穩定性。剎車碟盤是碳纖維製成,超高性能的剎車系統能讓F-1賽車在2.5秒內由時速240公里剎到停,所需距離只要80公尺。
關於F-1賽車輪胎
在1998年Good Year退出F-1之後,目前所有的F-1賽車都使用Bridgestone輪胎,但Michelin將在2001年加入F-1輪胎供貨商的行列。1998年,FIA規定以有溝紋的輪胎取代原有的光頭胎,以降低比賽的平均車速,1999年開始前輪的溝紋數目更由原有的三條增加到四條。雖然車手不斷地抱抓地性能大打折扣、危險性大增,但眾車隊還是不斷地研發出應變之策。
車手的體能
在空氣動力學及輪胎的配合之下,F-1賽車的過彎能力高達4個G,因此F-1的駕駛員必須是世界上最強壯的運動員,通常一場比賽車手必須換檔2500次,平均2秒鍾要換檔一次,車手的注意力必須高度集中,過彎時的4個G,讓車手的重量變成四倍,身體或許還有安全帶可固定,但頭部就需要極強壯的頸部肌肉才能支撐。而一場比賽下來,車手會脫水3.5到4公斤,如果換成一般人早已出現休克;這些對車手的體能都是極大的挑戰。比一場F-1所花的體力和踢一場世界盃足球賽或打一場NBA籃球賽相當。
團隊合作的重要
與其它運動較不同的是,賽車舞台的榮耀絕不只是由車手一人所囊括,而是車手與車隊整體團隊合作的成果,但也不是說車手素質的好壞不會響成績,要知道,今天能坐進一級方程式賽車駕駛艙的車手,每一位都是身經百戰脫穎而出的名將,而除了天份與豐富的賽車經驗外,不斷地努力才是他們成功的因素。
現今F我的舒馬赫(Michael Schumacher)就曾說過:「大家都說我是天才車手,但如果我有百分之三的天份,其它百分之九十七的努力才是我信心的來源。」
『伍』 關於F1格洛克、漢密爾頓、維特爾、庫比卡四人的問題
蒂姆•格洛克,升格為f1車手非常迅速,而又短暫。這位車手從開卡丁車開始躋升參加寶馬-ADCD方程式賽,就在他初次亮相便贏得了冠軍,2002年見證了格洛克作為Mamerow的一員繼續贏得ADCD方程式賽冠軍
在2003年格洛克的職業生涯發生了另一向上的劇變,因為他代表KMS Motosport獲得德國f3的冠軍。成為該系列賽最頂尖的德國人。
在與KMS的合作中格洛克在2003年還獲得了3站國際f3歐洲系列的冠軍,總成績第5的戰績。這也使格洛克和其經理人引起了埃迪•喬丹的注意。不久格洛克加入喬丹車隊成為他們2004賽季的第三車手。從卡丁車到f1隻用了4年,這讓人對他的才能刮目相看。
正是由於喬丹的正式車手潘塔諾與車隊在合同上執行產生了困難,促使還在著名的吉爾斯•維倫紐夫作周五測試的格洛克被派參加加拿大站比賽。他在排位賽取得第16的成績正好排在隊友海費爾德之後 。
格洛克在正賽取得了第7的名次還領先於海費爾德。取得了夢寐以求的2個積分,在接下來的美國站潘塔諾又回到了正式車手的崗位,格洛克又轉回了作周五測試車手的角色。在試車中他繼續表現出色穩定,在與車隊跟隨義大利站期間,他被告知他將取代潘塔諾出戰最後的三站——中國,日本和巴西。
他本想要在進一步的,可是在2005賽季他未在f1找到東家。所以他轉而參加Champ Car世界系列賽,作為一新手他有很高的呼聲奪冠,不過他還是落後最終的冠軍Oriol Servia.
2006年在GP2的號召下格洛克加入BCN Competicion之後跟隨isport.在錯過最後幾站的情況下,取得了總成績第4及兩個分站冠軍
在2007年寶馬索伯車隊邀請其加入成為隊中的第二試車手,這才使格洛克重新引起大家的注意。試車的同時他還兼作isport的車手1995–1997 第六屆波蘭卡丁車錦標賽(少年組)
1998 義大利卡丁車錦標賽第一名(少年組)
歐洲卡丁車錦標賽第二名(少年組)
摩納哥卡丁車大獎賽第一名
1999 義大利卡丁車錦標賽第一名(少年組)
德國卡丁車錦標賽第一名(少年組)
摩納哥卡丁車大獎賽第一名
Margutti 大獎賽獲勝者
2000 歐洲卡丁車錦標賽第四名(A級方程式)
世界卡丁車錦標賽第四名(A級方程式)
2001 義大利雷諾2000方程式大賽
2002 義大利雷諾2000方程式大賽第二名,四次取得名次
2003 F3歐洲系列賽,一次取得名次
撒丁島F3大師賽第一名
2004 F3歐洲系列賽第七名
F3大賽澳門賽區第二名
2005 雷諾世界系列賽第一名,取得四次冠軍
F3大賽澳門賽區第二名
2006 加入寶馬並代替維綸紐夫參賽的第3場比賽--義大利大獎賽,便獲得第三名
2007 加拿大大獎賽受傷,缺席美國站
2008 4月5日,巴林大獎賽摘得職業生涯首個桿位
2008 6月8日,加拿大大獎賽奪得個人職業生涯及車隊的首個F1分站冠軍
2008 11月2日 以75分排名本賽季車手積分榜第四位重回到GP2的賽場。
2008 麥克拉倫車隊 ( Vodafone McLaren Mercedes): 年度車手冠軍(98分) 5奪分站賽冠軍、7次贏得桿位。 成為歷史上首位黑人車手冠軍也成為歷史上最年輕的車手總冠軍。
2007 麥克拉倫車隊 ( Vodafone McLaren Mercedes): 年度車手亞軍(109分) ;3個分站冠軍(加拿大站、美國站、日本站) ;2 次最快圈速 ;5 個桿位 ; 5 次獲得亞軍和 3 次季軍
低級別賽事成績:
2006 GP2 系列賽 : 與 ART 奪大獎賽冠軍 ; 5 場冠軍 ; 6 次最快圈速 ; 在紐伯格林首獲雙項勝利 ; 摩納哥 GP2 比賽的桿位奪得者和冠軍 ; 在銀石本土比賽第二次獲雙項勝利 ; 7 次亞軍和 2 次季軍。
2005 F3 歐洲系列賽 : 與 ASM 奪 F3 Dallara-Mercedes 冠軍 ; 15 場冠軍 ; 10 次最快圈速 ; 13 次桿位 ; 在荷蘭贊德沃特 ( Zandvoort) 獲 F3 大師賽冠軍 , 包括桿位和創下圈速紀錄 ; 摩納哥 F3 大獎賽冠軍 , 包括 2 次桿位和 2 場冠軍及 1 次最快圈速 ; 法國 Pau F3 大獎賽冠軍 ; 2 次桿位 , 2 場比賽冠軍和 2 次最快圈速。
2004 F3 歐洲系列賽 : 第 5 名 ; 1 場冠軍和在 Norisring 獲季軍 ; 在紐伯格林獲季軍 ; 巴林 F3 Superprix 冠軍。
2003 英國雷諾方程式 : 錦標賽冠軍 ; 10 場冠軍 ; 9 次最快圈速和 11 次桿位。
2002 英國雷諾方程式 : 第 3 名 ; 3 場冠軍 ; 3 次最快圈速 ; 3 次桿位 ; 雷諾方程式歐洲杯錦標賽第 5 名 ; 1 場冠軍 3 次登台領獎 ; 參加了 9 輪比賽的其中 4 輪。
2001 英國雷諾方程式冬季系列賽 : 總第 5 名。
2000 A 方程式 : 歐洲冠軍 ; 所有 4 輪比賽的冠軍 ; 世界盃冠軍 ; 被授予卡丁車世界 1 號車手獎 ; 在巴黎 Bercy 獲大師賽冠軍 ; BRDC『 新星 ' 會員的創立成員。
1999 歐洲大陸 A (ICA): 義大利 "Instrials" 冠軍 , 少年級 ICA (JICA): 歐洲亞軍 ; Trophy de Pomposa 冠軍 , 義大利公開錦標賽第 4 名。
1998 少年級 ICA (JICA): 邁凱輪未來冠軍系列賽第 2 名 ; 義大利公開錦標賽第 4 名 ; 被邁凱輪和梅塞德斯賓士簽約成為年輕車手支持項目的發展對象。
1997 少年級 Yamaha 賽 : 超級英國冠軍 ; 邁凱輪未來冠軍系列賽冠軍。
1996 Cadet 級別賽 : 邁凱輪未來冠軍系列賽冠軍 ; Sky TV 卡丁車大師賽冠軍 ; 五國賽冠軍。
1995 Cadet 級別賽 : 超級英國冠軍 ; STP 冠軍。
1995 開始參加卡丁車塞
2001 歐洲少年卡丁車錦標賽總冠軍、德國少年卡丁車錦標賽總冠軍、摩納哥青年卡丁車杯冠軍、巴黎-貝西卡丁車賽冠軍
2002 國際卡丁車協會高級組歐洲錦標賽第六名
2003 寶馬方程式ADAC年度亞軍。
2004 寶馬方程式ADAC年度冠軍。
2005 歐洲F3系列年度第五。
2006 歐洲F3系列年度亞軍、寶馬-索伯F1車隊測試車手
2007 美國GP為寶馬-索伯F1車隊出戰,在處子秀中拿到一個積分;匈牙利GP加盟紅牛二隊
2008年9月14日,代表紅牛二隊在義大利大獎賽上取得個人F1生涯第一個分站賽冠軍。
『陸』 F1賽車的「F1」是什麼意思
f1賽車
目錄 ·比賽制度
·F1超級駕駛執照
·F1比賽賽程
·F1比賽時間分部
·F1總冠軍
·F1車隊
·F1車手
·F1車手的體能特質
·F1旗語介紹
·F1年度車手及車隊冠軍
F1賽車是世界上最昂貴、速度最快、科技含量最高的運動。包含了以空氣動力學為主,加上無線電通訊、電氣工程等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很多新的科技都是在F1上得以最初的實踐的。F是FORMULA的縮寫,即方程式;1的解釋有很多,可以理解為頂尖車手,頂級賽事,獎金等等。這項比賽英文全稱是FIA Formula One Grand Prix Championship,中文全稱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F1 與世界盃足球賽,奧林匹克運動會因為影響范圍廣,知名度高,並稱為"世界三大運動".
比賽制度
在F1大賽舉辦過的45年裡(1950-1995),共舉辦了580場.其中舉辦最多的是歐洲,共407次,多在義大利的蒙扎,共有45次,接下來就是摩納哥,贊德沃特,斯帕,銀石和紐倫堡.最少的是大洋洲只有11次。
以前的車賽常借用城市的街道和公路作為賽道,而且比賽規則也不完善,選手也由此受到了很大的局限性.隨著專業賽道的出現,而比賽規則也在不斷的完善之中.使車手有了更好的發揮.其中又可分為兩類;
一,由於考慮到比賽的安全性和競爭的公平性,FIA制定了三條原則性規則。
組委會為了使賽車手有一個相對公平的競爭環境,使其能發揮各自的潛力,對賽車的各項尺寸都做了明確的規定.包括對賽車的重量,尺寸,燃料類型,氣缸以及輪胎的尺寸都有規定.同時還包括對空氣動力裝置的安裝也有了具體的規定.因為這個裝置對輪胎有下壓力,可以提高車速.
組委會為了防止事故的發生,提供了最完善的安全措施.對車的基本結構,軍用輪胎,安全型橡膠燃料箱,燃料阻燃器,安全帽等裝置都做了規定.並且對車手出入駕駛艙和艙的大小都做了規定.同時還規定了燃料庫的地點和維修站燃料的放置地點,還要求採取朱門的保護措施.
組委會之所以規定了每年只舉行16場比賽,禁止增加比賽場數是為惡劣防止給車隊和個人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而賽車的發動機的氣缸應呈橢圓形,而且不能超過12個.同時必須有4個沖程互換型和自然吸氣式的;賽車的四個輪胎中又有兩個是可以驅動的.
出於對F1比賽的特殊性,對專用賽道的長度,寬度,路面情況,已及安全措施都有一個極為嚴格的要求.這都是以免發生危險.所以一般賽道為環行的,每圈長3?7千米,賽道總長為305?320千米,他一般不能有過長的直道,在賽道旁應有寬闊的草地或沙地,減少對觀眾的威脅.
對於一個合格的專用賽道來說,以下一些設備是不可缺少的;
1,賽道必須有很多彎道,以此來控制車速.現在的賽道每圈在3至七千米之間,寬在7至11米之間.
2,起步與終點的直道要可以並排放置兩輛車而不覺的擁擠,所以一般要求它的寬有12米,長有250左右.
3,為了觀眾的安全,看台必須有1.2米高的欄桿和鐵絲網與賽道隔開.
4,賽道上必須裝有攝像機和電視塔,以便於電視轉播.
5,為了能讓看台上的觀眾能看清比賽的全過程,在看台對面必須裝有大屏幕電視機.
6,安全人員在相對危險的地段要設立觀察站,使安全人員能隨時保持賽道的通暢,及時處理突發事件,並向車手發出潛在的危險安全信號.
7,擁有對受傷車手進行急救的直升機.
8,在修理站旁的防護地點,要有醫療站,內設手術室和急救室。
9,參賽隊都要配備一個永久性的設施維修點.
10,設立的贊助商的接待看台在修理站後方的高的看台上,必須是要能夠俯視修理站的.
11,要有為運輸車和宿營車提供的停車廠.
12,為了便於指揮人員通過無線電裝置與安全人員聯系,以確保比賽的順利進行,比賽控制塔必須要設置在可以看見修理站入口的地方,也就是整個控制塔的第二層.
F1超級駕駛執照
就像一般的道路駕駛一樣,F1也需要駕照。那是一張由FIA(國際汽聯)發給的「超級駕照」——FIA Super Licence,這張車手執照只發給在F3000,F3或CART系列賽事表現傑出的車手。通常一位車手要花8年的時間從小型卡丁車(karting)逐步晉級到F1,但事實上僅有極少數人能夠有能力與機會登上賽車金字塔的頂端。
F1比賽賽程
2008年F1賽程:
3月16日:澳大利亞站(墨爾本)
3月23日:馬來西亞 (雪邦)
4月6日:巴林(薩基爾)
4月27日:西班牙(巴塞羅那)
5月11日:土耳其(伊斯坦布爾)
5月25日:摩納哥
6月8日:加拿大(蒙特利爾)
6月22日:法國(馬尼庫爾)
7月6日:英國(銀石)
7月20日:德國(霍根海姆)
8月3日:匈牙利(布達佩斯)
8月24日:歐洲(巴倫西亞,西班牙)
9月7日:比利時(斯帕-弗朗哥尚)
9月14日:義大利(蒙扎)
9月28日:新加坡[已經確定為夜間賽事]
10月12日:日本(富士山)
10月19日:中國(上海)
11月2日:巴西(聖保羅)
F1大賽每年都要選擇地理條件迥然不同的賽場進行比賽。他們有的現在高原上,那裡空氣稀薄,用以考驗車手的身體素質;有的則是街道組成的賽道,那裡路面相對狹窄曲折,車手操作不當就會撞車;有的賽車場就顯得路面寬闊,但也有上下坡考驗車手的技術;還有的賽車場建在樹木蔥郁的森林中,那裡跑道起伏大,車手很難控制賽車。由於賽車經常出現意外,FIA要求所有主辦國的賽車場必須有足夠的草地緩沖區。各賽場的救護人員也必須分布在全場的每一個角落,爭取在出事的一剎那,跑進現場,進行搶救。
F1比賽時間分部
2007年/2000年
星期五:
第一次練習賽:90分鍾/60分鍾
第二次練習賽:90分鍾/60分鍾
星期六:
第三次練習賽:60分鍾/45分鍾
第四次練習賽:60分鍾(2005年終止)/45分鍾(限制測試圈數10圈)
排位賽:
2008年的排位賽方式正在商討之中。
2006年-2007年方式:實行三節排位賽制度,每節排位賽分別為15分鍾,每輪淘汰6部賽車,即:22進16,16進10,竿位爭奪戰
2005年方式:實行兩圈積累時間制度,後來在法國站被廢除,實行一圈排位制度
2003-2004年方式:實行兩圈排位制度,2003年的第一次排位賽的時間在星期五的下午2點,2004年規定兩輪排位賽的時間都在星期六,FIA規定,第一節排位賽的出場順序由上站比賽的倒序出發,第二節排位賽的出場方式由第一次排位賽的成績的倒序出發
1991-2002年方式:實行1個小時排位賽的制度,但是限制效率單圈的圈數為12圈,但是連續效率單圈的圈數不能多餘4圈
1990年方式:實行1個小時排位賽的制度,不限制圈數
星期日:
正賽前練習賽:20分鍾/30分鍾(這個階段在2008年將有可能被取消或者限制)
正賽:FIA規定,每站比賽的正賽的距離不能少於305公里,不能大於320公里(摩納哥260公里除外)時間不能少於1小時10分鍾,不能大於2小時
F1總冠軍
F1的年度總冠軍分為兩種,車手總冠軍及車隊總冠軍。在很多F1專家的眼中,車隊總冠軍的價值大於車手總冠軍。計分方式是采積分制,車手與車隊的積分都是累積的。車隊積分則以兩位車手積分累加。假如比賽在未達全部賽程75%時被迫中止,則積分必須乘上1/2,通過各賽站積累計分,方可決出本年度車手及車隊的世界冠軍。若最終積分相同,則比較分站冠軍數,亞軍數,季軍數……直到一方比另一方多為止。如果依舊相同,還要比較正賽最快圈速的多少、桿位的多少,終級的方式將通過抽簽決定。
2008年F1積分系統(第一修訂草案)
第一名:15分
第二名:12分
第三名:10分
第四名:8分
第五名:6分
第六名:5分
第七名:4分
第八名:3分
第九名:2分
第十名:1分
目前的最快圈速分(1分)正在商討之中。
F1車隊
1、邁凱輪車隊(McLaren-Mercedes)
2、法拉利車隊(Ferrari)
3、寶馬-索伯車隊(BMW)
4、雷諾車隊(Renault)
5、威廉姆斯車隊(Williams-Toyota)
6、紅牛車隊(Red Bull-Renault)
7、豐田車隊(Toyota)
8、超級亞久里車隊(Super Aguri-Honda)
9、本田車隊(Honda)
10、紅牛二隊(STR-Ferrari)
11、世爵車隊(Spyker-Ferrari)
12、普羅迪夫車隊(ProDrive-Mercedes,2008年因為財政原因限制,所以決定2009年加入)
F1車手
F1車手大都是從各級卡丁車賽事,經過F3000,GP2等等一系列賽事脫穎而出,進入F1的。但現在也有一些廠商車隊樂意自己挑選、培養人才(因為錢的關系)。FIA規定全世界擁有超級駕照的只有100人
F1車手的體能特質
F1車手是體魄最強健的運動員之一,因為F1賽車的駕駛方式和車手所必須承受的強大離心力,和駕駛一般車輛有天壤之別,不僅要體能狀態優於常人,更要有沉著冷靜分析的頭腦!
觀察F1車手你可以發現他們都有看起來幾乎與頭部同樣寬的粗壯頸部,因為在駕駛F1賽車時戴著安全帽的頭部是外露於駕駛艙之外的部分,除了在過彎時必須承受4個G的橫向離心力之外,在剎車時往前的減速力道更超過5個G,在那樣的高離心力狀態之下,頭部和頭盔的重量會變成原來的5倍,約25公斤,因此需要有特別強壯的頸部來抵抗離心力,並保持頭部在一定的位置。
其次他們的手臂及手腕肌肉是極度發達的,以往操作F1的方向盤需要約30公斤的力量,即使今日的F1可使用動力方向盤來減輕車手負擔,但是在高速時空氣下壓力的作用之下,轉動方向盤仍是相當費力,過彎時更需要強壯的手臂來把賽車維持在車手想要的行進路線上,在300公里的比賽過程中,強壯的手臂與手腕是必須的。
此外在過彎時強大橫向離心力,會讓體內血液流向單邊,但此時車手仍需有冷靜的思考才能面對下一個彎道。而起跑時心跳高達每分鍾190下,比賽過程中的心跳都在160下,因此賽車手的心肺功能必須異於常人的強壯。
而身體的耐熱性對F1車手也是重要的,在涼爽的歐洲地區賽站比賽時,駕駛艙內的溫度就可高達攝氏50~60度,雖然不斷補充水分,但將近2個小時的比賽下來身體脂肪的消耗及脫水總和將超過4公斤,若是一般人在那樣大量脫水的情況會造成休克,而F1車手在下車後卻還能談笑自若。
F1旗語介紹
· 黃旗
黃旗代表前方車道上有障礙物,比如一輛撞壞的或者出現故障的賽車。提醒車手要小心駕駛。如果障礙賽車停在賽道一側,或者障礙物不在賽道上,那麼黃旗會靜止不動。如果障礙物在賽道上,那麼黃旗就會來回搖動,以提醒車手做好准備改變方向。如果賽道被徹底堵賽,那麼會搖動兩面黃旗。出現黃旗的時候不允許超車。如果一名車手沒有認真讀取黃旗的信息,而仍舊以比賽速度開車來到賽道的事故發生地段,那麼這名車手將會受到嚴厲的處罰,甚至會被取消比賽資格。
· 紅黃豎條紋旗
紅黃豎條紋旗代表賽到前方路面有油,或者路面較滑,車手應該小心駕駛,直到信號旗收回為止。 如果比賽官員揮動該旗幟,代表著前方不遠處有所謂的濕滑地帶。
· 白旗
當出現白旗的時候,表示前方有慢速行駛的車輛。這可能是一輛救護車,一輛拖車,或者是賽會安全車輛。當看到白旗的時候,車手應該小心駕駛,甚至應該適當減速。
· 紅旗
紅旗表示比賽或者試車因某種原因提前結束或暫停。紅旗會在整個賽道各個位置同時出示,這個時候車手應該回到維修站,並在那裡原地待命,以得知是否恢復比賽,何時恢復比賽。正式比賽中,賽程超過75%後出示紅旗,則比賽結束,比賽最終成績以揮動紅旗前兩圈的成績為准。
· 藍旗
藍旗表示後方有準備套圈的車輛正在接近,並且准備超車。被出示藍旗的車手應該減速讓行,必要時要讓出賽車線。如果一名車手被出示3次藍旗還沒能夠及時為快車讓出線路,這名車手可能受到處罰。
· 綠旗
綠旗表示比賽、排位賽開始或賽道存在的障礙已經得到清除,比賽恢復正常。
· 黑旗
如果車手的號碼顯示在出發線,同時旁邊有黑旗出現,這表示車手在跑完這一圈之後需要向維修站匯報。當一名車手因為比賽行為不當而需要對其進行調查,或者當車手在比賽中犯規的時候,需要向車手出示黑旗。出現該旗幟時,一般來說車手有可能被取消比賽資格,或者受到時間上的處罰。
· 黑底紅圈旗幟
如果車手的號碼顯示在出發線,同時旁邊有黑底紅圈旗出現,這表示車手需要立即與檢修站取得聯系。當比賽官員懷疑車手的賽車存在機械問題而需要檢修的時候,會出示黑底紅圈旗幟。
· 黑白方格旗
當出現黑白方格旗的時候,表示比賽或者練習賽結束了。這個時候所有車手都要返回檢修車道或者集中到出發區。從這里車手們需要將他們的賽車開到賽前檢錄處,賽車在這里需要被檢測以確保符合比賽的各項規章制度。對於每次比賽的冠軍,將會為他揮舞黑白方格旗;對於冠軍之後的車手,黑白方格旗將會靜止出示。
注意一點的事:車手年度總冠軍不一定是車隊年度總冠軍
年度 車手冠軍(英文) 國籍 車隊冠軍
2007 萊科寧(Kimi Matias Raikkonen ) 芬蘭 法拉利
2006 阿隆索(Fernando Alonso) 西班牙 雷諾
2005 阿隆索(Fernando Alonso) 西班牙 雷諾
2004 舒馬赫(Michael Schumacher) 德國 法拉利
2003 舒馬赫(Michael Schumacher) 德國 法拉利
2002 舒馬赫(Michael Schumacher) 德國 法拉利
2001 舒馬赫(Michael Schumacher) 德國 法拉利
2000 舒馬赫(Michael Schumacher) 德國 法拉利
1999 哈基寧(Mika Hakkinen) 芬蘭 法拉利憑借3分獲得當年車隊總冠軍
1998 哈基寧(Mika Hakkinen) 芬蘭 邁凱輪
1997 維倫紐夫(Jacques Villeneuve) 加拿大 威廉姆斯
1996 D-希爾(Damon Hill) 英國 威廉姆斯
1995 舒馬赫(Michael Schumacher) 德國 貝納通
1994 舒馬赫(Michael Schumacher) 德國 貝納通
1993 普羅斯特(Alain Prost) 法國 威廉姆斯
1992 曼塞爾(Nigel Mansell) 英國 威廉姆斯
1991 塞納(Ayrton Senna) 巴西 邁凱輪
1990 塞納(Ayrton Senna) 巴西 邁凱輪
1989 普羅斯特(Alain Prost) 法國 邁凱輪
1988 塞納(Ayrton Senna) 巴西 邁凱輪
1987 塞納(Nelson Piquet) 巴西 威廉姆斯
1986 普羅斯特(Alain Prost) 法國 邁凱輪
1985 普羅斯特(Alain Prost) 法國 邁凱輪
1984 勞達(Niki Lauda) 奧地利 邁凱輪
1983 皮奎特(Nelson Piquet) 巴西 布拉漢姆
1982 羅斯博格(Keke Rosberg) 芬蘭 法拉利
1981 皮奎特(Nelson Piquet) 巴西 布拉漢姆
1980 瓊斯(Alan Jones) 澳大利亞 威廉姆斯
1979 施科特(Jody Scheckter) 南非 法拉利
1978 安德里蒂(Mario Andretti) 美國 蓮花
1977 勞達(Niki Lauda) 奧地利 法拉利
1976 亨特(James Hunt) 英國 邁凱輪
1975 勞達(Niki Lauda) 奧地利 法拉利
1974 費迪帕爾蒂(Emerson Fittipaldi) 巴西 邁凱輪
1973 斯圖爾特(Jackie Stewart) 英國 特里爾
1972 費迪帕爾蒂(Emerson Fittipaldi) 巴西 蓮花
1971 斯圖爾特(Jackie Stewart) 英國 特里爾
1970 林特(Jochen Rindt) 奧地利 蓮花
1969 斯圖爾特(Jackie Stewart) 英國 馬特拉
1968 G-希爾(Graham Hill) 英國 蓮花
1967 胡蒙(Denny Hulme) 紐西蘭 布拉漢姆
1966 格拉漢姆(Jack Brabham) 澳大利亞 布拉漢姆
1965 克拉克(Jim Clark) 英國 蓮花
1964 蘇堤斯(John Surtees) 英國 法拉利
1963 克拉克(Jim Clark) 英國 蓮花
1962 G-希爾(Graham Hill) 英國 BRM
1961 P-希爾(Phil Hill) 美國 法拉利
1960 格拉漢姆(Jack Brabham) 澳大利亞 庫迫
1959 格拉漢姆(Jack Brabham) 澳大利亞 庫迫
1958 豪索恩(Mike Hawthorn) 英國 法拉利
1957 方吉奧(Juan Manuel Fangio) 阿根廷 瑪莎拉蒂
1956 方吉奧(Juan Manuel Fangio) 阿根廷 藍旗亞/法拉利
1955 方吉奧(Juan Manuel Fangio) 阿根廷 梅塞德斯
1954 方吉奧(Juan Manuel Fangio) 阿根廷 梅塞德斯/瑪莎拉蒂
1953 阿斯卡里(Alberto Ascari) 義大利 法拉利
1952 阿斯卡里(Alberto Ascari) 義大利 法拉利
1951 方吉奧(Juan Manuel Fangio) 阿根廷 阿爾法 羅米歐
1950 法里納(Giuseppe Farina) 義大利 阿爾法 羅米歐
該企業品牌在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 Brand Lab)編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中名列第三百九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