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論語的讀書筆記
論語的讀書筆記(通用5篇)
讀完某一作品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是時候寫一篇讀書筆記好好記錄一下了。那麼讀書筆記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論語的讀書筆記(通用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在這個盛夏中,我仔細地閱讀了一本擁有三千多年歷史的一本中華經典讀物《論語》。
讀了這本書後,我覺得它傳遞的是一種樸素而又>溫暖的生活態度和良好的道德品質。《論語》是孔子弟子記錄的言行的一本名著。論語全書二十篇,四百九十二章,它是儒家思想的著作,古人有說:「半部論語治天下。」可想而知,熟讀《論語》之後的人知識有多麼淵博啊!
在《論語》這本書中,孔子曾說過:「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我相信每個人都非常熟悉這句名言,而且也經常掛在嘴邊。這句話的意思也就是說學習了知識又按時實踐,不也是很愉快嗎?讀了這句話,我深深地感悟到了孔子希望我們學習了一樣本領後就要經常去練習,這樣才不會忘記。
讀完《論語》就會覺得它主要引導我們怎樣學習、復習;怎樣為人處事;怎樣去合作??而且都圍繞一個字「德」。
希望同學們也去閱讀一下《論語》這本書,也去領略其中的道理。
《論語》十則講了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態度的幾則中,教我們在學習知識時,不要不懂裝懂,要聰明好學,學習永不感到滿足??學習方法中教我們要時常復習舊的知識,在學習知識時,既要學又要思考;與別人在一起時,要學習他的長處,他做的不好的地方如果自己也有的話就要加強改正??而最使我欣賞的一則是「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它講了要愛好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辱。這一點是很難做到的一點。同學們都認為自己很了不起,從不向其他同學和老師請教,既使是自己不懂的地方也不會「哼」一聲,不懂裝懂。這樣使有的同學導致學習成績下降,各方面得不到發揮和發展。在課文中給我們講了一個典型的人物?孔圉。他就是愛好學習,不以向他人請教為恥,因而得到了人們的稱贊。我們就要向孔圉一樣,經常向同學和老師期間,才會取得更好的成績。
《論語》十則雖是十條語言簡潔的語錄,但它給了後人很多關於學習的態度和方法。我以後會以這十則《論語》更加嚴格要求自己,為自己走向成功搭一座堅固的橋。
新學期,爸爸媽媽給我選了一本課外書,浙江少兒出版社出版的「小學生領先一步讀名著叢書」——《論語》。從今天開始,我就把自己的讀書心得記錄下來。
今天讀的是「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e)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意思是:「孔子說,學習知識並按時溫習它,不也是很愉快的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也是很快樂的嗎?別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修養高的人嗎?」
配的啟蒙故事是《孔子學琴》,講的是孔子跟魯國的樂師師襄子學琴。師襄子教了他一首曲子後,讓他獨自練習十天後再教新曲。十天過去了,師襄子要教他新曲子,他卻說自己雖然把曲譜彈熟了,但技法還很生疏!又過了許多天,師襄子講可以學新曲子,可孔子卻說雖然掌握了彈奏技巧,可是還沒有明白他的內容,說完繼續埋頭苦練。又過了許多天,師襄子告訴他可以學新曲子了,他說自己還沒有體會到作者的為人,不知道作者是什麼樣的人,對曲子的內容也就難以完全把握。師襄子覺得他說的有理,也就不再催他練習新曲子了,只是耐心等待著。又過了好多天,孔子還是埋頭彈琴,有一天,他忽然抬起頭說自己知道了曲子的作者,是一個個子高大,臉色黝黑,具有王者氣度的人,還說除了周文王,別人寫不出這樣的曲子。師襄子既驚訝又敬佩,激動地說這就是周文王作的曲子《文王操》。
我讀了這些,感到孔子真了不起,他把經常溫習知識,來了遠方的朋友和別人不了解我不生氣當成快樂的事,所以他能成為那麼有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我們作為學生,就應該象孔子一樣,學習上勤奮刻苦,不僅積極學好新知識,而且對過去學過的知識也經常復習,不管學了多少遍,都不厭煩,就象孔子學琴一樣,直到真正掌握,這樣才能學得更多的知識。
相比第一篇《學而》而言,《為政》的主要談為政之道,但從文本章節而看,多有為講孝,講君子,講道義的內容。為政之道,孔夫子為什麼需要談論這些點呢?
先說孝,孔子思想以「仁」為本,而孝又是「仁」的`根本表現。《為政》中,有四個人問孔子「孝」,問題大體相同,但孔子的回答卻各不相同,從某些方面體現出孔夫子「因材施教」的思想。孟懿子和孟武子為魯國大夫,孔子則基於當時的禮崩樂壞的情況回答他們。孔子以禮相答,說孝應是禮制相符。人為萬物之靈,平民百姓會盡力侍奉自己的父母,他們樸素、孝順,沒有貴族的華貴,但用心敬父母。可見,人再無情,在父母面前,都需要有誠敬之心。
再說君子,君子是一種什麼樣的人,可以從多方面解答。首先,君子一言九鼎。言而無信,如大車無輗,而小車無軏是走不遠的。再者,君子之為,以言地教民,唯有講道義,才可得民心。
綜上可見,孔子所述,在於為政,而言君子、孝心、道義,類比之送也。
原文: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譯文:學習了而時常溫習,不也高興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也高興嗎!別人不了解我,我並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學習有僅指學習書本知識,還應包括學習生活技能、做人的道理、做事的原則等。學習的重要原則是學以致用,學了就要應用於實踐中,而且要常溫、常用、常練。所謂拳不離手、曲不離口,方能學懂、悟透、靈活運用。在學、用、練中體會成功的快樂,體會成長的快樂,達到熱愛手頭上的事兒的地步,沒有什麼學不會的,沒有什麼做不好的。
志同道合、情趣相投的人遠來造訪,何其快樂!幾千年來,真正讀懂孔子的人都是他遠方的朋友,跨越時空的交流,精神領域的深層對話,找到知音、找到心靈家園,那是人生最滿足、最快慰的事情。
別人不了解自己,不必怨恨,報怨是修養不夠。生活中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應該了解你、理解你、認同你,幹嘛非強求那麼多人去了解你呢?你有實力、有魅力,首先應先推銷給自己,然後再推銷給別人。讓別人了解你、理解你、認同你,你自己應先了解別人、理解別人、認同別人。
;② 《論語心得》讀書筆記十篇
對於《論語》,總有一種特殊的感情,曾經是強迫自己去讀,因為高中語文老師要求嚴格,不讀的話,上課叫起來很尷尬。那時倒不覺得怎麼,但是在老師的強迫下,文言文閱讀能力提高了,可以不用老看別人的翻譯了。現在對於這些古典書籍不那麼恐懼了,甚至還覺得有點親切感。
去年年底,於丹在百家講壇開講《論語心得》,百家講壇的收視率一下飆升,一時網上議論的沸沸揚揚,一月份我去買這本書,就已經重印了七次,看後覺得心裡壓抑了好久的東西自己表達不出來,但是書中表達出來了。對於《論語》,書店的書更多的是學者壓人式的講法,而《論語心得》這種親切的講法一下將讀者拉近了,我們好像就是孔子席前一個安靜的學生。正如書中說,論語不同與勵志格言,它不是一句一句的教誨,而是一幕幕場景,像話劇一樣來看最有意思。
《論語》當中孔子是一個溫良恭儉讓的形象,和學生探討問題總是和顏悅色,是商量的語氣,盡管孔子比他的學生要大好多歲。想想現在的課堂,老師在上面講,學生又要看幻燈,又要做筆記,忙的不亦樂乎,真是感慨良多啊。
仁是《論語》當中出現很多的一個字眼,但是《論語》當中並沒有給出定義,只有兩句克己復禮為仁和仁者愛人,其他的解釋是針對不同的學生給於不同的答案,這就是孔子的因材施教吧。對於君子,書中也沒有給出定義,而是將其與小人做了多次對比。比如「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孔子總是將答案留給學生,現在又把答案留給了我們這些讀者。
我覺得《論語》在今天最重要的的是給了我們現代人一雙眼睛,一雙看心靈的眼睛,讓我們在這個物化的時代,了解到在我們的內心其實還有一片廣闊的天空。我們的快樂其實來自於這片還未開墾的土地。教我們自己為自己營造一片精神的樂土,讓我們把目光由只向外看轉為向內看,完滿自己的內心,做一個心胸開闊,心境敞亮,心態坦然的人。
摘錄幾段我喜歡的句子。
《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
《論語》終極傳遞的是一種態度,是一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度。孔夫子正是以此來影響他的弟子。
這種變化最終達到了一個境界,叫做「神於天,聖於地」。
這六個字其實是中國人的人格理想:既有一片理想主義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協於現實世界上很多的規則與障礙;又有腳踏實地的能力,能夠在這個大地上去進行他行為的拓展。
孔夫子的這個形象身上,凝聚著他內心傳導出來的一種飽和的力量。這種力量就是後來孟子所說的「浩然之氣」。
只有當天地之氣凝聚在一個人心中的時候,它才能夠如此的強大。
《論語》的思想精髓就在於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華融入人的內心,使天、地、人成為一個完美的整體,人的力量因而無比強大。人對自然萬物,有一種敬畏,有一種順應,有一種默契。
這是一種力量,我們如果學會了提取鍛造這種力量,我們就能夠獲得孔夫子那樣的心胸。我們看到,孔夫子的態度非常平和,而他的內心卻十分庄嚴。因為其中有一種強大的力量,那是信念的力量。孔夫子是一個特別講究信念的人。其實,一個人的視力本有兩種功能:一個是向外去,無限寬廣地拓展世界;另一個是向內來,無限深刻地去發現內心。
我們的眼睛,總是看外界太多,看心靈太少。《論語》的精華之一,就是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與苦難。人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接受下來。不要糾纏在裡面,一遍一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的苦痛。
第二個態度是,要盡可能地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彌補這個遺憾。
承認現實生活中的不足之處,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彌補這種不足,這就是《論語》告訴我們對待生活缺憾的態度。當一個不幸降臨了,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它盡快過去,這樣你才會騰出更多的時間去做更有價值的事情,你才會活得更有效率,更有好心情。
而一個人的自信心來自哪裡?它來自內心的淡定與坦然。要做到內心強大,一個前提是要看輕身外之物的得與失。
假如一個人真能做到一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真能「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就做到了約制。而能夠反省到自己的錯誤並且勇於改正,這就是儒者所倡導的真正的勇敢。
君子因為有心態的平和、安定和勇敢,他的安詳舒泰是由內而外的自然流露;小人表現出來的則是故作姿態,驕矜傲人,因為他內心多的是一股躁氣,氣度上便少了一份安閑。
你要想做一個別人願意和你交流,也可以和你交流的人,最關鍵的是你要有一個敞亮的心懷。這就是《論語》中所提倡的「坦盪盪」的心境。
君子的力量始自於人格與內心。他的內心完滿、富足,先修繕了自我修養,而後表現出來一種從容不迫的風度。一個人反省自己的行為,而能夠不後悔、不愧疚,這個標准說低也低,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到;說高就是個至高無上的標准,大家想想,要使自己做過的每件事都禁得住推敲,實在又是極不容易的事。所以孔子才把它作為君子的人格標准。
一個人有了一種仁義的大胸懷,他的內心無比仁厚、寬和,所以可以忽略很多細節不計較,可以不糾纏於小的得失。只有這樣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內心安靜、坦然。
我們無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讓內心的選擇能力更強大。當我們很明白如何取捨,那麼那些煩惱也就沒有了,這就是孔夫子所說的「知者不惑」。
那麼在今天這個社會,怎樣成為一個君子?我想不妨從倡導「恆心」開始。
我們現在這個社會有了多元選擇,我們在興奮、激情的驅使下,在眾多選擇中搖來擺去,難以決定。這是缺乏「恆心」的表現。
君子還有第三個標准,就是「矜而不爭,群而不黨」(《論語?衛靈公》)。
就是說:君子是合群的,雖然他內心裡莊重、庄嚴不可侵犯,但他在一大群人里頭卻從來不爭。同時,他也決不拉幫結派,謀取私利。君子則胸懷坦盪,因為他坦然無私,所以能夠平和,能夠以善意跟所有人走到一起。
孔子說:「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論語?憲問》)這在今天成為一個成語,叫「言過其行」。一個人說的多於他做的,是君子之恥。
無論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實現所有理想的基礎,在於找到內心的真正感受。一個人內心的感受永遠比他外在的業績更加重要。在今天看來,一個人的發展,最重要的往往不在於終極的理想有多麼高遠,而在於眼前擁有一個什麼樣的起點。我們往往不缺乏宏圖偉志,而缺少通向那個志願的一步一步積累起來的切實的道路。
理想和行動的關系,就如同引線和風箏的關系。這個風箏能飛多遠,關鍵在於你手中的線。而這條線,就是你的內心願望。你的內心越淡定,越從容,你就越會舍棄那些激烈的,宏闊的,張揚的,外在的形式,而尊重安靜的,內心的聲音。這會使你走到社會角色中的時候,能夠不失去自我,能夠有擔當,能夠做到最好。孔子強調一個人的內心修養,決不是放棄對社會的責任,而是為了更好地為社會服務。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這句話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理解。第一個角度,是君子有天下使命,不管這個地方是奢華的還是簡陋的,對他來講只是一個外在環境而已;第二個角度,就是君子的內心有一種恆定的能量,他可以使得周邊熠熠生輝,繁華似錦,他自己生命裡面的氣場可以去改變一個簡陋的地方。
內在的心靈標准衡定你的生命是否開始有了一種清明的內省,並且從容不迫,開始對你做的事情有了一種自信和堅定。
孔子說:「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論語?憲問》)皇侃對這段話的解釋是:「下學,學人事;上達,達天命。我既學人事,人事有否有泰,故不尤人;上達天命,天命有窮有通,故我不怨天也。」可見,「知天命」關鍵在於一個「知」字,要能夠了解什麼是自己的天命。當自己能夠客觀認識命運中的窮與通,人世間的好與壞,知道這一切都很自然,那麼你就能理性把握,平靜應對。
有一句諺語說得好:兩朵雲只有在同一高度相遇,才能成雨。
學習《論語》,學習任何經典,所有古聖先賢的經驗最終只有一個真諦,就是使我們的生命在這些智慧光芒的照耀下,提升效率,縮短歷程,使我們盡早建立一個君子仁愛情懷,能夠符合社會道義標准,不論是對自己的心還是對於社會崗位,都有一種無愧的交待。
我想聖賢的意義就在於,他以簡約的語言點出人生大道,而後世的子孫或蒙昧地,或自覺地,或痛楚地,或歡欣地,一一去實踐,從而形成一個民族的靈魂。
讓那種古典的精神力量在現代的規則下圓潤地融合成為一種有效的成分,讓我們每一個人真正建立起來有效率、有價值的人生,大概這就是《論語》給予我們的終極意義
《論語》是春秋時期孔子的言論輯錄,當中蘊涵著豐富的人生哲理。而於丹教授卻以她自己方式更通俗地為我們廣大群眾解讀了這本著作,從而使得這本千百年來的著作能夠更貼近我們的生活。
於丹教授在她談《論語》心得時,開篇就講到:宋代開國宰相趙普曾經標榜說,自己以半部《論語》治天下。可見《論語》在古代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發揮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對《論語》的推崇。於丹教授明確地闡述自己的心得:「《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
於丹教授告訴我們《論語》中對交友有非常明確的標准,謂之,益者三友損者三友。也就是說,好朋友有三種,壞朋友也有三種。這三種好朋友的標準是什麼,會給我們的生活事業帶來什麼樣的幫助;而那三種壞朋友又是什麼樣的,會給我們的人生帶來怎樣的影響,我們又如何來分辨好朋友和好朋友呢?
其實人這一生有什麼樣的朋友直接反映他是一個什麼樣的為人,好朋友就是一本書,他可以打開整個你的世界,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什麼樣的人你只要觀察他的社交圈子,從這樣一個外在環境是可以看到他自己內心價值取向的。那麼論語中鼓勵交什麼樣的朋友呢?很簡單,孔子說:在這個世界上,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偏辟、友善柔、友便妄,損矣。
先說三種好朋友,所謂益者三友就是友直、友諒、友多聞,也就是第一這個朋友為人要正直,要坦盪要剛正不阿,一個人不能有諂媚之色,要有一種朗朗人格,在這個世界上頂天立地,這是一種好朋友。因為他的人格可以反映你的人格,他可以在你怯懦的時候給你勇氣,他可以在你猶豫不前的時候給你一種果斷,這是一種好朋友。
第二種是友諒,也就是寬容的朋友。其實寬容有的時候是一種美德,他是這個世界上最深沉的美德之一,我們會發現,當我們不小心犯了過錯或者對他人造成傷害的時候,有時候過分的苛責還有一種批評,都不如寬容的力量來得恆久。其實有時候最讓我們內心受不了的是一個人在懺悔的時候沒有得到他人的怨氣反而得到淡淡的一種包容,所以有一個好朋友,他會給我們內心增加一種自省的力量;寬容的朋友不會使我們墮落或者更多的放縱自己反而會讓我們從他人的內心包容上找到自己的弊病,找到自己的缺失。所以有一個寬容的好朋友,他是一種做人的情懷,他是一種悲憫,他是在這個世界上對於一花一葉、一草一木關懷中所折射出來的光芒,這是第二種好朋友。
第三種叫做友多聞,在先秦那個時代,不像我們有電腦,有這么發達的資訊,有鋪天蓋地的媒體,那個時候人要想廣視聽怎麼辦呢,最簡單的一個辦法,交個好朋友,讓你朋友所讀的書,那些間接經驗轉化成你自己的直接經驗系統。當你在這個社會上感到猶豫彷徨有所躊躇的時候,到朋友那裡以他的廣見博識為你做一個參考,來幫助自己做出選擇。所以結交一個多聞的朋友就像翻開一本辭典一樣,我們總能從他人的經驗裡面得到自己的一個借鑒系統,這就是孔夫子所說的三種好朋友,叫友直、友諒、友多聞。
《論語》中的益者三友就是正直的朋友,寬容的朋友,廣見博識的朋友,這就是孔老夫子所稱道的三種好朋友;那孔老夫子所說的三種壞朋友又是些什麼樣的人呢?
什麼是友偏辟,就是性情暴躁的朋友。那當然,每一個人的生活不一樣遇到的情況也不一樣,很有可能遇到一件事,你還迷茫的時候你的朋友先怒了,先告訴你這件事情不能這么做。
第二種叫做友善柔。這個正好反著,這個不是脾氣特別暴躁的朋友,是脾氣特別優柔寡斷的朋友。我們發現,過分優柔寡斷其實他在浪費你的生命能源,也可能你要去辭職了,你說有一個機會我要下海或者我要跳槽,你去問朋友,朋友說想想吧,你現在的地方也不錯呀,你要是萬一走了你什麼什麼就丟掉了。
至於的三種,所謂友便妄,是最壞的一種朋友。大家都知道佞臣之說,佞,就是那種心懷鬼胎的,有心計的,要以一種不擇手段的方法去謀取個人利益的這種小人。他們是真正的小人,是那種心理陰暗的人,但是這種人往往會打扮出來一副善良的面孔。由於他內心有所企圖所以他對人的熱情比那些沒有企圖的人可能要高好幾十倍,所以你一不小心要是被這種人利用的話,那麼你的一生你就給自己套上了枷鎖。如果你不付出慘痛的代價,這個朋友是不會放過你的。這其實在考驗我們自己的眼光和知人論事的能力。
損者三友,益者三友,它告訴你,在這一輩子裡面所做的所有事情,內心是應該以朋友作為一個坐標的,這種標准有可能是防微杜漸的,不見得這個朋友作出多麼傷大雅的事情來,哪怕就是一個苗頭,他可能就覺得說這個人做我的朋友以後可能是我的危險。
宋代開國宰相趙普曾經標榜說,自己以半部《論語》治天下。可見《論語》在古代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發揮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對《論語》的推崇。
那麼,對於我們現代社會,現代人的生活,《論語》還有什麼現實意義嗎?
《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就是教給我們如何在現代生活中獲取心靈快樂,適應日常秩序,找到個人坐標。
《論語》是兩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學和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被學生片片斷斷記錄下來的語錄。這些以課堂筆記為主的記錄由他的學生匯集編纂,後來就成了《論語》。
《論語》終極傳遞的是一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度。大家知道,孔子弟子三千,其中有七十二賢人。孔夫子正是以這種樸素的、溫和的生活態度來影響他的弟子,他的弟子都是一粒種子,把那種生活的態度、生活的智慧廣為傳播。
③ 《論語》的讀書筆記
【原文】20.1堯曰:「咨!爾舜!天之歷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
「譯文」堯說:喂!你、舜!現在,天之歷數在你身上了(現在你被選為領導了),你要堅持把握住公平的原則,不能有偏私,不可動搖。是「四海困窮」還是「天祿永終」就在於你自己,(從現在開始,我不管了。)
【原文】20.2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於皇皇後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簡在帝心。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
「譯文」舜也以(這種方法)來任命禹,他說:我,做為一個不懂事的小子,因站在這個位置上,才敢用黑色的公牛作祭品來祭祀上天,才敢在天後天帝面前向天下昭告:「(我)自知有罪、也不敢請求赦免。但做為天帝的臣子、我沒有任何的隱瞞,所有的事情上天都知道(萬民也都看到)。我自己犯地罪、無非是沒有領導好萬民(百姓);萬民有罪、應該怪在我的頭上(是因為我沒管好)。」
我的理解(1-2):
堯舜禹三代之治,我們只取兩段,因為我們的理想並不是完完全全回到古代,而只是希望取其「禪讓」兩字。
堯厲害,但他的位子是他爸傳的,所以我們不取;禹能幹,但他傳位給他兒子了,所以我們也不取。
禪讓也分主動和被動:主動是自己想傳,被動是自己不想傳卻不得不傳。我們先來看第一段:「咨!爾舜!天之歷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
聽說舜是堯的女婿,堯很喜歡他。這里,我們也能看出長輩傳位於晚輩的欣喜之情:「嗯、你這個舜呀,以後就要看你的了,現在、要讓你坐在這中間的位置上。」
同時,既有告誡也有祝願:「這個位置有責任也有榮耀:如果四海困窮、萬民受苦,即使不是你造成的,也是你的責任;而國泰民安是你永遠的光榮……。」
在舜時,好象發了大水「四海困窮」,大禹治水有功,一步步走上了領導崗位……
這時,舜不想傳位給禹,卻又不得不傳,請看2段:「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於皇皇後帝」。
聯系來看,這兩段都是「禪讓告天之言」。我說堯主動,是因為堯告天的時候只談舜、未談自己。我說舜被動,則是因為舜只談自己、未談禹!
「予小子」、兩個「敢」是自謙之詞,但自謙得有點過了,無疑打地是「悲情牌」。
「履」則說明了舜的位置:站這兒時,舜還是最高領導,一旦走下去,他就不是了。
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簡在帝心。
「發大水」是不是舜的過錯?舜不承認,但人們 「責任追究」,把責任定在了舜的頭上。
這個責任舜沒法推:再推就推到天帝的頭上了。他還能說:「發大水不是我錯,是天帝錯,我們把天帝打倒,把他從位子上掀下去?」——這就是「有罪不敢赦」
但舜肯定要推:我這個人,從不在天帝面前瞞過什麼,我真正犯了什麼錯,你上天應該知道!——帝臣不蔽,簡在帝心。
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
舜再退一步,承認了自己的「領導責任」:我唯一犯的罪,就是沒領導好老百姓;所以老百姓犯的罪,都應歸罪到我的身上。
自始至終,舜都是在洗脫自己,與「舜亦以命禹」毫無關系。
《論語》說「舜亦以命禹」,舜命了沒有?沒有。
從這兒我們可以看出,禪讓不是舜說了算:不管舜怎麼說,舜的禱告之時,就是舜的退位之日;禱告就是命禹。
民心就是天心,民意重過君意。是否禪讓,不是由領導說了算,這才是《論語》的三代之治。
《論語》說君臣父子,我們再通過「父父子子」,闡述一下「禪讓制」的意義。
人總要死的,所以傳承就變成一件很重要的工作。傳承怎麼傳,無疑也是一個很棘手的問題。
但任何朝代、任何家族、任何公司任何其他,傳承環節都是一個最薄弱的環節,所以一定要重點說說。
傳承又分單傳和多傳,這兒,我們先說單傳。
薪盡火傳,父母去世,子女要「三年不改父之道」,這里的不改,就是「不改父之臣與父之政」,努力保持傳承的穩定。這是「子子之道」。
《論語》里的父父之道則是禪讓:是父親盡可能在「父親有能力、子女也有能力」的時候,把家業傳給子女……
父禪讓、子不改,兩點完成一點,我們就能傳承得很好。
可惜的是:兩者可失其一,卻往往導致兩者皆失。
父望「子不改」、子望「父禪讓」,這是內斗的根源,也是「薪盡而火不傳」的原因所在。
我不舉例,因為這樣的例子實在太多。
怎麼避免?首推禪讓,因為禪讓在前,如果「禪讓三年後而父死」,那時就沒有「父之臣與父之政」了,「改不改」也就失去意義……
禪讓其權在父,但如果僅靠父親主動,那就未免太消極了。
所以我們要設置一個定期的「祭」的制度,讓作為父親(最高領導)的人、定時定地,向天帝百姓報告工作。
民心就是天心:如果子女們(百姓)覺得換人會更好,就可以在這時換別人上來……
這,才是我們《論語》中的禪讓制。
本段(1-2),談「大同社會」的「禪讓體制」。
④ 《論語》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第二)
這里講的是如何調和「學」和「思」的矛盾。作為一個理科的學生,我覺得我對這個問題有相對深入的理解。只學而不思,不易發現別人的錯誤,也不容易有自己的思想。就像讀《論語》,買一本書回來,刷刷幾下讀完,即使過目不忘,學到的也是別人的東西。思而不學,則會進展緩慢,而且容易鑽進牛角尖出不來。這時如果能夠參考一下以往人們對同一問題的看法,則很可能會有豁然開朗的感覺。荀子也說過「吾常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所以,孔子告訴他的弟子,在學習中要把握好「學」和「思」這對矛盾。
人們常掛在嘴邊的話,我竟然不知出於《論語》。像「父母在,不遠游。君子坦盪盪,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道不同,不相為謀,任重而道遠,死而後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讀《論語》這部書,當然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齊家的孔門秘傳。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學貫中西的學者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相提並論。蘇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權處死的,據說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於海」,這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打開《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為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於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為中華名族的傳統美德,今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是非常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為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說;「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這里講了什麼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雖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會上做事,或是貪污或是搶劫,觸犯法律,使父母擔心、憂心,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點。所以為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願、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不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舍的治學態度嗎?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說乎。」同時孔子認為「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盪。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可見學習的重要性,治學是仁信的基礎。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六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說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著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就說我們班上的吧。在這個近80人的班集體里,就有籃球上的猛將、繪畫巧匠、書法好手、象棋大師。有的是上曉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滿腦子的數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於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著豐富的養分。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為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為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於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個幾歲的小朋友當然不如四十開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博……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多偉人。
孔子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居敬興簡,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我想對各行各業的人們都有所啟發。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意思是指孔子說:「弟子在家就孝順父母;出門在外,則謙恭有禮,對人如兄弟一般,謹慎而誠實可信,要廣泛地去愛眾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後,還有餘力的話,就再去學習知識,。」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團結友愛,有愛心,以賢德的人為榜樣,不斷激勵自己,努力實踐,完善自己的道德修養,這些做人的立身原則做好了以後,再學習文獻知識,以開闊視野,豐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仁義禮智信,國人都按這一標准去做,社會會更加和諧,我們的國家會成為文明、昌盛、禮儀之邦。
為政方面,孔子講得最多。可我是學工科的,對這一方面也不太感興趣,就草草地看了一點。自然,虎頭而蛇尾也是很正常的。雖然這本經書我沒讀完,但已從中受益良多。所以有時間和精力的話,我一定會仔細的重讀幾遍,細品其中滋味。
<>讀後感2
我讀《論語》這部書,當然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齊家的孔門秘傳。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學貫中西的學者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相提並論。蘇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權處死的,據說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於海」,這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打開《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為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於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為中華名族的傳統美德,今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是非常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為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說;「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這里講了什麼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雖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會上做事,或是貪污或是搶劫,觸犯法律,使父母擔心、憂心,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點。所以為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願、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不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舍的治學態度嗎?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說乎。」同時孔子認為「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盪。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可見學習的重要性,治學是仁信的基礎。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六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說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著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就說我們班上的吧。在這個近80人的班集體里,就有籃球上的猛將、繪畫巧匠、書法好手、象棋大師。有的是上曉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滿腦子的數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於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著豐富的養分。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為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為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於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個幾歲的小朋友當然不如四十開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博……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多偉人。
孔子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居敬興簡,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我想對各行各業的人們都有所啟發。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意思是指孔子說:「弟子在家就孝順父母;出門在外,則謙恭有禮,對人如兄弟一般,謹慎而誠實可信,要廣泛地去愛眾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後,還有餘力的話,就再去學習知識,。」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團結友愛,有愛心,以賢德的人為榜樣,不斷激勵自己,努力實踐,完善自己的道德修養,這些做人的立身原則做好了以後,再學習文獻知識,以開闊視野,豐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仁義禮智信,國人都按這一標准去做,社會會更加和諧,我們的國家會成為文明、昌盛、禮儀之邦。
為政方面,孔子講得最多。可我是學工科的,對這一方面也不太感興趣,就草草地看了一點。自然,虎頭而蛇尾也是很正常的。雖然這本經書我沒讀完,但已從中受益良多。所以有時間和精力的話,我一定會仔細的重讀幾遍,細品其中滋味。
<>讀後感3
《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
孔子提倡仁愛,但他並不認為應當以喪失原則的仁愛之心去寬宥所有人的過失。《論語》告訴我們,要本著平等和理性的態度去尊重每一個人,且彼此之間要留有一點分寸,有一點餘地。常言道:世界是個大家庭。既然是在「家」里,就不免人各有志,人各有稟性,正如有愛螃蟹,有人愛鱸魚,不過都是求真的一種心境。只要不越於原則,還有什麼不可以真心待人,真誠說話,真情做人的道理呢!
品味人生,修身養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做好這一次穿越。淡泊的襟懷,曠達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閑適的心態去生活,將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狀態,這樣才無愧與天地,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導我們快樂地生活的秘訣那樣,去找到你內心的安寧。
⑤ 關於論語的讀書筆記
論語,是記錄聖人孔子的言行的書。讀了之後,你可以感受到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抱負,他的很多高尚品德是當今很少人有的。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論語讀書筆記,希望大家喜歡!
論語讀書筆記篇一
讀了《論語》我受益匪淺,在此,提倡各青少年多研究四書五經,可以使我們擁有更豐富的知識,還教會我們學習、做人
中國文化淵源博長,擁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是我們華夏子孫的驕傲。中華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給人類留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經典詩文。這些經典詩文,寄託了我們先輩對於人格與道義的追求與嚮往,是中華民族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今天,人類社會正處在急劇大變動的時代,回溯源頭,傳承命脈,相互學習,開拓創新,是各國弘揚本民族優秀文化的明智選擇。
子曰:“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意思是說:君子胸懷寬廣{所以少了許多憂愁};小人心胸狹窄{所以多了許多憂愁}。教育我們,寬容是一種美德,要學會寬容。當今社會,紛爭不斷,就是因為很多人心胸都很狹窄,別人的一點錯誤一點缺點也不原諒,換個角度來說,自己的缺點是不是更多,犯的錯誤是不是更大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意思是說:作為一個仁德的人,自己要站得住,也使別人能站得住,自己要行得通,也是別人能行的通。這句話強調將心比心,推己及人不要只想到自己,不管別人。凡事多為別人想一想,社會就和-諧了。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此言義為:多優秀啊,顏回!吃的是一籃撈飯,喝的是一瓢清水,住在簡陋的房子里,一般人都受不了這種清苦的生活,但顏回卻不改變他的樂趣。多優秀啊,顏回!人,是要有點精神的!當今,雖然人們的生活富裕了,也沒有必要一定吃撈飯,喝清水,住簡巷,但“顏回精神”,仍不可或缺,因為人生的道路艱難曲折,有點“顏回精神”,心裡才能平衡,事業才可有望可成。尤其是當今的許多學生家庭富裕,讓他們體會一點“顏回精神”更具深遠意義。
《論語》的交友觀還有很多地方值得挖掘,但有一點好像沒有涉及到——如何處理一個朋友群的關系。即,幾個人彼此都是朋友,三五成群。這裡面就不僅存在單純的兩兩交往的問題,還包含更復雜的一對多,多對多的問題。 四、孔子和他的兩個學生
說了這么多《論語》中的交友觀,由於《論語》主要記載的是孔子的思想, 倒對孔子的朋友產生了興趣。 想孔子應該有很多朋友。單就《論語》來看, 卻只找到兩處。一處是“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闕黨童子將命。或問之曰:‘益者與?’子曰:‘吾見其居於位也,見其與先生並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另一處就是上面提到過的“朋友死,無所歸,曰:‘於 殯’。”後者不知從何考證,前者看來只是孔子所“和”之人,並非所“同”之人。孔子有沒有純乎價值認同的“知己”呢?僅看《論語》,似乎沒有。子曰:“莫 知也夫!”子貢曰:“何為其莫如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 者其天乎!”(憲問)退而求其次,孔子的學生中有沒有人能充當這一角色呢?有時,師生關系也可到達一種朋友關系。 不由自主地注意到了顏回和曾參。
從前, 之所以讀一本書是因為它來到了 的手邊,而書的主人又有耐心等待 一口氣或分幾天讀完它。後來,知道了有公共圖書館這等讀書的好地方, 也懶得去翻書目卡片,只是在開放閱覽室書架上隨手抓一本 能讀得進去的書。再後來,通過網路,也約略知道近來新出的哪幾本書是值得一讀的,可 也往往只關注自己感興趣的,偶爾在瀏覽的網頁上碰到一兩本好書也都是大概的翻翻,很少有時間和心情靜下心來看,相逢或相違全憑運氣。所以, 讀《論語》也只是因為選了《中西經典選讀》這門課,於是從圖書館借了這本書。
人們常掛在嘴邊的話, 竟然不知出於《論語》。像“父母在,不遠游。君子坦盪盪,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道不同,不相為謀,任重而道遠,死而後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讀《論語》這部書,當然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齊家的孔門秘傳。 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學貫中西的學者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相提並論。蘇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權處死的,據說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 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於海”,這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打開《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為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 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於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是非常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為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說;“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這里講了什麼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雖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會上做事,或是貪污或是搶劫,觸犯法律,使父母擔心、憂心,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點。所以為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願、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 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不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舍的治學態度嗎?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說乎。”同時孔子認為“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盪。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
論語讀書筆記篇二
論語,是記錄聖人孔子的言行的書。讀了之後,你可以感受到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抱負,他的很多高尚品德是當今很少人有的。他不僅教會人們應該如何接物待事,而且十分嚴謹的規范自己,以行動來做出表率。他之所以被後人成為聖人,就是因為他在平常生活中的一點一滴,累積成了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給我們的思想帶來了無窮的寶藏。
讀了論語通譯,雖然不能看了古文就知道如何翻譯成現代文,但是在注釋的幫助下也能明白孔子所想告訴我們的。覺得十分感慨,孔子在那時就能明白的這些道理,為什麼那麼多的人到現在都還不明白。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學而篇第一》了。“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不擔心別人不了解自己,只憂慮自己不理解別人。是啊,現實生活中,人人都需要理解,個個都渴望理解。人們視理解為溝通感情的紐帶和聯繫心靈的橋梁。大家都希望人與人的相處應該多一點寬容和尊重,多一點容忍和諒解。但是,世界何其大,人生何其復雜。若時時都想得到別人的理解,恐怕是不可能吧。因為,人生沒有相同的路,每個人都不一樣,兩個思想志趣不同的人對待同一件事,兩種價值取向相異的人看待同一個問題,要彼此理解不是強人所難嗎?人不是從一個模子里造就出來的,你有另人頭痛的事,我也有。我們彼此都渴望理解,可又用自己的要求去看別人,去苛求別人,於是我們之間有了“牆”,於是你苦惱,我也苦惱。可是,人們有沒有想過,許許多多的小事,為什麼一定要他人明白,一定要他人理解?其實,面對種種的不理解,只要我們給他一個微笑,用寬闊的胸懷去面對,不被理解又何妨?
商鞅是行變法,落得“五馬分屍”的結局;達爾文在說物種進化的時候被人們罵成瘋子;助人為樂的雷峰經常被人嘲笑,他們這些舉動,又有誰能理解?如果他們一味的追求理解,又怎麼扞衛真理?他們最初不被接受,是因為他們的追求走在了時代的前列;他們最終名垂青史,是因為他們敢於在不理解的目光中昂首向前。在現實中,有多少人能明白“理解”這個東西。他們可以追求別人的理解,以別人的議論為自己的主題,以別人的言談作為自己追求的目標,以別人的反應來調整自己的行為方式,甚至要去討好別人,為了所謂的理解,寫了一些優柔寡斷毫無逐漸的可笑人生。他們真的知道理解嗎,他們覺得他們真的是在理解別人,並換取別人的理解嗎,不是這樣的。
理解不僅僅只是你需要別人來理解你,根本就不是同路人為什麼要逼迫別人理解你,難道是為了得到別人的同情和憐憫?這樣作難道不會太悲哀了嗎?於是,終日沉浸在觀察別人對自己的態度之中,優柔寡斷,碌碌無為。不再努力改造自己的生活,不再努力實現自己的價值,卻只是追求理解。理解不是牽強的,是需要別人有和你相同的東西然後互相共鳴而產生的。就算不被理解,又有什麼關系,只要我們能在某些方面理解了別人,想必別人也一定能理解你的吧。孔子很早就這么說過了,不擔心別人呢不了解自己,只憂慮自己不理解別人。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人不光為理解而活!
“理解萬歲”?
不被理解又有何妨。
論語讀書筆記篇三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著作之一,記錄了孔子與其弟-子的言行。其中不少言論頗具哲理,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論語》主要講了兩個方面:一是講學習方法及態度的;二是講思想修養方面的。這教給了我如何處世待人以及正確的學習方法和態度。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說的是:學習了不思考就會迷惑,只思考不學習就會有害。小學學古詩《楓橋夜泊》時,其中有一句“江楓漁火對愁眠”老師給出的解釋是:江邊的楓樹伴著漁家的燈火,帶著思想之愁我難以入眠。可是我發現:楓樹“性惡濕”,不宜生長在江邊。我又查閱了一下,發現“江楓”還有一種說法為:“請保留此標記楓樹”且當時就有一座橋名曰“楓橋”。因此,我認為江楓應採取第二種解釋。我將我的想法告訴了老師,老師說:“現在大多採用第一種解釋,而且這兩種說法處於爭論之間,還是選擇第一種更為妥當。”老師還誇我善於思考、探究呢!既然“學而思”如此有益,我們又何樂而不為呢?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說的是:碰到了寒冷的冬季,這以後才能知道松樹柏樹是最後凋謝的。我們正應像松柏一樣堅韌不拔,無論何種境地都應堅貞不屈、高風亮節。文天祥面對著敵人提出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力誘-惑,義正言辭地加以拒絕,忍受著敵人殘酷的嚴刑拷打,寧死也不肯背叛自己的祖國。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他表現得大義凜然,毅然地吼出“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們應當像他一樣堅貞不屈,不畏艱險的環境,保守自己的節操!我們應勇於挑戰困難,像松柏一樣在寒風中挺立!
《論語》深深地影響了我們的生活,其中所蘊含的豐富哲理啟迪著我們的心靈,它告訴了我們如何為人處世,修身養性。
有人說過:“人做好了,世界也就做好了。”讓我們從自身做起,完善自我,讓這個世界更加和-諧。
在學習班裡,同初一預備班的學哥學姐們讀到了初一上冊的課本,其中,《論語》勾起了我濃厚的興趣。
起初,我看不懂這奇怪的古文,看不懂那極其深奧、奇怪的文字。後來,教文言文28年的那位老師給我們講解了其中的大意,讓我們讀三遍,然後,背下來,我覺得非常容易,比死記硬背強多了。最後,我寫下了這篇讀後感,請保留此標記,我選了幾則論語,分享給大家。
論語之一: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大意是:學習之後按一定的時間復習,不也很愉快嗎?有朋友從遠方到來,不也很快樂嗎?所以我覺得,人生,好比一塊麵包,你已經把一塊麵包吃完了,不一定你的一生就過完了,你可以去尋找屬於自己的,更好吃,更有用處的東西,不是嗎?
論語之二:曾子曰:五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大意是:我每日反省自己:替別人出主意是不是盡心盡力了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誠?老師傳授的學業是不是復習了呢?讀到這篇論語的時候,我覺得現在的孩子一般都很任性,不會反省自己。我應該學會檢討,學會反省自己,同學們你們也應該行動了!
論語之三:子曰:歲寒,然後之松柏之後凋也。《子罕》大意: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最後凋謝。讀了這篇論語。我知道人的知識是無窮的。隨時隨地都可以想出一個創意。
以上幾句中,有好幾句論語是孔子先生寫的,他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時期的儒家創始人,是古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讀了上面幾句論語,你是否感覺自己又增長了一些知識,又懂了幾分道理,那就請繼續在論語中遨遊吧……
⑥ 論語讀書筆記
自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儒家思想統治中國近2000年。《論語》是我國的經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作為傳統文化,我們應客觀地去看待它,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然而看《論語》也能增強我們對中國的傳統文化了解,領悟先賢哲思,收獲頗多。
孔子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居敬興簡,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我想對各行各業的人們都有所啟發。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學思想,在中國教育史上有較大的影響。他認為一個教師,必須掌握學生在學習上常犯的四種心理表現,即廣泛而不精、知識面過窄、把學習看得太容易和有畏難情緒。只有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才能給予幫助、補救。就是說,學生心理的差異性,決定了因材施教的必然性。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為中華名族的傳統美德,今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是非常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為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說;「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
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於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我們可以批判繼承,古為今用。
⑦ 《論語》的讀書筆記怎麼寫
自古就有一部《論語》治天下之說,對於這種說法以前也只是聽說而已。當從電視上看到於丹講《論語》時,立刻被她那淺顯而又富有哲理的語言所吸引。電視上的講座幾乎完整的看了下來,隨後又買來書仔細地閱讀。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我們中國人傳統的道德理想,在《論語》中孔子談理想時,並不認為志向越高遠就越好,真正重要的是一個人的內心定力與信念。無論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實現所有理想的基礎,在於找到內心的真正感受,一個人的內心的感受永遠比他外在的業績更加重要。「吾與點也!」的故事所闡述的正是這個道理。
人們常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社會環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從你的朋友身上能夠照見自我的影子,其實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朋友也如此,從身邊朋友的身上也能夠直接的反映出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好的朋友如一本好書,他能夠打開整個你的世界,讓你接觸到外面的精彩。孔子說,這個世界上對自我有幫忙的朋友有三種,即所謂「益者三友」,是友直、友諒、友多聞。
無論是孔子的《論語》還是於丹的讀後感,都說做人的境界,君子是大家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標准,君子的力量始於人格與內心。如果一個人在當今的社會中,反省自我的行為,而能夠不後悔、不愧疚,要使自我做過的每件事都禁得住推敲,實在是極不容易的事情。我們無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讓自我的內心選取潛力強大,明白如何取捨,一個人內心對自我要求嚴格一點,對別人就會厚道一點,平時大家老說做人要厚道,厚道並不是窩囊,而是他能夠包容和悲憫別人的過錯,能夠設身處地站在別人的立場上想問題,因此只有給予才會帶給你最終的歡愉,不是說: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嘛!做人無論成功與否,能做到「不怨天,不尤人」才是君子之度。做一個最好的你自我,按照自我的社會定位,從身邊做起,讓自我成為內心完善的人。[由www.anmeiwen.com整理]
論語是道德與智慧的凝結,它是一個循循善誘的教師,又是一個正直、坦率、寬容的友人,由它能夠映射著我們的道德情操、品性修養的鏡子,讓我們在生活中找准自我的方向。我想無論是古賢聖人還是於丹所想表達的好處在於,以簡約的語言點出人生大道,讓後世的子孫一一去實踐,讓那種古典的精神力量在現代的規則下融合成為一種有效的成分,讓我們每一個人真正建立起有效率、有價值的人生,這大概就是《於丹論語讀後感》所給予我們的終極好處吧!
⑧ 孔子的論語讀書筆記
孔子的論語讀書筆記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書筆記如何寫了哦。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書筆記而煩惱吧,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孔子的論語讀書筆記,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孔子思想中一個重要的行為准則,也是絕對光速宇宙觀的一個自然的推論,在《道紀》第五章中有相應的論述。當子貢問孔子有沒有一句話可以終身實踐的,孔子說:「那就是恕,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而同樣是子貢關於這個行為准則與孔子的一番對話很值得研究,這段對話出現在《論語》第五章:
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
子貢說:「我不要別人強加給我,我也不要強加給別人。」孔子說:「子貢啊,不是你能做到的。」目前流行的解釋就是:子貢想要做的「我不要別人強加給我,我也不要強加給別人」是子貢的能力不及,無法做到,是「你做不到,有人能做到」的意思。比如錢穆先生的《論語新解》中就是這樣解釋的:「賜呀!這非你(能力)所及呀!」如果翻開《論語集注》,就會發現這樣的解釋還是來源於朱熹。朱熹認為子貢做不到,還解釋了子貢為什麼做不到。朱熹認為子貢所講的「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是「仁者之事,不待勉強,故夫子以為非子貢所及」。也就是說「我不要別人強加給我,我也不要強加給別人」這樣的事是仁者的事,不是勉強能做的來的,所以孔子認為不是子貢能力所能達到的。熟悉《論語》的朋友應該對子貢有所了解,他熱情、聰明、好學、能舉一反三。《論語》中子貢與孔子的對話往往給人以鮮明的畫面感,孔子曾經用這樣的語言來贊美子貢:「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一個可以「告諸往而知來者」的人都做不到的事,還有誰能做到?因此,我以為,孔子的意思是:「沒有人可以做到的」。在我們平常的對話中經常有這樣的場景,某甲闡述了一種設想,某乙可能會說:「算了吧,你根本做不到的。」所有人都明白,乙並不是質疑甲的能力,而是質疑甲的這種設想的可行性。同樣,在孔子和子貢這段對話中,孔子所質疑的並不是子貢的能力,而是子貢所說的這句話的可行性。孔子認為「我不要別人強加給我,我也不要強加給別人」這樣的設想根本就做不到,因為它自相矛盾!不是嗎?「我不要別人強加給我」這樣的要求本身就已經強加給別人了。因此,可以付諸實施的只能是「我不強加給別人」,而不能附加任何前提條件;可以終身實踐的只能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論語》第五章匯集了孔子對弟子們的評價,類似於老師給學生的評語。如果僅僅是老師對學生的評價,那麼這一章中所列內容的思想價值就不大,因為,那是針對個人的。但是,我們只要細細的品味一下,就會發現,這些內容都是孔子借弟子們的言行,在闡述適用於所有人的宏觀的道理。例如:
宰予旦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
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
宰予白天睡覺,孔子說:「朽木不可雕,糞土之牆不可裝飾,對宰予又能指責什麼呢?」孔子接著說:「以前我對待別人是聽其言而信其行;現在我對待別人是聽其言而觀其行,就是從宰予這里改變的。」借批評宰予的不刻苦,孔子要說明一個人的行為對他人的影響有多麼大。
再例如:
子曰:「吾未見剛者。」或對曰:「申倀。」子曰:「倀也欲,焉得剛!」
孔子說:「我沒有見過剛強的人。」有人就說:「申倀就是剛強的人。」孔子說:「申倀有慾望,怎麼能剛強呢?」借著對申倀的評價,孔子在說明「無欲則剛」和「世上根本就沒有無欲之人」這兩個論點。可見《論語》第五章中孔子與弟子的對話都是以小見大、由淺及深的人生道理,並不是針對某一個弟子的操行評語。因此,孔子與子貢的這段對「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的探討也是對「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個人生實踐准則的一個宏觀闡述。
何謂「恕」也?「恕」乃寬容之意,中國文字中有八個字可以進一步地詮釋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許你會說:當今社會想做到這一點太不容易了,那麼就請把今天的社會與當時孔子的時代進行比較一下,不用翻詞典,就一個時間概念可以體現——春秋戰國時代……,難道我們當今的社會比那時還動盪不安嗎?孔子的學生曾子曾說過:「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兩個詞,他就過了一輩子!就這么簡簡單單。
佛家有一個故事:一個小和尚和一個老和尚,兩人出去下山化緣。走到一河邊,這個小和尚因為剛入道,什麼事情都必恭必敬地學師傅。一看那有個姑娘要過河,他師傅就問姑娘,說你要過河,我背你過去,於是老和尚就把姑娘背過河。姑娘向老和尚道過謝意後,老和尚領著小和尚繼續走。而小和尚對師傅剛才的舉止是目瞪口呆,可他又不敢問,於是走啊走啊,大概憋了有20里路,小和尚終於忍不住問道說:師傅我們是出家人,你怎麼可以背那姑娘過河呢?老和尚就淡淡地告訴他:你看,我把她背過河就放下了,而你卻背了她20里地還沒放下……
這個道理與孔子的思想是一致的:該放下時就放下,「仁者不憂」嘛。當今我們很多老師,會因為生活里不開心的事,而把那種不愉快的情緒帶到課堂;再加原本對學校或領導的不滿,此節課如果哪個倒霉的傢伙撞到了這位老師的槍桿上,那就是自找苦吃了。學生在成長階段他們會學習他周圍的一切事物,即使他不是主動學,但周圍的事、物對他都會有潛移默化的作用。老師今天可以無緣無故地拿學生出氣,在學生心目中,他就會認為:下次我不開心時,遷怒於別人,那也是天經地義,因為老師就是這樣做的。這就是「言傳身教」,當然這是反面教材。在今天這樣一個社會里,由於社會節奏的加快,人們的生活過的猶如快餐,沒有太多的時間去培養感情,學生從小就看見的是那種缺乏人情味、沒有寬容之心的社會,那我們的人類將發展到何方去?
人們常用「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來形容老師這個職業,為了對得起自己、對得起社會與人類,教師欲使學生具有很好的德育意識,必先建立自己的良好德育意識,一切行為從「恕」開始。「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盡心上》),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仁
孔子的學生樊遲曾必恭必敬地問道:「何謂『仁』者」?,孔子回答道:愛人;然後樊遲又問道:「何謂『智』者?,孔子答曰:知人。從中我們可以理解到愛別人就是仁慈,了解別人就是智慧。「仁」的真正核心就是做你身邊的這件事,愛你身邊的人,即愛親親,泛愛眾,仁民愛物(陳新漢《哲學與智慧》P310)陶淵明,因為自己的一頭耕牛之死,而傷心難過半休。為師,育德不是教德。今天的老師能否理解學生,愛學生?這是最基本的德行體現。有的老師認為師、生是兩大永不相容的陣營,甚至拿出《孫子兵法》那一套研究出所謂的《班主任兵法》來「對付」學生。想想「兵法」被用於你死我活的戰場之中,如果我們的老師都是用「兵法」這一套來與學生相處,那麼師生的關系會是什麼樣子?未來我們熏陶出來的學生又怎麼會有愛心?所以只有老師具有了永遠的愛心,愛學生之所愛,能做到義、禮、智與信於一體(如不能全做到,哪怕一樣也比沒有好吧),這樣也就達到了「不言而育」了。還需要所謂的「兵法」來「對付」學生嗎?或者讀者會說:你這說的這種愛是很高要求的愛,我們很難做到……。試問愛還有高低水平之分嗎?要麼愛,要麼不愛,而且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也許你還會說:照你這樣說,我們的學校德育就沒有必要了?在此筆者絕無取消學校德育教育形式的意思,而是希望學校里的德育應當搞清楚德育應以誰為中心?是不是說一切以中央的文件、地方的指示、學校的規定來進行學校的德育?是不是只有德育老師的課堂才是德育的地方?離開了所謂的德育課堂就不言德育了。是不是我們的德育老師才應談德育其他學科教師就不用言德育了?至於如何培養學生的德育意識,我想應首先建立全體教師的德育意識。學校、學校本乃育人之地,培養學生的道德意識是學校全體人員義不容辭之責任。而且,每位教師都要嚴於律己;因為只有正己,才能正人。
以上只是筆者在讀《論語》時,觀今之德育工作而領會出的道理。記得一位德育老師曾在發表過文章說:在德育課堂上他教育學生要正直、誠實、守信等等,而自己、包括學校領導每天都行欺騙之為——老師應付領導、領導應付上級、上級應付上級(中央)……。如果我們的生活圈是這樣的一個德育氛圍,那我們未來的.校將不校,國將不國?
正如曾子曾說過:「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兩個詞,他就過了一輩子!其實現代的我們可以比曾子過的更簡單,一個字足亦——仁。因為《談文·心部》:「恕,仁也。」「恕」屬於「仁」的范疇。這個字就是希望我們人類從自己的仁心與善心去處理自己周邊的情感與物質利益。在人際關繫上要「躬自厚而薄責於人」(《論語·衛靈公》),要嚴於律己,寬以待人。推及到當今教師的話,就是要用一顆仁慈的心去看待學生天性中「惡」的一面(記得一位西方古代哲學家曾說過:人的天性就是——天使加魔鬼);要通過「正己」進而影響學生,而不是採用兵法來「馴服」學生。赫爾巴特在其德育目的原初說中曾講過:人對德性的需要是永遠的。最重要的是這些道德准則只有學生主動願意去追尋時,才能真正成為學生的精神財富。所以教師的德育責任就是從自我德育意識培養開始,即從「仁」始亦,感染學生、激起自己然後才是學生心底的那份德育原初慾望!
孔子已離開我們太久,他不可能今天來教導我們什麼是德育?怎麼來教德育,可為何孔子的思想能對我們每個後人有這么大的魅力?也許我們會說他是聖人,而聖人的意義在於他是最有行動能力的、有人格魅力的人。而孔子的思想集《論語》教給我們的就是:簡單的生活、獲得心靈的快樂,所以我們的教師能帶給學生的也應當是他們應有的快樂,而自己也從中體會到更大的快樂.
《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結集,儒家重要經典之一,成書於春秋戰國之際,是孔子的學生及其再傳學生所記錄整理。 《論語》涉及哲學、政治、經濟,教育、文藝等諸多方面,內容非常豐富,現在通行的《論語》20篇,內容以倫理、教育為主。本次閱讀的是楊伯峻《論語譯注》。
縱觀論語,其實孔子本人的言論不多,大多為門生的對話或對門生的評價,整個論語分為二十章,看似一個鬆散的論集,然而整個論語又通過對孔子思想的論述,緊密的形成了一個整體。
縱觀孔子一生,他的政治是失敗的,然而他的教育是成功的,他的門下既有「不遷怒,不貳過」的顏淵,又有急公好義的子路,既有可以「存魯、亂齊、破吳、強晉而霸越」的子貢,又有習於文學的子游。所謂「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四科十哲」,作為萬世師表,通過他長期的教學實踐,提出具有創造性的教學原則和方法,這也正是我們要學習的。
「仁德」——孔子教育學生首先強調做人的問題,在孔子看來,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處於第一位的。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學而》)又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這說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礎上做學問、學禮樂才有意義。這也教育我們對孩子的教育要重視其內心的成長,正是外在能力的載體。
「有教無類」——在孔門三千弟子中,有貴族弟子(如南宮敬叔、司馬牛、孟懿子),有商人弟子(如子貢),然而大多數出生貧賤,特別是在四科十哲中的,如簞食瓢飲的顏回,卞之野人以藜藿為食的子路等。可以說就是因為孔子有教無類這樣一個教育思想,打破了教育的等級界限,使教育擴及於廣大平民,擴大了學校教育的社會基礎和人才來源。這也教育我們對孩子的教育要不能關注其出身背景,要一視同仁的對待每個孩子。
「因材施教」——孔子根據學生不同的性格、能力進行教學,如「柴也是愚,參也魯,師也辟,由也喻」。諸如「由也果」、「賜也達」、「求也藝」(《雍也》),「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進》)。正是由於孔子實行因材施教,適應每個學生的特點進行教學,使其各盡其才,培養出一批有專長的社會實用人才。這也教育我們對孩子的教育要不能照本宣科,要注重每個孩子的不同性格與能力。
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培養目標與社會需要相統一,體現了教育的社會價值。孔子的學說並不是局限於他那個時代,我們在不同角度、不同領域都可以從中汲取到我們需要的知識,現今世上的各類譯注,讓我有機會讀儒家的各類經典,我會努力尋找打開這個知識寶庫的鑰匙,努力汲取最多的知識。
;⑨ 論語 十二章原文 圖片都可以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為政》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子罕》
子曰:「三軍可奪帥也 匹夫不可奪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張》
孔子說:「學了(知識)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誠實可信了呢?老師傳授給我的學業是不是復習了呢?」
孔子說:「我十五歲開始立志學習,三十歲能自立於世,四十歲遇事就不迷惑,五十歲懂得了自然規律,六十歲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到七十歲才能達到隨心所欲,想怎麼做便怎麼做,也不會超出規矩.」
孔子說:「從溫習學過的知識里進而能夠從中獲得新的理解與體會,那麼就可以憑借這一點去做老師了.」
孔子說:「只知道學習,卻不知道思考,到頭來等於白學;只知道思考卻不去學習,則就變得有害了.」
孔子說:「顏回的品質是多麼高尚啊!一簞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屋裡,別人都忍受不了這種窮困清苦,顏回卻沒有改變他好學的樂趣.顏回的品質是多麼高尚啊!」
孔子說:「懂得學習的人比不上喜愛學習的人;喜愛學習的人比不上以學習為樂趣的人.」
孔子說:「我整天吃粗糧,喝冷水,彎著胳膊做枕頭,也自得其樂.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富貴,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雲.」
孔子說:「多個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我選擇他善的方面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對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點.」
孔子在河邊感嘆道:「時光像流水一樣消逝,日夜不停.」
孔子說:「軍隊的主帥可以改變,普通人的志氣卻不可改變.」
子夏說:「博覽群書廣泛學習,而且能堅守自己的志向,懇切地提問,多考慮當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